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200000008

第8章 哈佛生活(2)

保罗要回学校继续修学分,而比尔·盖茨也即将面临大学的入学考试,公司的事只能暂时告一个段落。虽然初期创业失败,但比尔·盖茨并没有气馁。通过这件事,他看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真正的应用,而这离他心中的构想又近了一步。

(三)

坎布里奇是马萨诸塞州一个古香古色的小城,这里与著名的波士顿市区隔河相对。1973年,经过了几个月勤奋的备考,比尔·盖茨以1590的高分顺利通过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来到了这座宁静的小城。比尔·盖茨的成绩让父母十分欣慰,孩子终于沿着他们的设想步入了人生的正轨。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9年,是一所享有一流大学的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名校孕育了无数的成功人士:7位美国总统、12位副总统、33位普利策奖获得者、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几位跨国公司的总裁……而18岁的比尔?盖茨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这所名校里最著名的辍学生。

此时,盖茨只是法律系预科专业的一名新生。他还记着学校公布录取结果之前自己那颗惴惴不安的心,虽然曾就读于华盛顿州最好的中学,但哈佛毕竟聚集了全世界的聪明人。因此,比尔·盖茨仍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来到学校后,盖茨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聪明,甚至有些人考试成绩比他还要好。在他的一生当中,第一次不能只在考试时露个面就获得一门课的满分。但在这种环境下,比尔·盖茨那天性中的竞争意识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刚刚入学不久,他便投入到异常刻苦的学习当中。

适逢担任校长的博克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倡导让“每个哈佛本科生都应该被宽广地被教育”,因此除了强调在被认为对现代学生必不可少的7个知识领域中掌握入门方法的学习之外,学生可以选修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允许同时攻读研究生课程。

这给比尔·盖茨提供了非常宽广的成长平台。他本来就对法律兴趣不大,因此,而对数学仍然满清热忱的他在入学之初就选修了哈佛大学最难的数学课——“数学55”,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这门科学。

此时,比尔·盖茨的人生设想是希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授,因为他实在着迷于证明定理的纯粹性。

“这种纯粹性只能用确切而非含糊的语言来论述。”他曾一语中的地道出自己痴迷数学的原因。

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还缘于比尔·盖茨的一次成功解题。那次成绩至今都令他念念不忘。

那是刊登在数学杂志上的一道难题:一个厨师做了一叠大小不同的煎饼,他要不断地翻动煎饼,使煎饼最后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最小的煎饼在上面,最大的煎饼在下面。问题是:假如这里有N个煎饼,厨师需要翻动多少次,才能完成这个排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运算起来相当复杂。而比尔·盖茨只看了几眼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解题方式。他跟数学教授克里斯托斯·潘帕莱米托说:

“我觉得我的这个办法比其他人的都要好。”

教授非常耐心地听完了盖茨的解答,并把比尔·盖茨的方法记录下来,发表在1979年的一期《非线性数学》杂志上。

后来,这位数学教授总结说:

“比尔·盖茨的这个史无前例的解法使这一难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影响至少可以在数学界持续15年。”

这就是比尔·盖茨的天才之处,他总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喜欢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从这里获得心灵的满足。盖茨虽然不是哈佛大学数学领域的顶尖人物,但他的解题思路和另辟蹊径的方法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虽然比尔·盖茨的天赋和惊人的创造力给哈佛大学的教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在高手如云的哈佛,他给人的印象并不好,因为他的桀骜不驯和喜欢挑战常常让人不喜欢,甚至是反感。比如,他常常当堂指出老师的错误,让老师分外难堪;或者平时逃课,只有在考前猛学一阵,最后以B收场,这简直让很多人既羡慕又嫉妒。

(四)

但是,比尔·盖茨也不是事事都自信的,例如最后放弃数学而转投计算机,就是因为他发觉很多人比他更优秀,而自己要努力多年也未必有成就。尽管至今也有很多人对失去一个优秀的数学家感到惋惜,但多年以后,比尔·盖茨在回想起往事时,却异常冷静和客观。他这样解释自己当初的选择:

“我在哈佛和好几个数学系的同学打过交道,其中包括弗雷德·康芒纳,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兼作家巴里·康芒纳的儿子。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研究能力都远远在我之上。我无法在任何事情上屈居第二,因此,我决心放弃自己的所热爱的数学。”

最后一句话道出了比尔·盖茨的心声,“以我为王”的信念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所钟爱的数学。

“如果换一个人,他也许会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喜好。因为谁又能说,不是第一名就一定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呢?但是,我始终做不到。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干一点更好的事情,并且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对于数学,即使我再苦干数年,也不一定能够做到遥遥领先。”

比尔·盖茨的心中有个更大的梦想,就是不想屈居人下。他也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因此,他想做得更多,而不是单纯地做一名教授、一个律师,或者是一名生物科学家。比尔·盖茨觉得他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毕竟还有两年的学业没有完成。

因此,他又开始广泛涉猎各种他所感兴趣的领域,这当然也包括计算机,这个他13岁就开始接触的新兴领域,现在正在向他展现着一个更加宽广的未来。而这时他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如同高中时一样,经常整天光顾哈佛大学的艾坎计算机中心,在那里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对计算机的狂热追求使比尔·盖茨很快就为艾坎计算机中心的同学们广为熟知。这个邋里邋遢、头皮屑乱掉、满脸雀斑的男生总是喜欢在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写程序,或者尽情地玩自己开发的电脑游戏。

盖茨的这种日夜颠倒的生活让同学们记忆深刻。至今,鲍尔默都还记得大学时的比尔·盖茨:

“有时当大家都去上课或出去吃中饭时,头发乱糟糟熬了一夜的比尔·盖茨才疲惫地从机房中走回来。他扔掉鞋子,然后直挺挺地倒在床上开始睡觉。他从来没有时间整理床铺,总是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倒头便睡。睡醒了就随便吃点什么,或者干脆拿着面包就直奔计算机中心去了。”

此时,比尔·盖茨仍然喜欢挑战,临时抱佛脚的考试也总能让他顺利过关。任何挑战只有拥有了对手才有趣,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认识了他生命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史蒂夫·鲍尔默,这个至今仍在为微软打拼的重要人物。

鲍尔默是数学系的优等生。当比尔·盖茨混迹于数学系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两人还在学校的电影院里一起观看过《雨中情》和《发条橙》,并大聊电影及人生。不同于比尔·盖茨的害羞,鲍尔默善于交际和应酬。他虽然不懂计算机,也没有基础技术知识,但他精力充沛,狂爱数学,喜欢拿破仑。因此,两人可聊的话题非常多,而且越聊越投机,很多观点也惊人地一致。

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他们甚至实现了“高频段交流”。他们经常两个人同时说话,然后再同时回答对方的问题。正因为彼此深切地知道对方的想法,两人才能达到了这样的默契。

很自然地,鲍尔默和比尔·盖茨搬进了同一个宿舍,并给宿舍起名为“雷电房”。因为在那里他们经常一起辩论,一方总是试图压倒另一方,使整个宿舍就像雷电来袭一样亢奋。

也许年轻时总是要做一些疯狂的事来宣告青春岁月的有趣和无聊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就用打赌的方式来宣告青春的无敌。两人相约一起逃课,然后在快考试的时候拼命啃书,他们都试图用最少的时间来取得最佳的成绩。

尽管多年以后,两人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科学,而且用这样的态度迎接工作也是相当危险的,但年轻人的好胜心让他们当时都参与这项游戏,并乐在其中。

同类推荐
  •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现代狂人李敖:当代最能挑战自我的人

    李敖笑傲台湾五十年,他在大陆及全世界华人中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学贯中西,横睨一世,是台湾思想界和文化界最具有争议的人物,曾两度入狱,其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充满了传奇色彩。李敖无疑是中国现当代知识分子中值得给予极大重视的一位。他是一位大“狂人”、大才子。他是在鲁迅之后用文字进行斗争最具战斗力的一位学者、作家、战士,在台湾反对国民党一党独裁、推进民主和捍卫人权的斗争中,他举起了大刀,冲在前面,所向披靡。他让人们看到文字的力量有多么巨大。他被誉为文化的基督山,社会的罗宾汉。
  •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卑鄙的圣人:曹操4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国大政治家的故事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在这个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为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兴旺,一批批优秀人物前赴后继,不懈努力,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 元帅智慧:徐向前

    元帅智慧:徐向前

    徐向前,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者之一,党和国家及军队的卓越领导人。他戎马一生,驰骋疆场,擘画军事,大智大勇.足计多谋,奇韬伟略。徐向前善于从全面分析敌我力量强弱、战争态势优劣、战场环境利弊等实际人手,施谋展计、用兵布阵,由此创造了诸多以弱胜强、以劣胜优的有效战法,提出了对中国革命战争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军事理论,提供了不同地域、不同条件、不同样式的成功战例。江泽民同志说:“徐向前同志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卓著,具有高超的指挥艺术和深厚的军事理论造诣。
  •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物来顺应:梁漱溟传及访谈录

    本书根据对梁漱溟老人的访谈整理而成,书中有少年立志救国参加同盟会,说自己的两次自杀经过……等七篇文章,再现风雨岁月,梁漱溟人生旅程的沧桑和其耿介率直,不同于流俗的人格形象。
热门推荐
  • 文明探谜

    文明探谜

    本套全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中小学生各科知识的难解之谜,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中小学生在兴味盎然地领略百科知识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
  • 妖妃恋吻

    妖妃恋吻

    杨暖暖一个普通的人类却成了魔界的圣女,这里有许多帅哥啊,流口水……可是小暖暖,不是每个帅哥都是善良的,不要被那张英俊的脸蒙蔽了双眼!“是你不要我的,你凭什么不准我和玥在一起?”杨暖暖大声的抗议!銮烬看着这个曾经绕着自己跑来跑去,身体里留着自己血液,已经是自己女人的人现在居然要和自己的弟弟在一起,他的心里就一阵暴躁。“既然你这样选择,我只能告诉你杨暖暖!我銮烬的东西绝对不会给任何人碰!
  • 沙的建筑者:文集

    沙的建筑者:文集

    陈寅恪、钱锺书之后的第三代兼通中西之大家,译介《尤利西斯》第一人。《沙的建筑者》是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吴兴华文集,收录了吴兴华自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创作的散文、书评与论文共二十五篇。1940—1941年,吴兴华向上海《西洋文学》供稿,前卫地介绍并节译了当时刚刚出版的乔伊斯《菲尼根的醒来》。后又在《新诗》杂志、燕京大学《文学年报》等陆续发表中西诗论和文学评论文章,从中可管窥他在中国古代典籍上深厚的学问功底,也可见他自如进出古今中西诗歌渊薮的文学眼界和鉴赏力。
  • 异现场调查科1:时空痕

    异现场调查科1:时空痕

    黑暗力量、未知世界、惊悚之旅,人类在灭顶之灾下如何坚守光明的信仰?非常规犯罪行为,非常规罪犯,非常规事件,三者有其一,则称之为“异事件”现场。异现场调查科的第一个工作组,于一九八一年成立于欧洲伦敦,是国际刑警组织的一个特殊机构。九十年代后工作中心逐渐东移至亚洲,异现场调查科亦独立出国际刑警组织。如今世界各地的分部共有二十一个,但世界异现场调查科的总部依然在雾都伦敦。
  • 戮仙传

    戮仙传

    凝练了不朽之体,凌驾于苍穹之上,纵使与日月齐辉,也难逃那天道动荡...无尽岁月之前,神魔乱战,导致天道崩毁,诸多太古巨擎相继陨落,血染寰宇。剧烈的冲击下,天塌地陷,从此化为太古十域。数十万载逝去,少年自孤坟中走出,一切,从这里开始
  • 无上狂尊

    无上狂尊

    陆青阳,魂穿异世,带着游戏中医师技能穿越神州,化身儒门书生,挑战儒门礼法和道德,征战异世各路天才强者,以医师技能为辅,争霸天下,成就一代雄主
  •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解剖室诡案:法医禁忌档案

    本想兢兢业业的工作,却不曾想一个又一个的麻烦事件接踵而至,夜里的磨牙声、当红女星的诡异行径……就在我以为这只是单纯的工作时,我的脚印却将我拉进了这一场难以言说的阴谋之中!
  •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敞开心扉拥抱生活(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最近的花朵最香(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陕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雨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Craved (Book #10 in the Vampire Journa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