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宗元皇帝大兴元年(公元318年)
汉主聪寝疾,征大司马曜为丞相,石勒为大将军,皆录尚书事,受遗诏辅政。曜、勒固辞。乃以曜为丞相,领雍州牧;勒为大将军,领幽、冀二州牧,勒辞不受。以上洛王景为太宰,济南王骥为大司马,昌国公为太师,朱纪为太傅,呼延晏为太保,并录尚书事;范隆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领司隶校尉,皆迭决尚书奏事。
癸亥,聪卒。甲子,太子粲即位。尊皇后靳氏为皇太后,樊氏号弘道皇后,武氏号弘德皇后,王氏号弘孝皇后;立其妻靳氏为皇后,子元公为太子。大赦,改元汉昌。葬聪于宣光陵,谥曰昭武皇帝,庙号烈宗。靳太后等皆年未盈二十,粲多行无礼,无复哀戚。
在晋国重组朝廷欢庆伟大复兴新时代到来的时候,匈奴汉国的H1N1猪流感开始失控。刘渊开创的革命事业仅传到第三代,就遭遇清洗和篡夺。
小时候曾经和小伙伴讨论过皇帝的日常生活:
这个说:“皇帝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个说:“皇帝天天吃炸油糕。”
“不,天天吃扁食(饺子)。”大家都根据自己的喜好想象皇帝的奢侈。
更成熟的则说:“皇帝可以天天娶媳妇。想娶几个娶几个……”
我们关于皇帝的幼稚的想象其实相当地符合事实,起码符合匈奴汉国的皇帝生活。
刘渊死后,他的儿子刘聪就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娶谁家的姑娘就娶谁家的姑娘。他先是占有年轻的庶母,后来就是收罗大臣的适龄女子,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辅汉将军张实的两个女儿,中护卫靳准的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因和侍卫偷情被逼自杀)……到了后来,口味又转了,开始喜欢内侍太监的养女。刘聪骄奢淫逸,那当然也和司马氏的子孙一样,不可能到战争一线亲当矢石,结果就是刘曜和石勒两大军头尾大不掉。
刘聪死后,儿子刘粲继位,刘粲尊靳准的女儿、自己的庶母为皇太后,随即纳为己有,文辞叫“蒸”,此儿极肖乃父,蒸了靳太后,又娶了靳准的第三个女儿为皇后。蝉联国丈的靳准先生此时升任为大将军、领尚书令——这个职务自霍光担任过以后,位居此职的人物仿佛得了老天的授权,可以撤换皇帝。
靳大将军冷不丁地发动了一次政变:他先让两个女儿忽悠刘粲同意收捕了几乎所有的核心高层,然后杀掉。继而又把刘粲逮捕,狠狠数落一通,然后杀掉。
靳准凭借自己的女儿服侍两代帝王,混到了人臣之极,实践了古往今来外戚掌权的标准路线图。但是,他没有做好篡夺的准备,而且真要篡夺也很不具备可行性,刘曜、石勒拥兵左右,岂能不加干涉。是贪图更大的富贵还是不堪再忍屈辱?靳准在极不靠谱的情况下突然杀死“宿主”,给历史留下了一个难解的问号。
刘曜是刘渊的族子,石勒是在最困难的时候投靠的刘渊,他们臣服刘渊没有问题,看在老爷子的面子上,表面上再臣服刘聪也没问题,但是到第三代刘粲就不好说了,即使没有靳准诈胡,这把牌打到最后也肯定是刘粲下庄。王敦、苏峻等拥兵自重,司马睿父子不能控制他们,刘聪刘粲父子也不能控制刘曜、石勒拥兵,石勒、石弘父子同样不能控制拥兵自重的石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玩到极致就是刚玩完人就被人玩,这局一直玩到宋太祖杯酒释兵权,算是对历史教训有所总结。
治时文官爱钱,乱时武将擅权,对于老百姓来说,前者先要财后要命,后者先要命后夺财,反正是没有活路只有死路。我们这一代人对贪污腐败恶政害民算是有所见识了,不过还算幸运,没有遭遇军阀混战兵匪横行的情况,不过,这两种状况存在于一个硬币的两面,腐败黑暗到末了,就是社会失范,就是兵匪横行。
杯酒释兵权不过也是重申皇帝指挥枪的原则,被犬儒文化浸泡过的军队,对外抵抗侵略你是不能指望的,但是欺负老百姓参与内部争权夺利,那还是绝对好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