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2800000001

第1章 墨子之大略(1)

《太史公书》不为墨子立传,只于《孟荀列传》之末,附之曰:“盖墨翟宋之大夫,善守御,为节用。或曰:并孔子时。或曰:在其后。”寥寥二十四字而巳。以学术上如此重要之一人,而所述乃仅如此而已。故近世学者,深为失望。或讥史公之疏略无识。或以为《史记》之脱简。余以为后说是也。此二十四字,接上文云云,实未免太过唐突。无论如何之古文法,决不如是。尝忆《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有云:“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

此段文字之“或”字,“盖”字,其用法正与《孟荀列传》相同。此等“盖”字“或”字,均与上文有关接。而《孟荀传》末此二十四字,独绝无所承。以文法例之,知其脱简无疑也。

自来皆以墨子姓墨名翟,孙诒让《墨子传略》亦云:“墨子名翟,姓墨氏。”近人治墨学者梁启超,胡适之徒,亦均无异议。惟廉江江瑔著《读子巵言》论墨子非姓墨。其言甚辨。

“古以孔墨,杨墨并称。自汉以后,皆以墨子姓墨名翟。数千载无异词。窃则以为不然。盖墨子者,非以墨为姓者也。今请详其说以明之。古者诸子派别,共分九流。墨子居其一。凡传某学者皆曰某家。故传墨子之学者亦曰墨家。然所谓家者,言学派之授受,非一姓之子孙。故周秦以前,凡言某家之学,不能系之以姓。至汉代学者,始以某姓为某家。故《汉志》谓《易》有施、孟、粱丘三家;《春秋》有公、穀、左、邹、夹五家之类。古人皆无之也。凡古人系姓而称,必曰某子,或曰某氏。而称家则不能系姓。若墨既为姓,而复称曰墨家。则孔子可称孔家,庄子可称庄家乎?此不合于古人称谓之例。其证一也。九家之名,详于《汉志》。《汉志》本于《刘略》。《刘》氏亦必有所本,而司马谈亦有《六家耍旨》之论,则其名由来旧矣。然所谓九家者,墨家而外,若儒,若道,若名,若法,若阴阳,若纵横,若杂,若农,莫不各举其学术之宗旨,以名其家。闻其名即知其为何学。即九家外之小说家亦然。并无以姓称者。若墨为姓,是以姓称其学。何独异于诸家乎?此不合于九家称名之例。其证二也。墨子之学,出于史佚,史角。史角无书。史佚书有二篇。《汉志》列于墨家之首,且谓尹佚为周臣,在成康时。则由史佚历数百岁而后至墨子。未有墨子之前,已有墨家之学。墨子生于古人之后。乃讳其渊源所从出,以己之姓而名其学,为诸家之所无。此不合学派相传之理。其证三也。周秦时之姓氏,复杂奇辟,往往非后世所经见;然考以世本诸书,亦各有所自来。墨之为姓,墨子一人外,更无所见。唯古有墨胎氏,为孤竹国君。伯夷叔齐即其后。然夷齐后即无闻,断非墨子之所自出。且墨子之前后,亦绝无墨姓其人。此其证四也。又《汉志》所录墨家者流,仅有六家。末为墨子,首即史佚。

此外四人,曰我子,曰随巢子,皆不著姓?曰田俅子,曰胡非子,疑亦非姓。与他家之黔娄子,将巨子,诸人之称同。班注于此四人,亦不详其姓名。颜师古亦不及之。当必皆为姓名外之别号,自无可疑。墨家诸人,无一称姓。则墨子之墨,断非姓明矣。窃疑墨家之学,内则薄葬,外则兼爱,无亲疏之分,无人我之辨,示大同于天下,与礼运所谓‘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之义同。以宗族姓氏,为畛域之所由生,故去姓而称号,以充其兼爱上同之量,又与释氏之法同。此孟子所以斥为无父,此亦墨氏之学,所以独异于诸家,而高于千古也。自注:墨氏兼爱只不别亲疏,非不爱,父即亲中亦不只父一人。孟子独斥为无父者,盖以因其兼爱而并革其父之姓氏,而忘己所从出也,惜此理千古无人道及。《孟子》一书,所载当世之人,皆详其姓氏;而于墨者夷之,只冠以墨者二字,而不言其何姓。《论衡福虚篇》,言墨家之徒缠子,缠亦非姓。是皆可为墨家不称姓之证。此其证五也。《墨子》原书,多称子墨子。夫称曰子者,皆为尊美之词,不系于别号,即系于姓。然皆称曰某子,断无以子加于姓之上者。若子思子之类。上子思二字,合为孔伋之字,下子字乃尊称之词耳。唐宋以后,去古日远,名称亦漓,始有以子字加于姓字之上。秦汉以前则绝无之。自注:惟荀子书引宋钘语或称子宋子,显为后人所乱。列子书亦称子列子,然见于庄子者俱无之。今称曰子墨子,适与子思子之称同。若云墨为姓,则孔子亦可称子孔子,庄子亦可称子庄子乎?此其证六也。孟子多拒墨之词。其称之也,或曰墨子,或曰墨氏,或单称之曰墨。韩非子《显学篇》,亦曰:‘有相里氏之墨,有相夫氏之墨,有邓陵氏之墨。’皆单以墨称。然人有姓亦有名,姓所同而名所独。故古者称人,必举其名;宁去姓而称名,无去名而称姓。是以古籍所载,有单称名而不知姓者;而断无单称姓而不著名之理。今孟韩皆称曰墨,则墨岂得为姓乎?况韩子所谓相里氏之墨云云,若墨为姓,尤不能作是称。韩子此篇,上文云:‘子张氏之儒’云云;下文则曰:儒分为八,墨分为三,取舍相反不同,而皆自谓真孔墨。下曰孔,而上曰儒;盖言孔子一人可称孔,言孔子之学不可称孔也。

以相里氏之墨例之,则何不云子张氏之孔,而云子张氏之儒乎?此其证七也。凡为墨子之学,可称曰墨者,如孟子所谓墨者夷之,庄子韩非子《史记》自序,亦皆有墨者之称。然墨者之义,指学墨子之人言之。学墨子之人非必姓墨,何以系其师之姓?孔子之门弟子三千,未闻称曰孔者也。墨家之墨者,当与儒家之称儒者同。此其证八也。”删节原文此其说诚可谓至辨矣。然古人称谓,殊不能一律。孔子姓孔号孔子,庄子姓庄号庄子,若以此例之,老子亦当姓老邪?不然,则以老子例之,孔子,庄子,又当非姓孔姓庄邪?汉初有三家诗,一曰鲁诗,二曰齐诗,三曰韩诗。若以鲁齐例之,则韩亦当为国名邪?以韩例之,鲁齐又当为姓邪?此可以见古人之称谓,不能尽以例求也。惟江氏以墨子之墨为道术之称,似颇相合。其言云:“考墨字从黑,为会意兼形声字。故古人即训墨为黑。自注:《广雅·释器》墨黑也。孟子云,面深墨。又训晦。释名释书契墨晦也。引伸之为瘠墨,为绳墨。自注:荀子书屡言瘠墨。是则所谓墨者,盖垢面囚首,面首黎黑之义也。《庄子·天下篇》云:‘墨子称道禹行曰:不能如此,非禹之道也,不足为墨,’又称:‘禹亲自操作,而九杂天下之川,腓无肱,胫无毛,沐甚风,栉甚雨。’《列子》称:‘禹身体偏枯,手足胼胝。’吕不韦称:‘禹忧其黔首,颜色黎黑,数岁不通,步不相过。’是禹之为人,尽俭苦之极轨。故墨子学之。故孟子称为摩顶放踵;庄子称为其道大觳;后世亦言墨突不得黔:此其学适合于墨字之义。故以墨名其家,而人亦咸以墨子称之。考墨书《贵义篇》云:‘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凡人形容枯槁者,其颜色必黑,兹所谓色黑者,盖因劳苦过甚,颜色因而黎黑,亦庄子所谓枯槁也。其以墨为宗旨,与儒、道、名、法、阴阳、纵横、农诸家同。故与八家并列而称曰墨家。”

同类推荐
  •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第一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八卦唐诗宋词:诗词背后的趣事

    本书以古代诗词创作最为繁荣的唐宋两朝为时代背景,收录当时的数十首名家名作,选取不同的视角进行解读,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诗词背后那些有趣的人和事,感受他们的喜悦与哀愁,进而带给我们更美好的阅读体验。
  •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天下第一奇书:智囊大全集(白话译本)

    本书是一部上至治国安邦的经国大略,治军作战的用兵良策,决讼断案的明察睿智;下至治家理财的精明算计,立身处世的生活锦囊,逢凶化吉的机敏权变;甚至于宠宦奸臣的阴谋诡计,损人利己的狡黠小慧,无所不包的奇书。
  • 周易参同契

    周易参同契

    在汉代出现了一部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奇书,这部书虽然在当时默默流传,世人很难理解它的奥秘;但唐代后名声大振,宋代时被称为“万古丹经王”、“丹经之祖”、“丹中王”,可谓古今炼丹第一书。
  •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中华国学经典)

    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好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热门推荐
  • 一镜红妆

    一镜红妆

    一面价值千万的铜镜,引出一个穿越在野史故事中的趣味爱情故事。
  • 重生大原始

    重生大原始

    一场海难后,李青来到一个恐龙、凶兽、人类并存的原始世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
  •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天价顽妻:贴心老公不靠谱

    他是商业霸主富二代,她是家道中落负二代。一纸契约让她成为他的假妻子,外面的野花三不五时的上门找砸,看在钱的份上她努力卖命帮他收拾烂摊子。难道初恋一回来她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连人家一根头发都比不上?且看负二代是如何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灭得过小三,也降得住富二代这个小流氓。
  • 泼妇招夫

    泼妇招夫

    穿越到异界,爹不亲,娘不爱,下头还有五个妹妹,古代超生队是有,可要全都是女孩,就不被人待见了。家里堂兄弟多,可尽欺她们没有兄弟,爹娘怕没有人养老,早早的巴结别人家的孩子,属于放养的孩子伤不起,特别是还要照顾这一干小屁孩子的时候。吃不饱,穿不暖,太家常便饭了,生活怎么可以这么悲崔!于是穿越过来的有喜怒了,吃不饱,只要能入口的,都让她找了出来,穿不暖,小本生意可以做,只要六姐妹齐心,这日子还是过得风风火火的。只是,为啥这些三姑二大姨的,个个都争做媒婆了?她这泼妇不是无人问津的吗?还有,这些最是无耻的堂兄弟,说的是人话吗?什么叫她们只是赔钱货,迟早都要嫁出云,她们东西都要他们的?最最可恨的,明明她们这一干姐妹的努力,怎么到了父母的嘴里,就变成他们的产业了!她陆有喜就要守住家业!女孩就不是传后人了吗!于是,村姑的招夫行动开始了。被一干恶狼般的亲戚吓狠了,陆有喜的招夫对像,必须要满足第一个,那就是无父无母,无不良亲戚!想像太美好,结果招了个家里尽是兄弟的曾一鸣。原因无他,人家兄弟多,保准家里的亲戚占不到甜头!相公人是穷,不过看他志不穷的份上,她就接收了。
  • 魔帝的异能狂妃

    魔帝的异能狂妃

    穿成草包丑女,被渣男休弃?!不怕,她医术无双,疤痕一除,艳惊天下。渣男回头,一脚踹之。契神兽,炼丹药,坐拥万能神鼎,更有神秘空间法宝无数!皇孙贵族,世俗高手,谁来惹她,她杀他个片甲不留,抢得他一贫如洗。夺兵权,横扫五国,建立美男佣兵团,桃花开得停、不、下、来。她强势而来,却误惹妖孽腹黑的他,从此霸道纠缠,宠溺入骨。某女抱怨:“你掐断我的桃花,阻了我的路,该怎么赔偿?”某妖孽霸道将她拥入怀:“宠你,宠你,狠狠的宠你!”
  •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管人与用人(小故事大道理)

    一滴水,折射太阳的光辉,一本书,滋养无数的心灵。如是您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那么本书一定会给您帮助:一直为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而苦恼。组织里常常留不住优秀的人才。总有一些人在执行中打折扣,与你的指令背道而驰。自己常为自身的现状和条件而担忧。……阅读本书,将让你得到一些启示,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让你受益非浅。
  •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我爸叫胤禛,我哥是乾隆

    谁能告诉我现在是个什么情况,我穿越成了谁?你是我哥?你说你叫弘历?那我爹不会真的是雍正吧!可为什么我们住在这样的地方,吃这样的饭,还要干活?弘历哥哥,我要去找那个所谓的爹讨公道……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巫师之心

    巫师之心

    “我睁开眼睛的一瞬间,整个世界都变了!”
  • 总裁小小妻

    总裁小小妻

    天啦!她还是个十六岁的高中生哎!妈妈怎么可以叫她结婚,可是妈妈说自己会活不过四十岁,想在临死之前看到她结婚!看到妈妈难过的表情她就勉强答应了,可是当她知道自己结婚的对象居然是她的天敌!她说什么也要退婚.....可是妈妈的病让她不得不收回抗议.什么?你要我娶我们隔壁的那个“白痴”!别做梦了!从小他俩就势不两立,她除了长的还可以,其他的还有什么好的,成绩烂的我都说不出口!可是这老狐狸居然开出这么诱人的条件。“你答应娶她,我给你买一辆奥迪,每个月的零用钱翻十倍”虽然他是霍林集团董事长的孙子,霍氏未来的继承人,可是抠门的爷爷居然一个月只给他五百元的零用钱,上学还要他挤公交,好歹他也是个贵公子啊!仔细想想:现在他才二十二岁、才大二,先结婚以后在把这‘脑残’的丫头甩了就是了.......两位长辈撮合的这对冤家以后会怎么样呢?这对学生夫妻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呢?经典介绍:“我的敏恩,我古冰生是你的人,死是你的鬼!我....我爱你1314!”自从初中开始,就有这么一个人不厌她烦的围在她身边,学校里的混混老大,长相魁梧,堪比黑帮老大,其实,对,他就是有名的亚洲第一大黑帮青龙帮帮主的亲儿子!“我喜欢你,做我的女朋友吧!”孙天宇,红遍东南亚的巨星,她最崇拜的偶像,终于向她告白了!可是......“让我照顾你一辈子好吗?俊他不喜欢你。”数学天才,代超前,对她一见钟情,所以对她关心之至,此人也是她老公的死党之一。老公?是的。虽然她还是名高中生,可是她也是名小少妇。呜........她要谈恋爱啦!所以......但是,那个同样多金帅气的魅力老公,她真的不喜欢吗?人物逐渐添加中.....~~~~~~~~华丽丽的分割线~~~~~~~~~~~~~~~~~~推荐毅力自己的文:《酷总裁的恋茶女佣》喜欢毅力文文的亲们请加毅力QQ号:964754251以下是友情链接:推荐我在追的一篇新坑:我心如是《恋上丈母娘》推荐好友的文文,都很优秀的!筱静梦《总裁的公主情人》阿一一《刁蛮皇后》天使的叛逆《总裁的小情妇》小兔子《替夫入洞房》陌上柳絮http://wkkk.net/info/wkkk.net《l邪魅丞相狂妄妻》远远忘依《蛇王,你好坏》颜妍《黑帮总裁的宠妻》恋爱成冰《侍君这夜换我来》紫枫落《娃娃要出嫁》面临成熟《总裁的娃娃情妇》
  • 发财秘诀

    发财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