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稍事安定之后,刘备即于公元217年末,派张飞、马超屯兵下辩(甘肃省成县),次年(218)以法正为随军军师,亲征汉中。公元219年正月,老将黄忠绕过阳平关,占领定军山,在定军山争夺战中斩夏侯渊,夺取汉中。三月,曹操亲临前线,想夺回汉中,刘备据险不战,相持几十天。五月,曹操只好无可奈何地撤回长安。七月,刘备在汉中称汉中王(曹操于三年前封为魏王)。
⒌襄樊对决
就在刘备称汉中王的七月,关羽发动了襄樊之战。
开战后,关羽留少量部队包围襄阳(曹操派吕常率少数部队驻守),向北渡过汉水进围樊城。曹军驻守樊城的主将是曹仁,副将是庞德(马超先前的部将),协助守城的是汝南太守满宠。曹操急派左将军于禁率军赴援。平寇将军徐晃驻扎宛城(南阳郡治所,今河南省南阳市),也率援军倍道而来。
曹仁是百战名将,于禁深得曹操赏识,随后而来的徐晃是关羽的老朋友。这三位战将中的每一位,都是当世名将。当时的兵力对比,不是很清楚,光这三位大将本身,就够关羽喝一壶。无论是单打独斗,还是行军布阵,都在关羽之上(罗贯中和他的粉丝们不这样认为)。
战役的前半段,蜀军方面,老天爷帮忙,出奇的顺利。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樊城外一片汪洋。关羽之军屯于高处,于禁所带七军(一军大约五千人)皆被洪水淹没,于禁降,庞德生俘被杀。关羽声威大振,连曹操也感到了威胁,据说考虑迁都以避其锋。似乎,遥远的中原,微笑着,在向关大爷频频招手,暗送秋波。
洪水稍退,徐晃率军赶到,与关羽相持,曹仁、满宠坚守危城,关羽久攻不下,曹军后援源源而来。
关羽屯兵坚城之下,难解难分,进退两难。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古话自然是有道理的话。自然界食物链中的营养传递规律,再次在三国时代的人类社会上演。
这个“黄雀”,就是孙权。
孙权这边,孙刘联盟的倡导者、维护者、鸽派首领鲁肃,已于两年前(公元217年,刘备准备夺取汉中的这一年)去世,接替鲁肃的,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昔日“吴下阿蒙”、鹰派首领吕蒙。
吕蒙的主张,是要吞并、扼守长江中上游,西至秭归,北至襄、樊,也就是要把曹、刘两家的势力彻底赶出荆州。按照吕蒙的战略构想,只要达到了这个目标,就不必跟刘备联手,也不惧怕曹操。
反观关羽这只“螳螂”,樊城这块破骨头,怎么也啃不下。渐渐地,兵力捉襟见肘,非抽调南方大本营的部队,难以应付。
孙权却与关大爷捉起了迷藏,公开调荆州主将吕蒙回首都养病(吕蒙体弱多病,当时国际上都知道),派白面书生陆逊镇守荆州。陆书生卑辞厚礼,忽悠关大爷说,前辈您真行呀,打出了咱盟军的志气,打出了咱盟军的威风,好好干吧,我是坚决支持您的,说不定哪天,晚辈的前程还得靠前辈您呢。
碰上这样一个书呆子,关羽放心了,把驻守江陵、公安的部队大部分调往樊城参战。吕蒙呢,也不在首都养病了,拖着病体,率领主力部队,溯江西上,搞了一个很有诗情画意的动作,叫着“白衣渡江”。也就是,把战舰扮成商船,把军汉扮作平民,干掉蜀军外围的侦察兵,悄悄地、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关羽的东方前哨——公安。
投降了的公安守将傅士仁,带着吴军,劝降了江陵守将糜芳(糜竺的弟弟、刘备的舅子),占领了关羽的老巢。吕蒙对江陵城中的蜀军家属一律安抚优待,问寒问暖,送米送药。关羽的大本营,变成了吴军的后花园。
樊城方面,徐晃的援军增至十二营(约六万人)。徐晃把孙权给曹操的投降自效的信件拴在箭上,分别射入曹仁、关羽军中。曹仁军士气大振(知道吴军将端关羽的老巢),关羽真假难辨(兵者,诡道也,敌人的“诡道”自然真假难辨),进退两难。
关羽分四营部队于外,自己率中军居中,指挥策应。洪水稍退后,徐晃进攻关羽的外围部队,关羽驰援,徐晃突然掉头直击关羽,关羽大败,徐晃奋勇追入关羽的中军营垒。
关羽此时已得知江陵失守,急忙回救江陵。手下的部队得知江陵家中父老被敌人保护得好好的,完全丧失斗志,哗啦啦土崩瓦解。
昨天还不可一世的关老爷,今天却惶惶如丧家之犬,急急如漏网之鱼,南撤至麦城(今湖北省当阳市东南),得知吕蒙早已稳稳地占住了江陵,便折向西北(西北方的房陵、上庸还是刘备的领土,由刘封、孟达驻屯),至漳乡(当阳市东北)时,身边只剩下十余骑,力竭被擒。这就是令英雄落泪的“败走麦城”。
从战樊城到走麦城,还不到半年的光景。至此,刘备集团彻底失去了它那一份荆州。刘备刚刚建立的蜀汉帝国,从开始就只有半边天。半边的天,当然容易塌,而且塌得快速,塌得彻底,此是后话。
就条件、性质和重要性而论,关羽的襄樊之战相当于曹操的官渡之战,都是两大集团的最后博弈。只不过,关羽的水平不可与曹操同日而语。
一两千年来,中国人做错了什么事,事后总是一拍脑袋,大意失荆州啊!好像,关羽的失荆州,只是疏忽大意造成的。言下之意,关羽不大意,就不会丢失荆州了。
历史上,关于赤壁之战,有一团团“赤壁疑云”。关于襄樊之战,更是如此,我们权且称之为“襄樊疑云”。
⒍襄樊疑云
襄樊之战谁之错
关于襄樊之战是刘备授意(或授权)关羽发动的,还是关羽擅自发动的,在正史、野史中都难以找到证据。后世历史学者存在两派相反的意见。
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和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代表一种意见,认为,襄樊之战是刘备授权,至少是刘备授意关羽发动的。战争发动之后,刘备既不对关羽进行指导、约束,也不进行增援、救援,任凭刚愎自用、目空一切的关羽胡来。刘备,甚至诸葛亮,应对襄樊之战的失败负责。
何兹全先生的《三国史》和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代表另一种意见,认为,襄樊之战是关羽擅自发动的,但刘备至少没有反对。襄樊之战的失败,由关羽负责,刘备充其量负领导责任,诸葛亮则不负责任,因为此时诸葛亮还未进入决策中枢,又远在成都负责行政和后勤工作。
首先,我们厘清一句古话的含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这句话的意思是,将领领兵在外,君王(或军事首脑)的命令有时是可以不听的,必要的时候可以擅自做主。
任何一个词,任何一句话,都有内涵和外延的界定。所谓内涵,是指这个词或这句话的确切含义;外延,就是这个词的含义的界限或这句话的使用、适用范围。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这句话的外延是什么?也就是说,一个领兵在外的将领,什么情况下,可以不听君主或军事首脑的命令,可以擅自做主,擅自行动?
第一,情况危急或联络断绝,来不及或不可能请示。刘备于五月占领汉中,七月在汉中称汉中王,襄樊之战也是七月开始。此时的形势,汉中、巴蜀、江陵都被刘备占据。西边称王,东边开战,这个战役,显然不是在危急情况下开打。汉中到江陵的道路,畅通无阻。
第二,君主或军事首脑的命令错误,执行会造成重大损失,在外之将明知要承担政治责任,还是断然拒绝执行命令。
第三,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必须权变处置。
当时的关羽存在上述几种情况吗?没有。也就是说,关羽没有“君命有所不受”的理由。
我们假定,刘备没有授权关羽开战,那么,不管关羽怎么桀骜不驯,即使他决意要打这一仗,哪怕象征性地,总要请示一下最高领导刘大哥吧?只要得到了关羽哪怕是象征性的请示、报告,刘备又不同意开战的话,刘备会坚决制止。开不开战这样的军国大事,刘备不可能任老二胡来。
《三国志·费诗传》有一段记载:“先主为汉中王,遣(费)诗拜关羽为前将军……”这个费诗,就是组织部派去宣布关羽任职,并给关羽做思想工作的,因为关羽对黄忠与其同列,很是不满。
刘备派费诗赴荆州,有没有别的任务呢?比如,传达刘备的开战命令和具体指示,史书没有记载,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刘备的使者与关羽有过接触,而且,费诗到达荆州,肯定在关羽开战之前,说刘备不知情,无论如何说不过去。即使刘备没有明确指示开战,既然刘备知情,这一仗打不打,最终还是刘备说了算——指示开战或同意开战。
更重要的是,“君命有所不受”的外延,还有第四种情况。根据我的军事常识,所谓的“君命有所不受”,不适用于战争和战役的开战和终战。一场战争或一次战役的开战和终战,古代由君主决定,现代由国会或人大决定,而不是由将领决定。将领擅自开战、停战、终战,那是要进军事法庭的。
通常的情况是,“君命有所不受”适用于战术行动。战斗怎么打,将领有权决定,主将不宜干涉,君主就更不应干涉。将领也可完全不听君主或主将的,不听命令的结果,最多回去挨个处分,穿双小鞋。“君命有所不受”可适用于战役,但仅仅适用于战役发动后,将领有权随机处置意外、突发情况。
古今中外的军队,将领都无权发动和主动结束(战败属于被动结束)一个战役,在这个问题上,“君命必须接受”。
我们再来明确一个概念:襄樊之战是一个战役,而不是一次战斗。
这就很明白了,别说刘备、关羽是结拜兄弟,就是亲兄弟、亲父子,关羽也无权发动襄樊战役。没有君主的授权、授意,发动一次战役,不管输赢,对将领本人来说,后果都是不堪设想的。
关羽确实很狂,确实很傲,但他并不蠢,更不可能蠢到没有一点政治和军事常识的地步。
用不着什么证据,凭常理就可以断定,襄樊之战是刘备授权,至少是授意关羽发动的。
要讲证据,也不是一点没有。《三国志·廖立传》记载了廖立对李郃、蒋琬讲的一段牢骚话,作为诸葛亮废廖立的证据。这段话很长,摘录其中几句:“……昔先帝(指刘备)不取汉中……既亡汉中……后至汉中,使关侯(指关羽)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是(关)羽怙恃勇名,作军无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后数丧师众也……”
廖立这段话把汉中争夺战、关羽败亡、孟达反叛三个事件相关联。“(刘备)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一个“使”字,把关羽的败亡直接归罪于刘备。廖立同时也指出,关羽在行军布阵上的意气用事,任性妄为,是战场失败的原因。如果关羽擅自发动襄樊战役,与刘备无关,廖立再无聊,也不至于当着李郃、蒋琬的面胡说八道,把关羽身败名裂的责任推给刘备吧?
廖立是刘备集团的高级干部,亲身经历蜀汉建国前后的内政外交,他的“反动言论”,应该有相当高的可信度。可能,姓廖的怀才不遇,牢骚满腹,经常说些不该说的话,才被诸葛亮削为平民。
至此,如果硬要去划分责任的话,刘备和关羽都有责任,刘备负政治责任,关羽负军事责任。至于责任的比例,则无法划分,因为不同质的东西,是不能做加减法的。诸葛亮呢?应该不负责任。当时法正、许靖、刘巴等“政治局常委”都还在世,诸葛亮充其量只是个“政治局委员”,还没有进入核心决策圈,他的主要工作,也主要在行政方面。
襄樊之战谁之过
襄樊之战为什么失败,并且败得如此之惨、如此之快?
关于襄樊之战,已故台湾历史学家柏杨在他的《柏杨版通鉴纪事本末》中,专门立了一个小标题:“关羽倨傲,为国招祸。”言下之意,襄樊之战的失败及其对蜀国国运造成的后遗症,责任全部应由关羽承担,而且,用“关羽倨傲”简单的一个理由,就概括了襄樊之败的全部原因。
柏杨先生的历史著作,不乏真知灼见。但我认为他的这个说法,对关羽明显是不公道的,对历史事件的分析也是不准确的、不全面的。
上文已经论证,发动襄樊之战的政治责任,不是关羽的。襄樊之役发动之后,军事行动本身的失败以及此后既有荆州的丢失,也不是“关羽倨傲”一句话那么简单。关羽的失荆州,并不是全中国人民认为的“大意”两字所能概括,其原因,是各种因素的综合。
关羽倨傲轻敌
战争层面,除非具备四个条件,弱小的民族或集团,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民族或集团。
在战役层面,弱小战胜强大的战例,历史上比比皆是,史料俯首即拾。
战役层面的以弱胜强,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弱小的一方,集中优势兵力,选准时间、地点、对象,狠狠地打,玩命地打,不顾一切地打,通过战斗的优势来弥补战役的弱势,并将数个战斗的优势转化为整个战役的优势。兵法上有所谓的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之说。也可以说,伤其十指难,断其一指易。既然断其一指易,何不一指一指地断?把他的十指都一个一个地断完了,敌人不也就完了么?
第二,强大一方的兵力被分散,被牵制。
第三,弱小一方的天才指挥,或强大一方指挥的低级错误。
第四,不可抗力的影响,如气候突变、洪涝灾害等。
第五,速战速决。如果拖延不决,综合实力强大的一方,必定而且能够动员更强的兵力反击。
用上述几点取胜要件,对照襄樊战役的形势,不能说,关羽没有一点取胜的把握。
尽管魏国的总兵力比蜀国强,但在襄樊战场则未必。曹操在西边,为防范已夺取汉中的刘备,关中必须保持强大的实力。东方,孙权随时可以、可能进攻合肥,牵制了曹操的相当一部分兵力。曹操同时在应付三个战场,不能集中全力对付荆州的关羽。徐晃的援军,就是从汉中战场抽调而来,而且大部分是新兵。
关羽自从赤壁之战后,一直在休养生息,演兵讲武,整整十年有余。倾其全力,在单个战场上,与曹操一较高下,完全是有可能的。
还有不可抗力。的确,战事刚开始,关羽的运气出奇的好。八月天降大雨,汉水暴涨,溢出堤外,于禁的数万部队成了虾兵蟹将。老天确实是在免费地帮关大爷的大忙。
战役目标的最初设置——占领襄阳、樊城,应该是正确的,这样才能达成取得东路北伐根据地的战役意图。
当洪水退去,曹仁、满宠坚守危城,关羽久攻不下,樊城的援兵源源而来,这就犯了综合实力弱小一方对强大一方发动进攻战役的致命伤——拖延不决。于禁全军覆没后,徐晃的兵力增至于禁的近两倍,说明随着战役的推进,曹操逐渐以战争的高度来应对这个战役,也显示出魏国的强大。
此时的关羽,只能靠抽调大本营的老本,来跟徐晃玩命。实际上,鉴于襄、樊两城对魏国的重要,曹操已经把襄樊战役转化为蜀魏战争。一句废话都不用说,把襄樊战役当成蜀魏战争来打,关羽就算掏出自己的心肝来,也必输无疑。
这是关羽的军事理论水平问题。
说来说去,还是书读得少啊。我们可以扳着脚指头数一数,刘备集团中,有几个科班出身的读书人?以战争的现代观念来衡量,刘备和他的亲密战友们有几个真正弄清楚了战争、战役、战斗这几个生死攸关的基本概念?
如果关羽有足够的军事敏锐性,具备基本的军事素养,就应该修正战役目标,在久攻不下、师老兵疲的情况下,放弃襄、樊,回头保住自己的老巢江陵和公安,以图后举。
《三国演义》描述,关羽整天手里拿着一本《春秋》之类的古书,不知关老夫子读懂了没有。在我看来,关羽就是,也仅仅是,一介武夫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