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06900000003

第3章 滦阳消夏录(一)(2)

河间有个姓唐的书生,喜欢戏弄、侮辱别人。当地人至今还说起他,都叫他唐啸子。有一个教书先生喜欢到处对人说世上没有鬼,他曾经说:“阮瞻碰到鬼,怎么会有这种事,那是和尚们瞎编的闲谈而已。”唐生于是晚上把土洒在他的窗子上,敲他的门发出呜呜的声音。教书先生惊奇地问是谁?唐生说:“我是由二气构成的不学而能的东西。”教书先生听了十分害怕,蒙头缩在被子里,瑟瑟发抖。派了两个学生整夜守在他的门口。第二天,精神很不好,起不了床。朋友来看望他,他只是呻吟着说道:“有鬼。”不久大家都知道这实际上是唐生搞的鬼,听了没有不拍掌大笑的。然而从此以后奇怪的事情不断出现,每天晚上都有人丢瓦砾石头,撞门敲窗。一开始大家还仍然以为又是唐生捣鬼,仔细观察,才发现是真的有鬼,教书先生实在忍受不了这种骚扰,最后竟然辞了馆职离开了这个地方。这大概是因为他一开始听说有鬼害怕,然后又听说是唐生搞的鬼,不禁十分惭愧,以前很饱满的精神已经减弱了不少,这时狐狸精乘虚而入,所以就彻底不行了。这就是所谓的妖因人而作怪吗?

【原文】

献县吏王某,工刀笔,善巧取人财。然每有所积,必有一意外事耗去。有城隍庙道童,夜行廊庑间,闻二吏持簿对算。其一曰:“渠①今岁所蓄较多,当何法以销之?”方沉思间,其一曰:“一翠云足矣,无烦迂折也。”是庙往往遇鬼,道童习见,亦不怖,但不知翠云为谁,亦不知为谁销算。俄有小妓翠云至,王某大嬖之,耗所蓄八九;又染恶疮,医药备至,毕愈,则已荡然矣。人计其平生所取,可屈指数者,约三四万金。后发狂疾暴卒,竟无棺以殓。

【注释】

①渠:他。

【译文】

献县有个小吏姓王,善于写文书,设法从中牟取别人的钱财。但是每当他有了一些积蓄,就一定会出现一件意外的事情把这些钱财花费掉。有一个城隍庙的道童,晚上在屋檐下走,听见两个小吏拿着小本在对着算帐。其中一个说:“他今年积得挺多的,怎么让他花掉?”道童觉得奇怪,心里琢磨这是怎么一回事,就听见另一个说道:“一个翠云就够了,不需要用太麻烦的办法。”这个庙以前常常碰见鬼,道童也习以为常了,因此不觉得害怕。但就是不知道他们所说的翠云是谁,也不知道是要花掉谁的钱。不久,有一个年纪不大的妓女翠云来到这里,王某非常喜欢她,积蓄的钱十分之八九都为她花掉了。不久王某又染上了恶疮,用尽了各种办法,等他病好了,钱也花光了。别人估算了他一生牟取的钱财,曲着指头算算大概有三四万两银子。王某后来突然发狂病死了,竟然连埋葬的棺材都没有。

【原文】

叶旅亭御史宅,忽有狐怪,白昼对语,迫叶让所居。扰攘戏侮,至杯盘自舞,几榻自行。叶告张真人。真人以委法官,先书一符,甫张而裂。次牒都城隍①,亦无验。法官曰:“是必天狐,非拜章不可。”乃建道场七日。至三日,狐犹诟詈。至四日,乃婉词请和,叶不欲与为难,亦祈不竟其事。真人曰:“章已拜,不可追矣。”至七日,忽闻格斗砰《□石訇》,门窗破堕,薄暮尚未已。法官又檄他神相助,乃就擒,以罂贮之,埋广渠门外。余尝问真人驱役鬼神之故,曰:“我亦不知所以然,但依法施行耳。大抵鬼神皆受役于印,而符箓则掌于法官。真人如官长,法官如胥吏。真人非法官不能为符箓,法官非真人之印,其符篆亦不灵。中间有验有不验,则如各官司文移章奏,或准或驳,不能一一必行耳。”此言颇近理。又问设空宅深山,猝遇精魅,君尚能制伏否?曰:“譬大吏经行,劫盗自然避匿。倘或无知猖獗,突犯双旌,虽手握兵符,征调不及,一时亦无如之何。”此言亦颇笃实。然则一切神奇之说,皆附会也。

【注释】

①城隍:道教神名。原为民间信仰地方守护神,后为道教所信奉。道教中的城隍神职掌护国安邦,祛恶除凶,调和风雨,管理死人亡魂等事。道士建道场作法,要发文书知照城隍(俗称“城隍牒”)。城隍信仰在宋明到清代的儒教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译文】

叶旅亭御史的房子,突然出现了狐狸,大白天对人说话,强迫叶旅亭让出房子给他住。对叶家进行骚扰,捣乱,戏弄家人。弄得他们家里的杯子和盘子会自己跳起舞来,桌子和床会自己走动。叶旅亭把这件事告诉了张真人。张真人把它交给了法官。法官先写了一张符,刚刚把它打开来,符就裂了。然后法官又发了一个文书给都城隍,仍然没有用。法官说:“这一定是一个天狐,非要拜章才能制服它。”于是作了七天的道场,到第三天,还能听见狐狸的辱骂声,到第四天,狐狸就开始好言求和了。叶旅亭不想和狐狸作对,希望到此为止。真人说:“章已经拜了,不能追回来了。”到了第七天,突然听见有人打架的声音,门窗都破了,这时天还没有大亮。法官又发书请其他的神来帮忙,于是抓住了狐狸,用一个瓦瓶把它装起来,埋在广渠门外。我曾经问真人驱役鬼神的道理,他说:“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只要依着程序做就可以了。一般来说,鬼神都被印所控制,而符篆掌握在法官的手中。真人就好比是官长,法官就好比是他手下的胥吏。真人没有法官就写不了符箓,法官没有真人的印,他的符箓也不灵了。不过这也是有的时候灵验,有的时候不灵验,就像各个官府部门之间转发文件,上奏章程一样,也有批准的,也有被驳回的,不是全都能实行的。这话说得倒是挺有道理的。我又问他,如果是在深山里的空屋子,突然遇到妖怪,你还能制服它吗?真人说:“这就像是有大官经过,打劫的强盗自然会躲避起来。或者如果他不知道是大官,为非作歹,冒犯了大人,这时我手里虽然有兵符,但是来不及征调援兵,一时间也没有办法对付。”我觉得他这话说得挺实在的。那么所谓神奇的说法,都是大家编造的了。

【原文】

朱子颖运使言:守泰安日,闻有士人至岱岳深处,忽人语出石壁中,曰:“何处经香,岂有转世人来耶?”剨然震响,石壁中开,贝阙琼楼,涌现峰顶,有耆儒冠带下迎。士人骇愕,问此何地。曰:“此经香阁也。”士人叩经香之义。曰:“其说长矣,请坐讲之。昔尼山删定,垂教万年,大义微言,递相授受。汉代诸儒,去古未远,训诂笺注,类能窥先圣之心。又淳朴未漓,无植党争名之习,惟各传师说,笃溯渊源。沿及有唐,斯文未改。迨乎北宋,勒为注疏十三部①,先圣嘉焉。诸大儒虑新说日兴,渐成绝学,建是阁以贮之。中为初本,以五色玉为函,尊圣教也。配以历代官刊之本,以白玉为函,昭帝王表章之功也。皆南面。左右则各家私刊之本,每一部成,必取初印精好者,按次时代,度置斯阁,以苍玉为函,奖汲古之勤也。皆东西面。并以珊瑚为签,黄金作锁钥。东西两庑以沈檀为几,锦锈为沉檀。诸大儒之神,岁一来视,相与列坐于斯阁。后三楹则唐以前诸儒经义,帙以纂组,收为一库。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诸书至子刻午刻,一字一句,皆发浓香,故题曰经香。盖一元斡运,二气絪缊,阴起午中,阳生子半。圣人之心,与天地通。诸大儒阐发圣人之理,其精奥亦与天地通,故相感也。然必传是学者始闻之,他人则否。世儒于此十三部,或焚膏继晷,钻仰终身;或锻炼苛求,百端掊击,亦各因其性识之所根耳。君四世前为刻工,曾手刊《周礼》②半部,故余香尚在,吾得以知君之来。”因引使周览阁庑,款以茗果。送别曰:“君善自爱,此地不易至也。”士人回顾,惟万峰插天,杳无人迹。案此事荒诞,殆尊汉学者之寓言。夫汉儒以训诂,宋儒以义理相尚。似汉学粗而宋学精,然不明训诂,义理何自而知。概用诋诽,视犹土苴,未免既成大辂,追斥椎轮;得济迷川,遽焚宝筏。于是攻宋儒者又纷纷而起。故余撰《四库全书·诗部总叙》③有曰,宋儒之攻汉儒,非为说经起见也,特求胜于汉儒而已。后人之攻宋儒,亦非为说经起见也,特不平宋儒之诋汉儒而已。韦苏州④诗曰:“水性自云静,石中亦无声;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此之谓矣。平心而论,《易》⑤自王弼⑥始变旧说,为宋学之萌芽。宋儒不攻《孝经》⑦,词义明显。宋儒所争,只今文古文字句,亦无关宏旨,均姑置弗议。至《尚书》⑧、《三礼》⑨、《三传》⑩、《毛诗》B11、《尔雅》B12诸注疏,皆根据古义,断非宋儒所论。《论语》B13、《孟子》B14,宋儒积一生精力,字斟句酌,亦断非汉儒所及。盖汉儒重师传,渊源有自。宋儒尚心悟,研索易深。汉儒或执旧文,过于信传。宋儒或凭臆断,勇于改经。计其得失,亦复相当。惟汉儒之学,非读书稽古,不能下一语。宋儒之学,则人人皆可以空谈。其间兰艾同生,诚有不尽餍人心者,是嗤点之所自来。此种虚构之词,亦非无因而作也。

【注释】

①注疏十三部:指对《易经》、《书经》、《诗经》、《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这十三部儒家的经典的解释。

②《周礼》:亦称《周官》或《周官经》,儒家经典之一。搜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添附儒家政治理想,增减排比而成的汇编。

③《四库全书》:中国清代编修的大型综合丛书。乾隆38年(1773)开馆编修,乾隆46年(1782)完成。共收书3503种,计79337卷。分经、史、子、集四部,44类。收录了中国历史上最有价值的文化典籍。全书共缮写7部,分藏于北京、承德、沈阳、镇江、扬州、杭州等地。其中文津阁本现存北京图书馆,是七部中保存最完整的一部,纪晓岚为其实际上的主编,并撰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④韦苏州:指唐代诗人韦应物,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他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与王维、孟浩然、柳宗元合称“王孟韦柳”,有集。

⑤《易》:中国儒家经典之一,分《经》、《传》两部分,《经》据传为周文王所作,由卦、爻两种符号重叠演成64卦、384爻,依据卦象推测吉凶。今本《易经》通过释经表达哲学观点,包含世界观、伦理学说和丰富的朴素辩证法,从而在中国哲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⑥王弼:三国时魏国人,字辅嗣,山阳(今河南焦作)人。魏晋玄学的主要开创着。他认为“无”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与何晏共同开玄学清谈之风气,取代当时逐渐失势的汉儒经学。著有《老子注》,《周易注》,《周易略例》等。

⑦《孝经》:

⑧《尚书》:中国上古历史文件的汇编。“尚”即“上”,《尚书》意即上古之书。相传由孔丘编选而成,传本有些篇是后人追述补充进去的,如《尧典》、《皋陶谟》、《禹贡》等。西汉初存二十八篇,用当时通行文字书写,即《今文尚书》。另有相传汉武帝时在孔丘住屋壁中发现的《古文尚书》,已佚。东晋梅赜(一作梅颐、枚颐)又伪造《古文尚书》。后来《十三经》中的通行本,即《今文尚书》与梅氏伪书的合编,宋人开始怀疑梅氏伪书,至清渐成定论。今文各篇内容包含商周等代的一些重要史料,如《盘庚》反映商代奴隶社会的情况、《禹贡》记述战国时黄河、长江两流域的地理等。

⑨《三礼》:指《周礼》、《仪礼》、《礼记》。

⑩《三传》:指《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粱传》。《春秋》是儒家经典之一,相传孔子根据鲁国的编年史修订而成。

《毛诗》:即毛苌所传的《诗经》,毛苌是汉时赵国人,当时研究《诗经》有多家,但只有毛苌所传《诗经》最终得以流传。《诗经》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周朝初年(公元前11世纪)到春秋中期(前6世纪)的诗歌305篇。分“风”、“雅”、“颂”三大类。“风”采自民间乐曲,“雅”是王都附近的乐曲,“颂”是祭祖祀神的乐曲。所有诗歌均可歌唱,但乐谱今已不传。其内容对统治者征战田猎,贵族集团奢侈荒淫的生活,人民的劳动生活和婚姻爱情都有所反映。形式以四言为主,采用了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些创作手法为后代诗人所继承。汉代将《诗》列入儒家经典,称为《诗经》,为“五经”之一。

《尔雅》:中国古代最早解释词义的专著,汉代学者缀辑而成。《汉志·尔雅》30篇,传至今只有19篇。后世经学家多用以考证解释儒家经典的义意,遂成为《十三经》之一,注释《尔雅》的有晋人郭璞(注)、宋人邢昺(疏)、清人邵晋涵(尔雅正义)、郝懿行(尔雅义疏)。

《论语》:孔子言论的汇编,儒家最重要的经典。由孔子门生及再传弟子集录整理,是研究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主要资料。南宋时朱熹将《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使之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日益提高。今本论语共计20篇,1.2万字。

同类推荐
  • 失婚女王

    失婚女王

    本书是一本婚恋题材的长篇小说,女主人翁郁筱梦是一个“85”后,也是一个处在人生低谷中的离婚女人,带着孩子吃力地寻求幸福生活。同人们定义中的传统离婚女性不一样,时尚、优雅、自信。从没有一个离婚女人活得像他这般张扬恣意,这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价值”观;在事业上,她是强大的女王,可是在爱情里,她却是脆弱的玻璃娃娃,这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爱情”观;因为自己年轻的时候,不懂进退的分寸,错过了很多的东西,如今像弥补,却时不再来,这就是85后离婚女人的“新人生”观。
  • 风语2

    风语2

    《风语(2)》著述的正是中国黑室的故事。主人公是一个惊世骇俗的数学奇人、天才破译家,他手无缚鸡之力,却令敌人闻风丧胆,谈之色变;他不识枪炮,却是那场战争中最大的战斗英雄;他在纸上谈兵,却歼敌于千里之外;他孤身一人,但起的作用却抵得过一个野战军团;他门外有重兵把守,抽屉里有各种保健良药,却依然命悬一线,命运多舛。这是一个神奇的人,黑室让他变得更加神奇。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能够幸免于死;他活着,就有更多的人要为他而死;他活着,就有传奇,就有故事,就有人世间最欢心的事、最揪心的痛。他是中国一代精英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之中尽显热情与智慧,也深感无辜与无助。
  • 爱的早,不如爱的刚刚好

    爱的早,不如爱的刚刚好

    曾经受到感情创伤而“死宅”在家两年多的岑亮和宋汶,在铁哥们朱学晔和好姐妹林芸芸的极力撮合下开始了各种欢乐、哭笑不得的“约会”。原本注定不会有什么交集的两个人却被各自的死党有意拉做一堆。在最初的抗拒排斥中,在一次次磕磕绊绊吵吵闹闹中,两个人,认命地沦陷了。从最初的不来电到爱得如胶似漆,时间刚好,爱情来对了!然而,两情相悦没那么简单!两个人的前任来袭,他们是否能紧握双手并肩而战?又是否能坚守到最后?我们只是要一辈子相爱,在一起!为什么就那么难!
  • 界线

    界线

    《界线》讲述了一个不幸家庭十几年来所经历的苦难。而这一切的苦难都是因一名本性善良的警察偶然的一次滥用职权而起,虽然这名警察在幡然悔悟之后不惜一切代价去帮助这个家庭,但是他依然没能阻止悲剧的发生,而他自己也注定成为这场悲剧的牺牲品。
  • 605高地

    605高地

    对石茂成的注意源于一个来自淮北地区的青年导游。那天,林东秀因核实某文史事件的场景去了一趟位于市东兴大道的历史博物馆。身为《省史纵横》的编创人员,尚有些稚嫩的她是这家博物馆的常客。一迈进大门,就见一群头戴红色旅游帽的老人堵在门口。一个手持小旗的小伙子正在对他们训话:“……这里都是革命英烈,打败蒋家王朝的历史见证。叔叔阿姨要好好看,慢慢瞧,说不定还能找到你们年轻时的影子,去年我带团就撞上了一个……”老人们哈哈笑。“别不信,真的。你们要是累了就找个地方坐坐,左边是男厕右边是女厕,不要乱跑,跑丢了我们的大巴不等人……”
热门推荐
  • 少年巡抚·沉沙骨

    少年巡抚·沉沙骨

    白小舟全身都被汗水湿透了,握着方澜的手也在一点一点地往下滑。他看着方澜的眼睛,低声说:“慕容遂把他的黄金和账本用火漆封在铁箱里,沉在山下的河里。那个地方,河岸上有一棵歪脖子柳树……”方澜怒吼:“闭嘴!”白小舟亮出一口白牙,咧出一个大大的笑:“方澜,保重。”
  • 凤居紫禁

    凤居紫禁

    绿草如织,百花斗艳,细柳漫舞,梧桐飘香。宫墙内外,怨男痴女,明媚时光,空蹉岁月。历史的尘埃滚滚而去,依稀见到两位可亲的人,男子如玉,女子似水,正在砥砺前行,而后,一位白净的男子,蹒跚而来。。。让我们回到大明王朝,回到那个如火如荼的时代,感受大厦将倾的颓废,无奈,沮丧,感受力挽狂澜的魄力,谋略,振奋,聆听几位平民百姓的孩子如何艰难的奋斗,如何艰难的成功,如何在情与爱中艰难抉择。。。
  • 不是校草也超帅

    不是校草也超帅

    明垒高中最爱做些和学习无关的事,比如说经常搞一点什么校花校草选举。校花校草分别各有四个,每次出场都是尖叫连连,不过传说中四位校花都有一个共同的梦中情人,那人却不是校草。不是校草也超帅,其名为吕泽轩。这是一个关于开挂少年的故事。超乎常理,却又理所应当。集万千玛丽苏一身,狗血剧情大乱炖。秋柏芊作为故事的主角,常常因为自己太过正常而觉得颇为尴尬。但果然还是有一个问题袭上心头:这么多帅哥,到底是选竹马,还是天降呢?
  • 残血映红装

    残血映红装

    女儿家握金枪,血撒战场儿时的感情却把她推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凤家为暮明奋战多年,没想到最后落得这么个下场,抄家灭门?还要背上叛国贼的骂名,这世道……这是什么狗屁世道,什么狗屁皇权。”“凤家家大势大,便……除了吧。”“她若有一分不适,我便让全天下人给她陪葬,为了她,即便是覆了这皇权又有何不妥?”
  • 冷王萌妃对对碰

    冷王萌妃对对碰

    第一次见面,她错将冷王认成现代的青梅竹马,遭冷王横眉挥开,第二次见面,她口出狂言“王爷有什么了不起”,结果看到他黑脸出现在她面前,还森森的因此记了仇,惹不起,她难道还躲不起?她玩转皇宫,游历江湖,看遍美男,吃尽美味,还顺便认了个萌娃当儿子,没想到毒舌冷王阴魂不散,总能换上各种身份第一时间找到她,还分分钟掐断她的桃花!某日她感叹:“我要去泡美男——”某王:“那你相公我也是美男,泡我就行了——”原来传闻中的冷酷无情只是假象,无耻霸道腹黑才是他真面目,老天,她能不能反悔不嫁!【本文集欢脱,狗血,无逻辑于一体,男主强大,女主抽风,萌娃搞笑】
  • 恋琳风故事剪辑

    恋琳风故事剪辑

    这是个故事合集,剧情略略虐一虐,大概未知个故事。
  •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豪门囚爱:纨绔强少骁宠妻

    “张少,求你放过小女子吧!”乔薇欲哭无泪的望着背脊笔直如剑,穿着一身军装的男人,哀求道。“不放!”张强清淡的言语中带着一丝坚定。“张强,你当姑奶奶好欺负是不是,你别以为你是京城第一炮,我就怕你!”乔薇厉声道。“你说什么?”张强微微眯起眼睛,眸光一冷。“怎么?没脸了?谁不知道,你是京城生活最糜烂的男人?恐怕私生子都成群了吧?”乔薇鄙夷道,说完,转身就朝远去跑去。张强望着渐行渐远的倩影,嘴角微微翘起一抹笑容:“老子看上的女人,还能让你跑了?”
  • 砂隐之最强技师

    砂隐之最强技师

    新书雾隐之最狂剑士已上传,大家多多支持 少年白石本为普通的一位砂隐村下忍,却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一件特殊道具以及大量零碎记忆片段,不断摸索推演过程中,成功将异世界初始技能高速移动,转化为第一个属于自己的忍术,从此少年白石开启一场砂隐村的最强技师之路。本书群号:632892377
  • 绝世神女追夫忙

    绝世神女追夫忙

    简而言之,这是一尊神和一粒种子之间的故事,亦是一段割舍不了的情缘。(一)对于生而目不能视的池玖妍来说,最幸福的事不是能看见生灵的额间魂火,而是能看见七色魂火。所以拥有七色魂火的颜钰,便成了她追逐的光。对于来历不明的颜钰来说,最悠闲的时候不是撸猫,而是能撸池玖妍这只眼瞎的大懒猫。池玖妍眯眼,面露不悦:“谁是猫?还是懒猫?”瞥了一眼美人榻上慵懒垂眸的红衣少女,颜钰道:“玖玖当之无愧。”(二)听说魔王寻妻寻到了人界,听说妖族公主爱上了书生,听说鬼王的爱犬守着一个小丫头不肯走,听说言仙入世混得凄惨而又壮烈……颜钰:“嗯,还听说了什么?”池玖妍:“还听说,本公主爱上了一个神。”颜钰:“玖玖以为如何?”池玖妍:“本公主觉得甚是有理,因为七七确实是个神……精病!”
  • 大学时代(上)

    大学时代(上)

    离开时刻表上的到站时间只有十分钟了,我看见窗外仍是一堆乱石,心中好生凄凉。——题记。1978年10月5日下午,天气晴好。我独自一人搭乘七路公共汽车,离开西子湖畔的六公园,前往杭州城站。之前我已从武林门附近一家叫长征的旅店退房,背着一个单肩包,在湖边游荡了许久。就在两天前,我从台州黄岩翻山越岭,乘坐十多个小时的长途汽车,第一次来到省城,兄嫂从湖州赶到半道红的车站接我,并陪我玩了一整天的西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