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400000002

第2章 未雨绸缪:“优婚优育理念”在中国皇室的早期实践

第一部分 中国皇室教育概论

妊娠之前的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

在中国,优生优育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夏朝,就已经有了类似学校的教育机构。西周时候,开始出现了优生优育、胎教、慈幼等思想。到了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理念不断成熟,教育机制也不断完善。宋朝理宗淳祐年间,已经有了专门抚育孩子的“慈幼局”。到了明清时期,教育机制更加完善。而中国的皇室,由于地位的特殊,对优生优育更加重视。因为在一个皇位世袭的社会,后代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因此,在优生优育方面,皇室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优生上,皇室严格选择后妃,以保证遗传的质量,因此重视优生优育的皇室在选妃立后上制定了很多标准和规矩。

优婚:严格选妃纳后

在汉朝,选纳是最主要的选妃形式。选纳由太后主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被选对象的家庭出身、年龄、相貌等都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还有专门的“相工”负责审阅容貌。

北宋时期,皇家选妃制度已日趋完备。除保留继承汉朝那套制度外,还增加了更多要求。例如,宋朝特别重视妇女贞操,选妃时有专门医工负责检验少女全身。被选少女必须展露玉体,由经验丰富的医工检验,看其皮肤是否细嫩光洁,有无疤痕。重点验看被选少女是否为处女,皇宫对此要求甚严,来不得半点马虎。

明朝筛选皇后妃嫔的标准更为严格。往往是皇宫选妃告示一出,全国各地被挑选出的美女便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候选,很多人甚至还没看到紫禁城是什么样子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以每百人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按序进入宫中,以参加下一轮的“精选”。这个时候,肩负着选妃重任的太监,就像在市场上挑选货物一样,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姑娘都挑选出来淘汰掉。被淘汰的就被送回原籍,而留下来的,再按年龄大小进行编组,这时皇妃选拔才算结束,随后,太监以更为挑剔的眼光审视入选的每一位姑娘,观察她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对她们的身体各部位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感觉着不舒服,这些公公便大手一挥,将她们当场淘汰。剩下的进入下一轮。

到了第二轮时,作为“检验官”的太监们会拿着尺子,去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脚,再让姑娘“活动活动”,好似进行基本的外科检查。凡有一处尺寸不符合要求、不搭配,以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也一律打发回老家。

接下来的检查就更严格了,第三轮由女官和年老宫女把关。这时,姑娘被单独带入一间密室,由负责检查的女官和宫女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

只有这些检查全部通过的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竞选,并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由负责培训的女官考查她们的智力、性格、作风之优劣。当然,睡觉时磨牙、吃饭时吧嗒嘴,有说梦话、发癔症的毛病,绝对不能容留,避免将来惊了圣驾,或者生出不良皇子。

经过一番又一番严格的检查之后,剩下的姑娘不过数十人而已。即使这样,还不算选妃成功。想要当上皇妃,还要通过一个最后一个环节。

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由皇太后负责,也有皇上亲自出马的情况。他们从入选的名单上逐一将这些姑娘传进来。姑娘立而不跪,她们需要回答一些有关姓名、家庭状况、学问等方面的问题。“考官”们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后一妃或数妃。

皇室选妃的标准如此严格,对被选对象的智力、性格、作风进行多方面的严格考察,就是在为后代寻找优秀合格的母亲,以保证皇室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

帝王之家的择偶标准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运用优生学的原理指导婚配。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对配偶的选择不仅要看容貌,还要看她的品性、修养、能力等其他因素,因为择偶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素质。选聘哪些女子作为帝王的配偶,是历代王朝考虑的一件大事,因而形成了一套规格很严的择偶标准。

严格考查家风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母亲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万万不可低估的。后宫女子是否温良贤淑、端庄大度、行止有礼,直接关系到皇室子孙的整体素质。因此,帝王对配偶家风的考查更是严之又严。

北魏入主中原以后,在后妃的选纳上,逐渐转向世家大族。当时北方著名的四大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皆与拓跋氏联姻,孝文帝“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北周后妃大都出自望族和重臣之家。周宣帝娶隋国公、上柱国杨坚之女杨丽华为皇后,又纳大将军陈山提之女陈月仪、开府元晟之女元乐尚、蜀国公尉迟迥之孙女为后。周静帝皇后之父司马消难亦为朝廷重臣。隋文帝的姻亲也都是高门士族,独孤皇后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皇室选妃注重“门第观念,皇后多出自名门望族”,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皇室认为来自名门的嫔妃出身高贵,更有资格和机会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

同姓不婚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他们的后代出生以后,常常有生理缺陷,或智力缺憾。他们便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明确提出了“同姓不婚”的原则。如《国语·晋语》所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礼记》也说,“取(娶)妻不取(娶)同姓”,唐代孔颖达作注疏时解释说:“礼取(娶)妻不取(娶)同姓,避讳而取(娶)。故其生子不能蕃息昌盛也。”

所谓同姓,本指同一个家庭。由于中国在传统上有“天下同姓为一家”的观念,所以这个观念就发展为同一个姓氏的男女结婚,所生后代就不昌盛,甚至会带来种种遗传性的疾病,因此在周代就确立了同姓不婚的规定。如《幼学琼林》所说:“同姓不婚,周礼则然。”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左传·昭公元年》说:“国君娶姬妾不及同姓,否则殃及后代。”百姓如此,何况王室?为了避免同姓近亲结婚,保证王室种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同姓不婚成了王室择偶的最基本标准。

优生理论认为:血缘关系越远的婚配,他们之间相同的基因就越少,其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也越小,生出的孩子也就越聪明健康。而近亲结婚除了使后代体弱多病外,还会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的几率增高,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小脑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还可以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

19世纪伟大的进化论生物学家达尔文也以巨大的悲剧证明了近亲结婚的巨大危害。

达尔文和妻子爱玛都很健康,但是生下的10个子女都遭遇了不幸:长子威廉(1839年生)无生育能力;次子乔治(1845年生)有神经质,爱谈论他人病痛;三子弗朗西斯(1848年生)患精神忧郁症;四子伦纳德(1850年生)无生育能力;五子雷勒斯(1851年生)多病,一直由母亲照料;六子小查理(1856年生)两岁时死亡;长女安妮(1841年生)十岁时患猩红热而死;次女玛丽(1842年生)出生后即死;三女亨利埃塔(1843年生)无生育能力;四女伊丽莎白(1847年生)终身未嫁。直到晚年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现自花授粉植物严重劣于异花授粉植物时才悟出自己家庭悲剧的根源:他和表姐爱玛所生子女遭遇的不幸正是近亲婚配造成的恶果。达尔文把这个深刻的教训写进了自己的论文。

生理遗传基因良好

为了优生考虑,皇室多选择那些遗传基因较好的女子进入后宫,但那时没有现代医疗技术可以检测,于是只好根据外显性的表象来推断,以保持皇室血统优良。

《晋书·惠贾皇后传》载:“初武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无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魏晋武帝为太子选妃,其五条标准中有四条为生理表现。在判断遗传基因上,认为上代多子者表示种贤,上代少子者便是遗传基因不佳,虽然不完全科学,但也足见皇室在确保优生多子上的良苦用心。

在清代,后妃的选择有严格的选秀女制度。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密的定制。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凡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当然,身体有残疾的就被排除在外。

可见,历代皇室对生理遗传都非常重视,都企图通过选择具有良好生理遗传基因的女子作为后妃,以保证能够生出健全的皇室后代。

品行端庄,德为上

中国传统社会对道德非常重视,这自然也体现在皇室对后妃的选择上。基于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社会秩序,根据以男性自身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皇室提出了更为苛刻和严格的女性道德标准。汉唐之际先后有《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三部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的道德准则。《女诫》是东汉班昭所撰,共有七章,在卑弱、敬顺、妇行、专心、屈从等。《女孝经》是唐代陈迦妻郑氏所作,共十八章,即开宗、明义、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贤明、纪德行、广要道、广守信、广扬名、谏诤、胎教、母仪、举恶。《女论语》是唐代内宫女官宋若华所写,共十二章,有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从这类书的章节内容来看,都是对女子作出的规定,使之严格遵守封建道德和礼教。

清统治者选妃有两条公开的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

中国皇室的择偶标准有着科学的内涵,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也有利于对皇室后代的培养。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国民之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达·芬奇说:“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愿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苏霍林姆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中说道: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及根部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这都与中国皇室选妃考虑母亲德行的重要性有着惊人的一致。

中国皇室教育启示1:子女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

从皇室的择偶标准中,我们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要保证优生优育,就必须从择偶开始,或者说从“优婚”开始。所以,择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择偶要看全面素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要牵扯到许多亲属关系,涉及到彼此的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所以,借鉴皇室择偶的经验,婚姻对象的选择不仅要看容貌、家庭、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查一个人的内在能力、品德等多方面的因素。男性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俗话说,家有贤妻富三代,家有恶妻害三代。现代科学也发现:在遗传方面,母亲素质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在父母对儿童智力开发和影响方面,母亲的因素也明显高于父亲。专家们把儿童出生后对智商影响最大的23个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居于第一位的是家庭教育,其次是母亲的文化素质。而在家庭教育这一因素中,母亲的作用又占主导地位。为了后代的健康发展,男性更需要选择一名素质优良的配偶。

2.要重视生理素质的遗传

遗传基因决定人的生理素质。所以,为了实现优生的目的,皇室多选择遗传基因较好的女性做皇妃,以保证皇室优良血统得以延续。借鉴皇室择偶的经验,在择偶时要充分重视生理遗传对后代的影响。所以,在择偶时,要调查家庭史,在结婚时,要进行必要的婚前检查。现代医学技术比古代先进得多,通过婚前家族史的咨询和调查,发现有无明显的遗传病和遗传缺陷,借以判定未来子女是否有患遗传病的危险。如果夫妇双方或双方近亲中有患相同遗传病者,其后代的发病率相当高。在婚前检查和咨询中遇到这种情况的青年男女最好不要结婚,非要结婚不可的,要下决心不生育,免得生下不健康的孩子。

3.避免同姓结婚、近亲结婚

根据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对全国1110个县市进行的中国姓氏调查发现:中国姓氏的确是连接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主持这项调查的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员袁义达解释说,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所以,借鉴皇室择偶中“同姓不婚”的经验,应避免在同姓中选择配偶,更要避免近亲结婚。

同类推荐
  •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古印度与拜占廷历史纵横谈(世界历史纵横谈)

    本套书用生动的文字, 再现了世界历史进程的恢弘画卷, 堪称一部贯通整个世界历史的简明百科全书, 串联起全部人类发展的瑰宝, 并以其光辉不朽的价值与流传恒久的魅力, 成就一部好读又好看的世界历史通俗读物,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 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世界历史知识的读物, 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三国凨

    三国凨

    蜜月途中遭遇不测的商人唐凨,竟穿越到汉末无人海岛,且看他如何从一介村夫成长为三国英雄的故事。三国的乱世中,无数英雄辈出,在争锋中跌但起伏、惊险激烈,精彩纷呈。单挑、奇袭、火烧、水战,兵种对决、军团大战,勇武与智谋的巅峰对决!凨临汉末,黄巾起义,东武凨云,诸侯会盟,群雄逐鹿,七雄争霸及至四国演义,最终结局如何,尽在三国凨!
  •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

    如果有一天,您一睁眼发现自己穿越到了唐朝——不要惊慌,来,拿起这本《唐朝穿越指南:长安及各地人民生活手册》:先过了语言关,学几句中古汉语、唐朝国骂;再混进官府食堂开开小灶,品茶喝酒。记住,像穿越小说中那样大大咧咧走在街上,随手拿出纹银几两是会悲剧的,户口簿、暂住证一个也不能少。可随旅行团游览长安城最热门的五大景点,顺便逛逛青楼,看看马球,带上豹子去户外狩猎。更可入乡随俗,像个唐朝人一样过端午、春节、七夕情人节。想洋气一点也没问题,圣诞节唐朝就已有!运气好的话,还能受邀去别人家里做个客,唱K、跳舞,乐不思蜀,最后买套占地十亩限价房。
  • 读史有感悟

    读史有感悟

    读史的最终结果是能从中有所感悟、有所体会,将历史与自己的思想融为一体,才能真正的读懂历史。读史有一定的学问,不要被某些历史结论和历史现象蒙蔽,重新审视这些历史现象;要改变历史的某些传统的说法,对其有清醒的认识;要善于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当时的历史背景,从中总结出相应的规律,得出一定的结论;还要从自己的日常生活经验中走出来,在更高的层次上看待历史;要学会把读到的历史知识、智慧与自己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能够充分的运用。如果能够做到这些,虽不能说真正读懂历史了,也应算是会“感悟历史”了。
  •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三生两世大江月明

    生在红旗下,长在盛世里。高山巅一跨步,直落数百年。元末九洲大地从南到北自东到西沸腾了,旧的中央集权政府失去了权威军阀林立;新兴的汉人起义军在相当长的时间各自为战。不分种族地域为了存活而拿起刀枪的人们唯有拼死而战。。。。人字一撇一捺,人生相扶共度。这一世,又一世;彼生,此生,来生。谁是谁呀!!!
热门推荐
  • 老公使用手册(升级版)

    老公使用手册(升级版)

    本书将带领你深入走进老公的内心世界,零距离接触老公的心底秘密,并简单而真切地看清老公的真实面目。通过阅读,你会发现,老公外表刚强,但内心脆弱;老公谎话连篇,但言出必行;老公朝三暮四,但尽职尽责……而老公的这些行为习惯无论是好是坏,是对是错,都是男人本质的体现。
  •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

    《胡适四十自述》是胡适唯一亲笔撰写的自传,在中国现代传记文学中独树一帜。在本书中,胡适从母亲的订婚开始,讲述了自己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的人生经历。九年的家乡教育,从拜神到无神,以及他接受新式教育,考取官费留美,到“逼上梁山”的文学革命,皆是胡适难以忘记的人生历程,也是造就胡适成为当时中国学术、思想、舆论领袖的成因。同时,本书也是胡适与自己心灵的一次对谈。本书讲的不仅是胡适40岁以前的人生经历与思想建树,更反映了他当时所处社会的风貌。
  •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名门盛宠:教授新妻难招架

    容家的太子爷抛弃了家族产业,跑去当了大学教授,据说是为了一个女人。五年后,这个女人却挽着别的男人手回来了。这下,容教授……怒了!“容少,我已经结婚了。”时思年的拒绝理由永远都这么钻心刺骨,然而容承璟却拉着她死缠烂打不放手,一个壁咚到墙角,耀眼的粉钻晃动人心。“结婚还可以离婚,离婚还可以再结婚。”待时过境迁,沧海桑田之后。刚参加完画展回来的时思年一推门,就看见家里的小包子“啪嗒”一声摔坏了最新研究出来的机器人。“儿砸,你爹地是研发机器人的,不摔白不摔啊。”话音刚落,就被一温暖的怀抱裹住,耳边尽是温柔缱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菩萨地持经

    菩萨地持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公主的相公

    公主的相公

    因为从小父母离异所以就养成了外冷内热的性格(其实也不算是冷啦,只是不知道怎么跟人沟通,我们的女主即文静有温柔还善解人意,只是有点路痴,其实只能算是左右不分),一朝穿越到不知名朝代的一个婴儿的身上,从此从四个月大的婴儿开始从头活起。
  • 亦是曾经

    亦是曾经

    胆小懦弱是我曾经的代名词,但既然我可以重来,就不再懦弱,不再错过,不再遗憾。你,会乖乖等我来找你的对吗?
  • 万僵之祖

    万僵之祖

    人有人祖,妖有妖祖!那么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僵尸是否也有自己的祖先?天地混沌初开,有四大僵尸之始祖,称为天地殭尊。真正的僵尸所向无敌!披靡天下!且看一只小僵尸如何在修真界奋斗,最终成长为一代僵尸之祖!
  •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女人的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出现状况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不让小病变大病。如果你要很久才能适应黑暗,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容易患感冒,皮肤干燥,那么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如果你平均每周三次在外吃晚餐,容易起小脓包和湿疹,站立时曾感到眩晕,身体时常感到疲劳,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容易引起口腔炎,最爱油腻食物和甜食,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如果你刷牙时牙龈处有出血现象,轻微撞伤而导致出血过多,应酬时喝酒的机会多,初春时易患花粉症,长期服用抗生素,经常情绪急躁,最近斑点增加,容易便秘,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维生素C。
  • 商门庶女:前朝公主今朝妃

    商门庶女:前朝公主今朝妃

    一夜之间,赫连沁儿从一名现代女性变成了赫连府的二小姐,不过也只不过是个庶女而已。她披着全国首富庶女的身份,实则却坐拥江南第一商业“世纪”。一次艳舞,一道封妃圣旨,让她的命运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各种内幕逐渐显露,原来她还有个身份“前朝公主”。与姐姐共侍一夫,没想到姐姐却一步步陷害自己,两人因为一个男人而反目成仇。前朝仇恨,让她和他步履维艰。她岂会甘愿让自己的命运被别人掌控,岂会在这深墙高闱甘愿被别人设计,被爱的人欺瞒。他杀了她的全家,她却甘愿为了他忍受骂名,他甘愿为了她弃江山于不顾,坐拥美人!所有仇恨在爱面前终究薄弱……国危之际,城墙一见,而后,却独留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郁达夫散文选(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