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78700000005

第5章 呼吸系统卷(4)

(4)因外感而诱发,其中以寒邪为主,其次过劳、暴怒、炎热亦可诱发本病。

(5)体检可见桶状胸,闻及肺部哮鸣音或痰鸣音及湿啰音,且心音遥远,胸部叩诊为过清音。

(6)X线检查、心电图及血气分析有助于本病诊断。

2.鉴别要点

(1)哮病:发作时喉中有哮鸣音,咳、痰均少,无肿瘀,缓解后无胸中胀满,病有夙根。

(2)喘病:喘病发作时有喘,无肿、瘀,缓解后胸中不胀满。但反复发作,可转为肺胀。

(3)肺痿:反复发作的咳吐浊唾涎沫而气短,无肿、瘀。必要时结合X线摄片以鉴别。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虚实:肺胀是本虚标实之证,但有偏实与偏虚的不同。一般感受邪时偏于邪实,平时偏于本虚,偏虚者有气(阳)虚、阴阳两虚等不同,为肺脾肾心亏虚所致;偏实者为水停痰凝,气滞血瘀为患,常因感邪而病甚。

(2)辨脏腑:咳嗽喘息,胸闷胀满,气短怕风,稍劳即著,病位在肺;哮喘胸满,脘痞痰多,倦怠乏力,病位在脾;哮喘气短,动则喘甚,呼多吸少,病位在肾;咳逆上气,心慌气短,唇舌发绀,病位在心。

(3)辨痰饮气血:咳逆上气,面浮肢肿,心悸,尿少,属水饮;咳逆上气,痰涎雍盛,属痰浊;咳逆上气,胸中膨膨胀满,不能平卧,属气滞;咳逆上气,面色晦暗,唇舌发绀,为瘀血。

(4)抓主证:肿、喘、痰、咳、瘀为本病之主要证候。

2.分证论治总的治则是祛邪扶正,但在急性发作期,一般以标实为多,故以祛邪为主;在缓解期,一般以正虚为主,故以扶正为主。扶正祛邪坚持治病必求于本,顺其气机,因势利导。

(1)肺肾气虚

主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甚则张口抬肩,倚息不能平卧,咳嗽,痰白如沫,咳吐不利,胸闷,心慌,形寒汗出;舌淡或黯紫,脉沉细数无力,或结代。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平喘。

方药: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药用人参10g,五味子10g,冬虫夏草6g,核桃仁15g,蛤蚧1.5g(研末),黄芪15g,熟地黄10g,苏子10g,款冬花10g,法半夏10g,橘红6g,紫菀10g,桑白皮10g。

(2)阳虚水泛

主证:面浮,下肢肿,甚则一身悉肿,腹部胀满有水,心悸,喘咳,咳痰清稀,脘痞,纳差,尿少,怕冷,面唇青紫;苔白滑,脉沉细。

治法:温肾健脾,化饮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药用炮附子10g,白术10g,茯苓15g,芍药10g,生姜6g,桂枝6g,猪苓10g,泽泻6g。

(3)痰浊壅肺

主证:咳嗽痰多,色白或呈泡沫,喉间痰鸣,喘息不能平卧,胸部膨满,憋闷如塞,面色灰白而暗;舌苔浊腻,脉弦滑。

治法:涤痰,泻肺平喘。

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药用葶苈子10g,大枣10g,苏子10g,白芥子10g。

(4)痰热郁肺

主证:喘咳气粗,胸闷烦躁,目睛胀突,痰黄或白,黏稠难咳,或发热恶寒,尿黄,口干,口渴欲饮;舌暗红,苔黄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宣肺泄热,降逆平喘。

方药:越脾加半夏汤。药用麻黄10g,石膏30g,生姜6g,半夏10g,甘草6g,大枣10g。

(5)痰蒙神窍

主证:神志恍惚,谵妄,烦躁不安,撮空理线,表情淡漠,嗜睡,昏迷,或肢体瞤动,抽搐,咳逆喘促,咳痰不爽;苔白腻或黄腻,舌质暗红或淡紫,脉细滑数。

治法:涤痰、开窍、息风。

方药:首先选用安宫牛黄丸,1次1丸,温开水送服;清开灵注射液20~3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或醒脑静注射液10~20ml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静脉滴注,1/d。

方用涤痰汤加减。药用制半夏10g,制南星10g,陈皮10g,枳实10g,茯苓15g,人参10g,石菖蒲6g,竹茹6g,甘草6g,生姜6g。

3.针灸与推拿疗法参照喘病治疗。

【预防】

(1)坚持锻炼,增加体质,改善肺脏通气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2)积极防治肺部疾病。

(3)既病防变,预防病势演变。

肺痨

肺痨是由于气虚弱,感染痨虫,侵袭肺脏所致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

由于劳损在肺,故称肺痨。主要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其特征。西医的肺结核,肺外结核病可按本病辨证论治。

【病因病机】外因为感染瘵虫伤人,内因为正气虚弱,两者互为因果,外因是致病的重要条件,而内因是发病的关键。瘵虫传染是形成本病的惟一因素,因直接接触痨病患者,瘵虫侵入人体而发病。正气虚弱,因禀赋不足,或后天嗜欲无节,或病后失养,抗病力减弱,瘵虫易于感染。病变主要在肺,可累及脾肾,甚则传遍五脏。病理性质主属阴虚,以阴虚肺燥为主要表现,并可导致气阴两虚,甚则阴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的严重证候。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

(1)初期感疲劳乏力,干咳,食欲减退,形体逐渐消瘦。病重者可出现咯血,潮热,颧红,盗汗,形体明显消瘦等症。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病灶部位可出现呼吸音减弱或闻及支气管呼吸音及湿啰音。

(4)痰涂片或培养结核菌多呈阳性。

(5)X线摄片可见肺部结核病灶。

(6)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呈阳性有助于诊断。

2.鉴别要点

(1)虚劳:病缘于内伤亏虚,是多种慢性疾病虚损证候的总称,不同于肺痨肺阴虚为主,可五脏并重,阴阳气血俱虚,但肺痨晚期虚损重症时,又可归属于虚劳范围。

(2)肺痿:为多种慢性肺部疾患后期的转归,出现肺叶痿弱不用,肺痨晚期出现干咳,咳吐涎沫等症者,即转属肺痿之候。

(3)肺胀:是多种慢性肺部疾患日久不愈,导致肺气壅滞胀满,不能敛降,出现胸部胀满,喘咳上气,肺痨迁延不愈可发展成肺胀。

【辨证论治】

1.辨证要点

(1)辨病理属性:应区别阴虚、阴虚火旺、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

本病总以肺阴亏损为多见,如进一步演变发展,则表现为阴虚火旺,或气阴耗伤,甚至阴阳两虚的证候。

(2)辨主证:临床应根据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四大主证的主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结合其他兼证,辨其证候所属。

2.分证论治治疗当以补虚培元和治痨杀虫为原则。

(1)肺阴亏损

主证:干咳,咳声短促,痰中有时带血,如丝如血,色鲜红,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有少量盗汗,口干咽燥,胸部隐隐闷痛;舌边尖红,苔薄,脉细或兼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加减。药用天冬10g,麦冬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山药15g,百部10g,沙参10g,川贝母9g,茯苓10g,阿胶6g,三七3g,獭肝10g,白菊花10g,桑叶10g。

(2)阴虚火旺

主证:咳呛气急,痰少质黏,或吐痰稠黄量多,时时咯血,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量多,口渴,心烦,失眠。性急易怒,胸胁掣痛,男子可见遗精,女子月经不调,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而干,苔薄或黄,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药用生地黄10g,熟地黄10,麦冬15g,贝母9g,百合10g,当归10g,炒芍药10g,玄参10g,鳖甲15g,地骨皮12g,柴胡6g,知母9g。

(3)气阴耗伤

主证:咳嗽无力,气短声低,痰中偶或夹血,血色淡红,午后潮热,面色无华,颧红;舌质嫩红,边有齿印,苔薄,脉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药:保真汤加减。药用人参10g,黄芪15g,白术10g,茯苓10g,甘草6g,五味子9g,当归10g,生地黄10g,熟地黄10g,天冬10g,麦冬15g,白芍10g,地骨皮10g,知母10g,莲子心10g。

(4)阴阳两虚

主证:咳逆喘息少气,痰中或见夹血,血色暗淡,潮热,形寒,白汗,盗汗,声嘶失音,面浮肢肿,心慌,唇紫,肢冷,五更腹泻,口舌生糜,大肉尽脱,男子滑精,阳痿,女子经少,经闭;舌光质红少津,或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微细而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药:补天大造丸加减。药用人参10g,炙黄芪15g,白术10g,当归10g,白芍10g,山药15g,茯苓10g,枸杞子10g,紫河车5g,龟甲15g,鹿角胶6g,熟地黄10g,枣仁10g,远志6g。

3.单验方

(1)白及散:白及、百部、牡蛎、炮穿山甲等份研粉,如病灶有活动,百部加倍,每服3~5g,2~3/d。

(2)宁肺散:百部、白及、三七等量研末每服1.5g,2~3/d。

(3)芩部丹:黄芩18g,百部9g,丹参9g,水煎服。

(4)大蒜:每次以30g佐餐,3/d;或以鲜大蒜泥,置纱布上贴双涌泉穴20~30min,局部疼痛时取下。

【预防】

(1)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和防治知识,自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隔离预防工作,饮食用具应分开使用,注意消毒,以避免接触传染。

(2)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早期发现,及时治疗。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西医常见疾病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的急性炎症的总称。常见病因为病毒,少数为细菌。发病无年龄、性别、职业、地区差异。通常病情较轻、病程较短、预后较好,但有一定的传染性,有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全年皆可发病,冬春季节易发。本病属中医“感冒”范畴。

【病因与发病机制】

1.病因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因中,70%~80%为病毒,细菌感染直接间接继发于病毒感染之后,主要致病菌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

2.发病机制在受凉、淋雨、过度疲乏等诱因作用下,全身或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导致寄生于呼吸道或从外界侵入的病毒或细菌迅速繁殖,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幼、体弱者或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

【病理】鼻腔及咽部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破坏,少量单核细胞浸润,浆液性或黏液性炎性渗出;继发感染者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可有脓性分泌物。

【临床表现】根据病因不同,临床表现可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1.普通感冒又称急性鼻炎或急性上呼吸道卡他,俗称“伤风”。起病较急,初期为咽干、咽痒或灼烧感,兼可有喷嚏、鼻塞、流清涕及2~3d后逐渐转为稠涕,可伴有咽痛、流泪、呼吸不畅、轻咳、低热、轻度畏寒头痛等。检查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可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若无并发症,多经5~7d痊愈。

2.病毒性咽炎和喉炎

(1)病毒性咽炎:常表现为咽部痒感和灼烧感,局部疼痛不明显。若吞咽时疼痛,提示有链球菌感染。检查可见咽部充血、水肿,颌下淋巴结肿大并触痛。

(2)病毒性喉炎:表现为声嘶、说话困难、咳嗽时疼痛,常有发热、咳嗽、咽痛等。体检可见喉部充血、水肿,局部淋巴结轻度肿大并触痛,可闻及喘息声。

3.疱疹性咽峡炎表现为明显咽痛、发热,病程1周左右。体检见咽部充血,软腭、腭垂、咽、扁桃体表面有灰白色疱疹及浅表溃疡,周围有红晕。多发生在夏季,儿童多见。

4.咽结膜热临床表现为发热、咽痛、畏光、流泪,咽及结膜明显充血。多发生夏季,通过游泳传播,儿童多见。

5.细茵性咽-扁桃体炎多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等引起。起病急,明显畏寒、发热,测体温可达39℃以上。体检可见咽部明显充血,扁桃体充血、肿大,表面有黄色点片状渗出物,颌下淋巴结肿大并触痛,肺部无异常体征。

【并发症】可并发急性鼻窦炎、中耳炎、气管炎、支气管炎,部分患者可继发风湿热、肾小球肾炎、心肌炎等。

【实验室检查】

1.血象病毒性感染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比例升高,细菌性感染则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甚至有核左移现象。

2.病原学检查可用免疫荧光法、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法、血清学诊断、病毒分离鉴定等,以确定病毒的类型。细菌培养可确定感染细菌类型及做药物敏感试验指导临床用药。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根据病史、流行情况、鼻咽部炎症表现,结合周围血象和胸部X线检查可作出临床诊断。进行细菌培养和病毒分离或病毒血清学检查等可确定病因诊断。

2.鉴别诊断本病须与以下疾病鉴别。

(1)过敏性鼻炎:临床特点是起病急骤、鼻腔发痒、频频喷嚏、清涕,发作与环境或气温突变有关。检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鼻腔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2)流行性感冒:临床特点是有明显的流行性,起病急,全身症状重,高热、全身酸痛、眼结膜炎症状明显。取患者鼻腔黏膜上皮细胞涂片标本采用荧光免疫法可作出早期诊断。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查可供鉴别。

(3)急性传染病前驱症状:如麻疹、伤寒、脑炎等在患病初期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注意相关疾病流行季节和流行地区,出现相应症状应密切观察,必要时做相应的实验室检查以资鉴别。

【治疗】呼吸道病毒感染目前尚无特殊治疗,以对症治疗及中医治疗为常用手段。细菌感染则采用抗感染治疗。

1.一般治疗休息、戒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同类推荐
  •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本草纲目》家用说明书

    随着人们对中医和自然养生观念的日益推崇,被称为千古医书之首的《本草纲目》又成为世人所关注的热点词汇。为什么《本草纲目》时隔数百年仍然焕发无穷魅力,被人们争相阅读?很大程度要归功于这部书的集成性和实用性。这部成书于明代的奇书蕴藏着众多养生保健,抗衰老、延年益寿的观点与知识,几乎囊括当世所有医典著述中的精髓,而且《本草》具有相当的实用性,即使是略通文字的普通百姓也可在其中找到自我保健的妙方。拿《本草纲目》中针对长寿抗衰相关内容的著述来说,书中除了在有关药物的附方中收录了抗衰老方剂285首,涉及衰老性病症211种外,更有鲜明的医学理念作为理论……
  •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

    为纪念金华市名老中医张兆智诞辰100周年,张兆智医师的儿子——金华市名中医张丹山组织汇编了《情怀中医 精诚妇科》一书,几易其稿,终于付梓。
  •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全科医师速查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临床常见病的诊断要点,简明扼要,易于查阅、记忆、掌握。治疗要点中具体治疗方法比较详尽,用药具体到剂量、用法、疗程等,充分体现了《全科医师速查手册》内容的实用、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 中药学知识问答

    中药学知识问答

    本书由知名中药学专家荟萃中医药理论知识,针对中药使用的各个环节,对中药进行详细剖析,以问答的形式编撰而成。书中的问题均“来自临床,面向患者”,包括中医基础理论,药品的基本知识,中药的选择、质量、服用方法、服用时间、服用次数,中药的不良反应、相互作用,常用中药的鉴别以及药食同源中药的介绍等内容。书中的问题均是患者经常问到、药师日常工作中经常面对的,解答力求贴近读者,内容丰富、具体,简明易懂,以帮助患者和广大群众了解常见疾病常识,正确选药,安全合理用药。同时本书也适合临床中药学工作者及药店药师、临床中医师等相关人员参考阅读。
  • 春季奇招抗过敏

    春季奇招抗过敏

    大家对过敏并不陌生,很多人都经历过过敏。过敏虽然似乎无时不在,但是也有高发季节,如春季。春季本是欣欣向荣、充满阳光和快乐的季节。却也正因为它的欣欣向荣,容易催发过敏的发生。如何才能避免过敏,尽情享受这样美好的季节呢?本书将重点为大家讲述春季易于发生的过敏有哪些,以及如何防范和对症治疗。希望本书能对读者有帮助,并祝读者度过快乐的春天!
热门推荐
  • 夕中万影倾

    夕中万影倾

    暗恋是一个人的独角戏无人知晓却深埋在心喂我可以不等你了吗?
  • 若我不曾忘记你

    若我不曾忘记你

    一场意外的小车祸,将许多年前原本已经断开的年少时光再次连接,她步步远离,他则步步为营,一切不过是因为曾经藏在心里的小小暗恋,已是盛如艳阳的爱意。只是她从不曾预料到,被阴谋包裹的蜜糖,却也是他处心积虑的善意守护,到最后,她才明白,如果这世上还有一个人,能够越过山川海洋,青丝至白头,却只为拥抱她的影子,那个人,只会是他。
  • 伐天战仙

    伐天战仙

    普通人喜欢说的一句话:死,便是解脱。但只有修仙者清楚,死,只不过是轮回重生的开始。当然,对于普通修仙者来讲,重生过后的最终结果还是踏入轮回。但对于那些威名远扬的修仙强者来讲,轮回是一种工具,是人生的乐趣。可,在羽化大陆众人心中,一句轮回,便代表着两段充满色彩的大陆传奇……
  • 那时的我们

    那时的我们

    张慕凌生于80年代上海,家境贫寒,心比天高。嫉妒漂亮孤傲的舒凝,喜欢含蓄儒雅的韩哲,年少的她以为一切都能自己掌控。象牙塔中,遇到风流倜傥的老师邱宗民,他爱她吗?还是有何秘密?在光明与黑暗的起落间,终发现,人生轨迹不全由自己,是非本不泾渭分明,要得到这些,必会付出那些。答案,源于内心;而真相,但留人间。--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重生空间之商界医女

    林月因失手打死上司,被执行枪决。醒来后发现自己重生到和自己同名同姓的8岁女孩身上,并且意外得到了可随医术提高而升级的医药空间。自此,林月苦练医术,终于财源滚滚,可正当林月喜笑颜开之时却发现自己居然是世家之女,林月彻底怒了,额,能不能早点说啊。这样自己就不用累死累活的赚钱了!
  • 神之凝视

    神之凝视

    绝对完本,放心订阅。天道是公平的,当上天赋予你某样东西的时候,你必然就要失去某样东西!所以这个世界上多了一种人,一种跟天索要自己失去的哪一样东西,这种人被称为修道之人!少年,司徒鸣同样这群人中的一员,也许他是幸运的,也许他是不幸的,虽然他得到了别人梦寐以求的东西,但是他也失去了自己最渴望的东西!不过,司徒鸣说了当我的第三只眼睛开启的时候,整个世界都要因我而变,我足下的天地都要因我而震颤,万物都要匍匐于我的脚下....
  • 末世轮回之牧歌

    末世轮回之牧歌

    她一朝身死却意外穿越。到底是意外还是天意,是神的安排还是命运的捉弄。“你是顺世而生,只有你才有能力阻止这场灾难。”“这场战争必将是你才能赢。”“不管几世轮回,大人您都将拯救众生。”“…”本该热血沸腾的战场,此刻却宁静的仿若无人,牧歌无悲无喜:“如果一次次轮回只为这一切,那我便把这宿命的牢笼给破了,谁说归零就是结束,零更是开始。”
  •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穿越囧妃:宠你一世欢

    一幅古画,让楚若尘穿越了,成为二王爷南宫雄的准女人。相士看面相:命犯桃花,母仪天下!命犯桃花:生命中有很多男人?或,受很多男人追逐?母仪天下:皇后。……一场说不清道不白的桃花乱,剪不断,理还乱。(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鼠疫

    鼠疫

    《鼠疫》是加缪的中篇小说集,包括《局外人》《鼠疫》《堕落》三部作品。《鼠疫》与《局外人》是加缪最重要的代表作,均被列为现代世界文学名著。《局外人》写的是人在荒缪的世界中孤立无援,身不由已;《鼠疫》写的是面临同样荒唐的生存环境时,有着截然不同的态度,在艰苦搏斗中感受着人生幸福的故事。
  • 秀才娘子

    秀才娘子

    胡老村有个瘸子秀才,穷就算了连地也不会种,有天家里来了个自称娃娃亲的千金大小姐,前怕狼后怕虎最小的连个老鼠都怕,说什么大小姐,除了会吃以外跟本就没有别的本事了。谁知道她是个来自二十一世纪的身价上万的当红模特,摔个T台就重生了?为了生存只能先赖上个瘸子秀才,死缠烂打成了亲以后才发现自己带着金手指?!现在悔婚还来得及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