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魏延脸谱
对魏延的死,电视剧《三国演义》完全照搬罗贯中小说的情节,说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企图篡权造反,阻拦北伐大军撤退,在大军面前狂叫:“谁敢杀我!”马岱依照诸葛亮生前授予的锦囊妙计,手起刀落,魏延人头落地。
看到这里,不了解正史的人,出了一口恶气;对诸葛亮生前死后的高明,击节赞叹。了解正史的人,添上一股闷气;对罗贯中生花妙笔的毒辣,由衷叹服。
魏延的死,让我心里不是滋味。魏延的蒙冤,让我如鲠在喉。因为,我很喜欢魏延这个形象。年轻时喜欢魏延,似乎与老魏有点惺惺相惜的意思。如今对魏延进行椎心泣血的批判,自然就有点悔过自新的意味。
《三国演义》中,魏延的出场是在第四十一回“刘玄德携民渡江,赵子龙单骑救主”。这一回说到,公元208年九月,刘表已死,刘琮接位降曹,驻守新野的刘备仓皇南逃,渡过汉水后途经襄阳(今湖北省襄樊市,在汉水南岸),欲入襄阳城躲避,蔡瑁、张允拒绝,魏延带领数百人砍死守门士卒,要迎接刘备入城,被文聘打败,魏延只好投奔长沙太守韩玄。
魏延归附刘备是在第五十三回“关云长义释黄汉升,孙仲谋大战张文远”。这一回说的是,赤壁之战后,关羽率军略定荆州的江南诸郡(今湖南省),攻打长沙攸县,这时候的长沙郡仍由刘表的旧臣韩玄占领,魏延已投效韩玄。魏延和老将黄忠,协助韩玄守城。武艺高强的黄忠与关羽多次交战,在交战中惺惺相惜,多疑小气的韩玄怀疑黄忠不忠,欲杀黄忠。魏延一怒之下,将韩玄挥刀两段,献城投降。
占领长沙后,关羽将魏延引荐给随后而来的刘备、诸葛亮。诸葛亮一见魏延,喝令斩首,说此人不可留。理由是,魏延头上天生反骨(诸葛亮所说的“天生反骨”,不知到底指的是什么,可能是指魏延狂傲犯上的做法,也可能是指魏延的头部外形,如枕外粗隆较大,或枕部长了骨瘤、脂肪瘤等情况),以免养虎遗患,亏得刘备宽大为怀,说是人才难得,救了魏延一命。
显然,这是刘备、诸葛亮演的一出双簧。诸葛亮知道,这个姓魏的,前来效命之前,连续两次犯上作乱,可见是什么样的一盘好菜。得好好地捶捶他。你本来是该杀的,既然我主公救了你一条小命,那就给他老人家当奴隶吧。那是应该的,是不是?这样,魏延就“以部曲随先主入蜀”。
部曲,是半奴隶性质的部属。看你魏老大狂,先给你一顿杀威棒。要从诸葛亮的杀威棒下活命,做刘备的部曲去。一个奴隶,总不好去杀你的主子吧。
由于《三国演义》在中国普通民众中持久而广泛的影响,很多中国人又把《三国演义》当正史,甚至当教科书来读(入关之前,满族的八旗兵甚至把《三国演义》当军事教科书来读,懂汉语的军官人手一册),所以,大多数民众都认为,魏延天生就是造反的料,在诸葛亮死后造反,理所当然,诸葛亮早有结论在先嘛。魏延死有余辜,也是理所当然,诸葛亮是不会看错人的嘛。就连魏延的死法,都能证明诸葛亮的英明正确,这就是罗贯中的神来之笔。
在史学界,大多数学者认为,《三国演义》的说法,不过是小说家言,是靠不住的。演义之“演”,有串联、编排的意思;演义之“义”,是有说教成分的。说什么教?当然是封建正统伦理、三纲五常那一套的“教”。
反复读《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魏延传、杨仪传等章节,就会觉得,诸葛亮死得有些蹊跷。对魏延谋反的说法,也会疑窦丛生。如果把这些章节的内容串联起来,似有矛盾之处。更重要的是,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理不出一个头绪来,诸葛亮临死前的所作所为,不合常理。
诸葛亮尸骨未寒,魏延命丧黄泉。两者之死是相关联的,而且,诸葛亮之死与魏延之死有因果联系,这是历史的定论。如果,以诸葛亮的死为因,魏延的死为果,以诸葛亮的生前安排,即“丞相遗命”为这一因果关系的纽带,是不是“纽”得起来,“带”得起来呢?
探究魏延是怎么死的,就要先来考察诸葛亮是怎么死的。
⒉惊天动地的死亡
封建国家是家天下的,帝王年幼或昏庸,实际掌权者的死,往往引起轩然大波,甚至地动山摇,有的还弄得国丧家亡。
对于蜀汉帝国来说,诸葛亮的加盟和死去,都是蜀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诸葛亮的加盟,无疑是刘备集团的幸运。在后世许多学者的眼中,诸葛亮的死,对蜀国及其民众而言,如天崩地裂、齐丧考妣一般,是蜀汉帝国的大不幸。
说什么,苍天再给诸葛亮十年八年的话,说不定北伐就成功了,中原也就统一了,汉室也就恢复了。说什么,诸葛亮死后,阿斗就没人管教了,黄皓就没有人制约了,蜀国就开始走下坡路了,离灭亡也就不远了。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仿佛诸葛亮的死,比诸葛亮的生还重要。客观上来说,诸葛亮的死,对蜀汉帝国是福是祸,对益州民众是喜是悲,还是很难说的。
令人遗憾的是,诸葛亮这么重要的历史性死亡,正史也好,野史也好,都没有留下多少文字记载,更没有实物标本以供考证。
关于诸葛亮的死,《三国演义》的描述大致是这样的。第五次北伐时,诸葛亮事繁食少,患有某种(或某些)疾病,身体每况愈下。八月中秋之夜,诸葛亮在大本营,为自己举行祈禳法事,以期延寿。
此时,司马懿率军攻击魏延的前锋部队,魏延亲自到大本营汇报军情。魏延匆匆闯入中军大帐,在大门口守卫的姜维挡也挡不住,魏延惶急之下踢翻法器主灯,诸葛亮的祈禳法事被魏延无意中破坏。
诸葛亮知道天命不可违,自己已无药可救,便于安排好自己死后退军事宜,并授予马岱诛杀魏延的锦囊妙计后去世。
《三国志·诸葛亮传》没有交代诸葛亮死前的具体情况。有关诸葛之死,只有寥寥数语:“其年八月,亮疾病,卒于军,时年五十四。”
魏延到底是怎么死的?死于谋反还是内讧?诸葛亮死前是否决定抛弃魏延,甚至为魏延挖好了死亡的陷阱?
《三国志·魏延传》里,对诸葛亮死亡前的一些状况,倒有一些隐隐约约的线索。“秋,(诸葛)亮病困,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按照《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述,拿现在的说法,诸葛亮病重后,死亡前,曾召开过一次前敌委员会常委会议,或有学者称的“秘密榻前会议”,安排自己死后退军事宜,以及对魏延的处置措施。
如果《三国志·魏延传》的记述是真实的,说明,诸葛亮生前就决定将自己死后的北伐军军权交给杨仪,并决定抛弃魏延。
首先,不让魏延参加“前敌委员会”的“常委会议”,会议决议对他保密。
其次,“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意思是,如果魏延不服从此次会议的安排,杨仪和姜维回军就是,撇下魏延,不去管他了。
“不去管他”,当然是轻松随便。问题是,这个“不去管他”,可能导致哪些后果,会造成哪些后遗症,各方当事人(包括蜀国)是否承担得起。
依我看来,对魏延“不去管他”,可造成以下四种后果的其中一种。
一、魏延留下来,带着他自己的先锋部队继续北伐或屯垦。
二、魏延跟着大部队回国,回国后重新安排工作。
三、魏延一怒之下,投降司马懿,调转枪头,带着魏军进攻蜀军。
四、魏延直接跟杨仪干起来,夺取北伐军的指挥权,不管谁输谁赢,北伐军来一场自相残杀。
发生上述第一、第二种结果,都可以“不去管他”。如果发生第三、第四种结果,能“不去管他”吗?也就是说,魏延的去留、魏延的生死,诸葛亮能“不去管他”吗?
不管诸葛亮去不去“管他”,有一点是肯定的,魏延随即随诸葛亮而去,到了地下,诸葛亮还得费心劳神地去“管他”。
那么,魏延是怎么死的?
⒊不明不白的死亡
关于魏延之死,大致上有四种说法。
第一种是《三国演义》的说法。《三国演义》对诸葛亮和魏延的死几乎用了两个章回的篇幅,情节大致如下。
诸葛亮病情严重,自知无力回天,料定自己死后魏延必反,便召集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魏延的部将马岱安排退军、斩魏延等后事;尤其是分别给杨仪、马岱交代了击斩魏延的密计。诸葛亮去世的第二天,费祎代表杨仪去魏延营中宣布丞相遗命,魏延大怒,率军先行撤退至南谷口阻断大军归路,而杨仪早已派大将何平(即王平,就是在街亭之战中作为马谡副手的那个王平)从槎山小道绕到魏延背后。
何平怒斥魏延,策反其军兵,魏延部队一哄而散;杨仪故意激怒魏延,马岱趁魏延丧失警惕,出其不意击斩之。《三国演义》对这一故事情节的描述,活灵活现,可谓下笔时如有神助。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的主轴,基本上忠于正史,被誉为“三分虚,七分实”。但围绕诸葛亮之死,那些神神鬼鬼的事,不值得现代人挖空心思进行解读。《三国演义》记载的一个情节很可能与历史上真实的情况有出入,那就是,司马懿进攻魏延的先锋部队。
正史的记载是,司马懿采取闭关不战的策略,诸葛亮百般挑逗,司马懿骂死也不出战,怎么会突然主动进攻魏延呢?何况,司马懿率兵攻击魏延的先锋部队的话,他应该亲自抵挡。向大本营报告军情,是传令兵的事。
但有一点,《三国演义》记载的诸葛亮死亡时间为阴历八月二十三,大致是可信的。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多数普通中国人都持此种看法,认为诸葛亮死后,魏延因谋反被杀。看来,魏延的狂傲蛮横,不仅开罪于自己的同事和领导,连千年之后的晚生小辈罗贯中也一起得罪。否则,我怎么也不理解,罗老先生非要给他安个谋反的罪名。
第二种是《三国志·魏延传》的说法。诸葛亮病重后、死亡前曾召开过“秘密榻前会议”,安排身后退军事宜,并留下对魏延处置的遗命。魏延并不是想造反,只欲夺取北伐军的指挥权继续北伐,杨仪则遵照诸葛亮遗命行事,令魏延断后。
魏延怒不从命,先行向南撤军,过渊拆桥(栈道),以断大军归路,在褒斜道的南谷口阻击杨仪所带的主力部队,双方火并起来,魏延所属部队知道错在魏延,便一哄而散,魏延父子逃往汉中,被其部将马岱追杀,后夷灭三族。
这种观点认为,魏延之死,完全是魏、杨两个小人起内讧,窝里斗的下场,魏延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第三种是张作耀先生的《刘备传》里的说法。认为魏延之死和此后的杨仪被废,都是诸葛亮一手策划的。诸葛亮不信任魏延,也厌恶杨仪,为了让蒋琬顺利接班,只好让魏、杨二人狗咬狗,玉石俱焚,同归于尽。
如果认同这种观点,也就认定诸葛亮对魏延的死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诸葛亮对手下最能干的、功勋卓著的一文一武,狠下辣手,说明诸葛亮也在玩“二桃杀三士”这种阴毒的小把戏。毕竟,抛弃魏延,逼魏延“跳墙”、“咬人”的决定是诸葛亮作出的,杨仪被废的伏笔也是诸葛亮埋下的。
第四种观点认为,《三国志·魏延传》所载并非事实。真实的情况应该是,诸葛亮是突然去世的,死前并没有召开过什么“秘密榻前会议”,什么“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若(魏)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是杨仪炮制的“丞相遗命”。
吕思勉先生的《三国史话》和陈迩冬先生的《闲话三分》都持这种观点。但这个观点纯是一种推测、猜测,没有任何依据。的确,看花老眼,累得吐血,查遍史籍,也找不到诸葛亮突然死亡,杨仪矫命的任何证据。
看来,“魏延谋反”一案,起先是“事出有因”,然后是“查无实据”,最后是不了了之,只好作为一桩糊涂公案,存入历史档案馆,任由后人评说。
我看,魏延之死,还有得一说。
⒋经验法则
我粗浅地研究三国历史以后,产生一种“力微不敢忘老魏”的“豪气”,总是试图考证魏延之冤,但苦于找不到证据。
找来找去,功夫不负苦心人,虽找不到确切证据,但依据还是有的。
这里要明确一个概念,依据不等于证据。在强度上,依据弱于证据;就范围而言,依据宽于证据;依据可以是理论上的,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证据包括物证和人证两大类,可分为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两种。
用直接证据证明某一结论的过程叫做实证,根据经验法则和有限的证据,以逻辑推理的方法证明某个结论的过程则叫做论证。今天要实证“魏延谋反”是冤案,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杨仪、魏延等当事人早已作古,已无人证。杨、魏斗争的现场、物件以及蜀国的相关档案也早已湮灭,已无物证。就是那些言之凿凿的历史记载,其实也是漏洞百出,彼此之间、前后之间相互矛盾,充其量是间接证据,而不是直接证据。
既然对“魏延谋反”之冤不能实证,那么,能否进行论证呢?论证还是有可能的。
说诸葛亮突然死亡,杨仪捏造诸葛亮遗命,置魏延于死地,理论上并非说不过去。毕竟,杨仪所说的“丞相遗命”口说无凭,杨仪派费祎给魏延传达的“丞相遗命”,也口说无凭。
我认为,这种说法,不仅仅“并非说不过去”,应该可以成立。现在,我们用经验法则来论证诸葛亮得急病而死,死前并未召开过“秘密榻前会议”,也没有什么抛弃魏延的决定这一观点。
所谓经验法则是指,在相同条件下,事件或行为发生的重复性具有相当大的可能性。在统计学(统计学是经验法则的数学表达)上,这种重复发生的可能性至少要大于95%。现在,我们就来看看诸葛亮不可能抛弃魏延的经验法则。
一、如果诸葛亮病重时确实召开过“秘密榻前会议”,为什么不让魏延参加?我们看看《三国志·魏延传》里的一句话:“(蜀汉建兴)十二年,(诸葛)亮北出谷口,(魏)延为前锋。出(诸葛)亮营十里,(魏)延梦头上生角,以问占梦赵直……”
《三国演义》记载,魏延做此梦的次晨,请行军司马赵直解梦,赵直解梦后辞别魏延,正巧碰到前来探听魏延意图的费祎。如果《三国演义》这个情节真实的话,魏延做梦是在诸葛亮去世的当夜。
如果魏延做梦是在诸葛亮去世的当夜,《三国志·魏延传》又有一句“出(诸葛)亮营十里,(魏)延梦头上生角”,串起来理解,魏延于诸葛亮死亡之日的白天还去过诸葛亮的大本营。做梦,当然是在睡着了的时候。魏延睡觉,当然睡在他自己的军营里,不可能骑马到遥远的野外去睡。既然魏延在睡觉,说明当时没有战斗。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魏延的军营离诸葛亮的大本营不过十华里之遥,骑马往来也就一顿饭的工夫。不让魏延参加会议,不是距离问题,也不是魏延脱不开身。况且,白天魏延还到过诸葛亮的大本营,并没什么异常情形。这也就是魏延拒不从“命”的依据。
那只能是,魏延离开大本营以后开的会,开完会诸葛亮就去世了,事情怎么会这么巧?如果真的这样,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诸葛亮在玩阴谋,而且这个阴谋太过于神神鬼鬼。魏延白天来过大本营,诸葛亮不开会,老魏一离开,就开起秘密军事会议来,开完会马上就死掉。
这个说法是不符合逻辑的。
更有悖于情理的是,诸葛亮要在会上作出撤军,并让魏延断后的决定,既然魏延能参会,让魏延亲自到会,当面布置,不是更有效力吗?万一魏延不服从命令,在中军大帐中解除他的武装,宣布他谋反,再派个人(比如姜维)持魏延的头颅去招抚他的部队,说句“魏延谋反,首恶已办,其余不问。”不是安安稳稳、妥妥帖帖吗?为什么要画蛇添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