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26800000003

第3章 元素(3)

门捷列夫年过七旬后,积劳成疾,竟双目半盲。他每天从清晨工作到下午5:30,吃完饭后继续工作到深夜。1907年1月20日凌晨5时门捷列夫不幸与世长辞。他是在书桌前死去的,去世时手里还握着笔。送葬那天,队伍前面抬着一张巨大的元素周期表。自发参加送葬的群众达几万人。

第一号元素——氢

早在16世纪就有人注意到了氢。曾经接触过氢气的人也不止一个,但当时人们把所有接触到的气体都笼统地称作“空气”,因此,氢气并没有引起人们注意。直到1766年,英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卡文迪许用6种相似的反应制出了氢气。这些反应包括锌、铁、锡分别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同年,他在一篇名为《人造空气的实验》的研究报告中谈到这种气体与其他气体性质不同,但由于他相信燃素学说,不认为这是一种新的气体,而认为这是金属中含有的燃素在金属溶于酸后放出的“可燃空气”。事实上,法国杰出的化学家拉瓦锡于1785年首次明确地指出:水是氢和氧的化合物,氢是一种元素。并将“可燃空气”命名为“Hydrogen”。这里的“Hydro”是希腊文中的“水”,“gene”是“源”,“Hydrogen”就是“水之源”的意思。它的化学符号为H。我们的“氢”字是采用“轻”的一边,并把它放进“气”里面,表示“轻气”。

氢元素的原子序数是1,排在元素周期表第一号位置上。它也是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只有1。

在自然界中氢是非常丰富的元素,氢在自然界多以化合物形态出现。在地壳10千米范围内(包括海洋和大气)化合态氢的重量组成约占1%,原子组成占15.4%。化合态的氢的最常见的形式是水和有机物。自然界游离态的氢却数量极少。在空气中,氢气的含量不多,约占总体积的5‰。所以想要得到大量的氢气只能人工制取。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质能等,都是氢气的有效来源。氢气的主要来源是水,而氢气燃烧后的产物还是水,因此,氢是可再生而有无任何污染的最佳能源。

氢气是所有气体中最轻的气体。在0℃、1个大气压下,每升氢气重0.09克——仅相当于同体积空气重量的1/14.5。氢气的这种特性很早就引起人们的注意。18世纪,法国化学就把氢气灌入猪的膀胱中,制得了世界上第一个氢气球。在航空技术不发达的那个时期,人们正是利用这些氢气球来实现人们的飞天的梦想的。现在,人们大量利用氢气球进行高空探测。在气象台,人们差不多每天都要放几个氢气球,探测高空的风云。

随着对氢的逐步深入研究,人们发现氢不是单独存在的,它存在着同位素。自然界中氢存在着三种同位素:氢也叫氕,符号为“H”;氘,符号为“D”;氚,符号为“T”。它们的性质相同而质量完全不同,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1、2、3。通常所说的氢(氕),在氢的同位素中占98%~99%,氘占0.02%,氚极少。普通氢原子原子核内只含有一个质子,而氘原子原子核内除了含一个质子外,还含有一个中子。氘俗称重氢。在原子工业中,氘和氚有着重要的作用,氘和氧形成的重水是重要的中子减速剂,氘也是氢弹的主要原料。氘和氚还能进行热核反应,放出巨大的核能。我国1967年爆炸成功的氢弹,其中就有氘和氚。氘和重水还是很重要的示踪材料。

氢的性质很活泼,能和大多数元素反应,形成氢的化合物。氢涉及的领域很多,如化工、有机合成、空间技术、原子能、冶金和半导体材料生产等工业技术。

氢气还是合成氨的重要的材料,氨是重要的化学肥料。

氢是很强的还原剂,它能从许多金属的氧化物、氯化物中夺取氧和氯,使金属游离出来。钨、锗、硅就是用这种方法制取的。

原则上,凡是破坏碳键的都可以用氢。色泽、气味不好的低劣油脂经过氢化就会变成制皂的合格原料——硬化油。植物性油脂氢化以后,可以变成美味可口的营养丰富的人造黄油。

氢是很好的染料,燃烧1克氢,可释放16千焦热量,大约是航空汽油热值的3倍;氢是一种无污染的燃料,它燃烧后的产物是水蒸气,不会像煤炭和石油那样,因燃烧产生大量的废气而污染自然环境;氢燃料重量轻,用作航天、航空等高速运输工具的燃料,是最适宜不过的了,可以使载重和自重比成倍地提高;氢用途广泛,适用性强,除了用于普通飞机和地面交通工具以外,还可以利用管道输送给家庭作为做饭、取暖和空调的能源;氢在运输和储存方面都很方便,用管道输送损失小。根据测算,用管道保存和输送氢气的费用,还不到电力输配费用的1/2。

氢是一种高密度能源,一般说来,生产氢要消耗大量的能量。因此,必须寻找一种低能耗、高效率制氢方法。安全、高效、高密度、低成本的储氢技术,是将氢能利用推向实用化、规模化的关键。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电解法、光解法、热化学法、光催化法等。

制取氢最好用分解水的方法取得,因为整个地球上水的储藏量极为丰富。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氢的源泉。

电解法是广泛采用的方法。每制取1立方米的氢约消耗0.9升水,纯度可达99.99%~99.999%。缺点是原料要纯水,而海水中含大量的氯离子和钙离子,需要预先将海水纯制。另外,效率低,要消耗大量电力,投资和生产费用高,经济上不合算等。

光催化法是利用太阳能将水分解。太阳能以1353瓦/平方米的固定常数射到地球,由于大气层的吸收,实际能量比这要小。但只要设法集中使用,已经足够大了。

事实上,两周内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就相当于全世界现有有机燃料的储量。除约0.03%从光合作用转化为化学能外,绝大部分用以加热大陆和海洋的表面。光催化法需要辅以无机材料如TiO2、S2TiO3等。氢虽然是一种理想的燃料,但实践起来还有不少困难,用它来取代现有燃料还有个过程,因此我们说它是未来的新型燃料。

火焰空气——氧

氧气是空气的组成成分之一,无色无味。氧气比空气重,在标准状况(0℃和大气压强101.3千帕)下密度为1.429克/升,能溶于水,但溶解度很小。

氧气能与很多元素直接化合,生成氧化物。

氧气是人和动植物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气体。氧气的用途非常广泛,它可用于医疗和高空飞行,纯氧可用于炼钢和切割、焊接金属,液氧用作火箭发动机的氧化剂。

生产上应用的氧气由液态空气分馏得来。实验室借含氧盐类(氯酸钾、高锰酸钾等)受热分解来制取氧气。

氧气的发现经历过一段曲折的过程。18世纪初,德国化学家施塔尔(1660~1734年)等人提出“燃素理论”,认为一切可以燃烧的物质由灰和“燃素”组成,物质燃烧后剩下来的是灰,而燃素本身变成了光和热,溢散到空间去了。这样一来,燃烧后物质的质量应当减轻,但人们发现,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的铁块的质量不是减轻,而是增加了,锡、汞等燃烧后,也都比原来重。为什么燃素跑掉后,物质反而会增加呢?随着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金属的冶炼和煅烧在生产实践中给化学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冲击着燃素理论。

舍勒是氧气的最早发现者,他在1773年就用两种方法制得了比较纯净的氧气。第一种方法是将硝酸钾、硝酸镁、碳酸银、碳酸汞、氧化汞加热,就会放出氧气。第二种方法是将黑锰矿(二氧化锰)与浓硫酸共热,产生氧气。接着,他对氧气的性质作了研究,他发现,当一种物体在这种气体中燃烧后,这种气体便消失了,所以他把这种气体叫做“火焰空气”。舍勒的研究成果发表在《论空气和火的化学》中,但这本书被出版商延误,直到1777年才出版。而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于1774年发现氧气后,很快就发表了论文,时间比舍勒还要早。现在,化学史上都认为舍勒和普里斯特利各自独立地发现了氧气。由于舍勒是燃素学说的信奉者,所以他认为燃烧是空气中的“火焰空气”与燃烧物体中的燃素相结合的过程,火是“火焰空气”与燃素形成的化合物,因此,舍勒与普里斯特利一样,虽然发现了氧气,但是都未能对燃烧现象作出正确的解释。

舍勒的生命是短暂的,但他所取得的成果却相当多,他一生发现的新物质有30多种,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在舍勒一生的发现中,最为突出的贡献是发现氧气和氯气。

瑞典科学家卡尔·威廉·舍勒出生于斯特拉尔松城,地处当时瑞典王国波美尼亚境内。他的父亲是瑞典商人,在城内有一家商店。父亲认为他有开药店的才能,14岁就送他到药房当学徒。

舍勒早年曾在哥德堡、马尔默、乌普萨拉、斯德哥尔摩等地的药房短期工作过,大部分时间是在小城镇彻平的药房工作,大量实验研究也是在彻平进行的。舍勒经常处于穷困之中,大量的实验工作是用简陋的仪器在寒冷的实验室中进行的。他还经常在夜里工作,这大大损害了他的健康,他得了哮喘病,并在1786年5月21日病故,终年仅44岁。

舍勒去世后,瑞典人十分怀念他,在他150周年和200周年诞辰时,给他举行了隆重的纪念会。在科平城和斯德哥尔摩都为他建立了纪年塑像,在他墓地前方有方形墓碑。碑上的浮雕是一个健美男子高举着一把燃烧的火炬。

一、为什么火会灭

一天夜里,舍勒在药店的实验室里,做自己已经安排好的实验。

药店里非常寂静,店门早就关了,店主和店里的小伙计们也早就睡着了。舍勒一个人兴致勃勃地拿着那些瓶瓶罐罐做试验。

他把上次做试验的密闭容器放在水槽里,水涌入了容器到其1/4处停下来了。这个密闭容器是前几天他放入湿铁屑的容器。现在铁屑生锈,空气减少了1/5。他又把一支蜡烛在容器中剩下的4/5空气中点燃,怎么回事,蜡烛居然不能燃烧。难道剩下的空气和那1/5空气不一样吗?

这是为什么?带着这样的思考,他又开始了另一个试验:他从一只盛满了水的大罐子中,取出一小块蜡状的磷。磷这种物质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如果把它暴露在空气中它很快就会自己燃烧起来。所以化学家们一般会把它保存在水里,而且每次取用时也都是在水里切割。

舍勒拿刀插进罐里切下一小块磷。他把这一小块磷放进空烧瓶里,塞上瓶塞,然后把烧瓶在一支蜡烛上加热。烧瓶中的磷很快熔化,在瓶底摊成一片。又过了一会儿,磷开始燃烧起来,发出一阵明亮的火焰,放出白色的浓烟。很快,这些浓烟沉积在瓶壁上变成了一层白霜。整个试验过程很快就完成了。磷立即烧尽变成了磷酸。

这个试验变化很明显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舍勒似乎并没在意。因为使磷燃烧,观察燃烧的现象,这在很久以前对于他来说就已经不是第一次。现在他感兴趣的不是燃烧的现象,而是烧瓶中的空气在磷燃烧时有什么变化。

烧瓶冷却后,舍勒立刻将瓶口的一端没入水槽中,然后拔去瓶塞。这时候,奇怪的事情又发生了:水槽里的水进入瓶中只填充了烧瓶体积的1/5。

“又是一样!”舍勒喃喃地说,“还是1/5的空气不知道去哪了,水涌进来补充了这些空气剩下的位置……”

奇怪!无论舍勒把什么东西放在密闭的容器里燃烧,总会看见一种相同的现象,即容器内的空气会在燃烧中少掉1/5。烧瓶是用塞子塞严的,瓶里的空气怎么能够跑掉呢?它会跑到哪里去呢?

为了弄清这些,舍勒又开始了另一个试验。他这次想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另一种易燃物质——金属溶解在酸中时发生的那种易燃的气体。

舍勒很早就掌握了这种易燃气体的制取方法,所以他能很快就制取到这种气体。舍勒把一些铁屑放进一个小瓶里,然后往铁屑上浇了些稀硫酸溶液。然后他用一个带孔的软木塞把瓶口塞住,并且通过这个孔插上了根长长的玻璃管。瓶里开始反应铁屑吱吱地响,酸也开始沸腾,冒出银色的气泡来。

舍勒用一支蜡烛点燃玻璃管冒出的气体,气体燃烧起来形成一个苍白色火舌。

接着,舍勒把小瓶放进一只盛水的玻璃缸里,又用一只空烧瓶倒扣在火舌上面。烧瓶的口直插进水里,这就使瓶外的空气无法进入瓶中,而那气体就在密闭状态下燃烧。

烧瓶刚一罩到火焰上,玻璃缸里的水立刻往瓶里涌。上面的气体燃烧着,下面的水不断地向上升。水越升越高,那气体所生的火焰也越来越暗。最后,火焰完全熄灭了。这时候,舍勒发现涌入瓶中的水也只占烧瓶体积的1/5左右。

“这样,”他想,“假定由于我不知道的某种原因,而致使空气在燃烧的过程中消失了。可是,为什么消失的只是一部分空气,而不是全部所有的空气?那剩余的气体不是还够燃烧很久吗?铁屑还在响,小瓶里的酸还在沸腾,反应也还在进行着。现在我只要在通畅的地方,把那易燃气体点着,它肯定还会开始燃烧起来。那么,在烧瓶里面,它为什么就要熄灭呢?烧瓶里还剩下4/5的空气呀?”

舍勒心中常常产生的一种模糊的疑念,此时又在他脑海里闪现了一下“这么说,瓶里剩下的空气和那在燃烧中从瓶里消失的空气肯定是完全不同。”

舍勒想再准备进行几种新试验,把自己的想法彻底检验一下。可是看了看钟,时间已经不允许了,他叹了口气,停止了工作,开始动手收拾试验用的仪器和药品。

同类推荐
  •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水孩子(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红与黑(语文新课标课外读物)

    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广泛了解博大的世界和社会,不断增加丰富的现代社会知识和世界信息,才有所精神准备,才能迅速地长大,将来才能够自由地翱翔于世界蓝天。否则,我们将永远是妈妈怀抱中的乖宝宝,将永远是温室里面的豆芽菜,那么,我们将怎样走向社会、走向世界呢?
  •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谜语故事(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荷塘月色(感动青少年的文学名家名作精选集)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人生的一面镜子。好的文学作品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作用,它能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刑法原理与实务

    刑法原理与实务

    为适应法律职业教育的需要,培养学生处理法律实务的工作能力,宁夏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组织本校承担专业课程教学的骨干教师编写了系列教材,这本《刑法原理与实务》就是其中一部。
热门推荐
  • 南山南北山北

    南山南北山北

    南山之南北山之北,他看不懂风花雪月,读不懂喜怒哀乐,他想要一颗能体味疾苦的心。她爱慕他的才华风趣善解人意和甜言蜜语。却一直得不到他的在乎。直到她将自己的心给了他。
  • 山店

    山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Golden Age

    The Golden Ag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杯雪碧压压惊

    来杯雪碧压压惊

    韩青青是一名博览群书的大学生。近十年来,她看过的言情小说已是课本数量的无数倍。只可惜,小说里那种“温柔多金深情腹黑高大英俊气质非凡”的男主角,她在三次元的生活里,一个也没见到过。久而久之,她也就相信了,世上没有小说中那么完美的人。直到骆云野出现!容我喝杯82年的雪碧压压惊!
  • 妙手丹仙

    妙手丹仙

    药王谷谷主刘一帆,世上最年轻的超级炼丹师,偶得一副至上药方,名为九转天神长生丹,传说吃了可以长生不死,可是要练此丹最少要达到炼丹的最高境界……困苦重重,他终克服天灾地难,不畏生死逆天而行,炼造乾坤仙丹,成就妙手丹仙!
  • 不可替代的宝贝

    不可替代的宝贝

    广中肇是市政府的户籍员。说是市政府,其实不过是沿私营铁路的新兴住宅小区内的一处派出机构——办事处。广中肇的工作量十分有限。每天早晨,他带着妻子做好的盒饭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机械地干着自己的那份工作,倒也轻松惬意。办事处的周围还残留着田园风光。从窗户外吹进的风和从远处传来的直升机的声音成了他在午饭后的催眠曲。而实际上他也常常在昏昏欲睡中把手中的铅笔掉在地上,但这也不妨碍他完成工作。
  • 嫡宠为后:盛世三小姐

    嫡宠为后:盛世三小姐

    身为慕容府三小姐,慕容安从未如此倒霉过。第一次遇见孟晔,就阴差阳错地为他挡了刺杀,差点丧命。之后,每次遇见,她总是不经意地为他挡去各种灾难。直到他们大婚,慕容安才发现,原来,他是她的劫,而他,宠妻如命。
  • 高成长公司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高成长公司管理问题解决方案

    您的企业从无到有用了多少年?从小到大用了多少年?高速成长还能保持多少年?创业,已经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而是快速地从小到大、再到更大的过程!中小企业如何保持快速发展的趋势?快速成长企业如何保持不断进取的创业精神?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实现稳定过渡?企业如何在转型之后迅速实现高成长?
  • 书中异闻录之薄命录

    书中异闻录之薄命录

    盛世需要美人点缀乱世需要美人顶罪你能否忍受,求而不得,爱而不得,含恨而死,家破人亡,挚爱殒命……自古红颜多薄命,惊鸿一瞥注定不能拥有温柔岁月世界一:折枝梨花(收录完成)世界二:浮生现(正在收录)
  • The Coming Race

    The Coming Rac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