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和皇帝永元四年(公元92年)
是时,宪兄弟专权,帝与内外臣僚莫由亲接,所与居者阉宦而已。帝以朝臣上下莫不附宪,独中常侍钩盾令郑众,谨敏有心几,不事豪党,遂与众定议诛宪,以宪在外,虑其为乱,忍而未发。
公元88年,十岁的小皇帝刘肇登基,是为和帝。
公元92年,这位满打满算不到十五岁的少年皇帝就发动了一次大清洗,或者是“政变”,一举粉碎了窦宪外戚集团。
窦宪是章帝窦皇后的哥哥,章帝在时,势力已经大涨,窦宪曾经低价强买公主的田地,清吴伟业《永和宫词》:“外家官拜金吾尉,平生游侠多轻利,缚客因催博进钱,当筵便杀弹筝伎。班姬才调左姬贤,霍氏骄奢窦氏专。涕泣唯闻椒殿诏,笑谈豪夺灞陵田。”形容的正是窦宪之流的状态。
进入和帝时代,窦宪更加专权,加之“宪性果急,睚眦之怨,莫不报复”,这让大小臣工更加战战兢兢。窦宪也不是一般的公子哥,他也知道光靠椒房之贵是不能让大家心服口服的,于是他找机会提出来要征伐北匈奴,希望自己能像卫青、霍去病那样,用军功巩固自己的权势。天假其便,窦宪运气不错,才具也可以,他这次征伐北匈奴大获全胜。
据资料记载:窦宪北击匈奴,燕然山(今蒙古杭爱山)上勒铭纪念。但他无法想象自己创造了怎样的历史:北匈奴的战败远遁,北方草原上形成了巨大的权力真空,后来东部鲜卑族乘虚而入,成为草原的新主人。在鲜卑的压力下,南匈奴等胡族纷纷内迁汉朝境内,成为日后“五胡之乱”的渊源。两百多年,中原帝国和匈奴的战争,在窦宪这里画了句号。
如果窦宪不是以外戚的身份领兵远征,而是以功勋之后的身份——他是开国元勋窦融的侄子(侄孙?)——历史对他的评价会不会宽容一些?
窦宪把持朝政,睚眦必报,仗势作恶,他理所当然地成了外戚擅权的典型。其实,他不过是在越位使用皇帝的权力,予取予夺,予生予死,这不都是皇帝有权力做而且经常做的事情吗?所以,对于外戚专权,传统史家盯着的是他们越位,罪行在于“僭越”,至于权力本身之恶,大家似乎都习以为常了。
窦宪也许没有像霍光那样严格按照经典的法度来辅佐小皇帝,但也不是成天报复别人、侵占良田、霸占美女,他只是在越位使用皇帝才能使用的权力,包括发动战争。
像窦宪这样睚眦必报的性格,未做任何抵抗,就被少年皇帝伙同宦官“彻底粉碎”了,权力斗争中,有时候翻盘也很容易,一诏足矣,一狱吏足矣。
这两天,在凤凰网看有关“审判江青”的视频。江青同志,这么盛气凌人,这么不可一世,这么不可侵犯,也是一诏一吏之下束手就擒,留无数懊恼悔恨在心头。
和帝刘肇政治上早熟,他和宦官郑众密谋“政变”,历史性地把宦官这个角色,带入了中国皇帝专制时代权力斗争的大戏里来。这不是说以前的宦官不参与宫廷政治,而是他们作为“角”,一种势力或者力量,参与了政治斗争。这是一次有创始意义的亮相。
政变的另一个关键人物是清河王刘庆,他是刘肇大一岁的哥哥,本来是太子,但被废以后这小哥俩的关系还挺好,没受影响。刘庆在沟通内外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政变成功的关键在于“帝幸北宫,诏执金吾、五校尉勒兵屯卫南、北宫,闭城门”,这个原则古今都不会变,关键是要掌握京城卫戍部队的领导指挥权。“执金吾、五校尉”之属,必安排有宗室弟子,联络部队到时候做“左右袒”,恐怕郑众这样的宦官难以胜任。刘庆以及千乘王刘伉才是关键人物。刘庆到刘伉处借取《外戚传》,这显然是个幌子,也是一种隐语,皇宫里什么藏书没有,没事到本王这里借《外戚传》,这不是让刘伉马上采取行动嘛。
宦官郑众在少年皇帝刘肇那里,起了排遣心事咨询决疑的作用,真正联络行动的是这位小哥清河王刘庆。
一物降一物,和外戚斗,非得动用内亲也就是宗室的力量才行。内亲外藩,外戚内用,这本来就是一种制度安排。
内朝是宗室和外戚角力的地方,这就好像今天的董事会,只有股东才有资格参与,至于士大夫,就算位列三公,究其身份,终究还是打工的,对家天下来说,到底还是外人。至于宦官太监,算是董事会秘书甚至是端水的,身份不贵重,但位置很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