登陆注册
2831500000008

第8章 魏晋南北朝州府机构的架构 决策及职司(3)

在立学实施教化的同时,州刺史于辖区内,还大力改易陈规陋习,这也是历朝政府所注重的民政之一。曹操于建安九年(204年)任冀州牧时,听说冀州风俗“父子异部,更相毁誉”,甚以为羞。十年九月,即下令整齐风俗。此后一些出牧方岳的州刺史也勇于革除旧俗。晋山涛“出为冀州刺史,加宁远将军。冀州俗薄,无相推毂。涛甄拔隐屈,搜访贤才,旌命三十余人,皆显名当时。人怀慕尚,风俗颇革”。梁天监时,王神念出任青冀二州刺史。在所任州郡必禁止淫祠。当时青、冀州东北有石鹿山临海,先有神庙,妖巫欺惑百姓,远近祈祷,糜费极多。王神念到州,下令毁庙,风俗为之变。《魏书》卷7《高祖纪下》载:“太和十一年(487年)冬十月,甲戌,诏曰:’孟冬十月,民闲岁隙,宜于此时导以德义。可下诸州,党里之内,推贤而长者,教其乡里人父慈、子孝、兄友、弟顺、夫和、妻柔。不率长教者,具以名闻。‘”《周书》卷35《薛慎传》载:“保定初,出为湖州刺史。……蛮俗,婚娶之后,父母虽在,即与别居。慎谓守令曰:’牧守令长是化民者也,岂有其子娶妻,便与父母离析。非唯氓俗之失,亦是牧守之罪。‘慎乃亲自诱导,示以孝慈,并遣守令各喻所部。有数户蛮,别居数年,遂还侍养,及行得果膳,归奉父母。慎感其从善之速,具以状闻。有诏蠲其赋役。于是风化大行,有同华俗。”卷26《长孙俭传》载长孙俭为荆州刺史时,“荆蛮旧俗,少不敬长。俭殷勤劝导,风俗大革”。卷37《寇俊传》载:“(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529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俊乃令郡县立庠序,劝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

上述诸例都说明,作为一级地方长官,亲民劝善化俗,责不容辞。

(四)为朝廷荐才

为朝廷举荐贤能,是州设立之初就被赋予的职司。魏晋南北朝时期,这项职司仍然不变。为了能给朝廷贡举更多的人才,各政权所辖州郡皆置中正之官,专门从事人才考察贡举。曹魏时,制律以“六条察吏”,其中第五条即规定,“察民有孝悌廉洁行修正茂才异等者”。晋《贡士令》规定:“举秀才皆行仪典,为一州之俊。”“东晋元帝制,扬州岁举二人,诸州各一人……宋制,丹阳、吴、会稽、吴兴四郡岁举二人,余郡各一人,凡州秀才、郡孝廉,至皆策试,天子或亲临之。”梁时,“诏于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梁武帝普通七年(526年)下诏:“州年举二人、大郡一人。”为了能使异才俊能之人及时地补充到政府官僚机构中,朝廷还不停地“诏州郡举勇猛秀异之才”。“可普下牧守,广加搜采。其有孝友闻族,义让光闾,或匿名屠钓,隐身耕牧,足以整理浇风,扶益淳化者,凡厥一善,咸无遗逸。”“今可宣下州郡,搜扬幽仄,詄采乡邑,随名荐上。”“诏在朝及州郡各举清人任治民者,皆以礼送京师……班下方岳,旁求俊义,穷其屠钓,尽其岩穴,以时奏闻。”《魏书》卷7《高祖纪下》记载:“太和十有九年(495年)夏四月,辛酉,诏兖州刺史举部内士人才堪军国及守宰治行,具以名闻。冬十月,辛酉,诏州郡诸有士庶经行修敏、文思遒逸,才长吏治、堪干政事者,以时发遣。”卷10《孝庄纪》载:“武泰元年五月,壬午,诏求德行、文艺、政事强直者,县令、太守、刺史皆叙其志业,具以表闻。得三人以上者,县令、太守、刺史赏一阶,举非其人,亦黜一阶。”

《周书》卷6《武帝纪下》载:“建德六年(577年)三月,壬午,诏山东诸州,各举名经干治者二人。若奇才异术,卓尔不群者,弗拘多少。秋七月,己丑,诏山东诸州举有才者,上县六人,中县五人,下县四人,赴行在所,共论治政得失。”卷8《静帝纪》载:“大定元年(581年)春正月,丙午,诏曰:’帝王设官,惟才是务,人臣报国,荐贤为重。……‘于是遣戎秩上开府以上,职事下大夫以上,外官刺史以上,各举清平勤干者三人。被举之人,居官三年有功过者,所举之人,随加赏罚。”所以,州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成为向国家贡士的主渠道。贡士也属于州的重要职司。

(五)陈奏时政

州牧、刺史有责任和义务向朝廷陈奏国家的时政利弊、官员的动静得失之宜。其所陈奏的时政利弊,不仅是有关其所统辖区内的重要政事,而且对关乎整个国家的军政、外交、经济、文教重大问题均应及时陈奏。尤其对官员的忠奸顺逆、动静得失的举报则更是不分朝内朝外,官职高低,都有义务及时向朝廷上言。这在曹魏立国初就已有明令。曹魏文帝延康元年(220年)初即位即下令:“百官有司,其务以职尽规谏,将率陈军法,朝士明制度,牧守申政事,缙绅考六艺,吾将兼览焉。”齐王芳时,邓艾为兖州刺史,上言国家应力农蓄粮,考绩奖赏以积粟富民为依据。西晋时,益州刺史王?,上伐吴之疏,正体现了他的基本职责。东晋孝武帝时,“诏公卿牧守普议得失……”宋文帝元嘉十七年(440年)下令,部分减免扬、南徐等州种粮租谷及州郡估税市调。在诏令下达的同时,又要求州郡:“如有不便,即以事别言,不得苟趣一时,以乖隐恤之旨。”孝武帝“责百官谠言”。明帝时更下诏:“其有嘉谋直献,匡俗济时,咸切事陈奏,无或依隐。”梁武帝受禅后多次下令:“自今台阁省府州郡镇戍应有职僚之所,时共集议,各陈损益,具以奏闻。”“可申下四方,政有不便于民者,所在具条以闻。守宰若清洁可称,或侵渔为蠹,分别奏上,将行黜陟。”“凡厥在朝,各献谠言,政治不便于民者,可悉陈之。若在四远,刺史二千石长吏,并以奏闻。”“凡远近分置、内外条流、四方所立屯、传、邸、冶,市埭、桁渡、津税、田园,新旧守宰,游军戍逻,有不便于民者,尚书州郡各速条上,当随言除省,以舒民患。”

北魏虽立国较晚,而对州的职司要求与南朝不异。《魏书》卷7《高祖纪上》载:“太和七年(483年),九月壬寅,诏曰:’自今群官奏事,当献可替否,无或面从,俾朕之过,彰于远近。‘八年(484年)八月甲辰,诏曰:’今制百辟卿士,工商吏民,各上便宜。利民益治,损化伤政,直言极谏,勿有所隐……‘”

《周书》卷4《明帝纪》载:“武成元年(559年)六月戊子,大雨霖。诏曰:’公卿大夫士爰及牧守黎庶等,今宜各上封事,谠言极谏,罔有所讳。‘”卷5《武帝纪上》记:“保定三年(563年)夏四月,壬戌,诏百官及民庶上封事,极言得失。……建德元年(572年)夏四月,丙戌,诏百官军民上封事,极言得失。”

(六)征赋进贡

赋税是国用的主要来源,为庶政之母。编户是缴税的主体。作为牧民之官的州刺史,要负责为朝廷征取赋税。不过,在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体制中,其征取赋税的方式是层层督促,即州依照朝廷的税制,向郡县传达征取的数量和品种。郡在州的监督下,责成属县努力征取。如不能及时征毕,郡守要受纠劾。东晋简文帝时,桓温领扬州牧,部内会稽内史王彪之,曾因郡属“山阴县折布米不时毕,郡不弹纠”,为桓温所劾。“上免彪之”。桓温奏劾的直接原因,是王彪之不遣使向他修敬,而王彪之不纠劾属县滞纳税赋的过错,使其找到借口。说明郡在国家赋税征收上对所管县令有督察职责,而州则有直接督促之责。有时,甚至还有刺史自己上阵督征民调的情况。为此,州郡必须在朝廷的督促下,与朝廷特使一起,“宣行条制,隐口漏丁,即听附实”。

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库又称台仓。州郡征赋依例要输入台仓。牧守不仅要督促所属郡县的赋税征集,还要负责检送。

州牧在监督赋税征收中的另一职司是参与均平赋税数额,或者还可以在权限范围之内减免一定的赋税。《陈书》卷5《宣帝纪》载:“……牧守莅民,廉平未洽,年常租赋,多致逋余。”这是在批评州郡牧守在征取赋税时,不能合理地均平民赋,致使有一部分编户不能按时缴纳。宋时江州刺史王弘,“至州,省赋简役,百姓安之”。估计王弘所简赋役,属于国赋之外的州郡等地方性税收。州刺史在督促国赋征收上的表现如何,是州郡参加考核的基本内容。

州有义务督促国赋征收,但又必须是在一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职司,而不能越权滥征。

首先,税目税种由朝廷制定。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的税赋除田租、户调等项目外,还有“四方所立屯、传、邸、冶、市埭、桁渡,津税、田园”等方面的杂税,这些税目税种的设立权在朝廷。如曹魏政权规定编户应缴税目是户调(绵、绢)、田租两项,“余不得擅兴”。西晋平吴之后,由朝廷“制户调之式”。南朝政权规定“其军国所须杂物,随土所出,临时折课市取,乃无恒定法令。列州郡县,制其任土所出,以为征赋”。

其次,征赋的标准、对象、折变,纳赋者的赋税减免、增加以及临时调征、发拨财赋等权力由朝廷主掌,州可以在其中作一些调整。宋文帝元嘉中,始兴太守徐豁欲减武吏田租,无权自定,于是上表陈说,“宜更量课限,使得存立。今若减其米课,虽有交损,考之将来,理有深益”。说明国家税赋标准即使规定得很不合适,地方州郡也无权更改。孝武帝时,王玄谟为雍州刺史,“令九品以上租,使贫富相通,境内莫不嗟怨。”说明州有权在州应缴赋税总数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本州认为适当的征收方式。不过东晋南朝时期,可能州对所辖区内的工商税目有一定的权力决定增加或是除免。东晋初,甘卓为梁州刺史。“……估税悉除,市无二价。州境所有鱼池,先恒责税,卓不收其利,皆给贫民……”这条史料又可说明,梁州的工商估税及鱼池收入,归州支配。正因此,州才能自行决定是征是免。如工商估税要上缴国库,州则无权擅自减免。以梁州例他州,可能皆同。

再次,对国赋的检送、储存、保管,即所谓的仓政,由朝廷决定。两晋南北朝时,政府为收纳国赋,建有很多仓库。“诸州郡台传,亦各有仓。”台仓国赋由朝廷直接主管。州郡如有请调,则要向尚书台上书申请。

向朝廷进贡是州郡在政治上臣服效忠朝廷的具体表现,也是州郡的一项义务。建安初,刘馥为扬州刺史,向朝廷“贡献相继”。西晋末,江州刺史华轶,在天子孤危,四方瓦解之时,“每遣贡献入洛,不失臣节”。入齐以后,地方州郡是否忠君,就看他向朝廷进贡了多少地方特产。如齐建元初,交趾人李叔献为交州刺史。“叔献受命,既而断割外国,贡献寡少。世祖欲讨之,永明三年(485年),以司农刘楷为交州刺史,发南康、庐陵、始兴郡兵征交州。”后叔献遣使表示愿宽缓数年,献十二对纯银兜鍪孔雀縝,齐世祖仍不答应。益州刺史刘悛,“罢广、司二州,倾资贡献,家无留储。在蜀作金浴盆,余金物称是。罢任,以本号还都,欲献之,而世祖晏驾,郁林新立,悛奉献减少,郁林知之,讽有司收悛付廷尉,将加诛戮。高宗启救之,见原,禁锢终身”。惠休,“永明四年(486年),为广州刺史。罢任,献奉倾资”。齐武帝称惠休下情后于前后人。崔慧景“每罢州,辄倾资献奉,动数百万,世祖以此嘉之”。孔臔之,“出为临海太守,在任清约,罢郡还,献干姜二十斤,世祖嫌少”。明帝时由于地方进献太滥,特下诏:“自今雕文篆刻,岁时光新,可悉停省。蕃牧守宰,或有荐献,事非任土,严加禁断。”州郡牧守进献,又引起令长进献,致使明帝再次诏断。梁时,州郡县献奉朝廷依然成风。梁武帝登基伊始即下诏:“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惟诸州及会稽职惟岳牧,许荐任土……”陈初,欧阳为广州刺史,“又多致铜鼓、生口,献奉珍异,前后委积,颇有助于军国焉”传》。】。陈文帝时,华皎为湘州刺史。“皎起自下吏,善营产业,湘川地多所出,所得并入朝廷,粮运竹木,委输甚众;至于油蜜脯菜之属,莫不营办。又征伐川洞,多致铜鼓、生口,并送于京师。”北魏政权下的各州,冬天要为朝廷收集冰块,供夏季消暑之用。还要向朝廷进献各种山禽野味。皇帝的各种宗庙祭祀,州郡要进贡各自的新鲜“时物”和奇果异瓜。北周武帝建德元年(572年),“诏断四方非常贡献”。可知,要断掉的是“非常贡献”,经常性的贡献一点儿也不能少。

(七)平理狱讼

这是州刺史的另一重要职司。魏晋南北朝时期,朝廷极其重视州郡狱讼,并且始终是朝廷考核地方官的主要内容之一。曹魏时期,刑杀之柄,决于州郡牧守。西晋时,一改过去地方令长竟囚,郡遣督邮案验后即可定罪行刑的做法,将京畿地区的狱事归廷尉审理,京畿以外地区的狱讼归刺史审理。宋齐梁陈诸朝,沿袭两晋制度不变,也都把京畿以外的狱讼委之刺史全权判理。所以,州主狱讼成为地方司法的主要方面。刺史主狱,时有错判、任情以及壅滞狱案的情形,因此,朝廷也就不时下诏要求州郡“详省律令,思存利民”。“诸州郡县,时理狱讼,勿使冤滞,并若亲览。”为避免出现冤狱,皇帝除自己巡狩地方州郡,亲自听讼外,还常派大使巡视地方州郡,覆案刑狱。

同类推荐
  •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三国之天下我独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后世一代武术宗师穿越到了三国。“吾庄后有一桃园,明日当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齐心协力,然后可图大事。”刘谦疑惑盯着眼前这人,“你是?”那人声音如洪钟,“哥哥啊,你刚才不是问过我了吗?我叫张飞啊。”刘谦眼睛挣得老大,张飞?桃园?称我为哥哥?“那我不就是——刘备!!!”
  • 重生还珠之此情不渝

    重生还珠之此情不渝

    异世魂魄重生还珠,她身份高贵荣华一生冷漠无情她仿佛是上苍的宠儿本认为将孤独一生可将她遇见她从此一颗心就留在她身上,为爱痴狂为爱敢于挑战世俗偏见为爱于天下人为敌又何惧,她知她不爱可永远执着于对她的情。我爱你此生不渝
  •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中国历史宫殿故宫之谜

    故宫的设计师们如何用亭台楼阁烘托天子的威严?置身于其中的帝王, 又用怎样的心态面对此间的一草一木,深锁的宫门内,究竟隐藏了多少秘 密?君臣们指点江山的大殿内,又蕴藏着多少杀机? 中国古代最引人注目的舞台在故宫,最隐秘无闻的战场也在故宫。故 宫是中国建筑艺术的样本,也是一座皇家艺术宝库;故宫是中国宫殿文化 的集大成者,也是一段段历史的见证者;故宫是一座充满权谋与暗算的城 堡,也是无数宫廷谜案发生的现场。
  • 战国大司马

    战国大司马

    新书《赵氏虎子》求收藏、推荐《周礼》:大司马之职,掌建邦国之九法,以佐王平邦国。领略战国最惊心动魄的时期,诸国混战、百家争鸣。
  • 大唐玄甲

    大唐玄甲

    重生到贞观年间,苏九却发现自己带着一个修仙系统,以修仙之术,改变大唐的走向,创立一个修仙的盛世。
热门推荐
  •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曾国藩家训一日一省

    学习圣贤之道,以之涵培心志,自我砥砺;以退为进,大智若愚,谦谨乃载福之器;抱残守缺,善始善终……我们中可以学到如何磨炼含而否露的性情、养成机敏睿的头脑、练就大巧若拙的手腕、获得举重若轻的气度、砥砺坚韧不拔的品格,从而使生命更有意义。这部奇妙的家教范本,融入了儒家先人的经世理念,结合了曾国藩自身的卓然心得,勘破世态人情,指点成败之机,其中蕴藏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深沉智慧,读之可以居家,可以入世,可以修身,可以养性。阅尽家训诀窍,领会曾氏心法,必然增长胸中之丘壑,开启头脑的机锋。
  • 神医狂后

    神医狂后

    北月魂穿成祸乱朝纲,打入冷宫的前朝皇后,斗渣妹,耍渣男,欠她的,百倍还回来,欺她者,千倍还之,害她者,直接杀死,一了百了;前朝帝王没死?还要暗算,当然要反算计,只是前朝皇帝的身份是个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Fugitive

    The Fugitiv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莲修起信录

    莲修起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的我很迷茫

    重生的我很迷茫

    我重生变成了萌娘。但是,我却经历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我逐渐开始变得迷茫起来......
  • 有效沟通

    有效沟通

    成功的因素不仅取决于专业的知识和能力,更取决于沟通能力。沟通不善,会出现交流障碍,造成误会和曲解,丧失许多机遇。有效沟通是双方语言和情感交流的桥梁,帮助你双赢解决问题冲突,轻松实现目标。
  • 施公案(上)(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上)(中国古典公案小说精品书库)

    《施公案》又名《百断奇观》、《施案奇闻》,是以清人施世纶(小说为施仕伦)生平为原型,敷演而成的一部公案侠义小说。施世纶,字文贤,清康熙年代人。
  • 冷血王妃要下堂

    冷血王妃要下堂

    本文女强文,女主冷血而又强大。过程美男多多,但结局是一对一完美收场。堂堂一个财团女总裁,爱上一个从小一起长大的青梅竹马。不顾所有人的反对,抛弃属于自己地位、财富跟他在一起。结果最后落下新郎结婚,新娘却不是她的下场,而这个相貌堂堂的男人只给了她一句,因为她一无所以,配不上他。再可笑的是,那个新娘居然还是她最亲爱的妹妹。在不凡的身世背后,谁又能猜想到她居然会是被拿来利用的生化人呢。爱人的背叛,妹妹的背叛,让她心灰意绝。不惜暴露一身的异能,亲手将负心人解决,没想到最终自己还是死在妹妹的枪口下。一转身物是人非,她居然变身成第一首富家最不受宠的三小姐。因前面两个姐姐不想嫁给一个白痴王爷,最后一家子将她推下火坑。好,不就是个白痴吗?正好,嫁就嫁,傻了没人管更好,想咋的就咋的。但老天好像偏偏跟她作对似的,让她发现了天大秘密。这王爷根本就不傻,装的。场景一:女人,你这是什么意思?王爷你不识字吗?下堂书,从今天起我柳三银便不是你李傲天的女人。以后老娘爱干吗就干吗,你无权利再过问,反正你也有新的情人了,少一个女人对你来也就像少一件衣服一样。可有可无,你就当没见过我就行了。李傲天火大的将这个吃醋的小女人,狠狠的扛了起来,气势汹汹的往床上一甩。救命啊,放开我。推推妖自己的新作:《凤戏七龙》《一等契约》推好友靓书:《猛女拐夫》收藏,票票,评评多多益善,走过路过千万别错过哦。妖妖新开了个群,欢迎大伙加入哦:QQ:454967882敲砖石:冷血王妃要下堂感谢以下亲亲给偶送的钻花:司徒苡钻钻一枚招招入宝花花三枝
  • 林徽因诗文集

    林徽因诗文集

    本书精选了林徽因的诗歌、散文、小说和书信等多篇文章,共分为四辑,这些文章,或写友交往、家庭琐事,或写真实的感受和见闻,或发表真实的议论,思想内涵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她的诗歌曼妙飘逸、清丽宛转,她的散文热情洋溢、意蕴悠长,她的小说文字细腻、情感真挚,她的书信也充分展示了她的至情至性。本书经过精心选编,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有助于我们全方面了解林徽因的思想精神,适合青少年细细品味,体味不同人生,对青少年写作也具有良好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黄河鬼窟

    黄河鬼窟

    投河而死的傻子,悬梁自尽的瞎子!黄河鬼窟里,浮起了一具又一具面目青肿的腐尸。可是我万万没料到,最后浮起的那一具,居然是我!只是,又有谁知道,最厉的鬼,最冤的魂,永远不在地狱之中!地狱已空,万鬼横行!这厉鬼,就在你我的身边,就在你我的心里!不,这厉鬼,就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