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宗孝明皇帝永平元年(公元58年)
东海恭王彊病,上遣使者太医乘驿视疾,骆驿不绝。诏沛王辅、济南王康、淮阳王延诣鲁省疾。戊寅,彊薨,临终,上疏谢恩,言:“身既夭命,孤弱复为皇太后、陛下忧虑,诚悲诚惭!息政,小人也,猥当袭臣后,必非所以全利之也,愿还东海郡。今天下新罹大忧,惟陛下加供养皇太后,数进御餐。臣全困劣,言不能尽意,愿并谢诸王,不意永不复相见也!”帝览书悲恸,从太后出幸津门亭发哀,使大司空持节护丧事,赠送以殊礼,诏楚王英、赵王栩、北海王兴及京师亲戚皆会葬。帝追惟彊深执谦俭,不欲厚葬以违其意,于是特诏:“遣送之物,务从约省,衣足敛形,茅车瓦器,物减于制,以彰王卓尔独行之志。”将作大匠留起陵庙。
公元58年,三十岁的太子刘庄继位,担任大汉帝国的皇帝,史称汉明帝。
汉明帝刘庄上台,要做的有两件事:一是安葬自己的父亲光武皇帝刘秀,这是一件有预案有程序的工作,不用刘庄太过费心;另一件事情,就是“关心”一下自己的哥哥,前太子刘彊。
七年前,刘秀问大臣赵熹“久长之计”,这是皇帝晚年必做的功课,对于经过长期战争打下天下的开国皇帝来说,尤其如此。
赵熹说:“请遣诸王就国。”
刘秀有十一个儿子,他先后两个皇后都生有多子,具备接班人资格的王子太多了。刘秀死的时候已过六十,他的儿子们都已成年。这些儿子们虽然都封了王,有自己的封国,但都生活在都城洛阳,都豢养着一批宾客,在洛阳的上流社会都有自己的社交圈。
响鼓不用重槌,刘秀一听就明白了,他开始安排诸王到自己的封国去。
宗室王被安排到全国各地,名义上是中央的藩屏,实际上就是把他们作为精子库养起来,以防皇帝患有不育症(这在古代是件概率很高的事)以后,可以有近亲子侄继承大位,除此之外没有什么用处。
这是帝王家功课的ABC,刘秀一定会讲给太子刘庄听的,并且会把其中的精义和要点附耳相传。所以刘庄登基以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看看前太子刘彊身体怎么样?精神怎么样?读什么书?交什么朋友?喜欢哪个台的娱乐女主播?……
刘秀一死,出了一件蹊跷的事,就是和新皇帝刘庄同母所生的山阳王刘荆居然“哭临不哀”,他出人意料地模仿前国舅郭况的口吻给前太子刘彊写了一封信,劝刘彊举兵杀回洛阳,干什么?做皇上。
刘庄知道有这么一封信,从现存的记载看来,是由刘彊封好转呈给皇帝刘庄的。刘彊看到这封信后非常惶恐,他不仅上缴信件,而且把送信的人也抓起来,一并前来检举报案。
这封调唆前太子造反的信很容易追查,应该是先查一下郭况,郭况估计也要吓个半死。先帝刘秀对郭况非常好,赏赐不断,以至于郭况家有“金穴”之称。自己的姐姐(或妹妹)郭皇后给撸了,也死了,自己的亲外甥刘彊的太子名分也丢了,做皇帝更没份儿了,到外地做了有名无权的王了。郭况哥哥守着“金穴”,估计已然是惊弓之鸟,突然被指证涉嫌挑唆谋反,冷汗一定流了不少,不抽风也得重感冒。
查来查去,这封信的原创者竟然是新皇帝刘庄同母的弟弟刘荆,是刘荆书信伪造得水平太低还是根本不屑伪造?不知道。
以刘荆这样的身份地位,被娇惯得天不怕地不怕也很正常,既然要造哥哥刘庄的反,为什么不自己拉起革命大旗?为什么还要借用郭况的名头,要拉上已经活得战战兢兢的舅甥俩?
密谋推翻皇帝那是多大的罪啊,可刘庄只给了刘荆一个软禁的处分。后来,这位兄弟又闹腾,又嚷嚷“天下有变”。这位刘荆有点像周正龙,一会儿被别人导着演,一会儿自己发挥着演,演来演去,我们怎么看怎么觉得他不正常。
第二年,刘彊报告自己生病了,洛阳被派去探病的官员和治病的大夫,骆驿不绝。皇帝特地安排郭太后所生的几个儿子去看望他们的一母同胞哥哥。于是,前太子刘彊的病情和生前的一举一动报道得都特别充分,信息都特别公开、特别透明,当然也都特别有用意,那就是提前扑灭一种可能出现的“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