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学校?这是无法用一句话回答的问题。对学生来说,“学校”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由多个要素构成,这些要素直接或间接地与学生发生着关系,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情感与态度。因此,要让学生喜欢学校,就必须使学校的各个要素都具备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喜欢的因子。具体而言,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课程,因为课程制约着学校的各项教育活动,对学生是否喜欢学校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学生喜欢课堂,因为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喜欢课堂与喜欢学校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要让学生喜欢教师,因为师生间的情感最直接、最明显地影响着学生对学校的感情;要让学生喜欢课外活动,因为活动往往会使学生留下深刻回忆;要让学生喜欢班级集体,因为友爱团结的班集体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要让学生喜欢校园环境,因为校园环境的和谐融洽也是学生喜欢学校必不可少的条件。
基于这样的认识,当我们试图对“学生喜欢什么样的学校”这一问题作出回答时,还是先围绕学校的各个要素分别提出让学生喜欢学校的种种期望,然后用调研数据和学校的实践来回答这个问题。
一、让学生对课程产生亲近感
课程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一所学校的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都对学校办学特色和育人目标产生深远的影响。要使学生喜欢自己的学校,首先要让他们喜欢课程。我们认为,只有当学生面对课程不再有神秘感和疏远感,且有自由选择的机会时,他们才会喜欢上这些课程。
(一)课程内容要引发学生的认同感
什么样的课程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一是学生认为对其成长有帮助的课程,即为自己的成长奠基的课程,如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对个人生活具有指导意义的课程。二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集中在体育课程、生命教育课程和心理课程上。这类课程因在提高意志品质、保持心理健康、懂得生命价值、习得运动技能、养成健身习惯等方面对学生发展具有启迪价值和促进作用而深受学生喜爱。三是有利于提高个人气质和修养的课程。这类课程主要集中在艺术类课程和人文类课程。学生在艺术修养、审美情趣、个人气质等方面的追求,使得他们喜欢这些课程。学生只有感受到这些课程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实际价值时,他们才会在情感上认同这些课程,才能在学习时表现出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实施要重视激发兴趣和强化体验
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更喜欢学习,是课程实施过程中必须关注的问题。研究表明,学生在下列情况下可能更喜欢学习,并学习得更好:当学生有兴趣时,当学生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时,当学习内容能够以多种形式呈现时,当学生遭遇到智慧的挑战时,当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有更高的自我期待时,当学生对教师充满信任和热爱时……因此,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应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的情境导入课程学习,以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多开设一些实践体验类课程,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展示自我才能。学生只有在课程学习中寻找到乐趣,体验到成功,才会对课程产生亲近感。
(三)课程开发要体现适切性和多样性
学校应该在遵照国家课程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培养目标和学生需求,依据基础型课程校本化、拓展型课程多样化、研究型(探究型)课程自主化等原则,开发具有多样性、适切性的校本课程。
基础型课程校本化,就是要求学校在充分调研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各门课程的校本化目标,并对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教材内容、活动内容、练习内容等)进行适当的增减,以符合本校学生的实情;还应对课程内容进行分层次处理,以利于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拓展型课程多样化,就是要求学校在充分了解学生需求的基础上,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和教师的专业水平,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个性特长和发展潜质自由选择的课程。研究型(探究型)课程自主化,就是要求学校创造条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研究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探究。学校根据学生研究的课题(问题),为学生提供研究(探究)的设备设施,并安排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该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并着眼于学生的个性发展。只有为学生提供更大的课程选择空间,才能引导学生在比较与选择中更好地了解课程,消除对课程的神秘感和疏远感。
(四)课程编制应兼顾个人兴趣和社会需求
学生的需要和兴趣,由教师代言的学科知识,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课程编制的三大要素。因此,学校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需要、教师的能力以及社会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的兴趣需要,将反映学生需求的科目和内容进行分类整理,然后根据教师的能力、学校的资源等要素进行统筹安排,在此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编制要体现“源于学生,高于学生”的原则。学校课程的设置以及校本课程的开发,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需要和生活体验,又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提升。因此,学校应该在尊重学生主体需要和生活体验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和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编制“高于学生”的课程,借助精心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发挥它们对学生发展的引领作用,促进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内获得最大可能的发展。因此,“源于学生、高于学生”的课程,才是既让学生由衷喜欢,又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课程。
二、让课堂充满生机活力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只有喜欢课堂教学,才能产生“喜欢学校”的稳定情感。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让每一位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增强自信,在遭受挫折中磨炼意志。我们认为,要让学生喜欢课堂,教师须在四个“要”上下工夫。
(一)课堂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课堂应体现出教学理念的科学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创新性、教学内容的发展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就是说,首先要树立“每个学生都有发展潜能,每个学生都能够成功”的教育信念,以良好的心态感染每一个学生。其次,通过挖掘教学过程中的兴奋点、关注点来寻求激发学生学习欲望的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和策略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最后,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培养健全的人格和终身受用的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积极探究未知世界,享受学习过程,体验并感悟学习的价值,从根本上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二)课堂要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堂教学面对的都是有思想的生命体,这就要求教师尊重和关注个体差异,给每一个学生适合其自身发展的教育。有教育专家指出,占90%学生的能力倾向的差异,只不过是一种学习速度的差异,而不是智能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关注又是可以改变的。教师既要尊重学生个体,不以单一的尺度去衡量与评价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发展程度,也要给学生的学习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容忍”学生以不同的学习速度进行学习,通过分层设计、分层作业等手段,引导帮助学生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里获得更好发展。
(三)课堂要充分展现知识的魅力
课堂的功能在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建立。教师通过对教学科学性、艺术化的设计,对教材内容的补充和调整,来展现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科学探索的历程,不断给予学生积极的兴趣引导,不断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有效建构起新的知识结构。这要求教师一方面能根据学情科学选择教学资源,及时更新学科知识,让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相匹配,与社会生活相联系;另一方面,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素养,尽可能充分地展现知识的内在美,引发学生对知识的敬畏。此外,要通过拓宽教学渠道和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在促进自身发展中的作用和在推动社会进步中的神奇魔力。
(四)课堂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课堂能产生激励效应,激发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首先,课堂要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有表达观点、展示学习成果的心愿,通过教师的引导与期待,让每个学生都以“我能行”的积极心态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来。其次,教师在课堂上如果更多地扮演一位欣赏者的角色,给学生恰如其分的评价,学生就能在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习动力,不断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的幸福,并转化为对课堂的喜爱和对展示自我的热情。最后,课堂展示也是学生不断积累知识、自我反思的过程,成功的展示可以保持甚至推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展示中暴露的问题可以促使学生寻找原因,冷静分析,从而形成“元学习能力”。这是学习动力的不竭源泉,也是促使学生喜欢课堂的内在因素。
三、让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活动(这里的活动主要指学生的课外活动)是学生成长的载体。学生在活动中形成直接经验,实践并检验已有的间接经验,获得真实体验;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形成亲密的师生、伙伴关系;在活动中完成道德的成长、潜能的开发,综合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认为,学生喜欢的学校活动应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应该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
(一)活动要有趣味性,让学生乐在其中
学生对活动有他们自己的喜好,安排活动时要从学生的需求出发,站在学生的角度,从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思路去思考、去设计。活动首先要有趣味性,否则不成其为活动。学生们喜欢形式新颖灵活、有创意、能激发他们兴趣的活动。一次有趣的活动足以代替无数次枯燥乏味的说教。当然,开展学生喜欢的活动不等于完全迁就学生的喜好,学校组织的活动毕竟是具有教育目的性的,学生的兴趣需要引导,活动的方法需要指导,活动的能力需要培养。但是应该看到,活动的教育性一定是通过其趣味性体现出来的,因为追求快乐和趣味是孩子的天性,是其身心发展必不可少的营养剂。因此,教师应该经常深入学生中去了解孩子们对学校活动的评价,使活动更富有趣味性,更符合学生的心愿和需求。
(二)活动要有丰富性,让学生有所选择
拥有不同智能结构的学生对活动的喜好是不同的,这与每一个大脑的不同生理结构和每一个学生个体不同的成长经历有关,我们不能强求一个长处在于体育智能的孩子非得参加书法社团,也不能强求一个对时政有敏感偏好的学生一定要能歌善舞,正如我们不能要求一棵桃树非得结出西瓜一样。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倾向。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学生获得愉悦体验,这是对学生独特个性的承认和尊重,也是开发脑学习潜能的科学做法。学生往往希望在活动中能有自主选择的机会,也可以说,为学生提供选择的机会,是学校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式。因为学生正是在选择中学会认识自我,在选择中学会发展个性,在选择中培养起对学习的兴趣。各种各样的学生社团活动和体现学校特色的节庆活动最能以内容的丰富和形式的多样来吸引学生,为具有不同智能强项的学生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因此,学校要根据学生的愿望,组织丰富多样的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心理发展需要,用足够丰富的学校活动打造学生成长的乐园。
(三)活动要体现主体性,让学生成为主角
活动就是要让学生动起来,要让学生体验包括感知、发现、表达、交往的丰富的生活世界。皮亚杰指出,活动既是认识的源泉,又是思维发展的基础,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形成主体性,只有在活动中才能表现主体性。学生希望在活动中能有展示、表现、表达自己的机会,能体现自身的优势和观点。调研数据显示:学生对活动能否发挥自己的特长和才能尤为看重。要使学生在活动中真正获得亲身体验并提高能力,就要充分相信学生,放手让他们参与组织、策划、执行的全过程,使他们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实践证明,学生只有成为主人,才能主动参与活动,关心活动的成败,使活动发挥应有的效果;他们只有成为主人,才能获得活动之外的收获,在心理上拉近与学校、与教师的情感距离。当然,在放手的同时,要处理好“学生主体”和“教师主导”的关系。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应对突发情况,指导学生改进方案,协助学生纠正失误,甚至是手把手地去教学生做,并在适当的时候退至幕后。切忌以锻炼学生为由撒手不管,忽视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学生主体”的背后一定离不开教师的精心指导。
(四)活动要体现成长性,让教育润泽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