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寿在《三国志·关羽传》中对关羽的家庭出身和少年经历未做详细的介绍,开篇只有一句:“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河东郡,今陕西省南部运城地区)解(县)人也,亡命奔涿郡。”
这段话大概的意思是,关羽的名和字,是有了地位以后取的,原来叫做“长生”来着。给儿子取名“长生”的父母,估计是没什么文化的贫下中农。年纪轻轻就杀人亡命,大约关羽出生于受剥削、受压迫、苦大仇深的一个阶级。
如此看来,关羽没多少文化,也没有进过少年军校,更没有受过士官训练,其军事理论素养可想而知。
至于说关羽喜爱读《春秋》,恐怕是罗贯中的附会。即使关羽成天拿着一册《春秋》,能否读懂也难以肯定。《三国志》说他“善待伍卒而骄于士大夫”。关羽凭什么“骄于士大夫”?十有八九是自己没文化,对有文化的士大夫自卑、嫉妒的缘故。
以上说的是关羽的理论素养和军事水平,现在来看看他的军事能力。能力与素养、水平不是等同的概念。有的人,理论素养、理论水平不行,但悟性特好,能力特强,如蜀汉帝国后期的名将王平。
相反,马谡指点江山,夸夸其谈,理论水平很高,把诸葛亮忽悠得团团转,深得诸葛亮的赏识,打仗却一塌糊涂。街亭一战,牛刀一试,却成了终身的“滑铁卢”。
关羽独当一面的能力如何?翻开《三国志·关羽传》仔细看看就知道,关羽独自领军作战并且达到战役的层次和规模的,只有一次——襄樊之战。五十多岁的人了,好不容易成了方面军司令(实际上是兵团司令),铁树开花,大器晚成,大干一场,没想到……
详细了解关羽襄樊之战之前的军事生涯,应该看《三国志·先主传》。
关羽随刘备参加镇压黄巾军,作战对象是民兵,而不是正规的训练有素的国防军。与拖家带口的乱民作战,也谈不上什么水平问题。因为这些乱民作战,本身就没什么水平可言。
关东军阀混战时,随刘备(刘备随田楷)救孔融,支援徐州牧陶谦。在徐州的反复争夺战中,两次与刘备分兵守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市,徐州东南屏障),一次败于吕布,另一次败于曹操。
降曹后,参加官渡之战(公元200年),为张辽的副先锋,亲手击斩袁绍大将颜良。
刘备依附刘表(公元201年)后,关羽改版转行,开始带水军。赤壁之战,真正与曹操作战的是东吴水军,关羽出了多少力,正史没有明确记载。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赤壁之战时的关羽,充其量是周瑜的马前卒而已,战前谋划、战场指挥没他的份。
赤壁之战后,关羽、刘备分头略定江南四郡(今湖南省),刘表旧部虽然也得到了曹操(即中央政府)的封号,基本上是望风而降,遇到过几次小打小闹的战斗。比如在长沙攸县,与老将黄忠真刀真枪地干了几下。
赤壁之战至襄樊之战的十一年间,对刘备集团而言,基本上“东线无战事”。自然,在这段时间里,关羽最多搞搞演习性质的围猎行动,军队的战斗力可想而知。
一句话,关羽在襄樊之战前,参加过很多次战役,也指挥过很多次战斗,但肯定没有独立指挥过战役层次的军事行动。
有些历史学者说,刘备要么不分兵,要分兵,则关羽别领一军。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传给别人的意思是不准确的。这种说法的问题在于,没有弄清战争、战役、战斗这几个基本概念。
关羽“别领一军”的“一军”有多少人数?军事行动达到哪个层次?只要是带了一帮人,独立行动,无论是带三十人还是三十万人,都叫“别领一军”。无论单独带三十人参加一次战斗,还是单独带三万人进行一次战役,或者单独带三十万人进行一场战争,都叫“别领一军”。
话说回来,关羽的武艺的确不错,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连曹操的主要谋士荀彧和程昱,都称“关羽、张飞万人敌”。其实,就是这种不错的武艺,也要考虑以下因素。
第一,关羽武功天下第一,可能是罗贯中封的。
罗贯中给了关羽武功天下第一的桂冠,却又弄得不能自圆其说。《三国演义》描述,关东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有一个戏目叫“三英战吕布”。刘、关、张三兄弟同时上阵,轮番出手,仅仅与吕布打了个平手,可见三兄弟的武功如何。
关羽在长沙初战黄忠,大战一百余合不分胜负。此时的黄忠已年过花甲,体力肯定大不如往昔,关羽一个壮年人竟然与一个老头子大战一百余合而不能胜,武艺可想而知。
陈寿在《三国志·关张黄马赵传》中对黄忠的记载是“勇毅冠三军”。这个“三军”,当然包括关羽,看来,陈寿的意思,关羽的武艺倒在黄忠之下了。
第二,关羽不守规矩,搞突然袭击。
关羽的玩法是,对方(比如颜良)还没排阵势,还没准备好开打,他就冲了出去,根本就没有通报姓名之类的过门套路。
古代打仗,两将相遇,先是通报姓名,必要的时候,还要将对方声讨一番,对自己的参战人员进行一下政治动员。关羽是不讲究这一套的,上来就开打。
第三,赤兔马的爆发力和速度,让对方措手不及。
关羽的突袭让对方的将领在刹那间错愕失神,赤兔马疾如闪电,对方将领没有回过神来,稀里糊涂脑袋搬家。同样,对方的将士们在错愕中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救援,赤兔马像一阵风似的飘来忽去,关羽拎着敌将的首级全身而退。
正史没有记载关羽的坐骑是不是赤兔马。赤兔马是吕布的,正史是有记载的。公元198年吕布败亡后,赤兔马被曹操缴获是肯定的,至于曹操有没有将赤兔马送给关羽,不得而知,但总是有可能的。即使关羽得到了赤兔马,襄樊之战中骑的也不是赤兔马。
马的平均寿命是30~35岁,服役年限是15~20岁,满3岁可以开始服役。吕布是于公元189年得到赤兔马的,就算当时赤兔马5岁,到襄樊之战时已35岁。关羽随曹操参加官渡之战时(公元200年),骑着赤兔马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完全是有可能的。
野史、小说、电视剧、电影中,关羽在襄樊之战中仍起着赤兔马威风凛凛,真是老人骑老马了,难怪关羽打不赢。
冷兵器时代,指挥一场战斗,指挥员的武艺可能是决定因素。指挥一次战役,像关羽一样,既是总指挥,还要亲自打头阵,一场大戏,自编、自导、自演,怎么看都不像那么一回事。
还有关羽的兵器——青龙偃月刀,也不符合力学原理。正史里没有记载关羽使用什么兵器。在《三国演义》里,关羽的一把青龙偃月刀,比九九八十一斤还重一斤,在他手中竟然虎虎生风。我没有兴趣将汉代的八十二斤折合成现在的重量,总之那是很重的一把刀,刀柄很长,刀头沉重。握在前面的那只手是杠杆的支点,支点远端的重量明显大于近段。
关羽打仗是骑马的,骑者上半身用力时马镫是会晃来晃去的。关羽能把这样的一把不符合力学原理的青龙偃月刀用得如臂使指,的确是神人了。
关于关羽的军事能力,可以打个比方说,在现代军队里,其水平、能力,充其量做个不错的师长、军长。做个合格的兵团司令甚至方面军司令,是难以胜任的。
说关司令是一介武夫,包括他政治上的极端幼稚。做个军长、师长,可以是个职业军人,可以不问政治;一旦做到方面军司令,如果还停留在职业军人的层次,不懂政治或不问政治,非进地狱不可。
看看关羽,被“盟军”将领、晚生后辈、白面书生领陆逊一餐忽悠,自尊心便极度膨胀,竟然对潜在的敌人——“盟军”——彻底放松了警惕。
一个稍有政治常识的将领,都应该对“盟军”保持最低限度的警惕,留有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连曹营里的司马懿、蒋济都断定“关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旁观者清,当局者迷,关大将军又落入这个老套路。
关羽的水平问题,还体现在对情报的疏忽。纵观整个战役,好像就是关羽兵团一家的事,关司令爱怎么打就怎么打,他的对手、他的敌人,想什么、干什么,统统可以忽略不计。在后方,吕蒙装病,陆逊装孬,孙权磨刀,关羽浑然不觉,可能关羽从来不知有间谍这回事,从来不去搜集情报。在前线,徐晃增兵至六万人,关羽还稀里糊涂,还要死缠烂打,不知关羽的兵团里有没有侦察连或侦察排。
为了某种需要,作为文化现象,把关羽捧得再高,无可厚非,也不去说它。问题是,今天还有一些读历史甚至一些靠写史书扬名发财的人,非要说关羽是武圣,看了实在让人堵心。
什么是武圣?武字的含义是“戈止”,圣是指在某个行业、领域的水平达到最高境界、出神入化、超凡脱俗者。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兵不血刃而达成和平者,才是武圣。关羽一战而自毁长城,叫什么“圣”?还真是不好说,充其量只能是武痴——痴呆的“痴”。
还有关羽的性格。
根据心理学、行为学的基本理论,结合史料对关羽行为的描述,可以认为,关羽的个性属于权威个性,也称为专制个性。
这种个性,由对现状和权威的非理性崇拜而产生,表现为极力维持现状和权威,并伴随着一种惩罚现状反对者、权威挑战者的强烈愿望。这种个性的本质,是极度自卑与极度自尊的混合物,表现为极度的爱慕虚荣。这种爱慕虚荣,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需要不如自己的人恭维、迎合自己;另一方面,对于胜过自己的人,则横眉冷对,不屑一顾。这就是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的心理学基础。
专制个性是一种综合性的病态个性。专制个性者,并不反对,而是自觉地服从自认为合情、合理、合法的权威;甚至受到权威的作践、虐待,也毫无怨言,绝不反抗。但是,对于下属,则要求毫无例外地服从自己的权威,稍有不顺从,则辱骂、威胁、惩罚。专制性格的另一个表现,便是对同一层级的同事,一味地排斥,不上心,不上眼。
关羽曾经投降曹操,曹操对他是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封侯拜将,不能动其心;金钱美女,不能毁其节。一旦得知刘备的下落,义无反顾地追随一无所有、柳絮般飘零的刘大哥而去,而且终生不渝。刘皇叔、刘大哥,也只有刘皇叔、刘大哥,才是他心中的红太阳。别的王侯将相,都是狗屎、人渣。诸葛亮还凑合,是因为诸葛亮虽然没什么大不了的本事,但诸葛亮特会做人,马屁拍得梆梆响,让关老爷心里舒坦。
马超人才了得,武艺了得,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无处可去的时候,投效刘备,关羽不服气。黄忠勇冠三军,老当益壮,斩了夏侯渊,刘备自封汉中王后被拜为后将军,关羽与不上眼的马、黄同列,勃然大怒,说什么“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伍”。
其实,关司令实是在说自己的笑话,你关大爷不就是老兵一个么?而且还是个杀人亡命之徒。非要诸葛亮、刘备连哄带骗,才肯屈就,才肯与马超、黄忠同列,真搞不懂关将军是自尊还是自卑。
赤壁之战之后,孙权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对刘备“进妹顾好”,把年轻漂亮又会几手拳脚的妹妹嫁给整整大三十岁的刘备,做第N任老婆。又曾经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之女求婚,《三国志》的记载是“(关)羽骂辱其使,不许婚,(孙)权大怒。”据说,关羽骂的是“虎女焉能配犬子”,侮辱人格。
尽管,这些都是政治婚姻,而那个时候的政治婚姻,就如今天买大白菜一样的稀松平常。不管如何,孙权态度是诚恳的,动机是善良的。不同意也罢,关大将军为何要出言不逊呢?就凭你是刘皇叔的拜把子兄弟吗?何况,既然是政治婚姻,即使不答应,也应该用政治方式或外交语言来拒绝。孙权是什么人?一方诸侯,天下公认的枭雄。孙权不大怒,不恨得咬牙切齿才怪。
《三国志·关羽传》记载:“又南郡太守糜芳在江陵(南郡治所),将军士仁(即傅士仁)屯公安,素皆嫌羽轻己。自羽之出军,芳、仁供给军资,不悉相救,羽言‘还当治之’,芳、仁咸怀惧不安。”一方面,要靠糜、傅二位供军饷,守后方,稍不如意,就威胁秋后算账。这无异于在自家大院里放火,把同志往敌人阵营里赶。
《三国志·张飞传》说关羽“善待卒伍而骄于士大夫”,是关羽个性的真实写照。关羽的“骄于士大夫”,可能是心理自卑的表现。士大夫都是有文化的,关羽却没读过什么书,所以也要整天拿一本《春秋》,装模作样地看。如果关羽真的整天在看《春秋》,其实是做给别人看:看,那些士大夫算什么!俺关大爷不是也挺有文化么?《春秋》这么深奥的玩意,在我眼里还不是小儿科。
关羽这种人,还没做的甚至做不到的事,一高兴或一不高兴,就说出来。这种人和老古我一样,注定成不了大事。所谓的政治家,是说了不做,做了不说;做了坏事,永远不说;做了好事,该说的时候再说。
其实,孙权对关羽的恨,并不是他背后捅刀的根本原因。驻守公安的傅士仁,留守江陵的糜芳,毫不抵抗,望风而降,关老爷平时对他们的苛刻、鄙视、威胁可能只是主观原因。他们投降的真正原因,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也可能,根本的、客观的原因,是他们无兵可战。因为,主力部队已经被关羽抽调到北方作战,糜芳、傅士仁战与不战,公安、江陵都是同样的结局。
当然,封疆大吏,守土有责。一枪不放,连象征性的一丁点抵抗也没有,怎么也说不过去。不过,好死不如赖活,是可以理解的,除非对于少数贞女烈士。
不少学者认为,发动襄樊之战,是因为关羽好大喜功;相持不下而又不肯退却,是因为关羽自视太高;孙权背后捅刀,糜、傅不战而降,是因为关羽树敌太多。一句话,襄樊之败,从头到尾,彻头彻尾,败在关羽本身,败在关羽的性格。
这种认识难免流于肤浅,难免显得狭隘。关羽的性格,对襄樊之败有影响,但这种影响并不是决定性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上面已说的、下面还要说的,性格之外的诸多原因。
孙权背信弃义
关羽要占领襄阳和樊城,不是不可能,问题是曹操和孙权会不会答应。对曹操来说,襄阳、樊城一旦失守,黄河以南也就岌岌可危。
鉴于襄、樊的重要,曹操会不惜血本保卫,一旦曹操以战争的高度来应对一次战役,关羽就是玩命也达不到目的。于禁失败后,徐晃的援军源源而来,这个时候的关羽,应该速战速决。在这种久拖不决的情况下,迅速撤军,保住自己的老巢江陵和公安,是唯一的活路。
本来,这个结局是能达成的。这个次一等的结局却被两个因素破坏。
其中一个因素,是关羽自视太高,又狐疑不决,死缠烂打,错过了撤军的最佳时机。
另一个因素是孙权的背后捅刀。当孙权的黑刀从背后伸过来的时候,关羽想速战速决也来不及了。
而且,孙权背后捅刀对关羽的败亡,起的作用更明显。
孙权为什么要这么做?
古往今来,善男信女都异口同声地说,孙权背信弃义。其实,孙权背信弃义的说法,可以成立,也可以不成立。
此说可以成立,是因为,在别人看来,孙刘两家是“盟友”。既然是“盟友”,就不应该眼前撒沙子,背后捅刀子。此处的盟友和上文的盟军,都打上引号,是因为,这个盟友有点不明不白,有点说不清楚。
赤壁之战后,鲁肃“借”荆州,刘备“赖”荆州,孙权逼刘备“还”荆州,发展到公元215年的孙刘“抢”荆州、“分”荆州,此后两家“扯”荆州,直至公元219年的襄樊之战——两家“拼”荆州。
从这些瓜瓜葛葛可以看出,孙刘联盟是临时的,而非长久的;是权宜之计,而非正式结盟。从史料也找不到两家正式结盟的依据,只是说到,公元215年,诸葛瑾到刘备处谈判。不像公元229年,孙权称帝那一年的结盟,那是有正式盟约的,并且在盟约上瓜分了魏国的领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