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400000002

第2章 未雨绸缪:“优婚优育理念”在中国皇室的早期实践

第一部分 中国皇室教育概论

妊娠之前的子女教育:子女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

在中国,优生优育的观念由来已久。早在夏朝,就已经有了类似学校的教育机构。西周时候,开始出现了优生优育、胎教、慈幼等思想。到了封建社会,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教育理念不断成熟,教育机制也不断完善。宋朝理宗淳祐年间,已经有了专门抚育孩子的“慈幼局”。到了明清时期,教育机制更加完善。而中国的皇室,由于地位的特殊,对优生优育更加重视。因为在一个皇位世袭的社会,后代的品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王朝的兴衰。因此,在优生优育方面,皇室采取了很多措施。在优生上,皇室严格选择后妃,以保证遗传的质量,因此重视优生优育的皇室在选妃立后上制定了很多标准和规矩。

优婚:严格选妃纳后

在汉朝,选纳是最主要的选妃形式。选纳由太后主持,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被选对象的家庭出身、年龄、相貌等都有严格而详细的规定,还有专门的“相工”负责审阅容貌。

北宋时期,皇家选妃制度已日趋完备。除保留继承汉朝那套制度外,还增加了更多要求。例如,宋朝特别重视妇女贞操,选妃时有专门医工负责检验少女全身。被选少女必须展露玉体,由经验丰富的医工检验,看其皮肤是否细嫩光洁,有无疤痕。重点验看被选少女是否为处女,皇宫对此要求甚严,来不得半点马虎。

明朝筛选皇后妃嫔的标准更为严格。往往是皇宫选妃告示一出,全国各地被挑选出的美女便千里迢迢赶到京城候选,很多人甚至还没看到紫禁城是什么样子就被淘汰出局。剩下的以每百人为一批,按照年龄大小排队,按序进入宫中,以参加下一轮的“精选”。这个时候,肩负着选妃重任的太监,就像在市场上挑选货物一样,把那些稍高、稍矮、稍胖、稍瘦的姑娘都挑选出来淘汰掉。被淘汰的就被送回原籍,而留下来的,再按年龄大小进行编组,这时皇妃选拔才算结束,随后,太监以更为挑剔的眼光审视入选的每一位姑娘,观察她们的容貌,辨听她们的嗓音,对她们的身体各部位只要有一处看着不顺眼、感觉着不舒服,这些公公便大手一挥,将她们当场淘汰。剩下的进入下一轮。

到了第二轮时,作为“检验官”的太监们会拿着尺子,去量姑娘的手、臂、腰、腿、脚,再让姑娘“活动活动”,好似进行基本的外科检查。凡有一处尺寸不符合要求、不搭配,以及风度、仪态不佳者,也一律打发回老家。

接下来的检查就更严格了,第三轮由女官和年老宫女把关。这时,姑娘被单独带入一间密室,由负责检查的女官和宫女进行细致的全身检查。

只有这些检查全部通过的合格者,才有资格进入下一轮的竞选,并在宫中接受一个月左右的培训。在她们熟悉宫中规矩,学习礼仪规范的过程中,由负责培训的女官考查她们的智力、性格、作风之优劣。当然,睡觉时磨牙、吃饭时吧嗒嘴,有说梦话、发癔症的毛病,绝对不能容留,避免将来惊了圣驾,或者生出不良皇子。

经过一番又一番严格的检查之后,剩下的姑娘不过数十人而已。即使这样,还不算选妃成功。想要当上皇妃,还要通过一个最后一个环节。

最后一个环节一般由皇太后负责,也有皇上亲自出马的情况。他们从入选的名单上逐一将这些姑娘传进来。姑娘立而不跪,她们需要回答一些有关姓名、家庭状况、学问等方面的问题。“考官”们审形辨音,从中筛选出一后一妃或数妃。

皇室选妃的标准如此严格,对被选对象的智力、性格、作风进行多方面的严格考察,就是在为后代寻找优秀合格的母亲,以保证皇室具有优良的遗传基因。

帝王之家的择偶标准

在中国,人们很早就已经开始运用优生学的原理指导婚配。从优生学的角度考虑,对配偶的选择不仅要看容貌,还要看她的品性、修养、能力等其他因素,因为择偶不仅是个人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后代的素质。选聘哪些女子作为帝王的配偶,是历代王朝考虑的一件大事,因而形成了一套规格很严的择偶标准。

严格考查家风

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孩子会打洞。母亲对孩子的潜移默化作用是万万不可低估的。后宫女子是否温良贤淑、端庄大度、行止有礼,直接关系到皇室子孙的整体素质。因此,帝王对配偶家风的考查更是严之又严。

北魏入主中原以后,在后妃的选纳上,逐渐转向世家大族。当时北方著名的四大姓: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皆与拓跋氏联姻,孝文帝“咸纳其女以充后宫”。

北周后妃大都出自望族和重臣之家。周宣帝娶隋国公、上柱国杨坚之女杨丽华为皇后,又纳大将军陈山提之女陈月仪、开府元晟之女元乐尚、蜀国公尉迟迥之孙女为后。周静帝皇后之父司马消难亦为朝廷重臣。隋文帝的姻亲也都是高门士族,独孤皇后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女。皇室选妃注重“门第观念,皇后多出自名门望族”,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皇室认为来自名门的嫔妃出身高贵,更有资格和机会接受良好家风的熏陶。

同姓不婚

早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的祖先便发现他们的后代出生以后,常常有生理缺陷,或智力缺憾。他们便在实践中努力探索,终于悟出了一个道理:“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在先秦时代,人们就明确提出了“同姓不婚”的原则。如《国语·晋语》所说:“同姓不婚,恶不殖也。”《礼记》也说,“取(娶)妻不取(娶)同姓”,唐代孔颖达作注疏时解释说:“礼取(娶)妻不取(娶)同姓,避讳而取(娶)。故其生子不能蕃息昌盛也。”

所谓同姓,本指同一个家庭。由于中国在传统上有“天下同姓为一家”的观念,所以这个观念就发展为同一个姓氏的男女结婚,所生后代就不昌盛,甚至会带来种种遗传性的疾病,因此在周代就确立了同姓不婚的规定。如《幼学琼林》所说:“同姓不婚,周礼则然。”古代违反这一规定者,轻则受到舆论谴责,重则受到法律惩处。唐律规定:同姓为婚者徒二年,同姓又同宗者以奸罪论。明、清律规定:凡同姓为婚者各杖六十,离异。《左传·昭公元年》说:“国君娶姬妾不及同姓,否则殃及后代。”百姓如此,何况王室?为了避免同姓近亲结婚,保证王室种族的繁衍和后代的素质,同姓不婚成了王室择偶的最基本标准。

优生理论认为:血缘关系越远的婚配,他们之间相同的基因就越少,其后代患遗传病的可能性也越小,生出的孩子也就越聪明健康。而近亲结婚除了使后代体弱多病外,还会使隐性遗传病发病的几率增高,如白化病、先天性聋哑;小脑畸形、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还可以使多基因遗传病发病率增高,常见的有脑积水、脊柱裂、无脑儿、精神分裂症、先天性心脏病、癫痫等。

19世纪伟大的进化论生物学家达尔文也以巨大的悲剧证明了近亲结婚的巨大危害。

达尔文和妻子爱玛都很健康,但是生下的10个子女都遭遇了不幸:长子威廉(1839年生)无生育能力;次子乔治(1845年生)有神经质,爱谈论他人病痛;三子弗朗西斯(1848年生)患精神忧郁症;四子伦纳德(1850年生)无生育能力;五子雷勒斯(1851年生)多病,一直由母亲照料;六子小查理(1856年生)两岁时死亡;长女安妮(1841年生)十岁时患猩红热而死;次女玛丽(1842年生)出生后即死;三女亨利埃塔(1843年生)无生育能力;四女伊丽莎白(1847年生)终身未嫁。直到晚年达尔文在研究生物进化过程中发现自花授粉植物严重劣于异花授粉植物时才悟出自己家庭悲剧的根源:他和表姐爱玛所生子女遭遇的不幸正是近亲婚配造成的恶果。达尔文把这个深刻的教训写进了自己的论文。

生理遗传基因良好

为了优生考虑,皇室多选择那些遗传基因较好的女子进入后宫,但那时没有现代医疗技术可以检测,于是只好根据外显性的表象来推断,以保持皇室血统优良。

《晋书·惠贾皇后传》载:“初武帝欲为太子娶卫瓘女,无后纳贾,郭亲党之说,欲婚贾氏,帝曰,卫公女有五可,贾公女有五不可,卫家种贤而多子,美而长白,贾家种妒而少子,丑而短黑。”魏晋武帝为太子选妃,其五条标准中有四条为生理表现。在判断遗传基因上,认为上代多子者表示种贤,上代少子者便是遗传基因不佳,虽然不完全科学,但也足见皇室在确保优生多子上的良苦用心。

在清代,后妃的选择有严格的选秀女制度。作为后妃的秀女有严密的定制。秀女一般从满、蒙八旗中遴选,凡年龄在十三至十六岁,身体健康无残疾的旗籍女子,都必须参加阅选。当然,身体有残疾的就被排除在外。

可见,历代皇室对生理遗传都非常重视,都企图通过选择具有良好生理遗传基因的女子作为后妃,以保证能够生出健全的皇室后代。

品行端庄,德为上

中国传统社会对道德非常重视,这自然也体现在皇室对后妃的选择上。基于男尊女卑、男主女从的封建社会秩序,根据以男性自身为核心的社会伦理,皇室提出了更为苛刻和严格的女性道德标准。汉唐之际先后有《女诫》、《女孝经》、《女论语》等三部论著系统地阐述了女性的道德准则。《女诫》是东汉班昭所撰,共有七章,在卑弱、敬顺、妇行、专心、屈从等。《女孝经》是唐代陈迦妻郑氏所作,共十八章,即开宗、明义、后妃、夫人、邦君、庶人、事舅姑、三才、孝治、贤明、纪德行、广要道、广守信、广扬名、谏诤、胎教、母仪、举恶。《女论语》是唐代内宫女官宋若华所写,共十二章,有早起、事父母、事舅姑、事夫、训男女、营家、待客、和柔、守节等。从这类书的章节内容来看,都是对女子作出的规定,使之严格遵守封建道德和礼教。

清统治者选妃有两条公开的标准,一是品德,一是门第。清代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常常见到的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诞育名门”、“祥钟华阀”,等等。

中国皇室的择偶标准有着科学的内涵,符合优生优育的原则,也有利于对皇室后代的培养。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培尔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国民之命运,与其说是操在掌权者手中,倒不如说是握在母亲的手中。”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负盛名的画家达·芬奇说:“同一个灵魂支配着两个躯体,母亲的愿望对其腹中的胎儿不断产生影响,母亲的意志、愿望、恐惧以及精神上的痛苦对胎儿的严重影响,大大超过对母亲本身的影响!”苏霍林姆斯基在《家庭教育学》中说道:孩子道德发展的源泉及根部在于母亲的智慧、情感和内心的激情,人在自己的道德发展中变得如何,取决于有什么样的母亲。

这都与中国皇室选妃考虑母亲德行的重要性有着惊人的一致。

中国皇室教育启示1:子女教育始于结婚对象的选择

从皇室的择偶标准中,我们得到的最大启发就是,要保证优生优育,就必须从择偶开始,或者说从“优婚”开始。所以,择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择偶要看全面素质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婚姻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它要牵扯到许多亲属关系,涉及到彼此的社会网络和社会阶层。所以,借鉴皇室择偶的经验,婚姻对象的选择不仅要看容貌、家庭、社会关系等各方面的外在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查一个人的内在能力、品德等多方面的因素。男性在选择配偶的时候,尤其要注意。俗话说,家有贤妻富三代,家有恶妻害三代。现代科学也发现:在遗传方面,母亲素质对孩子的影响要大于父亲。在父母对儿童智力开发和影响方面,母亲的因素也明显高于父亲。专家们把儿童出生后对智商影响最大的23个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发现,居于第一位的是家庭教育,其次是母亲的文化素质。而在家庭教育这一因素中,母亲的作用又占主导地位。为了后代的健康发展,男性更需要选择一名素质优良的配偶。

2.要重视生理素质的遗传

遗传基因决定人的生理素质。所以,为了实现优生的目的,皇室多选择遗传基因较好的女性做皇妃,以保证皇室优良血统得以延续。借鉴皇室择偶的经验,在择偶时要充分重视生理遗传对后代的影响。所以,在择偶时,要调查家庭史,在结婚时,要进行必要的婚前检查。现代医学技术比古代先进得多,通过婚前家族史的咨询和调查,发现有无明显的遗传病和遗传缺陷,借以判定未来子女是否有患遗传病的危险。如果夫妇双方或双方近亲中有患相同遗传病者,其后代的发病率相当高。在婚前检查和咨询中遇到这种情况的青年男女最好不要结婚,非要结婚不可的,要下决心不生育,免得生下不健康的孩子。

3.避免同姓结婚、近亲结婚

根据中国科学院近年来对全国1110个县市进行的中国姓氏调查发现:中国姓氏的确是连接文化遗传和生物遗传的一个桥梁,很多遗传疾病只在同样姓氏的人群中传播。主持这项调查的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员袁义达解释说,中国长期以来姓氏随男,从遗传学角度来说,只有男性具有Y染色体,因此Y染色体就同姓氏一起遗传给男性后代。由此,具有同样姓氏的人群也就具有了同样类型的Y染色体以及它所携带的遗传基因。

所以,借鉴皇室择偶中“同姓不婚”的经验,应避免在同姓中选择配偶,更要避免近亲结婚。

同类推荐
  • 中国通史

    中国通史

    钱穆先生曾三度讲授“中国通史”:一于北京大学,二于西南联大,三于香港新亚。在北大讲授四年,前来旁听的学生众多,每一堂近三百人,坐立皆满,盛况空前。在西南联大讲授时,听课场面颇为壮观,乃至钱先生要上讲坛都无路可走,需踏着学生的课桌才能通过。尔后,钱穆先生辗转于香港,复讲“中国通史”课程。本书便是以钱穆先生在香港新亚书院第三度讲授课堂记录稿为底本,可视为“《国史大纲》课堂版”。尘封多年的讲义,更精粹的讲述。这本书以传奇的方式整理面世,是一份不可多得的珍贵史料。当时,一部《国史大纲》从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汲取民族复兴和国家变革的精神力量,使无数国人深受激励和鼓舞,进而寻求抗战救亡之道;而今,这部《中国通史》以其历史格局和文化情怀的双重担当,将给当下读者以新的启迪,为我们再次提供回望历史、面对未来、重塑个人知识格局的可能。
  •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重生之大唐最强驸马

    一觉醒来,竟然变成了“大唐原谅帽之王”房遗爱身上。想到日后来自辩机和尚的绿帽子,看着洞房中娇滴滴的高阳公主,房遗爱决定先下手为强...
  • 武田幕府

    武田幕府

    既然上天让我来到这个时代,我就要成为这个时代最强者!既然上天让武田家这么强,我就让武田家再强一点!织田、今川、北条、上衫,还有德川,你们敢动我一下试试,告诉你们,我爹叫武田信玄!
  • 谋动三国

    谋动三国

    世人皆穿我亦穿,忍济云梦挂锦帆。世事如棋星作子,谋动三国定江山。一场偶然的触电事故,秋明穿越到了三国时代。他从死人堆里爬出,在黄巾之乱中成长,收名将,会奸雄,争天下,辟后宫,大胜大败不损其志,或笑或骂不改其行,终成千古霸业。QQ群472363456,欢迎大家参与讨论,营造不一样的三国。
  •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成为原始人的神

    穿越为只有12个原始人的部落图腾,帮助部落发展,抵抗野兽,制造工具,一步步强化部落实力,有点儿像荒野生存不过会有比较轻松一些,比较搞笑一些,欢迎大家阅读哦
热门推荐
  •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至尊皇女之驸马凶猛

    身为皇长女,因皇后早逝、外祖家被贬,阿凤十三岁了连封号也没有。江老夫人“最疼爱的儿子”江铭立下泼天大功,却因先皇后指婚成了阿凤的准驸马。一个想借着大婚出宫开府,一个谋算借公主摆脱“江家太上皇”,没料到条件还没有谈好,准驸马居然就被公主姐妹看上,有明抢的有暗夺的,还有那贵勋千金来说什么青梅竹马...
  •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的盒子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
  • 众星守护者

    众星守护者

    星际时代的魔法世界,艾德获得了看穿他人欲望,控制他人心智的能力。“什么,还能控制行星和恒星?”获得领地,征战近二十年后,凭借如傀儡般的效忠者,他将成为神。新书《百倍属性能复活》
  • 星星是有颜色的吗?

    星星是有颜色的吗?

    《最给力的科学书:星星是有颜色的吗?》向孩子展示了生活中的种种奇迹:多彩的植物家族、缤纷的动物乐园、神秘的天文奇观、美丽的地球家园、奇妙的人体世界。无一处不蕴藏着科学的奥秘。这些奥秘既能帮助孩子拓宽眼界,又能让他们在愉快的阅读中插上奋飞的翅膀。
  • 各有前因莫羡人

    各有前因莫羡人

    有缘,请惜,无论深浅。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 追梦飘零

    追梦飘零

    美丽的海滨,白色的沙滩,头戴黄色遮阳草帽,飘逸的黑色秀发,身穿粉色比基尼的美丽倩影,这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一个普通的企业职员,每天都会做同样的一个梦,他来自偏远的山区,从小就有一个梦想,如今生活在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魔都里,是随波逐流还是追求梦想,敬请关注《追梦飘零》
  • 女同志

    女同志

    大学中文系毕业想留校的万丽没能留校,与男友康季平分手,因为恰恰是康季平占了唯一的留校名额。随后,万丽参加了公务员考试,进入市妇联宣传科当了一名干部。这位年轻漂亮有才华的女大学生从踏进机关的第一天开始,就陷入了一座围城。面对剧烈残酷的“进步”竞争,万丽在良心与升职、进步与反叛、正直与卑鄙之间不停地做出协调和选择,跌爬滚打,尝尽个中滋味,几度升降,慢慢从科员到副科长、科长、市旧城改造指挥部副总指挥,一直做到区长、市属房产公司老总,小说结尾时她终于成为了副市长候选人。
  • 一本书畅游世界顶级景点

    一本书畅游世界顶级景点

    在亚洲篇里,北京天安门、日本京都、韩国济州岛、度假天堂马尔代夫、世界第一庙宇吴哥窟、印度泰姬陵等等,领略东方的神秘;在欧洲篇里,大英博物馆、法国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艺术家的殿堂卢浮宫、古老的艺术之城巴塞罗那,享受西方的繁华;在北美篇里,自由女神像、电影之城好莱坞、玛雅古迹、夏威夷以及郁金香之城渥太华等,相约北美的风情;在南美篇里,科隆大剧院、葡萄酒王国门多萨、云中之城马丘比丘……追寻冒险的畅快;在非洲篇里,太阳城、好望角、金字塔、肯尼亚树顶旅馆……体味原始美的淳朴;在大洋洲篇里,新西兰皇后镇、墨尔本、悉尼歌剧院、汤加宫……爱上精致的生态美。
  • 湘西秘史

    湘西秘史

    清末,湘西昔日最繁华的水码头浦阳镇正走着下坡路,浦阳镇西帮三十六家商号的两个主要商家张家和刘家也在逐渐走向衰落。张家的公子张复礼和刘家的千金刘金莲定下了娃娃亲,但张复礼逢场作戏的出轨惹怒了刘金莲,从此开始了两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小说以此为主线,抒写了清代末叶浦阳镇近半个世纪的生活图景,由此而衍生出的枝叶藤蔓,更是几乎涵盖了这一时期湘西社会生活的所有层面,把百年前一个神秘而真实的湘西展现在你的面前。纷繁世事,千头万绪,奇风异俗,色彩纷呈……
  •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

    综观新事物发展的历史,新旧斗争的形式多种多样。《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把那些历史转折时期以及王朝危难时期的新旧斗争画面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让人们去认识它、回味它。《中国王朝内争实录:变法悲歌》在惊涛骇浪的历史沉浮中,每当新生事物出现的时候,它总要受到旧势力的强大阻拦,正因为此,新事物总是不断受到波折、创伤乃至暂时消亡。但是,它所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却生生不息,它对历史的巨大推动作用也无可辩驳,它给人们留下的财富更是十分丰厚的。新事物总是在曲折中前进,而新事物最终要战胜旧事物,历史就是这样迂回曲折地向前发展着。本书由赵东艳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