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1100000002

第2章 认识自己,认识友谊(2)

“怎么不好?哪里不行?你是文艺委员,你说了算!我是你朋友,这点忙你都不帮?”

“楠楠演得很好,没有理由随便换啊。”

“你随便挑点她的毛病不就完了。”

“不行,这……”

“哎呀,你这人怎么这样!这点小忙都不肯帮,亏我还把你当成好朋友!你这样的朋友有什么用啊?你仔细考虑考虑吧!这忙呢,你帮,咱们还是朋友;不帮呢,我们就绝交好了。”

去还是不去?

小安学习成绩不是很好,自己感觉在班上抬不起头来,同学们都很瞧不起他,也没人跟他玩。于是,孤独的他跑到网吧去上网,很快便迷上了网络游戏。在虚拟的游戏世界里,他一路过关斩将、降妖除魔,是个威望很高的英雄。但是网络游戏升级买装备需要很多钱,每周家里给他的零用钱很快就开始入不敷出了。

有一次,他在网吧结识了一个一起玩游戏的朋友小乐。小乐看小安为了上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了,便把自己的面包给小安吃。饥肠辘辘的小安吃着面包心想能认识小乐这个朋友真好。后来小乐答应小安帮助他“找活干”挣钱,谁知小乐把小安带到了火车站,让他趁着人们买票或排队进站的时候,去偷别人的钱包。小乐拍拍他的肩膀说:“可别忘了咱是朋友,哥们儿,快给我上!”

小安犯难了。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朋友,班上的同学都瞧不起他。现在难得小乐把他当朋友,在他最饿的时候给他面包吃,还带他出去挣钱,这份情谊说什么也不能忘。可是小安转念又想:这可是违法的事儿,哪儿能干啊。

总管着我,算什么朋友

场景一

“李迪,把你作业给我抄。”

“不给。抄别人的作业你学不到知识啊。”

场景二

“李迪,我困了,先睡会儿,老师来了叫我啊。”

“上课不准睡,课堂40分钟那么宝贵,老师讲的都是精华。”

场景三

“李迪,晚自习我出去溜达一会儿,老师问起就说我去厕所了。”

“那你去哪儿?”

“去网吧呗。”

“喂,回来!”

40分钟后,被老师从网吧拎回教室。

“李迪,你这混蛋!你算什么朋友,敢告发我!”

心理密语

人人都需要友谊。没有人敢说:“我不需要朋友,我可以一个人活在这世界上。”人是社会性动物,不可避免地要和其他人打交道。交际需要是人的社会性需要。

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人,我们会不会快乐?会不会活得自在?我也拿这个问题请教了许多人,所得到的回答多半是“有的时候会,有的时候不会。会的时候,是因为当与人交往有分歧、有冲突及不顺畅的时候,就很希望独处,避免与他人相处,这样就可以省去很多麻烦;可是一旦独处太久,又会觉得孤独与寂寞,此时就需要别人的友谊及关怀了”。就是因为这种人类需求的矛盾性,让我们去思索,交往对我们到底有多重要?为什么需要与人交往?需要什么样的人际交往?

人际交往是一个人心理健康以及个性发展的必要前提。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曾经做过一个“人际剥夺”实验:他以每小时15美元的高薪招募应试者到他创设的一个小房间里去居住,居住的时间越长,得到的报酬越多。这个小房间完全与外界隔绝,没有报纸,没有电话,不准写信,听不到外界的声音,当然更找不到人聊天。每天只供应饮食等必需的用品。先后有五个人应聘参加了这个实验。实验的结果是:1个人在小房间里待了2个小时,3个人待了2天,只有1个人待了8天。这个待了8天的人出来以后说:“如果再让我在里面待1分钟,我就要疯了。”这个实验充分验证了作为社会性的人,离不开与别人的交往。这种隔离和孤独不仅会破坏一个人应付日常交往的能力,甚至还会使人心理变态、精神崩溃。

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人际交往也是人的一种需要。正是在这种与人的交往的过程中,我们从一个自然人变成了一个社会人,没有这个过程,就无法成为一个真正的人。相信大家都听过“狼孩”、“猪孩”的故事,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小孩子远离了社会、远离了人群,和动物一起生活,这些被剥夺了社会化过程的孩子在被解救出来后,无论再怎么教养和训练都无法达到同年龄孩子的心智水平。心理学家的研究同样发现,如果儿童缺乏与成人的正常交往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不仅性格发展会出现问题,连智力的发展也会出现明显的障碍。例如,在孤儿院成长的孩子,由于不能像在普通家庭中那样受到照看者的充分注意,并与他们保持积极的交往和建立稳定的亲密关系,因此,这些孩子的智力水平远低于同年龄的一般儿童,同时也有明显的性格缺陷。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在本质上是社会性动物;那些生来就缺乏社会性的个体,要么是低级动物,要么就是超人。不能在社会中生活的个体,或者因为自我满足而无需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体,不是野兽,就是上帝。”可见,有了与人的交往,才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让我们拥有了健康、正常的心理,才使我们获得了做人的“绿卡”。

良好的人际关系还可以改善有异性在场的时候感到神经紧张,慌乱不安,说话结巴,语无伦次等;有些人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交往总是限定在一个小圈子里;有些人特别容易嫉妒别人,等等。这些性格中的缺陷有些有其先天的基础,但更大程度上还是后天形成的。通过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些缺陷都会得到改善。由于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的活动,他人的期待和回应往往会成为我们做出回应的动力。比如,有的同学在上大学以前养成了性格孤僻的特点,不愿与人交流。在初、高中阶段,由于主要任务是学习,他可以逃避人际交往。可是上了大学,情形就变化了,比如班里要集体排演一个节目,即使他不愿参加,也会有同学积极地劝说,迫于别人的情面,他可能就开始了与人交流的尝试。而在与人的交流过程中,他又开始认识别人,得到别人的反馈,开始认识自己,这样性格就能逐步得到完善。

心灵钥匙

我们都了解友谊对于生活的重要,所以在选择交什么样的朋友时一定要慎重、谨慎!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意思是: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就像进入摆放着芳香的兰花的房间,时间久了,自然会散发出芳香;和品德低劣的人交往,就像进入卖腌鱼的店铺,时间久了,自身便会散发出恶臭。朋友对我们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们在交友的时候可要擦亮了眼睛,别一不小心跌进交友的误区里,变成人人讨厌的“鲍鱼”。

朋友之间相互帮助、资源共享是应该的。但仅仅凭一个人是否能为自己办事来决定是否与之为友,这就陷入了功利的陷阱。比如上面故事中,小赛想通过自己与小北的好友关系以及小北文艺委员的职位,为自己谋取便利,这本身就是很任性和自私的行为。小北没有因为一己之私而给小赛方便,这是公私分明的表现。但是小赛非但不理解,还扬言不帮忙就绝交。这样的朋友,把自己的利益摆在第一位,认为其他人都是可供自己利用的棋子。在他们眼里,决定与谁交朋友,不是因为情谊,而且因为你能否为之所用。这样的友谊观明显是错误的。

错把“哥们儿义气”当友谊,这种现象在青少年中很常见。“为了朋友不惜两肋插刀”就是这种误区的典型写照。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我们来分析一下。

青少年希望在群体中找到归属感和认同感,就必须和群体内的成员保持高度的相似性,包括言行一致、遵守相同的规则等。小乐叫了小安一声“哥们儿”,这让原本孤独无友的小安体验到了归属感和认同感,产生了“我们是一伙的”的心理。既然是“一伙的”,那就要做一样的事。小乐正是利用小安这样的心理让他去当小偷,绝不是真心想把小安当朋友。

如果把“哥们儿义气”当做友谊的话,就很可能被这样的“朋友”送上违法犯罪的道路!这是一种交友无原则、凡事亦步亦趋的交往模式。这种交往模式容易助长坏风气,既让自己失去真正的友情,又不利于集体好风气的形成。事实上,维护友谊,不等于迁就对方、附和对方,靠一团和气来调和矛盾,虽然表面上不伤情感,但实际上拉大了彼此的心理距离。交朋友必需坚持原则,有时不妨做诤友,给予他人真心的批评与建设,建立真正的、互帮互助的、和谐的人际关系。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同和赞美。有一种人,总是直言不讳地指出我们的缺点和错误,让我们感到难堪、羞愧甚至愤怒。他们一开口说话就一定是说我们这里不对、那里不好!第二种人,他们总是支持我们,赞美我们,哪怕我们真的做错了。他们的甜言蜜语把我们哄得高高兴兴的。我们真的很喜欢他们,因为他们一说话,总让人有一种飘飘然的感觉。

可事实往往是:第一种人的话,虽然听着不顺耳,但只要听进去了,我们就进步得很快;第二种人的话,虽然听着悦耳,但一旦听进去了,听得多了,我们很可能会摔跟头。

真正的朋友,不是对你事事恭维、谄媚的人,而是敢于指出你的问题所在的人,委婉些当然更好。像李迪这样的朋友,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他们的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友谊存在,告诉你“你不全是对的”,才鞭策着你进步!

要走出交友的误区就要多交益友,少交损友。所谓益友,孔子的理解是“友直、友谅、友多闻”,即正直、宽容、见闻广博的朋友。所谓损友,就是“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即性情暴躁、优柔寡断、心怀鬼胎的朋友。

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很多人,以下几种朋友可以多交,他们分别是:推手鼓励你的人;支柱赞美你的人;同好兴趣相近的人;伙伴陪伴你的人;开心果给你打气的人;开路者开拓你视野的人;导师为你引路的人。另外几种朋友则要少交,比如违背誓言的人、占小便宜的人、出卖朋友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喜欢攀比的人、情绪萎靡的人、喜欢干涉别人事务的人,等等。对不好的朋友,我们应该提高警惕,及时发现,趁早远离他们,别让他们害了你。

我属于哪种交往类型?

心情日记

王艺是初二的学生。她和许多同学一样想要交到朋友。可是她性格内向,总是抱怨自己运气不好,交不到好朋友。她的同桌刘芳性格外向,总能交到很多朋友。刘芳能和班上的同学打成一片,有说不完的话、聊不完的事。王艺很纳闷,难道只有性格外向的人才能交到朋友吗?

一次,王艺问刘芳:“我要怎么样才能像你一样交到朋友呢?”刘芳对王艺说:“其实,我们是属于不同的性格类型,与人交往的方式也不一样,关键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交友方式。你看,虽然你朋友不多,可是,你交到的每一个朋友都跟你特别要好啊。”

王芳想了想,也是这样,觉得自己不应该抱怨运气不好。可是,如何确定自己属于什么样的人际交往类型呢?自己的这种人际交往类型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人际交往方法呢?

心理密语

在人际交往上,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模式,这些模式就是一个人的人际关系反应类型。所谓人际关系反应类型,通俗地说,就是人际关系行为方式与每个人的个性相结合,形成其特有的人际关系倾向。所以人际关系反应类型是我们大多数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交往方式,但也不是绝对地保持不变。有的人身上可能有好几种表现,而有的人则是在某一种表现方式上比较突出。

人们的人际关系反应类型和气质有关。心理学上把人的气质分为四类:胆汁质、黏液质、多血质和抑郁质,不同的气质类型会表现出不同的个性特征。胆汁质类型的人像李逵一样,脾气暴躁,性情直率,俗话说的“点火就着”;黏液质类型的人像林冲一样,平静,善于克制忍让;多血质类型的人像孙悟空一样,热情,有能力,适应性强,善于交际;抑郁质类型的人像林黛玉一样,沉静,易相处,办事稳妥可靠,但比较敏感,易受挫折,情绪容易低落。人的气质并无好坏之分,以气质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反应类型,当然也没有好坏之分。不同的人际关系反应使人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总是蒙上一层特定的色彩,带有一定的特色。王艺和刘芳在交友上的不同,是因为她们身上有着不同的人际关系反应类型。

在心理学上,人际关系的类型,按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按媒介不同,可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业缘关系和趣缘关系。血缘关系是指因为血缘关系和婚姻联系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比如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地缘关系是因为人们共同的生活空间而形成的人际关系,比如老乡、邻居、校友等。业缘关系是指人们在职业、行业、专业、事业的基础上建立的人际关系,比如同事、同行、合伙人等。趣缘关系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因情趣相投而建立的人际关系,比如棋友、球友等。

按互动方式不同分类的话,人际关系可以分为八种类型(美,P.Lewicki):主从型、合作型、竞争型、主从—合作型、竞争合作型、无规则型。

结合我们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实际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交往类型。我们来认识一下这几种人际交往的类型,了解它们各有什么优缺点,看看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在交往的时候该注意什么。

同类推荐
  • 写给女人

    写给女人

    这是曾经激励过数千万人的著作,它如今也必将激励着你我,在坎坷的人生旅途上,奋力拼搏,享受生活。如果放弃一根小小的荆棘,就可以得到更多的幸福,相信所有的妻子都会回答:我愿意。但真正伟大的妻子并不仅仅如此。她还会成为伴侣背后的支撑,令其获得更大的成就;她亦会娴熟地打理生活,令幸福和美满遍布人生的各个角落。这部久负盛名的经典,不但能令无数女性获得更具活力、更高品质和更令人满意的生活,亦能造就伟大的女人,培养伟大的男人。
  • 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成大事必备的9种心态

    要成大事,绝非易事,但也并非高不可攀,就看你以什么心态入世,抱定怎样的决心。正所谓大器有大成,小材有小就。为此,笔者经过长时间的准备,精心推出了此书,单从以下九个方面阐述了能成大事的九种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勤勉谦恭的心态;诚实守信的心态;敢于挑战的心态;善于合作的心态;知足平衡的心态;乐观豁达的心态:宽厚容人的心态;永远自信的心态。
  •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一树一菩提,一花一世界。一叶落而知天下秋,智慧往往隐蔽在这细微之处。睿智之人往往能通过些许的细节洞悉世界,通过细微的情感来感悟人生。阅读书中这些富含哲理,情节曲折,真挚感人的小故事,希望青少年朋友在成长的道路上能够培养出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质,让生命充满阳光和雨露,从而打造出成功、健康、理想、阳光的人生。
  • 在可见的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在可见的未来,成就最好的自己

    我们大部分人的人生,都缺乏真正打开的可能性。一旦你没有真正探索过自己还有什么可能,你也就不太可能在需要的时候,安安心心地停留在某一个结局,把人生过得没有后悔。今天你身边发生的大部分关于梦想与平庸、家庭与自我、社会与现实的纠结,源头就在这里。我们之所以不敢尝试,也是因为我们总认为,现在的虽然不够好。本书从多方面入手,结合我们成长路上的一些困惑,为您解惑答疑。李勇老师作为职业规划讲师,他的论点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善于以现实而犀利、清新而治愈的文字,将千万年轻人所面临的人生问题,娓娓道来。最温暖的话,讲给拥有梦想、并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你。
  •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生存的突破(优秀人才成长方案)

    此套书撷英采华,精心分类,不但为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孩子创造了一个欢乐、轻松的成长环境,而且更陶冶了青少年的情操,可以说是一套让青少年全面提高、全面发展的青春励志经典读物。
热门推荐
  • 骁龙传奇

    骁龙传奇

    帝国崩颓,外戚专权,诸侯割据,三分鼎鼐。天下大乱,百姓哀苦。天圣下界,投身凡体。化身‘龙敦’,成长、学习,修文、练武,游历江湖,统军帅将,平灭三国,解除外患,平定天下!
  •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没有人告诉你的50条权力法则

    为什么有些人在职场、官场中能最终出类拔萃,占据支配地位,手握权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这并不是因为上司的特别垂青,而是他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了权力法则。
  •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心灵鸡汤精粹版10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
  • 存爹·姚先生

    存爹·姚先生

    刘二喜是骑着高头大马回村的。马是好马,缴获日本人的大洋马,枣红色,甚至比枣红还要红,娇艳欲滴。毛色不仅比东江村所有的毛驴草驴叫驴颜色要鲜亮,个子还高老么一大截子,就是跟保长刘满仓的小儿子上回骑来的马比起来也毫不逊色。保长刘满仓的儿子刘青鸣骑的马是匹白马,浑身雪白,一丝儿杂毛都没有,亮得晃眼。刘青鸣的马也是好马,也是缴获日本人的,刘青鸣亲手缴获的。当时战斗很激烈,或者叫惨烈,尸横遍地,血流成河,刘青鸣杀红了眼,鬼子骑着那匹后来成了刘青鸣的马向那匹马后来的主人冲来,那匹马的后来的主人直直地冲着他后来的坐骑迎去。
  • 喜鹊泪

    喜鹊泪

    草奴男友为了她而身亡,一只喜鹊,一把玉如意,把齐宣带回百年前的时空。万万没有想到男友的前世竟然是清朝康熙帝第四子胤禛!为了报恩,她把自己献身给康熙。没想到,她无欲无求却换来别人更多的欲望……
  • 重生嫡妻斗宅门

    重生嫡妻斗宅门

    (本文宅斗家斗,种田,复仇,弃妇重生)前世她太过信任他人,被一直以来的好妹妹和夫君连手欺骗,她的好妹妹不仅早就和她的夫君苟合,她以为亲生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孽种。“好姐姐,该喝药了,好好上路,以后我会好好照顾夫君还有宁儿,下一辈子别这么傻了!”缠绵病榻之际,她才知道。她伤心欲绝,却换来妹妹冷声嘲讽:“像你这样的木头,软弱无能,夫君怎么会喜欢!夫君一直以来爱的是我,不过是看你可怜才瞒着你,只有我才配站在夫君身边,忘了告诉你宁儿也是我和相公的孩子,你当初生的孩子早就死了。”她不相信,她的好妹妹却告诉她:“夫君已经答应娶我为继室,你不是听到了?我们一家三口终于在一起了。”“不——”怨恨不甘,沦为孤魂她方才知道自己的好妹妹是所谓的穿越庶女,还带着空间法宝。她本以为自己会一直这样下去,没想到一夜之间她重生为了产后死去的宁王王妃,发现自己也拥有了空间法宝,只是这重生的身体才刚死就有人来打她的娃,惦记她的老公!跟她一样的命苦,岂有此理,孰可忍,孰不可忍!而她的庶妹此时已经成了“前夫”的继室,温柔和善,人人称颂,前生的自己却已成了不识大体、心肠狠毒的前妻!欺负死人不会说话?看她如何撕下那对“璧人”伪善的面纱!如何斗倒小三。不是只有穿越女才能混得风声水起,本土女也一样可以!
  •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重生之决战白莲花

    有一种你无法理解的神奇生物:她有一双如雾如梦的眼睛,如屎一般的浪漫情怀。小强一样打不死的精神,杂草一样令人忧伤的命格,周围只要是雄性生物都会爱上她,没爱上她的一定是恶毒的男配女配,总能在“无意”间将她对立面的人弄的生不如死,凄惨无比。不幸的是,苏瑾就没爱上她。幸运的是,苏瑾决定主动出击。
  • 事说石嘴山

    事说石嘴山

    石嘴山是一座古老的城市,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灿烂的文化。本书是《美丽石嘴山丛书》之一,是众多史志学专家智慧和心血的凝结,具有非常重要的存史、资政、教化价值的文献。
  • 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新版)

    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新版)

    冯唐代表散文集《在宇宙间不易被风吹散》2018全新设计升级,一部精神欢愉的走心之作。饭局酒色山河文章,杂花生树酣畅文字,关于诗、书、酒、名声、财富、美、生死事、快活事。这本书毫不掩饰,没有目的,不谈正经事,只用世间诸多美好,消磨必定留不住的时间。每个人都要有个笃定的核,这样在宇宙间才不易被风吹散。在这本书里,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态度。
  • DRACULA

    DRACULA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