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烈祖明皇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
春,吴主使将军卫温、诸葛直将甲士万人,浮海求夷洲、亶(dǎn)洲,欲俘其民以益众。陆逊、全琮皆谏,以为:“桓王创基,兵不一旅。今江东见众,自足图事,不当远涉不毛,万里袭人,风波难测。又民易水土,必致疾疫,欲益更损,欲利反害。且其民犹禽兽,得之不足济事,无之不足亏众。”吴主不听。
孟夫子有句话,颇合中国大一统皇帝的口味:“万物皆备于我。”
当年,英国人要求通商,不料乾隆爷非常大国地说:“我泱泱天朝,无所不有。搞什么贸易啊,你丫缺什么,朕高兴了赐你点什么不就完了。”
毛泽东也有过这种心态,他曾对李四光说:“我就不信中国这么大找不出油来。”后来对搞原子弹的也这么说:“我就不信中国找不到铀。”你别说,这两样东西后来都找到了,只是储量不够多不够用。毛泽东能在山沟沟里找到马克思主义实践之所,所以坚信别的东西都是普遍存在,都能找到。
中国地处北温带,幅员辽阔,以农业社会的生活方式而言,物产确实丰饶,万物皆备于我,百事不求他人。所以中国历代的皇帝,都不甚主张开疆扩土,因循保守是主流。个别喜欢扩张的,如汉武帝、隋炀帝等,名声反而不大好,主要是他们的扩张带不来国民福利,没有经济效益。
大一统的帝国懒得折腾,我发现在分裂的三国时代,魏蜀吴居然都有过对外军事扩张行动,而且都是在三国大格局确立以后。首先是诸葛亮“深入不毛”归化西南,然后就是孙权决意派人乘风破浪寻找夷洲、亶洲,据说夷洲就是台湾,亶洲就是日本;再有就是魏国征伐辽东。如果说司马懿征辽东有“内部挖潜”的意思,诸葛亮有“解除地缘威胁”的意思,那孙权“对外殖民扩张”的意思就更明显更纯粹。
为什么这个时候大家都目光向外?第一,三国之间不论鲸吞还是蚕食都不好操作;第二,为了积累更多的资源,必须眼睛向外。孙权派人寻找传说中的两个岛洲,目的是“俘其民以益众”,不仅是为了增加国土,更多的是为了增加人口。
在工业化以前,人口就是生产力,就是国力,所以,人口滋生是国家欣欣向荣的最重要指标。工业化开始后,才有国家认为人口必须适量,一方面科学技术发达,劳动生产率提高,不需要那么多的人口;另一方面,资源紧张,过多的人口会成为一种社会负担。其实只要认真观察,人口成为负担的并不是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而是“前工业化国家”,典型的就是中国,还包括了印度、东南亚、西亚和非洲很多地区。中国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确实感觉到了人口的压力,这个压力不仅是国家有,家庭也有。这几年,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深入,不仅人口的压力似乎减少了(从绝对数量压力变为年龄结构压力),而且还有了“人口红利”的说法。
经济学家张维迎有个观点,他说,在农业化时代,人口最多的国家GDP也最高;在工业化时代,这个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他认为,在后工业化时代,人口和GDP成正比的现象会重返人间,中国和印度将因为人口最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现在看起来,越是前工业化国家,人口出生率越高,人口压力越大,也越需要计划生育。或者说,在全球化条件下,在别的工业化国家存在的条件下,你如果还是一个农业化国家,你的人口就可能成为压力和负担。
另外有一个历史现象,古代的人口,大部分分布在北温带,随着科技和医疗的进步,人口重心向低纬度迁移。中国的情况是这样,世界的情况也大致是这样。如果我们把从北向南的人口分为吃肉的、吃面的和吃米的,吃肉的虽然彪悍,但终究要被边缘化。比如匈奴、蒙古甚至俄罗斯,主导世界的还是吃面的,和吃面的争夺主导权的是吃米的。
因为大一统是历史上的“政治正确”,所以,一般史家不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说分裂的好处。其实,分裂时代也有可取之处。因为分裂,就有对比和竞争,这样分裂时代的君主(当然是正常的君主)就更有上进心,更有对外的好奇心和扩张意愿;在和平的条件下,分裂各方也会更注意政治的修明,不敢随意胡乱折腾;分裂时代,文化艺术也会因专制的削弱而呈现更多的样式,也更加繁荣。这一家搞文字狱,我可以移民到另一个地方,和大一统比起来,总是多了一点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