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1800000005

第5章 热的性质与热传递

热平衡状态

几个原先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后,温度高的物体逐渐变冷,温度低的物体逐渐变热,最后它们的温度趋于相同,我们就说它们处于热平衡状态。就是同一个物体,如果它内部各部分的温度原先不同,经过一段时间后,各部分温度趋于一致,也叫处于热平衡状态。

例如,在半杯冷水中倒进小半杯热水,过一会儿,都变成温水了。又如有一根小铁棒,将它的一头放在火上烧一会儿,它的一头就变热了,另一头温度要低,但过不多久,整根铁棒的温度就一样了。如果再多放些时候,铁棒和周围空气的温度也将趋于一致。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来看,原先温度高的物体内部分子的平均速度大,原先温度低的物体分子平均速度小,让它们互相进行接触,它们的分子就会发生相撞,结果原先速度大的分子撞了其他分子后速度变小了,而原先速度小的分子被撞得速度变大了,大量的分子撞来撞去,最后使各处的分子平均速度都差不多,物体之间的温度也就相同了。

任何温度不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总会自动地趋于热平衡状态,相反,要使原先温度相同的物体变得冷热不一样,则要用其他方法,像用火来加热、用力摩擦等。

热胀冷缩

热膨胀指物体在温度升高时,它的长度增长、面积扩大、体积膨胀的现象;而当温度下降时,物体的长度就缩短、面积缩小、体积也收缩,这种现象通俗地讲是热胀冷缩。

冬天,路边电线杆之间的电线拉得比较紧,但到了夏天,电线因温度升高而变长,便松弛地垂了下来。如果哪个冒失的架线工,为了节省电线,在夏天把电线拉得紧紧的,那么,到了寒冷的冬天,电线非绷断不可。法国的塞纳河上有一座桥,原先桥的两头是固定在桥墩上的,有一年冬天,气温骤然下降,桥梁收缩得厉害,结果把桥墩上的水泥也被拉坏了。所以,钢铁大桥的一头是固定的,另一头则放在滚子上,让它可以随着桥梁伸缩移动。用水泥铺成的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留有一小段空隙,以备水泥膨胀之用。同样道理,铁路的钢轨不是一根根紧密相连,在两根之间留有一段空隙。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的物体是热胀冷缩,但是也有反常的,像水从0℃升高到4℃时,它的体积反而缩小了,这叫反常热膨胀。水的这种反常性质救了许多水生动物的命,因为4℃的水体积最小,所以它一直沉在水底,上面的水结冰了,鱼类还可在下面的水中生存。正是由于水的这种特性,人们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仍可以凿开河面的冰层,在水下捕到活蹦乱跳的鱼。

有人说,既然温度下降,物体的长度会缩短,那么不断降低温度,物体的长度不就会缩到零吗?这种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因为温度不可能永远降下去,自然界中的低温有一个极限,这就是绝对零度,即使到了绝对零度,物体长度仍不为零,何况温度不可能再低下去了。

热传递三方式

热传递热从温度高的物体传到温度低的物体,或者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这种现象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只要物体之间或同一物体的不同部分之间存在温度差,就会有热传递现象发生,并且将一直继续到温度相同的时候为止。

发生热传递的惟一条件是存在温度差,与物体的状态、物体间是否接触都无关。热传递的结果是温差消失,即发生热传递的物体间或物体的不同部分达到相同的温度。

在热传递过程中,物质并未发生迁移,只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内能减少(确切地说是物体里的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平均动能减小);低温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内能增加。因此,热传递的实质就是内能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转移的过程,这是能量转移的一种方式。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

热传导又叫“导热”,是固体中传热的一种主要方式。在这种传热过程中,热量从固体的一部分传到另一部分去,固体里的物质却没有移来移去。从分子运动论来看,在固体中,温度高的地方分子的平均速度大,分子比较活跃,它们相碰撞的机会多,分子撞来撞去,原先速度大的分子“累”了,速度降了下来,而原先速度小的分子被撞得活跃起来,速度变大了,这样使固体内部各处的分子平均速度趋向于相同。从宏观看,就是热量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去了。在这个过程中,传递的是分子的速度,或者说是热量,而不是热的地方的分子跑到冷的地方去,也不是什么“热的物质”传过去了。

用不同材料做成的物体,导热的本领是不一样的。用金属做的调羹,导热本领大,传热快;用瓷器做的调羹,传热的本领就要差一点;而用塑料做的调羹,传热本领还要差。冬天,穿厚厚的棉袄,很暖和,因为棉花传热的本领差,身体里的热量不容易散出去。而当把冰棍用棉被盖起来时,有人担心棉被里的冰棍会热得融化掉,这种想法是错的。因为,棉被不传热,起的是隔热作用,它既能使身体中的热量不容易传出去,也能使外面的热量不容易传进去融化冰棍。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中传热的一种主要方式,它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来传热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热量的传递是和物质的移动结伴而行的。由于热胀冷缩,温度高的液体体积大,密度小。也就是说,体积同样大小的液体热的轻一点,冷的重一点,于是热的液体要上升,冷的液体要下降,它们相互交换位置,同时把热量也带来带去,这就是对流。从分子运动论的角度看,冷热不同的液体互换位置时,速度大小不同的分子也在不断交换位置,最后使得液体中各处分子的平均速度趋向于一致,整个液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对流过程也就结束了。气体中的情况和液体中差不多,冷热不同的气体交换位置就形成风,风将高温地方的热量带到低温地方去。夏天,为了使身上的热量快些散发出去,人们用扇子或风扇来制造风,加快热量的传递;而为了使冷热不同的饮料混在一起,人们还用搅拌的方法,加快饮料中的对流过程。

热传递的方式热辐射是传热的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指温度高的物体向周围发出带着热量的电磁辐射的过程。物体温度越高,辐射越强。如果物体的温度比周围环境的温度高,那么它发出的热辐射多,吸收的热辐射少,总的来讲,它是发出热辐射;如果物体温度比周围环境温度低,那么它发出的热辐射少,吸收的热辐射多,总的来讲,它是吸收热辐射。通过这种发射和吸收热辐射的方式,高温物体的热量就传到低温物体上去。与热传导、对流不同,热辐射能把热能以光的速度穿过真空,从一个物体传给另一个物体。任何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就能辐射电磁波,波长为0.4~40微米范围内的电磁波(可见光与红外线)能被物体吸收而变成热能,故称为热射线。因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任何媒质,所以热辐射是真空中惟一的热传递方式。例如,太阳传给地球的热能就是以热辐射的方式经过宇宙空间而来的。

蒸发和沸腾

液体表面发生汽化的现象叫做蒸发。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叫做沸腾。如果我们有孙悟空那样的本领,把身体缩得很小很小,钻到液体里面去看看,可以看到些什么情景?真想不到,液体的分子之间还有空隙。每个分子都在不断地做高速运动,当它碰撞到邻近的分子时,就立即被弹回来,忙忙碌碌,好像永远不会感到疲劳。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就更活跃了,它们在接触空气的那一面受到的阻碍作用较小。液体的每个分子的运动速率不同,有的很“强壮”,跑得很快;有的比较“衰弱”,跑得很慢。那些跑得快的分子很容易摆脱周围分子的束缚,跳到阻碍作用小的空气中去。如果盛液体的容器口敞开着,那么这些跳出来的分子就会逃之夭夭。这就形成了蒸发现象。如果我们把盛液体的容器盖上盖子,那些跑得快的液体分子就跑不掉了。空气中的液体分子混杂在空气分子中,有的碰撞到其他分子,又被弹回到液体表面,进入液体中。这时候容器里的液体表面上空非常热闹,有些液体分子刚从液体表面上跳出来,有些液体分子在空气中撞到其他分子又被弹回到液体里去。当从液体表面跳出的分子和弹回到液体里的分子数目相等时,就“停止蒸发”了。这就好像在一个蜂箱里有1000只蜜蜂,每分钟飞出50只,同时又从外面飞回50只,蜂箱里蜜蜂的总数既不增多,也不减少。与这里讲的“停止蒸发”,情况有些类似。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停止,而是达到了“进出平衡”。

空气中水的蒸发蒸发的时候,从液体表面跳出来的分子,都要达到相当大的速率,才能摆脱束缚。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大,具有的能量也越大。这就要向四周吸取热量来增加分子运动的速率。所以液体蒸发时会使周围物体的温度降低。我们可以做一个小实验来证明,用电风扇对着一只温度计吹风,无论吹多长时间,温度计的读数不会下降。因为在同一房间里的气温都相同,空气流动形成的风的温度和原来的室温相同,所以温度计反映的温度不会发生变化。如果在温度计的泡上蘸一些水,不一会儿,温度计的读数就下降了。因为温度计的泡上水分蒸发,吸取了温度计泡的热量,使得温度下降。吹电风扇感到凉快,也是因为皮肤表面的水分在蒸发的缘故。如果人体的皮肤表面干得像没有水分的温度计一样,可以肯定,吹电风扇时一点也不会感到凉快。

沸腾任何情况下,液体的表面都在发生汽化。液体的内部会不会发生汽化呢?我们烧水的时候,当温度达到100℃,整个水壶中气泡翻滚,不但水的表面汽化,内部也有无数的气泡升到水面。我们习惯上说水开了。液体在一定温度时,它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的汽化现象,这就叫做沸腾。各种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各不相同。在一个大气压的条件下,液态空气在-193℃就沸腾了,水在100℃沸腾,铁水要达到2450℃才沸腾。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关,气压高,沸点也高;气压低,沸点也低。登山运动员如果用普通锅来煮鸡蛋,那非饿肚子不可。因为高山气压低,不到100℃水就开了,鸡蛋当然不容易煮熟。例如,在海拔2000米的高山上,水在93℃就沸腾了。所以在高山上就要请压力锅来帮忙。把水和鸡蛋密闭在压力锅里,压力锅加热时,锅内气压超过1个大气压,水的沸点就能达到100℃以上,鸡蛋很快就可以煮熟。

蒸发和沸腾都是液体的汽化现象,但是有区别:一是汽化的范围不同,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二是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沸腾在一定的外界压强下,必须达到沸点才能发生。红外线红外线是太阳光线中众多不可见光线中的一种,由德国科学家霍胥尔于1800年发现,又称为红外热辐射。他将太阳光用三棱镜分解开,在各种不同颜色的色带位置上放置了温度计,试图测量各种颜色的光的加热效应。结果发现,位于红光外侧的那支温度计升温最快。因此得到结论:太阳光谱中,红光的外侧必定存在看不见的光线,这就是红外线。

太阳光谱上红外线的波长大于可见光线,波长为0.75~1000μm。红外线可分为三部分,即近红外线,波长为(0.75—1)~(2.5—3)μm之间;中红外线,波长为(2.5—3)~(25—40)μm之间;远红外线,波长为(25—40)~1000μm之间。

同类推荐
  • 张小毛流浪记

    张小毛流浪记

    本书的主人公——张小毛。我这次奇异的历险,被小主人用神奇的笔写了下来。这次历险,我认为它不仅是给我的狗生磨练。更是一场心的旅程。它教我懂得了什么叫做善良,什么叫做勇敢,什么叫做运用智慧。我要感谢我的主人们。是他们让我拥有了这个温暖的家。让我过着丰衣足食的生活。我也要感谢帮助过我和欺负过我的人,是他们让我成长为现在这个坚强的我。至于那些和我一样有叛逆心理的孩子们,在你们还未强壮时千万不要离开家。这会让家人伤心欲绝。而且也不一定会像我这样能幸运的有惊无险。要知道,家才是我们最爱的地方!
  • 聊斋志异(第三季):妖

    聊斋志异(第三季):妖

    中国的传统名著中有无数瑰宝,其中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就是一部非常有特色,充满了想象和智慧,同时又具备了人性光辉的传世之作。我们通过研究发现,《聊斋志异》里的很多故事,不仅不可怕,甚至非常有意思,从对孩子的品格培养,道德教育和情商教育角度来看都是非常有帮助的好素材。我们“斗胆”编写了这套儿童版的聊斋故事,精心挑选了一些孩子能够理解和喜欢的故事素材,在不破坏原著故事结构的情况下进行了适当的改编和修饰,屏蔽了一些吓人的恐怖情节。我们还特别挑选了擅长给孩子讲故事的播音艺术家,用有感染力的声音来演绎这个儿童版的聊斋故事。企鹅童话有声版的聊斋志异,包括了鬼,狐,妖三个专辑,介绍了三类“妖魔”的有趣故事。
  • 战兽隼狼(兽王系列)

    战兽隼狼(兽王系列)

    兰虎加入到东联邦政府谈判组保镖队中,暗中保护着谈判组中的重要人物。在东西联邦政府各自派出最高规格的代表与对方谈判时,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优势,谈判桌外的争斗也逐渐白热化……沙祖为了在谈判桌上获得胜利,手段百出,无所不用其极,但是军队的频频失利令他决定孤注一掷,密谋将东西联邦政府的谈判组成员杀得干干净净,这样一来东西联邦政府群龙无首,很有可能就此被沙祖扳回局面。一时间,沙祖身边集中了苏尔、黑鹰王纳特和独孤霸三大超一流高手,并由加利亚城城主金铎率众强者围杀东西联邦政府的护卫队和保镖队。千钧一发之际,兰虎挺身而出,与隼狼合体……
  • 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

    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

    外星人来攻打地球了!他们的科技远超地球人!不过不要担心,我们有另外一群外星人外援,他们比侵略者更加聪明!为了让这场正义的地球保卫战得到见证,友好的外星人物色了两个地球上的人类孩子作为“守护者”,还做飞碟飞到月球背面的外星人基地参加战斗!人类孩子聪明而勇敢,他们为这场战斗贡献了出人意料的智慧和勇气!想知道详细的经过吗?请听儿童科幻系列故事:魔幻城堡之地球保卫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谁绑架了波斯猫

    谁绑架了波斯猫

    本书是由董恒波编著的《神秘的亡灵日记》,是神探小鹰校园幽默推理小说系列丛书之一。《神秘的亡灵日记》的故事内容如下:波斯猫丽丽是富婆王老太的心肝宝贝,一天,丽丽突然失踪了,同时,一封信从天而降:如果你不在三天内将40320元打到指定的账号上,丽丽就会被扔进江里。原来,丽丽是被人绑架了!谁是绑架者?为什么他要的钱数是40320元?不看完这本书,你是不会猜出答案的,快来挑战一下你的侦探智商指数有多高吧!
热门推荐
  • 将军,娘子又病了

    将军,娘子又病了

    年年都会被“死”几回的病秧子苏长笙嫁给了镇国大将军穆晟奕,因为某个江湖术士说,只要跟穆晟奕圆房,她就能长命百岁了!
  • 遇见你的极光是终点

    遇见你的极光是终点

    【已完结】十八岁生日那一晚,她成为了他的女人,本以为一夜过后,他们不会再有所交集,但上天让她再次落到他的手里。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他挥金如土誓要她的一切,她却对他的万般宠爱不屑一顾。终于有一天,他的愤怒到达了极限。“女人,怀了我的孩子还想跑,你有问过我的意见吗?”【新书一宠成瘾:老婆你好甜-欢迎阅读】
  • 异界末世基地

    异界末世基地

    咸鱼杨帆降临异界,伴随而来的则是病毒爆发,以及,红警基地qq群297029177欢迎加入
  • 千亿宠儿:总裁大人请矜持

    千亿宠儿:总裁大人请矜持

    青梅竹马的未来老公洗澡忘了带内裤,某女一脸正直的走向浴室……嗯嘛,身材变好了不少嘛……哎呀……怎么这么大了…将来…岂不是…哎呀,好羞射啦…某女狠狠抹了一把口水……”林欢欢!滚出去!“男人的脸上充满阴霾…”老公,今晚要开演唱会哦,不要这么吼嘛,伤嗓子啦。“”还有,老公今天早餐牛奶喝热的还是冰的呀?“”老公,等一下送我去上学好不好啊?“”老公晚上给我补习数学好不好啊?“某女死赖着浴室不走,一边数腹肌一边咽口水……男人的喘气声越来越重……
  • 异乡人1:谜一样的武士

    异乡人1:谜一样的武士

    1945年,参加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英国女护士克莱尔与丈夫弗兰克在苏格兰度蜜月,不经意间触碰古老的巨石阵,穿越到两百年前的苏格兰高地,成为时空中的异乡人。冷酷的英格兰龙骑兵队长怀疑她是间谍,剽悍的林中土匪把她当成法国妓女,命悬一线之际,一名苏格兰武士挺身而出!为了生存下去,无助的她与谜一样的武士詹米立誓成婚。一对被监视的新郎和新娘,在古老城堡、乡间旅店、山巅石阵、荒野林地中,一寸寸摸索对方,揭开彼此隐晦莫深的秘密……身体、欲望、短剑、战斗、阴谋,时空交错出奇伟又令人心碎的命运。
  •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最有效的激励艺术

    我们之所以主张公正未必公平,乃是基于最有效的激励精神,在于“有本事就来拿”。拿得到的人当然很高兴,拿不到的人也不应该怪别人,最好反求诸己,再充实自己,以便下一次顺利拿得到。美国人偏重个人主义,采取个别激励方式;日本人重视集体主义,激励团体而不针对个人。那么,中国人呢?中国人喜欢把事情合起来想,而不分开来看。既不是个人主义也不是集体主义,而是两者兼顾并重:个人依赖集体,集体重视个人,可以说在团体中体现个人。激励的目的,不在改变员工的个性,而在促使员工自我调适,产生合理的行为。
  •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常识悦读

    人文,是人类创造的精华,是人类智慧发展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结果。人文的范围很广泛,它包括人创造的一切东西,用简单的话来说,就是除了自然之外的一切都是人文,人文关系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学生正在增长知识,正是积累知识的绝佳时期,本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赢在起跑线上,只有拥有的知识越扎实,赢的实力才会越大。
  • 关注气候

    关注气候

    本书独辟蹊径,在介绍中国气候特点及其成因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中国气候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性,讲述中国气候与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中国人民的衣食住行及中医科学等方面千丝万缕的联系,颇具趣味性。
  •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

    当我们翻开书,去努力寻找时,才恍然发现,那些常识性的知识,是我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常识是最基础的、最朴素的,但同时也是最丰富、最深刻的。《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立意于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本书《每天学一点文学常识》就是《每天学一点常识》书系之一。它通过知识+故事的形式,让你轻松悦读,并掌握文学常识。
  •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让你成为最美、最可爱的女人

    人生并非苦旅,不要总是把境况看得那么糟糕。调整情绪,放飞心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是精彩的一天,每一天都可以过得充实而有意义。这样,连疾病都会远远地躲着你。 当然,人都会有疲倦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适时清理自己的情绪,大声宣泄自己的不满,而不是压抑着自己的情绪。要面带微笑地对所有人说:“不用担心”。 面对激烈的竞争和全新的挑战,男人们也很少有喘息的机会,他们需要“另一半”的温柔、关心、体贴和宽容。 以上这些,你都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