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3800000006

第6章

第二幅照片是一双皮肤干燥似乎刚放下锄头的男人的手,把两管羌笛握在嘴里悠悠吹奏。阳光照亮的右手四指在笛子的上方弹起,露出并排两对烙黑的笛孔,左手四指迎着光线,剪短的指甲缝里残留着一圈泥土,二指轻捏笛身,二指曲向蓝天。没有修刮胡须的嘴因为用力吹气,颌下露出深深的小窝,脸上风霜的尘埃行将一块块飞落。不知道正在吹奏什么样的曲子,空蒙的双眼湿润润的。

我没有见过真正的羌笛,从画报上看,今天的羌笛为方筷形双管并扎,管长20厘米,直径1厘米,双对六孔六声阶,骨或竹制。但对这种被称作“东方管乐之父”的乐器,我也确实认识羌笛很久很久了。唐朝大诗人王之涣一首三岁小儿都会背诵的著名《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在荒凉壮丽与哀怨婉转的和谐统一之中,让我对羌笛充满了一种凄美神秘的向往;诗仙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今夜此曲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总是在这样一种有秋风乍起的日子让我幻想有羌笛低诉的声音传来。不知一直在洛城中吹奏的玉笛是否就是羌笛,但从李白其它几首诗中的句子来看,我宁愿把吹不住的玉笛当作羌笛。在《观胡人吹笛》中,“胡人吹玉笛,一半是秦声。十月吴山晓,《梅花》落敬亭。愁闻《出塞曲》,泪满逐臣缨。却望长安道,空怀恋主情。”而在另一首《清溪半夜闻笛》中,“羌笛《梅花》引,吴溪陇水清。寒山秋浦月,肠断玉关情。”两首诗中都说到了《梅花》这首曲子,秦、吴,长安、玉关也有地理上的相近性,而且后一首诗中更明确说出《梅花》一曲由羌笛吹出。因此,每次想起那首醉卧沙场乡思摧人心肝的《凉州词》来,我的心里总有洛城的玉笛之声不停回荡。

据画刊查羌史载,“羌”是中国西部最古老的部落、华夏祖先之一,羌族也是亚洲最早创造牧业文化和进入农业生产的民族,自公元前4世纪起就在中国西北部甘、青地区活动。羌笛,正是游牧于西北甘、青、湟一带的古羌人所发明,一物二用,既策马又吹奏,是古羌人牧羊时的“吹鞭”,其声婉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别具动人的幽雅韵味。

起源于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用以表示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的二十四节气,与历史上在西北和中原地区的黄河流域最早进入农业生产的羌民族之间,难道真的会有割不断的联系么?我没有考证过,也无法考证,但我相信。今天是8月8日,节气立秋,窗外秋风很疾,偶尔吹进一些雨滴,打在干燥的窗台上。风有些凉爽,从打开的窗子掠进来,吹在身上有些寒气,吹在摆在我面前的四川画报上,乱翻一气,帮我合上了书页。

画报合上了,我懒得再去打开,干脆站起来,走到窗前看黑暗的夜空。对面的南山上已无灯火,什么也看不见,夜很深,也听不到风雨以外的声音,城市的喧闹在秋天来临的时刻安静下来。就在这个又黑又静的夜里,就在此刻,我似乎又听到了遥远处吹来的笛声,是玉笛?是羌笛?清澈比泉水,悠远如朗月。

寄君一枝梅

/佚名

重庆的腊梅花香,永远留在你的心里,那些寄去的花朵水份虽失,但是清香仍在。

那年冬天重庆并不很冷,但是腊梅花开得却十分地繁,在南岸的涂山雕塑公园里,上万株挂满花朵的梅,从公园的路口一直排到山顶,大老远就闻到了散在冬天阳光底下且浓且淡的沁脾清香。

其时你还在北方的校园里。我在暖融融的香气之中打通你的电话时候,大雪在你的头顶飞扬,气温也在零下十多度吧?我问你闻到满山的腊梅花香没有,你用很好听的北方话恳请我:可否把香寄我一枝?

从公园里出来,我就寻了大街小巷里抱着摆着梅花售卖的人,一意要把重庆的气息捎去遥远的北方。但是梅花附着在枝节上,那些硬的花枝是不便寄送的,只能把小小的花朵摘下来。花十块钱,在花贩手里买过一大把,就在地摊旁边蹲下来,铺上报纸细细地摘花。腊梅的花朵不大,油浸浸的金黄,透如蝉翼,轻轻一捏,挤出来的似乎不是水汁,而是香气。摊主搞不懂为什么我要花钱糟蹋这些尤物,只惊讶地看着我把摘光的花枝堆在一边。当问清我是把这些诱人的香气寄去外地后,也感动了,把他摆在地上售卖的一束束腊梅轻轻移开,收拢散落地上的那些小花,很快地,我带去的小塑料袋装得满满的。在邮局大厅里打包邮寄的时候,旁边大学生模样的两个女子哇哇地叫,眼睛都直了,连称浪漫,羡慕得紧。

去年腊梅再开的时候,你正在确定读研完生后的去向。我说重庆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欢迎来这里成就你的事业和人生。你问我是否知道南橘北枳的典故。我说知道。你说你已经习惯了北方冬天的寒冷,南方的人文自然诸环境都不适宜于你的生存。在重庆,气温在10度以下,我们就觉得受不住的冷,你还笑话我说,不到零下25度,对你来说,都不算冬天。我再不敢向你抱怨重庆冬天的冷了。

没有预料到的是,你到了工作单位后给我打来的第一个电话,却是来自南京。你说你已经在一家大型企业工作。你还打算一边工作,一边准备考博。末了还说,重庆的腊梅花香,永远留在你的心里,那些寄去的花朵水份虽失,但是清香仍在。希望每到冬天的时候,那些风干的腊梅花都会让你想起温馨浪漫的重庆。

又是一年过去,山城重庆的腊梅又香满了街街巷巷。但是自你打过那个电话之后,再也没了音讯。不知道是工作忙,还是南橘北枳再一次印证。不过,无论什么原因,也无论是否顺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都希望你过得很好。当你如意的时候,我会悄悄为你高兴;当你不如意的时候,但愿你能想起不知藏在哪个角落的重庆腊梅花,嗅一嗅那干了的花香,或许她们尚存的芬芳,能够给你一些勇气,让包含其中的关怀和友情,使你的内心充满勇气,充满希望和快慰。

黄桷花瓣落一地

/佚名

快乐地活着,无畏地归去,重新孕育年轻的叶子和树轮,生生不息。

南山的樱花我是第一次去看,也是我长这么大第一次看见规模较大的樱花开放。

以前在中学课本中读过,樱花被日本作为国花,受到国民近乎狂热的偏爱。原因据说是樱花开放之后,经过短暂的花期,一夜之间就会在风雨中全部谢落,显得十分悲壮。

事实上以前我是看过樱花的,在乡里,零星地散落着几棵。只是不知道那些招蜂惹蝶的樱桃花就是所谓的樱花罢了。

走进南山公园里的樱花丛,真实地被花海淹没进去,我就实实在在地被自己的感动陶醉了。看那些粉色的、白色的樱花,一树挨着一树,每一朵花都与相邻的四、五朵抱成团,汇成簇,挤在细小的枝端,倒是很难看到独自开着的樱花。这些拥着的樱花,直让人怀疑是人工装扮成的花树,稀疏的绿叶,连点缀都已经说不上了,不存在似的。樱花的花朵与别的开在树上的花朵也是有很多不同的,比如桃花虽然灿烂,但是花瓣只是一层,即使在满山的桃花之中,也很难体会出壮观和厚重的感觉,更多的是心灵中一种单薄易碎的脆弱。樱花就不同了,花瓣重重叠叠,交错丛生,一种强烈的生存愿望爆发出生命的魅力来,似乎要用这短暂的辉煌去弥补生命的易逝,尽力把自己哪怕最细小的美和对生命的感悟呈现在芸芸众生面前,让我们体会毁灭的美丽和壮观。

或许是没有看过樱花的谢落过程,也或许是樱花的太过耀眼,使我对樱花还没有太多的感悟和印象。在我看来,远没有黄桷树给我的印象深刻、给我的感悟强烈。

我的老家大石桥头生长着一棵古老的黄桷树。到底有多少年的树龄,已经没有人能说清楚了。父亲八十高龄的时候我曾经问过,他也说不明白到底有了多少年,总之他能够记起的时候就是好大一棵树了。如今父亲过世六年多时间,推算起来这树肯定在百年以上。最有可能是建这座古老石桥时栽下的。

夏天的时候,需几人才能合抱的黄桷树干撑着一把华丽的大伞,密不透光的树叶被强健的枝杈伸在桥的顶上,为桥上过往歇息的行人、村里劳累的男男女女桥栏上小憩遮挡住毒辣的日光,桥下贴着山溪撩上来的凉风沐浴着乡亲的身心,为他们古铜色的肌肤洗去疲劳,抹去阳光长期在他们额头和眼角雕刻下的痕迹。在这棵大树下,荤的素的玩笑,粗犷、放浪、含蓄、浅白的笑声都能够听到,并显得如此地自然与和谐,似乎一切的声音都源出于大自然、又回归于大自然。

深冬来临的时候,是最令人心痛的时节。包容了整个漫长夏季的叶子从嫩绿到深绿再到深灰,垂垂暮老,抵挡不住寒风裹胁炊烟的纷扰,陆续地从天空中飘飞下来,对已失去水份的枝端充满了留恋。就在这样的冬天里,一夜狂风,那些枯死的枝丫在乡亲们沉睡的耳膜上,敲打出“喳喳”的断裂脆声。天亮时起来,风还没有停止,但是展示在行人面前的又是怎样的一种苍凉与悲壮呢:树枝横竖爬在桥上,整个桥面厚厚地铺着一层积叶。那些零乱的树叶,有的已经完全变黄,更多的却一半是黄一半还剩有深沉的绿色呢。这是对生的渴求,还是对万物规律的认同?总之,从石桥上走过的人,都会惋惜一句:桥都铺满了。

然而黄桷树给我们的远不止这些。当春风吹开四野的山花,吹绿了山坡,用菜花把田块染成金黄色的时候,给人带来些许遗憾的黄桷树又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孕育出了新的生命:黄桷花像从土里冒出的一个个蓓蕾,占满了枝丫的角角落落,在蓝色的天空中吸收着养份,快速地生长,快速地把花蕾打开,让花瓣在春风中齐齐地落满一地。当乡亲们从再一次铺满桥面的花瓣中走过石桥的时候,抬起头来,黄桷树已经焕发出了生机,嫩绿的叶儿挂满了整个大树,遮挡住密密的鸟窝。远山上的布谷鸟开始叫了,绿得透油的空气开始清除积蓄一冬的枯燥,生命又开始了新的旅程。

好多年没有回老家看那棵古老的黄桷树了,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顽强地生长着。他那宽厚的大伞或许也变得老了、疏了吧?

如今我所生活的城市,在大街两边也栽上了连绵的黄桷树。这时候正是春夏之交,走在都市宽敞的大道上,凉浸浸的风透过我薄的西装,轻柔抚摸温热的身体,给我以身心的愉悦。大多数的黄桷树舒适地抖动着水一样嫩绿的叶子,也有花瓣从还没有顾及季节的树枝上缤纷打开,春风吹过,飞落一地。尚有几棵还没换装或者是长大后变得懒散的黄桷树,把挂了整个冬天的灰蒙树叶,和那些开过的花瓣一起摇荡在清爽的天空之下。此时,我切实地感受到了春天的轻松和快意,踩在那些树叶和花瓣之上,看他们进入生命新的轮回,快乐地活着,无畏地归去,重新孕育年轻的叶子和树轮,生生不息。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之中,还有什么比这个朴素的过程更生动、更感人呢?

喜欢看广告

/佚名

现在我看广告,基本上只作为一种爱好来欣赏了,不再作为购物的指导。

我的工作和生活都与广告行业无关,我也不是有多少艺术细胞或者闲得无事可以花时间研究广告的人,但却是特别喜欢广告。报刊广告、电视广告、电台广告、路牌广告,甚至街边发送的传单广告等,所有能看到或听到的广告,我差不多都要仔细品评一番。我觉得每一个广告,不论长短都有制作者想明确表达的一个主题,所以在品评的时候就要思考,这个广告的主题是什么,表达主题的方式是不是准确和艺术,受众是不是能比较容易和愉快地接受这些信息。然后就在心里按自己的标准给这些广告打一个分值,评出优劣来。

看得最多的当然是电视广告。经过长期的观察和总结,我认为从地域上来划分,南方的广告比北方的广告拍得艺术,经济发达地区的广告比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广告拍得精彩。北方的广告似乎更像北方的饮食,简单,实在,不太注重形状的精致和味道的舒适,只是很直白地说出主题来。比如那个补钙的,每天就看到那个老演员不辞辛苦地从一楼说到五楼,告诉别人一天吃一片。还有那个补血的广告,有人问几个花发老人为啥子体力这么好,这些老人齐声高叫“每天都在喝某某补血口服液”。这种毫无艺术性可言的媒体广告看一两次还可以忍受,但是每天反复看就让人烦得不得了,并且从心里产生抵触,即使产品真的好得很,也不会为之花钱的,管他爸妈今年收不收礼。拍得好的广告就不同,会让人百看不厌的,比如那个“女人星”手机广告,重庆的“百年润发”洗发水广告,看起来简直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令人陶醉。电视广告做得好的,我以为除了中央电视台外,地方台中当首推湖南卫视,然后是沿海一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电视台。

同类推荐
  •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

    《朱自清讲文学》收录了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朱自清有关文学的随笔、讲座等数十篇。长期在清华大学中文系任教的朱自清,在研究现代和古代文学方面均有较高成就。作为新文学运动的先驱者之一,朱自清亲自参与了新文学的创造与建设,其关于中国文学的梳理与辨析,独树一帜,并逐步建立起“雅俗共赏”的文学标准与尺度。《朱自清讲文学》全面整理朱自清有关文学的论述,涵盖古今,涉及多种体裁,展现朱自清在文学创作之外的学者风貌,其独到的文学解读也将对广大读者了解与欣赏中国文学有所助益。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海那边的风景

    海那边的风景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平时很少跟我交流的儿子石川,一见我回家便憨头憨脑地冲我笑。看着儿子可爱的模样,我也顾不得旅途的劳累,一下子把儿子抱在怀里。
  •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生活品质(世界百年传文学精品·哲理美文)

    在这个卷帙浩繁的时代,我们推出《世界百年传世文学精品》书系,其目的是为了使人们在紧张的生活之余,撇开那些尘嚣的文字垃圾,多读好书,多读精品。
  •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名家讲堂·吴小如讲杜诗

    很多人喜欢杜诗,杜诗有其独有的风格,本书将为你讲述吴小如对于杜诗的理解。
热门推荐
  •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一位知识分子的完美人生:陈从周研究

    陈从周先生是中国近代以来有一无二的园林艺术大师,他在20世纪学术思想的谱系中,以深厚的学养和丰富的艺术造诣,在鲜有人间津的学科领域独树一帜。作者以《说园》作为全书的论述中心,方法则是“以陈解陈”,即用陈从周自己的论述,来介绍和阐释陈从周的园林理念和园林思想。九、十两章关于造园美学的申论,是对陈氏园林艺术学的总而括之和提而炼之,并且补入了实践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了陈氏学说的实践精神和批判精神。课题作者通过十一至十七章的系列讨论,昭示出园林作为一门综合艺术,陈从周先生所以成为世无异词的世界级的园林艺术大师,其所必具的诸种理由和诸种条件,课题作者都一一作了回答。
  • 萌爆小妖上神请自重

    萌爆小妖上神请自重

    不过是不小心落入轮回道陪他渡了场情劫罢了,这厮追了她三百年,这四海八荒谁不知道她阿喜是妖界最美的女妖,怎么会喜欢一个小厮?却原来,小厮不是小厮,而是天界的云潭上神。情劫是她的,亦,,是他的。(本文甜宠无虐,放心入坑)
  • 辣手小萌妃

    辣手小萌妃

    当个王妃很好玩吗?某女脑筋一抽,上了花桥,也上了贼船。新婚之夜,夫君的美颜,让她着实没出息的流了把口水。但一杯穿肠毒酒,摆在她面前时,彻底打碎了某女的美好幻想。侥幸未死,强势回归意欲报复的她,狠狠对某男说:“慕容今汐,我的决心就是,要让你不得好死!”已放弃了往日高冷形象的他,却悠悠然笑着说:“宁焉雪,我的决心就是,从今以后要与你同生共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一个经济学家眼中的别样世界

    这本书,就是我想和你一起分享的思考印记。作为共鸣三部曲的中间一本(前一本是《盗梦空间与亚当·斯密:电影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后一本将是关于音乐与经济的思想共鸣),这本书记录了世俗与经济的思想共鸣,它也许不是你看到书名后想象到的样子,但希望你能从这里,发现不一样的经济世界,发现思考的无尽乐趣。
  • 剑绝九霄

    剑绝九霄

    凌凡因为身怀九天命相,被亲生父母打下封印无法修炼,但是后来的他阴差阳错之下打开了封印,自此背负上诺大的使命。亲生父母抛下他的真相和九天世界存亡的压力压在他的身上,逼迫着他一步步往前走。敢阻我者,一剑斩之。敢欺我者,仇必报之。拂手万剑随风来,灵光浩渺照天白。九天世界的秘密,等着你的发掘……
  •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安琪拉的另一半脸

    这个多变的女孩,究竟是要当公主?还是要当灰姑娘?井明月对着镜子左照右照,很臭屁地说道:“魔镜魔镜我郑重地告诉你,全世界只有井明月才是最美丽的公主!那个叫白雪的根本不算什么,哈哈哈……”啧啧,听听这个恐怖女人的笑吧,就这种笑声,也敢说自己是公主。
  • 般泥洹经卷上

    般泥洹经卷上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红粉世家

    红粉世家

    民国时期,淡泊名利的画家于水村迁居南京附近,过着寄情山水的生活。因偶然的机会结识了歌女桃枝,两人陷入热恋,后因误会导致分手。桃枝财气答应某老板的求婚,嫁与他作妻。在两人的结婚喜筵上,老板夫人大闹喜堂,多亏水村出面自认,化解了局面……
  • 我们的作死日常

    我们的作死日常

    这是一个不知名的平行宇宙,以强为尊。大陆被分为五大国和一些连大国都不敢干涉的地区。由于五大国的国王都想统一世界,又不想发动战争,所以就形成了一条定律:只有集齐了远古七大神兽的国家才能统一世界。而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开始。我们的七位主人公,是来自看似强大但由于长期的不当统治和无休无止的奢侈生活对外炫耀,早已成为了一具空壳的仲炎国。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家人,七位全国最有名年轻有为的勇士聚集到了一起,开始了接下来奇妙的冒险之旅。
  • 洞庭之上

    洞庭之上

    这个数以万计的候鸟家族们,从西伯利亚、从日本等地迁徙而来。冬季的洞庭湖裸露出来的湿地,无疑成了它们度假的乐园。它们热爱这个冬天里的春天,才从遥远的国度翩翩飞来,年复一年。途中的艰辛不言而喻。它们用飞翔的姿势写诗,发表在天空的纸张上,所到之处,留下不止一路的鸟语声,还有人类惊喜的目光,不约而同地抬起来,去翻译和阅读大自然如此美妙的诗篇!人类为俗世所累的心情,刹那间得到释放。这些年来,我时常迷恋洞庭湖的这块湿地,放牧被世俗压抑的心灵,把自己还原成自然人。我喜欢像牛羊一样欢喜这里,像鸟儿一样沉湎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