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1700000006

第6章 汉代的社会危机和黄老道教的复兴

一、西汉末年的政治危机与《包元太平经》的问世

依历史学家的意见,汉武帝虽然确定了独尊儒术的政策,但当时儒术并没有真正获得独尊的地位。直到汉宣帝,其治国之道仍然是“霸王道杂之”,而不纯任德教,纯任周政。汉宣帝还抨击“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汉书·元帝纪》),因而不堪重任。对他那位“柔仁好儒”的太子怀有深深的忧虑,认为乱坏汉家天下的,将是这位笃信儒术的太子。然而汉宣帝碍于个人情感,没有换掉太子。后来,这位太子做了皇帝,就是汉元帝。

汉元帝不仅柔仁好儒,不达时宜,而且不懂实务,只知信天听命。他认为:“安民之道,本由阴阳。”所以由于阴阳错谬,风雨不时,他竟下令让“丞相、御史举天下明阴阳灾异者各二三人”,“于是言事者众,或进擢召见,人人自以为得上意”。(《汉书·元帝纪》)对解决实际问题,则束手无策。他由于不懂实务,竟被宦官捉弄,使自己尊崇的老师下狱致死。《汉书》作者评论说,汉元帝“牵制文义,优游不断,孝宣之业衰矣”。(《汉书·元帝纪》)到了成帝“湛于酒色,赵氏乱内,外家擅朝”。(《汉书·成帝纪》)所谓“外家”,就是汉元帝皇后王政君的娘家。汉成帝即位之初,王政君的兄弟王凤为大司马大将军,领尚书事。政权、军权都归了王家。王家依权仗势,为所欲为。不仅王凤擅权,且“五侯群弟,争为奢侈,赂遗珍宝,四面而至。后庭姬妾,各数十人,僮奴以千百数。罗钟磬,舞郑女,作倡优,狗马驰逐。大治第室,起土山渐台,洞门高廊阁道,连属弥望”,直至不法僭上:“成都侯(王)商擅穿帝城,决引沣水;曲阳侯(王)根骄奢僭上,赤墀青琐;红阳侯(王)立父子藏匿奸猾亡命,宾客为群盗,司隶、京兆皆阿纵不举奏正法”。(《汉书·元后传》)对于这样一个既犯上作乱,又祸国殃民的世家大族,皇帝却不能将他们绳之以法,而只能听任他们为非作歹。

朝廷上有这样一股不法妄为的势力,必然与其他权势集团发生冲突,特别是刘姓皇室集团。而朝廷上的冲突又造成朝政的混乱,本来就积累已久的社会矛盾不仅无法解决,反而加速激化。一些人认为汉家天下将要完结,企图另寻出路。这时候,齐人甘忠可托言天命,造作了《天官历》和《包元太平经》:

成帝时,齐人甘忠可诈造《天官历》、《包元太平经》十二卷,以言“汉家逢天地之大终,当更受命于天,天帝使真人赤精子,下教我此道”。(《汉书·李寻传》)

《天官历》内容如何,已不得而知。汤用彤先生认为《包元太平经》当是后来道教《太平经》的前身。[10]这部经书确实带着浓烈的黄老色彩。真人之号多见于《庄子》,赤精子当是张良所追随的赤松子一类人物。无论如何,这位天使不是儒者熟悉的神灵,其内容既为自创,也当与儒经大相径庭。所以“中垒校尉刘向奏忠可假鬼神罔上惑众,下狱治服,未断病死”。(《汉书·李寻传》)

甘忠可死了,但他提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弟子夏贺良等也还健在。汉朝的政治危机仍在继续,也就是汉历中衰的状况并没有多少改变。汉成帝死,哀帝继位,司隶校尉解光又向哀帝推荐甘忠可书和夏贺良等。哀帝把此事交由刘歆处理,刘歆认为该书不合五经,不可实行。但解光说,刘歆是刘向的儿子,刘向上奏使甘忠可下狱,刘歆怎肯赞成此道?这时,长安令郭昌劝李寻帮助夏贺良。

李寻治《尚书》经,好据《洪范》说灾异。投靠丞相翟方进,多次上书言事。王家那位“骄奢僭上”的王根辅政,也多次向李寻咨询。李寻“见汉家有中衰阸会之象”,向王根建议“博求幽隐,拔擢天士,任以大职”,于是王根首先推荐和提拔了李寻。(《汉书·李寻传》)

李寻本来就喜好甘忠可的书,又受到郭昌的鼓动,就向汉哀帝推荐了夏贺良。汉哀帝多次召见了夏贺良,夏向汉哀帝提出了他挽救汉家天下的对策:

汉历中衰,当更受命,成帝不应天命,故绝嗣。今陛下久疾,变异屡数,天所以谴告人也。宜急改元易号,乃得延年益寿,皇子生,灾异息矣。(《汉书·李寻传》)

夏贺良还警告汉哀帝说:“得道不得行,咎殃且亡。不有洪水将出,灾火且起,涤荡民人。”(同上)

汉哀帝听从了夏贺良的建议,将建平二年(前5)改为太初元年,自己号称“陈圣刘太平皇帝”,企图以此表示更受天命,挽救危局。

以上帝之命为最高的命令,以改元易号为接受天命途径,是汉代一般的宗教意识,黄老这么说,儒教也这么说。使皇帝长寿,且富有子嗣,也不仅是黄老追求的目标。在这些问题上,看不出建议者的思想倾向。至于讲灾异,发预言,更是汉代儒者的常事。但是在夏贺良背后,有《包元太平经》在,这部经的倾向和当时儒者的主张不同,则是事实。因此,夏贺良所建议的改革,就带有黄老的色彩,而不是儒教内部的派别之争。

夏贺良等人的失误,是把他们的主张说得太具体,一旦不能实现,将无法自圆其说。改元易号过去了一个多月,汉哀帝的病仍然不见好转。于是夏贺良又要推出新的改革措施,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为了推行自己的主张,“贺良等奏言大臣皆不知天命,宜退丞相、御史,以解光、李寻辅政”。(《汉书·李寻传》)但是由于夏贺良此前的预言没有应验,这次汉哀帝不再听从他的主张,而是把他下狱,以“左道乱政”之罪,将夏贺良处死,李寻、解光则被流放敦煌。

夏贺良从被荐到被处死,可说是一次带有黄老色彩的、失败了的政变。这次政变历时短暂,失败迅速,它表明了黄老学者力量的极度薄弱。

夏贺良失败了,但政治还是要变,不能照旧维持下去。朝黄老这边不成,历史就转向另一方向,即后来由王莽完成的政变。之后又经过一系列事变,最后是刘秀建立的东汉延续了下来。

不过,甘忠可、夏贺良们的事业并没有被历史埋没,当东汉政治发生危机时,人们又想起了《包元太平经》。

二、《太平清领书》与黄老

东汉末年,宫廷内的斗争和杀戮层出不穷,汉顺帝先是在这场斗争中被免去了太子之位,后来又是因这种斗争而做了皇帝。那时他才十一岁,不能执政。握有实权的宦官、外戚等权势集团之间的斗争,以及他们和朝臣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汉顺帝死,继位的孝冲帝不到半年也死了,年仅三岁;继孝冲帝的孝质帝也仅在位一年多就被杀,时年九岁。接着就是著名的桓、灵二帝相继在位。在孝质和桓帝之间,发生了著名的“党锢”事件,自然灾害频仍,各地的反叛、起义接连不断,东汉政权已是日暮途穷了。

面对严重的政治和社会危机,关心国是的人们又开始在儒教之外寻找新的出路。

郎的父亲郎宗,学《京氏易》,曾以占卦卖卜为生。汉安帝时被征,“对策为诸儒表”,做过吴令。后因耻于以占卜见知,终身不仕。郎少传父业,又通晓儒经。“顺帝时,灾异屡见”,这位热心国事的儒者就应皇帝的征聘,诣阙上书。书中除援引儒术特别重视的天人之道以外,还特别提到当时敏感的继嗣问题。其根据,不仅是孔子之教,还有老子之道:

《老子》曰:“人之饥也,以其上食税之多也。”故孝文皇帝绨袍革舃,木器无文,约身薄赋,时致升平。

这样的说法不仅指陈时弊,显然也是对时隔久远的黄老之治的美好追忆。书中还说:

《易》曰:“天道无亲,常与善人。”是故高宗以享福,宋景以延年。(《后汉书·郎传》)

所谓“《易》曰”,实际是“老子曰”,不论郎本意如何,都会重新引起人们对老子的兴趣。

郎还向皇帝推荐黄琼和李固。说黄琼“耽道乐术,清亮自然,被褐怀宝,含味经籍”。虽然《孔子家语》中子路问孔子有“有人于此,被褐怀玉”的话,但也不可避免地使人想起《老子》中的“被褐怀玉”。郎还引“老子曰:大音希声,大器晚成”,赞美黄琼。(《后汉书·郎传》)

郎的上书表明,在国家陷入危机的时候,人们在儒术之外所能想到的拯救危机的措施,首先是黄老之道。

几乎和郎同时,琅邪宫崇诣阙,献上他老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的《太平清领书》:

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有司奏崇所上妖妄不经,乃收藏之。后张角颇有其书。(《后汉书·襄楷传》)

这次上书和甘忠可那次一样,不被当局采纳。所谓妖妄,当指其“多巫觋杂语”,“不经”则主要是不合儒家经典。李贤《后汉书注》,直认此书为《太平经》。

宫崇上书失败了。桓帝时,襄楷又一次主动诣阙上书,企图以此挽救当时的政治和社会危机:

桓帝时,宦官专朝,政刑暴滥,又比失皇子,灾异尤数。

延熹九年,楷自家诣阙上疏……(《后汉书·襄楷传》)

其疏中称,他在上疏之前,曾经把干吉神书献给了朝廷:

臣前上琅邪宫崇受干吉神书,不合明听……(《后汉书·襄楷传》)

但是襄楷没有就此罢休,十余日后,他又一次向皇帝上书,书中再次强调干吉神书的重要作用:

前者宫崇所献神书,专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亦有兴国广嗣之术。其文易晓,参同经典,而顺帝不行,故国胤不兴,孝冲、孝质短祚。(《后汉书·襄楷传》)

这次上书得到皇帝重视,襄楷的建议被交给朝臣讨论。结果朝臣上奏,说襄楷“不正辞理,指陈要务,而析言破律,违背经艺,假借星宿,伪托神灵,造合私意,诬上罔事”,要求处以死刑。但汉桓帝认为襄楷所言虽然激烈,“然皆天文恒象之数”,也就是一般的阴阳灾异之说,并不违背儒教教义,所以只判刑二年。(《后汉书·襄楷传》)

皇帝的宽宏可能是由于仁慈,也可能是由于自身的思想倾向。就在襄楷上书的前一年,延熹八年(165)正月,桓帝派中常侍左悺到苦县去祭祀老子。这年年末,又派中常侍管霸到苦县祭祀老子。次年七月,大约在襄楷上书之前,桓帝又在濯龙宫亲自祭祀黄、老。其规格和祭祀上帝相同:

文罽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坐,用郊天乐也。(《后汉书·祭祀志》)

桓帝对黄老的钟情,可能如《后汉书》作者所论,是国将亡而“听于神”的荒诞行为,也可能是有意的政治行为。汉初的黄老道教和汉武帝开始的儒教,是传统宗教和老子、孔子之术相结合的产物。皇帝是传统宗教的代表,并依照这个宗教的传统奉为教主。教主可使传统宗教和黄老结合而形成黄老道教,也可使传统宗教和儒术结合形成儒教。谁被选中,要看谁能使国家太平、皇位永固。儒术既然遇到了困难,不能挽救国家面临的危机,皇帝重新选择当是自然而然的事情。而在儒术之外,曾经在历史上有过辉煌业绩的黄老,无疑是首选的对象。

桓帝在宫中祠祀黄老一年半之后就死了。灵帝即位,明确表示赞同襄楷的意见:

及灵帝即位,以楷书为然。太傅陈蕃举方正,不就。乡里宗之,每太守至,辄致礼请。中平中,与荀爽、郑玄俱以博士征,不至,卒于家。(《后汉书·襄楷传》)

荀爽、郑玄后来都成为一代儒宗,说明襄楷也不是微不足道的人物,在当时,他的声名可能还在荀、郑之上。襄楷的思想倾向,当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于汉灵帝“以楷书为然”,是赞同襄楷所上的奏章,还是赞同他所上的干吉神书,《襄楷传》所述语义不明。然而,即使仅仅赞同襄楷所上奏章,也不可避免地带有黄老倾向,因为襄楷的奏章中多次提到干吉之书。

赞同襄楷之书,当然要用其人,但是襄楷此次却不应征聘,和起初主动上书的态度大相径庭了。很可能,是襄楷看到,即使他应聘到朝中任职,也难以把他的主张付诸实施。独尊儒术以来,朝中大小官员几乎全是儒生,黄老学者连具官待问的资格都没有,他一人出山,又能有什么作为呢?

襄楷不出,灵帝也无力实行襄楷的主张,更无力按干吉神书去做。看来,依赖皇帝实现自己主张的道路是走不通了。于是,有着黄老倾向的儒生们,就开始另谋出路,他们要自己动手,实现自己的主张。这就是张角起义和张鲁的割据。

三、张角的黄老太平道

“颇有”《太平清领书》的张角,于中平元年(184)发动了起义:

中平元年春二月,钜鹿人张角自称黄天,其部帅有三十六方,皆著黄巾,同日反叛。(《后汉书·孝灵帝纪》)

《后汉书·皇甫嵩传》这样描述他们的教义:

初,张角自称“大贤良师”,奉事黄老道,畜养弟子。跪拜首过,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角因遣弟子八人使于四方,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十余年间,众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兗、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遂置三十六方。方犹将军号也。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以白土书京城寺门及州郡官府,皆作“甲子”样。

从延熹九年(166)到中平元年(184),约有十七八年时间,而张角的起义准备也有十数年。看来,张角是在襄楷上书失败之后不久就开始了准备起义的工作。

张角自称“大贤良师”,而没有自称皇帝。起义之时,他们也只称将军:

角称天公将军,角弟宝称地公将军,宝弟梁称人公将军。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后汉书·皇甫嵩传》)

他们显然并没有自己做皇帝的打算,这和其他起义者的情况十分不同。他们大都自称皇帝,其目标非常明确。张角等仅称大贤良师或将军表明,他们似乎仍然对于皇帝抱有希望。

为着这一目的,他们和官府,甚至宫廷广泛交结。张角起义的日子本定在中平元年(甲子年)的三月十五日,由于他的弟子济南唐周叛变上告,起义提前一个月发动。皇帝发现,宫廷、官府中有许多张角的信徒:

灵帝以周章下三公、司隶,使钩盾令周斌将三府掾属,案验宫、省、直卫及百姓有事角道者,诛杀千余人。推考冀州,逐捕角等。(《后汉书·皇甫嵩传》)

省、直卫有谁和张角相交,不得而知,在宫中交结张角的,却是把持朝政的宦官集团十常侍。《后汉书·张让传》载,黄巾起义以后,郎中令张钧上书,认为黄巾起义的原因是十常侍“多放父兄、子弟、婚亲、宾客典据州郡,辜榷财利,侵掠百姓,百姓之冤无所告诉,故谋议不轨,聚为盗贼”,所以他请求斩十常侍以谢百姓。十常侍首领张让则诬陷张钧学黄巾道,结果张钧被处死:

而让等实多与张角交通。后中常侍封谞、徐奉事独发觉坐诛,帝因怒诘让等曰:“汝曹常言党人欲为不轨,皆令禁锢,或有伏诛。今党人更为国用,汝曹反与张角通,为可斩未?”皆叩头云:“故中常侍王甫、侯览所为。”帝乃止。(《后汉书·张让传》)

张让,加上封谞、徐奉、王甫、侯览,十常侍就有五人和张角交结。张角交结他们目的何在?而他们又为何和张角交结?如果考虑到桓帝祠祀黄老,而灵帝又信楷书的事实,很有可能,张角等仍然盼望通过皇帝来实行自己的主张。

张角起义之前,御史刘陶和奉车都尉乐松、议郎袁贡联名上书,说“伪托大道,妖惑小民”的张角“窃入京师,觇视朝政,鸟声兽心,私共鸣呼”,并建议设重金购捕张角。但“帝殊不悟,方诏陶次第《春秋》条例”。(《后汉书·刘陶传》)而帝之所以不悟,很可能是他认为张角并不反对自己。在敦煌本《太平经》的目录中,有《人腹各有天子文归赤汉》一篇,也可作为旁证,说明张角仍然和宫崇、襄楷一样,对汉家天子寄予厚望。至少说,张角盼望有人来做天子,而他自己并没有想做。这是黄巾起义和其他许多起义队伍的重要区别。

考察黄老的历史可知,他们持这样一种态度十分自然。通过天子来实现他们的主张,要方便得多,而他们在历史上,也是因天子看重而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的。做帝王师,是他们的基本理想。

在对张角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是他们何以自称“黄天”。对于这个问题尽管有很多解释,但张角信奉黄老道却很少得到关注,至少是不把他们信奉黄老作为自称黄天的主要根据。而事实上,他们自称黄天,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信奉黄老。

在张角之前,起义曾有多起,其中有称黑帝的,但称黄帝的似乎要多一些:

(永熹元年)三月,九江贼马勉称“黄帝”。九月,历阳贼华孟自称黑帝,攻杀九江太守杨岑……(《后汉书·质帝纪》)

冬十月,长平陈景自号“黄帝子”,署置官属,又南顿管伯亦称“真人”,并图举兵,悉伏诛。(《后汉书·孝桓帝纪》)

蜀郡李伯诈称宗室,当立为“太初皇帝”,伏诛。(《后汉书·孝桓帝纪》)

勃海妖贼盖登等称“太上皇帝”,有玉印、珪、璧、铁券,相署置,皆伏诛。(《后汉书·孝桓帝纪》)

会稽妖贼许昌起于句章,自称“阳明皇帝”……是岁熹平元年也。(《三国志·孙坚传》)

……

但是张角没称皇帝,尽管他的实力比起上述诸人要强大得多,准备要充分得多。

在这些起义军中,称黄帝的,可能都带有黄老的色彩。

早在西汉末年,王莽曾追溯自己的世系,自认黄帝、虞舜之后。称帝以后,宣称“皇天明威,黄德当兴”。他所说的“黄德”,是因为他认汉是火德,以相生次序,火生土,所以该由他做皇帝,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他自认黄帝后人的因素。东汉末年,当人们几乎都认为汉家天下将要终结的时候,黄家当兴的声音又高涨起来:

是以桓、灵之间,诸明图讳者,皆言“汉行气尽,黄家当兴”。(裴松之《三国志注·魏书·武帝纪》引《魏略》)

当然,起义者可以单为应图谶而自称“黄天”,但对于一个信奉黄老的起义集团来说,其自身的背景当更为重要。王莽认为自己是黄德,因此自称黄帝之后;张角自称黄天,则只能是因为他信奉黄老之道。否则,黄天就可能是别人,而不是他们自己。

至于苍天,当是对天的一般指称。《毛诗·黍离》释“悠悠苍天”道:

悠悠,远意;苍天,以体言之。

尊而君之,则称皇天;元气广大,则称昊天;仁覆闵下,则称旻天;自上降临,则称上天;据远视之苍苍然,则称苍天。

这许多称呼,所指都是苍天。而其他名号,仅是对苍天不同侧面的称呼而已。《尔雅》载:“穹、苍苍,天也。”《庄子·逍遥游》写道:“天之苍苍,其正色邪?”苍苍,乃是对天的一般称呼。而自从独尊儒术,以太一为至上神,后又改为皇天上帝以来,汉朝的天也就超脱了五帝五色,成为一般的天。用苍天代替汉朝,也顺理成章。因此,“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其意义也就是说汉朝气数将尽,而应由黄老来实行统治。

当然,以黄天代苍天,一般说来,是应由他人来取代汉家天子。但是也有另外的解决方式,即仅仅改名换号,重受天命,如西汉末年夏贺良所为。而从张角不称皇帝一事看来,他至少没有完全放弃采用后一方式的希望。

四、张鲁的五斗米黄老道

以五斗米道割据汉中的是张鲁。张鲁起初依附益州牧刘焉,刘焉到益州时,黄巾起义早已爆发。所以张鲁的割据在张角之后。如果以兴平元年(194)刘焉死后,张鲁不听刘璋号令为始,则张鲁割据汉中距张角起义已有十余年之久。据《三国志·张鲁传》载:

张鲁,字公祺,沛国丰人也。祖父陵,客蜀,学道鹄鸣山中,造作道书以惑百姓,从受道者出五斗米,故世号米贼。陵死,子衡行其道。衡死,鲁复行之。益州牧刘焉以鲁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击汉中太守苏固,鲁遂袭修杀之,夺其众。焉死,子璋代立,以鲁不顺,尽杀鲁母家室。鲁遂据汉中,以鬼道教民,自号“师君”,其来学道者,初皆名“鬼卒”,受本道已信,号“祭酒”。各领部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皆教以诚信不欺诈,有病自首其过,大都与黄巾相似。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典略》,所记与《三国志》不同:

熹平中,妖贼大起,三辅有骆曜。光和中,东方有张角,汉中有张修。骆曜教民缅匿法,角为太平道,修为五斗米道。

太平道者,师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得病或日浅而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为不信道。

修法略与角同,加施静室,使病者处其中思过。又使人为奸令祭酒,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使都习,号为奸令;为鬼吏,主为病者请祷。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实无益于治病,但为淫妄。然小人昏愚,竞共事之。后角被诛,修亦亡。

及鲁在汉中,因其民信行修业,遂增饰之。教使作义舍,以米肉置其中以止行人;又教使自隐,有小过者,当治道百步,则罪除。又依《月令》,春夏禁杀;又禁酒。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裴松之在引完此文以后,纠正道《典略》所说的张修应是张衡。因此,张鲁继承张修,带有子承父业的性质。这显然是维护《三国志》的记述。

《后汉书》把张鲁事附于《刘焉传》,其记述大体沿袭《三国志》,但加了如下一段:

沛人张鲁,母有姿色,兼挟鬼道,往来刘焉家,遂任鲁以为督义司马。与别部司马张修将兵掩杀汉中太守苏固,断绝斜谷,杀使者。鲁既得汉中,遂复杀张修而并其众。

依此,张鲁被任为督义司马,不是因为他承祖、父业,有许多信徒,而是依赖其母与刘焉的关系。而所谓其父祖造作道书的记载十分含混,造作了什么书,并没有交待。至于所说五斗米道教义,又实与黄巾相似,它是否为张陵所创,令人难以明确。

《三国志》和《典略》都说,五斗米道教义,与黄巾相似,且《典略》更加明确地指出,五斗米道是在黄巾太平道的基础上又加了一些内容,说明五斗米道实是太平道的修正版或改进型。从时间上看,张鲁割据汉中晚于张角起义十多年,说五斗米道源自太平道也较为合理。《三国志》、《后汉书》都说是张鲁杀了张修,《典略》又说是张鲁继承了张修之道,据《后汉书·孝灵帝纪》,中平元年(184)二月,张角起义;七月,张修也发动了起义:

秋七月,巴郡妖巫张修反,寇郡县。

唐李贤注引刘艾《纪》道:“时巴郡巫人张修疗病,愈者雇以米五斗,号为五斗米师。”看来张修的存在应是事实。而有关“五斗米”的记载,《典略》和刘艾《纪》也较为合理,那是病愈后付给巫师的报酬。因此,真实的情况当是张鲁在张修死后,继承了张修之道,却假造了一个父兄传道的神话。这还可从《抱朴子内篇》得到旁证。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提到干吉,也提到张角,却不讲张鲁和张陵。以张鲁之显赫,张角之卑微且被诛杀,论道家提张角不提张鲁是不可能的。这只能说明,五斗米道不过是太平道的变种,不足以引起葛洪的特别注意。只是由于张角被杀而张鲁受封,张鲁子孙繁衍,而张角不仅子孙难寻,且作为叛乱祸首,太平道难以传播,遂使五斗米道独擅其教,并逐步制造、完善了三张创教的神话。

张陵创教事不可信,五斗米道为张修所创,学术界早有人指出。[11]此处要强调的是,五斗米教义与黄巾的一致,以及他们和汉初黄老为一道。

五斗米道的最高首领仅称“师君”,其下的首领也仅称“祭酒”。祭酒在汉代就是最高的学官,并被后世沿袭。因此,祭酒也就是师君。和张角称“大贤良师”一样,五斗米道也把自己定位为师。张鲁说他“本欲归命国家,其意未遂”(《后汉书·刘焉传》),当不全是虚话。

所谓“鬼道”说,不过是说太平道和五斗米道主张向鬼神忏悔。起初大约主要是让病人忏悔,他们认为得病是因鬼神作祟;后来扩大到一般信徒,凡有小过者均可通过向鬼神忏悔或行善得到宽恕。

把疾病看做鬼神作祟,并且以祭神祀鬼进行治疗,是汉代一种通行的方法。《汉书·郊祀志》载:

成帝末年颇好鬼神,亦以无继嗣故,多上书言祭祀方术者,皆得待诏。祠祭上林苑中长安城旁,费用甚多。

哀帝即位。寝疾,博征方术士,京师诸县皆有侍祠使者,尽复前世所常兴诸神祠官,凡七百余所,一岁三万七千祠云。

皇家尚且如此治病,逢瘟疫流行,还要向鬼神祈祷。《后汉书·五行志》载:“延光四年冬,京都大疫。”刘昭注引张衡所上封事道:

臣窃见京师为害兼所及,民多病死,死有灭户。人人恐惧,朝廷焦心,以为至忧。臣官在于考变禳灾,思任防救,未知所由,夙夜征营。

张衡认为,这次瘟疫是由于孝安帝死于道路,近臣秘不发丧,以致天怒:

天地明察,降祸见灾,乃其理也。

因此,他建议,通过取媚神灵来消灾:

臣愚以为可使公卿处议,所以陈术改过,取媚神祇,自求多福也。

张角、张修向鬼神悔过以求除病,和汉朝朝廷没有区别。不同之处在于,依儒教祭祀原则,祭祀有严格的等级区分,而张角、张修之道,则几乎允许人人祭天地,向天地表示悔过。儒教祭祀要求“祭不欲数”(《礼记·祭法》),张角、张修则把祭祀扩大到日常生活中间,有过就须向神灵忏悔。孔子主张“敬鬼神而远之”(《论语·雍也》),而张角、张修敬而不远,把交通鬼神当做一项日常的活动。这种和鬼神非常亲密的关系,才是他们被称为“鬼道”的原因。鬼道的实际意义,并非说他们信神,而当时的朝廷和那些身为硕学大儒的臣子就不信鬼神。

允许所有人祀天地,至少是较多的信徒都可以祭祀天地三官,是张角、张修对传统宗教的重大改革。相比之下,儒教则较严格地保留着古代的传统:天子祭天,诸侯祭境内山川,直至庶人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假如张角或张修能够胜利,并延续下来,中国将有一个在形式上和基督教相差不远的宗教:人人可以和上帝交通,并经常向上帝忏悔。

从张角到张修再到张鲁,他们的宗教都不是以出离尘世为目的的,而是以求当世幸福为目的的。一旦他们有了政权,这种宗教就和国家机构合而为一,成为政教一体的国家宗教组织。在这一点上,汉初的黄老是如此,张角、张鲁也是如此。张鲁曾有过三十来年的割据历史,使我们对道教的本质看得更为清楚。但是“天无二日”,儒教不愿与道教分享国家政权,而道教的力量又不足以重新夺回失去的地位,遂形成道教和中国古代政权若即若离的状态。

张角和张修之道,都保留着黄老的基本特点。他们以天(即上帝)为最高信仰,而自己则以师自居。他们“以善道教化天下”,这是儒、墨、黄老都相同的。《典略》说张鲁“依《月令》,春夏禁杀”,这也就是“因阴阳之大顺”。《月令》在张角时代已经被收入《礼记》,在顺天地阴阳这个问题上,儒、道是一致的。

《典略》说五斗米道“祭酒主以《老子》五千文”,《后汉书》记张角“奉事黄老道”,二者的基本倾向是一致的,这也是张角、张修作为黄老后继者最主要的特点。这个特点在《太平经》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五、《太平经》的黄老特征

《太平经》就是《太平清领书》,张角“颇有其书”,应是张角太平道的指导思想。

《太平经》把天,即上帝作为它的至上神,以顺从天意为行动的基本原则,并且认为违背天意将会遭到天的惩罚。天惩罚的方式,一般是降下灾异。在这个问题上,《太平经》和汉代的儒教没有原则性不同。现在我们以王明《太平经合校》[12]为据,来介绍《太平经》的内容:

故顺天地者,其治长久。(页11)

守一者,天神助之。(页13)

帝王得天之力,举事有福……百神自言为天吏为天使,群精为地吏为地使,百鬼为中和使。此三者,阴阳中和之使也。助天地为理,共兴利帝王。(页15)

王者行道,天地喜悦;失道,天地为灾异。(页17)

帝王,天之子也;皇后,地之子也,是天地第一神气也。(页21)

然吾始学之时,同问于师,非一人也。久久道成德就,乃得上与天合意,乃后知天所欲言。天使太阳之精神来告吾,使吾语,故吾者乃以天为师。虽喻真人,向天不欲言,吾不敢妄出此说,天必诛吾……吾敬受此书于天……(页70)

不得天心,不得天意,为无功于天上。(页74)

吾甚畏天,不敢有所隐,恐身得灾。(页116)

吾书即天心也。(页129)

……

《太平经》满布类似的词句。这些思想和汉初的《黄老帛书》没有根本差别。其中“天使太阳之精神来告吾”,当是甘忠可所说的“天使赤精子下教我此道”。赤精,当是太阳之精。《太平经》还说:

过无大小,天皆知之……天使人为善,故生之,而反为恶,故使主恶之鬼久随之不解……欲望天报,当自责,恳恻垂泪而行。言我蒙恩得为人,与万物绝殊,天使有异,能言能语,见好丑,知善恶可不之事,当自详慎,所言反天辞,令不奉顺,是为大逆不道之人,天安从得久与从事乎?(页527—528)

这当是史书中所说“首过”、“思过”、“服罪”的根据。因此把他们称为“鬼道”,可能是对其教义的无知,更可能是有意的贬抑。实际上,在他们的教义中,主恶之鬼神乃是受天的派遣,他们最高的信仰乃是天或上帝。因此,他们的忏悔对象乃是上帝。这一点在后世被严重歪曲了。

天师,乃是天命之师,负有传达天意的责任,是人神的中介。其任务是协助帝王进行统治。有时也说天师是天人之师,这并没有改变天师的性质。因为人间帝王死后上天做上帝的观念,还未能完全从人们的观念中消除:

君臣者,治其乱,圣人师弟子主通天教,助帝王化天下……(页44)

师者,正谓皇天神人师也。(页64)

今天师命乃在天,北极紫宫。(页81)

(天师:)今既为天语,不与子让也。(页82)

今谨已敬受师说天之教敕……(页114)

治当得天心……故天使吾具言之。(页151)

天治者,其臣老,君乃父事其臣,师事其臣也;夫臣乃卑,何故师父事之乎哉?但其位者卑下,道德者尊重,师父事之者,乃事其道德。(页196)

是故古今神、真、圣人为天使,受天心,主当为天地谈话。(页200)

夫师,开蒙为道之端。君父及师,天下命门,能敬此三人,道乃大陈。(页403)

是故上三皇乃师事臣如父也。时臣各怀真道要德,无巧伪文猾人。故其时臣智悉过其君,能为帝王师。其教若父,故师父事之,是则道德过其君之则也,故能使其君安坐垂拱而无忧。(页435)

天师,或曰圣人、神人、真人,是天的使者。他们传达天心天意,使帝王们按其行事,这一点和儒教没有根本区别。其不同之处在于,儒教的天,是行仁义礼智的天。人能修饬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就能受到天的佑护(见:董仲舒《贤良对策》,载《汉书·董仲舒传》);而黄老道教的天心天意,其内容乃是“道德”:

是以古者上君以道德仁治服人也,不以文刑杀伤服人也。(页32)

古者三皇上圣人胜人,乃以至道与德治人。(页143)

欲得天地心者,乃行道与德也。(页144)

合于天心,事入道德仁善而已。行要当合天地之心,不以浮华言事。(页160)

欲知吾道大效,付贤明道德之君,使其按用之,立与天地乃响应。(页211)

是故古者圣贤常尚道德文,常投于上善处,而兵革战备投于下处。(页231)

(真人再拜言:)今天师为太平之气出授道德,以兴无上之皇。上有好道德之君,乃下及愚贱小民,其为恩乃洞于六合,洽于八极,无不包裹。(页281)

帝王行道德,兴盛,日大明;少道德,少明。皇后行道德,月大光明;少道德,少光明。众贤行道德,星历大耀;少道德,少耀。四根俱行道德,天下安宁。……今得天师书,道德以往付谨民,使谨民使归上有大仁道德之君,可以平天下之理而长安身。(页303)

……

道德,是对先秦老子思想的概括说法,就像仁义是对孔子思想的概括一样。尚道德也是汉初黄老的基本特征。《太平经》把“道德”说成是天心、天意,认为人君行道德就合天地之心,可使天地作出反应,充分表明了它的黄老特征。在顺天地、法五行等问题上,它和儒教一样,都是从传统宗教中脱胎而出,并带有传统的鲜明印记。

但是黄老又不仅是先秦的老子。黄老提倡道德,却不反对仁义,不反儒道,这也在《太平经》中鲜明地体现了出来。其证据就是在“道德”之后,经常加上“仁善”一类概念。由于当时的形势,黄老还没有一个专有概念去称呼自己的学者,他们还只能借用儒教的概念,认为能行道德之治的,乃是真正的儒者,简称“大儒”或“贤儒”:

子详思吾书,大贤自来,共辅助帝王之治……得行吾书,天地更明,日月列星皆重光……贤儒悉出,不复蔽藏。(页128)

大儒穴处之士,义不远万里,往诣帝王,炫卖道德……(页331)

贤儒集策,天道毕也。(页346)

天下贤儒尽悉乐往辅其君,为不闭藏。(页416)

……

当然,这不仅是个名词概念问题,也是黄老对儒教之善的采纳。

讲道德,其最高原则当然是道。道是黄老和儒教都尊崇的最高原则。不同的是,儒教之道,是仁义礼乐之道:“道者,所由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董仲舒《天人三策》);黄老之道,乃是清静无为自然之道。上引“前古神人……以道自然无为自治”,是对《太平经》所说道德之道的明确说明,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太平经抄·壬部》有:

天畏道,道畏自然……道畏自然者,天道不因自然,则不可成也……天道助弱……夫弱者,道之用也;寡者,道之要也。

这样的道,就是老子之道,也是黄老之道。第一百零三卷是《虚无无为自然图道毕成诫》,先论“虚无者”,“与道居”;次论“无为者,无不为也,乃与道连”,说“出婴儿前,入无间也”,“入无为之术,身可完也”,“天道无有亲,归仁贤也”;最后论“自然之法,乃与道连,守之有吉,失之则患”,“天地之性,独贵自然”,“道兴无为,虚无自然”。对道的这些描述,充分说明,《太平经》要行之道,就是老子或黄老之道。

我们已经论证过,老子之道,就是天道;黄老之道,更是天道。《太平经》之道,也是天道:

道者,乃天所按行也。(页32)

为子言,事当无反天道。(页38)

君道不行,此皆兴阴过阳,天道所恶,致此灾咎。(页53)

其后世学人之师,皆多绝匿其真要道之文,以浮华传学,违失天道之要义。(页55)

能大顺行吾书,即天道也。(页68)

天道无亲无疏,付与善人。(页682)

……

道,或称天道,目的首先是治国:

吾道乃为理天地,安帝王。(页423)

所谓“理天地”,其手段是搞好政治。国家治理得好,上帝高兴,就会风调雨顺,这就是“理天地”的途径和基本原则。说到底,也还是辅佐帝王,把国家治理好。这是黄老之道的基本特征,也是班固把道家归为“君人南面之术”的基本原因。

张角、张修、张鲁,都抱有“理天地,安帝王”的理想,所以他们也仅仅自称为师。曾有人要尊张鲁为王,但张鲁到底还是采纳部下的意见,没有称王,这是他能够被曹操顺利接纳,一家数人封侯的重要原因。要使天地理、帝王安,就必须把国家治理好。国家长治久安的标志,无非是社会安定,人民富足长寿。然而历史没有让张角等人去实现治好国家的理想,他们无法凭自己的努力使社会安定,人民富足,他们所能做的,只剩下了长寿一项。这是道教后来转向以长生为主要目标的根本原因。不过,这是后话。我们现在要看看在独尊儒术之后,其他黄老学者的情况。

六、独尊儒术后的黄老学者

独尊儒术后的黄老学者,首先应该提到的当是司马谈。他曾“习道论于黄子”,并且写下了《论六家要旨》,最早提出了“道家”这个学派和宗教教门意义上的概念,并盛赞道家的高明,超越其他五家之上。在建元(前140—前135)到元封(前110—前105)之间,他为太史令,前后约达三十年。他“愍学者不达其意而师悖,乃论六家之要旨”。(《史记·自序》)由此说来,他的《论六家要旨》乃是公开揭起的一面反对儒术的旗帜。太史令的职责之一是参与安排国家的祭祀。汉武帝郊祭甘泉太一,夜有美光,昼成黄气,“太史公、祠官宽舒等曰:神灵之休,佑福兆祥,宜因此地光域立太畤坛以明应。令太祝领,秋及腊间祠,三岁天子一郊见”。“其秋,为伐南越,告祷太一……为兵祷,则太史奉以指所伐国。”(《史记·封禅书》)汉武帝泰山封禅,是千载一遇的盛典,司马谈却“留滞周南”,不得参与,于是“发愤且卒”。临终,嘱咐司马迁要行“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的大孝。(见《史记·自序》)司马谈“留滞周南”的原因,史书没有说明,可以想见和他公开揭起黄老旗帜有关。班固指责司马迁“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汉书·司马迁传》),虽然不少人为此辩白,但司马迁未能忘情黄老也是事实。他后来的遭遇,也未必与他的思想倾向全然没有关系。

第二个应当提到的黄老学者是汲黯。《史记·汲郑列传》道,“黯学黄老之言,治官理民,好清静……其治,责大指而已,不苛小”,“治务在无为而已,弘大体,不拘文法”。他游侠任气,倨傲少礼,田蚡为相,太守一级进见,蚡不答礼,汲黯对田蚡也不过一揖而已。卫青位至大将军,贵盛一时,汲黯则与之抗礼,反引得卫青的特殊尊重。他曾当面指责汉武帝“内多欲而外施仁义”,武帝见汲黯,不敢衣冠不整。汲黯主张少生事,反对出兵匈奴,而主张和亲;常诋毁儒生,特别反对身为儒士的丞相公孙弘和御史大夫张汤。汲黯为九卿时,公孙弘、张汤还都不过是一员小吏,后来二人都官居汲黯之上。汲黯为此批评汉武帝说用人如积薪,后来居上。他的官运不济,显然与持黄老,诋毁儒术有关。

汲黯的经历再次说明,黄老不是一种单纯的学说,而首先是一种治国之术,而治国之术和宗教是合而为一的。这一点,在古代不过是常识,但今天却须向人们常常提起。

大约稍早于汲黯,有个好黄老言的郑当时,任侠仗义,结交名士。官至九卿,也因田蚡等的意见,降职使用。

第三个应该提到的黄老学者是杨王孙。《汉书》本传说他是汉武帝时人,“学黄老之术,家业千金,厚自奉养生,亡所不致”。这大约是以享乐为事的杨朱型的人物。他临死要求儿子对他实行裸葬,友人规劝,他说自己这么做是为了矫正世人越礼厚葬的行为。因为厚葬无益,人死,“精神离形,各归其真”,成了鬼;形体是无知之物,厚葬这无知之物是一种糊涂行为。

此外还有一个“修黄老术”的刘德,是楚元王之后,刘向之父,和河间献王刘德不是一人。这位刘德,“有智略”,“常持老子知足之计”。大将军霍光要把自己的女儿嫁他为妻,他因畏惧盛满而不敢娶。他做京兆尹,“多所平反罪人”;家里钱多,则分给兄弟宾客,说“富,民之怨也”。如果说杨王孙把黄老作为养生之道,刘德则以之为修身、保命之术。

如果以上述诸人的事迹经历为点,连成曲线,则可看出黄老学者因在政治上受到压抑,转而以黄老术为养生、保身之术。

黄老术在东汉的活动,除张角、张修等人外,最引人注目的首先是楚王刘英钟情黄老,祠祀浮屠。《后汉书·光武十王列传》载:

英少时好任侠,交通宾客,晚节更喜黄老,学为浮屠斋戒祭祀。八年,诏令天下死罪皆入缣赎。英遣郎中令奉黄缣白纨三十匹诣国相曰:“托在蕃辅,过恶累积,欢喜大恩,奉送缣帛,以赎愆罪。”国相以闻,诏报曰:“楚王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挈斋三月,与神为誓,何嫌何疑,当有悔吝?其还赎,以助伊蒲塞桑门之盛馔。”因以班示诸国中傅。

英后遂大交通方士,作金龟玉鹤,刻文字以为符瑞。

后来又造作图谶,因谋反罪被贬,死于被贬途中。

在独尊儒术的国家,尊崇黄老,乃是政治上反对派的表现。刘英自知有罪,才借机献缣帛以求自赎;汉明帝自然深知刘英怀有异志,其诏书不过是策略而已。后来终于借故杀了刘英。

刘英“尚浮屠仁祠”,是否也祭祀黄老,不得而知。有关祭祀黄老的最早记载,就是汉桓帝了。汉桓帝派人到苦县祭祀老子,性质和刘邦、刘彻到曲阜祭孔一样,不过是对先圣先贤的尊崇。但桓帝在宫中祠老子,就使老子祭祀走出了家门,和梅福当初建议祭孔具有同样的意义,它是老子转为国家祭祀对象的第一步。企图把老子列入国家祀典,从时间上说在国家祭孔之后,应是受祭孔的影响。

虽然黄老在汉初被列为国家指导思想,但是对老子这个天命之师的祭祀问题,由于时间短促,没能来得及解决。只是在儒教把孔子列入国家祀典之后,信徒才想起了老子。然而此时,老子已经无力和孔子抗争了。

到灵帝时,发生了一桩谋反案。熹平年间(172—178),愍王刘宠的国相师迁告发刘宠和前相魏愔祭祀天神。当然,这是希冀自己做皇帝,因而是谋反行为。朝廷派人审问,刘宠说自己只是祭祀黄老,祈求长生而已。然而魏愔还是由于“所为不端”被诛杀,师迁也被判诬告处死。虽然桓帝祭祀黄老,但其他人似乎还是不能祭祀,否则,就是“所为不端”。

两汉之际,谶纬大行,孔子,尧、舜等上古帝王,孔子弟子,等等,在纬书中被描绘成形体特殊的人物。这些描绘有些是已有的传说,如舜“重瞳”,司马迁在《史记》中就已经讲过;有些可能是后来的附会,比如尧“眉八彩”等。人们深信,圣人、贤者,天生和常人不同,形体上也有所表现。就连以“疾虚妄”为职责的王充,对这些描述也深信不疑。应当是受了儒教奇化先圣先贤的影响,黄老道教也奇化老子。

汉桓帝到苦县祭老之后,苦县所属陈国立碑纪念,国相边韶作《老子铭》,其中说道:

由是世之好道者触类而长之,以老子离合于混沌之气,与三光为终始,观天作谶,□降斗星,随日九变,与时消息,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大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度世,自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

身为陈相的边韶自然是个儒者,他不能同意好道者对老子的虚夸,但也认为班固作《古今人表》,把老子排在孟轲、荀况之下,和楚国子西并列,是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即贬抑过甚。他认为,老子在当时还能被人祭祀,是因为他的处世态度:

盖老子劳不定国,功不加民,所以见隆崇于今,为时人所享祀,乃昔日逃禄处微损之又损之余胙也。(《老子铭》)

边韶还说汉桓帝祭老是“意在凌云”,这也只是他个人对皇上意图的理解。

在西汉时代,人们说,黄帝是成仙上天的,太一也是成仙上天的。这时又说,老子也是成仙上天的。但黄帝是上帝,太一是最高上帝。而老子,则始终保持着“师”的身份,这也是边韶心目中老子最主要的功能。那么,祭祀这位“从羲农以来,为圣者作师”的老子,是否也有求师的目的呢?边韶没有讲,当也是道不同的缘故。

依传统宗教祭祀原则,劳定国者,功加于民者,等等,才有可能被国家列入祀典。老子不在此列,却被“时人”,自然首先是皇帝祭祀,为什么呢?边韶推测是因为老子的处世态度,是因为桓帝志在凌云,都未必属实。而当如《太平经》所说,是遵其道德。《太平经》这部书,桓帝即位前不久被献入宫中,他是应该看得到的。只是桓帝没有能力,也未必有决心去实行老子之道来挽救他的国家。

然而无论如何,从宫崇、襄楷上书,中经桓帝祭老,到张角起义和张鲁割据,这数十年是黄老的复兴时期。只是它复兴的程度不够,未能夺回全国政权,恢复其汉初的辉煌,就很快被打压下去了。

从宫崇上书到张鲁封侯,应被视为东汉黄老复兴的主流。而刘英“诵黄老微言”,到桓帝宫中祀黄老,则是一条支流。此外还有一些零散活动的黄老学者,延续着被逐出朝廷的黄老一脉。

汉明帝时,有个叫任隗的,“少好黄老,清静寡欲,所得奉秩,常以赈恤宗族,收养孤寡”。他“义行内修,不求名誉,而以沉正见重于世”。(《后汉书·任隗传》)官至司空,黄老是他洁身处世的行为准则。

稍晚于任隗的樊瑞“好黄老言,清静少欲”,也是以黄老修身的人。(《后汉书·樊宏传》)

郑均大约和樊瑞同时,“好黄老言”,他不仅用黄老修身,还推己及人。其兄为县吏,经常接受别人馈赠,他多次规劝未果,他就为别人佣工,以所得的钱帛劝告兄长,说钱帛都可以得到,贪赃却要丢官。其兄从此廉洁奉公。朝廷多次征召,他总托故不应。汉和帝曾亲到他家,赏他尚书俸禄,被人称为“白衣尚书”。(《后汉书·郑均传》)处弱守雌的处世格言帮助他赢得了安全和荣誉。

在宫崇上书之后,有杨厚者,“修黄老,教授门生,上名录者三千余人”。(《后汉书·杨厚传》)若是以黄老教授学生,这将是对黄老复兴极大的推动,只是难以断定。他祖父杨春卿,本是公孙述的将领,长于图谶学。父亲杨统,继承了图谶家学,深通《河图》、《洛书》和天文、历法,做彭城令时,曾为一州求雨,立即奏效。从此以后,朝廷有灾异之事,多向他请教。杨厚继承了父亲的事业,也多次向朝廷言灾异和消灾之法。讲灾异、通图谶,是汉代儒者的标志。襄楷推荐过的李固,曾多次推荐杨厚。杨厚死,弟子们为他立庙,郡县的官吏每年春秋两祭,在举行射礼时也常来祭祀他。

《后汉书·方术列传》记载,有一个叫折像的,既“通京氏易”,又“好黄老言”。他有感于“多藏厚亡”的道理,把财产都分给了他人。别人规劝,他说自己不是求福,而是逃祸,因为“盈满之咎,道家所忌”。世道将衰,不仁而富乃是不幸。

但是这些全身远害的黄老学者,并没有完全忘却黄老术的基本使命。矫慎和马融等齐名,“少好黄老,隐遁山谷,因穴为室,仰慕松、乔导引之术”。有个叫吴苍的劝他说:“盖闻黄老之言,乘虚入冥,藏身远遁,亦有理国养人,施于为政。”(《后汉书·逸民列传》)但矫慎依然如故。

从理国为政到修身远害,从修身远害到遁迹山林,是汉初到汉末黄老道教的发展道路。张角等人不甘心如此,企图重新去理国治民,最终还是被逼入了遁迹山林、修仙长生一途。入得此门,便和方士合流了。

在介绍方士之前,先来介绍独尊儒术后几本《老子》注疏。

七、汉代三部《老子注》

第一部要说的是严遵《老子指归》。《汉书·王贡两龚鲍传》说严遵“依老子、庄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借古朴之口,说“严君平见黄老作指归”。说“老子、庄周之指”,主要是其中多引庄周语;就性质而言,这的确是一部黄老著作。

《老子指归》是《德篇》在前,《道篇》居后。今天《德篇》保存尚属完整,《道篇》则只有王德有的辑本。[13]其第一篇讲“上德不德”。《指归》说天地开辟之后,物物不齐,人人有别。就人来说有五种:道人、德人、仁人、义人、礼人。这五种人,或无名称,或称皇,或称帝,或称王,或称伯。君主也有五种: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他认为,五种人“皆乐长生,尊厚德,贵高名”。而五种君主,其治理各有特点。虽然他最推崇的是上德之君,但除对上礼之君有所批评外,对上仁、上义之君也未见贬词。很明显,他是在道德的基础上容纳仁义,和汉初黄老的思想格局相同。

第一篇奠定了《老子指归》的基调,“君人南面之术”是本书的核心。第二《得一篇》,落实于贤君圣主、王道仁政。第三《上士闻道篇》,其道乃是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的作用,一治天下,二修自身:“欲治天下,还反其身”,“心为身主,身为国心,天下应之,若性自然”。他主张盛德之人“涂民耳目”、“绝民之欲”,以保持民之天性。第四《道生一篇》,论述生一生二生三之道,是虚,是无,因此,虚无乃是“万物之源泉,成功之本根”。最终又落实于圣人治国:“故贤君圣主,以至尊之位,强大之势……无为无事,天下自已。”这分明是司马迁归结的“清静自正”。并认为这样就可得到天地的佑护:“天地是佑,万物是归”。严遵心目中的上帝,是一个佑护黄老之道的上帝。第五《至柔篇》,自然是讲刚与柔的关系。在严遵看来,这其实也是一种统治术,或者说,严遵也是首先把它视为一种统治术:

是以,地狭民少,兵寡食鲜,意妙欲微,神明是守,与天相参,视物如子,德盛化隆,恩深泽厚,吏忠卒信,主忧将恐,累柔积弱,常在民后,被羞蒙辱,国为雌下,诸侯信之,比于赤子,天下往之,若归父母。……

君父在上,若有若无,天下惘惘……

这样的君主,以老子之道保全了他的国家,并获得了天下人的信任。

其余各篇,大都如此。严遵把老子的哲学,落实于修身,落实于治国,而修身也主要是君主的修身,所以归根到底是落实于为君者南面之术。对于君主来说,修身和治国,是一回事。其《天下有道篇》说:

人之生也,悬命于君;君之立也,悬命于民。君得道也,则万民昌;君失道也,则万民丧。万民昌则宗庙显,万民丧则宗庙倾。故君者,民之源也;民者,君之根也。根伤则华实不生,源衰则流沫不盈;上下相保,故能长久。

士人,也是民之一员,为君谋,就是为己谋。因此,所有的道理、智慧,都不能不首先用于对治国之道的研究。

因此,《老子指归》所说的道,乃是圣人之道。圣人之事,首先是治理国家,圣人之道,也就是治国之道。为治理好国家,圣人,也就是君主,必先修行自身。为给治国、修身提供正确的指导,就要研究道的内容;道的内容,就是哲学的领域。

同时,《老子指归》的道,也是天道。以天为至上神,把顺从天意、天道、天心作为自己行为的准则,也是《老子指归》的基本立足点。这个立足点,贯穿于每一篇。下面是随手拈来的几个例子:

下德之君……德配皇天……上德之君……取舍合乎天心。(《上德不德篇》)

故圣人之为君也……不知以因道,不欲以应天。(《不出户篇》)

神沦天地,德尊阴阳,不请福而天地佑之。(《含德之厚篇》)

是故,虽获天佑,得人之助,犹守之以忧,持之以畏……(《用兵篇》)

故太上畏道,其次畏天……(《民不畏威篇》)

天之所恶,不敢活也;天之所佑,不敢杀也;天之所损,不敢与也;天之所益,不敢夺也……天心所恶,莫之能辨。(《勇敢篇》)

……

《老子指归》也是一个政教一体的治国纲领,是黄老道教的重要文献。

《河上公老子注》大约成书于东汉后期[14],是道经在前而德经在后。其第一章《体道》,于“道可道”下注:

谓经术政教之道也。

汉代文献中称经者,多指儒教经典。此处的“经术政教之道”,就是儒教以五经为指导的治国之道。在“非常道”下注:

非自然、长生之道也。

也就是说,常道就是“自然、长生之道”。求长生的因素显然是大大增强了,但是,《河上公老子注》仍然没有把长生确立为主要的追求目标。在“非自然、长生之道”下,它进一步说明了常道的内容:

常道当以无为养神,无事安民,含光藏辉,灭迹匿端,不可称道。

因此,《河上公老子注》上的“常道”,仍然主要是修身、治国之道。在第三《安民》章中,说“圣人之治”是“圣人治国与治身”;第十五《显德》章,解“古之善为士者”,为“谓得道之君”;第十七《淳风》章,说“功成事遂”是“谓天下太平”;第三十八《论德》章,也和《老子指归》一样,把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解释为五类君主;第四十三《遍用》章,说“无为之益”是“法道无为。治身则有益精神,治国则有益万民”。老子那些最基本的原则,在《河上公老子注》看来,仍然主要是治国与治身之道。

道,也仍然和天道同格、同实。天或上帝,仍然是这部书中的至上神,并且鉴于汉代的思想氛围,该书还较多地强调了天人感应。其第三十《俭武》章,说“大军之后,必有凶年”,是因为“天应之以恶气”;第三十二《圣德》章,解“天亦将知之”和“知之,所以不殆”为“人能法道行德。天亦将自知之”,“天知之,则神灵佑助,不复危殆”。第四十七《鉴远》章,解“不窥牖以见天道”为“天道与人道同,天人相通,精气相贯。人君清静,天气自正;人君多欲,天气烦浊”。第五十七《淳风》章,解“以正治国”是“天使正身之人,使至有国也”,而“我无为而民自化”是“我修道承天”。《河上公老子注》中的天或上帝,仍然是黄老道教的清静、无为、自然的天或上帝。

长生、升仙的因素在《河上公老子注》中大大增强了。第十三《猒耻》章中有“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其注道:“使吾无有身体,得道自然,轻举升云,出入无间,与道通神,当有何患”。第四十六《俭欲》章,解“却走马以粪”说“治国者兵甲不用,却走马治农田;治身者却阳精以粪其身”。修长生不死方术成为治身的内容。

从思想内容上看,《河上公老子注》和东汉时代的思想氛围也是适应的。黄老仍然以治国为自己的主要目标,但已有一部分黄老学者遁迹山林,修持长生方术。而《太平经》中,则把人的长寿确立为天下太平的重要标志,因而也有讲求长生方术的内容。

《老子想尔注》是现存的汉代第三部《老子》注。据唐玄宗《道德真经疏》和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该书为张道陵所注,不知根据何在,难以凭信。唐初陆德明《经典释文》说“一云张鲁,或云刘表”。大约此书更晚于《河上公老子注》,为汉末作品。该书早已亡逸,近人饶宗颐据敦煌本,整理为《老子想尔注校笺》。其《笺证》部分,指出《想尔注》和《太平经》之关系,“《太平经》中每以真道与邪伪对言。与《想尔》同”,“此可见《想尔》之数言真道,乃取《太平经》之旨”,“《想尔注》,大部分即以《太平经》解《老子》”。那么,《想尔注》的思想倾向,也就和《太平经》大体相同。

和《太平经》一样,《想尔注》也在尊崇《老子》之道的前提下,容纳仁义之道,讲修身、治国,以尊天、顺天为基本行动原则。其解“大道废,有仁义”道:

上古道用时,以人为名,皆行仁义,同相像类,仁义不别。今道不用,人悉弊薄。

老子认为,大道废弃,才出现了仁义,仁义和道是不能同在的;但《想尔注》却说“道用”时,人们才都行仁义,把仁义说成是“道用”的直接结果。这和《老子》本义全然相反,却体现着汉初以来黄老道教的基本精神。由于“道用”时人皆行仁义,治国就要任用仁义之人。《想尔注》解“绝仁弃义,民复孝慈”道:

治国法道,只任天下仁义之人,勿得强赏也。所以者,尊大其化,广开道心。人为仁义,自当至诚,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

治国法道,要用仁义之人,实际上也就是说,道,乃是仁义之道。《论语》说,孝乃“为仁之本”;老子则认为只有绝仁弃义,民才能复归孝慈。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意见。在这个问题上,《想尔注》也站在了儒者一边。它解释“国家昏乱,有忠臣”道:

道用时,臣忠子孝,国则易治。时臣子不畏君父也,乃畏天神。

“道用”时,不仅人人皆行仁义,而且臣忠子孝:忠孝仁义都是行道之结果。这样的道,是黄老之道,更是儒者之道。

当然,清静无为仍然是道的内容和原则:“道常无欲,乐清静,故令天地常正。天地,道臣也。王者法道行诫,臣下悉皆自正矣。”(“无欲以静”解)但是,在《想尔注》中,清静之道和仁义忠孝是一致的,并不互相抵触。

君主,乃是天之所命:

国不可一日无君。五帝精生,《河》、《雒》著名,七宿精见,五纬合同,明受天任而令为之。

“五帝精生”,是说君主乃是感应天上五帝之一之精降生,这是汉代儒者上帝观念的重要内容。依据这个内容,南北朝后期,儒教国家开始祭祀感生帝。“《河》、《雒》著名”,是说《河图》、《洛书》上写着君主的名字。《河图》、《洛书》在汉代,乃是记载天神,或者更准确地说,是记载上帝言语的天书;上帝言语的基本内容,是说谁该做皇帝。这样的《河图》、《洛书》,乃是汉代儒者的重要创造,它是谶纬书的核心内容。在这个问题上,《想尔注》显然接受了汉代儒学的说法,认为君主都是感应五帝之精降生,做君主是天之所命,并且其名载于《河图》、《洛书》。

可惜直到今日,不少道教研究者还囿于一种习非成是的说法,认为汉代就已有了黑白点《河图》、《洛书》,此后在儒者中失传,却保存于道教之中。这实在是所见太少,所断过勇。

前引《想尔注》内容,已经说到臣子畏天神,其目的是“欲蒙天报”;说至诚者“天自赏之”,不至诚者“天自罚之”。其尊天畏天的原则已经非常明白。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引用几段文字:

人非道言恶,天辄夺算。(“善言无瑕適”解)

王者尊道,吏民企效。不畏法律,乃畏天神。(“民莫之令而自均”解)

然而在《想尔注》的时代,道教已经丧失了参与治国的可能,其注文中不时露出其信徒对现实的不满,特别是对尊儒、尊孔的不满:

道甚大,教孔丘为知。后世不信道文,但上孔书,以为无上。道故明之,告后贤。(“孔德之容,唯道是从”解)

不满于只尊儒经,他们就极力抬高自己。其表现,首先是抬高道。所谓“天地,道臣也”,就是抬高道。这种说法,在《太平经》还没有出现。《太平经》还希望在天之下,在君主之下,去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想尔注》把天地说成是道之臣,表明道教已经不再抱有这种希望,而要另寻出路了。

出路之一,就是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求成仙长生。和河上公《老子注》相比,《想尔注》中以方术求长生的内容更多了。它把“其中有信”说成是“古仙人宝精以生”,把“国有利器,不可以示人”说成是“宝精勿费”。它解“谷神不死”道:“欲令神不死,当结精自守。”它认为“道重继嗣,种类不绝”,说“不知长生之道,身皆尸行”。它似乎反对托名黄帝、容成之类的房中术,只是主张“宝精勿费”。并且认为单是宝精也不能长生,而要“百行当修,万善当著”(“其中有信”解),似乎仍然留滞于以善道教化天下。然而过多地谈论宝精长生,也就预示着方术内容的膨胀,成为方术内容大量涌入道教的先导。

同类推荐
  •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学佛参禅悟人生:受用一生的佛家精品故事全集

    本书辑录了佛家精品故事500余则,通过这些故事,大致可以了解佛家的基本思想及修行方法,可以了解佛教在中国传承的大致脉络,可以了解将佛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基本方法,当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故事,能击碎头脑中许多牢不可破的观念障碍,获得一种全新的观察世界、观察人生、观察生活的视野,提炼一种更积极的处世态度,因而做人更有格调,做事境界更高。
  •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禅宗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聆听圣哲教诲,汲取人文涵养,感受生命关怀,获取智慧启迪,当你为人生的种种烦恼所困时,当你为生活种种不平怨恨时,请读一点儿禅的故事吧!凝聚着东方智慧的禅宗以其对个体生命和心灵的关注,对真实人生的追求,空前绝后的惊人妙语和大智慧,让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 藏传佛教认识论

    藏传佛教认识论

    量学因明视为打开佛教教理宝库的金钥匙,是证明佛与佛法正确可信的有力理论武器,将量学因明作为佛学的基础课,正式列为显学五部之首。宗喀巴大师就用因明学这只明察秋毫的“世间”慧眼和“打开教理宝库的金钥匙”,重新全面审视了印藏学者的一切经论学说,拨开了重重迷雾,打开了一个个症结,对那些被缺乏精细理性思辨素质的历代的解经者们搞得乱无头绪、错误百出、违经背理的学说观点,一一做了纠正,一个更合乎理性的、新的显密佛教理论体系,被创建了起来。
  • 圣经故事4

    圣经故事4

    《圣经》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对人类影响最大、在全球发行量最多的一部书,它不仅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整个西方文明的基石,对西方社会、政治、教育、思想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成为全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圣经故事》尝试用浅显的故事形式让一般读者对这部典籍能有个大致的了解。本书分《旧约篇》和《新约篇》两个部分。其中《旧约篇》讲述了创世之初,上帝耶和华创造亚当、夏娃以及他们的后人如何形成以色列民族,并在“上帝应许之地”建立和发展自己的王国等故事。《新约篇》讲述了基督耶稣的诞生、传播上帝福音和被犹大出卖并被处死以及使徒们传教等故事。
  •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

    《一个瑜伽行者的自传》为克利亚瑜伽大师尤迦南达修习克利亚瑜伽的经过及其对瑜伽思想的感悟,首次于1946年出版。在本书当中,作者以幽默轻松的笔调,一连串生动有趣真实的生活故事,讲述了自己从出生到前往西方国家传播克利亚瑜伽的经历,写出了文学史上罕见的一位开悟圣人生平的体验及内在的感情世界。
热门推荐
  • 凤缘孽:宫姻艳戮

    凤缘孽:宫姻艳戮

    一个原本无缘皇宫的绝色女子,却为复仇而来。她恨却又生爱……却不料,她竟然对这个多情的皇上,动了真心。他的多情,他的威严,他的一颦一笑。都另她无法抗拒。明知道是冤孽,却不能自控。若非如此,她真想要他的命,给姊姊复仇。然而,摆在面前的是残酷的宫斗,生死尚不能定,复仇之路艰辛无比!究竟是该放弃情爱,甚至生命,又或者妥协、认命?姊姊的性命岂能枉死……于是美艳成了她最锋利的武器,她要得到这个风流不羁的帝王恩宠,她要在这深宫里只手遮天,她更要那些曾经害死姐姐的罪人血债血偿。尔虞我诈的深宫,或许容不得真挚的情谊,美艳下隐藏着怎样残酷的杀戮?难道只有蛇蝎心肠的女子才能笑到最后?孰对孰错?只因身在皇宫!~~~~~~~~~~~~~~~~~~~~~~~~~~~~~~~~~~~~~~~~~~~~~~~~~某fay是红袖的新人,需要大家多多支持。不管亲们是喜欢还是不喜欢,都请留下你们宝贵的意见!你们是某fay前进的动力。谢谢~~~~鞠躬!另:新坑的地址:http://m.wkkk.net/a/201468/《凤缘孽:银乱后宫》某fay时间有限,更新稍慢,但会努力跟上滴……
  • 古音王传

    古音王传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永远是社会的主流,要想在现代社会中脱颖而出,你就应该奋力拼搏,不甘平庸。《最能赚钱的11种年轻人》主要有雄心、不甘平庸的年轻人、会做人、讲信义的年轻人、有闯劲、敢于拼搏的年轻人、善于交际、有人脉的年轻人、抓住不放,善于把握机会的年轻人、打不垮,永不服输的年轻人、头脑灵活、有点子的年轻人、有信心,敢于迎难而上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有见识的年轻人、懂得理财、善于投资的年轻人、精明能干、善于琢磨的年轻人。
  •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佛说金刚场庄严般若波罗蜜多教中一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诗的见证

    诗的见证

    本书乃米沃什应哈佛大学诺顿讲座之约所做的六次讲演的结集。米沃什关于诗歌的见证功能的阐释极其精辟。借助这本小册子,米沃什论述了诗歌之于时代的重要性。米氏所言并非老生常谈,他提醒世人关注的恰恰是诗歌的一个古老的传统,同时对于二十世纪的反省为这一思考维度提供了更为明晰的指向。
  • 正邪天下(2)

    正邪天下(2)

    一段师门恩怨引出一场天下动乱。武林之争始于绝世奇人空灵子所创“天平六术”。空灵子六位逆徒横行江湖,扰起一场血腥风雨。两位神秘少年便在这风雨江湖中同时崛起,各凭绝世智谋在武林中卷起一股狂潮,心怀圣意者,却魔缘不断,而心怀邪念者,却机缘连连,更统一邪道与正道相持不下,然而,自古正邪不两立,他们终因不同的信念而决战武林。
  • 杭商故事Ⅲ

    杭商故事Ⅲ

    本书收录50余篇刊发于《每日商报》的企业家报道,每篇介绍一位杭州企业家的创业故事。这些企业家来自各行各业,从制造业、服务业、纺织业到互联网行业等等,通过介绍他们的奋斗心路和企业发展壮大历程,弘扬创新奋进的精神。
  • 豪门重生:高冷BOSS太难撩

    豪门重生:高冷BOSS太难撩

    冷少择妻三部曲:乖巧,软萌,易推倒。某女反守为攻,给了冷少一记地咚。“要推到,也是我推到你。”“女人,你是在逗我玩吗?”某女捏着冷少的下巴嘚瑟一笑:“哼哼,不逗你,我照样可以玩你。”
  •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黄帝内经养生智慧一日通

    《黄帝内经》将传统中华哲学思想与医学相结合,荟萃了先秦诸子百家养生之术、医疗之术、长寿之诀。为了让读者直接而快捷地领悟《黄帝内经》中所蕴含的精髓和玄妙,本书将原文的深奥理论用通俗的语言和简洁的进行阐释,将抽象概念形象化,深奥理论通俗化,并从十二时辰、体质养生、日常饮食起居等各个方面阐释了疾病的诊治之法和日常养生之道。
  • 青梅竹马之有你真好

    青梅竹马之有你真好

    “这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她就是当红小花旦童晨曦!也是这部剧的女主角……”著名主持人介绍童晨曦。童晨曦脸上带着礼貌的微笑,看着主持人,心里却想着她实现梦想了,可是一直守护他的人呢?他又在哪里呢?坐在沙发上看着屏幕里的童晨曦,他嘴角牵出一丝微笑,她终于实现梦想了,可是他们还会再相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