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5400000009

第9章 概论(9)

(10)余无言:字择明,江苏阜宁人。幼随父奉仙学医,喜钻研张仲景学说。后问学于西医俞凤宾。余氏治西医较深。有关张仲景学说的著作有《图表注释伤寒论新义》,《图表注释金匮要略新义》等。

近代较有影响的经方学家尚有四川吴显宗(棹仙),陕西黄谦(竹斋)等。

7.寒温融合学派的兴起及其学术思想伤寒学说是温病学说的基础,温病学说是伤寒学说的发展,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寒温两说发展到清代后期,又在寒温分立的局面中逐渐派生出寒温融合的医学流派。所谓寒温融合,是二者从病因、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各方面融合成为一个体系。这种过程是逐渐形成的。

寒温融合学说之学术思想可追溯到清代中叶。如俞根初的《通俗伤寒论》、吴贞(坤安)的《伤寒指掌》等书,虽并冠以“伤寒”之名,但却包括温病的内容。《通俗伤寒论》初稿为俞根初原著。俞氏祖藉浙江,世居绍兴陶里村,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人。他认为伤寒是外感百病的总名,因当时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不传,王叔和整理此书混名以《伤寒论》而不名为“四时感证”。因此,俞氏伤寒是包括四时感证外感百病的,故后人奉为“四时感证之诊疗全书”。吴贞、俞震等认为伤寒是热病的总名,而风温等因六淫兼气或非时之戾气所发的为“类伤寒”,病热虽同,所因各异,不可概以伤寒法治之。俞氏在《伤寒指掌》卷2“六经本病”中增人“太阳新法”、“阳明新法”、“少阳新法”等。后来何廉臣重订《伤寒指掌》时即径将书名改为《感证宝筏》。这里既指出了风温等与伤寒的区别,又以“类伤寒”之名说明它们和伤寒的联系。杨栗山则说:“温病与伤寒初病散表,前一节治病虽日不同;而或清或攻,后一节治法原无大异。”

近代对伏邪研究较为深入的,首推蒋宝素,号问斋,京口人。承其父椿田之学,又得同里名医王九蜂传,所著《医略十三篇》有六淫门13卷。蒋氏将人体与寒邪的关系分为3种,认为伏邪温热诸证都是由于冬时伏寒所致。寒是冬日的正邪,根据《内经》理论“正邪之中人也微”。冬三月为阳气闭藏之时,寒邪本不能伤。如逢肾亏形劳之人,精摇于内,汗泄于外,虽能避严寒杀厉之,而不知避正邪的潜入,寒邪乘虚深入少阴,“真阳复敛,进不能攻;腠理返密,退无归路”,势必盘踞于膜原。并说膜原在脏腑之外,形骸之内,此处有形积聚尚且能容,何况无形寒气。伏寒因春天温气而发,故名温;因夏天暑热而发,故名暑;因湿而发,故名湿温。假如其人肾气不虚,腠理密而不避风寒,触冒严寒杀厉之气。因肾不虚,寒邪不能人肾,直袭足太阳膀胱寒水之经,则为正伤寒,当从张仲景伤寒治法。如肾虚之人,又不避严寒杀厉,则为直中三阴之危证。治伏邪大法,以攻邪为上策,辅正祛邪为中策,养阴固守为下策。此伏邪理论的阐发对后人启发较大,柳宝诒即在蒋氏认识基础上予以发挥。

陆九芝是有名的维护《伤寒论》的医家,但他并不否定温病的存在。他承认伤寒自伤寒,温病自温病,但认为温热有发自阳明和伤寒传入阳明之分,伤寒人阳明即为温病。在治疗方面,善用经方。批评温病学家对阳明证不敢用承气、白虎等方,主张惟寒凉之撤热力始足以救阴,重视胃系温病,反对治胃用肺、撤热不力。总之陆九芝融合寒温主要在于治疗,认为伤寒方即足以治温病,伤寒温清两法分治寒温两疫亦甚合。

丁甘仁在治疗外感病方面,不以经方和时方划分界限。辨证论治中采取伤寒辨六经与温病辨卫气营血及其主治方药的综合运用。

恽铁樵反对温病病因为温热的说法,认为伤寒为温病之原。“温病者,热病也;热病者,伤寒也”;“冬之热病是伤寒,春之热病是伤寒,夏之热病,秋之热病,依然是伤寒”。伤寒而病热,之所以有风温、暑温、湿温等不同名称,是“因时令之异而兼六气之化,故命名如此”;人体惟受寒而病热,“谓受热而病热,无有是处,须知受热竟不病热”。

时逸人以擅治温病时疫著称,江苏仪征人,后迁居镇江,从师汪允恭习医,著《中国时令病学》,将因时令气候变迁所发生的病证,如春之春温、风温,夏之暑温、湿温,秋之秋燥、伏暑,冬之伤寒、冬温等四时发生而无传染性的疾病列为时令病。对于各病分定名、原因、病理诊断、治法等,予以科学整理与论述。对新感伏邪、六经三焦、营卫气血与太阳的关系以及兼病、夹病、并病等都有自己的辨析见解。他认为吴鞠通三焦为病证深浅界限的符号,上焦代表病证初期,中焦代表病证续进期,下焦代表病退身弱期。书中汇集伤寒与温病学说,并汲取俞根初、石芾南、何秀山、何廉臣之论。

从寒温一统到寒温分立,又到寒温融合,这并非历史的重复,而是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统一。它标志着学说的发展,学术的进步,透过这一至今未衰的寒温融合过程,反映出近代中医在外感热病的辨证论治方面取得很大的进步。

七、当代对《伤寒论》的研究

当代对《伤寒论》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已涉及伤寒的体质、病因、病理、诊法、辨证、治则、治法、方药等诸多方面,获得了不少新认识,并将《伤寒论》的研究提高到了新水平。

1.体质是指个体的特殊性,包括组织器官和心理素质的特殊性。其本质是指阴阳气血的强弱多寡和脏腑功能的盛衰等。因此在研究伤寒的体质及其分类时,首先应落实到这些具体问题上。其次,与一般意义的体质比较而言,伤寒体质更多地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伤寒的发生、发展离不开外邪的侵袭(脏腑功能失调和七情致病除外),在研究伤寒的体质及其分型时不能脱离外邪而独立地讨论体质。再者,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以内脏功能为基础的,无论是思维运动还是形体运动,无一不是内脏活动的表现。人的体质同时也是以内脏功能为基础的,而体质的强弱又反映了内脏功能的盛衰。在研究伤寒的体质及其分型必须以脏腑学说为基础。

根据这些原则,可将伤寒体质粗略地划分为6大类,即六经人,每组人中又可划分出若干型。太阳人:先天禀赋及后天调摄较良,气血充盛,脏腑健和,主以肺、膀胱和营卫功能为基础;阴阳和平,偏气偏阳;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最强,内环境最稳定,属最健壮者。感受一般外邪,造成其阴阳偏差不剧,多在其自和(自稳调节控制功能)限度内,不发病,或稍有不适而自愈;邪气太盛,有造成表证的倾向;为病多局限于体表或累及与表有关的脏腑经络,一般不涉及其他脏腑。多见于气血阴阳充盛的中、青年人。依其营卫的相对偏盛偏衰等因素,又可分为卫强质、营弱质、阳郁质、痰湿质、血瘀质等类型。阳明人:先天禀赋与后天调摄良好,素食辛辣,气血俱盛,主以胃肠功能为基础,阳气偏重,津液偏欠,其耐燥热力不如耐寒湿力,属阳中之阳人。感受寒邪并不加大原有的阴阳偏差,可不发病,或发病也有自解之机;但感寒盛重或感受热邪可发病,并有热化、燥化,病发阳明的倾向。多见于阳气隆盛的中、青年人。依其胃肠失调的差异等因素,可分为胃强质、肠厚质、湿热质等类型。少阳人:先天禀赋稍弱,后天调养一般,主以胆、三焦功能为基础,胆火偏盛,阳气稍欠,枢机力弱,是阳人中卫外与自和力较弱、内环境较不稳定者,属阳中之阴人。感受外邪可发病,或内环境失调而自发,易致少阳病。多见于女性及非体力劳动者。依胆火偏盛和枢机不利等因素,可分为胆郁质、枢弱质等类型。太阴人:先天本弱,后天失养,主以脾功能为基础,阴盛阳弱,偏湿偏寒,不耐寒湿,属阴中之至阴人。受邪易发病,有寒化、湿化、虚化的倾向,易致太阴病。多见于终日操劳之人。少阴人:先天禀赋不充,后天阳气被戕,主以肾、心功能为基础,阴阳俱弱,阳弱甚,气血不足,其卫外力与自和力极为低下,内环境极不稳定,不耐寒热,耐寒力尤差,是易寒易热之体,属阴中之阴人。易感寒邪,受邪为病,有虚化、寒化的倾向,亦有热化之机,易致少阴病。多见于老年体弱之人。依其阴阳虚弱之偏阴偏阳的区别,可分为阳弱质、阴弱质、水气质等类型。厥阴人:禀赋薄弱,阴阳俱弱,阴弱甚,主以肝肾功能为基础,卫外力与自和力极为低下,内环境极不稳定,阴阳气顺接不畅,不耐寒热,耐热力尤差,属阴中之阳人。受邪易发病,有易致阴阳气不相顺接的倾向,发病易厥逆风动,易致厥阴病。多见于老幼体弱之人。依其阴阳俱弱之偏阴偏阳的不同,可分为厥热质、厥寒质等类型。在辨证、治疗、选方、用药的过程中,应考虑到病人的体质因素。体壮证实者宜攻伐,体弱病虚者宜补益,体弱证实者宜攻补兼施。

2.病因是破坏人体正常生理状态而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伤寒论》中所述及的病因主要有外感、误治、劳复等。外感病因以寒邪为主,如太阳病篇所载的方药,属于解表剂的基本上是辛温发散之品,如麻黄汤、桂枝汤、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二麻黄一汤、大青龙汤、小青龙汤等。寒邪致病特点在这些方药所治病证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寒邪损伤阳气或郁遏阳气所致的恶寒、无汗、头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脉紧等。寒为阴邪,固多伤阳,但寒邪也易郁而化热,转为热病,《素问·热论》中就有“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的描述,故寒邪为患在三阳病其他病证中也多有体现。而三阴病中表现为阴寒的病证尤为明显。寒邪为病固多,感受风邪者亦复不少,且风寒之邪常合并为病,难以截然分开。论述风邪为病者,多以“中风”称之,原著中言及“中风”的有18条,伤寒与中风同时出现的有3条。因“中风”而致的病证表现有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或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等。关于温、暑等火热性质的病邪,原著中直接论述的甚少,但仍可窥其端倪,如“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等。再如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等方药所治的病证,都是阳热之证,从“受本难知,因发知受”的角度推测,其中当有因热、因暑致病者,而《金匮要略》中有“痉湿病脉证治”专篇,可为佐证,其中的中热,为感受暑、热病邪。湿邪致病,有外湿与内湿之分。内湿者,常水湿并称,如“心下有水气”等。外湿者,常与风邪相兼,如“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等。至于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疫疠”之邪,原著中虽未明确提出,但从其内容中推测,实已包涵在内。《伤寒论·自序》中云:“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由此可见,这里所说的“伤寒”,已包括了“疫疠”之邪,否则,何以如此剧烈?曹植《说疫气》中有“家家有僵尸之痛,室室有号泣之哀,或阖门而殪,或覆族而丧”的描述,正是疫疠流行、死亡惨重的真实写照,可资为证。原著中所论述的“霍乱”病,发病急骤,变化剧烈,其病因当与“疫疠”有关。除此之外,医师治疗不当,也常为病情恶化的重要原因。原著中论及误治的条文多达115条,将及全部条文的1/3,当不容忽视。误治的方法较多,如误汗、误吐、误下、误火等,并介绍了救误的具体方法与方药。再者,原著还列有“阴阳易差后劳复”专篇,论述大病初愈,因劳、因食等而致病情复发的辨治,体现了病后调摄的康复医学思想,是疾病防治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类推荐
  •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

    《传染病护理(供护理、助产专业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不仅增加了一系列传染病法律法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自然灾害时传染病防治、职业防护、医院感染等其他教材涉及不多的内容,还将近年我国新出现的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手足口病、甲型HiN,流感等传染病护理知识充实进来,使教材内容充实、可操作性强、贴近临床、紧跟传染病疫情变化。
  •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独领风骚的古代医学(上)

    中国医药学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医疗技术、疾病认识,还是诊断技术、药物知识,都曾走在人类医药学发展的前列,有些方面曾为人类保健做出过杰出的贡献。请大家耐心读这本书,如此,便一定会随着介绍而入胜、而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只有如此,才会对中国传统医药卫生的起源有一个新的比较正确的了解和认识。
  • 中医乾坤

    中医乾坤

    中医药是在中国特有的文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历经了几千年的临床验证,是临床实践经验的总结、结晶。《科普通鉴:中医乾坤》是科普通鉴中的一本,主要介绍了中医的起源、发展,中医基础理论,少数民族医药,常用中药的性状、功效、食疗方等,并附有家庭常用中药饮片的彩图,以方便读者,书稿内容通俗易懂,对中医基础理论的普及大有益处。
  •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

    《西药常识》一书,由长期工作在医疗第一线,且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培训经验的专家教授编写。随着科学的发展,很多药品对家庭来说,已成为必备药,常用药。例如抗生素、抗感染药等,特别是有些新药,虽然同过去常用药物具有相同效用,但用法、用量往往不同。有些人服用时,好凭以往经验,或道听途说草率服用,这是非常有害的。
  • 肥胖病知识读本

    肥胖病知识读本

    市场上有关减肥的书琳琅满目,鱼龙混珠,肥胖是什么,如何减肥,减肥的疗法有哪些,有哪些副作用,怎样正确看待肥胖与美丽,关于这些问题,一般的书往往侧重一点,不及其余。《肥胖病知识读本》的优点,恰恰在于,以肥胖病研究者的角度入手,对肥胖病的知识、减肥的方法、减肥的副作用,以及肥胖与美丽的看法等,进行了通俗与专业相结合的介绍。既有介绍减肥误区,以及令人啼笑皆非的减肥故事,也有针对减肥效果和减肥方法,科学和专业地去做出解释。不争取噱头,也不剑走偏锋,踏实严谨,以专业与通俗想结合的笔法,描述关于肥胖病和减肥问题,是一本有益、有趣的关于肥胖病和减肥的科普读物。
热门推荐
  • 重生之风华女帝

    重生之风华女帝

    前世死在爆炸之下的护国公府七小姐戚嫣,重生为大楚嫡长公主风燕璃,面对前世的夫君变成了亲弟弟,风燕璃表示自己的压力很大……说好的复仇呢?怎么变成了相爱相杀,当命运之手将前世的真相一层层揭开的时候,她的选择是?凤燕璃:重活一世,要的就是肆意洒脱,快意恩仇,什么忍辱负重委屈求全,通通都滚犊子。总有贱人想害本宫,对于这类人,本宫的原则是,有仇一定要当场报了,能打死绝不打残,能打残绝不逼逼,能直接动手绝不讲道理。总之,这个公主狠残暴,狠纨绔,狠嚣张……本文一对一,男女主身心干净。
  • 至尊宠魅之第一魔妃

    至尊宠魅之第一魔妃

    她曾笑傲特工界,任务完成率百分之百,却在最后一次任务落入阴谋而亡。她曾为天才,冠绝玄灵大陆,天纵无双,却被挚友背叛陷入绝境爆体而亡。两生两世,皆死于非命,死不瞑目。这一世,她逆天重生,带着铭刻在灵魂深处的记忆和仇恨。头顶废柴名号,受尽奚落屈辱,但终有一日,她会化身为黑暗中的利刃,用敌人的鲜血,祭奠自己的前世。片段一夜色迷人,温泉中雾气氤氲。一男一女正“坦诚”相对,“赤诚”相见。君卿染盯着突然从水中钻出的男人,眉峰一挑,沾染在玉臂上的水珠结成一柄锋利的冰刃,架在男子光滑的颈子上。“染儿,你要谋杀亲夫吗?”某男无视君卿染杀人的眼神,上扬的凤眸流转着蛊惑光芒,墨色的长发散在身侧,结实的肌肉在月色晕染下踱上了一层光。低沉动听的声音蕴含着难以言喻的情愫,明明调侃的语调,却说得如此深情。君卿染微微一愣,下一刻却跌入一个炙热的怀抱。邪异而魅惑的声音声声入耳:“染儿,你是我的!”片段二“君卿染,你就不怕君家主脉的追杀吗?”君家旁系家主捂着淌血的伤口,目光充血的望着面前脚踏着残肢碎臂,面带微笑的少女。“怕!?”君卿染挑眉,嘴角勾起邪肆的笑,“我就怕他们不来找我。”一语落,翻手握枪,凌厉的玄力倾泻而出,毫不留情的刺穿了面前男人的咽喉。九天之上,君卿染手握长枪,冷眸漠然凝望着被巨火吞噬的君家,地面上的鲜血一片片的就像冥界河畔绽放的曼莎珠华。“君家,这,不过是一点利息。”
  • 文爱艺全集(全集)

    文爱艺全集(全集)

    这是一本青春流行诗。空灵、隽永、真纯、飘逸且有趣。它以忧郁、迷婉、清新、和谐的美学流动,在众多青年朋友中流行,它似乎是一座用诗建造的青春偶像,或是精神家园中与人共同呼吸的草坪,亲切而顽强地征服他人的心灵并被他人所接受。文爱艺的抒情诗中,柔肠百结、无法申述的情状是魅人的,同样富于魔力的是精致的概括,它通常以结论式的句型作用于人的知解力。闪烁中的肯定,肯定下的闪烁,把概括指向不定性和深邃性,柔和的渊谷和鸟瞰的伟岸同时出现在读者脚下。
  • 带我去天堂

    带我去天堂

    哈姆出生那天,从他母亲子宫里先出来的不是他的头部,而是他的一条腿。接生婆惊慌失措。对接生婆来说,最怕遇到的就是这种事。她脸色铁青,和同样脸色发青的哈姆的父亲,站在院子里嘀咕了好一阵子。在大人和孩子之间,他们选择了保孩子。哈姆一出生就克死了母亲。村里每个人都这么说,哈姆是个不吉利的人。哈姆的父亲并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每个人的生死都是天注定的。哪怕是他自己作出的决定,那也是顺应了天意。每次去墓地看望哈姆的母亲,他都会蹲在墓地旁边自言自语:请你保佑我们的哈姆平安长大,你再耐耐心,在天堂里等我几年,等我把哈姆带大了,我就去那边找你。
  • 与既定的轨道说拜拜

    与既定的轨道说拜拜

    幼年留下心里阴影。内心深处的自卑,支配着她年纪轻轻离开故土。本以为外面的世界会是精彩,却不知没有文化,没有一技之长的人,只能生活于社的最底层。经历了第一次恋爱,刻骨铭心,明明应该在一起,心中的阴影面积不断放大,支配着她放弃并离开那个一心爱着她的男人。再经历了婚姻的不幸之后,回应过来才知道,人的一生不可以将就。幸运重生,避过了幼时的灾难,引领一家人过不一样的生活,创造属于自己的财富,弥补前世的遗憾,开启不一样的人生。《来自双胞胎姐妹的佛系逆袭》已完结,虽然被封了N多内容,作者无力更改,但请各位小可爱支持!
  • 怒仇剑圣

    怒仇剑圣

    为了你我可以放弃一切,当你被世界所伤害,我就毁了这个世界,仇恨是罪恶的起源,愤怒是罪恶的力量,但我只为我所爱的人仇恨与愤怒。世上作品有无数,但我只做最好,最热血,最感人,最深意,最有意义,正所谓灵感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开头和铺垫很长,请诸位耐心等待,开心观看。
  •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与人生大智慧

    《易经》是我国古代先哲在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长期观察的基础上。对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它集中反映了宇宙万事万物的现象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是一部指导人们利用自然规律及社会发展规律进行实践活动的哲学著作.是我国先人智慧的结晶。在这些经过时间检验的先人经验与智慧的指导下。我们会少走许多弯路.也会对人生多一些理解。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生的每一步。 本书是一部汇聚中华民族古老而神秘智慧的经典之作!
  •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阿修罗之剑道多途

    我是谁?我是行走在黑暗中的阿修罗!早已闭上双眼的我,已不再知何为光明!我只知道,在无尽的黑暗中,每当我抬起头来,唯一能看见的,就是夜空上闪烁着的一点星光!小星星,你是我眼中唯一的光明!为你,我愿化身阿修罗!
  • 凤图南

    凤图南

    王爷,妾身在这安狮城上祝您与属下一百六十人同葬,您还欠我二百一十八条性命。“红唇艳艳,宛如城下地上未干的液体。秦瞻艰难一笑‘咳咳,图南,难得你费心为我做这么大的局,如果当初。”“王爷说笑了,这世上,哪有如果,有的只是因果。”话毕,梁图南转身,把手交给后面一直安安静静等待着她的人手里。“今日,我梁图南便嫁于陆游柯为妻,携百年之好!”
  •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将女为谋:皇上,请入瓮

    【男女主身心干净,1v1,放心入坑】重活一世,她为家人,为朋友,刀山火海,万死不辞。她曾以为这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可谁知半路杀出个妖艳贱货,于是乎撩得她面红耳赤,宠得她自此残废。偏偏世上总有一个人,你从未见过她,但一看见她,你便知道,就是她。“猫儿,过来,为夫教你造小人~”某贱侧躺在床沿上,一片红纱只起了遮羞的作用,那双瑞凤眼像是会说话儿似的,让人忍不住上前。花溯屿咬一咬牙,转头直道:“妖孽!”(前面剧情发展有点慢,介意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