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300000008

第8章 心灵的小小寰球:金丹与念珠(1)

金丹和念珠,是佛家的宝器,它们是佛家智慧的一种结晶。不管是到西天取经,还是到东方传道,功德圆满、善缘天下都是佛家一致的追求。与佛家思想有所不同的是道家思想,讲求清静、无为、清心寡欲。佛道合璧,历史的格调在悄然改变,声音也与以往大相径庭。怎样品读,在乎心灵的感悟。

西经东传的佛师

后秦弘始十一年(公元409年)八月二十日,罗什大师圆寂于长安城。逍遥园中点起了火堆,大师安卧于上。火焰贪婪而又热烈地上下跳动,将大师的骨肉化成灰烬,只有他的舌头,在烈火中化成舍利子,如同一朵青色的莲花,完整如初。

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母亲为龟兹王妹,父亲是天竺(古印度)贵族。父母都笃信佛教,罗什七岁时跟随母亲出家修行。他聪明绝顶,日记千偈,三万余言。师傅的讲解,当下便通晓,对于常人难以觉察的隐微之意,他也洞若观火。二十岁时,罗什母亲决定到天竺去。临行,母亲对他说:“龟兹不久就要衰败,你我母子缘分已尽,就此分别吧。大乘佛教,当在东土弘扬,这就全靠你出力了。”然而,他娶了与他青梅竹马的表妹龟兹公主,两人情深义浓,这和他高僧的身份未免有所不符。

罗什的神俊之名越传越盛,每年佛法大会,各国国王都在座侧长跪,让他踏着登座。罗什的名声也传到东土:他向东传法的日子来临了。

苻坚命令部将吕光攻灭龟兹,把罗什带回长安。走到凉州,听说苻坚已被姚苌杀害,吕光三军戴孝,痛哭于城南。随后便停在关外建国,年号太安,史称后凉。一转眼十五年过去了。罗什回想此段时光,心中甚是焦虑:吕氏父子并不弘扬佛法,他们看重的,只是他的阴阳之术,他在凉州只不过一算命先生而已。他只得隐藏自己的深奥见解,无所宣扬。

后秦姚兴派人相邀。弘始三年(公元401年)三月,广庭中生出连理树,逍遥园里葱变为兰,姚兴以为佳兆,说定有智人前来相助。五月,他派陇西公硕德西伐吕隆。隆军大败,上表请降,姚兴才得以迎罗什入都。

罗什终于如愿以偿,到达长安之前,他的妻子病死,在长安他又恢复了高僧面目。姚兴待之以国师之礼,两人对谈,终日不倦,他自己研讨机微妙理,则是终年不辍。

罗什用力最殷者,还是译经。

自汉明帝时佛法东传,经过魏晋,译出的经论渐多,但支、竺等人所出,文辞、意义多有滞碍。罗什来长安,遇到推崇佛法、立志宣讲的姚兴,可谓万幸,他被请入逍遥园中译经。罗什对经典均已精熟,又懂汉语,译起来十分便利。姚兴又派了僧契、僧迁、法钦、道流、道恒、道标、僧■、僧肇等八百余人,听取罗什的解释。先译出大义,译后罗什手持梵本,姚兴手执旧译,互相校对,新出文字,均圆融无碍,众人佩服至极。姚兴以为,佛法玄奥精深,主张向善,确是出离苦海的渡口,驾驭世事的规范。所以也潜心研读,著有《通三世论》,探求因果之理。自王公以下,无不钦佩赞叹他这种作风。大将军常山公显、左军将军安城侯蒿都笃信因缘业报之说,屡次请罗什在长安大寺讲解。

罗什所译经论,先后有《金刚波若》、《法华》、《维摩》、《首楞严》、《禅经》、《十论律》、《十诵戒本》、《菩萨戒本》、《释论》、《成实》等等,共三百多卷,为佛法的传扬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当此时,四方义土,万里来投,罗什的名声更加远扬。龙光释道生,智能非凡,入关来请罗什决断言语之正误;庐山的慧远,学贯群经,栋梁之才,也向他请教。

罗什性情开朗,傲岸出群,为人笃厚仁义,心怀众生,谦虚处事。姚兴对他甚是推崇。一日,姚兴像参悟了什么玄妙禅机一样一拍头叹道:“哎呀!这么多年怎么就没想到!大师聪悟过人,举世无匹,若一旦辞世,谁人能替代?怎能使法种无后?”于是挑来十名美妓,让他接受。自此之后,罗什便不在僧房居住,而是另造房舍,姚兴供给丰厚的财物。

罗什也知道,他的行为已属犯戒,所以每次说法前,先讲譬喻道:“臭泥中能生青莲花,大家采莲花即可,不要取臭泥。”大约其中含有某种无可奈何的自嘲吧!也有传说,他为了清除在信徒中的坏影响,当众表演,将一碗针吞下,好像吃面条一般滑溜,口舌一点伤害也没有。罗什证明自己道行高深,已经不再拘泥于实际的形象,虽近女色,也不妨事,无德行者,切不可效法,以此为自己辩护。

春去春又来,许多日月过去了。大师也已不再年轻,他花费的心血已太多。一天,他忽然觉得体有不适,便说出三番神咒,让弟子念诵救护,然而已经晚了。他召集众僧,做了最后一次谈话。

“你我因佛法相遇,然而未及尽心,便又要到后世相见,让人悲伤得无话可说。我才智暗昧,却谬充传译者,所出三百余卷,只有《十论》未及删改,与本义并无差别。但愿我的译作,能流传后世,对弘法有益。现在我立誓:若所出经典无谬,焚身后舌不焦烂。”

西天取经的唐僧

玄奘风尘仆仆到达瓜州,所乘的白马就死了。无奈,他只好在瓜州停留了一个多月。正当玄奘打点好行装准备出行之际,凉州捕捉玄奘的关牒送到了瓜州。还未出国,西行求法就要夭折,玄奘面临牢狱之灾。瓜州吏李昌带着关牒来抓玄奘,锁链套在玄奘脖子上,玄奘颜色不改,只是口诵佛号。突然,李昌把手里关牒撕得粉碎。原来,他是虔诚的佛教信徒,非常赞叹玄奘舍身取经的精神,所以决定不惜代价帮助玄奘继续前进。

说到唐僧,今天人们就会想到《大话西游》中那个■唆的大话篓子。虽然电影有所变形丑化,但那个对于取经是义不容辞、百折不回的唐僧,这还是符合历史上唐僧的形象的。

玄奘俗名陈,河南偃师县缑氏乡陈河村人,公元600年出生。陈家老少都信仰佛教,这对玄奘影响很大,十三岁即出家为僧。公元624年,玄奘第二次到达长安。多年游历让他深感国内佛学体系太乱,而且经典翻译生硬难懂,有失原意。于是他决定亲莅印度游学,访取真经。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玄奘结侣陈表,请允西行求法。但未获政府批准。然而玄奘决心已定,于是违反了国家的法律,准备偷渡前往古印度。当时,唐王朝刚刚建国,国内局势不稳,而河西走廊以西又处在强邻西突厥的控制之下,唐王朝与西突厥关系紧张,双方交通呈封闭状态,唐政府不准百姓越界,违者严惩。唐贞观元年(公元627年)的一天,二十七岁的玄奘悄悄从长安出发,开始了西行的行程。朝廷下令沿途捉拿玄奘。

他先后途经兰州、武威、张掖到达瓜州。多亏李昌帮助才得以继续西行,正巧有个叫石盘陀的胡人,愿意受戒为徒护送玄奘偷越边界。玄奘收胡人为徒后,胡人为玄奘找来一匹能识途的老马,连夜出发。但等偷渡过了玉门关,石盘陀忽然变卦,一天半夜时分,玄奘睡着不久他便被一阵响动吵醒,睁眼一看,盘陀手提腰刀蹑手蹑脚地朝他而来,犹豫了一下,转身又回去了。天亮,盘陀恳求玄奘不要再走,路途遥远,充满危险,只能晚上偷偷摸摸靠近烽火台。万一被发现,就是死路一条。玄奘没有答应。最后盘陀说了实话,他后悔给玄奘带路触犯了王法,担心被抓起来,可能难以脱身。他请求玄奘,万一被边境上的卫兵捉住,不要供出他的姓名。玄奘现在明白了他昨天夜里的举动,如果盘陀在大漠之中杀了他,也只有天知地知,幸亏此人最终还有一点虔诚仁义之心,改变了念头,不然自己就真成了冤鬼。玄奘于是放他回去,盘陀走了,只留下了一匹老马。玄奘孑然一身一马,孤行茫茫大漠。

过了玉门关,经过五座烽火台,走过莫贺延碛(戈壁),到达伊吾(今新疆哈密),这是玄奘西行取经路上唯一一段独行路段。这五座烽火台即为位于现安西境内的新井驿、广显驿、乌山驿、双泉驿、第五驿。

没有了向导,玄奘孤身一人在戈壁里步履维艰,缓缓前行。他不辨东西,唯一的路标是一堆堆的白骨和骆驼粪。岑参的诗描绘了当年玄奘身处的艰难境地:“黄沙碛里客行迷,四望云天直下低。为言地尽天还尽,行到安西更向西。”

玄奘的当务之急是绕过烽火台。待夜幕降临,他找到了盘陀所说的泉水。这一汪泉水澄净清凉,环绕着烽火台的废墟。他俯身饮水洗手,可是正当他往水袋里灌水时,却听到有箭呼啸而过,几乎射中他的膝盖,随即第二支箭射来,他知道自己被发现了,便大声喊道:“我是长安来的僧人,请不要放箭!”玄奘被带到校尉面前。校尉王祥本人是佛教徒,听了他的计划,并不想加害于他,但是还是劝他回头。西去路途如此艰险,他根本不信这位文弱的僧人能够到达印度。玄奘向他致谢,并陈说自己深为佛经疑义所苦,不能不西行求法的决心:“檀越不相励勉,专劝退还,岂谓同厌尘劳,共树涅■之因也?必欲拘留,任即刑罚,玄奘终不东移一步以负先心。”校尉深为玄奘的坚毅无畏打动,决定帮助他。于是留他住了一宿。

第二天,吃了早饭后,王祥为玄奘准备了水、干粮等物品,亲自将玄奘送过了三座烽火台,并对玄奘说:“师傅照着我指的方向,前行就到了第四座烽火台,那里的头领也是一个好心人,是弟子的宗亲,笃信佛教,姓王名伯陇。你到了之后,就说是我介绍你来的,他自会放您出关口。”说罢,与玄奘叩拜作别。

经过一天的行程,玄奘来到了第四座烽火台前,他怕守卒为难他,想悄悄取水后绕道过烽火台,于是来到水边用皮囊装水,不料一支箭已飞到他的面前,又被戍卒发现,玄奘被押解到烽燧中,见到烽官,他开口就说:“我前往天竺,第一座烽火台王祥校尉让我来找你。”王伯陇听后大喜,留玄奘过夜。第二天,王伯陇为他准备了马、麦饼等物品,还为他更换了大皮囊,装满水,送玄奘上路,对玄奘说:“师傅可不必通过第五烽,那里的头领我很生疏,恐要生异端。由此去百里有野马泉,可从那儿取水,绕过第五烽,直接前往西域。”从那里出去已经是茫茫一片沙漠,由于从来没有涉足过沙漠,还要绕道前行,走了不远玄奘就迷失了方向。更让他懊恼的是,他取水时一个失手,水袋落到了地上,袋里储存的水转眼都渗入黄沙之中。再前行难有生路,在迷茫绝望中,他转过身,原路往回走。但走了十多里,他想起了曾发过的誓:“不到印度,决不东移一步。”

他毅然回转。这是玄奘整个西行中最艰难的时刻。他还年轻,才27岁,从未面临真正的生死考验。他决心坚定,自认为准备充足,但没想到国门未出,就无力无助,濒临死亡。他记起了佛经中一个故事:

一个商人沉船在海上飘荡了七天,他不停地祈祷观音菩萨,最终得救,救他的人说,是观音菩萨指引来救的。玄奘也不停地祈祷,但观音菩萨似乎对他的祈求充耳不闻。为什么观音不来解救自己?向观音菩萨祈祷后,玄奘开始背诵《心经》。这是他多年前从一个受他护理的病人那里学到的。《心经》是佛经中最短小的经,却是中国佛教的精髓。他一遍又一遍地念,尤其是最后几句:“是诸法空相,菩萨依般若波罗蜜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

走了大约十里路,老马突然掉转了方向,不论怎么拽,就是不回头。玄奘只得信马由缰。很快,他看到前方有一片绿草和一汪泉水,那就是野马泉!他得救了,老马果真识途!玄奘和他的马在野马泉痛痛快快饮了个饱,剩下的路就好走多了。两天后,他走出了沙漠,走出了唐朝的边境,来到了西域。

踏进了西域伊吾国(今新疆哈密)地界。邻近的高昌(今吐鲁番地区)国王听说大唐法师玄奘来到伊吾,就派使者盛情邀请,并要求做玄奘的弟子,把他当活佛供养一世。玄奘坚决不改求法志向,绝食三日,气息渐微,国王遂要求他讲经一月后即放行西去。

整整一个月,玄奘讲经完毕,临行高昌王赠给玄奘许多金银衣物,给他配备了四个小和尚和二十五个向导、运夫,还有三十匹马,并给沿途各国君王写了二十四封信,托他们照料玄奘。玄奘一行又经过十三国,进入今阿富汗境内,紧接着又翻过有名的大雪山(兴都库什山),这里冰雪千年不化,山谷强盗出没,饥寒交迫下只剩下了随从的几个僧徒。但这一切困难险阻都没使玄奘退缩。终于在公元628年8月,玄奘到达了目的地印度。

玄奘从长安到印度走了一年时间,经过大小二十多个国家,他求法的诚心与血汗无疑浇灌了佛教文化史上最为璀璨夺目的花朵。

玄奘在印度留学求经整整15年,游历了五天竺,在印度留学期间,佛学水平达到了很高的造诣。在归国前夕,玄奘与戒日王会晤,并得到优厚的礼遇。戒日王决定以玄奘为论主,在曲女城召开佛学辩论大会,五印度18个国王、3000个大小乘佛教学者和外道2000人参加。当时玄奘讲论,任人问难,但无一人能予诘难。玄奘一时名震五印,并被大乘尊为“大乘天”,被小乘尊为“解脱天”。戒日王又邀请玄奘参加五年一度、历时75天的无遮大会。玄奘骑上装饰华丽的大象,由载歌载舞的仪仗队簇拥着,在城里游行,玄奘的印度之旅在结束的前夕达到了高峰。

贞观十六年(公元642年),四十三岁的玄奘携带历年搜集的经典、影像,开始回国之旅。这次他走的是丝路南道,到达和田,他给李世民写了一封信,请李世民原谅他当时不辞而别的原因。李世民即刻就回信,请玄奘及早回国。

最终,玄奘于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年正月廿四到达长安,圆满结束了天竺取经的旅行。

玄奘之后一直在长安寺院译经弘法,直到公元664年二月初五半夜,六十五岁的玄奘圆寂于玉华寺(今铜川玉华宫)。

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的重要资料。由这本书附会繁衍,更加因为玄奘的精神感动,历代民间广泛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故事。如元代吴昌龄著《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代吴承恩更是加以融合发挥,终成《西游记》小说,位列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特别为少年儿童所喜爱唐僧、孙悟空、猪八戒的形象更是深入中国人的心中,成为永恒、经典的神话脸谱。

有些人受到师徒历经万难取得西经精神的感召,主动担当文化交流的责任。特别是近代中国遭受两千年未有的大变动以后,几代仁人志士从事于到新的“西天”——欧美取经的重任,在他们身后,站立着先驱玄奘,唐僧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精华之一。

传经东瀛的高僧

鉴真的故事要和前面玄奘和鸠摩罗什对照来看。可以说,他们从事的是同一件事情:传播佛教文化。宗教有超民族、国家的性质,很难仅仅以爱国作为评价标准,玄奘还可以说爱中国,鉴真总不能说爱日本吧。其实他们三个人的共同点是爱佛、爱人类,是这种大爱激励他们舍生忘死。

佛学传入日本,这是佛教文化经由中国的第二次“出口”,随着佛教一起,中国文化也传入日本。这次文化传播的首功应归于鉴真。鉴真对日本人民最突出的贡献,是对医药学知识的传授,至今他仍被日本人民奉为医药始祖。

同类推荐
  • 重生不晟

    重生不晟

    相亲路上,悲催折戟的青年,重回宁朝,誓要完成不剩的宏远。没有大志,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奈何,世事如棋,棋不妄动,棋盘自转,下一场被推动的人生。且看他如何在看似繁华,实则天下将乱的世界里,博一片天地,许一生痴心。
  • 明末巨商

    明末巨商

    ……用于出售新股的两个柜台,位于交易厅的中央,除了原本站在那里的马所长,以及后来现身的刘浪之外,空无一人。现在,那里已经站着马云马千户了。只听得他以急促的口吻说道:“快,立即抛售1千股白马庄集团股票,用这笔资金买入1万股‘刘伶酒业’!”身为股票交易所的VIP大客户,马云当然不用亲自去排队领取分红,他的分红已经提前一天拿到手里了……--节选自本文第151章、投资
  • 霸王必须胜

    霸王必须胜

    新书《掘宋》以发,大家可以移驾瞅一眼啦!!若历史发展比作人之成长,秦的一统只是人的成年,楚汉争霸才是步入社会后最初的磨练。这一年,黄河以北仅齐地仍在韩信脚下垂死挣扎。这一年,英布早已背叛项羽。这一年,项羽追击刘邦到荥阳城下。这一年,范增因离间计而去。这一年,龙且被派往齐地增援。此时虽不曾有广武的合约,霸王项羽却已经步入了争霸旅程的强弩之末。这一年,一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灵魂融入了霸王的身躯。
  •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历史典故(下)(青少年必读书系(小学卷)(中学卷))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每一则历史典故都是寓意深长的教育篇章,从历史典故中你能知道如何做事,你能知道如何做人,你能知道很多你必须知道的知识,特别是从那千锤百炼中反映出来的诗人作家、有识之士的高风亮节、学子们的刻苦学习精神等。
  • 重生三国做质子

    重生三国做质子

    刘范:“小璋璋,益州我来当家好不好?”刘璋:“大哥,这话您说的,你老大你做主!”占益州,夺长安,平西凉,扬鞭塞外纵横中原。无系统,硬核三国!
热门推荐
  • 婚后三十六个月

    婚后三十六个月

    当“七年之痒”被“三年之伤”所取代,当婚后第三十六个月的情感压力达到最高点,夫妻双方如何应对婚姻八面埋伏的挑战:与爱人关系的紧张、微妙的婆媳关系、养不起的孩子、入侵婚姻的彪悍小三……任何一个挑战都足够让婚姻以最快的速度瓦解。 金灿灿、江一朵、杜娟三个80后女孩从不谙世事、懵懂的小女孩逐渐成为妻子、儿媳妇、妈妈。在步入婚姻的第三十六个月,她们经历了很多的困难。在这个过程中,她们不断地改变,不断地适应。经历使她们成长,生活的矛盾与疼痛更让她们炼就了将婚姻的一手烂牌打到最好的勇气。
  • 心曲没有终止符:非正常离世作家非常档案

    心曲没有终止符:非正常离世作家非常档案

    本书主要讲述了中国、美国、俄罗斯、苏联、日本等国家一些作家的传略、自述、名言、作品等。无论他们以何种方式离开这个世界,我们都是应当记住他们的名字。
  • “城中村”的爱情

    “城中村”的爱情

    雯雯呀,你死哪儿去啦,快回来吧,你娘可不禁吓啊——一大清早,便听雯雯娘在丽景苑小区里到处喊到处叫的,犹如早年间村里人给受了惊吓的小孩子叫魂儿似的,声声凄厉,撕心裂肺;句句锥心,摇天动地,不啻搅扰了人们千金一刻的回笼觉,又把一桩本想藏着掖着都还来不及的家丑昭告了天下。因为啥,又是房子吗?不消说,这是秃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情。早些年“攀高枝”嫁到城里去的秦雯雯,如今突然现身丽景苑,你说能是回娘家门上来走亲戚串门子的吗?旧村改造,她爹秦老根凭借一套趴趴屋的四合院,换回了三套洋气的新楼房。
  • 和宝宝的间隔年

    和宝宝的间隔年

    怀孕的职场女性加持,生命的延续,爱的蔓延,都应该是源源不断的力量!那么请看一个公关行业的“奔跑超人”如何权衡生活和事业,如何开展和宝宝的间隔年,又如何完成人生角色的完美转变?翻开下一页,是爱,是希望,是美。小五月是谁?是爱。
  •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20几岁,别让心态毁了你

    处于20几岁的你,人生观、价值观已经初步形成,也经历了一些事情,对待是非也有了自己的评判标准;此时最重要的就是你的心态是否存在缺陷。因为一个人的心态,决定着人生的整个基调。人生是自己的,每个人都是自己的指挥官,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一切主动权皆操之在自己手里。
  • 道门诡事之盗脸

    道门诡事之盗脸

    身边接二连三地发生一桩桩离奇诡异的事件,到处都是死人,是变态杀人狂?还是只是巧合?正当留白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恐惧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颠覆了他现在的生活?寻找,探险!一次次,等待他们的是一个又一个的谜团还是让人无法接受的相……
  • 万劫重生

    万劫重生

    身负异宝,死而重生,这是他第二次重生!到底命运给他做了怎样的安排?没有显赫的身份,也没有超凡的天赋,重生依旧凡人一个!不甘前世的平庸,不忿后世的恩仇,让他必须愤而崛起,与这世间英才一争高低!
  • 白狐

    白狐

    县太爷葛云鹏从猎人手中救下周身雪白的狐狸,白狐似乎想表达满腹感激之情,从喉咙间发出柔和的低鸣声。不久葛云鹏又收留了一位卖身葬父的白吟霜,她能诗善曲、能断是非,更绝的是,她有一对和白狐一模一样的眼神......杨柳青青、画梅记、白狐......总括狐、鬼、侠记、及儿女之情的六篇传奇,是琼瑶有心且唯一,以古老中国为背景的小说集。
  • 埃及王子的宠妃

    埃及王子的宠妃

    一次期盼已久的埃及之旅,达尔巴赫里神庙的神秘召唤让她回到了3000多年前的古埃及漫漫黄土上的伟大都城底比斯,3000年前的繁荣和强大还有那个以微笑让后人铭记的伟大法老,图特摩斯三世她用她的双眼见证了埃及的强盛,也见证了这位法老的一切一位伟大的统治者,一位从未在战争中失败过的将领一位英勇的骑士,一位温柔的情人遥望着浩瀚领土,他的眼光绵延,注视着埃及的东方,手指轻轻一点太阳照耀下的所有土地,都将属于埃及!请跟着若雪的文字一起,穿越3000年的悠悠时光,回到神秘的古埃及开始一段属于你的神秘之旅通知:若雪的新文一篇温馨主打的文,10岁和20岁之间的纯纯爱情!挖个新坑~127895692若雪的群!嘿嘿,喜欢若雪文的亲们可以加入,若雪期待你们的到来!推荐区哦群群姐的现代都市文~若渐渐同学的大作,文笔清晰可爱
  • 落实责任无小事

    落实责任无小事

    世界500强企业成就卓越组织的重要理念。责任不分大小,关键在于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