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400000014

第14章 一片丹心贯九霄(7)

历经风雨的革命夫妻

1972年,我得到所谓“解放”,被安排负责干校的食堂工作。厨师由饮食公司调来,同时也分来十二名刚就业的青年,好不容易就业却被分配到农村,所以他们有些想法。我一家家去家访做工作,当时大家都亲切地称我为“向师傅”。有一个十八岁的小青年来自某饮食店,他在干校食堂只管往大灶添柴烧火,听说他家里人特别多,所以每月的粮票都不够吃。得知他的情况,我便做主每月给他补助十五斤粮票。后来那些年轻人都挺尊重我的。

30年代在上海做地下工作时,王鼎成接触过艺人江青。后来江青成为毛主席夫人,“文革”初期便大出风头,王鼎成和一些同志曾议论过她,对她的胡作非为给党和国家造成的危害表示担忧。“文革”期间告密风行,议论江青就变成“反江青”,按当时的逻辑,反江青就是反毛主席,为此,一批人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如长宁区的副区长曾子坚即身陷此案。而对王鼎成的迫害更加深重,1958年的老账也被重翻,他一开始被关在单位,后来被送到位于思南路的第二看守所关押。他究竟经历了什么,我并不清楚,后来他也很少提起。他只说过: 一个来自军队的干部和一个本地干部负责审查他,最后对他说:“我们对你总算了解了,你要保重身体。”其实他们也知道他是被冤枉的,但谁也没办法救。某天他看到同室的难友在写材料,一边写一边唉声叹气,一问缘由,难友说:“组织让我写有关向顷的旁证材料,他们要求写的东西并不是事实,也不是我想写的。不知道怎么办好!”王鼎成什么也没说,那人始终不知道我们的夫妻关系。

王鼎成身体本身就不好,加上巨大的精神压力,关押后更是每况愈下。1972年,就几乎不能走路了,这时才允许他“保外就医”。那天,单位派了一辆汽车让大女儿和小儿子去看守所接他,多年未见,他已经完全不认识儿子了,还以为是本单位的造反派。他坐进汽车的后座,儿子坐在副驾驶位上,他也不敢说话,只是有些纳闷,今天这个造反派怎么这么和蔼呢?车到家门前,那人随他一道进屋,也仍然没有走的意思,一问之下,才知道那人正是长大成人的小儿子,真是令人百感交集。回家后他的身体逐渐恢复,还长胖一些了,医生曾叫他查查心电图,他自认为没问题,还把体检单送给别人去检查。这时候我已得到“解放”,每月有一次回家的机会,我们终于有机会谈谈,也常相互通信。他在最后一封信上说:“12月16日你回来,我们一起去松江吃大闸蟹。”然而,12月11日下午,他还和邻居说说笑笑,大家分手回家做晚饭,他自己走到阳台上舒活筋骨,家里人便听到他轰然倒地,赶紧送到附近的中山医院,已心脏骤停,回天乏术。当天我连续接到两个电话,先说他病危,还没来得及动身,第二个电话已报噩耗。干校派人送我回来奔丧,临走党委还找我谈话说:“你不要忘了,你和他之间是阶级关系,要分清敌我。”小儿子接到消息从江西赶回来,一路上还抱着幻想,因为当时有不少人家为便于子女请假回沪,往往推说父母病重,到家之后他才相信父亲真的没了。12月16日,我的确回家了,但谁知道那天却变成他大殓的日子,真是令人心酸。

对我们来说,老王突然含冤离世,好似晴天霹雳。我不仅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也独自挑起生活的重担。我在干校一共待了六年,在这期间每月只能领取十五元生活费,每个月我都省吃俭用,节省下两元钱给家里用。而四个孩子受到我们的连累,那段日子他们都很苦。大儿子王霍66届(1966——笔者注)初中毕业不给分配,在家待业六年。大女儿王希和小儿子王岳还在农村插队,孩子很懂事,在农村拼命劳动,可是大女儿在淮北农村干一年也只能换到十几斤小麦,全年以吃红薯为主,一次洪水袭来,她们一户四个知青都只能住在房梁上。小儿子去江西时还刚满十六岁,可他不甘落后,争着和大同学干一样的活,年复一年下水田劳动使他患上老烂脚,伤口很难治愈。小女儿王复在读初中,也时常被人欺负,有时大哥帮她反击。

八、 劫后重生

1976年粉碎“四人帮”,十年浩劫方告结束。1980年,王鼎成得到彻底的平反昭雪,连同1958年所受的冤屈一起洗清,上海市委组织部批准恢复他的党籍与级别,同年5月,在上海龙华革命公墓大厅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会后将他的骨灰安放在上海市革命公墓。

1974年我从干校回到上海,重回区里工作,先到劳动局担任群众接待工作。第二年调到徐汇区图书馆工作,参与筹办里弄街道图书馆。1976年我得到平反,1978年担任徐汇区集体事业管理局副局长,分管遍及全区的各托儿所、食堂、服务站等生活服务工作。同年12月,工青妇等群众团体恢复活动,召开徐汇区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我当选为第四届执行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其后,我曾被选为代表赴京参加全国妇女代表大会,当时华国锋主席也来了,并同出席会议的全体妇女代表合影留念。1983年6月,我被调任区委整党办公室副主任,对在党员进行思想教育重新登记,为受冤屈的同志恢复名誉,核查和清理“三种人”“文革”后第一次整党提出清理以下“三种人”: 即追随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造反起家的人,帮派思想严重的人,打砸抢分子…

2011年口述者于家中

1985年11月,按《中共中央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我办理了离休手续。然而以后我仍退而不休,参与整理徐汇区“文革”期间的资料。1989年,市委领导认为有必要对上海市的“文革”资料进行整理,于是成立了市委整党办下属的十人“文革”史料编纂小组,其后整整十年,我一直参加该小组的工作,直至《上海“文化大革命”大事记》编纂完成。直到1999年我才真正退休,这时已年过八十。

办了离休以后我便参加区里的老年大学,先读了摄影班,初步掌握了拍摄技能,同时参加旅游知识班,外出旅游时更增添情趣。随后又读了书法和绘画班,着重学画花鸟,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有两幅作品参加了市老干部书画展,如今还有几幅画挂在家里。那几年我积极参加市、区老干部局组织的旅游活动,曾去过西安,到过延安,走进毛主席当年住过的窑洞;老当益壮,更登上江西庐山,爬上安徽黄山;乘船遍览长江三峡,参观重庆的渣滓洞、白公馆等革命纪念地;还畅游桂林漓江,在厦门鼓浪屿遥望宝岛。孩子们出游也往往与我同行,曾飞往天涯海角,听过普陀百步沙的涛声,品过虎跑的龙井,漫步于苏堤白堤间。我从小喝着无锡二泉的泉水长大,九十岁那年又重返故里,漫游蠡园,观赏大佛。

退下以后我参加了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曾多次到中、小学为孩子们作革命传统教育。这些年我还参加了市妇女之友社、区政协之友社组织的学习与活动。2001年我和大女儿搬入了新建的生态小区,当地社区的党工委和居委会对老年人十分关心,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定期上门服务。今年我已年届九十五岁,生活基本自理,思维记忆正常,还能背出二三十个常用的电话号码。安逸的晚年生活让我深感幸福美好。

王鼎成离世后,区里才为大儿子安排工作,1973年他被分配到地段医院担任挂号工作,后被推荐在医大“七二一”大学学习,又经过刻苦自学,成为一名全科医生。大女儿1978年从安徽农村回城,先当会计, 1989年完成大专学业,获得专业职称,后从事党群工作。小儿子在农村苦干十年,直到父亲问题解决,才落实政策进入出版社,经过多年努力,通过自学考试取得大学本科文凭,并从编辑成长为编审,还长期担任出版社的领导。小女儿中学毕业分配到供电所工作,后完成中专学业,成为一名技工。四个孩子在80年代先后成了家,如今第三代一个在德国留学,一个在外企工作,一个进了东方卫视。小女儿和两个儿子都住得不远,大家常来常往,逢年过节合家团聚,儿孙绕膝,孩子们对我十分孝顺,使我尽享天伦之乐。

“文革”期间打过我的市二女中学生,“文革”结束后就在徐汇区工作,实际上在我领导之下。她被提拔前,组织部来征求我的意见。对于“文革”期间的造反派,我认为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有野心的,另一类则和这个姑娘一样是随大流的,我说:“红卫兵本身也是受害者,他们也分不清是非。她当时打我,因为听人家说向顷是特务,为了表现她的阶级仇恨,也为了自己出气,何况也只打了一次。我还是能够理解的。而且后来她工作还是挺好的。”所以我同意她的提升。

一天,突然有个中年人到区里来找我,原来他就是当年在干校食堂工作时受到我帮助的小青年。他回上海以后,一度失业,改革开放以后却成为实业家,在浦东机场附近买了两千亩地,办了个休闲疗养的大观园。他曾邀请我去参观,汽车开入大门,他亲自来开门,他手下的人非常吃惊,不知道老板为什么这么尊敬这个老太太。其他的食堂小青年,也和我同时回城,一部分人成为干部,其他人分到事业单位的食堂工作,现在生活都很好。

“文革”中曾照顾我们孩子的庄阿姨是松江人,待我们补发工资后,她儿子结婚,我们家给置办了所有的家具家电。一直到现在我们两家还有往来,她也常过来看望我。这些年我年纪大了,只能另请人照顾,谁知小阿姨年仅三十多岁患上乳房癌,她做手术后,我女儿还去陪护,到现在我家也给她贴补医药费。人生在世,帮助总是相互的。

同类推荐
  • 山中缘

    山中缘

    大学生秦钥附身到大山深处的一名少年身上,却在某一个月黑风高夜,被一棒子打晕,醒来时,却被强迫要成为大秦帝国的驸马。公主,不带这么强抢民男的……
  •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大明崇祯第一权臣

    张斌意外魂穿明末,附身一个年轻的县令。不愿做亡国奴的他决心拯救大明。但是,一个县令,要救大明,貌似很难。因为,权力太小,没人鸟。在明末,怎么快速上位,手掌大权呢?根据史料记载,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吹。学圆嘟嘟,学东林党,使劲吹!要想一步登天,先得把自己吹上天。张斌:我一年就能平定东南匪患。皇上:擢张斌为福建巡抚。张斌:我两年就能把皇太极打趴下皇上:命张斌督师蓟辽。张斌:我三年就能剿灭西北反贼。皇上:封张斌为五省总督。张斌:我五年就能打败所有列强,让万国来朝。皇上:......
  • 多难兴邦

    多难兴邦

    从屈辱到崛起,中国等待了太久。当五千年的画卷在“鸟巢”轻盈舒展,这一刻,我们等了整整一百年。一百年来,世界格局改变太多,不变的是我们对崛起的求索。世界是国家、民族同进步、共生存的大舞台,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大国始终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演绎一段激扬年华。
  • 渔色大宋

    渔色大宋

    "相公,你打扮得如此,莫非又要去勾搭?”好办,赵构同学,把你家皇宫借我住住!这是一部轻松搞笑附带金戈铁马征战天下豪气万千的非后宫类小说。
  •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来龙去脉:历代皇陵命运大揭密

    中国古代皇陵是封建社会特有的产物,历代皇帝为了彰显自己皇权的威严、显示自己无比的尊贵,不惜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及天下之能工巧匠,多则四五十年,少则几年来营建自己的陵园。皇陵作为封建皇帝的地下王国,完全按照“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礼制原则建造,其奢侈豪华是不言而喻的。但正因为此,它成了吸引盗墓者的诱饵,成了历代盗墓者的最爱。
热门推荐
  • 情深不寿:许你一世朝夕

    情深不寿:许你一世朝夕

    她原以为他会为了自己勇敢,原以为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所有,然而这一切只是她以为。她说:你只是好奇,像我这样的人是如何生活的。所以,那并不是爱。他说:我知道你是怎么生活的,我真的只是好奇我能不能在你身边存活,所以,给个机会吧。她记得那天的机场很是喧闹,她听见自己的声音:也许这里还存有自己所期盼的温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第一首席夫人

    第一首席夫人

    知道贱男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吗?劈腿的男友居然寄来一张结婚请柬。程可恨恨地在心里骂道:这么个极品,当时怎么就瞎了眼看上的。在闺蜜的义愤填膺下,她被打扮得漂漂亮亮出席宴会。本该是一场闹剧,她却淡定处理,徒留旧人一片悔恨。当她退场时,一双俊朗之目已认定她,而那双邪魅之瞳亦紧锁这倩影。他是人前冷面邪佞的总裁,人后更显霸道而紧逼,他对她说:“交易总有结束的一天。”而他是商业界的奇才,温柔待她,从无恶意,诺她道:“有我在,就不允许有人欺负你。”她在这两个截然不同的男人间迷失自我,当期望得到一份天才地久的感情成为奢望时,她又该如何抉择?
  •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妖孽滚滚来:驱魔少女樱花斗

    吓?!十六岁生日拜染血樱花所赐很不华丽地穿越了?啊哈?!这个世界对鬼族的定义就是黑色头发紫色眼睛?于是眼前的美少年是要替天行道灭了她吗?一只美人+一只帅锅+一只鬼族+一只狐狸=华丽丽妖孽四人组?她才不是鬼族!她是千夕家第七十七代阴阳师!因此邂逅……妖孽无数?“呜呜呜……爷爷我要回家!”【轻喜+温馨+奇幻+HappyEnd……】
  • 纵不往音已伺

    纵不往音已伺

    初次见面,她早已心仪于张诗然,初次见面,张诗然早已看不上她,初次见面,宁嗣音却心悦于她。面对他们,她选择放手那不属于自己的姻缘。宁嗣音拽住她的手:“舟舟,我在这呢。”
  • 情迷二分之一他

    情迷二分之一他

    关水儿没想过,自己平凡的一生从被领假证的前夫抛弃开始,就跟开挂了一样。去国外散心发现怀孕了,然后一直待到生产,生孩子的时候还狗血的遇到了自己的亲生父母。还外带有了一个差不多二十年没见面的弟弟。几年后,弟弟打算回国内发展,自己也收拾包袱一块跟了回去。游氏集团董事长独子回国,接下游氏集团。多少名媛千金争破脑袋想进入游氏。这好运还真砸到了刚回国正愁没工作的关水儿身上。
  • 网游之风萧萧兮

    网游之风萧萧兮

    温润男主+黑客女主腹黑男配+直率女配PS:另有无数搞笑酱油党和N个炮灰=V=这是一篇黑客们在游戏世界满天飞、斗智斗勇的网游文。女主风萧萧是高级黑客,潜入游戏中欲盗取机密文件,不想原来这竟是早已设好的局。游戏内与游戏外,或许并非是两个世界。
  •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总裁的金魂女友

    总裁的金魂女友

    十年前,她因救他,获得一个进远华工作的机会。她被前男友弃,他正在此时爱上了她!他是全国有名的企业家,冷漠,腹黑,讲原则,唯独对她宠爱有加。她是抱错的孩子,养母早逝,后母苛刻,父亲瘫痪,大姐误会,二姐仇视,她却把家庭重大责任包揽下来。“我缺点一箩筐。”她说。“你蛮有自知之明的嘛。”他回。“那你还跟我交往?”“喜欢一个人,不是因为她的优点,而是看到了她的缺点还不介意。”眼看苦尽甘来,他却失忆了……过程虽艰辛,然,她最终却是解开了上一代人繁复的恩怨,找到了亲人,赢得了爱情,成为幸福女神!爱情,悬疑,亲情,伦理,总裁交织而行,希望你喜欢!
  • 五轮书

    五轮书

    《五轮书》作者宫本武藏是日本家喻户晓的剑圣,“二天一流”的鼻祖,他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引起无数人的巨大兴趣。《五轮书》中所述均为作者亲历杀场的经验总结,不仅揭示了武学兵法的奥义,也折射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宫本武藏穷其一生所得著就了《五轮书》,《五轮书》,即是其把自己亲历沙场的经验,通过地、水、火、风、空五卷,由浅入深、层层环扣地做了详尽解说,使其成为既简单易学,又至深至奥的兵法秘籍,其销量和影响力在日本长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一直在寻找日本商业奇迹秘密的欧美商界人士发现了《五轮书》,从此在西方,《五轮书》和《孙子兵法》一样,成为希望在商场竞争和人际关系中取胜的商界人士的必读之书。
  • 海陵从政录

    海陵从政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