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6400000007

第7章 认识日食的主角——太阳(4)

太阳光也是一个大家庭。眼睛能看见的光叫可见光,可见光是这个家庭的一部分成员。除可见光外,太阳还发射看不见的光线,其中波长比可见光长的有红外光和无线电波;波长比可见光短的有紫外线、X射线和γ射线等。

知识点光谱

光谱是复色光经过色散系统(如棱镜、光栅)分光后,被色散开的单色光按波长(或频率)大小而依次排列的图案,全称为光学频谱。光谱中最大的一部分可见光谱是电磁波谱中人眼可见的一部分,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的电磁辐射被称作可见光。光谱并没有包含人类大脑视觉所能区别的所有颜色,譬如褐色和粉红色。

看不见的光线

说起阳光,人们自然想到五颜六色、色彩斑斓的可见光。其实,仅把可见光当做阳光是不公平的,肉眼看不见的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以及γ射线,也都是阳光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外线是英国天文爱好者威廉·赫歇尔发现的。赫歇尔在天文学上贡献很大,他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了天王星,后来他成为著名的天文学家。

1800年,赫歇尔在研究太阳光谱不同波长的热辐射时,发现了红外线。他是用灵敏的温度计在可见光谱红端以外的地方发现的。他认为这里有一种看不见的光线,它的位置表明的它的频率比红光低,但波长比红光长。

后来,用特殊的感光底片拍摄光谱,证实在红光外侧的确有光存在,并且证实这种看不见的光线和可见光遵循同样的规律。由于它的位置在红光外侧,所以叫它红外线或红外光。

其实,红外线是太阳最热的辐射光线,所以又叫热线。红外线很容易被地面吸收,使地面温度增高,它还可以晒热作物植株,为作物提供热量。

红外线的发现,给人们很大启迪,不久人们就提出这样的疑问:既然红外波段有辐射存在,在阳光的紫外波段有没有辐射呢?

1802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做了一个颇有趣味的实验,他把硝酸银放在蓝光和紫光下照射,看见分解出了黑色的金属银。

他又把硝酸银放在紫光外“光线”下照射,结果分解得更快。这个实验证明,太阳光里的确有紫外光线存在。

根据空间天文学家的探测,太阳紫外线分为近紫外线、中紫外线、远紫外线以及EUV线4种。这种射线在从太阳来到地面的途中,大部分被地球大气层的臭氧层吸掉了,达到地面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因此太阳紫外线探测都在空间进行。

大量探测表明,在日冕和上层色球之间的过渡区域里,有很多紫外线谱线,它们是传递这个区域消息的重要使者。紫外线对研究这个层次的辐射起着顶梁柱的作用。在20世纪90年代,甚至直到现在,许多探测太阳的人造卫星,都带有紫外线探测仪器。

X射线是看不见的太阳光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1895年11月8日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伍连·康拉德·伦琴发现的。伦琴这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因为发现了X射线,于1901年成为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1895年11月8日,伦琴在暗室里做阴极射线管中气体放电试验。为了防止紫外线和可见光的影响,他用黑色硬纸把阴极射线管包了起来。试验中,他发现在一定距离以外,涂有铂氰酸钡荧光材料的屏上,发出微弱的荧光。

这种现象一般人是不大重视的,可伦琴却对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他对物理学的了解,他认为,穿透力有限的阴极射线是无法穿过包有硬纸的阴极射线玻璃管壁的,使荧光材料发光的物质也不可能来自别的地方。但是,使荧光材料屏发光的物质是什么呢?他当时也不知道答案。

严肃的科学态度让伦琴对这种物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一个设想:这是阴极射线撞击在阴极射线玻璃管壁上产生的一种射线。后来的实验证明了伦琴的想法。

X射线是一种特殊的物质,在电磁场中不像带电粒子那样受电磁力的作用,也不像可见光那样经过不透明物质发生偏转。它有很强的穿透力,能够穿过树木、纸张和铅片,但不能穿过厚金属片;能够穿过肌肉,但在荧光屏上却能留下骨骼的阴影。因此,伦琴用它拍下了第一张骨骼的照片。

尽管如此,当时他对X射线的性质还了解得不多,甚至认为它同可见光没有太多区别。因此有人问他“这种射线是什么物质”的时候,他回答说:“X”。X射线的名称就是这样得来的。

太阳表面具有上百万度的高温,日冕里的物质以特殊的形式存在,根据它的温度和物质特殊存在形式,理论家早就预言太阳上有X射线存在了。但是由于这种射线在穿越地球大气层时被吸收了,所以要探测太阳X射线,就必须深入地球大气层上空。这在气球、火箭和人造卫星还不能用于科学研究的时代,是无法做到的。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了,德国、日本和意大利是战败国,美国等国是战胜国。美国从德国那里获得战利品之一是V—2火箭。1946年,美国海军研究实验室在胡尔布特领导下,利用V—2火箭把探测太阳X射线的仪器送到了高空。很遗憾,这次实验空手而回,一无所获。

1948年8月6日,再次实验获得了成功,拍到了第一张太阳X射线照片。后来,海军研究实验室继续进行了探测。大量探测表明,太阳的确是一个很强的X射线源。它的强度随着太阳活动周期而变化。现在,经过气球、火箭和人造卫星等运载工具的大量观测得知,太阳X射线含有3种成分,它们是宁静成分(流量基本上不变)、缓变成分(流量缓慢变化)和爆发成分(在短时间内流量急剧变化),爆发成分又叫太阳X射线爆发或太阳X射线耀斑。

从此,太阳X射线就成了研究太阳的极其重要的电磁波段了。

知识点米粒组织

米粒组织是太阳光球层上的一种日面结构。呈多角形小颗粒形状,得用天文望远镜才能观测到。米粒组织的温度比米粒间区域的温度约高300℃,因此,显得比较明亮易见。虽说它们是小颗粒,实际的直径也有1000公里——2000公里,大的则可达3000多公里。明亮的米粒组织很可能是从对流层上升到光球的热气团,不随时间变化且均匀分布,且呈现激烈的起伏运动。

太阳发出的电波

南京东郊风景区,树木葱茏,青山叠翠。巍巍的紫金山三峰上,有几个圆形屋顶隐藏在绿阴丛中,在阳光照耀下,发出晶莹的亮光。这便是紫金山天文台。

紫金山天文台乘汽车沿着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迤逦而上,进了大门,登上天文台最高处——天堡城。放眼眺望东方,几个圆顶内望远镜正指向太阳。同时,几架射电望远镜的抛物面天线也正在对向太阳,接收太阳的“广播”。

太阳上也有“广播电台”吗?当然有啊!1942年,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最激烈的阶段,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将士们在进行着血与肉的搏斗,接受着生死存亡的考验。坦克、装甲车和飞机的发动机声,整天轰轰隆隆,不绝于耳。

为了获得战争的胜利,侦察敌情,防止敌机轰炸,多么需要雷达及时提供信息啊!就在这血与火的殊死搏斗中,英国防空部队的4~6米雷达突然受到了电波干扰。当时以为敌机来空袭了,连忙发出防空警报。可是,等了好久,也没见到一架敌机。

那么,这干扰电波来自何处?是“天灾”?是“人祸”?不得而知。于是产生了种种猜想。为了揭露谜底,科学家海伊等人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经过仔细分析,他们明白了,这种电波不是敌人发射的,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它们来自太阳,是太阳在“广播”。他们还意外地发现,这种电波比具有太阳表面温度的黑体辐射强得多,同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现象有密切关系。

与此同时,索思沃思应用当时刚制成的新型雷达接收机,在3~10厘米波段发现太阳上也有“广播”。至此,太阳上有“广播电台”确定无疑了。

太阳上无人,也没高大的铁塔架设天线,太阳上的无线电信号从哪里来的呢?是从太阳大气层中发射的。随后,天文学上把太阳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叫做太阳射电。

在这以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广泛地开展了太阳射电的研究工作。现在,射电观测是研究太阳的一个重要部门了。在我国,除紫金山天文台有太阳射电观测和研究以外,北京天文台和云南天文台也都有太阳射电观测和研究。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无线电还没有普及。那时,一般的人家不但没有电视,就连收音机也没有,只有作战部队里才有无线电台。在那个时候,当一名无线电台报务员是相当荣耀的。一批德国青年军官当上报务员后,神气十足,走起路来胸脯都挺得高高的。然而好景不长,不久就爆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妄想独霸天下,把许多青年送上战场给他们充当炮灰,报务员们也因此上了沙场。

一天,一名叫布鲁克的报务员在电台前值班操作。前沿战火纷飞,杀声震天,报告战果,下达命令,都由报务员来完成。电讯十分繁忙,布鲁克兢兢业业地做着工作,忙得不亦乐乎。

就在一个命令要下达时,突然耳机里一点声音没有了。奇怪!耳机怎么不响?他检查机器,电台好好的。耳机不响,命令怎么下达?他急忙呼叫,但毫无反应。他赶紧拨动旋钮,改变频率,仍然没有声音。几分钟过去了,始终联系不上。前线德军没有指挥,一片混乱,战役失败了。

战役结束后,布鲁克被军事法庭判处死刑。临刑时,他仰天高呼“冤枉!”为什么在战役的关键时刻无线电通讯会突然中断?布鲁克被判死刑是不是冤枉?当时没人追究。

数年之后,这样的事又发生了。1956年2月23日,一艘英国海军舰只在格陵兰海上值勤,从基地出发后一直和基地保持着联系。突然,联系中断了,不管指挥部怎么呼叫,也听不到回音。

指挥员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想来想去,估计可能是军舰遇难沉没了。于是,为“死难者”料理后事忙碌起来。正当人们为“死难者”忙碌的时候,军舰回到了基地,舰上的人员也都好好的。人们惊异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太阳耀斑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一天太阳上发生了一次大耀斑,是太阳耀斑开的玩笑。太阳耀斑怎么会影响无线电通讯呢?这要涉及我们地球大气层了。太阳辐射中含有大量的X射线和紫外线。在这些辐射作用下,在离地面80千米~500千米的区域,形成一个电离层。电离层又可分为D层、E层和F层。D层高度在80~100千米,E层在100~120千米,F层在150~500千米。

F层又可分为F1层和F2层。在耀斑爆发的时候,X射线和紫外线急剧增加,D层的电离度也急剧增加。因此,向着太阳的半个地球上,短波或中波无线电讯号衰减很多,甚至完全中断。出现后一种情况时,无线电通讯不能进行,电台的耳机就寂然无声了。

这样的现象大约持续几分钟到1小时。这种现象在军事上和日常通讯中都是不可忽视的。为此,天文台一旦发现太阳上有耀斑爆发,就立即向有关部门报告。这项“报告”是天文台为国民经济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

威力强大的太阳磁暴

一位中学生手腕上戴了一只小巧玲珑的手表,表带上有一只精美别致的小磁针。它平时总是静静地指向南北方向。一天,磁针突然跳动起来了,不停地左右摆动,很久才静止下来。磁针静下来后,又静静地指着南北方向,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似的。

她觉得奇怪,就去问老师。老师也说不清楚。她去请教地球物理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告诉她:在她表带上磁针跳动的时候,地球发生了磁暴。

“磁暴?它是什么?是怎么产生的呢?”她一口气提出了许多问题。

地球物理学家告诉她:磁暴是一种短时间的地磁扰动现象,持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不等。发生磁暴的时候,磁针或做微小的震动,或做剧烈的“颤抖”,甚至可以急促地来回摆动,然后猝然停止。

在磁暴期间,无线电通讯几乎和有线电信都受到强烈干扰。例如,1958年2月11日发生全球性大磁暴时,世界各地的无线电通讯全部中断,瑞典的电力线和通讯线遭到破坏,铁路讯号无法使用。

磁暴引起的强大电流,足以使电缆上绝缘材料起火,烧毁安全阀甚至变压器。1975年7月的一次磁暴,欧洲和北美之间的无线电通讯全部中断,欧洲和远东之间的电报联系受到强烈干扰。

磁暴发生在地球附近,根子则在太阳上。这是太阳活动对地球所产生的一种影响。科学家发现,在太阳活动高潮或者在太阳耀斑爆发的时候,从太阳上抛射出大量带电粒子、紫外线和X射线。

这些“天兵天将”经过1.5亿千米的征程来到地球附近后,舞枪弄棒,搅得“四邻”不安。具体说来,紫外线和X射线使电离层遭到破坏,从而影响无线电通讯。

带电粒子被地磁场俘获后,按照它们的质量和电荷分成几类,分别送往不同的地方,因此,在地球周围形成一个半径为2万~2.5万千米的巨大环形“电路”。在这种“电路”里流动的电流,在它周围产生的磁场和地球磁场互相作用,产生磁暴。

在一年里,世界性的强磁暴次数是不多的,在太阳活动低的年份只有几次,高的年份有几十次。但强度中等的磁暴或磁扰是经常发生的,尤其在极区,很少有磁宁静的日子。

其实,地球是一块大磁铁,在这块“大磁铁”周围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地磁场。20世纪初以前,人们就对地磁场进行观测了。

同类推荐
  • 天文探谜

    天文探谜

    把兴趣引进课本,使爱好代替讲台,将学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为主动学习吸收,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与探索精神,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与创新素质,这就是本套全书的宗旨。
  • 河流:大地的滚滚动脉

    河流:大地的滚滚动脉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学习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推广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水平,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绿色未来与新思维》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米阐释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中以很火篇幅来阐述环保对生态、家居环境、生活习惯、生命健康等的影响,突出了主题,阐明立场。另外,还适当地介绍了与环保相关的环保组织的建立、结构、功能等问题,对主题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
  •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

    谢芾主编的《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为丛书之一。《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内容涉及低碳生活与环境保护的各个侧面,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电脑新秀

    电脑新秀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
热门推荐
  • 老北京布鞋

    老北京布鞋

    姓匪的没有失言,月半和老黄还有野兔梁子的掏煤汉全都回到了他的窑上。第一天月半没有挖煤,他来了英梅家。他来告诉英梅,他们都回到窑上了。这个结果显然是让人高兴的,但他还惦记着英梅心里的不甘。有了前天那一回,在他们之间又多了一层羞,所以来了以后,他也傻傻的,不知道说什么好。看英梅一直捂着胸口,脸也比往日黄了,他就咬自己的嘴唇,直咬得嘴唇发白,才说,要不,我们还告他去。英梅不说话,只拿拳头抵胸口,往深处抵。月半说,要不,去医院看看?英梅摇头,摇出两挂泪来,说,我没病。月半说,那我们再告去,我还替你作证。英梅哽咽了一声,泪哗啦啦就汹涌起来,她一只手捂着胸口,一只手捂着嘴,身体一下一下地抽,却哭不出声来。月半急,上去替她拍背,才缓过劲来,呜呜哭出来了。月半说,你不要哭了,我们不掏煤了,我们还告他狗日的去,就不相信这天底下硬要不回一个天理了!她说,不告了,真的不告了。
  • 大神终究是大神

    大神终究是大神

    君雪云用十年挣扎去换他们的可能,利用尽了身边所有的机会,极其幸运,沈翼南亦用十年努力和她相映。十年光景,都是等你长大。——沈翼南或许我是偏执,但是,我清楚的知道,我们之间的不温不火,才是鸿沟万丈,我本非常人,恰巧你坚持。——君雪云
  • 杨妃传

    杨妃传

    初入深宫杨瑜惟求安稳度日,她步步小心,却换来了步步惊心。她只想低调的活下去,但是家人却惨遭横死。后宫心计美人如蛇蝎,她绝不认命,俗话说:女人不狠地位不稳。看低调宫妃如何翻身逆袭,权势在手,宫斗虐渣渣,成就一代传奇。唐懿宗李漼之妃杨氏,原封楚国夫人,死后追赠贵妃。正史未见记载,却有着极其哀怨忧伤的墓志铭;这是怎样的女子,不见于正史,却让皇帝念念不忘?末唐的大明宫中,又上演着怎样的传奇?风谲云诡的后宫,一幅浩大的宫谋权计正在缓缓拉开,诡秘莫测!
  • 重生之养成萝莉

    重生之养成萝莉

    穿越到平行世界,还有着一只可爱的萝莉,但是...自己的身份,哥哥也好,父亲也罢,系统是什么鬼?而且,为什么自己的形象,也是一只萝莉呢?
  • 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

    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

    本书是央视大型养生栏目《战胜糖尿病,我也是医生》的精华实录,特邀国内顶尖糖尿病专家团队,为您深入解答所有未知的、困惑的、被误解的疾病常识,并提供许多简单易行、在家就能轻松控糖、降糖的日常调养方案。融汇古代与现代、国内与国际、西医与中医等最前沿的治疗理念,帮助您用医生的眼光合理规划饮食、规律运动、平稳血糖、调节情绪,养出健康体质,过上与健康人无异的高品质生活。
  • 嚣张皇妃

    嚣张皇妃

    一觉醒来,她落入陌生时代,无处走可只好依靠纳兰老爷,谁知道她竟然莫名其妙成了皇子妃,又莫名其妙的乾隆的儿媳妇,又莫名其妙的怀上了孩子!天哪谁能告诉她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皇家贵族八殿下

    皇家贵族八殿下

    他是受众人追捧的——大明星殿下,神秘冷酷超霸道,最终却栽倒了一个小丫头的手中。他是人气小天王——二明星殿下,阴暗腹黑,一次邂逅竟与她擦出了火花。他是帅到至极的——三明星殿下,天真可爱萌,他一生却只为她一人卖萌可爱。他是万千女性心目中的白马王子——四明星殿下,温柔细心只专一,他认定的就绝不会改变。他是小孩子心目中完美的大哥哥——五明星殿下,花心成性好挑逗,自从撞见了她,他只会挑逗她一人。他乃是红遍大江南北的——六明星殿下,邪魅腹黑有魅力,每次夜晚来临他总是去找她。他是年纪轻轻,一举成名的——七明星殿下,脾气暴躁易惹火,但对她的多次以下犯上却在一再忍让。他是红到老少皆知的——八明星殿下,冰冷阴暗勿靠近,人人见了他都要避开,唯独她却一再的靠近。当这样八位美少年组在一起的时候将会演绎一场什么样的恋爱故事呢?【与小乖乖小说迷的《皇家神秘八殿下》为系列文】
  • 奇葩

    奇葩

    天空瓦蓝,数朵白云散懒如羊,昏睡于天幕上。羊城大街上,拖着Q字发辫的行人来来往往。“庚子赔款”使大清国伤了元气,巨额赔款的压力迫使朝廷不断对劳苦大众巧立名目,横征暴敛,人们私底下怨声载道却又无可奈何。大多数人痛骂一番后,该干嘛还得干嘛,个别家庭条件好的,早茶、夜宵一样不能少。条件差的贩夫走卒,虽无小食“凤爪、猪膶”落肚,一钵半盏的咸鱼淡粥、青菜地瓜干也聊可充饥。这源于广东人“人生总有不顺意,天塌下来当被盖”的豁达。虽说如此,一张张蜡黄、菜青色的脸上,是写有爱憎的。
  •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高冷老公隐婚蜜爱

    一场盛况空前的豪门盛宴,未婚夫高调迎娶了她的妹妹。她只想安静的买个醉,却不想惹上江城神秘莫测,腹黑高冷的顾家大少!进错他的房,误看他的人,还没来得及上他的床,就遇到了传说中的查房……他是江城高冷腹黑,冷面杀伐的顾家大少遇见宋清欢之前,他的一生只有一件事——工作、工作、还是工作!遇见宋清欢之后,他的一生只有两件事——爱她,爱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蜀轺纪程

    蜀轺纪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