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发生,大自然的闭塞现象解除。君子应当效法这一精神,赦免不是故意犯过的人,宽恕减轻故意犯罪的人。《后汉书·陈宠传》中说:“到除夕,如果死刑还没有执行完毕,春天已经到来,就要延迟到第二年的冬天才执行。”亦即人的行为,必须与大自然因应。
初六:无咎。
《象》曰:刚柔之际,义“无咎”也。
这一卦,是解除困难的时刻,“初六”柔爻,在最下方,柔顺,位置不显著,所以安全。而且,“初六”与上卦的“九四”,阴阳相应,虽然不会大吉,也没有灾难。
《象传》说:“在初六”与“九四”刚柔相应的状况下,应当不会有灾难。这一爻,说明当困难开始之初,就应当迅速解除。
九二:田获三狐,得黄矢,贞吉。
《象》曰:“九二”“贞吉”,得中道也。这一爻的象征意义,不容易了解。一说是狐,即使人中邪的动物,象征小人。这一卦有四个阴爻,除了在君位的“六五”之外,还有三个阴爻,所以说三狐。
“九二”阳爻刚毅,在内卦的中位,因而中庸,又与君位的“六五”相应,得到信任,能够驱逐迷惑君主的小人,所以说猎获三只狐。射狐如果被逃走,就会损失黄金的箭;但射中猎获,就会得回箭。“黄”是地的颜色,在木火土金水的五行中,是中央颜色;箭是直的,象征在驱逐小人时,须用中庸、正直的方法。驱逐小人,是为了使正义伸张,须坚守正道,才会吉祥。这一爻,说明解除困难,须把握中庸、正直的原则。
六三:负且乘,致寇至,贞吝。
《象》曰:“负且乘”,亦可丑也。自我“致”戎,又谁咎也。
《系辞传》对这一爻的说明:背负物件,是卑贱小人的工作,车是贵人乘坐的器物。卑贱的小人,乘坐贵人用的车辆,强盗就想夺取了。
“六三”是阴爻,象征小人却位于下卦的最高位,而且阴爻阳位不正,品德与地位不相称,必然会招致想盗取这一地位的人的出现。就是坚守正道,也难以免羞。
《象传》说:乘坐超越自己身份的车辆,也不惭愧。自己招来强盗,又会是谁的过失呢?后世用“负乘”形容地位与身份不相称的人,就是出自这一爻辞。这一爻,说明解除困难,名实必须相符。
九四:解而拇,朋至斯孚。
《象》曰:“解而拇”,未当位也。
这一爻中,“九四”与“初六”,位都不正;亦即以不正相应。不过“九四”是阳爻,象征君子;“初六”是阴爻,象征小人;虽然相应,却不能成为同志。“九四”断然将“初六”切除,朋友才会到来,对自己产生信心。亦即,切断与小人的关系,才会得到君子的信任。
《象传》说:这是由于位置不正的缘故。因为“九四”应当得正却不正,含有惋惜的意思。
这一爻,说明除恶务尽,才能得到君子的信任与支持。
六五:君子维有解,吉;有孚于小人。
《象》曰:“君子有解”,“小人”退也。
这一卦,有四个阴爻,阴爻代表小人,其中只有“六五”的君位,是君子,但容易与其他三个阴爻的小人混淆。君子应当只与君子交往,必须远离小人,结果才会吉祥;所以,君子在思考是否已经切断不良的交往时,应当以小人是否已经退去来验证。这一爻,说明君子势长,小人必然势消。
上六:公用射隼,于高墉之上,获之,无不利。
《象》曰:“公用射隼”,以解悖也。
《系辞传》对这一爻说:“隼是猎物,弓箭是打猎的工具,是人在射。君子将猎具藏在身上,等待时机行动,怎么会不利呢?”
“上六”是这一卦的最高位,但不如“五”的君位,所以称公,公爵的意思。这一爻,是解卦的终结的一爻,必然一切困难都已经解除。“上六”对贪想高位、不相应的小人,“六三”在他飞上来的时候,就像站在高墙上射隼般,将其射落,不会有不利。
《象传》说:公爵将隼射落,以解决叛乱。这一爻,说明对邪恶应采取断然手段。
【总结】
每个人在成长和仕途发展的道路上,都无法避免的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然而,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找不到克服困难的办法。解卦告诉我们说,当发生困难时,就应当设法解除。而且,是采用柔和平易的方法,这样就能快速而妥当的度过难关。但是,且不可鲁莽行事。最后,需要提醒读者时,该采用严厉手段的时候,也决不能犹豫不决。须知,一张一弛,乃文武之道。
瞄准机会,果断出击
宋襄公,春秋中前期宋国国主,颇有作为的政治家,以仁义见称。他在位期间,一心想建立诸侯的霸主地位。但是,由于他不能审时度势,在泓水战役中果断出击,结果白白葬送了性命了,同时,也预示着他的霸主之梦的破灭。
公元前639年,宋、齐、楚三国君主会于齐,在宋襄公的强烈要求下,三国同意于同年秋在宋国召开诸侯大会。同年秋,楚、陈、蔡、许、曹、郑等六国之君都来了,只有齐孝公和鲁国国君没到。在开会时,宋襄公首先说:“诸侯都来了,我们会合于此,是仿效齐桓公的做法,订立盟约,共同协助王室,停止相互间的战争,以定天下太平,各位认为如何?”楚成王说:“您说得很好,但不知这盟主是谁来担任?”
宋襄公说:“这事好办,有功的论功,无功的论爵,这里谁爵位高就让谁当盟主吧。”话音刚落,楚成王便说:“楚国早就称王,宋国虽说是公爵,但比王还低一等,所以盟主的这把交椅自然该我来坐。”说罢并不谦让,一下子就坐在盟主的位置上。
宋襄公一看如意算盘落空,不禁大怒,指着楚成王的鼻子骂:“我的公爵是天子封的,普天之下谁不承认?可你那个王是自己叫的,是自封的,有什么资格做盟主?”
楚成王说道:“你说我这个王是假的,你把我请来干什么?”宋襄公说:“楚国本是子爵,假王压真公。”只见楚国大臣成得臣脱去长袍,露出里面穿的全身铠甲,手举一面小红旗,只一挥动,那些随楚成王而来、打扮成家仆和侍者的人纷纷脱去外衣,原来个个都是内穿铠甲手持刺刃的兵士。他们往台上冲来,把宋襄王拘押起来,带回了楚国。后来,在齐国和鲁国的求情调解下,楚成王才同意释放宋襄公。
齐国和鲁国借故未到。宋襄公不顾公子目夷的建议,轻车简从赴会,以争取与会诸侯的信任,结果在会场上遭到楚成王的突袭被擒。楚成王挟之进攻宋都商丘,宋军坚守,数月未下。不久,在鲁僖公的调停下,宋襄公回国后,不甘受楚之辱,同时,也没有放弃争霸之心,于是,在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联合卫国、许国、滕国三国进攻附楚的郑国。楚成王为救郑率军攻宋。宋襄公遂由郑撤回迎战。双方相遇泓水之滨,宋军已占有利之地,在泓水北岸列阵待敌。
当楚军开始渡河时,右司马公孙固向宋襄公建议:“彼众我寡,可半渡而击”,宋襄公拒不同意,说仁义之师“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楚军渡河后开始列阵时,公孙固又请宋襄公乘楚军列阵混乱、立足未稳之际发起进攻,宋襄公又不允许,说:“不鼓不成列”。直待楚军列阵完毕后方下令进攻。由于楚军实力强大,经激战后,宋军大败。宋襄公亲军全部被歼,宋襄公的大腿也受了重伤,不久之后,宋襄公便因伤重而一命呜呼了。
7.无妄①卦
——妄念害身,无妄幸甚
【原文】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②,不利有攸往。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於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祐,行矣哉?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③,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字词义】
①无妄:妄与诚相对,是虚伪的意思;无妄,即不虚伪,亦即依照道理,自然应当如此。《史记》“春申君列传”中,将“无妄”写作“无望”,是不希望如此但却如此,成为意外的意思。
②眚(shěng):是过错、灾难的意思。
③菑畲(zīshē):是开垦后一年的田,已经不生草。董遇注:“菑,反草也。”田一岁曰菑,二岁曰新田,三岁曰畲。
【释义】
无妄,元、亨、利、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序卦传》说:“复则不妄矣,故受之以无妄。”由卦变来看,讼卦的“九二”与“初六”爻换,成为无妄卦,讼卦的“九二”,本来不正,降到初位得正,因为这一变动,由虚变实,自然而且合理;所以,称作无妄卦。
又,内卦“震”是动,外卦“乾”是健。这一卦的“九五”,刚健中正,又与内卦中正的“六二”相应。这样动而健的形象,非常吉祥,所以伟大、亨通、祥和、坚贞,四德具备,当有望外的福。然而,如果动机不纯正,将有弊害,前进不利。
《彖》曰:无妄,刚自外来,而为主于内。动而健,刚中而应,大“亨”以正,天之命也。“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无妄之往,何之矣?天命不佑,行矣哉?
无妄卦,是讼卦的“九二”,由外方来到初位,成为无妄卦内卦的主爻。下卦“震”是动,上卦“乾”是健,象征行动刚健;“九五”刚爻得中,又与“六二”“相应”,所以大为亨通,有利于正当,天的使命正是如此。稍有不正,即有弊害,就不能称作无妄,不利于前进。违背无妄的原则,要往何处去,那么就去吧,这是违背天的使命,将得不到天的保佑,还能够行动吗?
《象》曰:天下雷行物与,无妄;先王以茂对时,育万物。
这一卦,上卦“乾”是天,下卦“震”是雷,在天的下面有雷在动,是阴阳相合;创生万物,并赋与合乎自然各不相同的本性,毫无虚妄。因而,古代帝王效法这一精神,配合季节时序,顺应万物的各别性质,自然而然地养育万物。
初九:无妄,往吉。
《象》曰:“无妄”之“往”,得志也。
“初九”阳刚,是内卦的主爻。原来讼卦不正的“九二”,降到初位得正,成为无妄卦的主体,因而,刚毅、无妄,当然前进吉样。所以,《象传》说:可以得志。这一爻,说明不虚伪的行动,必然有利。
六二:不耕获,不菑畲,则利有攸往。
《象》曰:“不耕获”,未富也。
“六二”柔顺中正、因应天时,顺应天理,个人没有分外的欲望;所以,悠然自得,一切听其自然,而不强求。望与妄通用,这种没有过分欲望的态度,就是无妄;所以,不期望不耕耘就有收获,不期望刚开垦的田地就能丰收。人的作为如果期望过分的收获,就是妄;听其自然,但求耕耘,不问收获,才能称得上无妄。所以,《象传》说:耕耘并非期望富有。
这一爻,说明无妄就是不存非分的奢望。
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象》曰:“行人”得“牛”,“邑人灾”也。
这一卦的六爻,都是无妄,但无妄并不一定就有好结果。“六三”阴爻阳位不正;因而,会有完全没有理由,完全难以想象的无妄的灾害。就像拴在村中的牛,被走路的人顺手牵走,住在附近村里的人,被怀疑是偷牛的贼,蒙受不白的冤枉。这一爻,说明不虚伪并不一定就能得到善报。
九四:可贞,无咎。
《象》曰:“可贞无咎”,固有之也。
“九四”阳刚,是上卦“乾”亦即健的一部分,所以刚健。“九四”在下卦没有相应,表示没有私的交往。这样刚健无私,就是无妄;固守无妄的正道,所以无咎。《象传》说:这种固守正道的德性,是“九四”原来就有的。这一爻,说明刚健无私就是不虚伪。
九五:无妄之疾,勿药有喜。
《象)曰:“无妄”之“药”,不可试也。
“九五”在上卦“乾”的中央,刚健中正,在尊位,又与下卦中正的“六二”相应,在无妄卦中,是最好的一爻。具备这样的德性,不会虚伪,正像健康的身体,不会生病,不必服药,而且喜庆。否则,没有病服药,就成为虚伪,成为妄。所以《象传》说:无妄不需要造作,正如无病不可以服药。这一爻,说明不造作就是不虚伪。
上九:无妄,行有眚,无攸利。
《象》曰:“无妄”之“行”,穷之灾也。
“上九”决不是虚伪的妄,然而,位于无妄卦的极点,却遭遇穷困,不可向前。如果逞强,就成为妄,有害无利。《象传》所说的穷,是穷途末路的意思。这一爻,说明不逞强就是不虚伪。
【总结】
无妄即是不虚伪,也就是客观的面对现实。“妄”则是一切痛苦和灾难的根源。倘若,心存妄念,则必生妒恨。唯有无妄,才是天理、人道必然所遵循的道理;因而,立身处世,必须刚正无私,不造作,不逞强,不存非分的奢望,不计较得失,当为则为,尽其在我,才能够心安理得。
妄念害身,无妄幸甚
孙膑和庞涓皆受业于鬼谷子门下。有一年,魏国国君以优厚待遇招求天下贤才到魏国做将相,庞涓为了不谙寂寞,于是决定下山,谋求富贵,而孙膑则继续留在山中学习。
庞涓到了魏国,见到魏王。魏王问他治国安邦、统兵打仗等方面的才能、见识。庞涓倾尽胸中所有,滔滔不绝地讲了很长时间,并保证说:“若用我为大将,则六国就可以在我的把握之中,我可以随心所欲统兵横行天下,战必胜,攻必克,魏国则必成为七国之首、乃至最终兼并其余六国!”
魏王听了,很兴奋,便任命他为元帅,执掌魏国兵权。庞涓确有本领,不久便侵入魏国周围的诸侯小国,连连得胜,使宋、鲁、卫、郑的国君纷纷来到魏朝贺,表示归属。不仅如此,庞涓还领兵打败了当时很是强大的齐国军队!这一仗更提高了他的声威与地位,魏国君臣百姓,都十分尊重他、崇拜他。而庞涓自己也认为取得了盖世大功,不时向人夸耀,大有普天之下、舍我其谁的气势了。
这期间,孙膑却仍在山中跟随鬼谷子学习。他原来就比庞涓学得扎实,加上鬼谷子见他为人诚挚正派,况且正是一代兵圣孙武的嫡系后人,就把孙武所著的《孙子兵法十三篇》传授与他。孙膑认真学习了《孙子兵法》后,才能更远远超过庞涓了。
后来,魏国有人向魏王举荐说:“听说,庞将军有一师兄叫做孙膑,现正在鬼谷先生门下学艺,有通天彻地之能。”
魏王听罢,便问庞涓:“此事,是否属实。”
庞涓不敢隐瞒,回答说:“末将确有一名师兄,在鬼谷恩师门下学艺。但据我所知,他并未有通天彻地的本领。”
魏王言道:“你与他相比,谁的本领更大。”
庞涓不敢造次,便回答说:“末将不如也。”
于是,魏王便大张旗鼓地请孙膑下山,到魏国共谋大业。第二天两人上朝。魏王对孙膑很敬重,说道:“早就听闻先生大名,才能非凡。我盼您来,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程度。今天您终于来到敝国,我太高兴啦!”接着问庞涓:“我想封孙膑先生为副军师,与卿同掌兵权,卿以为如何?”
庞涓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情况,暗自咬牙。表面上却说:“臣与孙膑,同窗结义,孙膑是臣的兄长,怎么能屈居副职、在我之下?不如先拜为客卿,待建立功绩、获得国人尊敬后,直接封为军师。那时,我愿让位,甘居孙兄之下。”
一日,魏王要试验一下孙膑的才能,就在演武场,让孙庞二人表演阵法。庞涓之阵,孙膑一眼就能看懂,并指出如何攻破。而孙膑排成一阵,庞涓却茫然不识。为怕失面子,忙偷偷问孙膑,孙膑一五一十告诉了他。庞涓听罢,赶忙走到魏王面前讲:“这叫八门阵。又可以中途变为长蛇阵。”待孙膑布置完毕来到魏王前,所回答自然与刚才庞涓所说一样。
“两卿才能并称杰出,真是魏国大幸!”魏王十分高兴。
但庞涓经过这事,便有了一种危机感。于是下决心:必须除掉孙膑!所以,他便设计离间了他们的君臣关系。终于,孙膑被以叛国罪,定为死刑。而此时的庞涓,则装作吃惊的表情,向魏王求情。
及见魏王,庞涓道:“孙膑虽有私通齐使之罪,但罪不至死。以臣愚见,不如让他成为不能行走、面有罪记的废人。这样,既成全我们弟兄的情分,又无后患,您看怎么样?”
“照你意思办吧。”魏王道。
庞涓回府,流下泪来,对孙膑说:“大王盛怒,判兄死罪。我力争苦求,才免于一死。但要受刖刑及鲸面。”说罢,唏嘘不已。
孙膑叹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性命,这全赖贤弟救助愚兄了!以后我定要报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