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3900000006

第6章 高位理财方略(3)

按照宋朝的规矩,谁要到衙门告状,先得托人写状子,还得通过衙门小吏传递给知府。一些讼师恶棍,就趁机敲榨勒索。包拯破了这条规矩,老百姓要诉冤告状,可以到府衙门前击鼓。鼓声一响,府衙门就大开正门,让百姓直接上堂控告。这样一来,衙门的小吏要想做手脚也不敢了,且也没有机会了。

有一年,开封发大水,那里有一条惠民河,河道阻塞,水排不出去。包拯一调查,河道阻塞的原因是有些宦官、权贵侵占了河道,在河道上修筑花园、亭台。包拯立刻下命令,要这些园主把河道上的建筑全部拆掉。有个权贵不肯拆除,开封府派人去催促,那人还强词夺理,拿出一张地契,硬说那块地是他的产业。包拯详细一检查,发现地契是那个权贵自己伪造的。包拯十分生气,勒令那人拆掉花园,还写了一份奏章向宋仁宗揭发。那人一看事情闹大了,要是宋仁宗真的追究起来,也没有他的好处,只好乖乖地把花园拆了。

一些权贵听到包拯执法严明,都吓得不敢为非作歹。有个权贵想打通关节。打算送点什么礼物给包拯,旁人提醒他,别白费心思了,包拯的廉洁奉公是出了名的。他原来在端州(今广东肇庆)做过官。端州出产的砚台,是当地的特产。皇宫规定,端州官员每年要进贡一批端砚到内廷去。在端州做官的人往往借进贡的机会,向百姓大肆搜刮,私下贪污一批,去讨好那些权贵大臣。搜刮去的端砚比进贡的要多出几十倍。后来,包拯到了端州,向民间征收端砚,除了进贡朝廷的以外,连一块都不增加。直到他离开端州,从没有私自要过一块端砚。

那权贵听了,知道没有空子好钻,也只好罢休。后来开封府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知道包拯是个大清官。民间流传着两句民谣:“关节不到,有阎罗、老包。”

包拯对亲戚朋友也十分严格。有的亲戚想利用他做靠山,他一点也不照顾。日子一久,亲戚朋友知道他的脾气,也不敢再为私人的事情去找他了。

宋仁宗很器重包拯,提升他为枢密副使。他做了大官,家里的生活照样十分朴素,跟普通百姓一样。过了五年,他得重病死了,留下了一份遗嘱说:后代子孙做了官,如果犯了贪污罪,不许回老家;死了以后,也不许葬在咱包家的坟地上。

由于包拯一生做官清廉,不但生前得到人们的赞扬,在他死后,人们也把他当做清官的典型,尊称他为“包公”,或者叫他“包待制”、“包龙图”(包拯得过天章阁待制、龙图阁学士的官衔)。民间流传着许多包公铁面无私、打击权贵的故事,还编成包公办案的戏曲和小说。虽然其中大都是虚构的传说,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清官的敬慕之心。

后世还有一个海瑞,为官也和包拯相似,但他有点狷介之气,把自己的官运破坏了。为官首要的是人气,人气包括官场上的亲和度与在老百姓中的威望。包拯兼顾了两者其实老百姓喜欢谁,就众口包装他是清官,实际上他可能并没有那么“清”。官场上该走动的也走动了,关键是关键时刻没做不利于老百姓的事情,老百姓得到甜头了,就认为这是皇上的雨露没有被官大人截留,官大人截留得少,自然就要清贫一些,于是,他就成了清官实际上层的操作远远没有这样简单。如果以老百姓认同的“家徒四壁”的标准要求,那中国历史上、野史上的清官,恐怕在数量上更要锐减了。

千古第一贪和坤

贪官的行径,很多都不能用常规的理智去理解,而只能认为那是人类原始占有本能的变态膨胀,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王守仁说过“存天理,灭人欲”,劝说读书人修炼内省的能力,其实就是想唤下崩溃了,清朝也出现了和坤这样的大蠹虫,后者更将贪污发霭一种艺术,达到了前无古人的境界。

乾隆帝做了六十年皇帝,在文治武功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他志满意得,把自己称为“十全老人”。他越来越喜欢听颂扬的话,于是,就有人用讨好奉承的手段取得他的宠信,进而掌握了大权。

有一次,乾隆帝准备出外巡视,叫侍从官员准备仪仗。官员一下子找不到仪仗用的黄盖,急得不知怎么样才好。乾隆帝十分恼火,问:“这是谁干的好事?”

官员们听到皇帝的责问,吓得张口结舌。有一个青年校尉在旁从容不迫地说:“管事的人不能推卸责任。”

乾隆帝侧过脸一看,那个校尉眉目清秀,态度镇静,乾隆帝心里一高兴,把追问黄盖的事也忘了,问他叫什么名字。那青年校尉回答,名叫和坤。乾隆帝又问他的家庭情况,读过哪些书,和惠无不对答如流。

乾隆帝十分赞赏和坤,马上宣布他总管仪仗,以后又派他当御分称心;乾隆帝爱听好话,和坤就尽说顺耳的。日子一久,乾隆帝把和坤当做亲信,和坤也步步高升。不出十年,从一个侍卫提升到了大学士。后来,乾隆帝还把他女儿和孝公主嫁给和坤的儿子。和跟皇帝攀上了亲家,那权势更别提有多大了。再加上乾隆帝年老力衰,朝政大事,就自然落在和坤手里。

和珅掌了大权,别的大事他没心思管,却一味搜刮财富。他不但接受贿赂,而且公开勒索;不但暗中贪污,而且明里掠夺。地方官员献给皇帝的贡品,都要先经过和坤的手。和坤先挑最精致稀罕的留给自己,挑剩下的再送到宫里去。好在乾隆帝不查问,别人也不敢告发,于是,他的贪心就越来越大了。

有一回,有个大臣叫孙士毅,从南方回到北京,准备朝见乾隆帝,正巧在宫门口遇到了和坤。和坤一见孙士毅手里拿着一只盒子。就问:“你手里是什么东西?”

孙士毅说:“没什么,是一只鼻烟壶。”

和珅走上前去,不客气地把盒子抓在手里。打开一看,那只鼻烟壶竟是用一颗大珠子雕刻出来的。和坤拿在手里,看了又看,嘴重连声啧啧称赞,说:“好宝贝!就送给我,怎么样?”孙士毅慌忙说:“哎,不行。这件宝贝是准备献给皇上的,昨天已经奏明皇上了。”和坤脸色一沉,把珠壶往孙士毅手里一塞,冷笑着说:“我不过跟你开个玩笑,何必那样寒酸相!”孙士毅把那只珠壶献给了乾隆帝。过了几天,他又跟和坤碰在一起,只见和坤得意扬扬地说:“我昨天也弄到一件宝贝,您看看,能不能跟您上次进贡的那只比?”

孙士毅走过去一看,原来就是他献给乾隆帝的那只珠壶。孙士毅嘴里随口应付了几句,心里想,这件宝贝怎么会落到和坤手里,一定是乾隆帝赏给他了。后来,他偷偷地打听,才知道和坤是买通太监从宫里偷出来的。

和珅利用他的地位权势,千方百计搜刮财富,一些朝臣和地方官员,知道他的脾气,就尽量搜刮珍贵的珠宝去讨好和坤。大官压小吏,小吏又向百姓层层压榨,百姓的日子自然越来越难过了。

乾隆帝在做满六十年皇帝后,传位给了太子颙琰,颞琰即位,就是清仁宗,又叫嘉庆帝。嘉庆帝早知道和坤贪赃枉法的情况。过了三年,乾隆帝一死,嘉庆帝马上把和坤逮捕起来,叫他自杀,并且派官员查抄和坤的家产。

和坤的豪富,本来是出了名的,但是抄家的结果,还是让大家大吃一惊。长长的一张抄家清单里,记载着金银财宝、绫罗绸缎、稀奇古董,多得数都数不清,粗粗估算一下,大约值白银八亿两之多,抵得上朝廷十年的收入。后来听说,那查抄出来的大批财宝,都让嘉庆帝派人运到宫里去了。于是,民间就有人编了两句顺口溜讽刺说:“和坤跌倒,嘉庆吃饱。”

为人臣子,贪占到和坤这种地步的恐怕不多,以和坤做官二十五年计算,八亿白银,每年和坤必须入库三千万之多,平均每天进账十万两!柏杨先生在《中国人史纲》一书里,用瀑布来形容民脂民膏向和坤的金库里倾泄的速度,和坤显然已经将贪变成了生存的本能,一个人在疯狂地聚敛、管理自己如此巨额财富的前提下,还能有替天下苍生考虑一针一线一粥一饭的耐心吗?而且和坤贪占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和坤自己及其家族所能享受的最高极限,他已经是为贪而贪了,甚至已经开始危及清朝的国祚。

权力对人的异化,和坤可以说是一个空前绝后的代表,所以在朝堂上经营自己的势力和产业的那些大员,如果能时刻想到和坤的疯狂和下场,都应该在后背上有些冷吧!

所谓黑白之争,说白了就是党争,双方互相钳制对方,发展自己的势力。相形之下,投身黑方的人眼下得意,而投身白方的人将来却可能更得志,还有的人只是观棋者。但是,局内局外的人都应该明白,无论执黑执白,“下棋权”是最关键的。“名相”司马光提议放弃宋朝从西夏那里攻占的领土,他的目的仅仅是否定王安石的政绩。

同类推荐
  • 梦回中国古城

    梦回中国古城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晚唐风之王的面具

    人们往往熟知秦皇汉武,精晓三国,向往大明,却又痴迷清风。然而,有多少人又曾真正倾心过那大唐末年一段可歌可泣、可悲可叹的故事?那一副副铮铮铁骨,一颗颗赤胆忠心;那一段段催人泪下的往事云烟,一场场震荡人心的智斗与血战。善与恶,美与丑,忠与奸,生与死;兄弟情,家国恨,赤子心,臣子泪。也许当你览罢此书,你会于脑海中也依稀辨见一人。而随着绕梁余音叩动心弦,或许你会惊奇的发现,原来那人正是你自己!你是否还记得那个曾经的你,亦或者还有你那纯真的梦?本书以大唐末年那段真实的历史为大背景,精心塑造的人物只为将一段段破碎的情节串联起来。览其文,犹如观其踪。亦是亦非之间,只如梦似幻。文无浮夸,回溯本心。
  •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日本在华的间谍活动

    这是一本亲历者书写的、深刻揭露抗日战争前后一段时期内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著作。作者万斯白是意大利人,后加入中国籍。曾在张作霖的特务机构工作,并亲历了张作霖被日本暗杀事件。后因家人被日本劫持,不得已加入日军特务机关并为其效力。因仇视日本军国主义、同情中国的抗日力量而被日本人痛恨,后逃往上海,并发表了本书。书中记录了他在日本特务机关工作期间的种种经历及见闻,揭露了日本间谍在华活动的大量秘密,如日本间谍在中国的组织及活动、张作霖如何被杀细节、日本人在中国如何压榨民脂民膏等。
  • 巅峰权臣

    巅峰权臣

    周世平,小公务员,犯错弃世,穿越来到大周朝,凭借着过人的认知,特殊的运气,纵横四方,且看他掌握权柄,辅佐皇室、振兴家族、对抗世家、统一中原,经历一次又一次的博弈,直至巅峰。权臣是什么,上可以挟天子令诸侯,下可以护全家人,享受荣华富贵,醉卧美人膝,醒掌杀人权,快意人生,谁人不羡慕。
  •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如果这是宋史4:南渡北望

    本书中再现的两宋之交这段历史,更像是一部魔幻悬疑大剧,充斥着意料之外、荒诞不经的大逆转,令人时而热血奔涌,时而义愤填膺,却总是欲罢不能。富足、繁华、文明的北宋盛极一时,传至徽宗已是八世,统治集团奢华腐化严重,历经四代革新无果,大厦将倾。六贼的出现是历史的必然,他们主导实施的一连串错误的重大举措,彻底掏空了北宋的国势。与此同时,金国崛起,挥师灭辽,国势正盛,与北宋形成鲜明对比,靖康之变在所难免。尽管有岳飞、韩世忠、吴玠等悍将强兵的血战,有黄天荡、仙人关、朱仙镇等振奋人心的大捷,看似扭转了南宋的劣势,实则不然,这些还不足以撼动南宋统治集团的偏安理念,他们心目中的北伐,目的不是北归,而是北望。
热门推荐
  • 诸葛亮传奇

    诸葛亮传奇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国家陷入了分裂割据局面。一介布衣刘备,自称是汉室血缘,中山靖王刘胜以后,流离失所,戎马终身,最后在诸葛亮的全力辅佐之下,才建立了蜀汉政权,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 废土行走者

    废土行走者

    “”我从黑暗中崛起,在这个绝望的世界中寻找光明。”核爆之后的世界,在这个废墟世界中,一个从实验室苏醒的少年如何挣扎这个废土时代。
  • 秋天来了你还好吗

    秋天来了你还好吗

    “奕辰,别忘了你欠我的”“哦,我还欠你的”男子笑的一脸得逞。初见的倾心,躲得过家族的恩怨,躲得过以后的误会,躲得过天的阻碍,请期待《秋天来了,你还好吗?》更新。(虽然会有点慢,但也请喜欢我作品的为我点赞,初次写作,请多多指教。)
  • 神级建国系统

    神级建国系统

    很多人穿越,都像带本百科全书,动不动就领先两千年的科技水平。李封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却有一个声音在脑海挥之不去。“宿主您好,争霸世界,逐鹿中原,欢迎使用神级建国系统!”“请问是否开启争霸建国之路?”“否吧”“……”随身系统当机ing
  •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和成功学大师学做对事的方法

    本书以精美的语句结合生动具体的事例,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和趣味性,从语言的突破、做对事的方法、办成事的方法等方面,生动而具体地阐释了卡耐基的成功学。
  • 日月星辰不及你

    日月星辰不及你

    整个安城都羡慕顾薇拥有了霍家给的这场婚礼,然而却无人知晓因这一场婚,顾薇陷入了令人发指的阴谋中。婚后丧偶,心脏归白莲花姐姐,好残忍的算计!绝路之中她不认得这个英武不凡的男人,却一头扎进他怀里,寻求他的庇护!从此那些算计她心脏的人,都因这个叫聂筠的男人而天翻地覆。顾薇时常轻抚男人熟悉的眼眶问:“聂先生,我们以前是否见过?”男人轻笑,“都结婚了聂太太还用这种方式搭讪?”顾薇:“正经点,我是认真的……”
  • 天价前妻

    天价前妻

    嫁入豪门?母凭子贵?她从来不知道自己的男人,身为自己孩子父亲的他,竟然如此的狠绝冷酷,一切不过是一个无情的骗局而已,他需要的是她孩子的脐带血,然后去救自己深爱的女人,而她竟然那么傻的走入了他温柔的婚约陷阱里,被伤的体无完肤,鲜血淋漓。手术室里,他冷酷的让医生取走了脐带血,不理会手术台上,生死线上徘徊的母子,只留下冰冷的背影。七年之后。机场,一个清瘦的身影和一个酷酷面容的小男孩同时走出了机场,阔别七年的城市,终于归来了…
  • 骗翻天(十二)

    骗翻天(十二)

    原来卢弘侠看了那调查员送来的材料,苦笑了一声,便想,要彻底改变目前警察的现状,单是查一桩案子起不了作用,重要的是要建立好制度,培育好警察。于是便将想法说了,冯玉祥到河南也想办些好事情,一听他的想法当即同意。一所崭新的警察学校便建立了,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轮训全省警察。
  • 三生三世胭脂扣

    三生三世胭脂扣

    前尘往事不过大梦一场,不如梨花仙酿般清甜。
  •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小学生礼仪:1-3年级

    优雅的风度不是天生就有,需要从小培养。生活是一个大课堂,每一个与人打交道的机会都是培养礼仪的机会。对小学生进行文明礼仪教育,在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礼貌无需花费一文,却能赢得许多。礼貌看似只是一些细节,但也能让人失去很多。本书是专为小学生量身打造的礼仪规范书籍,精选了常用的个人礼仪、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等内容,教导学生要尊敬长辈、友爱同辈、严于律己、彬彬有礼,重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