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1700000008

第8章 双第

我们林下社的人,没有不上山砍柴割草的。这是种田外的又一营生。柴草除自己烧用外,都挑去石码卖钱,或卖给瓦窑烧制砖瓦。

这柴草都从同第内那儿来的。

那儿,尽是一座座青山。山上草木割了又生,砍了又长,取之不尽似的。那一座座青山,就像大地母亲的乳房,用草木这样绿色的乳汁,哺育着我们,源源不绝。

山里的柴草,我们这里叫“毛儿”。这虽是土话,但不长草木的地方叫“不毛之地”,这成语中的“毛”,不就是草木吗?

也因此,我们称同第内的所有青山为“毛山”。

除农忙和雨天外,我们林下社,还有邻近各社的人,都去“毛山”讨生活。夜里鸡啼出门,到中午才有一担柴草挑回来。山路曲折崎岖,实在比种田还要艰苦。但为了过日子,就得这样。

山里野兽很多。坂头是我们这里唯一打猎的社,他们的猎物有虎、豹、豪猪、山羊等。我们去割“毛儿”,有时用尖担也能打只山羊,和柴草一同挑回家。这山羊可比那担柴草值钱好几倍哩!

当时,同第内就只寨儿和柯儿林两个小山村,还有山上的一座寺庙,叫清安岩。

这清安岩,俗称青山岩。过去寺里住的是武僧。

民间有这样一个传说:

我们这里有一人到这青山岩剃度为僧,学武功,以报血海深仇。

寺中僧人,用才长出的松柏嫩枝条,刮去针叶和皮,用盐腌了当下饭的菜。他们吃这样的素。

寺门内立一尊大铜人,习武的僧人,武功是否学到手,就给一枚铜钱,如能用这枚铜钱将铜人掷倒,那就可以出门离开寺庙,也就是说,出师了。

这人报仇心切,以为凭已学到的功夫,就能复仇了,于是夜里从水沟钻出寺外去,找仇家讨还血债。

隔天,住持就发觉了,这会败坏山门的,当即派一高徒去追杀。

这高徒很快就找到了,见他正在饭店吃饭。这高徒只见他的背面,“嗖”地一支飞镖射去,要结果他的性命。没想到他竟用吃饭的那双筷子,在头后夹住了飞镖,然后回头对着师兄一笑。

这高徒即转身回去,向住持备述一番。住持听了,觉得还马马虎虎,于是,放他走了。

这还没出师的徒弟,身手已如此不凡,可见这寺庙如何了得。

我们那时去“毛山”,这寺庙总望见的,但为生计,从没上山进庙随喜参拜过。

谁知解放前,这“毛山”竟成了土匪窝。可为过日子,樵夫们仍冒着生命危险进这“毛山”。穷苦人嘛,遇上土匪,则“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好在不久解放了,捣毁匪巢,镇压了匪首,这同第内恢复原貌。

20世纪60年代,由于印尼排华,这里成了安置难侨的农场,叫双第华侨农场。后来,那个说与我们中国是“同志加兄弟”的越南,反目成仇,在越华侨也被接回,部分安置在这农场里。

过去,我对同第内这地名不甚了了。当时只懂音,并不知道是什么字眼儿,甚至以为是“当地内”,因为闽南话二者同音。这样说来,应是甚不了了才对。

很久以后,我才知道这地名的含义。原来,这里大地的乳房不仅用柴草这样的绿色乳汁哺育我们,还哺育出个进士!

我终于对这地方的历史有了个深刻的不同一般的了解。退休后,特为此骑自行车进山,去旧地重游。

说旧地重游,又不对。过去进山砍柴割草,哪是“游”?当时一担柴草在肩,绝对无心于山水风光,只想着快点挑到家来。因此,要说,只能是“重来”吧。

在农场口一家供销社,我喝茶吃馒头,与里面的职工攀谈。他们说,这里曾是人烟稠密的地方,有99个社。这已不知是哪朝哪代的事了。

但这“毛山”进士,出在唐朝。

那时,这“毛山”名天城山,是周匡业、周匡物兄弟俩的读书处。兄周匡业于唐贞元八年(792)明经及第①,当鄱阳县令。其弟周匡物于唐元和十一年(816)王播榜下进士及第,官至高州刺史。敝乡,乃至唐垂拱二年(686)建郡的漳州,从此,破了天荒。

当时,唐宪宗对周匡物颇为赞许,敕改天城山为名第山。周匡物也因此自号“名第先生”。

如此,也就明白了这地名的含义了。正因为他们兄弟俩都在京应试及第,所以,这地方叫“双第”,这深山里叫“同第”内。

据《漳州府志》载,周匡物未第时,就享有声誉,已有名作被传诵,如《轩辕古镜歌》--

轩辕铸镜谁将去?曾被良工泻金取。

明月中心桂不生,轻冰面上菱初吐。

蛟龙久无雷雨声,鸾凤空踏莓苔舞。

欲向高台对晓开,不知谁是孤光主。

轩辕即黄帝,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始祖。轩辕镜是古镜名。(我国到青铜器时代才有鉴,可贮水用来照出人像。轩辕那时,还不会铸铜镜。这里的轩辕铸镜,应是铸造轩辕镜。不过,姑且按歌中说的是轩辕铸造的铜镜吧。)开头问这镜谁拿去了,然后自答,曾经被技艺高超的人从能照出形象的金属器具中鉴别出来取去了。

第二行写的是镜面:如明月,但月中却不长桂树;如薄冰,但冰面上却有菱花刚刚开放。菱,也指菱花镜,为六角形或背面刻有菱花的镜子。这诗第三联写镜背铸的图案是龙凤,没菱花,可见,这面古镜是六角形的。但作者反过来,将这六角形古镜转指“菱”(花),又以“轻冰”(薄冰)借喻镜面,说冰面上菱花刚刚开放,这手法高妙,凸显这面古镜的神奇不凡。

镜背铸的蛟龙,并不行云作雨,所以久无雷雨声。还有鸾凤,踏在地上生着的霉苔上跳舞。

最后一行甚是意味深长。他说想把这面古镜向那高台上对着清晨打开,可是不知道谁是“孤光主”。“孤光”指日光或月光。因是“对晓开”,那是日光了。

关汉卿《玉镜台》第二折:“缑山无梦碧瑶笙,玉台有主菱花镜。”其中的“有主菱花镜”,是说女子终身已有了寄托,有个称心如意的郎君了。这歌结尾问“谁是孤光主”,那是在问谁能如旭日那样,作其依托,使其有主,能在阳光下光彩照人。

联系前面的月中“桂不生”,“久无雷雨声”的蛟龙,“空踏莓苔舞”的鸾凤,就可明白周匡物那宛转而强烈表现出来的情志。这又和开头说的这是轩辕铸造的宝镜,只有“良工”才能识别并取去,首尾呼应,从中可以看出他何其渴望有人能慧眼识宝,使他得以施展才华,实现抱负。

他在其兄匡业明经及第后24年,才进士及第,可见读书天城山岁月之漫长。他的《自题读书堂》写得很是大气,不同凡响。如下:

窗外卷帘侵碧落,槛前敲竹响青冥。

黄昏不欲留人宿,云起风生龙虎腥。②

为“侵碧落”、“响青冥”,他走出深山,上京应试去了。传说,行到钱塘江口,他囊中羞涩,津吏不让他乘船渡江。他苦苦哀求也没用,于是在墙上题诗一首--

万里茫茫天堑遥,秦皇底事不安桥?

钱塘江口无钱过,又阻西陵两信潮。③

恰钱塘县令路过,见到这诗,教训津吏一番,即令渡他过江。

这次,他终于受王播赏识,有了他的“孤光主”,就在元和十一年(816),王播当主试官时,中了进士。他写了《及第后谢座主》: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④

这种感谢座主的诗,举子及第后都必写的,尽是些感恩戴德的话就是了。

倒是他金榜题名后,凡是举子赴京应试经钱塘江口,都可免费过渡。这是那些感谢座主的诗所不能同日而语的。

1200年前,这“毛山”出了漳州历史上第一位进士,怎不叫人惊诧不置?

听说有个周氏兄弟的读书处,群山绵亘起伏,到底在哪里?我此次重来,没寻访到,也没见到周氏兄弟的任何遗迹。

我倒是去了那清安岩。接待我的是个尼姑,这让我有些瞠目结舌。而她见我推着自行车上山来,也惊讶得很。我说,车子没处寄存,只好推上来,虽然很吃力,但回去时,骑着下山,就又快又省力。

她忙奉茶,还端出一盘花生果。同时见我矿泉水瓶里早已断滴,就从热水瓶里倒了一小盆水,让凉着,叫我走时装水瓶里。

她出家人,倒也仍保持着女人的细心周到的心性。

我随她在寺庙四处走走,原寺已毁,新盖的一座大殿,却粗糙而简陋。就在各处随喜中,竟又见到一个和尚。而今这寺庙就他们僧尼各一,这为我所仅见。这过去饮誉四方的名刹,令人仰慕的禅林,绝非现在这样子。虽然我过去从没来过,但从那传说看,可以肯定无复原来的气象了。

我添了油香钱,骑车下山。

这样,尽管这次我来回只用1天,却也粗略跑了个遍。到处遇见的是归侨。樵夫,则一个也不见了,因现在都用煤或电,不再烧柴草了。

但是,我不忘过去曾受这里大地母亲乳房那绿色乳汁的哺育之恩。这是无法磨灭、终生永志的!因此,尽管我武没清安岩的传授、文没读书天城山中进士,却情不自禁对她也要这样扪心自问:“古来吞炭是何人?”

注释:

①明经:汉代以明经射策取士。隋炀帝置明经、进士二科,以经义取者为明经,以诗赋取者为进士。宋代,改以经义论策试进士,明经始废。及第:科举应试中选,即金榜题名。因有甲乙次第,故名及第。

②碧落:天空。青冥:青天。侵:接近。/窗外,卷起窗帘,接近天空。门前敲击翠竹,声音响彻苍穹。黄昏时不想留人住宿,云飞风起,闻到龙和虎的腥味儿。

③天堑:天然形成的隔断交通的险要大沟。秦皇:秦始皇。底事:何事。西陵:浙江省萧山市西兴镇,古称西陵。诗中指钱塘江。信潮:定期而来的潮水。/茫茫万里,眼下一道鸿沟阻断交通,京城遥不可及。秦始皇因为何事不在这里造座桥呢?钱塘江口,我无钱过渡,被钱塘江两度定期而至的潮水阻挡在这里。

④座主:唐宋时,进士称主试官为座主。东越:闽东或浙东地区。诗中指他的家乡福建漳州。西秦:秦国,因地处西方,故称。诗中指唐京城长安。昆山:昆仑山的简称。在西藏、新疆和青海之间,海拔6000米左右,产玉石。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片。灵沼:比喻帝王的恩泽。濯(zhuó):洗。悲欢:偏义复词,只用“欢”这一义。负:依靠。风云力:风和云的力量。风云,比喻遇合或相从。诗中指与座主王播遇合,受其赏识并提携,得此风云之力而进士及第。潜生:暗暗滋生。草木:比喻卑贱。多用作自谦之词。吞炭:报恩。用豫让吞炭事。战国时,豫让受知于智伯。智伯被韩、赵、魏三家合力攻杀。豫让为报智伯知遇之恩,漆身,并吞火炭毁了嗓子,使人认不出他的身形与嗓音,伺机刺杀赵襄子,事败而死。后以“吞炭”为报恩。/一从福建漳州到京城长安,十度听见莺啼却见不到春天。试着向昆仑山投掷破碎的砖头瓦片,就容许我在灵沼中洗去尘埃。欢欣暗中依靠风和云的力量,得王播大人的赏识、提携,得以进士及第,我这卑贱的人暗中滋生感激之情。半夜,自己对着身影说:自古以来报恩的人是谁呢?(暗含的答案是:我会是报恩的人。)

同类推荐
  • 老干部工作实录

    老干部工作实录

    干部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挖掘利用好这一群体的丰富资源,是做好新形势下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老干部工作实录》全书主要积累了服务老干部的一些工作方法。
  •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

    《乡村爱情》精选了作者公开发表的33篇小说,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思考。作品内容纷繁复杂,底蕴丰厚,人物形象活脱;创作风格灵活多变,技法娴熟,艺术特色鲜明,所选作品洋溢着扑面而来的乡土气息,彰显出现实主义写作的独特魅力。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中学生必读的精彩作文(下)

    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对于培养写作能力与思维能力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书精选了部分中学生的作文,以阅读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加强文字表达能力,对于提高中学作文写作有很好的帮助。
  •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2017年第5期)

    《散文》创刊于1980年1月,是我国第一家专发散文作品的纯文学刊物。创刊之初,便确立了思想上追求高格调,艺术上追求高水准的办刊宗旨,二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使得《散文》成为一份高雅纯净,独具品位的刊物,推出了包括贾平凹、赵丽宏、詹克明、李汉荣等在内的大批优秀散文作家及作品,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的认可。从创刊至今,《散文》一直以它独特的魅力力证着自己的存在,坚持呈现当代中国巅峰笔意,鼓励作者表达发现,呈现了一种罕见的沉思的品质和悲悯情怀,是当代文学界尤其是散文界极具分量的文学读本,在读者、作者、文学评论者心中地位崇高,影响遍及海内外华人世界。
热门推荐
  • 我曾那么爱你

    我曾那么爱你

    徐志摩、陆小曼、鲁迅、郁达夫、朱自清、梁启超……这些赫赫有名的民国人物,给人留下的永远是传奇、神秘的印象,然而他们,也有感性的一面,平常的一面,深情的一面。在他们与爱人、家人的书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各自的真实情感,与为人所知的成就不同,这些爱语呢喃表达了最本真的他们。
  • 血隐狂刀

    血隐狂刀

    何为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注定会有纷争……
  • 女配妈咪威武

    女配妈咪威武

    一觉醒来,顾桐变成了小说里的炮灰女配,从一个未婚少女变成了未婚妈咪。顾桐无语望天!想她堂堂一高级白领,却成了人人厌恶的炮灰女配,想想都憋屈。什么?不学无术?骄纵恶毒?头脑简单的草包?顾小桐冷笑。她既然能在原来的世界用一年时间爬上高位,就也能在这里混出一番天地。一年前,顾家小姐负气出国。刁蛮任性,无知又无能的草包小姐又一次沦为他人笑柄。再次回国,顾桐已成为顾小桐。顾家小姐再次成为豪门圈谈论的对象...
  •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

    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

    本书是全国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教材,主要从职业发展与职业道德、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道德、各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科学精神及塑造、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新能力的培养等多方面进行阐述,也有对医疗、教育、科技等当前专业技术热点内容进行探讨并总结。
  •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命运三国之龙套觅封侯

    街亭之失,引发星落五丈原,假若街亭不失呢?
  • 宠婚成瘾

    宠婚成瘾

    年少时,总认为爱恋是蔷薇,热烈而又骄傲。成熟时,却认定了爱情如同狗尾巴草,坚韧而又平和。陆刑炽很庆幸,在苏芒如同蔷薇的时候爱上了她,又在她变成狗尾巴草的时候陪伴着她。纵使一开始她百般想逃,他都会眯着眼一脸宠爱的告诉她:“老婆,你勾引了我,就要对我负责……”
  • 般舟三昧经卷上

    般舟三昧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重生之逆天狂少

    重生之逆天狂少

    重生醒来,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陌生的武者世界,且看修仙狂少林亦然逆天而行,碾压一切。
  • 老夏

    老夏

    我的抽屉里,放着一只牛皮纸的信封,里面有一本书,书里夹着几张发黄的纸。我知道具体的内容,也知道它们代表的含意,轻易不去打开它,细细地推算一下,大概有四五年没有动它了,尽管我常常看见它们,而且,在内心,我知道他们静静的存在,对我未来生活的意味。今天一早,我刚到科室,就听说,医院要重新规划,紧靠南墙的太平间、配电房和木工房,都要拆了。这个消息让我的心一痛,久违的心酸和悲哀,像决堤的河水,顷刻间蔓延和淹没了我的全身,几乎不能自持。
  •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精神永放光芒

    西柏坡位于革命老区平山县西北,距华北战略要地石家庄90公里。西柏坡背靠太行山、面对大平原,能攻能守、进退有路,具有独特的地利优势。更重要的是,西柏坡所在的平山县是革命老区,有牢固的群众基础。早在1931年,这里就建立了共产党支部,到1937年,平山县的党员近2万人,同时,该县组建了2000人的“平山抗日团”,被毛主席誉为“王者之师”。此外,平山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物产丰富。这正是党中央由延安迁往西柏坡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