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56900000006

第6章 找对想法,才会有好方法(1)

不找借口,只找方法

有人说,企业中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找借口的人,一种是找方法的人。找借口的人永远不知道如何去解决问题,抱怨与发牢骚是他们惟一可以做的事。找方法的人主动解决问题,发挥创意,这样的人总是企业里的稀有资源,也是企业里价值最高的员工。

在英语里,有一句话在许多企业广泛流传:NOExcuse(没有借口)。这句话是在工作中追求完美的最有力的行动保证,也是优秀员工拥有完美执行力的根本所在。

企业需要的正是那种严格遵守行为准则,坚决贯彻执行的优秀员工。在他们身上,体现出的是一种诚实、坚定的态度,一种负责、敬业的精神,一种完美的执行能力。

“不找借口”在众多知名企业中得到了大力推广,它对提高企业业绩无疑是一剂强心剂。对每个员工来说,如果贯彻这个理念,工作上无疑会取得很大的突破。

“不找借口”应该成为所有企业员工追求努力解决工作问题的最有力的保障,它强调的是每一位员工都应该对自己的职业行为准则奉行不渝。

但是,不找借口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这种要求是为了让个人学会适应压力,培养自身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

但不找借口的员工并不意味着就是好员工,在不找借口的同时,要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你才称得上是一名优秀的员工。优秀的员工明白,只有用方法来证明自己的能力,表现才会更加出众。

主动工作的员工不会自我设限,在对待工作问题的认识上也要比那些工作平平的人深刻得多。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教授罗伯特·凯利(RobertKelley)和明尼阿波利斯的顾问珍妮特·卡普兰(JanetCaplan)一起,从1985年到1992年,在贝尔试验室的一个经营单位对优秀员工的工作方法进行了专门的研究。

在贝尔试验室,凯利和卡普兰既研究了优秀员工,也研究了表现平平的人。目的在于比较这两组人工作方法上的差异,看看这些差异是否就是工作表现不同的原因。

凯利和卡普兰做了一些问卷,上面有60到80种工作方法。他们问优秀员工,哪些方法用得最多。根据问卷,他们得出结论,贝尔实验室的优秀员工在九个方面与众不同。其工作方法或技巧的核心是在兼备技术水平与认识能力的前提下采取主动。

凯利和卡普兰在经过研究后所撰写的文章中介绍了这项研究,他们提供了员工对工作方法有不同定义的例子:一些表现平常的员工认为,所谓采取主动就是在开始一项工作任务时收集、组织资料;另一些人认为,采取主动就是给上司备忘录,告诉他软件中出现了毛病。而优秀员工对这两种定义都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对工作任务应该直接做起来,而不仅仅是收集资料;你应该处理软件中的问题,而不是写备忘录。

在优秀员工的行事准则里,一切问题都可以有更好的解决方法,采取主动就是要做一些职责范围以外,高于职责要求的事。

方法出于对工作的尊重

看一个人是否能做好工作,主要是看他对待工作的态度。而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又与他本人的性情、才能以及道德品质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了解一个人的工作态度,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了这个人。因为,一个人所做的工作,是他人生态度的表现,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现、理想的所在。

著名顾问管理专家威迪·斯太尔在为《华盛顿邮报》撰写的专栏中曾经说道:

“每个人都被赋予了工作的权利,一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决定了这个人对待生命的态度,工作是人的天职,是人类共同拥有和崇尚的一种精神。当我们把工作当成一项使命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实现人生的价值。这种工作态度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可以肯定的是,当‘轻视工作’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可想而知。工作上的日渐平庸虽然表面看起来只是损失一些金钱或时间,但是对你的人生将留下无法挽回的遗憾。”

实际上,尊重工作就是尊重自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工作态度问题。

如果一个人不能尊重所从事的工作,那么他绝不会尊敬自己。因为看不起自己的工作,所以常会感到工作艰辛,心情烦闷,自然也不会做好工作。

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人对工作都存在这样的错误认识:工作只是一种生活的需要,是不得不去做的事情。他们没有把工作看成是人生价值得以实现的必由之路和提升品格的助力,而是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无可奈何、不可避免的劳碌。在这种心态的支配下,工作怎么能干得出色?

看不起自己工作的人,在工作中往往也表现得很被动,他们不适应工作的环境,承受不了工作中的压力,不愿意去思考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更谈不上如何找对方法干好工作。他们自认为应该活得更加轻松,应该有一个更好的职位,工作时间更自由,总是固执地认为自己在某些方面更有优势,会有更广阔的前途,但事实上并非如此。

人类学专家莱伯特对这种人曾提出过警告:“如果人们简单地以为求高薪与社会地位就代表有尊严,可以高人一等,这是非常危险的。这说明这个人的心灵与精神是空虚与缺少动力的;说得更严重些,一个国家的人们如果只是苦心孤诣地追求物质上的所谓满足,会使整个民族像奴隶一般地生活。”

反观那些严肃对待工作的人,他们把工作当成人生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竭尽全力做好每一件工作,在其所从事的领域中表现卓越,当然,他们的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这是毋庸置疑的。

让敬业成为一种习惯

许多员工在刚刚进入一家企业时,都在极力地表现自己,努力做好自己手头的工作,想以此换取上司的信任,从而求得工作的稳定。但是,他们往往过分专注于工作,而忽视了对企业文化、价值理念的理解与认同。这样所造成的结果是,尽管他们工作很努力,无可挑剔,却始终与企业无法融为一体。这样,他们的工作信心就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美国企业界的“硬汉”托马斯·沃森说过:“对任何一个公司而言,若要生存并获得成功的自豪感,必须有一套健全的原则,可供全体员工遵循,但最重要的是,大家要对此原则充满自信。”

一个人在职业生涯中,要对工作充满信心、保持热情与精力,这样才会有所成就。这样的人才会在工作中找到方法,才会更优秀。

对于任何一家想以竞争取胜的公司来讲,都必须设法使每个员工敬业。没有敬业的员工就难以实现企业的高效率,难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

然而,无论我们从事什么行业,无论到什么地方,我们总是能发现许多投机取巧、逃避责任和寻找借口的人,他们不仅缺乏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而且对敬业精神缺乏一种最广泛意义上的理解。他们偏激地以为,敬业只会有益于公司,有益于老板,而对自己是无任何意义而言的。

其实,当我们将敬业变成一种习惯时,就能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掌握更多的方法,就能从全身心投入工作的过程中找到快乐。这种习惯或许不会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当“不敬业”成为一种习惯时,其结果也就可想而知。工作上的失误也许只给你的老板带来一点点的经济损失,却可以毁掉你的一生。

一个敬业的人也许并不能获得上司的赏识,但至少可以获得同事们的尊敬。那些投机取巧之人即使利用某种手段爬到一个高位,也往往缺乏实际工作能力,一旦困难摆在他们面前时,就会原形毕露,不知如何是好。敬业就是忠实于自己的工作,将工作当成自己的事,当成“天职”,其具体表现为忠于职守、尽职尽责、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善始善终等职业道德,其中糅合使命感和责任感。

有人问一位企业家:“你觉得大学教育对于年轻人的将来是必要的吗?”这位企业家的回答发人深省。“单单对经商而言不是必需的,商业更需要的是一颗责任心。事实上,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大学教育就意味着丧失全力以赴的工作精神。很多人进了大学就开始了他一生中最惬意最快活的时光,而当他走出校园时,正值生命的黄金时期,但此时此刻他们往往还很难将自己的身心集中到工作上,结果眼睁睁地看着成功的机会从身边溜走,真是可惜啊。”

忠于职守、毫不吝惜地投入自己的精力和热情的人会渐渐地赢得他人的尊重。以主人和胜利者的心态去对待工作,工作中的难题就会迎刃而解,工作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很有意义的事情。

勤奋永远都会带来更大的回报

与勤奋主动工作的人相比,总是在被动接受工作的人永远比主动的人慢半拍,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动上,他们永远落在积极主动的人的后面,他们不能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更多的是消极与无奈。在消极被动的工作情绪支配下,工作自然不会向好的一面发展,也不会给这样的人带来任何的回报。

古罗马人有两座圣殿,一座是勤奋的圣殿,一座是荣誉的圣殿。他们在安排座位时有一个顺序,即必须经过前者的座位,才能达到后者——勤奋是通往荣誉圣殿的必经之路。

能找对工作方法的人,一定是一个勤奋的人,懒惰与无所事事的人永远不会得到方法的垂青,更不会体会到方法带来的成功喜悦。可以肯定的是,升迁和奖励是不会落在玩世不恭的人身上的,它永远属于勤奋工作努力解决问题的人。

工作中很多人凭借他们的聪明才智已经接近成功——可是最终的结果,他们却与成功擦肩而过,最后他们变得碌碌无为,整天无所适从,过着毫无目标的生活。原因何在呢?

原因在于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勤奋对工作意味着什么。他们希望取得高于别人的工作成就,但却不愿意付出超出常人的工作辛苦;他们总以为凭借着一己之力,就可以独领风骚,可那些勤奋的后来者最终却远远超过了他们;最后,在困难面前,勤奋工作的闯了过来,而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却倒了下去。

许多人都有着这样一种想法:我的老板太苛刻了,根本不值得如此勤奋地为他工作。然而,他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道理:工作时虚度光阴虽然会伤害你的老板,但受伤害更深的是你自己。一些人花费很多精力在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上,却不愿花相同的精力努力完成工作中的任务。他们以为自己才是聪明的,其实,他们是最最愚蠢的。老板或许并不了解每个员工的表现或熟知每一份工作的细节,但是你自己应该清楚,努力最终带来的结果是什么。记住,勤奋永远都会为你带来更大的回报。

正视自己的弱点

职业既不像家庭那样成为我们出生后固有的独特的社会结构,也不像货架上的商品,可以供我们随意挑选。它更像一位朋友或一位合作伙伴一样,既存在,又不一定在眼前;与其结识不乏机缘,但更需要自我的设计和奋斗。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固然不会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更主要的是,一无是处的人也不会存在。但凡在职业生涯中有收获的人,都是能够清楚认识自己的人。他们在知识上与能力上或许并不是高人一等,但是他们清楚自己的弱点与不足,并能积极地发挥长处,扬长避短,克服自身的弱点。许多人虽然对自己的优点了如指掌,而对存在于自身的弱点却不敢承认和面对,害怕暴露弱点而被人看透,受到他人的嘲笑和蔑视。如此一来,这些弱点便在不断地发挥着它们的破坏作用,对个人的发展造成了极坏的负面影响。

同类推荐
  •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

    《有一种策略叫隐忍》的价值在于其实用功能,内容通俗易懂,能够渗透到工作中、生活中去。工作中,与同事相处是在所难免的,而同事间的关系恰巧是人际关系中,较为复杂的关系之一。一句话或一种行为做得不到位,就有可能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生活中,处理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也让人们伤透了脑筋,毕竟是“江湖”险恶。俗话说得好:“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而这正是对做人难最好的诠释,不管你是说错了话、交错了朋友或是防范心理不够强等,都可能招致灾祸。为此,许多人大叹“做人难,难做人”。其实,做人并没有人们想象的这般复杂,只是还没有找准方法。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财商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财商课

    为什么有些人能获得巨大的财富与荣誉呢?为什么在创富的过程中有人赚有人赔呢?这正是“财商”在起着作用,财商正是改变人们财富命运的必要手段,而提高财商、拥有财富是我们每个人的必修课。本书通过对财商的分析与阐释为大家揭开财富密码。
  • 成大事者不计较

    成大事者不计较

    人生在世,如果计较的东西太多,名利地位、金钱美色、人情世故,倘若样样都不肯放手,就会活得很累。反之,如果什么都不计较,没有进取心,经常吃暗亏,那样也未免太过苦闷。而真正的成大事者,必定是不会患得患失,能够找到计较与不计较之间的平衡点的人。翻开本书,你可以学到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让自己的内心更强大,如何调整心态,收放自如,处理好人际关系。让一切交由你的灵魂,改变从这本书开始。
  • 智慧谋略宝库4

    智慧谋略宝库4

    雄心勃勃的帝王将相、能言善辩的文士说客、善于经营的富商巨贾、巧夺天工的能工巧匠,《智慧谋略宝库》一书囊括。凭借智慧,运用计谋,达到事业或人生的预期目标,是生存的必须,是生活的必然。变幻无穷、克敌制胜的方法智谋尽在其中。
  •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手册

    细节决定成败: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手册

    人在职场,需要掌握一些为人处世的技巧,以保证快乐地生活和工作。多站在老板、同事和客户的角度思考,自然就能融洽交流,一起完成各项工作。如何系统地了解这些交流和技巧?如何在工作中如鱼得水,笑傲职场? 本书就是职场中愉快工作的经验合集。无论你是社会新人,还是职场老手;无论你是外企白领,还是国企员工;无论你是普通职员,还是企业高管……了解这些职场愉快工作的经验之后,总能带给你不一样的启发,帮助你更加愉快地工作,并且快速成长。 阅读他人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经历再观察,让职场快乐工作的经验了然于胸;然后,技巧性地去战斗、去奋斗、去成功,并获得生活的快乐。这正是本书送给所有职场人的一份礼物。
热门推荐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邪神猎手

    邪神猎手

    本来想做一个小生意,结果破产为了躲债,加入一个外星人组织,成为了一个地道的炮灰。可是不愿成为炮灰的人,只能苟着。在万千邪神眷族中,他念诵着“吾霸王,在此构筑巢穴,千鬼聚踏千山”构筑巢穴,召唤千鬼。“只有它能让我苟到最后”
  • 那些花儿

    那些花儿

    1988年的春天,我们一家三口和简单的家具被一辆解放牌汽车从六十多公里的地方走了三个小时,拉进了一个灰色的小县城。我跟我妈坐在驾驶室里,我父亲只好坐在车厢上。在倒车镜里,我看见我父亲的头发被风吹得直立起来,眼镜被灰尘蒙住了,他都来不及取下来擦,只用手背抹抹,但立刻又被蒙起来了。这使得他很像竖在车厢上的一丛枯草。但我的父亲肯定不是什么枯草,他是一名优秀的中学老师,被派到一个小县城去支教。我们即将要去的这个地方,叫双羊县,自从国家恢复高考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
  • 趣味经济学

    趣味经济学

    本书旨在通过对大量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的分析来达到实用为本的目的,让你在精彩有趣的经济学事件中轻松掌握经济学知识,参透理财技巧,明晰赚钱和成功法则。
  • 创世农场

    创世农场

    赵强一个普通的大学学生。自从得到了创世农场,人生的轨迹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你觉得你很有钱,你的钱可以买下一个县城。赵强说“不好意思,我可以创造一个世界”。你觉得你的小弟很多,可以号召上万小弟,赵强说“不好意思,我可以创造一个种族。”
  • 腹黑大人娇憨妻

    腹黑大人娇憨妻

    羽甜,从小家境优越,过着富足的生活,与左小雅、汪玥儿同为发小,更是闺蜜,却在父亲的突然病故后,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而左小雅和汪玥儿分别嫁给了富家子和县委书记的儿子。当羽甜得知父亲的死与姑姑和三叔有关时,又将作何应对呢?李轩,父母早亡,家境落魄,但英雄不问出处,看他如何白手起家,戎装归来,英雄救美,把惦念已久的羽甜宠上天。
  • 天医女凰

    天医女凰

    次日,某女懒懒的躺在某男的怀里,舔了舔干涩的唇角,微微一勾,声音撩人的不像话:“爷,我饿了。”咱爷无视了某女眸中的颜色,手执一块梅花糕,塞进她的嘴里。某女坏坏一笑,一个翻身,嘴里囫囵不清:“爷,不吃这个,我想…吃你。”
  • 与王爷撞了个满怀

    与王爷撞了个满怀

    她是来自21世纪的金牌特工,被陷害被残忍杀死。却意外的重生。她巧斗白莲花妹妹,怒怼讨人厌的大娘,藐视自己的父亲。最后,她落在了他的手里。“放开我,别抱着我!”“不抱着你?那就只好亲你了。”说着,便抱着她的后脑强吻了她。[原书名:《重生之特工王妃不敢惹》现以改名《生:柒夜莫生寒》求支持]
  • 非真勿扰

    非真勿扰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规律。让爱情可遇不可求见鬼去吧,爱情是美好的,但是现实是残酷的,你要挽起袖子创造爱情。别以为讨论相亲就像讨论银行最新推出的一款。但其实有什么不同?婚姻,也无非是我们人生的一桩投资项目,而相亲,绝对是低成本高效率,虽然很庸俗,但那没有人生质地的浪漫,不过是轻浮。且慢,我们在生活上眼界宽了,难道就不能在爱情上。眼界宽点吗?兔子都?道不吃窝边草,踏来踏去,能有什么好草不是?不如,我们相亲吧。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何况男人乎。
  • 甜哎

    甜哎

    一场从父母之命开始的命运纠葛。始于相亲,终于爱情。最好的爱情就是在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