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0900000004

第4章 身世之谜(3)

嘉庆二十五年,终于机会来了,这一年的七月二十五日,皇帝突然猝死在热河避暑山庄。由于传位人选一时不能确实,北京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的金匣所藏人名无法得知,而国家又不能无君,于是随行的王公大臣就在承德集会讨论。从现存的史料看,当时与会的人似乎没有分什么党派,只是有些大臣过分稳重,而发生了一些小争论。最先发言的是宗室亲王禧恩,他认为皇帝嫡后所生的二阿哥曼宁是正统,而且嘉庆十八年紫禁城里大乱他平乱有功,得到“智亲王”的嘉号,是嘉庆生前属意的人选,应该由他继位。但是首席军机大臣托津等人则说:二阿哥智勇双全,众望所寄,自当人承大统,不过金匣中的名单未见,万一先皇朱笔亲书的人名不是二阿哥,如何善其后呢?托津的考虑不能说没有道理,但是听在二阿哥耳中实在不是滋味。后来见到金匣中封藏的继承人名果然是二阿哥,曼宁于是登上了龙椅,但他对托津、戴均元一批大臣始终厌恶,对他们在山庄会议时的犹豫不能释怀。

新皇帝就是大家俗称的道光皇帝,他在运送死去皇父棺木返京城时便命军机大臣们写了一份嘉庆皇帝的“遗诏”,不知什么原因,以托津、戴均元为首的拟稿人竟又称乾隆的诞生地是承德避暑山庄。当道光抵达北京后,大学士曹振镛等人就向新皇帝指出“遗诏”中的严重错误,而暗中策动这次告发行动的人则是刘凤诰。

道光皇帝本来对托津等人就不满了,现在正好有了正当的理由,于是先下令要托津等“明白回奏”为什么犯此大错?托津等回答是他们参考了《清仁宗御制诗初集》,也就是嘉庆皇帝在太上皇乾隆死前两年所写祝寿诗下的注文。道光说他们“实属巧辩”,因为嘉庆皇父所说的“都福之庭”语意是“泛言山庄”,“并无诞降山庄之意”,而乾隆《御制诗》久经颁行天下,“不得诿为未读”。因此道光皇帝下令“托津、戴均元俱以年老,不必在军机处行走”,托津、戴均元就这样被逐出了军机处,另外还有卢荫溥、文孚等人也受到降级的处分,军机处与中央政府于是被道光宠幸的一批人曹振镛辈把持了。

乾隆皇帝的出生地竟然在清代中期皇家以及君臣之间产生如此大的问题,甚至影响到中央政权的重组。曹振镛等得势后,在道光的命令下,把嘉庆皇帝御制诗注与遗诏都作了修改,内容统一地都写成了乾隆生于北京雍和宫邸。

清朝官方与宫廷文书上的乾隆诞生地问题,虽然经道光初年的一番改动文字而解决了;但是民间传闻依旧存在,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更因反满种族情绪的推波助澜,乾隆出生地又扯上他生母的问题,承德贫贱李氏女之说随之而生了。由于乾隆的生母若不是高贵的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则乾隆一支的子孙,包括嘉庆与道光在内,显然在血统上都有了问题。他们的血统若有问题,得位之不正当然便是事实了。专家们因此认为乾隆在自己诗注中强调生于雍和宫邸,嘉庆后来承认刘凤诰等的查证属实,以及道光不惜重组军机处高阶人事,都与皇位继承与皇室血统这些重大问题有关。这一看法固然是不无道理,但我个人却有不尽相同的看法。我觉得如果我们能先摒弃乾隆生母是海宁陈家汉人或是承德贫丑宫女等的成见,跳出野史家与小说家所制出的传闻框架,也许我们就可能产生出一些如下的思维来的,例如:

一、乾隆与道光都确说“诞圣”地是北京雍和宫邸,只有嘉庆提出异说,是他在为父亲太上皇祝寿诗中小注上说的:“康熙辛卯肇建山庄,皇父以是年诞生都福之庭,……此中因缘不可思议。”事实上,嘉庆的诗注是值得推敲的,他说承德山庄“肇建”于“康熙辛卯”,这一点就与史实不符,因为承德山庄“肇建”时间是康熙四十二年癸未,不是乾隆出生的五十年辛卯,两件事不能相提并论。再说“此中因缘不可思议”,是不是与康熙六十一年皇家祖孙三代欢聚于山庄狮子园有关呢?因为康熙当时对孙子乾隆极为喜爱,称赞乾隆日后可登大位。我们知道,康熙一生服膺朱熹的理学,很重视道德形象,行事遵循儒家学理。乾隆若是贫贱宫女所生,在他看来必是不成礼统的,必不会对乾隆有好感的,不可思议的因缘也就必不能发生了。总之,嘉庆皇帝为太上皇写祝寿诗绝对是为谄媚的,没有仔细考虑到时间准确与否的若干小节上面。

二、嘉庆能继承皇位实在是有一番曲折的。乾隆初年,皇帝一心一意的要立嫡立长,可是嫡后富察氏所生的两个儿子永琏与永琮,虽然都被乾隆指定为属意人选,但是这两位皇子福小命薄,都在未成年时就先后夭折了。直到乾隆三十八年,皇帝六十三岁时,才密定嘉庆为储君。当时乾隆只有七子存活在世:永琪是废后所生,当然没有资格为继承人;永珹足残好酒,显然不是理想人选;永理才华出众,且书法极精,但是极富文人气息,不适合理政;永磷等皇子年纪过小,学识能力都不足为君。只有永琰(嘉庆本名)“治默持重”,喜怒不形于色,自幼喜读书,十三岁即通五经,“上下三千年,治迹一目了然”,因此乾隆才以他为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永琰在密定为储君后二年结婚,据说他还是“日居书屋,惟究心治法源流,古今得失,寒暑无间”,可见他整天尚友古人,对书本之外事知道不多,对他父亲出生地或有所闻,可能也未能深究,无法确定,所以当实录馆官员检出证据时,他也就相信雍和宫之说了。再说嘉庆为太上皇写祝寿诗时已经三十多岁,思想早已成熟,乾隆出生地若与得位正不正以及血统事有关,他又何必妄生枝节,搬砖头来打自己的脚呢?况且他自己的母亲也可能是汉人冒充入宫的,而且还是一个出身不高贵的优伶或乐工,嘉庆能自揭疮疤吗?

三、乾隆诞生于承德之说确实在乾隆末年已流传了,不然皇帝不会在诗注里用“实于康熙辛卯生于是宫(雍和宫)”来辟谣。然而当时的这项传闻在乾隆与一般大臣看来必不严重,否则皇帝会下令彻查,甚至会大兴狱案,严惩造谣生事之人,因为这是诋毁皇家的大不敬事件。乾隆朝因薄物细故不知发生过多少文字狱案,官民因犯大不敬之条的也不知被杀了多少人,如此恶意的“诞圣地”谣传更是严重的罪行,岂有不严查严办之理?嘉庆在刘凤诰等官员提出文字证明后,也不再坚持“都福之庭”之说,甚至后来也没有下令尽改他诗集中的注文,这也十足表明这是普通事件,不像后世人想像的那么严重。道光重提旧事,完全是借题发挥,用以除去托津等军机处重臣,纯粹是政治斗争的问题。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想法,未必正确,希望将来能出现可靠史料确证乾隆出生于承德山庄,否则我们还是相信当事人乾隆说的为是了。

三、一个久远的传说

关系到一件重大史事的传闻一旦有了相当的社会影响,便势必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一旦有专家学者介入,则被传闻掩盖的历史真相迟早要显露出来,并最终得到社会认可。无根的流言就像天上的乌云一样,可以笼罩一时,终究会风流云散;当然,“乌云”不会自行消散。对于有重大影响的历史传闻,史学家出来廓清至关重要。

海宁陈家

乾隆家世的离奇,除了上面谈到的生母为谁不够清楚之外,还有一些纠缠不清的说法。下面就来谈谈清末民初广为流传的乾隆是海宁陈阁老之子的一段故事。

海宁在清朝时属浙江杭州府,是滨海的一个小县,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一是这里可以观看气势磅礴的海潮,再就是明清以来这里出了一个连皇帝也挂在嘴边的“海宁陈家”。

海宁陈氏后人陈其元所撰《庸闲斋笔记》讲了这么一段掌故:道光朝时他的从祖陈崇礼官建昌道,有一次皇帝召对垂询他的家世,崇礼奏称系陈元龙、陈世倌的后人,道光皇帝听了,微微一笑说:“汝固海宁陈家也。”于是将他擢升为盐运使。

这里提到的陈世倌,就是乾隆六年(1741年)以尚书官拜文渊阁大学士,被广为传说是乾隆真正生父的海宁陈阁老。

清朝末造,革命军兴,排满浪潮风起云涌,一些暴露清官秘闻或丑闻的野史、小说、词曲纷然杂出,尤以南方为盛。天嘏所著《清代外史》排击满清不遗余力,此文首揭“弘历非满洲种”,铺陈乾隆乃海宁陈氏之子的故事如下:

浙江海宁陈氏,自明季衣冠雀起,渐闻于时,至(陈)之遴,始以降清,位至极品。厥后陈诜,陈世倌、陈元龙,父子叔侄,并位极人臣,遭际最盛。康熙间,胤祯(按即胤禛)与陈氏尤相善。会两家各生子,其岁、月、日、时皆同。胤祯闻悉,乃大喜,命抱以来。久之,始送归,则竟非己子,且易男为女矣。陈氏殊震怖,顾不敢剖辩,遂力秘之。未几,胤祯袭帝位,即特擢陈氏数人至显位。迨乾隆时,其优礼于陈者尤厚。尝南巡至海宁,即日幸陈氏家,升堂,垂询家世。将出,至中门,命即封之。谓陈氏曰:“厥后非天子临幸,此门毋轻开也。”由是,陈氏遂永键其门。或曰:“弘历实自疑,故欲亲加访问耳。”或曰:“胤祯之子,实非男,入宫比视,妃窃易之,胤祯亦不知也。”或又曰:“弘历既自知非满人,在宫中尝屡屡穿汉服,欲竟易之。一日,冕旒袍服,召所亲近曰:‘朕似汉人否?’一老臣跪对曰:‘皇上于汉人诚似矣,而于满洲非也。’弘历乃止。”

此说一出,又有钱塘九钟主人撰《清宫词》为之推波助澜。《清宫词》中有一首暗喻乾隆出海宁陈家:

巨族盐官高渤海,异闻百载每传疑。

冕旒汉制绝难复,曾向安澜驻翠蕤。

该诗作者还对最后一句诗加注云:“海宁陈氏有安澜园,高宗南巡时,驻跸园中,流连最久。乾隆中,尝议复古衣冠制,不果行。”

海宁陈家源出渤海高氏,至始祖高谅时,游学至海宁,不小心落入水中,被一卖豆腐的老汉救了上来。这位救命恩人叫陈照遇,老而无子,便以女儿妻高谅,高谅生子,便承外祖姓陈氏。以此之故,上面那首《清宫词》开头说的“巨族盐官高渤海”,指的就是海宁陈家。这首词的原注指乾隆南巡驻陈氏安澜园流连最久为证,表明钱塘九钟主人比天嘏要有历史修养,他已经注意到对传闻异辞、稗官野史要引史实为据。

应该说,《清代外史》也好,《清宫词》也好,有关乾隆生父的异说,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带有浓厚的排满的政治色彩。因为如能坐实乾隆是海宁陈氏之子,也就无异于否定了他的纯正的满洲血统,清朝自乾隆以后,实在已成了汉家天下。因此,这个传闻尤为汉人津津乐道,到了晚清,几乎众口一词,牢不可破,尤其江浙一带。这种强烈的种族敌忾情绪难免激起满族人的反感以至气愤,富察敦崇所撰《皇室闻见录》即现在能见到的较早的辩诬之作:

俗谓雍正在藩邸时,王妃诞生一女,恐失王眷,适有邻居海宁陈氏,恰生一男,命太监取而观之,既送出,则易女矣,男即乾隆也。夫以雍正之英明,岂能任后宫以女易男?且皇孙诞生,应由本邸差派太监,面见内奏事,先行口奏,再由宗人府专折奏闻,以备命名,岂能迟至数日数月方始声报也?其诬可知。

富察敦崇以旗人谈清宫事,本应精确,可惜亦不尽然。这表明有关乾隆是否为海宁陈氏之子的争论,还处于低层次阶段。说者不免漏洞百出,荒唐可笑,而辩者也未能以确凿根据力辟传闻之伪。正当局势混沌不清之际,小说家又出来添乱,首先登场的就是名噪一时的鸳鸯蝴蝶派大家之一许啸天先生。

1925年在上海出版的许啸天名著《清官十三朝演义》共一百回,从爱新觉罗始祖布库里雍顺一直写到宣统大婚。关于乾隆家世,书中即写乾隆原是陈阁老的儿子,被雍正妃子用“掉包计”换了来,乾隆长大以后,从乳母嘴里得知隐情,便借南巡之名,去海宁探望生身父母,但此时陈阁老夫妇早已去世,乾隆只得到墓前,用黄幔遮着,行了人子的大礼。许啸天虽写200年前的乾隆故事,却融入了上海滩十里洋场的韵味,加以文笔如行云流水般地自然晓畅,因而十分投合市井小民的胃口。随着《清宫十三朝演义》的风靡一时,乾隆为海宁陈阁老之子的说法更不胫而走,广为人知。

金庸笔下的“掉包计”

中国历来就有俗文化压倒雅文化,《演义》、小说之类埋没“正史”的传统。一部《三国演义》风行海内,几乎家喻户晓,而没有什么人知道晋朝人陈寿还有一部纪传体正史《三国志》,民间以为《三国演义》讲的就是三国时代的历史。这大概就是虚实参半,甚至完全荒诞不经的“演义”、小说大得其道的社会原因吧!近来,乾隆为海宁陈家之子的传闻仍不断写入文艺作品,而影响最大的当推武侠小说泰斗金庸的《书剑恩仇录》。

金庸先生是浙江海宁人,自述当童子军时就曾在乾隆修筑的海塘上露营,看到如万马奔腾一样汹涌而来的海潮。由于从小听的就是有关乾隆的种种传闻,故而他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也就紧紧围绕着乾隆家世之谜展开。在金庸笔下,当时江湖最大的帮会——红花会的总舵主于万亭秘密入宫,将乾隆生母陈世倌夫人的一封信交给乾隆,信中详述乾隆出生经过,并指他左股有朱记一块为证。待于万亭走后,乾隆便把当年喂奶的乳母廖氏传来,秘密询问,得悉了自己的家世真情:

同类推荐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联圣钟云舫

    联圣钟云舫

    在中国近代史的画卷里,曾经被历史烟尘湮没,近年来才发现的一个不朽人物——钟云舫,而今他已声名大噪。重庆市为此专门成立了“钟云舫研究会”,将钟云舫研究列入了该市社会科学重点研究课题,并拟将钟云舫申报中国和世界文化名人。“我国文化史上,书圣有王右军,画圣有吴道子,茶圣有陆羽,诗圣有杜甫,联之有圣,非钟云舫夫子莫属!”本书以翔实的史料、深沉的情感、犀利的文笔、紧凑的情节描写了钟云舫传奇的一生。本书也是了解晚清社会境况和川东风土人情的风俗画卷。
  •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

    名人传记丛书——吉卜林——“帝国诗人”的爱与痛:“立足课本,超越课堂”,以提高中小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让中小学生从课内受益到课外,是一生的良师益友。
  • 王石传

    王石传

    1951年1月,王石出生在广西省(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的一个军人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名老红军,母亲是锡伯族。王石承袭了父亲军人血液中好胜的本性与母亲锡伯族能征善战的特征,天生骨子里就带着一种野性。
  • 卡内基自传

    卡内基自传

    安德鲁·卡内基是美国第一位现代工业巨头,他的一生经历了从工业革命早期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各个阶段。卡内基从小信差干起,此后,偷学发电报、进铁路公司、当上铁路公司主管、贷款开发卧铺车厢、创建钢铁公司,直到建立起垄断美国钢铁业的钢铁王国。卡内基的前半生拼命赚钱,成为白手起家的成功典范。50年后,已经成为钢铁大王、世界首富的安德鲁·卡内基以5亿美元(相当于2008年的200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的产业卖给了金融大王摩根,并在此后的余生将个人财富全数捐赠,成为第一个倡议裸捐的财富榜样。如今,遍布全球的卡内基音乐厅、卡内基大学、卡内基图书馆,在他的身后延续着成功的人生。
热门推荐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实用演讲技法大全

    演讲是一门科学与艺术。拥有高超的演讲技能不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良好体现,更是成功人士必备的技能之一。《实用演讲技术大全》分为六篇,共四十四章,在全面介绍演讲高手必备的基本知识,演讲前需要进行的精心准备,以及如何分析、了解、打动、说服、调动听众的基础上,重点讲解了如何设置精彩演讲的亮点,怎样灵活运用演讲的技能,以及不同类型演讲技法的使用要点。
  • 女强:独宠特工妃

    女强:独宠特工妃

    海桐,一代特种兵,不幸穿越天圣朝大将军之女龙馨毓身上,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佟洛炀,本是冷心之人,却被一个成天打打杀杀的女人迷了心魂,从此欲罢不能。烘云,沙漠枭雄遇上女中豪杰“花木兰”,从此各种爱恨情仇牵扯不尽。面对睿智多谋的佟洛炀,肆意洒脱的烘云,海桐该何从选择,究竟哪一个才是她最终的良配。
  •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与东周列国志

    毛泽东熟悉历史,其中有一段是东周列国,也就是从周平王迁都洛阳到秦始皇这段悠久的故事。六经皆史。他从小就读古书,有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凡先秦诸家著作,无所不读。
  • 憧憬

    憧憬

    素贞腹部胀痛,已经有小两天了。起初.只觉得那儿有团生面样的东西堵着,后来那团面慢慢发酵伸展,渐渐地,整个腹部就胀疼起来。按说从前肚子也胀过,也疼过,可那种胀,是明目张胆的胀,摸着如揣个滚圆西瓜,敲打似牛皮小鼓般嘣响。那种疼,也是利利落落、翻江倒海般生疼,吃一粒马丁啉,喝一杯肠清茶,或者烤几瓣老蒜吞下,咕噜噜嗳了几口馊气,放了几个响屁,最多猛一阵拉稀,便万事大吉。不像眼下,感觉胀得像吞了一砣生铁,摸上去肚皮却瘪瘪软软的。那疼痛,更是阴阴森森,不急不徐,令人说不出叫不响的窝火憋气。况且,马丁啉也吃了,肠清茶也喝了,烤老蒜也吞了,还是硬生生堵着胀着,不见半点松动。
  • 甜心限售已绝版

    甜心限售已绝版

    “想知道你奶奶的死因,就来马德里斯,这里有一个你会愿意知道的真相。”一纸入学邀请,展开了一段华丽甜美的浪漫爱情之旅。一边学习甜点制作,一边被众美男层层包围,这就如同踏入了爱丽丝仙境一般的不可思议。他是温柔似水的柔情少年,他是邪魅狷狂的伯爵之子,他是天然乐观的财阀少爷,还有那寡言少语的恶魔美男——初见时,他紧攥住她的手腕:“我最讨厌,糕点制作被你这样的人污染!”一场一场的比赛接踵而至,名为“恋爱”的种子悄然萌芽——“如果这场比赛我们获胜了,”他邪肆一笑提起了赛前约定一茬,“你就属于我了。”【这是一个真正的吃货绝对不会放手的华丽故事√】【主打动漫《梦色糕点师》】
  • 万界最强狂帝

    万界最强狂帝

    鹿鼎记世界,他是大清第一权臣鳌拜之子,是江湖上人人敬畏的修罗…狂蟒之灾世界,他生下来便身家百亿,曾和国际女星传出绯闻,曾当着全球人的面前炫富…功夫世界,他是杀伐果断的斧头帮太子,他曾抢过乞丐的武功秘籍,也曾被称为救国救民的大英雄…超神学院世界,他曾打哭过死神卡尔,更是凯莎念念不忘的男人…活的好不如生的好,自助投胎机,可自由选择身世背景,诸天万界,任我嚣张纵横。(群:568825809)
  •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豪门侍女之痴少有毒

    J市鼎鼎大名的唐氏集团,旗下公司遍布全国,唐氏集团未来的接班人,聪慧过人,十岁就被誉为商界天才,然而十几年过去了,这未来的接班人却迟迟未出现,以至于多年后的人们都忘记了这件事。沐风本应是一个站在顶端的男人,却顶着痴傻的名义生活了十几年,属于他的东西必须亲生夺回。简依依重度宅腐患者,懒癌晚期,饶是有一腔热血却只是奉献给了床,放着每天在家打游戏睡觉的日子不过,偏偏跑去伺候人,被某人各种使唤,要是知道因为当初多看了某人一眼,恨不得把眼珠子挖出来。简依依仰头绝望的看着眼前这个威武高大,帅的刺眼的人,心里默念:谁说他是傻子的,特么出来,看我不打死他,要不是看你有几分颜值,鬼才愿意受这份委屈。小日常简依依一脸惊恐:“这.....我....我不是故意的”吓得声音都在颤抖。沐风看似很难办的说:“这可是前朝的,目前的市价可是五十万,哎,就这么碎了,也不知道这五十年后,一百年后值多少钱呢,真是可惜了啊。”简依依心碎了一地,这么屁大个杯子,咋就那么值钱,值钱的东西老师没有教过,要收好吗?“那要不是你突然靠过来,它也不会碎。”沐风一脸坏笑的说:“是不是你碰掉的?”简依依无奈的点头,沐风笑意更甚:“那不得了。”沐风悠闲的坐在沙发上看电视指着茶几上的果盘笑着说:“我要吃这个。”蹲坐在一旁的简依依冷冷的说:“你想吃就拿啊,反正是你自己家,不用跟我打报告。”沐风邪魅一笑“我要你喂我吃。”简依依一脸不敢置信的看着他的侧脸嘲笑着说:“少爷,难道你没有手吗?这是什么?”戳了戳他的手背。沐风一脸心疼的说:“哎呀,一想到我最喜爱的杯子被有些人给摔碎了,我这个心啊,整个人一点力气都没有了,哎。”这话一出,简依依气不打一处来,却又不敢发作,乖乖的拿起桌上上苹果递到他嘴边,却见他笑着说:“我要吃葡萄,记得剥皮哟~~~。”我去你大爷,我特么吃个香蕉都懒得剥皮的人....心里虽然不愿意,身体却很诚实嘛。
  • 白狐情史

    白狐情史

    我,一只懵懂的小白狐,玩弄宫廷朝野,权臣名士,终在女娲的翻手云雨中,从商朝末年穿越到夏朝晚期的风云争斗中。重返故地,旧情难续。从此,我带上了一个娇艳的面具,生杀予夺。
  • 穿越大秦:山有扶苏

    穿越大秦:山有扶苏

    大秦一害赵小七,封号荷华公主,因着始皇撑腰,肆无忌惮横行霸道,欺女霸男无恶不作。咸阳凡有几分姿色者人人自危!唯一小将章邯临危不惧,甘之如饴。荷华捏着胖成大饼的脸恬不知耻:“章小邯,本殿美吗?”章邯面不改色:“殿下倾国倾城。”始皇爸爸→_→:章邯,这么假的话你都说的出口,亏心不亏心?你不亏心寡人都觉得亏心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