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97900000002

第2章 略识海洋(2)

海啸主要是由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地陷或台风引起的。当海底发生地震时,海底地壳的剧烈变动促使水面的水位发生了巨变。与此同时,破裂处强大的地震波冲击海底,导致水体剧烈震动,由此在海面上引发大浪,大浪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所到之处,屋毁人亡。除了地震外,台风也可以引起海啸。台风诞生于热带地区的洋面上,因为那里的天气酷热,热空气不断上升。热空气上升途中很容易形成旋转的空气旋涡,当这种旋涡大范围高速旋转时,就有可能形成台风。台风边旋转边向外移动,在万里洋面上形成巨大的海浪,威力很大,呼啸而过,能摧毁一切阻碍它前进的障碍物。

海啸人们记忆最深的当属2004年末发生在印度洋的大海啸,那次海啸,有数十万生命被大海吞噬。

除海啸外,海平面的升高正威胁着一些岛国、沿海城市和乡村。由于现代工业的发展,煤炭和石油大量燃烧,排放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与日俱增,地球也开始一天天变暖。天气变暖带来了两大后果:一是导致了南极和北极冰川的融化,一些极地冰山架在解体;二是海水的温度也在升高,这将导致海水膨胀。这两大后果使海洋的平均水平面在不断上升。

海底世界的生物在全球温室气体的排放量中,美国堪居榜首,它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的四分之一。据报道,近十几年来,海平面每年平均以3.9毫米的速度升高。由于工业化发展速度的不断提升,海平面的升高速度也在加速。据推测,如果人类不能有效地控制这一上升速度,那么到了2050年,全球的平均海面高度将再上升0.3~0.5米。届时美国的海岸线大部分将被海水淹没,我国东部沿海也将有一部分城乡被淹没。

全世界共有30多个岛国,印度洋中的马尔代夫就是由2,000多个珊瑚礁岛组成的国家,全国平均海拔高度只有1.2米。难怪马尔代夫总统哀叹道:“海平面逐渐上升,这意味着马尔代夫作为一个国家将消失在汪洋大海之中。”如果人类继续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而不采取任何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措施,那么,马尔代夫总统的那句哀叹将会变为现实,海洋将涂改今天的世界地图。

海洋考古

美国有位著名的海洋考古学家,名叫巴拉德。早年他曾率领考察队在大西洋底发现过“泰坦尼克”号残骸。不久前,巴拉德在美国罗得岛大学开创了一个新的专业——海洋考古专业。该专业学制5年,2006年,这个新专业招收了5名学生。巴拉德立志将海洋专业和考古专业结合在一起,创建一个新的交叉学科。

多少年来,多少人梦想去海底考古,然而,由于昔日的科学技术不够发达,人们很难进入深海海底,这项研究只能在近岸浅海中进行。目前全世界95%的海域尚未进行过考古勘测。

海洋考古引起举世关注。1984年,瑞典海洋考古协会、瑞典西部贸易工业协会等组织,在数以百计的志愿者以及瑞典海军的协助下,对“哥德堡”号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探索,旨在解开有名的“‘哥德堡’号沉船之谜”。什么是“‘哥德堡’号沉船之谜”呢?这要从200多年前欧洲与中国的海上贸易谈起。1731年6月14日,瑞典成立瑞典贸易公司,开辟了亚洲航线,每年有大量的船载着商品运往中国。瑞典的西南部有一个城市,名叫哥德堡。1732年3月7日,一艘以城市名字命名的“哥德堡”号大型帆船扬帆起航驶向中国,揭开了瑞典东亚公司与中国贸易往来的序幕。“哥德堡”号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商贸船,也是瑞典人的骄傲。当年远隔重洋的瑞典人为什么热衷于远航对华贸易呢?原因是巨额的利润吸引着瑞典商人,当时商船的航运贸易收入相当于瑞典全国的国民生产总值。

“哥德堡”号沉船留下的宝藏“哥德堡”号复原图1743年3月14日,“哥德堡”号由瑞典哥德堡港起航,踏上第三次来中国的航程。1745年9月,满载中国瓷器、茶叶和丝绸的“哥德堡”号返航途中,在距哥德堡港口仅800米的海域沉没了。“哥德堡”号的沉没原因,从此成了一个难以破解的谜。有人认为这艘船的设计有问题;有人认为是船长不愿意让船东知道自己到底从中国装了多少货物回来,或是为了避免海关的查验货物,因此故意让船触礁沉没;有人认为这其实是一次保险欺诈,因为此船经历了几次来中国的远洋航行,快到了报废期,所以船员想扔掉船,骗得保险却又能保留货物,甚至传说船上的货物早已偷偷存放在英国;还有人认为两年多的艰苦航行就要结束了,船员们高兴之余,大肆庆祝,结果全体船员喝醉了酒,无法正确控制船的航线,最终导致触礁沉没。这就是有名的“‘哥德堡’号沉船之谜”。“哥德堡”号沉没后,东印度公司又建造了“哥德堡Ⅱ”号商船,但是随后不久在南非附近沉没。在此后的200多年里,瑞典人一直惦念着这艘沉没在家门口的大船,并分别在1747年、1800年和1906年对它进行了三次小规模的打捞。在几次打捞中,打捞出大量的中国瓷器、茶叶、香料和丝绸,同时考古学家也在打捞出的物品中发现了完整的船上设备和船员日记等珍贵物品。

随着不断地探察,人们发现,“哥德堡”号船体已经完全破碎,船身已经完全丧失了完整的结构,大量的碎片散落在数千平方米的海底。

200多年过去了,一代又一代瑞典人仍没有忘记沉没的“哥德堡”号,他们决定重建“哥德堡”号,让昔日的“哥德堡”号“起死还生”。为了实现这个伟大的计划,瑞典人不惜重金,从1993年开始,耗时10年,花了3,000多万美元,重新建造了一艘“哥德堡”号仿真帆船。

为了建造新的“哥德堡”号木帆船,瑞典人首先搜集了有关“哥德堡”号的历史资料,按比例制造了新“哥德堡”号的模型,并在水池中进行了模拟试验,对其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水池试验,瑞典人确定了船型。有了船型仅仅是第一步,接着便是如何建造。瑞典人决定尽量采用18世纪的造船工艺,例如:到瑞典的森林中寻找、采伐与200多年前“哥德堡”号类同的木料,用传统的工艺制造船的龙骨、肋板。许多船用铁钉不用现代的生产方法,而是将铁棒烧红,经人工打铁制成。所有的船帆都是由瑞典妇女用手工缝制的。正因为绝大部分构件采用手工制造,所以其工作量十分惊人,建造周期达10年之久。新“哥德堡”号长41米,宽10.7米,高47米,排水量1,250吨。2003年6月6日,新“哥德堡”号正式下水。

“哥德堡”号新“哥德堡”号招募年轻的志愿者作为船员,并对他们进行训练。一切就绪后,“哥德堡”号开始了远航,其远航的路线与200多年前完全相同。2006年,“哥德堡”号乘风破浪来到了中国,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欢迎。

古代的海上交通要道往往是沉船事故的多发地带。例如,地中海曾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海上交通、贸易要道,它引起许多海洋考古学家的关注,被海洋考古学家们称为古代沉船的宝库。

海洋考古事业将为人类进一步解读古代文明作出贡献,它必将得到进一步发展,以破解那些沉没在海底、隐藏在人们心头的历史之谜。

沉睡深海的“第八大洲”

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共有七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南美洲、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最近有个电视台播放了一个节目,讲的是人类已经找到了“第八大洲”。所谓“第八大洲”,是指传说中一个消失了1万多年的神奇大陆,它的名字叫亚特兰蒂斯。要弄清所谓“第八大洲”的始末,还得从柏拉图的名著《对话录》谈起。

亚特兰蒂斯城公元前350年,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对话录》中写道:“1.2万年前,地中海西方遥远的大西洋上,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大陆,它被无数黄金与白银装饰着,出产一种闪闪发光的金属——山铜。它有设备完好的港口及船只,还有能够载人飞翔的物体。”可是这个叫亚特兰蒂斯的地方极其富裕,利己主义盛行,人们贪图金钱和功名,并且生活奢侈。为此,“众神之神”宙斯大怒,以一场大地震令亚特兰蒂斯古城沉入大海。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沉没在哪里?柏拉图曾经告知,它在大西洋西部的直布罗陀海峡(古代被称为赫喀琉斯的砥柱)附近。

若干世纪以来,人们不断寻求,试图找到亚特兰蒂斯。据俄罗斯新闻网报道,39岁的伊朗籍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萨马斯特日前断言,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就沉睡在塞浦路斯附近的地中海海底。这位自学成才的考古学家宣称,他曾借助一台回声探测器,在1,500米深的海底找到了一处特征与当年柏拉图描写的亚特兰蒂斯非常吻合的区域。据说,由他组织的探险队在塞浦路斯附近的海底找到了数千米长的城墙遗迹。

亚特兰蒂斯城在海底的想象图罗伯特·萨马斯特在其网站上刊登了多张亚特兰蒂斯的三维照片,他称这些照片可以证明亚特兰蒂斯城的存在。他说:“亚特兰蒂斯沉睡在数千英尺的海底,这也确保了这一座庞大遗址保存完好。我们最终的目标是找到它的位置,并对石庙、宫殿、道路、桥梁和原始工具进行拍摄。整个世界都将开始关注这片土地,这将是历史上最伟大的考古发现。”

不过,塞浦路斯政府却对萨马斯特的这个发现表示怀疑。当地的考古学家帕夫洛斯·弗劳兰佐斯说:“要想证实罗伯特·萨马斯特的发现,还必须获得更多的直接证据。”

萨马斯特目前面临挑战,原因之一是他没有理论,只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发现。作为海洋考古这门科学,他的科学举证还远远不够,他没有提出直接证据,还无法为世人广泛接受。

然而,萨马斯特的探索精神是值得钦佩的。这个广泛引起人们兴趣、充满争议的话题,也将继续引起人们的关注。

其实还有时间

有一年,印度发生了一次大海啸。海啸发生前的几个小时,一群在海边嬉戏的孩子捕捉到一些他们平日不曾见过的鱼,这些鱼双眼突出,样子十分怪异。这些奇怪的鱼来自哪里?当时没人知道。后来人们才发现,这些鱼来自深海。深海中水温很低,水的压力很大,这些鱼长期在低温、高压的环境下生存,当海底发生地震时,地下的岩浆涌出,它们便无法忍受高温,只好逃向海边;又因为到了海面后,海面的压力突然变小,此时这些鱼的眼球被体内压力挤压出来,体内的一些器官也可能破坏了。这些鱼的出现,实际上是大海在告知人们大难临头。几小时后,海啸涌来,捉鱼的孩子们被巨大的海浪吞噬,无一幸免。

有时,大量的鱼涌向海边,一些渔民的捕鱼量突然剧增,是平日捕鱼量的几十倍,人们欢喜万分。殊不知,这预示着一场灾难即将发生!这是因为鱼的感知系统比人类更敏感,它们已得知了地震的信息,而人类却茫然不知。几小时后,巨浪呼啸而至,渔民们来不及反应,葬身于狂涛之中。

在印度的一个旅游点,有一次,一些平日极为驯服的大象突然不再听主人的指挥,它们停止了向海边行进的步伐,开始仰天长啸,发出阵阵哀嚎,之后突然转身向远离海岸的群山奔去,一直跑到了山的峰巅。就在这时,海啸狂奔而至。这一系列事实说明,对于海啸,动物的感知比人类要敏感得多。

海啸的发源地有很多时候不是在近岸,而是在几千千米之外的洋面上海啸的发源地有很多时候不是在近岸,而是在几千千米之外的洋面上。例如,1960年5月22日,南美洲的智利发生了一次大海啸。这次海啸袭击了智利长达700千米的海岸,海啸引起的沿岸波浪平均波高10米,最大的波高达20多米。海啸形成后,历经了十几个小时才到达岸边,摧毁了岸边的许多建筑。海啸发生10多个小时后到达夏威夷群岛,怀卢库河上铁路桥的桥墩被海浪推出200多米。这次海啸造成200多万智利人无家可归,流离失所。尽管这次海啸的发生地离陆地有10,000多千米的距离,但海啸形成的巨浪以每小时700多千米的速度向岸边飞驰,能量仍然是惊人的。

请关注两个数字,一个是海啸发生地与大陆相距10,000多千米;另一个是海啸的传播速度每小时700多千米。这两个数字告诉人们:逃离海啸,其实是有时间的。如果当海啸在远洋发生时,人们能够及时将海啸发生的信息通知沿海各地,那么人们的损失就会大大减少。在海啸形成的海浪传到沿岸的10多个小时内,人们完全有充分的时间做好逃生准备,不至于在海啸到来时手足无措,葬身海底。

为了防止悲剧重演,人们开始意识到建立海啸报警系统的重要性。有了海啸报警系统,人们就可以在海啸到来之前安全撤离沿岸。

1966年,美国建立了太平洋的海啸报警系统,当太平洋的某海域发生海啸时,最近的观测站就会借助声波检测仪发出警报,根据这一警报,人们能估算出海啸到达的时间,以便采取应急的措施。

同类推荐
  •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走进信息化时代(趣味科学馆丛书)

    “趣味科学馆”丛书,是一套自然科学獒读物。丛书包罗科学的多个领域,涉及“信息化”、“绿色革命”,“发明”、“生态资源”、“航天”、“军事”、“日食、月食”等当下热门关键词。这本《走进信息化时代》由刘芳主编,为该系列丛书之一,有引领读者关注热点、提升其认识水平的现实价值。《走进信息化时代》内容涉及信息化领域的各个侧面,并进行合乎逻辑的排列组合。文字浅显易懂、生动活泼。
  •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饮食:属于你的绿色时尚新生活

    低碳不仅仅是一种概念,低碳生活也不仅仅是一种时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一件利在千秋万代的大事。节水、节电、节气,摒弃高碳模式,崇尚低碳生活……就是身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可以让低碳生活变为现实,让我们为低碳环境、绿色地球作出自己的贡献。
  • 森林报

    森林报

    这部名著是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维比安基的代表作。著者以其擅长描写动植物生活的艺术才能,用轻快的笔调、采用报刊形式,按春、夏、秋、冬四季12个月,有层次、有类别地报道森林中的新闻,森林中愉快的节日和可悲的事件,森林中的英雄和强盗,将动植物的生活表现得栩栩如生,引人入胜。著者还告诉了孩子们应如何去观察大自然,如何去比较、思考和研究大自然的方法。
  •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环保生活100问(人与环境知识丛书)

    20世纪60年代末,一位25岁的美国哈佛大学学生,丹尼斯·海斯,在美国发起了一个覆盖全美各地的宏大的社区性活动计划。1970年4月22日这一天,有2000万人参加了一个叫做“地球日”的声势浩大的活动。《环保生活100问》深入浅出,为广大青少年读者详细介绍了有关环保的100个问答知识,以期能丰富他们的环保知识。《环保生活100问》由刘芳编著。
  • 宇航时代

    宇航时代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科学教育,让广大青少年树立这样一个牢固的信念:科学总是在寻求、发现和了解世界的新现象,研究和掌握新规律,它是创造性的,它又是在不懈地追求真理,需要我们不断地努力奋斗。
热门推荐
  •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

    《玄奘精神(盛世下的传奇故事)》以玄奘一生中的重大事件为线索,通过解读玄奘西行之旅的曲折经历及其相关历史事件,向读者展现了一个有血有肉的玄奘形象。他在充满艰险的西行之旅中所彰显出的坚强的意志、坚定的信念、不屈的人格、精深的知识、优秀的团队意识和不求名利的品格,正是他获得圆满人生的关键。
  • 淘气俏魔妃

    淘气俏魔妃

    聪明,懒散,古灵精怪,她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狐妖莫小柒。冰山,面瘫,痴情绝对,他是法力高强威名远扬的魔王君无恨。她的情商超过200,他的情商也超过200,不过是负的。于是,古灵精怪的她发誓要拿下冰山面瘫的他,势必要把他改造成三生六界绝无仅有的好男人。然而,在一次又一次的生死碰撞中,在一次又一次的相扶相依中,她毅然决然的改变了标准。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叛徒,打得过强敌;哄得了娘子,当得了奶爹……改造改造,照一生平安。且看她,为所爱之人毅然走上强者的道路,从此,锋芒毕露,风华无限。一袭白衣,一副笑靥,问天下,谁人倾倒?【简介无能,请点三章,如若还行,欢迎光临】【结局一对一,男主女主身心干净,不小白,不弱智,强强联手。】——◆◇——◇◆——◆◇——◇◆——【她的霸道,他的惊愕】为确保婚姻质量,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从现在开始,你只许疼我一个人,要宠我,不能骗我,答应我的每一件事都要做到,对我讲得每一句话都要真心……真心……”哎呀,又忘词了。幸好她早有准备,莫小柒淡定的从如意百宝袋里拿出《莫小柒摘抄录》,念念有词,“不许欺负我,骂我,要相信我,别人欺负我,你要在第一时间出来帮我,我开心了,你就要陪着我开心,我不开心了,你就要哄我开心,永远都要觉得我是最漂亮的,梦里也要见到我,在你的心里面只有我,就是这样了。”他惊愕,慎重的点点头。莫小柒颇为自得,孺子可教也,没有愧对她辛辛苦苦整理下来的《莫小柒摘抄录》。【她的言论,他的宠溺】为确保无恨乖乖,莫小柒语重心长的教导,“吃醋是妇德之根本,不吃醋的娘子不是好娘子。这吃醋呢要从小事做起,从今日起,如若你晚归家片刻,我要盘查;如若……如若……”咳咳,莫小柒无比淡定的……“如若有女子靠近我一尺之内,娘子要生气;如若在我身上闻见脂粉香,娘子要追究;如若瞧见我衣裳上粘了女子长发,娘子要质疑……”他宠溺的接道,直接省去了翻书的时间。“背得还可以,一定要以身作则。”“那你呢?”【她的家规,他的纵容】
  • 重生系统:君少,你走开!

    重生系统:君少,你走开!

    (女主女扮男装)初见时,她在小巷子里被迫救了他,再见时她又救了他。他为报答把她认为弟弟,一心想把她拉进自己的队中,途中但却渐渐爱上了她……他是神秘的君二少,是狐狼队伍中的队长,是……她是网络作者大神,是娱乐圈的新星,是……当两个人碰上时,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听说队长找了个弟弟,还特别纵容他。″"怎么可能,纵容?″就他那冻死人的性格还会纵容?#"啊啊啊男神好帅,我要嫁给你!!″某个男人"这是我的,你们想都别想"说完后黑着脸拉走一旁看戏的某人回到家里证明一下,某个人全身都是他的。
  • 上清太玄九阳图

    上清太玄九阳图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所谓情商高,就是会说话

    说话不只是一种感觉,还是一门技术!如果说话这件事都让你很吃亏,那真的需要好好练练嘴皮子了。和任何人都聊得来,世界就是你的。本书不只是一本实用的说话技巧书,更是一本有趣的口才教科书!不走弯路,指导读者短时间掌握说话技巧。
  • 问道仙歌

    问道仙歌

    修真修的是长生,是逍遥,更是真我与傲骨。生命在妙手之下尤可苟延。逍遥在自足之中尤可长乐。但真我与傲骨,则不常有。且与萧九,持剑过红尘,一笑斩恩仇。
  • 一个人的梦不是了一个人

    一个人的梦不是了一个人

    一个人想,一个人走,一个人哭,一个人伤心,一个人孤独,一个人承受许多。一个人曾想要放弃,一个人的终结,哪怕是最宝贵的生命。安抚心口,让无望沉着下来,一个人的梦,一个人不泯的想,一个人更不愿轻易的放弃。想想,幻想在不远处的梦不远处在等着一个人实现。为了一个人,最初的一个人,最终的一个人也不能够的放弃,即使挫折重重从零开始,从什么都没有开始,誓愿都不会放弃。无论再经历什么,无论再遇到多大困难,都不言放弃。因为放弃了就等于放弃了自己一样。活着,坚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私一个人。昂起首,去迎接,挑战,坎坷崎岖。为了一个人,还有一个人的身后不只是一个人。回首,蔚蓝天空灿烂阳光下,一个人的背后站着、默默支持着一个人不知道的许多人,在一个人没有发现的身后,知心、欢笑、真诚、祈盼,一个人的梦不是了一个人······
  •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

    《苏霍多尔》是一部俄罗斯中篇小说,讲述一个庄园的兴衰,居住其中的人们的生活和他们的爱恨情仇。在小说中,作者以第一人称回忆了苏霍多尔,从头至尾以一种追寻家族踪迹的姿态出现。但是其真正的主人公是娜达莉娅,她的回忆构成了小说的主体。加上其他人物的零碎而片段的记忆构建了一个完整的关于苏霍多尔的记忆。
  • 山至数

    山至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ubterraneans

    The Subterraneans

    Written over the course of three days and three nights, The Subterraneans was generated out of the same kind of ecstatic flash of inspiration that produced another one of Kerouac's early classics, On The Road. Centering around the tempestuous breakup of Leo Percepied and Mardou Foxtwo denizens of the 1950s San Francisco undergroundThe Subterraneans is a tale of dark alleys and smoky rooms, of artists, visionaries, and adventurers existing outside mainstream America's field of 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