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2900000008

第8章 用人篇(2)

德,是指人才表现出来的意志、兴趣、情感、性格和专注力等品德。优良的心理品德应表现为高度的事业心、吃苦耐劳的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百折不挠的意志以及高尚的情操。

识,指的是人才的见识,即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见解,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见识能力。具有见识能力的人能够入木三分地把握和认识事物的本质;能一针见血地抓住事物的发展关键环节;能得心应手地驾驭各种环境和条件;能在关键时刻坚定果断地拍板;能冲破习俗观念的束缚,大胆地另辟蹊径。

才,是指一个人认识客观和改造客观的能力,包括记忆能力、观察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学,即学问、知识,包括直接知识、间接知识、理论知识、经验知识等。人才的知识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组成的塔式结构;另一种是以专业知识为基点和骨干,以其他与之相邻相近的知识作补充交织而成的网络式结构。

体,指身体素质。身体是事业之本,历史上许多成功的人才都是得助于健康的体魄。

人才的德、识、才、学、体,五位一体,密不可分,互相制约,相辅相成。其中,德居首位,是人才的灵魂,是其他四者之根本;识具有决定性作用;才是必备条件;学是智能方面的基础要素;体是人才成长的物质基础。识别人才须兼而顾之,如果仅仅以貌取人,以外表的俊美与丑陋来识别人才,而放弃对人德、识、才、学、体的全面分析与观察,只能使领导者步入识才的误区。法国大作家雨果笔下的《巴黎圣母院》中有两个典型人物形象:一个是圣母院撞钟人加西莫多,虽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另一个是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佛罗洛,虽相貌堂堂,内心却十分肮脏。这说明在识才时,千万不可被相貌所迷惑。

仅凭个人意志、个人印象来肯定或否定某个人,只能空怀爱才之心,不会得到真正的人才。

5别以个人好恶识人

对人的看法,不能以个人的好恶来决定其好坏。因为人的兴趣、爱好、性格各有所异,不能只凭自己的爱好,以己之见来断定某人是否有用。有的领导往往以感情用事,看到某人的脾气和志趣与己相投,便不再注意这个人的其他方面,就把他当成了人才。这样,往往会出现只有情投意合才被重用,搞自己的“人才小圈子”,而埋没了很多为领导者所“不了解”的人才。

刘备在得到诸葛亮之前,只凭个人的喜好作为识人标准,凭个人的印象和臆测选识人才,并自认为自己已“文有孙乾、糜竺之辈,武有关、张、赵之流”。殊不知,天下之广,人外有人。只凭个人感情来评判人,结果往往会走入迷津。他常叹自己思贤若渴,身边无人才,以至于第一次见到司马水镜时竟无端埋怨说,我刘备也经常只身探求深谷中的隐贤,却并没有遇到过什么真正的人才。司马水镜引用孔子的一段话,批驳了刘备的错误观点,说:“孔子说过‘十室之邑,必有忠信’,怎么能说无人才呢?”继而又指出,荆襄一带就有奇才,你应该去访求,为三顾茅庐拉开了帷幕。所以,仅凭个人意志、个人印象来肯定或否定某个人,只能空怀爱才之心,不会得到真正的人才。

唐高宗时,大臣卢承庆专门负责对官员进行政绩考核。被考核人中有一名粮草督运官,一次在运粮途中突遇暴风,粮食几乎全被吹光了。卢承庆便给这个运粮官以“监运损粮考中下”的鉴定。谁知这位运粮官神态怡然,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脚步轻盈地出了官府。卢承庆见此认为这位运粮官有雅量,马上将他召回,随后将评语改为“非力所能及考中中”。可是,这位运粮官仍然不喜不愧,也不感恩致谢。原来这位运粮官早先是粮库的混事儿,对政绩毫不在意,做事本来就松懈涣散,恰好粮草督办缺一名主管,暂时将他做了替补。没想到卢承庆本人恰是感情用事之人,办事、为官没有原则,二人可谓“志趣、性格相投”。于是,卢承庆大笔一挥,又将评语改为“宠辱不惊考上。”卢公凭自己的观感和情绪,便将一名官员的鉴定评语从六等升为一等,实可谓随心所欲。这种融合个人爱憎好恶、感情用事的做法,根本不可能反映官员的真实政绩,也失去了公正衡量官员的客观标准,势必产生“爱而不知其恶,憎而遂忘其善”的弊端。这样,最容易出现吹牛拍马者围在领导者左右,专拣领导喜欢的事情、话语来迎合领导的趣味和喜好。久而久之,领导者就会凭自己的意志来识别人才,对对他有好感的人便委以重任;而对与领导保持距离、印象不深的人,即使真有实才,恐怕也不会委以重任。所以说,偏爱偏恶对人的识才与任用是片面的,对国家、对事业将会带来不良后果。

最典型的事例要算是秦始皇以自己的爱憎标准来判定“接班人”,致使江山断送的那段历史了。秦始皇偏爱幼子胡亥,偏恶长子扶苏,这与他重法轻儒有关。秦始皇非常信仰法家学说,他喜读韩非的《孤愤》,是因韩非的思想对他进行统一战争很有作用。韩非指出,国家强弱的关键在于“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由于秦始皇崇信法家思想,蔑视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家思想,更容不得其他思想的存在。恰恰在这个关键问题上,扶苏与之意见相左,他坚持儒家思想,建议以仁义治国,以德服天下。这引起秦始皇的不满,赶扶苏去做监军。因赵高学法,而赵高又是胡亥之师,所以,始皇宠信胡亥。不可否认,秦始皇以法治国对统一中国是起了决定作用的。但爱憎要实事求是,不能偏爱、偏恶。任何学说,都有其产生的客观原因,有其合理的部分,都必须随时代的变化、条件的更新而向前发展,或被其他学说所吸引,或兼容并蓄。而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仍严刑峻法;加之,私欲膨胀,至胡亥更甚,民不聊生,暴秦终被推翻。正是秦始皇不讲德治,对长子的直谏,不采其合理之言,反而责为异端,对那些以法为名、实为害民的胡亥、赵高等爱之、用之,使其以谗言陷害扶苏得以夺权篡位,致使秦传至二世而亡。所以说,识人才,绝不能仅凭自己的爱憎,轻易断言。

今天的现实社会中,有些企业管理者总是以感情上的偏好、偏恶来识别人才、选拔人才。喜欢的、志趣相投的,就备加称赞,即使本事平平,企业上的大事也要把其召来商议;不喜欢的,往往刁难、非议,即使有才干,也看不到,更谈不上重用,最终使有才干的人伤了心,离开企业而去。企业的凝聚力是靠人心换来的,人心散了,企业岂能有所发展。

事实上,以自己偏爱、偏恶的标准来识别人才时,这种管理者大多心态不正,最根本的在于其为人做事没有原则,以感情用事,随心所欲。这样的领导自觉不自觉地以志趣、爱好、脾气相投作为惟一的识才尺度,实际上,这是一种把个人感情置于企业利益甚至社会利益之上的错误做法。从近处来讲,许多与他志趣不投的有才之士,他视而不见,感情上有抵触情绪,其结果是企业的人才被流失。从长远看,以个人的好恶识别人才,没有客观标准,没有原则性,在管理上,就会随心所欲地处理问题,管理制度本身就会失去约束性和原则性,在领导者周围就会出现一群投其所好的无能之辈,左右企业,长此下去,势必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

所以,领导者识别人才时,必须把个人的感情置之度外,抛开自己的爱好与志趣,以整体利益为重,这才是治国安邦、勤家敬业之根本。

合理使用人才,就要善用人才的长处。俗话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人就要用其长。能用其长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

6知人才能识人,识人才能善用

孔子曾把人分为五个层次,即: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所谓庸人,指的是缺乏严肃慎重的人生信念,做事无规无矩,有头无尾,为人处世从不善始善终,见小利,忘大义,迷恋于声色犬马,是非界限不清,喜欢随波逐流,从来不能把持住自己,放任自流,为所欲为的人。所谓士人,指的是有信念,有原则,做事有自己的观点和主张,虽不能把各种事情做得十全十美,但必定有其称道之处,虽然在理论上不是水平很高,但做事实实在在,不刻意追求虚荣的人。所谓君子,指的是说话诚实守信,从不武断,办事通情达理,明智豁达,对人不存嫉恨,能够时常严格地要求和约束自己,把个人名利看得很淡的人。所谓贤人,指的是道德合于法度,行为合于规范,其言论能够被天下奉为道德准则,其行为能够让天下人视为典范,好善乐施,普济天下,能使天下人富有的人。所谓圣人,指的是自身的品德与天地的自然法则融为一体,来无踪,去无影,变幻莫测,通达无阻,对宇宙万物起源和终结已经彻底看透,与天下的一切生灵、世间万象融洽无间,自然相处,超凡脱俗,有如神灵的人。

我们且不说孔子这种划分是否有道理,是否正确,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人是各不相同的。每人有每人的脾气秉性,每人有每人的处世能力,每人有每人适合的生存环境和条件,每人有每人的长处和短处。要做到合理使用人才,首先必须要做到知人、识人。将每一个人的特点熟记在心,然后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及能力,安排相应的事情。做不到知人、识人,就谈不上善用人才。这样不但会造成人才的浪费,还容易造成人才的离心离德,更容易对事业造成一定的损失。

合理使用人才,就要善用人才的长处。俗话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用人就要用其长。能用其长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才的积极性。另外,长处本身也具有多重性。有些看起来虽然是个长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可能又变为短处。有些则看起来是个短处,但对一些特定事物来讲,又可能成为长处。一个聪明的领导者,必须掌握科学地使用人才的方法。在扬其所长,抑其所短的同时,把握住长处与短处相互转化的时机,灵活地处理长处与短处之间的关系,科学地使用人才,防止误入机械地、死板地使用人才的死胡同。否则,盲目地使用人才,不管人才是否擅长,不管人才具备什么特点,乱点鸳鸯谱,势必把事情办糟。

合理使用人才,还要做到包容人才的短处。人才也是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如果认为是人才,就不应该有过错,那可是糊涂得够分数了。如果认为是人才有过错就不能用,那更是再糊涂不过了。我们常说的知人善用,知在什么地方?知其长处与短处,知其每个人的特点。善在什么地方?善在正确对待其过错,善在能够运用其长处。把握不住这一点,知人善用也就无从谈起。三国时期的张飞,是个人人都熟悉的一代名将。但其自身的短处却随处可见。其脾气暴躁,不分青红皂白,打骂士兵,恶待下属,有时甚至乱杀无辜,酗酒闹事,惹是生非,搞得人人不得安宁。但刘备能用其大节,抑其小节,最终谁也不能否认张飞是一代名将。当今社会,人才辈出,无论是多么精明强干的人才,都有其自身的弱点和错误,都有其自身的弱项。宽容人才一些非原则性错误,给他们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就能收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效果。

汉高祖刘邦在用人问题上,可谓是再精明不过了。当年他启用陈平时,就是用其所长,忘其所短。陈平是当时出了名的游手好闲之人,乡里四邻都不认为他是个好人,所以连老婆都找不到,在家里还干出了和嫂子通奸的勾当。当时正逢乱世,他先是投奔魏王。得不到重用后,又去投奔项羽。项羽对他也不信任,最后又投奔于刘邦。刘邦手下的大臣魏无知便向刘邦推荐陈平。刘邦经过一番考察后,认为陈平颇有心计,便委以重任,任命陈平为都尉兼参乘。刘邦手下的将军们见陈平初来乍到便委此重任,都以为颇有来历,不少人就去给陈平送礼行贿。陈平是来者不拒,照收不误。时间一长,惹起了众怒,大臣联合起来将陈平的劣迹一一奏明给刘邦。刘邦听后即把推荐陈平的魏无知找来,责问到:“陈平三易其主,不讲信义;在家与嫂子通奸,不讲道德;来此后又利用手中权利,收取贿赂,品行极为不端。你为什么把这种人推荐给我?”魏无知坦然地答道:“我推荐的是他的才能,大王责备的是他的道德与品行。现在楚汉相争,大王需要的是奇妙的计策。道德品行虽然很重要,但一个单纯只讲信义、只讲道德的人,能帮助你打败楚王吗?如果陈平没有才能,不能辅佐你夺取江山,那我甘愿受罚。”刘邦听后觉得颇有道理,但心里仍不踏实,就又找到陈平问道:“你三易其主,来我这里又借权收贿,是什么原因?”陈平不慌不忙地答道:“同是一件有用的东西,在不同的人手里是不一样的。我侍奉魏王,魏王不能用我,所以我离开他去帮助霸王。但霸王又不信任我,我才来归附大王。我虽然还是我,但用我的人就不一样了。我久慕大王善于用人,招致天下豪杰于麾下,所以不远千里而来。我只身来到这里,什么都没有,才接受人家的礼物,这样才能生活。如果大王听信谗言,不能用我,我收下的礼物原封不动地退回,请大王给我一条生路,让我带着一把骨头回家去。”陈平一番话,使刘邦疑虑顿消,并提升陈平为护军中尉,监护所有的将军,同时给予了陈平极大的信任和权利。刘邦的善于用人,使陈平心悦诚服,发誓要死心塌地的效忠刘邦。在此后的楚汉战争中,陈平为刘邦“六出奇计,世莫能闻也”,其中有两次救了刘邦的命。此后不论刘邦处于何种艰难困境,陈平都坚定不移地跟随着刘邦,为刘邦后来的称王称帝立下了赫赫战功。从上述可以看出,陈平绝对不是一个完美之人,他的所作所为,甚至是常人难以容忍的。可是如果当时刘邦不能容忍陈平的种种劣迹,刘邦不但不能成为楚汉战争的胜者,称王称帝于天下,反而早就命丧黄泉了。陈平也正是因为遇到了刘邦这样善于包容人才短处的明主,才使自己的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得以青史留名。

连连追问,直到对方无言以对,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人背地里策划某些秘密,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诚实;直来直去地提问,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

7百家九流话知人

知人难,但不是不能知。

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人语言的表达能力,可以向他隐晦含糊地突然提出某些问题,连连追问,直到对方无言以对,可以观察一个人的应变能力;与人背地里策划某些秘密,可以发现一个人是否诚实;直来直去地提问,往往能看出一个人的品德如何;让人外出办理有关钱财的事,就能考验出是否廉洁;用女色试探他,可以观察一个人的情操;要想知道一个人有没有勇气,可以把事情的艰难告诉他,看他有何反应;让一个人喝醉了酒,能看出人的定力。

同类推荐
  •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李嘉诚经营策略:人情特色的独门生意经

    本书全方位透视了李嘉诚作为一名大商人,开创大事业所遵循的大法则;揭示了李嘉诚高人一筹的商业智慧和他独一无二的生意经。
  • 销售圣经

    销售圣经

    在金融危机袭来的时候,我听见越来越多身边的人在谈论销售。毋庸置疑,销售在经济社会中是一种及其重要的社会活动。没有销售,就没有订单,机器就无法运转,工人就没有工资,企业就没有利润。可以说销售在任何一家企业都是核心部门。在经济危机中,销售的重要性更加鲜明地凸显出来。因为,面对经济危机,最可怕的是销售员丧失了信心。正如温家宝总理反复强调的一点:“信心比货币和黄金更重要。”这句话对中国的8000万伟大的销售员来说同样适用。
  •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

    摊位的卖主、卖场的营业员和商业经理人埋怨生意不好做,其实缺的是热销的商品,缺的是卖商品的智慧,读一读《给你一个商品,看你怎么卖》这本书,相信在品读中能够给你开拓卖的思路,为你找寻卖的办法,让你收获卖的学问,让你能够把所有的商品都能变成热销品。
  • 从零开始学开店

    从零开始学开店

    思路决定出路,方法决定成败。开店不只有勇气,还要学经验。致富不只富口袋,更要富脑袋。开一家什么样的店?如何选店址?怎样让你的店从不起眼摇身一变成焦点?怎样经营店铺?怎样管理店员?开店前,做足准备工作很重要。《从零开始学开店》广征博取,汇集经商入门的多种经验;条分缕析,介绍开店的经营流程和运作程序、开店的筹划与准备、选址与布局、营销与服务、管理与理财等创业者迫切关心和急需应用的经营智慧和赚钱艺术,《从零开始学开店》是经商创富人的首选生意经指南。
  • 任正非谈商录

    任正非谈商录

    华为作为中国商界的传奇,成功的内部运营模式长期不为世人所知。它就像是一个蕴藏丰富的宝藏,而其最大的财富就是企业运营和管理的经验,让很多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趋之若鹜。本书从多方面入手,叙述了任正非经营管理华为的策略、方法、手段,即他带领华为从创业走向业界巨头的方方面面的经验。总之,它可以让人了解到一个全面的华为,又可以让人掌握到一个世界级企业的成长经验。
热门推荐
  •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金牌店长提升大全

    开不开店看老板,赚不赚钱看店长。如何让你的门店在众多门店中永远挺立潮头?如何让自己成为一名更专业、更优秀、更有效率、更有领导魅力、更受下属拥戴的金牌店长?本书将用最为平实、通俗的语言为你一一作答,让你掌握成为金牌店长的独门秘诀。
  •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红楼之近距离围观

    现代普通女孩穿越成为红楼梦中林妹妹围观死宅到底的故事。有金手指,随身空间,没有七巧玲珑心,也不会做诗的林妹妹只有努力生活,争取寿终正寝的故事!【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万皆灵

    万皆灵

    愿世间万物都有灵,愿世间万事都有它的结局,不论是否遗憾,它都是人生的一部分……
  • 重生三国之偏史

    重生三国之偏史

    同样是重生三国,别人喜欢打斗,周汤却喜欢逛景,看厕所,闯妓院。儿子周洋,大学毕业,还没谋生立业,却被迫展示军事才华。荒诞不经的经历,歪打正着的际遇,走啊,我们一起去三国!!收藏,推荐,月票,走一拨!!
  •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

    《未名湖畔的青春》题材、体裁均丰富多样,形散而神不散,所有文章都围绕北大、青春、成长、校园、70后、80后等核心词而作,可谓紧贴读者的内心与梦想。全书才气横溢、文采飞扬而不失蕴籍、深沉,字里行间饱蘸着温暖、犀利的人文品质,是作者独立思考精神和全面写作才能的集中展现。
  • 基督山伯爵(上卷)

    基督山伯爵(上卷)

    小说主要讲述的十九世纪一位名叫爱德蒙·堂泰斯的大副受到陷害后的悲惨遭遇以及日后以基督山伯爵身份成功复仇的故事。
  • 这里曾经是汉朝1

    这里曾经是汉朝1

    秦末时期,天下大乱,以刘邦为代表的草根阶层,于战乱中迅速崛起。与此同时,没落贵族后裔项羽,于绝境奋起,力克群雄,争霸天下。刘邦被封为汉王后,韬光养晦,重用韩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东出关中,与项羽逐鹿天下。一时间,英雄为决胜负,拔剑相向,天下如煮水鼎沸,血流成河,天地黯然无光……
  • 二胎囧爸

    二胎囧爸

    一夜之间,二胎政策放开,80后成了中国的“唯独”(唯一一代独生子女)。网络作家、凤凰文艺梦想心机宅男章嘉泽摩拳擦掌,只为给5岁的女儿章一诺再添一个亲人,但却遭到妻子职场丽人宋雅竹的坚决反对。心机宅男步步为营,终于逼妻就范,以为幸福生活就此拉开大幕,却没料到祸从天降,空有一番梦想的章嘉泽从此走上囧途,上演了一出育儿情感爆笑剧。请看中国“唯独”的二胎囧事——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资助项目
  •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有一棵什么苗在心地疯长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图兰朵

    图兰朵

    《图兰朵》的原始作品,源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名为《杜兰铎的三个谜》(即《卡拉夫和中国公主的故事》)的短篇故事。意大利著名作曲家贾科莫·普契尼于1924年作曲的同名歌剧,成为最著名的改编版本,剧中《今夜无人入眠》、《茉莉花》等经典曲目早已风靡全球。 本书是对歌剧《图兰朵》的全新演绎,以江南古都为背景,图兰朵公主下令猜谜招亲,若有男人猜对,她会嫁给他;若猜错,便处死。一个接一个的失败者被秘密处决,一个又一个“谜”相扣衔接,图兰朵究竟是专横霸道、冷酷无情的魔鬼,还是高贵聪慧、美丽善良的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