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3900000007

第7章 黑与白的平衡(1)

在围棋的枰上世界中,无论黑棋贴五目半还是六目半,绝大多数棋手还是希望自己猜到黑棋。这不仅因为黑棋有先行之利,而且,在长期实战中黑棋的确占据一定的优势。现在,尽管棋界已把多数大赛都改为黑贴六目半,但黑棋的优势依然明显。因为执黑棋者有先手之利。

中国人的智慧是“后发制人”、“后来居上”,但是在中国人自己发明的智慧游戏里,先手之利却是非常的明白。人生如棋,先人为主,刘邦先进关,无论他是否曾经约法三章,他已经占了先手;刘备是汉室之后,所以刘备无论到哪里都说自己是正统,他占了血脉上的先手。在中国几千年的朝堂史中,先上台者总要竭力把持自己的权柄,但同时也要承受更多的积弊;后进者虽然开始时势力不济,但年龄优势却不可撼动。所以黑与白之间的平衡,对属于黑方和白方的人,都一样的要紧。

棋局之后,众人归而禽鸟乐。棋如人生,人生如梦。没有胜负心的人不会人局,而胜负心太盛的人又会迷失在局中。所以,人要不卑不亢地、有坦然面对胜负的心态就如晚上做了梦,白天还有必要对那梦境揣摩寻思吗?在黑白之外,其实天地大得很,即使不下这一局,也还有其他的局。即使没有被磨成棋子,那顽石在世间也照样存在。

黑占优势

人生就像一盘棋,但各个人在这盘棋中的位置却不一样,有人是弈者,有人是观者,有人是棋盘上的“棋子”。观棋者是局外人,弈者是局中人。“棋子”呢?半是局中,又半是局外,因为他既在棋盘上,参加着搏杀,又在对局结束后回到匣中,对局胜负其实已与他无关了。

但大多数的人一旦入了局,就已经失去自我。身虽在局外,心却在局中,就像足球比赛中的那个球一样虽然最后的胜负对他们并无意义,他们都只是工具罢了。

有几个问题很有意思:如果在三国时代,你会投靠曹操、刘备、孙权中的哪一方?楚汉时代呢?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投到曹操和刘邦的手下吧,因为我们对那局的胜负已经了然了,而我们即使参与进去,也无法改变那结局的。

然而问你:如果有一局棋要下,你要做黑子还是白子呢?一般人还是要选黑子,为什么呢?因为不能确定的输赢,就是一种赌了。赌当然要选获胜几率大的,黑棋几率大,所以要选黑棋。一般的棋手,也都喜欢下黑棋。因为只要用黑棋你来我往地下到终局,仍然可以赢半目。同时,黑棋可以从容选择自己要厚势还是实地(以自己擅长为准),却逼得对手去选另一种下法。

萧规曹随

汉惠帝即位第二年,萧何病重。汉惠帝亲自去探望他,问他将来谁可以接替他的相位。

萧何不愿意表示意见,只说:“谁还能像陛下那样了解臣下呢?”汉惠帝问他:“你看曹参怎么样?”

萧何和曹参早年都是沛县的小吏,跟随汉高祖一起起兵。两个人本来关系很好,后来曹参立了不少战功,可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他的地位却比萧何低。于是两个人就不那么友好。但是萧何知道曹参是个治国的人才,所以汉惠帝一提到他,他也表示赞成,说:“陛下的主意错不了。有曹参接替,我死了也安心了。”

曹参本来是个将军。汉高祖封自己的长子刘肥做齐王的时候,叫曹参做齐相。他治理齐地,依从黄老学说,清静无为,让老百姓过安定的生活。他做了九年齐相,齐国所属的七十多座城都比较安定。

萧何一死,汉惠帝马上命令曹参进长安,接替萧何做相国。曹参一切按照萧何已经规定的章程办事,什么也不变动。有些大臣看曹参这种无所作为的样子,有点着急,也有的去找他,想帮他出点主意。但是他们一到曹参家里,曹参就请他们一起喝酒。要是有人在他跟前提起朝廷大事,他总是把话岔开,弄得别人没法开口。最后客人喝得醉醺醺地回去,什么也没有说。

汉惠帝就此当廷质疑曹参治国的能力,曹参说:“请问陛下,您跟高祖比,哪一位更英明?”

汉惠帝说:“那还用说,我怎么能比得上高皇帝。”

曹参说:“我跟萧相国比较,哪一个能干?”

汉惠帝不禁微微一笑,说:“好像不如萧相国。”

曹参说:“陛下说的话都对。陛下不如高皇帝,我又不如萧相国。高皇帝和萧相国平定了天下,又给我们制定了一套规章。我们只要按照他们的规定照着办,不要失职就是了。”

曹参用他的黄老学说,做了三年相国。由于那时候正是长期战争的动乱之后,百姓需要安定,他那套办法没有给百姓增加更多的负担。因此,当时有人编了歌谣称赞萧何和曹参。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为“萧规曹随”。曹参的高明在于,他不求己功,专心打谱,把萧何已经下得非常好的一局棋,本本分分地维持下去,所以他这样的人适合下黑棋,萧何的政绩被曹参当做了自己“先手”的资本,他可谓最厉害的“摘桃”高手(摘桃还不忘种桃),而要试探他乱中取胜的本事,他恐怕就要露怯了。

口蜜腹剑的李林甫

这个李林甫也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人物,在他不懈的努力下,唐朝的中央政权迅速地开始腐败、解体。到杨国忠当宰相时,天下已经暗藏巨大危机李林甫将张九龄主政的朝廷夺占到自己手里,凭借的是他十分善于把握朝廷的风向。也就是说,他与张九龄下了很多盘棋,其中双方各有执黑执白的时候,但因为李林甫实在善于把握黑棋,善于将皇上对自己的信任加以最充分地利用,而摈弃了仁义理智信的做人原则,所以,正直的张九龄根本不是他的对手。

唐玄宗做了二十多年太平天子,渐渐滋长了骄傲怠惰的情绪。他想,天下太平无事,政事有宰相管,边防有将帅守,自己何必那么为国事操心。于是,他便声色犬马,追求享乐。宰相张九龄看到这种情况,心里挺着急,常常给唐玄宗提意见。唐玄宗本来很尊重张九龄,但是到了后来,对张九龄的意见也听不进去了。

李林甫,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他什么事都不会,专学了一套奉承拍马的本领。他和宫内的宦官、妃子勾结,探听宫内的动静。唐玄宗在宫里说些什么,想些什么,他都先摸清底数。等到唐玄宗找他商量什么事,他就对答如流,简直跟唐玄宗想的一样。唐玄宗听了挺舒服,觉得李林甫又能干,又听话,比张九龄强多了。

唐玄宗想把李林甫提升为宰相,跟张九龄商量。张九龄看出李林甫不是正路人,就直截了当地说:“宰相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安危。陛下如果拜李林甫为相,只怕将来国家要遭到灾难。”

这些话传到李林甫那里,李林甫对张九龄恨得咬牙切齿。

朔方(今宁夏灵武)将领牛仙客,目不识丁,但是在理财方面,很有点办法。唐玄宗想提拔牛仙客,张九龄没有同意。李林甫在唐玄宗面前说:“像牛仙客这样的人,才是宰相的人选;张九龄是个书呆子,不识大体。”

有一次,唐玄宗又找张九龄商量提拔牛仙客的事。张九龄还是不同意。唐玄宗发火了,厉声道:“难道什么事都得由你做主吗!”唐玄宗越来越觉得张九龄讨厌,加上听信了李林甫的诽谤,终于找个借口撤了张九龄的职,让李林甫当了宰相。

李林甫一当上宰相,第一件事就是把唐玄宗与百官隔绝开,不许大家在玄宗面前提意见。有一次,他把谏官召集起来,公开宣布说:“现在皇上圣明,做臣下的只要按皇上旨意办事,用不到大家七嘴八舌。你们没看到立仗马吗?它们吃的饲料相当于三品官的待遇,但是哪一匹马要是叫了声,就被拉出去不用,后悔也来不及了。”

有一个谏官不听李林甫的话,上奏本给唐玄宗提建议。第二天,就接到命令,被降职到外地去做县令。大家知道这是李林甫的意思,以后,谁也不敢向玄宗提意见了。

李林甫知道自己在朝廷中的名声不好,凡是大臣中能力比他强的,他就千方百计地把他们排挤掉。他要排挤一个人,表面上不动声色,笑脸相待,却在背地里暗箭伤人。

有一个官员严挺之,被李林甫排挤到外地当刺史。后来,唐玄宗想起他,跟李林甫说:“严挺之还在吗?这个人很有才能,还可以用呢。”

李林甫说:“陛下既然想念他,我去打听一下。”

退了朝,李林甫连忙把严挺之的弟弟找来,说:“你哥哥不是很想回京城见皇上吗,我倒有一个办法。”

严挺之的弟弟见李林甫这样关心他哥哥,当然很感激,连忙请教该怎么办。李林甫说:“只要叫你哥哥上一道奏章,就说他得了病,请求回京城来看病。”

严挺之接到他弟弟的信,真的上了一道奏章,请求回京城看病。李林甫就拿着奏章去见唐玄宗,说:“真太可惜,严挺之现在得了重病,不能干大事了。”

唐玄宗惋惜地叹了口气,也就算了。

像严挺之这样上当受骗的还真不少。但是,尽管李林甫装扮得怎么巧妙,他的阴谋诡计到底还是被人们识破了。人们就说李林甫这个人是“口蜜腹剑”,还有人说他“腹有鳞甲”。

李林甫当了十九年的宰相,一个个有才能的正直的大臣全都遭到了排斥,一批批钻营拍马的小人都受到了重用提拔。就在这个时期,唐朝的政治从兴旺转向衰败,“开元之治”的繁荣景象消失了,接着出现的就是“安史之乱”。李林甫的聪明,在于他一心把宝押在皇上那里,在皇上主持的局面中,他始终执黑棋,而且对方还要让子,但他实在是朝臣中的独夫他的失误在于没有任何政绩,起码是善政之举,一心只是作恶,不像后来的司马光。后者的打法虽然与李林甫相似,但毕竟还干了一些好事,而且编撰了后来的帝王教材《资治通鉴》,所以名声与李林甫相比就有天壤之别了。

白占优势

与黑棋代表世界初生时的混沌相比,白棋代表光明。下白棋者当然喜欢乱局,因为在乱局中变数很多,有很多机会去破掉黑棋的先手优势。如果有一局棋,选择当白子的人,都会有点投机的心理,或者是事先知道了对弈双方的底牌。

一百年来,天下用白棋的顶尖高手,莫过于吴清源和李昌镐两人。但这两人的棋风却全然不同,前者如同高山流水,棋风鬼斧神工,棋理变幻多端,不可思议;后者如江河大海,棋风力大无穷,棋理质朴能人所不能。然而两人在下白棋时却有一处共性:把棋局引入乱战。吴清源用天才的布局和中盘,将对手引入玄中,跟着自己走,设计胜之;李昌镐官子天下第一,他先与对手展开苦战,在不断地转换中为后面的侵削埋下伏笔、这两个人思维方式不同,取胜的目的却一致,使用的规则也一致所以,选白棋者,其实是选那个执白棋的弈者。

李斯不辨黑白入迷局

居高位者的大忌,就是为了小利而冒大风险。比如,明朝的胡维庸,就为了与朱元璋对抗,欲分享其禁腐而遭遇后者的铁腕清洗。无独有偶,秦朝的名相李斯就因为分析局势不明,而堕入赵高的骗局,最终误国误己。

秦始皇刚刚即位为秦王时,秦国的朝政大权掌握在相国吕不韦手里。

吕不韦原是阳翟(今河南禹县)地方的一个富商,因为帮助楚庄襄王取得王位,当上了相国。吕不韦当相国以后,也学孟尝君的样子,收留了大批门客,其中有不少是列国来的。

秦王政年纪渐渐大起来,在他二十二岁那年,.宫里发生了一起叛乱,牵连到吕不韦。秦王政觉得留着吕不韦碍事,把吕不韦免了职。后来,又发现吕不韦势力不小,就逼他自杀。

同类推荐
  • 寒门状元

    寒门状元

    看腻了刀光剑影,鼓角争鸣,或者可以品尝一下社会底层草根的艰苦营生。本书讲述的是穿越大明落魄寒门的沈溪,在这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用他的努力一步步改变命运,终于走上人生巅峰!天子2016历史巨献,值得您拥有!
  • 青铜甲

    青铜甲

    自周朝建立,武王分封天下。助商灭纣的有功之臣封土建国,共计八十一位。各诸侯国相互吞并导致烽火连天,至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的传说。这部书发生的年代是在战国后期,也就是秦国正式开始统一天下之时。长达数百年的战争,致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为结束这个黑暗时代,不再有无休止的杀戮。吕子领昭王命游走于各地,招贤纳士以充实秦国实力。为寻求和平之光,他带领我华夏好男儿用生命和热血谱写出华丽的乐章。可是当面临忠诚与信仰,和平还是战争的抉择之际,他又该何去何从?
  • 盛唐崛起

    盛唐崛起

    圣历元年,幽州昌平县郊外,少年杨守文意外被雷劈中,唤醒了尘封十七年的记忆。时,日月当空。开元盛世尚遥不可及,女主江山,在平静时局下,却似乎隐藏着激涌暗流。登幽州台念天地之悠悠的陈子昂;勇武善战,冷静睿智的李药师后人;垂垂老矣,却依旧心系李唐江山的狄仁杰;还有妖艳若罂粟花的太平公主;心思诡诈的上官婉儿……伴随着那些熟悉人物粉墨登场,杨守文发现,原来在这段并不为人所熟知的历史中,更隐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组建了一个新的读者群,欢迎大家加入:292273299另外,欢迎大家加入老新的微信公众号:打开微信通讯录,点击右上角的+号,搜索‘庚新’或者‘gengxin7512’即可。
  • 大唐王朝3

    大唐王朝3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繁荣昌盛、辉煌壮丽的时代。在长达两千余年的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史中,历史沿着曲折的道路向前推进,并且呈现出波浪式的前进轨迹,社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国家强大的唐朝是一个公认的高潮时代。唐朝是古代重要的盛世,不但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成就光辉夺目,而且在对外关系的发展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 大唐好相公

    大唐好相公

    武德六年,大唐初定,百废待兴。太子稳坐东宫,李世民野心勃勃。武将定江山,文臣思治国。穿越来的秦天只想当一个好相公,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
热门推荐
  •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云棋局之天寻千桑

    风起云涌,乱世谁统?她,红衣飘扬,妖艳扶桑,潇洒肆意,风华绝代。他,玄衣墨染,神似谪仙,天迹难寻,傲世无双。他,白衣无尘,敬羽风雅。他,黄衣如尊,霜晨傲骨。他,紫衫邪魅,盛气阳刚。她,貌可倾城,智若孔明。她,八面玲珑,尊贵典雅。是否有人能逃过那一双绯红的妖瞳?爱人与天下他们当如何取舍?到底谁才是真正的王者?又是谁得佳人永伴?乱世如棋局,他们会怎样演绎自己的传奇人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

    《莎菲女士的日记》是丁玲的成名作。二十年代末,莎菲以其独特的面貌出现于文坛,犹如“抛下一颗炮弹”,顿时震撼了整个文坛。这是个漂泊在外,对生活抱有美丽的幻想,但又被肺病缠身和爱情失意折磨着的孤独少女。她集善恶于一身,“多样性、矛盾性和一致性”高度统一在她的性格之中,以至让人捉磨不透而产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歧义。
  •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智谋全解(第一卷)

    《鬼谷子》立论高深幽玄,文字奇古神秘,有一些深涩难懂。为了让广大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深刻的思想内涵,易于好读和好懂,编者在编著本书时,根据《鬼谷子》分章分段集中逐个立论阐述的特点,进行了合理分割划分,再一一对应地进行了注释、译文和感悟,还添加了具有相应思想内涵的故事,以便于广大读者阅读理解。
  • 持世经

    持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感悟成功人生

    感悟成功人生

    生命,需要鼓舞与希望;心灵,需要温暖与滋润。幸福并非来自物质的充盈与做人的成就,它是一种用心感悟得来的愉悦和满足。它的滋味,我们曾尝过,却早已遗忘……本书以感人故事为原料,调配以哲理的启思,汇集生活中鲜活的平凡点滴,记录了属于每个人的成功、失败、彷徨、突破与飞跃。希望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能给自已多一些鼓励,多一些温暖,陪伴我们走向人生的完美之旅……
  • 重生之豪门娇妻

    重生之豪门娇妻

    结婚三年,惨遭背叛,死后竟重生成了那个小三,再次与前夫纠缠不清。高智商、深城府的“花花公子”助她解脱困境,为报仇,她与他协议结婚。然而,这一切不过是更加复杂庞大的圈套的初始!“老婆,今晚打算几次?”她惊恐:“不是说只婚不欢吗?”他邪邪的笑,“那是昨天!”
  •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爱神与财神(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谢谢你如约而至

    谢谢你如约而至

    六年前,他们第一次相见,只此一眼,便是终身。六年后,他们再次相见……我愿守候半生换你如约而至
  • 醉卧江湖之多情

    醉卧江湖之多情

    身世离奇从记事起就被一群女人抚养长大,却总有一个挥之不去的画面用在脑海中浮现,想要靠近却总是看不清她的脸,多年以后无意间得知了一些关于自己身世的传闻,而踏上了寻找记忆的旅程!…
  •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这样读资治通鉴(第6部)

    青年学子亦可从中学到有别于课堂上的历史讲述,一部一直放在毛泽东床头的大书,一部曾经让毛泽东读了17遍的大书,《资治通鉴》是中国人的管理智慧。这样读《资治通鉴》,是为官者的管理智慧,是企业家的MBA教材,是奋斗者的行为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