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2300000051

第51章 子义

听了吕范所言,孙策便立刻感到一盆冷水浇下来,将刚才的热情浇得荡然无存。

是啊,张昭勾勒的远景再美好,可要是没有种子,没有耕牛,没有农具,其中尤为关键的是,要是没有足够的粮食养活这十万壮丁及二十余万老幼妇孺到明年初夏,那么就一切都免谈,那么现在江东军有粮食么?答案却是没有。

不错,几天之内会有一批粮食运到,数量还不少,有五万石。

可是,这五万石粮食却是军粮,接下来江东军还要攻略庐江,尤其要扫灭袁氏,没有军粮怎么行?

面对吕范的质疑,张昭却不慌不忙,对孙策说道:“这正是在下要说的第二点,耕种上万顷田亩所需之耕牛、农具、种子,数目庞大,单单依靠官府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除了以工代食外,还需辅以以粮换田之法。”

“以粮换田?”孙策道,“如何换法?”

张昭解释道:“将军,江东四郡素来富饶,各世家、士族及大户手中颇有钱粮,亦有多余之种子、农具以及耕牛,将军可发一道诏令,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出售新造之湖田,前提是购田者必须以种子、农具及耕牛作价购买。”

孙策的眼睛再次亮了起来,拍手叫道:“此法甚妙,此法甚妙哪!”

中原自黄巾起义之后,各地诸侯纷起,互相攻杀不止,老百姓活不下去,便纷纷外逃以躲避战乱,其中的大多数人都逃到了荆襄以及江东四郡。

在南逃的老百姓中间,也不乏世家士族,这些世家士族逃到了荆襄及江东之后,难免会购置产业,这就导致荆襄、江东的土地紧缺,现在江东四郡的良田已经十分之紧缺,各世家大户都有极其强烈的购田欲望。

如果官府以市价一半的价格出卖湖田,购者必然踊跃。

而且,孙策知道江东这些世家大户有钱有粮,从他们手指缝里漏出一点,巢湖上万顷湖田的种子、农具以及耕牛就全都有了着落。

孙策目光灼灼的看着张昭,朗声说道:“子布先生,某欲上表朝廷,表奏先生为淮南郡典农校尉,却不知道先生意下如何?”

张昭起身长揖到地,朗声答道:“愿效犬马之劳。”

孙策闻言大喜过望,拉着张昭手说道:“某得子布,乃高帝之得萧何也!”

孙策也真够狂妄的,直接就拿自己比汉高帝刘邦了,称帝的野心可谓昭然若揭,也难怪拼了老命也要夺回玉玺。

张昭又对孙策说道:“主公,其实围湖造田还有一个好处。”

“这个某却也知道。”孙策打断张昭,然后接着说,“湖田造好之后,某可以低价卖给庐江的士族,藉以讨好庐江士族,令人心归服我江东孙氏。”

“主公明鉴。”张昭长长一揖,跪坐回席上不说话了。

孙策感慨道:“这么说起来,某其实还得感谢袁术哪,要不是袁术倒行逆施,将巢湖沿岸的世家士族尽数逐走,更令淮南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某又岂能白得万顷良田?若非这万顷良田,某又岂能尽收江东六郡士族之心?”

张昭点头道:“治乱之道,自古便是如此。”

“说起袁术……”孙策将目光转向周瑜,说道,“公谨,算算时间,派出去的侦骑差不多也该有消息传回来了?也不知道袁否小儿是否会南下庐江。”

周瑜笃定的道:“伯符放心,某料定袁否小儿必然南下。”

话音方落,便见贾华匆匆入内,禀报道:“主公,派去汝南的侦骑已经回来了,袁氏残部已经从阳泉进入庐江。”

“好!”孙策闻言大喜。

袁否小儿终于还是来了。

(分割线)

孙策心情大好,袁否的心情却不怎么好。

原因是袁否又一次在太史慈那里吃了瘪。

太史慈的伤比孙策还要重,但是由于华佗这个医中圣手在,太史慈的恢复却比孙策还要快几分,孙策只能够躺着,坐起都十分勉强,太史慈却已经可以欠身坐起了,华佗还说再有半个月,太史慈就能下地走了。

这也就是说,留给袁否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一旦太史慈伤势痊愈,他必然会选择离开。

袁否以救命之恩相要挟,或许可以将太史慈暂时留下。

但如果不能令太史慈诚心投效,这么做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太史慈迟早还是要走的,那还不如效仿曹操壮士断腕,索性也放走太史慈,这样的话,将来战场上再见时,说不定还能延续一段香火情分。

不过话说回来,不到最后一刻,袁否是不会放弃的。

所以最近几天,袁否只要一逮着机会就来找太史慈。

遗憾的是,袁否说完了所有能够想到的说辞,说到他自己都觉得疲惫了,太史慈却始终没有改弦易辙之念。

就在刚才,袁否甚至亮出了他的最后王牌。

袁否的最后王牌就是蒙古骑兵的狼群战术!

袁否问太史慈:“将军一定知道狼这种畜生,对吧?”

太史慈轻笑道:“公子说笑了,某不仅知道狼,还曾亲手射杀过狼。”

袁否又道:“那么,某想请问,将军对狼这种畜生又了解多少呢?”

太史慈道:“狼不就是一种畜生,食肉且嫌粗,又何必去了解它?”

“将军这话却是错了。”袁否摆了摆手,说道,“狼这种畜生,机警,多疑,善跑,但它最令人生畏的,却是耐力超强、性情坚韧,且群狼之间纪律严明,一旦被狼群盯上了,鲜少有猎物能逃脱,既便是体型远远大过狼的猛兽,最终也难逃狼吻。”

太史慈微微一笑,语气寡淡的说:“公子博闻强识,某甚佩服。”

袁否也不以为意,接着说:“在下听闻极西之地有一万里大国,其国君曰铁木真,铁木真就根据狼群的习性组建了一支骑兵,这支骑兵拥有狼群一样的森严纪律,更拥有狼群一样的坚忍不拔以及耐力,铁木真凭借这支骑兵东征西讨,终其一生未尝败绩,其子孙亦凭借这支骑兵南征北战,最终缔造了一个疆域辽阔远超我大汉的强大帝国!”

太史慈微微动容,遂即提出质疑:“世间果真有疆域远超我大汉之帝国?”

袁否说道:“铁木真及其子孙建立的帝国,打马从东走到西,需走一年,将军以为其疆域相比大汉帝国若何?”

太史慈肃然说道:“果如此,其帝国疆域只怕远胜我大汉朝。”

袁否说道:“帝国再强盛,也终有衰落之时,早在几百年前,铁木镇创立的帝国就已土崩瓦解,不过,铁木真所创的骑兵战术却没有消失,且飘洋过海传到了大汉,将军素以统率骑兵驰骋大漠为夙愿,难道就不想一睹铁木真骑兵战术之精要?”

太史慈的眸子里便立刻流露出狂热之色,身为武将,且还是以统帅骑军驰骋大漠为志向的骑将,太史慈对骑兵战术有着天然的渴求,遗憾的是,前朝兵家所遗的兵书战策中关于骑兵作战的战术,却鲜少有记载。

至于专门阐述骑兵战术的兵书,更是连一部都没有。

然而现在,袁否却告诉他,世间真有这样一部专门介绍骑兵战术的兵书!

太史慈目露狂热之色,问袁否道:“公子,世间果真有铁木真骑兵战术?”

袁否不答,只是回头打了个响指,小若榴便吃力的捧着一大捆书简走进了帐蓬。

太史慈不等小若榴将书简放下,便急不可待的从中拿起一卷,展开之后,只见书简的题头写着“铁木真骑兵战术”七个绢秀的隶书。

这部所谓的“铁木真骑兵战术”却是袁否花了十几个晚上的时间,由他口述,再由小若榴手书写就的,前世的袁否是一个历史爱好者,很是读过不少扫盲文,对于蒙古骑兵的狼群战术也是有着相当的了解,口述成册不过是小菜一碟。

太史慈读完一卷,心下对这部兵书再无半点怀疑。

尽管真实的历史上,蒙古骑兵要到一千多年后才会出现,但有些东西是相通的,太史慈作为一名对骑兵作战颇有心得的骑将,一眼就看出这部“铁木真骑兵战术”中记载的军队作战纪律、通讯联络方法及阵列的布设,都有其独到之处。

不过,当太史慈拿起第二卷时,却忍住了没有展开,而是恋恋不舍的将书简放回到木盆上,然后对袁否说:“如此重典又岂可轻易示人,公子却是草率了。”

太史慈的爱不释手给了袁否极大的心理满足,笑道:“子义,从现在开始,这部兵书却是你的了,你想看就看,若是不想看,扔了也罢,烧了也好,那都是你的事了。”

“公子此话当真?”因为兴奋,太史慈连袁否改口以字相称都没有注意到,不过话又说回来,有了今天的赠书之恩,太史慈跟袁否也的确可以说是朋友了,朋友之间,以表字相称难道不是理所应当么?

同类推荐
  • 1627崛起南海

    1627崛起南海

    担心穿越之后势单力孤难以实现雄心壮志?梦想回到古时称霸一方却无机会大展拳脚?为了英雄霸业,为了三妻四妾,怀着不同心思的各路人马聚集到一起,义无反顾地踏入另一个时空!VIP读者群378375510
  •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三国之天下精兵谁最强

    滚滚长江水,悠悠叹古今。畅论三国志,淡泊四海心。英雄徒陌路,常使泪沾襟。风云天下事,请看笑谈君。天下精兵谁最强,无当青州会丹阳。四路铁骑战天下,六方步军已成狂。谁言巧技未能用,先登元戎神臂将。莫道江左无烈士,解烦猛虎不可抗!
  •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辛亥革命:启蒙、光荣与梦想

    1911年,清朝即将灭亡的那一年,华丽帝国的遮羞布下,满是能致它死地的痼疾和菌群。看似平静的表层下面,涌动着一股强大的、不可逆转的潮流:革命!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人士高喊“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强烈呼吁改革。手无寸权的光绪帝,书生气的维新臣,赤手空拳地与老迈而阴奸的慈禧及其羽翼争斗。辛亥革命的枪声脆然一响,二百六十多年的大清龙旗,应声而落……无数坚忍不拔的革命士兵、知识分子,抛头颅,洒热血,以身殉志,以命酬国。“自立军”首领唐才常率先倒下;史坚如、吴樾、徐锡麟赤血横流;一生戎马倥偬的民族英雄赵尔丰,摇身一变成为成都“赵屠户”;袁世凯养敌自重,“篡夺”胜利果实……辛亥革命,是一首个人英雄主义的伟大史诗,也是一首民族主义的雄浑交响曲!铁血华年,革命早夭。近百年的岁月已恍如云烟,革命的激进者翘首企盼的苦涩,在辛亥革命枪响后,长久萦绕于我们的心头。
  • 崛起在大明

    崛起在大明

    他就是一个现代小流氓,意外穿越到明朝末年,附在李自成的身上。凭着微薄的一定历史知识以及人们的一些谈论,他开始了改变历史之路,逆转李自成的命运。流氓的性格,淡漠的道德观,以及现代人的观念,使得他在明末混的风生水起,如鱼得水,从众多起义军头头之中,脱颖而出,打破得过且过的小农思维束缚,更加具有战略思维,卓越眼光。整肃起义军的队伍,强化起义军士兵的军事素质,从而建成一支能征善战的铁军。打破历史的魔咒,改变大顺朝的命运,不再是短短的建国四十三天,而是亘古长存,推翻明廷。向南,吞并南明;向西南,兼并大西政权;北伐,消灭后金,从此历史上不再有清廷这个朝代。
  •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知行合一王阳明(全集)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王阳明得到力量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热门推荐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噎膈反胃门

    噎膈反胃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绝世医仙在都市

    绝世医仙在都市

    红尘一梦,转眼沧海桑田。千年迷局,何人破开。是神农的百草甘露,还是屠神湮灭众生。是姬发的斩头封神,还是医门伏尸百万。是秦王的长生不死,还是天道计高一筹。一切的背后都围绕着一块玉,有人说它是至宝‘和氏璧!’也有人说它是一切罪恶的源头,称其为‘祸乱!’至天地之初,它便存在于世,它的出现伴随着,死亡,绝望。千年已过,‘祸乱’轮回而出,一位名为‘萧逸’的医者,是否能够阻止‘祸乱’湮灭众生
  • 快穿之系统总是在坑我

    快穿之系统总是在坑我

    西方魔幻太惊险,古代言情太牙酸,现代科学太恐怖,星际战争太酷炫,战国纷争太倒霉,仙魔世界太辣眼,怎么办,作为一只招财猫它一心只想混吃等死来着,为啥会摊上这样的差事?要是有谁来帮它完成任务就好了……系统辅助手册上好像没说不能拉外援来着,喵哈哈哈,小伙伴我来了!!!钟蓝(眯起眼睛):刻刀在过去两秒钟内往左移动了两毫米。阎小鱼(自欺欺人):你看不见我看不见我……
  • 魔王,请给我一滴血

    魔王,请给我一滴血

    想她堂堂前任女皇的唯一女儿,怎么混得忒惨呀!先是因为长得不够美与王位无缘,再是居然被现任女皇挂在箭头上一箭射到其他三界混战之地!美名其曰拯救苍生,可为毛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情还轮到她来。重点是得取魔王的血!他是王者,她是三流货!这真是一部漫长的取血奋斗史!
  • 太上老君内观经

    太上老君内观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黄草

    黄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邪王隔空掠爱,王妃哪里逃

    邪王隔空掠爱,王妃哪里逃

    一朝穿越,竟然成了一个小萌宝的娘亲,这是不是很惊悚的事情,不过没关系,有什么事情是能难得住我二十一世纪王牌特工的。带着萌宝出卖色相换取钱财的财迷娘亲,打皇子,斗嫡妹,她玩的得心应手。可是为什么这个男人这么的难对付,论腹黑等级,她甘拜下风,论不要脸的功力,她那是小巫见大巫。“龙少辰,你信不信我现在就杀了你?”某男手牵萌宝,笑得一脸狡黠,“娘子若是下得去手,舍得咱们宝贝没有爹,那就……动手吧!”且看腹黑穿越女如何带着萌宝玩转古代。【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庶难从命

    庶难从命

    她是一个庶出的小姐,错信喜欢的人的谎言,让她命丧黄泉。然而老天却让她重新回到了三年前,重新活了一次,她会如何选择?
  • 炮灰女的完美逆袭

    炮灰女的完美逆袭

    自从喜欢他,叶依依的人生就发生了变化,从富家小姐变成了落魄姑娘。这还不算,最终自己居然还是死在了柳嫣的手里。死过一次才发现,原来自己居然是一本书里的女配!如果有重活一次的机会,她绝对不要这么憋屈了。当重生到来,却发现自己变成了七岁小女孩。这一世,她一定要比柳嫣先找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