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84200000006

第6章 自恋

有一则幽默:一个人问,歇在镜子上的蚊子是公的还是母的?另一人答曰:肯定是母的。这是用女性的行为特点推断出来的结论,看来女人喜欢照镜子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就此可以谈谈男女在自恋上的差异。

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一些?这个问题似乎很难回答。有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在路边摆了一面大镜子,然后观察谁会照上一照。实验的结果令心理学家大吃一惊:男人比女人更喜欢照镜子!但是,这个实验也有漏洞,有人会说,女人在出门之前花了数倍于男人的时间精心修饰自己,她们当然不必再使用路边的镜子。

也许男人和女人谁更自恋是一个永远也争不清楚的问题,但男女自恋方式的差异是存在的。照镜子是女人自恋的铁证,追逐更高的权威、更大的成功则是男人自恋的典型表现。

人们有时会坚持认为自恋是所有女人的基本态度;但是,把这一概念推得太广会破坏它的本义。女人之所以成为自恋者的一个理由是,她从作为一个主体中体会到了挫折感。正如波伏瓦所说,“她被占有,但是她什么都没做”;男人的活动没有对她开放。因为她无法忘记自我,也无法放弃自身,所以她也无法成为一个天才的恋爱专家。对女自恋者而言,她需要社会;她需要通过服装、谈话、或甚至是舞台来展示自己。“如果她逃避了一个男人的专制,她就必须接受公共舆论的专制。这种把她与其他人捆绑在一起的束缚意味着没有交换的交互作用,如果她想获得他人的认同,就必须停止成为一个自恋者”。

一般性的自恋不一定是坏事。如:艺术家在某种程度上的自恋,有时候不仅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增加他们的个人魅力。但适度很重要,自恋就像炒菜用的盐,少了则淡而无味,多了便难以入口。

美国作家格特鲁德?斯泰因,很喜欢用“天才”来形容自己,她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几乎成了巴黎艺术界的名言:“现代文化就是格特鲁德?斯泰因。”

自恋狂通常都是没心没肺且嚣张的。斯泰因读书的时候,哲学考试斯交了白卷,而且还在上面写道:“真是抱歉,今天我一点也不喜欢这张哲学考卷”。而那个学期的艺术课,她拿了最高分,因此她认为,她就是天才,就是宠儿,人人都必须照顾她,而且必须得甘之如饴。

可以说,自恋性病态人格是人格障碍之一,国际通用的《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三版把这种人格描述为自以为是、自我陶醉的人格。

其主要特征是:

强烈的自我表现欲和从他人那里获得注意与羡慕的愿望;

一贯自我评价过高,自以为才华出众、能力超群,常常不现实地夸大自己的成绩,倾向于极端的自我专注;

好产生海阔天空的幻想,内容多是自我陶醉性的,如幻想自己成就辉煌,荣誉和享受接踵而来;

权欲倾向明显,期待他人给自己以特殊的偏爱和关心,不愿相互承担责任,很少意识到其剥夺性行为是自私的和专横的;

缺乏责任心,常用自负傲慢、妄自尊大、花言巧语和推诿转嫁等态度来为自己的不负责任辩解,漠视正确的自重和自尊;

在人际交往方面,与他人缺乏感情交流,喜欢占便宜;在面临批评和挫折时,要么表现出不屑一顾,要么表现出强烈的愤怒、羞辱或空虚;

容易给人造成一种毫不在乎和玩世不恭的假象,事实上却很在意别人的注意和称赞;为谋取个人利益不择手段,只愿享受,不想付出等等。

当然,自恋也会造成自伤。从表面上看,自恋性人格障碍患者处处为自己物质的和心理的利益考虑,而实际上,他的一切利益都因为自恋而受到了损害。

第一,自恋是一种对赞美成瘾的症状,为了获得赞美,自恋者会不惜一切代价。比如有人冒生命危险而求得“天下谁人不识君”的知名度,这就走向了自恋的反面--自毁、自虐。

第二,自恋是一种非理性的力量,自恋者本人无法控制它,所以就永远不可能获得内心的宁静,永远都会被无形的鞭子抽打,只知道朝前奔走,而没有一个可感可知的现实目标。

第三,自恋者也会下意识地明白,总是从别人那里获得赞美是不可能的,所以他会不自觉地限定自己的活动范围,以回避外界任何可能伤及自恋的因素。

第四,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自恋者会因为他的自私表现而丧失他最看重的东西--来自别人的赞美,这对他来说是毁灭性的打击,并且可以使其进入追求赞美--失败--更强烈地追求--更大的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自恋者易患抑郁症,原因就在这里。

从青春期开始,女人就知道自己是身体是被动的和可求的;她通过自己的身体来确认自己。作为一个孩子,女孩把玩具娃娃当作是自我的体现。作为一个成年人,女人则借助于镜子。男人的身体代表超越性;女人的身体则代表消极的固有性--这就是为什么她能在镜子中捕捉到自己。

精神分析学家奥托?兰克阐明了镜子同神话,以及同梦幻般的双我(double)之间的关系。映像尤其在女人那里是被认同于自我的。漂亮的外貌,对于男性意味着超越;对于女性则意味着被动的内在性;只有后者才会想引起别人的密切注意,因而才可能被那一动不动的银色捕兽器给捉住。男人觉得并希望自己是主动的,是主体,他不是通过固定不变的映像去观察自己;它对他几乎没有吸引力,因为在男人看来他的身体不是欲望的客体;而女人却知道自己是客体,并且使自己成为客体,所以她相信通过镜子她确实能够看到她自己。作为一个被动的既定事实,这种反映,和她本人一样,也是一种物;当她确实渴望女性肉体(她的肉体)的时候,她会通过自己的仰慕和欲望,赋予她在镜子中所看到的特质以生命。镜子是创造复制品的惟一方式,女人也许可以通过内心的对话来创造自己的复制品,也就是说,她在自我想像中建立了自己的形象。

波伏瓦在《当灵魂首先到来》一书中,在一个名为《马赛尔》的短篇小说中创造了这样一个角色。小时候,马赛尔认为自己注定会嫁给一个伟大的人。她在她姨妈的图书馆或阅读室里读书。在那里,她见到了许多成年人,她梦想他们都是聪明的杰出人物:

图书馆的一些固定的读者激起了马赛尔的兴趣:带着忧虑眼神的中年男人,思考使他们的脸显得成熟而文雅。从他们漂亮的灰色头发,他们的外套以及白皙的手上,她辨别出一种高贵的优雅,这种优雅看上去来自他们的灵魂。也许他们是作家、诗人:他们一定属于知识分子精英中的一员。马赛尔虔诚地注视着他们。她热切地希望有一天他们中的一个能注意到她,并且用温和的语调对她说:“这个可爱的姑娘读的是多么严肃的书呀!”他将会把她带到一个装满书和画的漂亮的屋子里,而且他会像对待成人一样与她交谈。

波伏瓦说,马赛尔在年轻的时候就精彩地揭示了自己的命运。“我将与一个天才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我将成为他的伴侣。”

自恋者所具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他们觉得被人误解了;周围的人们没有认识到他们的特殊素质;他们把别人所表现出的这种无知或冷淡,解释成这些人认为他们心中藏有秘密。

实际上,他们许多人的心里确实一直埋藏着童年或青年时的某些事件,这些事件对他们的生活十分重要;他们知道,他们的正式传记不会和他们真正的生活经历混在一起。但自恋的热所扮演的主角往往只是想像出来的,因为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缺乏自我实现;赋予他以个性的并不是具体的世界,而是一种隐秘的本原,一种有如燃素的模糊“力量”或“德性”。

他们相信自己所扮演的主角是存在的,但他若是想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就会如挣扎的神经病患者那样,狠狠地忏悔无形的罪过。两者都有归结为空洞信念的“秘密”,这是他们内心深处的一把钥匙,可以解开他们的情感和行动之谜,并为它们进行辩护。正是由于他们十分缺乏意志以及由于他们的惰性,才产生了这种在神经病患者身上所存在的幻觉;而且正是由于女人无法表达自己,他才认为在她心里也有一种不可名状的神秘。

自恋者尽管表面上傲慢,实际上仍认识到自己的地位并不稳固;这也是为什么他烦躁不安、过于敏感、爱发脾气、时刻警惕的原因;他的虚荣心是无法满足的。他越老越是追求赞美和成功,越是怀疑他的周围阴谋四伏;他精神失常,鬼迷心窍,藏人不真诚的黑暗之中,终于在四周筑起了精神错乱和妄想症的围墙。有一种说法特别适用于她:“发现生活的人将失去生活。”

当然,这些只是从自恋者的负面予以的分析,很多事情要一分为二地看。现代社会给自恋这一事实或现象本身显示出了更大更多更广的宽容甚至支持的态度。更多的一些人士也坚持认定,自恋倾向没什么不好,甚至可以说是有益的,凡是内心丰富、敏感的人多少都有一些,自恋也带来了高度的自信或者自卑,在这里,自信和自卑就像一张纸的正反两面,可以相互转化。

主题链接:

自恋:自恋是人类感情中的一部分,它源自我们对别人结合的渴望。按照精神分析的解释,起源于一种源于自卑感的压抑的防御心理,自我由于不能以正常方式满足成就动机,采取了封闭的过度关注自我的外在评价的种种虚幻形式,如名气、赞美、点击率,有时会把是否得到他人的关注视为行动的惟一理由。自恋者经常会没有理由的关注比自己名气大的人,暗地里形成一种和偶像结为一体的虚幻感,当这种感觉遭到否定(或者是追星行为遭到打击,或是偶像遭遇丑闻失去可攀附的理由)就会转为对偶像的极度仇恨乃至人身攻击。

相关阅读: 《当灵魂首先到来》和《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

名家简介:

奥托 兰克,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的学生,他把弗洛伊德的关于精神分析的方法用来解释神话和民歌传说,这样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人类想像的各种表现有很多地方是相同的。著有《论艺术家》、《论诗歌和古代传说中的乱伦主题》等。

同类推荐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男人模式:3000年关于男子品性的智者高论

    本书汇集了自荷马以来西方的经典文学、哲学、历史作品中对男人品性和形象的描述,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思考男人之道的窗口。通过这扇窗口,读者看到了骑士时代的男子、绅士时代的男子、智慧的男子、家庭中的男子、从政的男子、高尚的男子、美国男子以及后现代的男子,看到他们的勇气、信心、智慧、浪漫、困惑。书中所选,既有对男人品性的哲学和道德思辨,自亚里斯多德到奥古斯丁,到培根,剖析男性美德的细微之处;也有对男人角色的有力辩护,自古罗马的卡托到戴高乐以至肯尼迪,先贤之训诫名言,值得深思;更有对男子形象与模式的生动描摹,自荷马笔下的俄底修斯到中世纪的浪漫骑士,无不是经典男人气质的体现,给人以深刻印象。
  • 《论语》与近代日本

    《论语》与近代日本

    作为一部传统文化典籍,《论语》不仅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就东亚特别是日本文化发展而言,《论语》也是一部不能被遗忘的文献。近代日本的《论语》研究,折射出日本民族自身近代化进程中所遭遇的挑战、做出的抉择。本书从梳理截至近代以前《论语》在日本的流布概况入手,进而选取近代日本中国学界在哲学、历史、文学等人文学科领域的若干研究成果以及近代日本文学创作领域的相关作品,就其源于各自不同的立场、视角、学养以及情感体认而完成的《论语》阐释,尝试做出相对客观的清理与解读。书后并附“近代日本《论语》研究著作目录”,以期为读者的深入阅读与研究,提供有益的帮助。
  •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观阴明道:一本不一样的道德经

    《道德经》被誉为修身处世的古老“东方圣经”。本书作者通过几年的研读,从原文入手,结合老子生平和当时的文化背景,重新编排了《道德经》的篇章,并结合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对书中提出的修道、养德、立国思想做出了更加透彻的解释,解读出一本与众不同的《道德经》。
  • 人生的九项修炼

    人生的九项修炼

    成功的人生离不开修炼。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由此可见,无论是谁,要想实现梦想,改变命运,都必须脚踏实地地进行自我修炼。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认识自己、努力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从而站在时代潮头,走在时代前列。“不但要在艰苦的、困难的以至失败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而且要在顺利的、成功的、胜利的革命实践中来锻炼自己,加紧自己的修养。”时时、事事、处处修炼自己,才能获取创新的灵感,赢得成功的自信,把握人生的命运。
热门推荐
  • 离婚三十天

    离婚三十天

    80后的苏念忧和陆天一毕业工作之后,跟大多数都市快男快女一样,追求潮流时尚裸婚,结婚三年,矛盾日益增加。家庭矛盾亮红灯,要离婚。好,离就离,姐还不伺候你们了。离婚,好办,离婚不离居。没男人,没事,姐天天去相亲。离婚不离居的生活,尴尬的身份,在这小小的屋檐下,上演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情。这样多姿多彩的生活,两个人暗生情愫,情人还是原配的好。陆天一下定决心,重新追求苏念忧。求婚,不料遭到丈母娘的拒绝,苏念忧的意外怀孕,上演了一段苦命悲催的追妻之路。精彩镜头:1:离婚后的第一天。陆天一从书房中走了出来,摸着僵硬的脖颈,面色不悦。咧着嘴,真疼。还是睡床的时候舒服啊。伸了一个懒腰,看着洗手间的房门还关着,里面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切,这个女人,一大早又在洗澡。”陆天一抬脚踢了踢房门。“喂,你好了没有。”“等等。还需要一会儿。”陆天一撇撇嘴,等了一会儿,抬头看着墙上的时钟,一点一点的溜走。一分钟过去了,两分钟过去了,三分钟过去了,、、、、十分钟过去了。“死女人,你好了没有,已经过了十分钟了。”陆天一感觉一阵尿急。伸手一推,将房门打开,刚褪下裤子,正欲准备尿尿,却听见一声尖叫。“啊啊啊啊、”陆天一一惊,将尿憋了回去。“死女人,你鬼叫什么?真是吓死我了。尿都被你吓得倒回去了。”陆天一不满的嚷嚷道,提起裤子。苏念忧瞪着陆天一,将浴袍披在身上。“陆天一。你看什么看,真是的,差点什么也被你看光了。”苏念忧依旧瞪着陆天一。陆天一眉头一皱,“就你这个身体,我都看了三年了,哪里没有看见过。再说了,闭上眼睛都能知道你长个什么样子,还需要去看?”陆天一不满的嘟囔一声。2:苏念忧生气的将卧室的房门一锁。陆天一洗漱完毕,正欲进门换衣服,想起在洗手间的尴尬一幕,于是皱了皱眉头,轻轻地叩门。“苏念忧,你好了没有。我上班要穿的衣服还在屋里呢。”等了一会儿,没有人回答。陆天一正欲发怒,想起现在两个人现在已经离婚了,需要的是和平相处,忍住脾气,坐在沙发上等着苏念忧出来,却不想左等右等,等了二十分钟苏念忧还没有出来。不行,现在已经很晚了,在不换衣服就要迟到了。冲到门边,大声的敲着门。“苏念忧,你好了没有,我要迟到了。”“死女人,你好了没有?”“快点啊,死女人。”完了,完了,这下要迟到了。陆天一在心中暗想道。
  • 别让拖延害了你

    别让拖延害了你

    本书详解拖延症基本类型和表现症状,在揭开拖延症真相面纱的同时,帮你揪出让人变成“拖拉斯基”的真凶。结合我们身边的生活案例和心理学研究成果,对困扰你的拖延症问题进行一次科学、全面的趣味剖析等内容。
  • 中国经济2017

    中国经济2017

    产能过剩、资本过剩、模式过剩……过剩成为全球趋势,经济发展如何找到“新大陆”?中国经济陷入“冰火两重天”,让人如坠云雾,其复杂性是有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包抄合围”的综合结果,是历史“积病”的积劳成疾,是改革操之过急后的乱象叠加,也是超大国体背后的“众口难调”。这样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突围点在哪里,其未来又在哪里?只有改革落地、创新理念,才能破解中国经济复杂局势。2017年正值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时期。“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引领着经济发展的方向。同时科技产业、电影产业、体育产业等新兴产业的火爆,能否将中国经济推回快车道,让人充满期待。
  • 天昏地觉

    天昏地觉

    天地九州,各有其幽,万古道统,吾辈长修!
  • 如何创办面条店

    如何创办面条店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惠及亿万农民的大事、实事、好事。建设新农村,关键是培养新农民。农村要小康,科技做大梁;农民要致富,知识来开路。茅建民和张宇编著的这本《如何创办面条店》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介绍了面条与面条店、面条店开业的准备、经营技巧、面条店的服务、促销、面条制作技术、面条制作实例等内容。
  • 从崩坏开始旅行

    从崩坏开始旅行

    因为一场车祸,导致他变得冷血无情,直到回到她的身边后,才明白自己过去所做的一切让她多么的痛苦。夜羽:为了你,我愿意与全世界为敌……崩坏世界、从零开始的异世界生活、学战都市、约会大作战、火影、恶魔高校、Re:creators、神印王座、魔改刀剑神域。
  • 我穿越变成了狗

    我穿越变成了狗

    当一觉醒来,你发现自己变成了狗
  • 冒牌女神

    冒牌女神

    前,她是光鲜亮丽的公主;人后,她是质朴的邻家女孩。作为一个资深的“冒牌女神”,范琳每天都能在这两种模式间自由切换、乐此不疲。拥有贴心完美的闺密、进入心仪的时尚杂志社工作、邂逅百分百男神程效许……生活似乎就这样沿着她预想的轨道蒸蒸日上。然而,假扮的人生一旦出现裂痕,轰然崩塌也不过是一眨眼的事情。职场遭人陷害、梦想被人打碎、爱情出现动荡,就连一向引以为傲的友情,到最后都只是一场处心积虑的算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范琳第一次觉得自己一直坚持的东西,那么苍白无力。生活就像盒子里的巧克力糖,没有人知道,洗心革面、诚实面对自己内心的范琳,小心翼翼摸索出的,究竟是甜蜜,还是苦涩……
  •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读懂童年:曲韵儿童心理课

    本书从儿童的行为、情绪、交际、身体和生理等因素入手,讲解儿童表面问题所暗含的心理原因,从而帮助父母解决问题,使孩子更好地成长。
  • 战国赵为王

    战国赵为王

    一个两千年后的灵魂,穿越到了公元前260年赵孝成王丹的身上。为了摆脱将来沦为秦始皇一统天下垫脚石的命运,赵丹决定还是把这个统一天下的担子放在自己肩膀上好了。但在那之前,赵丹得应对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此时此刻正是秦赵长平之战的最紧要关头,所以赵括换廉颇,到底换不换?本书QQ交流群:67248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