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400000006

第6章 认识日食的主角——太阳(3)

这一奇景是什么?以前出没出现过?天文学家感到迷惑了。他们翻阅以前的观测记录,查阅编年史书。啊,明白了,这不是新的现象,以前的人在发生日全食时也曾见到过。科学家找到了关于珍珠色亮冠的记载,史学家提到过日食时出现的太阳火舌。它在我们中国的史书里早有记载,在公元前14世纪的殷代就有明确地记录了。

关于这粉红色景物,曾经提出三种解释:(1)大多数科学家认为它来源于太阳,是太阳“外壳”的一部分,平时隐没在阳光里,看不见,只有在日全食时,月亮将强烈的阳光遮住了,才能显露出来。(2)有些科学家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肯定地说:“它们是月亮上的,太阳光把它照亮了,才看到它。”(3)也有人认为,它们不是实实存在的物体,是幻觉,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虚无缥缈的东西。

粉红色景物到底是什么?照片作出了公正的回答。1860年7月18日在西班牙发生了一次日食,两位天文学家对它进行了观测。一位带着照相机在地中海畔观测,另一位在西班牙内地。两地相距400千米,他们都拍到了很好的照片。底片冲洗出来一看,月亮后面清清楚楚地露出一圈火舌,而且两地的照片上面的火舌是一模一样的。相距400千米的两地拍到同样的照片,说明这个粉红色的景物绝不是虚无缥缈的幻觉。

后来,天文学家进一步证明,它们是太阳色球上的,是从色球向外喷出的“火焰喷泉”,现代天文学上叫做日珥。

日珥是从色球层喷射出来的火红的物质,温度高达500~800℃。喷出物上升的高度一般在几万千米,个别大的可达到150万千米。迅速隆起的日珥物质在高空中停止上升以后,伸展开来,成为宽阔的浮云,形状千姿百态,有的美如拱桥,有的乱似草芥,有的像节日礼花,有的像天上云霞。由于太阳吸引力很大,大多数日珥物质升到一定高度后又往日面降落,但也有一些扬长而去,成为飘浮在日冕中的“流浪者”。

根据形状和运动特征,日珥可分为6种:宁静日珥、活动日珥、爆发日珥、环状日珥、黑子日珥和冕珥。宁静日珥存在的时间很长,寿命甚至达到1年以上,黑子多的时候,它出现得也多。活动日珥是宁静日珥变化而成的,活动程度较大。爆发日珥出现在黑子附近,光很强,活动性很大。大多数爆发日珥像地面火山喷发那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出日面几万甚至上百万千米。

知识点中子弹

中子弹是一种以高能中子辐射为主要杀伤力的低当量小型氢弹。只杀伤敌方人员,对建筑物和设施破坏很小,也不会带来长期放射性污染,尽管从来未曾在实战中使用过,但军事家仍将之称为战场上的“战神”——一种具有核武器威力而又可用的战术武器。一般氢弹(三相弹)由于加一层贫铀(铀-238)外壳,氢核聚变时产生的中子被这层外壳大量吸收,产生了许多放射性沾染物。而中子弹去掉了外壳,核聚变产生的大量中子就可能毫无阻碍地大量辐射出去,同时,却减少了光辐射、冲击波和放射性污染等因素。

彩虹与阳光

夏天雨后,美丽的彩虹横贯天空,红、橙、黄、绿、青、蓝、紫,恰似彩练当空舞。好看极了!对我国人民来说,彩虹并不是陌生的自然现象,古人早就知道了。在3000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虹的记载。当时,人们认为虹是雨后出现的龙。

彩虹

到了北宋,沈括和孙恩恭曾对虹作过解释。他们认为,虹是太阳光通过悬在空中的水滴而形成的。但是,太阳光通过水滴为什么会变成美丽的彩虹?白色阳光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当时还是个谜。

1609年伽利略把望远镜用于天文观测,开创了光学天文的新时代。但在伽利略时代,望远镜质量非常差,光线通过这种望远镜所成的像总是模糊不清的。这一现象曾经使天文学家伤透了脑筋。然而正是这种使天文学家伤脑筋的现象,给探索太阳光奥秘带来了曙光。

为了改进望远镜的性能,1665年英国著名科学家牛顿开始了一项新的创造性的光学研究。这项研究是在一间不透光的黑屋子里进行的。做实验的时候,牛顿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的,除了事先凿好的小孔以外,不让任何光线射进室里。

事先开凿的小孔允许阳光射进屋里。牛顿在阳光前进的路上放置了一块棱镜片,他想看一看阳光通过棱镜片的情况。装置装好以后,他惊异地发现,白色阳光通过棱镜片后,在对面墙壁上现出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彩色光带,红、橙、黄、绿、青、蓝、紫,像天空的美丽彩虹。

经过分析,牛顿得出结论:白色阳光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它由各种颜色的光线组成,棱镜片只是把它们区分开来了。

为了进一步探索太阳光的奥秘,牛顿又在棱镜片后面再放置一块同样的棱镜片,让前一块棱镜片后面的彩色光带再通过第二块棱镜片,两块棱镜片颠倒放置。这样一来,新的奇迹出现了,白色阳光通过第一块棱镜片后变成了色彩斑斓的彩色光带,而彩色光带通过第二块棱镜片后,颜色消失了,色彩斑斓的彩色光带又变成了白色阳光,和小孔里射进来的阳光完全相同。

至此,牛顿完全证明了白色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光线组成的。这红、橙、黄、绿、青、蓝、紫组成的彩色光带叫做连续光谱。

像彩虹那样,由红到紫分布的连续光谱是太阳光谱的独一无二的成分吗?这个问题在牛顿之后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解答。

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渥拉斯顿重新做起了牛顿的实验。不过,他的实验装置不完全和牛顿的相同。他在牛顿装置的棱镜片前面加上一条狭缝,使太阳光经过狭缝后再经过棱镜片。应用这个装置,渥拉斯顿发现,太阳光里除了牛顿发现的连续光谱外,还存在一些暗黑的线条。很可惜,渥拉斯顿的发现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致埋没了十多年。

1814年,德国物理学家夫琅和费制造出一台分光镜。这种仪器不仅有一块棱镜和一条狭缝,还在棱镜前面加进了一个使狭缝出来的光线成为平行光的装置,在棱镜后面还有一架精密测量光线偏转角度的小望远镜。

夫琅和费用这个装置观测了油灯光。当油灯的光线通过狭缝进入分光镜后,背景上出现了一条条像线一样的明亮线条。这种线条叫做明线光谱。在这些光谱线中,有一对靠得很近的黄色谱线非常突出。他又用酒精灯和蜡烛做实验,这时一对黄线依然存在,而且还在原来的位置上。

夫琅和费又用分光镜观测太阳,他惊异地发现,太阳光同油灯光、酒精灯光和蜡烛光的光谱截然不同,在太阳光的光谱上,不是出现一条条明线光谱,而是在红、橙、黄、绿、青、蓝、紫的连续光谱上,出现了许多暗线。在1814~1817年期间,夫琅和费在太阳光里发现了500多条暗线。现在我们知道的暗线数目更多。这些暗线就叫做夫琅和费线。

这些暗线是不是偶尔在阳光里见到的呢?不是。在任何一次实验中,都可以看到。显然,它们代表了太阳上某些物质的特征。非常有趣的是,在油灯光、酒精灯光和蜡烛光中1对黄线的位置上,在太阳光谱里出现1对醒目的暗线。

为什么在油灯光、酒精灯光和蜡烛光谱里出现明线的位置上,在太阳光谱上出现暗线呢?当时无人能够回答。

火灾中衍生的太阳光谱

1850年,德国化学家本生发明了一种煤气灯,化学家们称它本生灯。由于本生灯几乎是无色的,很受化学家的欢迎。

本生像他们用本生灯炙烧试剂,可以方便地观察到,燃烧的物质不同,火焰的颜色也不相同,从而能分析试剂的成分。例如,用本生灯烧铜时,火焰呈蓝绿色;烧食盐、芒硝和金属钠时,火焰呈黄色;烧钾及其化合物时,火焰呈紫色。可是,用它烧几种物质的混合物时,火焰就分不清是什么颜色了。这个美中不足使本生感到苦恼。

1851年,本生结识了年轻的物理学家基尔霍夫,并且很快成了莫逆之交。基尔霍夫当时只有27岁。

一天,本生和基尔霍夫在一起散步,本生把自己的“苦恼”告诉了基尔霍夫。听了本生的话以后,基尔霍夫立刻想起了牛顿通过棱镜片把阳光分解成红、橙、黄、绿、青、蓝、紫连续光谱的实验,想起了夫琅和费发现太阳光里有暗线光谱。

他对本生说:“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应当换一个方法试试。那就是不直接观察火焰的颜色,而应该去观察火焰的光谱,这就可以把各种颜色清清楚楚地区别开了。”

本生采纳了基尔霍夫的意见,并且两人合作来做实验。他们装置了一架简单,但比夫琅和费分光镜更完善、产生的光谱更清晰的分光镜。用这种仪器观察在本生灯上燃烧的氯化钠、钾盐、锂盐、锶盐等物质的火焰时,分别看到了氯化钠有2条明显的黄线,钾盐有1条紫线,锂盐有1条明亮的红线,锶盐有1条清楚的蓝线。真是五彩缤纷,煞是好看。

然后,他们又将这些盐混合在一起燃烧,这时,黄、紫、红和蓝等线条清清楚楚显示出来了。

令本生“苦恼”的问题解决了,科学事业向前迈进了一步,两位科学家高兴极了。本生和基尔霍夫运用的方法叫做光谱分析法。这种方法证明:每一种化学元素不仅有一种特有的线条,而且它们在光谱上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利用光谱分析法,我们就能确定星球上含有什么成分。

在古老的大学城海德堡西面16千米的地方,有一座热闹的港口城市,它的名字叫曼海姆。1859年的一个夜晚,曼海姆失火了,火光冲天,周围的夜空被熊熊的大火照得通明。正是这场火把光谱分析法引向了太阳。当时两位科学家正在这座城里。

本生和基尔霍夫在实验室里向外眺望时,看到了这场大火。两位科学家好奇地用分光镜观察这片火海。这一看获得一项新发现:他们在曼海姆的烈火中看到钡和锶的光谱。

这一发现在本生头脑中久久萦绕。一次在郊外散步的时候,他突然想到,既然可以用分光镜来分析曼海姆的火光,为什么不能用它来探测太阳呢?

本生首先分析了在油灯光、酒精灯光和蜡烛光中都有的1对黄线。这对谱线在自然界中分布得很普遍,稍不留心就会受到“污染”。本生是个细心的实验专家,他把本生灯清洗得干干净净,才做实验。经过一系列实验,他弄清了夫琅和费发现的这对黄线是受热的钠原子。

接着,基尔霍夫研究太阳光中的这对黄线。他让一束太阳光穿过发出黄色钠光的本生灯火焰。他以为如果太阳光中一对黄线是钠原子形成的,那么这一亮一暗的谱线就会重叠抵消。然而观察到的现象使他很惊异:加入钠的火焰后,黄线更暗了。

第二天,他用氢氧焰点燃石灰棒代替太阳作光源,重做昨天实验时,并没有出现暗线。这是怎么回事?经过分析,他发现产生钠焰的本生灯温度太高了,于是他把本生灯换成酒精灯,用酒精灯制造钠焰再做实验时,实验果然成功了。

他成功地观测到了同太阳光谱上完全一致的暗的黄线。由此,基尔霍夫悟出了一个道理:太阳内部温度很高,发出的光谱是连续光谱,太阳外部温度较低,在这里有什么元素,就会把连续光谱中相应元素的谱线吸收掉而出现暗线,例如在太阳外部如果有钠元素,就会在太阳光谱中1对黄线位置上出现暗线。

于是,在1859年秋天,基尔霍夫提出2条著名的定律:

(1)每一种化学元素都有自己的光谱;

(2)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吸收它能够发射的谱线。

从1860年起,基尔霍夫和本生开始精心测量元素的谱线波长,并把它们同太阳光谱进行对照。第二年,他们就在太阳光中找到了氢、钠、钙、镁、铬、镍、铜、锌、钡等元素。太阳上有的化学元素地球上都有,这表明它们有同样的起源。

看,火灾对人类认识太阳起到了多么重要的作用啊!光是什么?从牛顿开始,许多科学家探索过这个问题,牛顿认为光是一种微粒,一束光就是一串小粒子,像连珠炮似的从光源射出。而惠更斯则认为光是一种波,像水面上荡漾的波浪,一起一伏地传播。这两种针锋相对的观点,经过长期的争论,谁也说服不了谁。

19世纪,在光学研究上有所突破,这主要是发现了光的干涉(两束光互相作用,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衍射(光线不是沿直线而是绕圈子前进)和偏振(光波有一定的振动方向)。这些发现雄辩地证明光是波动的。相反,光的微粒说则无法解释这些实验事实。这个时候,波动说占了上风。

但是1887年赫兹又发现了新的现象:用紫外线照射在电压很高的极板上,就能使极板间发生火花放电。1888年,斯托列托夫重做赫兹实验时,进一步发现,在电压不高的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在带负电的极板上,也能使极板失去电荷。这种受到射线照射而产生或失去电荷的现象,叫做光电效应。

赫兹光电效应证明微粒说是正确的,而波动说却无法解释它。1905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理论,他认为物质的原子和分子发射和吸收的光并不是连续的波,而是由特殊的物质组成的一个个的微粒。这种物质微粒称作光子。

经过反复研究,大多数的人已经认识到,光同时具有波动和微粒两种性质。按照它传播的方式,它是一种波,是电磁波这个大家庭中的一个成员;按照它输送能量的方式,它是一颗颗光子。

同类推荐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有趣的昆虫王国

    有趣的昆虫王国

    广袤太空,神秘莫测;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人类历史,纷繁复杂;个体生命,奥妙无穷。
  •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常识悦读(健康快乐悦读)

    自救就是在一个危险环境中,没有他人的帮助扶持下,靠自己的力量脱离险境。本书是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自救常识。收录了“预防食物中毒、应急食物的储存与使用、安置点食堂卫生要求、灾区水源分类及水源保护、居民家中饮用水安全”等等自救常识,快来了解这些常识吧!
  • 中国地理博览1

    中国地理博览1

    《中国地理博览(图文版)(套装全4卷)》全面展示中国自然地理知识,生动再现华夏大地的迷人风姿。浓缩中国地理之精华,行走中国,步入充满魔力的、震撼人心的地理秘境。为读者营造了一个感受中国自然无地理和人文环境的良好氛围。
  •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可爱的动物王国(青少年成长必读·科学真奇妙丛书)

    人类有多少好奇,世界就有多少奥秘。亲爱的孩子们,你们有多少想象,世界就有多少精彩。来吧!让我们一起去解读大自然的神秘物语。 翻开《可爱的动物王国》一书,它将带领我们走进丰富多采的动物世界。 《可爱的动物王国》由李剑桥主编。
热门推荐
  •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民族主义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现代转型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对学术界有关近代民族主义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提出来近代民族主义的几种类型,以及与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社会“三大思潮”的关系;下篇具体全面地探讨了社会巨变对民族精神的影响、中华民族精神概念的形成、国民性弱点的反省、传统民族精神的弘扬与重铸、新民族精神的形成、民族精神的继承与创新、反抗侵略对民族精神的提振,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构建与升华。作者对近代民族主义与近代中华民族精神发展的考察与探讨,对引导民族主义的健康发展,对深化民族精神、民族文化与文化领域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 千年之恋爱妃哪里跑

    千年之恋爱妃哪里跑

    一朝穿越,不都说穿越到古代都是那种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么?怎么到了千羽柠一切都变了呢?这个小说是我第一次写,写的不好请多担待,我会努力更新的。
  • 岁月难抵我爱你

    岁月难抵我爱你

    一次有预谋的重逢,他将我按在墙上,强压着恨意,对我低吼,“顾情笙,你怎么不换个名字,换个身份,连同这张脸也一起给换了?”我活得苟延残喘,他便为了我丢掉一切原则和底线。当我以为可以敞开心扉的时候,现实却再次给了残忍一刀。再后来的一个雨雪天里,他摔了伞,浑身湿透,指着我的后脑勺,“你知道我有多恨你么?”而我冷冷的告诉他:那年,我绝望的将和他相关的全部记忆,随着那场婚礼开始,牢固的尘封起来。从那之后,我再未奢望和他相遇。再后来,我恨他入骨,期望生生世世都不要再遇见他。
  •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做自己的心理医生(大全集)

    本书以生动贴切、具有代表性的心理故事,加以科学条理性的分析,讲述了各种异常心理产生的根源及各种简单易行、具有实效的解决方法,并介绍了与你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心理及随之产生的种种行为。让你在轻松阅读中导引自己走向阳光!它具备全面性、可读性、实用性,适合作为个人闲暇或者苦闷时认识自己,永葆身心健康的心灵圣经。
  •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添品妙法莲华经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爆笑舰炮手

    爆笑舰炮手

    新书《破晓之曙光军团》已上传,请大家继续支持我来了以后,我的兄弟们告诉我:船上的肉明显不够吃了。120来的次数明显变多了。干活时间明显变长了。心脏承受能力明显增强了。脸皮明显变厚了。船上发的饮料不见踪影了。甚至连老鼠都不光顾我们班了。讲道理,这些事情不应该怪我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200快300来斤的海军战士而已。真的,我超级普通的!老群满了,新群868266643,作者君帅的天崩地裂,欢迎各位进群讨论。
  • 西方哲学史

    西方哲学史

    公元前 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到西方现代哲学的发展史。它可分为 4个时期: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对现代哲学时期的划分,学术界有不同看法,有的把上限划在19世纪末,有的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后,有的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 千山依雪

    千山依雪

    记忆里总会回荡着一个熟悉声音,指引着人进入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现实还是梦境能否有人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
  • 来不及对你说

    来不及对你说

    对不起!或许我这辈子都来不及对你说“我爱你”
  • 我混烘焙圈的

    我混烘焙圈的

    松软的戚风蛋糕、酥脆的牛角面包、可口的慕斯蛋糕、蓬松的手撕面包、网红的脏脏包。甜的、咸的,酥香的,口感饱满的。种种精致诱人的面包蛋糕似乎都能从这一家小小的烘焙坊找到。这是一个关于烘焙的故事。阅读指南:1、1V1,轻松爽文路线,文风温馨;2、警示:本文涉及面包、蛋糕、奶茶等甜度爆表的食物,这是一本看着让人发胖的故事。 3、书友群:442060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