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300000009

第9章 用什么支撑起学生喜欢的学校(3)

当然,并非每个教师都能做到具有幽默感。但是,一个追求教学艺术的教师应该学会幽默。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真正的幽默建立在渊博的知识上,谈资丰富才能内涵深刻,妙言成趣;幽默是一种宽容心的体现,一个心胸狭窄、消极悲观的人无法坦然面对困境,很难心里安宁或者具有自嘲的勇气。有幽默感的人生活中充满情趣,更容易得到大多数人的喜欢。与幽默的人相处,人们感到更加和谐、愉快、轻松。如果教师能够以幽默的方式处理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缓解紧张和焦虑,为学生增添更多学习的快乐,这样的教师怎能不被学生喜欢呢?

七、赏识,让学生体验成功

人生来具有追求成功、避免失败的心理倾向,被社会肯定,被别人欣赏,是每个人内心的渴望。学生也不例外。

赏识可以传递无尽的爱。教师如果能从内心深处欣赏学生,唤起学生对美好人性的热爱,就一定能唤起学生对教师教育的认同。教师对学生真诚的欣赏,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开启他们封闭的心扉,解开他们心灵的困惑,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在学校中得到老师的赏识,能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信任感、亲切感,同时可以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感觉,对自己具有信心,并且激发内在潜能的发展,学生也由此喜欢教师、喜欢学习。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说过:“我毫不怀疑绝大多数人不论在生理上、精神上还是道德上,都只是很有限地利用了他们的潜力。”

赏识,渗透在点点滴滴的细节中,它包括教师赞许的点头、期望的目光、会心的微笑、亲切的抚摸、激励的话语;包括学校教育中让学生展示交流的平台、对学生各个方面的鼓励措施……

市八初中的王宇老师结合他在教学中的做法提出以下观点:

首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特长并创设机会让学生能展示自己的才能。

其次,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和微小的成绩都要及时、热情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这能使他们产生愉悦感,而多次、反复的表扬更会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并增强自信心。

再次,在学生遇到挫折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从多角度看问题,而教师恰当的引导也是对学生的一种欣赏。如学生因长得不漂亮而自卑,教师就可以引导他认识到人最重要的不是外表的漂亮,而是内在的涵养,这就是在告诉学生,老师欣赏他的内在涵养。类似这样的引导式的欣赏,有助于使学生及时从挫折中摆脱出来,增强信心。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往往有所偏差。他们只欣赏学习成绩好的少数学生,冷落其他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对一些学习成绩不佳、淘气顽皮的学生更是冷面相向,认为这些学生“笨”、“朽木不可雕也”。许多所谓的“差生”就是在这种冷落、歧视中形成的,一些天资聪颖的孩子的灵性也在教师的冷落之下被埋没。这种只会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炭的教育方式,是不利于学生整体发展的,从教育公平的角度来说,对“差生”也是极不公平的。

实际上,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他闪光的一面。陶行知先生曾经告诫我们:“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赏识学生,要赏识学生的进步,赏识学生的创造性,赏识学生的个性差异和见解。教师特别要对那些学业落后的孩子身上的优点或进步在适当的场合公开表达发自内心的赞赏,多加鼓励,以培养这些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能够打开心窗,发挥所长,体验成功的快乐。

学会赏识学生,首先要学会观察,经常进行换位思考。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重视,都希望教师欣赏自己,也都想在教师和同学面前展示美好的一面。在肯定学生的优点的同时,也要宽容他们的缺点。宽容是一种特殊形态的欣赏,要用宽容的心态帮助他们,不断完善自我。

学会赏识学生,还需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一腔真挚的情感,需要放开眼光,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即使是“另类”的“差生”,也一样可以挖掘出值得赞美的地方。

八、引导,让学生提升境界

就本性而言,人往往都喜欢安逸、舒适,厌恶紧张、艰苦。不过,如果有兴趣、爱好以及成就感、使命感等因素夹杂其中,人们的选择可能就会有所不同。“给苦涩的咖啡中加点糖,时间久了,也会使人着迷的。”

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喜欢不能与轻松画等号——如果轻松的学习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样的轻松未必会引起学生的喜欢;同样,喜欢与紧张、刻苦也不是冲突对立的关系——如果紧张、刻苦的学习能够使学生享受到成功的愉悦感和体现自身价值的满足感时,往往就会引发学生的喜欢,且这种喜欢之情更易深厚、持久。“学生喜欢”可以是体验过程的满足,可以是思索问题的享受,也可以是克服困难的喜悦。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所追求的只是那种表面上的、显而易见的刺激,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和上课的兴趣,那你就永远不能培养起学生对脑力劳动的真正热爱。你应该努力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兴趣的源泉,让他们在这个发现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劳动和成就。”

因此,教师应通过展示知识自身的魅力来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同时要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和人生目标。学校则要对学生的喜欢进行培育,把单纯由兴趣产生的喜欢引导到由明确目标和远大志向生发的喜欢上来。这样,即使面对紧张、枯燥的学习,面对久解不开的难题,学生也会有探究的乐趣和坚持的毅力。此外,培育还表现为正确的引导,即让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喜欢的事与物进行正确的判断,把不健康的、不利于自己发展的喜欢之情转移到健康的、能够促进自己发展的学习与活动之中。

大同中学盛雅萍校长从“喜欢”的层次性角度阐明了学生的喜欢是需要引导的:“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我们首先要明确,喜欢是有层次性的。无论学生和老师,由于年龄、个性、兴趣爱好、基础特长、所处环境和发展需求等的不同,喜欢的标准也不尽相同。教育是有理想目标的,因此我们确立的喜欢,应该是一种高远理想上的喜欢,是一种高层次的喜欢。要达成这种喜欢,需要学校文化的长期熏陶,而这种文化的基调源于师生共同愿景的高度,这是学校历史传统的延续,更是校长文化自觉的体现。”

黄浦区教育督导室主任张瑞田则从学生的喜欢与社会的教育需求关系的视角论证了对学生的喜欢引导的必要性:“学生喜欢的学校不能忽视满足与引导社会的教育需求。家长寄托在教育上更多的是实现阶层流动的功利性期盼。办学生喜欢的学校当然应该尊重现实的成功需求,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尽量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努力实现人民满意和学生喜欢的最大的一致。同时,作为文化高地的学校,历来担负着影响改造社会的责任。引导社会理解教育改革,引导家长尊重教育规律,形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这是学校应有的社会担当。”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促使自然人向社会人转化,教育的引领是建立在高远的愿景基础上的,“学生喜欢”必须与教育的价值追求相一致。高层次的价值取向、成就指数和喜欢之情和谐共生,学生的情趣得以升华,学生的幸福感也由此获得。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指出:“教育是把一个人从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个人从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个人从虚假引向真实!”这是对教育理想之真谛的高度概括。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需要探寻支点,以点带面。我们需要关爱、尊重、赏识、引导,还需要更多激情、更多机智、更多专长。或许有些教师对学生的耐心、赏识还不够,却可以因为学识渊博或幽默风趣而赢得学生的喜欢;或许有些课程对很多学生来说不易学好,却可以因为贴近需求或学习充实而赢得学生的喜欢;或许有些课堂的自由轻松感尚嫌不足,却可以因为充满激情或智慧碰撞而赢得学生的喜欢;或许有些校园环境还不够漂亮,却可以因为安全舒心或友好融洽而赢得学生喜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是逐步达成共识的渐进式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必须满足学生健康成长的需求,而非满足一时高兴却有害于学生长远的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必须从现实规定性入手,但最终又落实到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上,落实到个性化教育和全面发展上,落实到转变教育发展模式、关注人生的幸福上。这样,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才会有终极性意义,我们的改革才真正是在从现实出发实践教育理想。

同类推荐
  •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再造世界的100个奇迹(下)(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文字简洁,内容丰富,语言优美,既富有知识性又具有趣味性,是一部精彩纷呈、波澜壮阔的世界历史奇迹缩影。涉及到影响世界文明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宗教、经济等各个领域的重大历史文明。以从历史中所启迪的智慧,创造卓越的人生,创造人类历史的崭新未来。
  •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新闻有常 俯仰百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谈

    一篇好的通讯可以是一篇很好的文学作品。但通讯毕竟不是文学。在实践中,为了不使自己盲目,我注意研究文学作品与通讯作品的差异,并归纳出一些规律: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可以在通讯写作中运用,又有哪些文学的表现手法不适宜在通讯写作中运用。
  • 我们怎样读书

    我们怎样读书

    本书是范寿康1927年任春晖中学校长时主编的。早期的春晖中学,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如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有“北南开,南春晖”的美誉。在课外读物泛滥的今天,民国最著名的中学——春晖中学编辑的课外读物是怎样的?令人好奇。几十位如雷贯耳的文化大家躬身为中学生讲述读书与思考的门径。他们娓娓而谈,使读者在平和、风趣、谨严的谈话中找到读书的真趣味。
  • 中国心绞痛

    中国心绞痛

    本书是著名文化学者、人民大学教授张鸣,以一个中国独立文化学者的良知及社会责任感所发表的随笔评论的集结。书中文章谈及文化、政策、教育、民风等诸多方面。其文字风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论述简洁有力,往往一针见血命中问题之要害,其文字在带给读者阅读快感之余,更催人省思。
  •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传播中的心理效应解析

    本书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熟悉(如对心理效应词条和具体的传播活动)但又有些陌生的内容。它是以词典的形式,把精心选择的130条心理效应和生机勃勃的传播活动(包括新闻传播、广告传播、影视传播等)联系起来,用心理效应所包含的理论和知识去诠释传播活动中的传者及受众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反之,又用丰富多彩的传播实践活动去验证心理效应的内涵。本书既可作为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心理学案例教学的教材,也可以把它视为一本传播心理效应的词典,同时它还是一本有关传播心理学方面的趣味读物。
热门推荐
  • 诸天勾魂使

    诸天勾魂使

    黑:大风起兮云飞扬……唔、唔、唔!!!(捂嘴)白:好了好了,知道你念诗厉害。(松开手)黑:哼!(撇过头)白:呵呵这是勾魂部门门下黑白无常之一的二人组,在诸天万界勾魂带回地府的故事。阎王要你三更死且能到五更黑:我们是不是迷路了?白:算了,那明天三更再来吧。
  •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紫元君授道传心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The Stolen White Elephant

    The Stolen White Elepha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少数民族节庆(阅读中华国粹)

    阅读中华国粹系列是一部记录中华国粹经典、普及中华文明的读物,又是一部兼具严肃性和权威性的中华文化典藏之作,可以说是学术性与普及性结合。丛书囊括古今,泛揽百科,不仅有相当的学术资料含量,而且有吸引入的艺术创作风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主要内容包括:节庆文化概述;东北内蒙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节庆等。
  • 高温危机

    高温危机

    本书讲述幻想小学五年级(1)班的丁奇是个顽皮聪明的小男孩,这天他和爷爷万能博士用望远镜看传说中的九星连珠。突然看见一颗闪亮的流星落在他们家的院子里。接连几个晚上丁奇总是听到有人在哭泣,后来他果然在院子的小屋里找到了一个美丽的女孩,这个女孩抱着一个漂亮的盒子,她的名字叫潘多拉,来自远古的希腊。因为她放出了魔盒里的灾难,受到惩罚,她是在逃跑的时候被一股强大的力量吸引到这里来的。丁奇和神秘的潘多拉成了好朋友,并带她去学校,潘多拉有很多神力,让丁奇在学校里出尽风头。潘多拉的盒子能变出各种各样的东西,丁奇用这些东西对付捉弄同学,在学校里上演一幕幕闹剧。
  • 柳洲医话

    柳洲医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吃药小窍门

    吃药小窍门

    日常生活中,食疗吃药小窍门。如:治感冒发烧:生嚼大蒜治感冒:可把鲜蒜瓣含于口中,生嚼不咽下,直至大蒜无辣味时吐掉。连续用3瓣大蒜即可见效。一般用于感冒初起、鼻流清涕、风寒咳嗽等病症。
  • 漫步在武侠世界

    漫步在武侠世界

    我见过小龙女的痴,也听过赤练仙子在耳边轻吟情为何物。我曾与仪琳一起叩首求过佛,也与教主在黑木崖绣过花。我从赵敏手中夺过倚天剑,却也见过周芷若的情与泪。我吃过商秀珣亲自下厨做的食物,与师妃暄论过道,也与婠婠在那月前一起赤脚而舞。……我是谁?一名游走在武侠世界与都市的旅者而已,猖狂而来,却也该纵歌而去。书群一173195143(已满),书裙二54055741欢迎大家入裙!新书《系统评测家》已发,请大家支持!
  • 我的前夫先生

    我的前夫先生

    我以为五年足够我们清醒了,最后我才知道,我们谁都没有清醒。“秦以琛,离婚吧。”我拿出早就准备好了的文件。灯光下,秦以琛皱着眉头看着我,我们赤裸以对,我却看不到近在咫尺的他。“夏茗雪,你一个月都等不及了,就这么着急和那个男人走?”秦以琛将离婚文件撕了个粉碎。秦以琛,要离婚的,是你,为何不离的,又是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王的禁爱

    魔王的禁爱

    【只要2块钱就可以看全本哦,推荐萱萱和博雅的新文《神王的宠后》。】路上偶遇一名超级帅哥搭讪,yy着艳遇来了,没想到对方第一句话就是叫她妈咪!靠,她花花才20出头,还是黄花大闺女一枚好不好,连初吻都还在呢,怎么可能生的出来比她还高一个头的儿子,居然叫她妈,是她长的很老气吗?!这也就算了,居然还说什么魔族皇子,他的父王魔族至尊不日将来,娶她为后。天呐,这都什么啊,玄幻小说看多了吧,什么魔族?然而,当她真的看见了帅哥口中比他大不了几岁的父王——魔王的时候,她的生活也就乱了。而这一切之始,皆由千年之前那一场旷世绝恋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