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4200000008

第8章 哈佛生活(2)

保罗要回学校继续修学分,而比尔·盖茨也即将面临大学的入学考试,公司的事只能暂时告一个段落。虽然初期创业失败,但比尔·盖茨并没有气馁。通过这件事,他看到了最重要的东西——自己的成果能够得到真正的应用,而这离他心中的构想又近了一步。

(三)

坎布里奇是马萨诸塞州一个古香古色的小城,这里与著名的波士顿市区隔河相对。1973年,经过了几个月勤奋的备考,比尔·盖茨以1590的高分顺利通过哈佛大学的入学考试,来到了这座宁静的小城。比尔·盖茨的成绩让父母十分欣慰,孩子终于沿着他们的设想步入了人生的正轨。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9年,是一所享有一流大学的声誉、财富和影响力的学校。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名校孕育了无数的成功人士:7位美国总统、12位副总统、33位普利策奖获得者、37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十几位跨国公司的总裁……而18岁的比尔?盖茨并不知道,自己将成为这所名校里最著名的辍学生。

此时,盖茨只是法律系预科专业的一名新生。他还记着学校公布录取结果之前自己那颗惴惴不安的心,虽然曾就读于华盛顿州最好的中学,但哈佛毕竟聚集了全世界的聪明人。因此,比尔·盖茨仍然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来到学校后,盖茨发现周围的每个人都和他一样聪明,甚至有些人考试成绩比他还要好。在他的一生当中,第一次不能只在考试时露个面就获得一门课的满分。但在这种环境下,比尔·盖茨那天性中的竞争意识也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刚刚入学不久,他便投入到异常刻苦的学习当中。

适逢担任校长的博克正在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他倡导让“每个哈佛本科生都应该被宽广地被教育”,因此除了强调在被认为对现代学生必不可少的7个知识领域中掌握入门方法的学习之外,学生可以选修任何他们感兴趣的课程,并且允许同时攻读研究生课程。

这给比尔·盖茨提供了非常宽广的成长平台。他本来就对法律兴趣不大,因此,而对数学仍然满清热忱的他在入学之初就选修了哈佛大学最难的数学课——“数学55”,并花了大量的时间研究这门科学。

此时,比尔·盖茨的人生设想是希望自己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教授,因为他实在着迷于证明定理的纯粹性。

“这种纯粹性只能用确切而非含糊的语言来论述。”他曾一语中的地道出自己痴迷数学的原因。

有志于从事数学研究,还缘于比尔·盖茨的一次成功解题。那次成绩至今都令他念念不忘。

那是刊登在数学杂志上的一道难题:一个厨师做了一叠大小不同的煎饼,他要不断地翻动煎饼,使煎饼最后能够按照大小顺序排列,最小的煎饼在上面,最大的煎饼在下面。问题是:假如这里有N个煎饼,厨师需要翻动多少次,才能完成这个排列?

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其实运算起来相当复杂。而比尔·盖茨只看了几眼就找到了一个绝佳的解题方式。他跟数学教授克里斯托斯·潘帕莱米托说:

“我觉得我的这个办法比其他人的都要好。”

教授非常耐心地听完了盖茨的解答,并把比尔·盖茨的方法记录下来,发表在1979年的一期《非线性数学》杂志上。

后来,这位数学教授总结说:

“比尔·盖茨的这个史无前例的解法使这一难题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其影响至少可以在数学界持续15年。”

这就是比尔·盖茨的天才之处,他总是在自己所擅长的领域里面喜欢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并从这里获得心灵的满足。盖茨虽然不是哈佛大学数学领域的顶尖人物,但他的解题思路和另辟蹊径的方法绝对是首屈一指的。

虽然比尔·盖茨的天赋和惊人的创造力给哈佛大学的教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同时他又是一个个性极强的人。在高手如云的哈佛,他给人的印象并不好,因为他的桀骜不驯和喜欢挑战常常让人不喜欢,甚至是反感。比如,他常常当堂指出老师的错误,让老师分外难堪;或者平时逃课,只有在考前猛学一阵,最后以B收场,这简直让很多人既羡慕又嫉妒。

(四)

但是,比尔·盖茨也不是事事都自信的,例如最后放弃数学而转投计算机,就是因为他发觉很多人比他更优秀,而自己要努力多年也未必有成就。尽管至今也有很多人对失去一个优秀的数学家感到惋惜,但多年以后,比尔·盖茨在回想起往事时,却异常冷静和客观。他这样解释自己当初的选择:

“我在哈佛和好几个数学系的同学打过交道,其中包括弗雷德·康芒纳,也就是赫赫有名的科学家兼作家巴里·康芒纳的儿子。我清楚地认识到,他们的数学学习和研究能力都远远在我之上。我无法在任何事情上屈居第二,因此,我决心放弃自己的所热爱的数学。”

最后一句话道出了比尔·盖茨的心声,“以我为王”的信念让他不得不放弃自己所钟爱的数学。

“如果换一个人,他也许会坚持下去,坚持自己的喜好。因为谁又能说,不是第一名就一定不能够干出一番事业呢?但是,我始终做不到。我一直在思考,我应该干一点更好的事情,并且取得别人无法企及的成就。对于数学,即使我再苦干数年,也不一定能够做到遥遥领先。”

比尔·盖茨的心中有个更大的梦想,就是不想屈居人下。他也意识到自己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世界,因此,他想做得更多,而不是单纯地做一名教授、一个律师,或者是一名生物科学家。比尔·盖茨觉得他有充分的时间思考,毕竟还有两年的学业没有完成。

因此,他又开始广泛涉猎各种他所感兴趣的领域,这当然也包括计算机,这个他13岁就开始接触的新兴领域,现在正在向他展现着一个更加宽广的未来。而这时他并没有想太多,只是如同高中时一样,经常整天光顾哈佛大学的艾坎计算机中心,在那里度过无数个不眠之夜。

对计算机的狂热追求使比尔·盖茨很快就为艾坎计算机中心的同学们广为熟知。这个邋里邋遢、头皮屑乱掉、满脸雀斑的男生总是喜欢在计算机中心没日没夜地写程序,或者尽情地玩自己开发的电脑游戏。

盖茨的这种日夜颠倒的生活让同学们记忆深刻。至今,鲍尔默都还记得大学时的比尔·盖茨:

“有时当大家都去上课或出去吃中饭时,头发乱糟糟熬了一夜的比尔·盖茨才疲惫地从机房中走回来。他扔掉鞋子,然后直挺挺地倒在床上开始睡觉。他从来没有时间整理床铺,总是拉过一条电热毯盖在头上,倒头便睡。睡醒了就随便吃点什么,或者干脆拿着面包就直奔计算机中心去了。”

此时,比尔·盖茨仍然喜欢挑战,临时抱佛脚的考试也总能让他顺利过关。任何挑战只有拥有了对手才有趣,在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比尔·盖茨认识了他生命中另一个十分重要的人——史蒂夫·鲍尔默,这个至今仍在为微软打拼的重要人物。

鲍尔默是数学系的优等生。当比尔·盖茨混迹于数学系的时候,他们就相识了。两人还在学校的电影院里一起观看过《雨中情》和《发条橙》,并大聊电影及人生。不同于比尔·盖茨的害羞,鲍尔默善于交际和应酬。他虽然不懂计算机,也没有基础技术知识,但他精力充沛,狂爱数学,喜欢拿破仑。因此,两人可聊的话题非常多,而且越聊越投机,很多观点也惊人地一致。

随着彼此越来越熟悉,他们甚至实现了“高频段交流”。他们经常两个人同时说话,然后再同时回答对方的问题。正因为彼此深切地知道对方的想法,两人才能达到了这样的默契。

很自然地,鲍尔默和比尔·盖茨搬进了同一个宿舍,并给宿舍起名为“雷电房”。因为在那里他们经常一起辩论,一方总是试图压倒另一方,使整个宿舍就像雷电来袭一样亢奋。

也许年轻时总是要做一些疯狂的事来宣告青春岁月的有趣和无聊的,比尔·盖茨和鲍尔默就用打赌的方式来宣告青春的无敌。两人相约一起逃课,然后在快考试的时候拼命啃书,他们都试图用最少的时间来取得最佳的成绩。

尽管多年以后,两人都认为这样的学习方式并不科学,而且用这样的态度迎接工作也是相当危险的,但年轻人的好胜心让他们当时都参与这项游戏,并乐在其中。

同类推荐
  • 民国枭雄杜月笙

    民国枭雄杜月笙

    本书主要描写杜月笙的生平事迹,提到杜月笙,不得不让我们想到他所处的那个时代——清末民初。由于清廷当局的无能、软弱和妥协,使得全中国被外国殖民统治者侵犯和蹂躏。举国上下官商勾结、民不聊生,社会动荡,百姓俨然处在一片水深火热之中。在当时的大城市中,繁华璀璨依旧的首属上海了,堪称商业军事重镇的上海滩成了冒险家的天堂。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上海滩,潜伏着光怪陆离、千差百异的危险信号,满足了那些冒险家对于刺激和挑战的追寻和需求。上海滩从来没有平静过,相较于黄浦江的风平浪静而言,更是具有浓烈的角逐厮杀气息。
  •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

    张学良和蒋介石是中国观代历史上声名显赫的人物。他们相交于中国社会最动荡不定的年代,几乎联袂介入了全部重大历史事件,而其历史纠葛,从来众说纷纭,亦明亦暗。《王朝柱精选文集:张学良和蒋介石》以颇具权威性的史料,较为详细地记述了张学良和蒋介石沉浮相关、衰荣相联的特殊关系,写出了他们之间或亲或疏:或分或合,或一致或相悖的变化,都曾给予中国历史以极大影响……
  •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

    《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草原之花布木布泰传奇的一生。
  •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

    《恨水百味》精选了一百例有关张恨水的故事,向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一个完整、真实的张恨水形象,举凡张恨水的人生节点、写作历程、家国情怀、闲趣雅趣等,无不娓娓道来,加以作者独特的考证和点评,更显亲切可信。
  •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明治天皇:碧血怒涛卷(中册)

    本书是由传奇武的日本历史小说高产作家山冈庄八创作的一部纪实体小说。它以文学的笔调、宏大的篇幅,描绘了日本幕末那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中的人物形象,展现了日本有志之士为推翻幕府统治,实现国家新生所付出的巨大牺牲和艰辛努力,揭示了日本在内忧外患的双重冲击下,幕府政治退出历史舞台、统治权重新回到天皇手中,并最终走向明治维新的必然规律。本书翔实生动地描写了诸如“黑船来航”、“安政大狱”、“樱田门外之变”、“和宫下嫁”、“寺田屋骚乱”等当时日本的重大历史事件。阅读此书,对中国读者了解日本近代史,尤其是从幕末政治走向明治维新的过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热门推荐
  •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产孕妇保养与保健

    本书从女性生理常识、心理健康、生理健康、婚前孕后、育儿护养、饮食禁忌等诸多方面,以科学严谨的角度,深入浅出地全方位进行阐述,同时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 故事会(2016年11月下)

    故事会(2016年11月下)

    《故事会》是中国最通俗的民间文学小本杂志,是中国的老牌刊物之一。先后获得两届中国期刊的最高奖——国家期刊奖。1998年,它在世界综合类期刊中发行量排名第5。从1984年开始,《故事会》由双月刊改为月刊,2003年11月份开始试行半月刊,2004年正式改为半月刊。现分为红、绿两版,其中红版为上半月刊,绿版为下半月刊。
  • 都市之逍遥剑仙

    都市之逍遥剑仙

    曾经身为一代逍遥剑仙、无敌至尊的陈天,在沉睡千年后苏醒,回归都市,他发现地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泥钢筋的高楼大厦,高科技产物的汽车,飞机,在这个喧嚣的都市里,且看他是如何玩转都市,醒掌天下权,醉卧美人膝。
  • 契约娇妻

    契约娇妻

    段思思恼恨的与劈腿的男友分手,被一个开着豪车的男人从路边带到了山顶看星星……
  •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教育:孩子成长不可或缺的爱

    挫折是生活的一部分,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要让孩子感恩挫折,在挫折中成长;而不是让他抱怨命运多舛,被挫折打败。所以,父母要教孩子在逆境中调适自我,积极向上,充满自信,百折不挠,这样才能让他把自己从挫折中拯救出来。
  • 你是我心中的王【完】

    你是我心中的王【完】

    他,幽月皇子,生则为复仇而来。精灵中的王者,报复的冷君。然,当报复之剑刺向对方,当胜利即将在望,却发现自己只是报复的工具。此时此刻,情何以堪?他,焰月皇子,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精灵中的王者,优雅的国君。然,当发现自己心爱之人只是一把为国为君,心甘前来的利剑。此时此刻,恩怨怎泯灭?她,前世的倒霉蛋,穿越到精灵世界,成了幽月的皇后。无意知道惊天秘密,必须为国为君出卖自我。当得知幽月焰月的秘密,当得知自己进退皆难。此时此刻,何去何从?生相拥,死相随,无可逃脱的宿命,这就是爱情。正是:一曲蝶姬断人肠,世事无常何其似。HOHO~万望大家能收藏和评论,给以秋水你们最最宝贵的意见。Q28673554期待你来敲门,嘿嘿~(请注明小说或红袖字样)一些朋友的文字,欢迎阅读:莲花白《爱在前世,情在今生》http://m.wkkk.net/a/88591/荆棘丛生的海《温柔丈夫霸道妻》http://m.wkkk.net/a/90970/烟柳绿《就要挑逗你》http://m.wkkk.net/a/92615/-------------------------------------------------http://m.wkkk.net/a/92911/《一夜情之后》偶的新文,新文大家多多支持~
  • 上海人家

    上海人家

    本书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这是最真实、最细节的人情世态,也是生活品质和生活状态最本质的自然呈现。了解上海,认识上海生活,还有什么比深入上海人家更贴切。
  • 奥秘世界2

    奥秘世界2

    地球的年龄是多少?百慕大为什么被称为“魔鬼三角”?为什么会有“水往高处流”的现象?动物有哪些特异功能?鲸鱼为何会“集体自杀”?人类的寿命极限是多少?“法老的诅咒”为什么一再应验?比萨塔为什么斜而不倒?面对信息化时代知识学习问题的挑战,加强课外知识体系建设,提高课外阅读的科学性、健康性、先进性以及趣味性,不仅重要,而且极其紧迫。在人类的科学尚不发达时,人们囿于知识的局面限,对自身及周围的种种现象,只能靠主观的猜测与揣摩;当人类的科学知识水平获得空前大发展以后,很多过去遗留的难题,都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解释,同时又发现了更多的有关这个世界目前仍无法解释的奥秘。
  • 长爱漫漫:总裁是个偏执狂

    长爱漫漫:总裁是个偏执狂

    她,唐宁,一个无父无母寄人篱下的孤儿。他,宫长墨,一个只手遮天,冷情冷性的霸道总裁。他给她温暖,却又把她打入深渊。后来,长夜漫漫,宫长墨的心口就像开了个洞,时不时隐隐作痛……--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

    《国际刑事司法中的程序与正义: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专题研究》以专题的形式对以下国际刑事司法问题进行了研究。(1)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的模式;(2)国际刑事法院最具代表性的基本原则和制度;(3)国际刑事法院诉讼程序公正性最引起争议的三个问题:被告人不在场甚至未归案的情况下被确认指控或者被宣告有罪,是否侵犯了被告人审判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