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100000014

第14章 教育问题的综合分析(6)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很会考试,他们掌握书本知识的能力毋庸置疑。除了知识学习,教育还需要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在学习知识方面,学生普遍缺乏“自我学习新知识”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中小学阶段,学生对教育的朴实认识就是学习掌握书本知识。如果老师能够站得更高,不仅传授知识,而且引导、启发学生的思考,那么,通过日积月累的训练,学生就会自然地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思考的能力和习惯。

很多老师和学生太习惯于这样的教育模式:老师课堂讲授知识、课后布置作业,学生课后完成作业。如果只是传授数学、物理等科学知识,这种模式尚能奏效;如果培养计算机、英语等应用性技能,这种模式培养的学生常常只会考试,缺乏技能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教育模式会导致没有了作业,学生常常茫然而无所适从;面对没有学过的东西,学生常常觉得不知所措而具有“恐惧”心理。高钢在《遭遇美国》一书中说道,教育使得“孩子面对他不懂的东西,知道在哪里找答案了”,正是古人所说的“渔”。这也许是判断某种教育是否接近现代教育、践行现代教育理念的最朴素标准。

除了学习知识、运用技能外,我们常常还忽视了其他能力的训练培养,如逻辑思维、表达交流、自我管理和规划、思考辨别等能力。这些能力的训练培养通常很难实施,更难以在学校实施并量化考核。有的人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即使博士毕业,也难有所作为。有的人没有读大学,却能从生活、工作中不断地观察思考、积累总结,其见识、能力远胜于大学生,他们照样能够成才,甚至成就一番事业。

能力和人文精神一样,都是抽象的概念。大凡抽象概念,都难以像科学理论、应用技术那样,形成固化的书本知识。即使形成固定教材,因为其内容的抽象性、内涵的丰富性、外延的不确定性,也难以采用课堂授课方式培养具备。养成人文精神、培养能力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长期综合的过程,与个人的道德、态度、习惯等紧密相关,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不断地结合具体事物或活动案例“寓教于乐”、“寓教于事”观察积累。我们常说“处处留心皆学问”,道理恐怕即在于此。对教师而言,培养学生的这些方面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生活阅历,能够设想并设计相应的问题、事件及活动,且能随机应变,指导学生。正如教育家斯宾塞提出:教育者需要教育机制,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和改进教育方法。

七、大师做报告

梅贻琦曾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也,有大师之谓也。”这个观点使很多大学因为没有大师而妄自菲薄,对大师极端崇拜、趋之若鹜,不惜重金引进大师。有的学生则抱怨:大学没有大师,老师教得不好,我如何能成才?

其实,有了大师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大师走上讲台,仅从知识讲授的角度来看,他和普通教授或讲师讲授同样的知识,教学效果可能更差。那么,大师与普通教师的差别何在?其根本差别不在于知识容量,而在于思考、解决问题的态度、习惯和方法等。甚至可以说:大学教你知识,大师教你思考。

邀请大师做学术报告、访问指导、交流讨论,对师生们开阔眼界、拓展思路非常有利。一般来说,学术大师的报告分两种:一是专业学术性报告;二是治学方法性报告。前者通常介绍专业发展综述、前沿研究成果,更适合于在专业范围内进行;后者结合如何做研究、做学问、做人的过程,围绕如何发现问题、思考并解决问题开展学术交流,因而更具有广泛的思想启发性。

很多大学邀请大师做报告,常常以第一种类型居多。这种报告通常以学术成果的交流为主要目的,较少涉及研究的过程、方法和思维,尤其是在其成为大师的过程中,很少涉及大师所表现的态度、习惯、思维、能力和方法。师生也许从中得到了“鱼”,却难以从治学、研究、思考、方法等方面得到启发。然而,这些方面恰恰最体现大师的智慧,最具有启发性。

国内很多大学不注重学术的访问、交流、研讨、报告,却过于关注知识结果。以至于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们也只关注结果,期望从中得到“九阳神功”。可是,师生们可以从网络、图书馆获得最新的理论、技术,听完报告后,常常会觉得没得到什么新鲜知识而失望。如此一来,学术报告、交流访问等活动常常流于形式,有的大学甚至需要给学生发补贴方能组织报告会。听众们更多的是奔着名头去听报告,于是于丹、余秋雨等人的报告人满为患。

实际上,世上本无大师,大师亦非生来就是大师。刚拿到学位的博士、刚出站的博士后尚不能称为大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思考总结,博士们方可修炼成大师。如果不从思想、方法上交流学习,大师的报告充其量只是时髦的“快餐文化”。另外,大师也是人,其时间精力非常有限,属于稀缺资源,有的大师甚至还有很多非学术性的活动。缺乏过程性的思维启发,盲目地将某个大学或某个学科专业的发展以及部分问题的解决,寄希望于引进一个大师、请大师做几次学术报告,都是不现实的做法。

八、加强管理

诸多学者深入系统地分析、研究了教育管理的问题,笔者不敢多加妄论。本书仅表达作者的补充性拙见。

管理属于工程问题,体现在“管”和“理”两方面。简单地说,管理就是在“管住”的基础上,从宏观和系统的角度,高屋建瓴且前瞻性地“理顺”事物可能发展的方向,进行正确地梳理和引导。因此,管理对事物发展的过程、方向产生导向性影响。任何管理,尤其是类似于社会、教育等大型系统工程,都需要从“为什么”、“管什么”和“如何管”等角度出发,宏观且系统性地思考、规划并界定管理的内涵和外延、管理主体和被管对象之间的边界。

管理作为工程性问题,具有宏观性、战略性、系统性、过程性、抽象性和极强的刚性。而管理的执行却具有微观性、战术性、局部性、具体性和很大的柔性,甚至可以说是一门艺术。好的管理不仅可以保证质量,而且可以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差的管理往往导致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大量内耗。任何管理,都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教育管理也不例外。

教育管理分很多层面,主要包括各级政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政府和学校相关的管理部门,为了提升教学质量,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规范标准,不可谓不重视。但是,教育管理对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不大,有时甚至制约了教育的发展。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制定管理制度的出发点和目标存在局限性。当下的教育管理主要针对知识、成绩、指标等结果,没有面向全面的人才培养过程,尤其是没有面向教育过程中难以量化考评却非常重要的道德、态度、习惯等方面。

其次,管理边界模糊不清。针对教育管理的定位、目标和内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学校管理部门对该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管,存在着交叉、重复和冲突,甚至因为理性逻辑的缺失而导致管理的混乱。

最后,制度执行不到位。不管是软件、建筑或交通工程,还是教育、管理或其他工程,保证工程质量的关键是工程过程的管理和控制,所以,大多数工程建设需要“监理”。然而,即使制定了完美的规章制度,管理工程因其抽象性,更容易显得空洞而产生执行不到位的倾向。教育管理如果不从人才培养的过程开展监督、管理,就难以抓住监管的具体着力点。到头来,教育管理的重心只得转向结果评估,过于注重结果,且极易流于形式。

虽然教育管理与其他管理具有相似的过程逻辑,但却有别于公共行政管理、工业生产管理。其他管理的目标、对象、过程、结果更加具体,被管领域的事务性活动往往只涉及一种行为主体,如工业生产管理只涉及生产产品的工人、产品的生产过程。然而,教育管理却涉及教、学的主体及其交互过程,教育的过程、目标不像工业生产过程、产品那样具体明确。可很多教育管理者未必真正懂管理,或简单地照搬其他管理模式、方法和流程。他们并未真正理解教育的本质、教育管理的特殊性,规章制度一旦制定就一劳永逸,甚至僵化地执行管理。以至于我们强调并投入大量经费建设“教育质量工程”,却只能像验收工程、检验工业产品那样,评估最后已经形成的结果。

在国外很多大学,教师并非简单地布置课后作业,也并非简单地根据考试成绩评价学生。教师给学生布置大量的自学任务、课程项目,学生则需要自主学习、开展小组讨论、提交学习进度报告、演讲交流。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完成任务情况、演讲交流表现、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评价,期末考试所占比例常常不超过30%。可我们很多大学一刀切地规定平时、期中、期末各占总评成绩的10%、20%、70%。如果教师不按要求行事,则必须单独做报告去申请,否则就被考核为不合格。学生则可以随便瞎混,甚至经常缺课,只要总评成绩达到60分即可。这种对比使笔者想起“宽进严出”、“屁股指挥脑袋”、“好制度可以使坏人变好,差制度可以使好人变坏”等说法。

第五节 教育问题和体制的关系分析

体制对教育,特别是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与制约,是大而复杂的话题,有诸多文章和专著对此进行了深刻分析。本节只阐述笔者的粗浅认识和看法。

一、教育的根本性问题是体制所致吗

有文章指出:“六十年中从未按照教育科学本身的规律规划、协调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这说明我们的高等教育发展从宏观战略上受到体制的影响较大。毋庸置疑,教育的行政化极大地摧残了‘独立的大学精神’并导致这种精神走向毁灭。”《中国高等教育折腾史》,http:∥view.news.qq.com/a/20090310/000023.htm。显然,体制和教育行政化对教育的理想、精神、目标、体系、过程乃至内容等诸多方面皆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然而,不理性地正视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却将所有问题均归结为体制所致,恰恰是教育本身的缺失导致人的思维缺乏理性的表现。

首先,发达国家的教育发展同样受到了宗教传统、行政统治的桎梏约束。西方教育即使经过了上千年的沉淀,一流大学毕竟为数不多,还存在大量的二三流大学,教育和体制之间的矛盾冲突始终存在。更何况,不同的一流大学存在巨大的优势差异,即使在同一班级里面,不同的学生同样存在很大的差异。

其次,各国体制千差万别,任何体制都是非常刚性且静态的架构,难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根本改变。然而,教育却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动态地变化。因此,在体制架构的静态性和教育过程的动态性之间,矛盾冲突不可避免且永远存在,体制对教育的影响是永远可以研究却没有最优解的问题。甚至可以说,不可能存在这样的体制,能够完美动态地吻合教育的过程和发展要求,教育与体制之间的融合度“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体制是教育的大环境系统,教育是体制下的事物。类似地,如果某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好,却将其犯错行为仅仅归结为环境问题,而不从自身找原因,似乎说不过去。因此,教育与体制是关联度大却相对独立的两种事物,但体制问题绝不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那么,在现行体制下,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所作为、非要等到体制问题解决之后再解决教育问题吗?

体制和教育之间有点像鸡和蛋的关系。我们不一定非要弄清楚“到底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但我们至少应该这样理性地思考:所有体制皆由人进行设计、制定和执行,如果教育培养的人存在思维缺陷,何来良好的教育体制呢?即使设计制定出有利于发展教育的“理想的体制”,缺乏到位的执行也无法保证理想的教育。即便有了理想的教育,个体差异也会导致教育呈现多元化特征。因此,这种“将教育问题归结为体制问题”的思维本身就是缺乏宏观、系统、综合、理性思考的表现。

二、如何减少体制对教育的影响

(一)对教育的导向

当下的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应试教育,其背后还是结果导向性思维在作祟。这种思维使得师生、家长、官员乃至整个社会过于片面地追逐成绩、排名、升学率、就业率等各种结果,至于得到结果的过程是否来路不正并不重要。因此,体制对当下教育最为严重的影响,恐怕在于通过各种考试、评估、排名等手段,不断地强化这种思维观念。因为评价师生在“教”与“学”过程中的软知识表现很难,所以考试成为评价的主要手段。可是,当考试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尺时,小升初、中考、高考等考试成为指挥棒,使得这种思维被进一步近亲繁殖。

采用考试方式考查学生水平,本身并无太大非议,因为除了考试以外,恐怕难以找到更好的评价方法。但关键在于如何考,考试的出题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教学的导向至关重要。通常来说,仅通过考试很难评价学生的道德、态度、习惯、能力等,且只有通过一定的主观题、结合教学过程,方能部分地考查学生在这些方面的表现,更加科学、合理、综合地评价学生。

同类推荐
  •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

    《写作技法大全(超值金版)》除了常用文种外,还增加了其他实用写作书中很少出现过而当今又极需要的文种,如加强了经济文体的介绍。未来的世纪是科技与经济主宰人类的时代,经济生活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用写作的经济化趋势已经逐渐成为国际性潮流。鉴于此,本书增加了有关股份制企业文书的介绍和外贸文书的介绍等,以适应当代经济生活的发展。
  •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国家力量与艺人再造:吴桥杂技学童群体研究

    本书在田野调查和口述史采集的基础上,利用人类学、社会学、历史学和民俗学等相关学科的方法,对杂技之乡河北省吴桥县的杂技学童群体进行系统研究。当今吴桥杂技学艺、从艺行为是当地人对地方文化传统的现代性借用。历史上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杂技文化传统,在当代语境中,被国家、地方和个人加以利用,使杂技成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职业选择模式。
  • 经典导读与案例精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学读本

    经典导读与案例精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辅学读本

    本书是对目前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与中国行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四门课程的一本补充性教材,主要内容包括与四门课程相关性较强的经典著作的研读与历史现实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例分析。
  •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

    《陶行知谈教育(名家谈教育)》一书分为两个部分,共收录陶行知关于教育和人生的文章33篇。主要收录了能够代表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全部重要文章,如《教学合一》《生活教育之特质》《活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等;第二部分的文章是陶行知所写其他方面的文章,包括回忆育才学校办学的历史和教育宣言等方面的文章。
  • 谚语荟萃

    谚语荟萃

    集经典谚语于一家,给你不一样的谚语体验。既是增长知识的必备宝典,又是方便的谚语工具书。
热门推荐
  • 总裁的无心情人

    总裁的无心情人

    甜心也有自己的圈子空间了有事的不妨留言http://m.wkkk.net/244251/myBoxIn?url=/home/msgcenter/m.wkkk.net新开文文《迷情吸血鬼伯爵》喜欢吸血鬼故事的亲不要错过。第一部总裁的无心情人“妈妈.“小女孩哭喊着躺在病床上的美丽女人,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是芸芸不乖吗,妈妈.快回来,芸芸一定会乖乖的,不会惹妈妈生气。”持续的哭喊声并没有叫醒病床上脸色已经毫无血色的年轻妈妈。站在一旁疼爱自己的爸爸和阿姨眼中带着心疼和愧疚看着雨芸那趴在病床上那小小的身子。无论怎样床上的女子不死,他们就不能够在一起。玩耍中的雨芸躲在爸爸的壁柜内,听到了害死妈妈的真凶——她最爱的爸爸和阿姨!从此她便失了心。“哥哥.不要离开我.。”雨芸再次哭喊着那个离她而去的少年。那是让她唯一敞开心扉的人,只有跟他在一起自己才是个快乐的小女孩。多年后的归来,当初的小女孩已经不在认识他了,眼神空洞的冰冷,为了复仇献出了她的躯体。他该拿她怎么办,如何找回以前那个小女孩,如何保护她一生。第二部总裁的睡睡情人她是一个爱睡的小女人,甚至迷糊,路痴,记性差,当街睡她样样在行,但是落薇雪却立志成为一个美美的花瓶小姐。但是事与愿违,白痴爱睡小女人睡在台阶上并且遇到了命中白马王子......虾米?结婚?也太快了吧?什么!她竟然跟那个大野狼结婚了?还被吃的全没了,就差连骨头也吃掉!算了,这她认了!可是为什么会无缘无故闯入一个狐狸精,勾引她的老公,害得她包袱款款,在一个恋慕她的人帮助下逃离了!回到家,她才知道,她总以为的亲生父母不是她的,她的弟弟不是她的,全家人除了总管伯伯,和弟弟,其他的人都排斥他,甚至想将她卖给那个助她逃离的人?那她?是该接受命运嫁给他,还是回到前老公的怀里呢?小说是源于生活,不避免的会夸张一些,如果不喜欢的请绕道,没有人逼你看,如果真有不好可以接受,但是请把名字留下,你用游客算什么?捣乱?如有诽谤必删!清魅惑君原名安娜贝儿刚写不久可以来踩踩。【穿越之天使印记】(完结)【总裁的无心情人】V文(完结)芸芸的故事已经完结V文全文不到6快。【冷情堡主睡睡色妻】新书上架,喜欢亲请去踩踩吧潇湘妃,正剧类型,发展比较慢,喜欢的不要忘记收藏
  • 善说

    善说

    这是一本提升沟通技巧、改善人际关系的实用读物。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尤其擅长说服辩论。而当今社会,口才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本书以经典的案例,结合当今职场、生活中的各种场景,帮助读者轻松掌握说服技能,提高演讲能力,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交往中应付自如,游刃有余。
  • 哈利波特之十九年后

    哈利波特之十九年后

    旧的背景,新的故事。看哈利波特十九年后又是怎样的光景。
  • 剑神独尊

    剑神独尊

    天赋少年被流星意外砸中,内力被废,反而以外功重塑武者肉身,修成奇特魂体,闯仙魔遗址,收复灵兽,踏仙戮魔,重新踏上强者之路。
  • 销售心经

    销售心经

    本书以心理学知识作为理论基础,引证了许多经过科学检验的心理实验,汇集了大量相关的销售实战案例,提炼出在销售中卓有成效的各种心理策略,让你了解并掌握隐藏在销售背后的深层客户心理。运用本书介绍的心理策略,你可以明了客户的性格类型、洞察客户的心理需求、抓住客户的心理弱、突破客户的心理防线、解除客户的心理包袱、赢得客户的心理认同。
  • 佛说初分说经

    佛说初分说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进化与传承

    进化与传承

    已经成年的赵星发现,自己突然间居然具有了‘梦入他人人生经历的能力’,经过不断的‘梦入经历’,让他对宇宙时空,也有了新的认知。没有神、没有人、没有系统对他所拥有的这种能力宣示主权,这让他逐渐的认识到:自己能拥有这种能力,正是对达尔文《进化论》的有力证明。
  • 汉官旧仪

    汉官旧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来未来

    来未来

    孔正明少年时期与朋友孙正亮偶然发现了山崖“阎王鼻子”里的无线信号,自此一直对信号念念不忘。多年后,二人偶遇,决定结伴探访。他们历尽艰险找到信号发射的地方——阎王鼻子内部的个大山洞,山洞里有一个石球。晚上二人在山洞宿营。孔正明无意间触碰到了石球开关,石球被激活,石球是地下人类灭绝前制造的56517号自航车。自航车载着孔正明跌入地下黑暗城堡,经过中转站,穿越岩浆河,见到智慧主机,他将孔正明带入一个奇幻却又真实的世界……
  • 遇见美好的时光

    遇见美好的时光

    作为一个冷酷的杀手,本应成为一个机器,但拥有她后,变化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