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4600000001

第1章 前言

《六韬》和《黄石公三略》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著作。在宋代,与《孙子》《吴子》《司马法》《尉缭子》《李卫公问对》合称“武经七书”。宋神宗举办“武学”,培养军队的高级将领,即以“武经七书”作为军事教科书。《六韬》和《黄石公三略》从此成为军事将领的必读书,流传很广。对当代和后代的军事理论和实践有很大的影响。人们形容兵家谋略,往往以精通“六韬三略”归之,或经称谋略为“韬略”,揆其本源,即出于此。

《六韬》相传出自商周之际的太公吕望,即民间所谓的“姜子牙”。经人考证,此书不是商周间著述,也不是太公吕望所著,系为伪托。一般认为成书在战国后期。近年发掘的银雀山西汉前期古墓,有此书残简,其内容与传世本《六韬》基本相同。定县汉墓出土的竹简,也有《六韬》的内容,由此证明,此书西汉时己广为流传。由此推断,书成于西汉之前。又书中论及骑兵作为一个单独兵种的作战方法,那么当在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后。综合上叙两点。因此推断《六韬》成书在战国后期。

现存《六韬》,共分文,武、龙、虎、豹、犬等六卷共六十章。

“文韬”主要内容讲战前的政治准备;“武韬”主要内容讲克敌制胜的策略;“龙韬”主要内容讲军事指挥及部署;“虎韬”主要内容是讲在开阔地形作战的战术问题;“豹韬”主要内容是讲在狭窄地形作战的战术问题;“犬韬”主要内容是讲步、车、骑三种兵种的联合作战及单独作战的战术问题。

《黄石公三略》,又称《三略》。相传为秦汉之际隐士黄石公所著。黄石公,据《史记》载,即汉初著名谋臣张良在圯桥所遇之老者,授张良《太公兵法》。此书经黄石公进一步推衍发挥,故后人称《黄石公三略》。此说难以稽核。故而一般认为系伪托。《三略》不见著录于《汉书·艺文志》,《后汉书·臧宫传》载光武帝诏书中引《黄石公记》文,多近今本《黄石公三略》,但无《三略》题名,“三略”之称,今最早见于东汉未陈琳《武军赋》,曹魏时,李康《运命论》始有“张良受黄石公之符,诵《三略》。”其后《三略》多为历代公私目录书籍著录。由是推断,《三略》成书,当在东汉末年。

《黄石公三略》分为上、中、下三略。“上略”主要内容是“设礼赏,别奸雄,著成败”,以期人君“任贤擒敌”;“中略”则为“差德行,审权变”,使人君“能御将统众”,人臣则“能全功保身”;“下略”主要内容是“陈道德,察安危,明贼贤之咎”,使人君“能明盛哀之源,审治国之纪”。(俱引自《中略》)《六韬》《三略》作为我国古代兵书的经典,它们具有鲜明的特色,体现了我国古代兵家论战的一些共性。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我国古代兵家论战,不仅仅就战争论战争,往往立足于政治,并在哲学的层面上展开论述。

《六韬》的首篇《文韬》,几乎《三略》的全部,都是着眼于战争,却立足于政治,上升到哲学层面进行形而上的论证。论及治民、任贤、制礼、识乱、别奸等内容,尤其重视人心的向背,认为是治国的根本,也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这样就找到了政治与战争的根本联系,符合战争活动的内在规律。此其一。

其二,《六韬》《三略》体现着古代兵家朴素的辩证思想。

运用发展、运动,联系的思想方法去分析、认识、处理诸如敌我、君臣(民)、将帅士卒,治乱、贤不肖、攻防之类的关系,强调因势利导,灵活机动,扬长避短,见微知著,防微杜渐。这些都闪耀着智慧的光辉。

书中在相当多的地方论及权谋机诈的运用。这些在敌我斗争中,也是不可少的,但在政治领域运用,或有让人感到失其真诚忠厚之道。

《六韬》《三略》运用了大量儒、法、墨、道诸家常用的概念,比如仁、圣、道、势、术等等。它们都有极深厚的文化内涵,不是能在翻释和简单的注释中阐释得清楚的。若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意蕴,必须具备对相关学派思想的了解。一般读者,在理解这些概念上,不妨学习陶潜的“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王柳先生”读书法。

《六韬》《三略》作为单篇刊印流传今不多见。它们主要是作为武学经典而收入在“武经七书”之中。现存最早的《武经七书》为南宋孝宗或光宗时刻本,藏于日本静嘉堂,国内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宋本校刊精审,后来翻刻多以此为底本。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历代赋评注(汉代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论语

    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著作,为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汇编。最为重要的经典,堪称儒家思想第一书。《论语》记到孔子晚年的学生曾参的死为止,其中保留着孔子生平、思想学说的重要材料,尤其是教育思想和教学活动的重要材料。它是我国一份十分重要的文化遗产。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 孽海花

    孽海花

    《孽海花》以苏州状元金汮和名妓傅彩云的经历为线索,展现了同治初年至甲午战争这三十年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的历史变迁。书中笔墨最为集中也最成功的是对封建知识分子与官僚士大夫的刻画,写他们的虚伪造作,写他们面对西方文明冲突时的庸腐无能。和其他三部谴责小说相比,本书突出的特点是所写大都影射真人真事,书中的人物可以和近代一些名人一一对应,如金汮指洪钧,傅彩云指赛金花,翁叔平指翁同龢,梁超如指梁启超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 六韬

    六韬

    《六韬》包括《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犬韬》,是以周文王、武王和姜太公对话的形式写成的一部兵书。《《六韬》是一部卓有价值的军事经典著作,在战国和秦汉时即已广泛流传,具有很大的影响,深受刘备、诸葛亮、孙权等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重视。
热门推荐
  • The Mountains

    The Mount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养生导引法

    养生导引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血咆

    血咆

    武警队长离奇失踪,却意外穿越东汉末年,作为一个从小就是孤儿的他,在这里得到了久违的亲情,在各位兄弟的帮助下,他一步一步的从一个小人物做起,以捍卫大汉为起点,成为朝廷一方大员,然后割据一方,自成一霸;为早日结束这战乱的天下,他以雷霆手段清扫道路上的阻碍,最终俯瞰天下。
  • 穿越之娘娘天天想出宫

    穿越之娘娘天天想出宫

    PS:第二部《总裁缠身:老婆,别想跑》已经发布了哦~欢迎小可爱们前去支持~流年不太顺,穿越需谨慎!!!她一朝穿越被卖入青楼,辛苦逃出却还遇到了冰山禁欲系的深沉心机男一枚,只不过是觊觎主子的美色想要近身扑倒,不料公子太美太毒太恐怖,一笑让她中了毒,二笑让她险丧命,三笑把她送到别人床。她一腔爱意错付绝情男,心灰意冷欲逃离,他却反之霸道将她困于一度宫墙。“当真要我死了你才满意吗?”“死?没有朕的允许,你没那个资格!”
  • 重生之花魂

    重生之花魂

    记那满身血污却依旧绝世的幼小身影;仍无法忘却那名曾为她甘愿失去永生的未婚夫君。两百年的寻觅,当他最终踏上妖界那万民之上的特殊位置时,却依旧无法放下那抹烙印在她核灵深处、生死未卜的血色身影……
  • 汪汪,忠犬夫君

    汪汪,忠犬夫君

    郑七小娘子生平有三愿。一愿,爹爹平安醒来;二愿,那个害了爹爹的坏世子倒霉倒霉倒霉!三愿,给她家萌萌哒大白找个漂亮的狗媳妇!顾衍小世子生平有三愿。一愿,自己装狗不要被郑小七发现;二愿,自己装狗不要被郑小七发现;三愿,自己装狗不要被郑小七发现;如此,无限,循环……
  •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

    《道德经》所讲述的思想体系包含着丰富、精妙的生存智慧与管理智慧,其中的妙语箴言,即使经过两千多年岁月的洗礼,依然光彩熠熠。即使是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也可以将《道德经》当作解决新世纪人类社会各种矛盾和问题的睿智之书,从中汲取无穷的智慧和力量。《深入浅出细品慢读道德经》语言简洁,条理分明,分别从做人、做事、快乐、修身、管理、养生等方面选择性地阐述了《道德经》内的相关内容,能够帮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更好地生活和工作。
  • 大江东去

    大江东去

    他,是21世纪的“天之骄子”......他,是东汉末年,才华横溢的建安诗人.....机缘巧合,他们两人竟然跨越千年的时光相遇了,而且合二为一,融合在了一起...他们俩,一个聪明机敏,诡计多端;一个才高八斗,满腹经纶。而且他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志向,三国的历史注定将由他们来改写......(本文初期会按照真实历史事件和时间来写,中,后期架空历史。请诸位多多指教。)本文首发于晋江原创网。
  • 废材修仙之兽兽不亲

    废材修仙之兽兽不亲

    讲述的是一对废材师妹与禽兽师兄的打怪日常。
  • 千万别这么吃

    千万别这么吃

    “民以食为天”。如何吃得营养、吃科科学、吃得有品位,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本书告诉人应该吃什么、该如何吃,尤其指出了种种人们习以为常的错误饮食习惯。这本书的内容对每个人都有用,当你面对美食时,别忘了提醒自己:“千万别这么吃!”你知道怎样饮食才能获得健康吗?你清楚你的身体里需要什么营养物质吗?你了解餐桌礼仪吗?你有不良的饮食习惯吗?本书将以一个全新的视角的诠释“吃”,引领你去走近饮食、了解饮食、透析饮食,向你展示吃的文化,吃的科学。以这里为起点,吃出你的健康来,吃出你的品位来。拥有它,你将拥有美丽和健康;翻阅它,你会获得审美愉悦与精神享受,从而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