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1300000005

第5章 谨和五味——饮食养生(5)

养生术中一般都主张节食,但节食并非不食。如果不能适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营养,反而会有损健康。《管子》指出,“凡食之道,大充,伤而形不臧;大慑,骨枯而血冱。充慑之间,此谓和成”。也就是说,饮食的法则是,太饱食或贪多,既伤身体又会使形貌不美;若畏食而进之太少,则肌骨消瘦、气血凝滞。故既不多吃也不少食,才是节制适中的标准。食物的基本作用是供给机体营养、滋养脏腑、健身抗衰、扶助正气、预防疾病,身体疾病和早衰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人体自身。人体正气旺盛,又能避免邪气的侵袭,就会保持身体的健康,反之则会发生疾病。一切有利于维护正气、抵御邪气的措施都能预防疾病;一切损害正气、助长邪气的因素都能引起疾病,从而导致早衰和死亡。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本身就是一项重要的健身抗衰措施。因此,南朝时著名道士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食诫》中才说,“青牛道士言,食不欲过饱,故道士先饥而食也;饮不欲过多,故道士先渴而饮也”。这就是说,饭不要一次吃得过饱,所以应该在没饿的时候开始吃饭;水不要一次喝得太多,在没有渴的时候就应该开始喝水。

酒多血气皆乱,

味薄神魂自安。

语意:喝酒过多,可耗伤血气而使之紊乱反常;少量饮酒,可使心神安宁、肺魄平和,人体自然健康。

语见宋人温革的《琐碎录》。少饮淡酒,有益健康;沉溺其中,则有害而无益。唐朝医学家孙思邈的《卫生歌》指出,“饮酒可以陶情性,大饮过多防有病。肺为华盖倘受伤,咳嗽劳神能拔命”。也就是说,一个人如适当饮酒可以陶冶情操性命,但如饮酒过多则应防止疾病的产生。肺如一把伞罩在心君(心脏)的四周,故如肺受到伤损,则常可导致咳嗽,心神劳累,甚至引起生命之危。至于醉酒何以能伤身,宋人罗大经在《鹤林玉露》中说得很清楚,“醉哝饱鲜,昏人神志;若疏食菜羹,则肠胃清虚,无滓不秽,是可以养神也”。也就是说,浓厚的醇酒玉浆和鲜美的各色食物,多食之,令人神志昏沉;如果吃一些菜羹淡饭,则可令肠胃净虚,少渣而无不净之物,这样多有利于心身的修养。

元代养生家贾铭的《饮食须知》载,烧酒,味甘辛,性大热,有毒。多饮败胃伤胆,溃髓弱筋,伤神损寿,有火症者忌饮酒。同姜、蒜、狗肉同食,令人生痔发痼疾。妊妇饮酒,令子惊痫。过饮发烧者,以新打来的冷水浸之,或浸发即醒。饮酒中毒者,服冷盐水、绿豆汤,可少解;或用大黑豆一升,煮汁一两升,多饮服之,等到呕吐过后,即好。

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

语意:如患病需治疗时,宜先用饮食疗法;若食疗未好,乃可再用药疗为佳。

语见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宋徽宗赵佶等的《圣济总录》中也曾说过,“人资食以为养,故凡有疾,当先以食疗之。盖食能排邪而保冲气也。食疗不已,然后命药者,其不得已而用之欤!”也就是说,人是靠食物来养生保健的,故人患病,应当先以饮食治疗,因为饮食具有排除病邪和保护人体冲和之气的效用。如患病用食疗效果不佳,固须考虑用药物进行治疗。由此可见,在古人看来,服药治病是不得已方为之的。

饮膳疗法是中医养生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医认为,食疗应特别重视脾胃功能的调理,要根据病人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状态而给予不同的饮食。食疗的原则是:虚者补之,实者泄之,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饮膳治疗时,必须考虑食物的食性。所谓食物的食性,主要是指食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食物的归经和配伍禁忌等等。辨证配膳时,要根据身体病症的阴阳、虚实、寒热,分别给予不同的饮膳治疗。食物搭配需要相互配合,将不同性味的食物适当搭配在一起食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其食疗作用比单一使用效果要好。如果食物搭配不当,轻则会使食疗作用减弱或被抵消,重则会对机体产生有害的作用。故欲采用食疗,应当咨询专业的中医师,而后方可。

世岂有仙者,节食服药差可少病耳。

语意:世界上哪里有什么神仙,能做到节制饮食、减少用药,就可以少生病罢了。

语见宋人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节饮食、佐药补,是中国古老的养生方法,这种方法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企求长寿是人类的美好愿望,西汉《淮南子·览冥训》载,“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嫦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无以续之”。这是个古老的神话,说羿这个人从西王母那里请到一种不死之药,后为嫦娥窃走而奔入月宫,据说在那里变成了蟾蜍。此外《山海经·海外西经》记载,“开明东有巫彭、巫抵、巫阳、巫履、巫凡、巫相,夹窫窳之尸,皆操不死之药”。这就是说,开明以东的地方,有许多巫师,他们都拥有种种使人不死之药。秦始皇、汉武帝等,都曾为寻找不死之药花费过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人们最终仍不免大为失望,因为企求长生不老是与自然规律相违背的。不过,这些努力背后可取的思想是,人们并不是消极地等待自然界的赐予,而是想方设法去争取长寿,不断去突破生命的极限。寻找不死之药是一种探索和尝试,正是通过这种探索,逐渐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食疗学。

清人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认为,饮食补养不如精气补养,精气补养不如心神补养。只要做到节制饮食,爱惜精气心神,用药适宜,则几乎所有人的病体都会康复。调理饮食有益健康是无须怀疑的,但应兼收并蓄,食养、固精、静心、用药、导引、将息等均不可偏废。

不问四时,常吃暖酒弥佳。

语意:不论是哪个季节,喝酒时常温热后再饮方好。

语见唐朝养生家刘祠的《混俗颐生录》。对一部分人而言,明知大量饮酒有损健康,但彻底戒酒却很难做到。在这样的情况下,了解饮酒时应注意的问题就显得很重要了。南朝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当饮酒后体热尚未散解时,不要用冷水洗脸,因可由此生发面疮。饮温酒有益健康,但也不是越热越好”。唐朝刘祠认为,冬季饮酒只要不太冷就行,不可加热太过,喝太热的酒容易耗伤心肺之气。饮酒后不要在风凉处坐卧、裸露肌肤、扇风取凉。喝酒后不要即饮冷水冷茶,否则这些冷液易被酒引入肾脏停滞而成毒水,必须及早除去。此毒水必将会引发腰膝沉重,膀胱又冷又痛,还可兼患水肿、消渴和双腿痉挛难行等疾病。明代养生家龚廷贤的《摄养诗》中指出,“饮食时只吃至半饱,则多不会伤人;喝酒时只宜饮至十分之三的程度即止,且不频繁饮酒,才有益健康”。

中国人饮酒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豳风》中有“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说法,可见古人很早就注意到饮酒与长寿相关。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认为,酒固然是老年人所适宜的,但若是年少时饮酒过度,年老时就应当戒酒。即使从来没有因多喝酒而害病的,也不适宜在黄昏之后饮酒,只适宜在午后饮酒,借以宣导血脉。古人都是于饭后饮酒,现今的宴席,吃完饭后再摆上小碟菜作为下酒菜,还算是保留古代的传统。米酒是最好的,其次是曲酒,二者都是酿制的。烧酒属于阳性,会损害真阴,应当戒掉。

若食过少,则身羸心悬,意虑不固。

语意:如果进食太少,常会使身体瘦弱、心慌意乱,精力难以集中。

语见南北朝高僧智顗的《小止观》。节食是养生的基本原则,但少食是有限度的,若超过限度,同样会损害身体的健康。明人王文禄在《医先》中指出,“人以谷气为主,是以得谷者昌,绝谷者亡”。此即是说,人的生命活动主要是靠水谷精气提供滋养。能源源不断地获得水谷精气滋养的人,其生命昌盛;不能得到水谷精气滋养的人,生命会受到威胁。宋人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中指出,“安人之本,必资于食。食能排邪而安脏腑,精神爽志,以资血气”。这就是说,人健康长寿的根本,必得饮食的资助。饮食既可帮助排出邪气,因而也能使脏腑安康,精、气、神三宝充足。

古人认为,养生之道,莫先于饮食。要养生以求长寿,首先就须注重饮食的宜忌。南朝时医学家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指出,“百病横天,多由饮食。饮食之患,过于声色。声色可绝之逾年,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为益亦多,为患亦切”。这就是说,各种疾病的横行,多由于饮食无节制而起,故饮食对于健康的影响,较淫乐的声色更厉害。声色可避之多年,饮食却不能一天不进,所以饮食对人益处多,但危害也很重。简言之,吃多了可能会生病,但一天不吃饭也不行。养生家把脾胃视为养生之本,保养脾胃的办法不是忍饥挨饿,而是坚持采用以素食为主的膳食结构。元代人朱震亨在《格致余论》中就曾指出,“谷菽菜果,自然冲和之味,有食入补阴之功,”即五谷、豆类、蔬菜、瓜果,各有其自然平和的气味与营养,皆具补阴滋养之功效。

食淡精神爽。

语意:人经常吃淡食素菜可感到精神爽快。

语见明代养生家陈继儒的《养生肤语》。饮食宜清洁、清爽,味较淡者为佳,这一点古人早有认识。战国时,《吕氏春秋》中指出,又香又脆又味美的食物,如醇香的美酒和肥腻的肉类,虽口味香甜,但却易致身体疾病。明代陈继儒认为,食淡极有益,五味盛多能伤生。养生之道,在于适度。膏粱厚味不宜久,淡薄饮食也不宜长,故荤素结合,以素淡为主才好。

清代养生家曹庭栋认为,所有的食物都不能没有盐,只是应当稍加少许即可,使食物偏淡适宜,则食物的真味、真性都不会受到破坏。每次摄入盐过多,肯定会口渴,咸属于水,主润下,为什么吃多了,反而会使人口渴呢?《黄帝内经》中认为,血与咸味相遇就会凝结,从而使血变燥,其意思好像还没有说明白。《泰西水法》中认为,就像木柴燃烧后的灰烬,时间长了这些灰烬就会变得湿润而得到盐卤,由此可知咸味是由火生的。所以,卤水就不会结冰。按照曹庭栋的说法,物极必反,火到了极点就变成咸了,那么咸极了就会口渴。另外,看一下《易经》坎卦的卦象,上下两爻都是阴爻,中间的一爻则为阳爻,这就是水含火性的象征。所以,肾虽然属水,但其中也有真火。曹庭栋先生对于食淡的解释,完全是从《黄帝内经》和《易经》的理论出发的,对于现代人而言,较难理解。实际上,中国古代的养生理论与现代科学是殊途同归的,方法的原始性,并不妨碍结论的科学性,这正是两千多年前的养生方法至今依然充满生机的根本原因。

四时均平而无偏胜则安,不然损胃伤脾,真气下溜。

语意:饮食要随四季均平,无偏颇,这样人生就得以平安,不然会损伤脾胃,使真气衰减。意谓保养脾胃很重要。

语见金代著名医学家李杲的《脾胃论》。李杲认为,当所进的饮食入胃后,其消化吸收所形成的营养精华之气先输至脾再转入肺,经脉上行而如春夏提供生长、生化的时令一样,将营养成分滋润全身,类似清气的上升于天。此精华清气传输周身后,先上升继而下降,致浊气下输到膀胱,这就如同秋冬提供收割与储藏的时令一样,将新陈代谢后的糟粕下降至前后二阴而排出体外,此过程颇类似浊气的下降于地。如果清气下降而长时间内不能上升,就好似四季中有秋冬而无春夏一样,只有收杀而无生长之气,势必百病丛生;相反,只升不降,有进无出,则亦可因浊气过甚而常致病。可见,调节气机,关键在于气的升降、出入必须均衡,这样才能维持生命的正常功能,从而达到健康长寿的目的。

古人认为,脾胃是精气化生的枢纽,所以脾胃的保养十分重要。“动为纲,素为常,酒少量,莫愁肠”是保养脾胃的四大要诀。动为纲,指适当的运动能增强人的胃肠功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促进食物的消化和营养成分的吸收,并能改善胃肠道本身的血液循环,促进其新陈代谢,推迟消化系统的老化;素为常,指以素食为主;酒少量,指少饮酒;莫愁肠,指情绪宜保持乐观开朗。这样,气血充盛,就可令人精、气、神旺盛,从而增进健康。一般而言,调理脾胃不宜进行剧烈运动,而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等都比较适合。

同类推荐
  • 养病先养心

    养病先养心

    本书是北京电视台科教频道《养生堂》栏目同步推出的重磅新书,由京城四大名医施今墨传人祝肇刚教授和协和医科大学心理专家杨霞教授联手打造,将传统中医与现代心理学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解读16种常见疾病的实用养护方法。
  • 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

    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

    “全民健身体系”是一项宏伟的跨世纪国民健康促进工程。《全国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研究》主要是从“全民健身体系”的视角,对“全民健身”这一社会文化现象进行了初步地探索。内容包括:从“全民健康体系”到“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研究,“全面小康社会多元化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构建环境分析,社会体育发展趋势简论等。本书内容丰富,讲解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

    《中风食疗菜谱》精选了近百种适合于中风患者的食疗一菜谱,你能在短时间内享受到食疗的好处,并且其菜肴色、香、味俱全。《中风食疗菜谱》内容丰富,科一学实用,易学易懂,非常适合中风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使用。
  •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寒从脚底起,病自心中生

    从《黄帝内经》一脉相承的中医文化告诉我们:人体生病全由内外邪的双面夹击所致。本书从饮食、经络、运动、情志甚至是日常的起处坐卧等习惯教你不生病的智慧。
  •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24节气与保健之道

    所谓“暖身先暖心,心暖则身温”。就是说,心神旺盛,气机通畅,血脉顺和,全身四肢百骸才能温暖,方可抵御严冬酷寒的侵袭。因此在大寒时节,应安心养性,怡神敛气,可以通过适宜的活动、娱乐来调剂,保持心情舒畅,使体内的气血和顺,不扰乱机体内闭藏的阳气,做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热门推荐
  • 穿越之厨神影后

    穿越之厨神影后

    她是民国女侠,身上带着多种传承;她是为男友离家出走一个影视城的小龙套;一个身死枪林弹雨之中;一个为了和那男友分手喝酒醉死;某富豪:“听说安大师是个神医,那就请安大师为我治疗吧!放心,钱不是问题,还有安大师不是喜欢演戏吗?我可以投资的。某粉丝:我们总会发现自家爱豆的隐藏技能,爱豆的绣帕我收到了太高兴了。某导演:你太适合这个角色,我特别希望你能出演。某主持人:请问您被称为”男神收割机“有什么感想吗?某女艺人:你做的化妆品可真是太好了!这不我擦了几次我这脸比以前更加滑嫩了不少。
  •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透过细节一眼看穿男人(全集)

    本书内容翔实,结构严谨,既不是封建迷信,也不是妖邪之术,而是具有科学依据的观人、识人宝典。本书以人的相貌、言行、衣着、习惯、血型与星座、职场等为主线,由表及里解读人的性格特点、气质修养与为人处世等方方面面,使你在把握现实基础上,对未来有一种“先知先觉”,从而对你的成功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 五灵天尊

    五灵天尊

    通玄大陆风起云涌,人魔妖三方冲突不断。三大势力各据一方,成三足鼎立之势。宗天截身为天宗宗主之子,却被长老赶出宗门,且看手握通天功法五行散经。一心只想杀上天截宗报杀亲之仇,看宗天截如何在这风起云涌的世界筑就无上神功,复天地之仇,整一方魔门,踏尽十万妖山。所有种种都在这五灵天尊中……
  • 萌宝来袭:霸道总裁买一送一

    萌宝来袭:霸道总裁买一送一

    苏离怎么都没想到,三年的婚姻,却是至亲的一场算计!她爱了韩墨十三年,为了嫁给他,她赔上了自己的一切,可到头来,她却被他扔进了监狱!当爱已成往事,他却站在她的面前,“苏离,你别想逃出我的手掌心。”她微笑:“先生,苏离已经死了!”
  • 万三金的主母时代

    万三金的主母时代

    万三金冷冷看着,俏唇薄抿,面无表情,脸色却是孤煞苍白寂寥无比。溺死后重生,锋芒毕露。现代富家女,撞见未婚夫与男人滚床单,好死不死被灭口;***破落户女儿,未婚夫婿见死不救险溺毙,可有可无被退婚:这两个,哪一个比较惨?万三金无时间比较,左手账本右手算盘忙的不亦乐乎无可奈何,破落户女儿可没有现代富家女娇惯的权利。振兴家业,没问题,强抢有主男人,没问题,改嫁无良未婚夫,也没问题,接二连三为当家主母,更加没问题,最有问题的是,她肚里孩子的爹,是生还是死,谁能鸿雁南方捎个信?※※※※※※万三金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若是犯到头上绝不忍让叶闻人如果我不是叶家闻人,我大可以尽情爱你,只可惜,对不起,我不敢爱你未轻寒你若主动投怀送抱,我可不要,你若拒人千里,我偏喜欢的紧(微微云:果然是个别扭的孩子啊)未清韵我可以赢尽天下所有男人,为何,偏偏赢不了你?※※※※※※片段一男人:你可会想念我女人:你若不消失,我怎会想念?片段二洞房花烛夜女人:你若继续效仿关公,天就亮了男人:你可知从何下手?片段三分娩阵痛时女人:混蛋杀千刀,给我滚进来!两个男人相视一眼,同时撞门:我在!
  • 妖怪大城市

    妖怪大城市

    如果这世界上只有我们人类自己,是不是太寂寞了一点?谁曾在门里?谁又曾在门外?江晓俞站在这扇门前,感受无尽的想象扑面而来。
  •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失眠症患者的夜晚

    20个失眠故事,温柔说给你听。借你肩膀,让一个人的夜晚,终于不再孤眠。什么是爱呢?爱是在身边,不离不弃,触手可及。没有陆地与海洋的距离,要看到一样的星空,感受一样的风,在同样的季节,穿一样多的衣服。你总要相信,浩瀚星空,茫茫人海,总有一个人,会一直,等着你,而那个会一直等你的人,才是今生会在一起的人。
  •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至尊江湖:邪王的白发魔妃

    白发魔女现江湖,冷情淡漠,一度以为自己只是一具空壳,没有”心“。却没想到温情男子,悉心照料;红袍男子,只为她笑;黑衣男子,誓死效忠;当宝物再现,记忆复苏,当年挚爱一人却惨遭灭门,纵然身怀六甲跳入悬崖,三千青丝为君白,剪不断,理还乱。当爱人变血海仇人,演示当年场景,她果断自虐,他却拼命阻止,“你亦死,杀你最亲之人“。恨如今,她该如何做?他们又能否在一起?雪花飞舞,让我为你弹奏最后一首歌……
  •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营利组织法》专家建议稿的起草,历时多年,征求各方意见,终成此稿。书中以保护公民结社自由、规范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规范政府的监管活动为出发点,对各种非营利组织的设立、变更、组织结构、财产、组织监管、法律责任等进行了细致规范,对学界争议较多的管理体制问题、涉外非营利组织的问题、政府支持、许可主义与准则主义的问题等进行了梳理和论证。
  • 我知道你的秘密

    我知道你的秘密

    ‘叮’放在桌角的手机收到了一条短信‘宝贝,我知道你的秘密’半个小时后,她被放干了血的尸体在卫生间被人发现。第一个大动脉被割断,第二个被针管一点一滴抽干了血,第三个被割断了手脚筋,第四个……第五个……死亡仍在继续。明明是一本未发表的小说,却成了凶手杀人的模板。人人都说这本小说被下了诅咒,凡是接触的人都会按照书中的情节死去。看呐,连林淼都疯了……警察一一排查,究竟是冤魂索命,还是有人故布疑云?凶手明明已经被抓到案,松了一口气的林淼却突然收到了一条短信——宝贝,我知道你的秘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