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4600000003

第3章 婚纱:红黑白的色彩轮回

对于婚纱这种程式化、仪式化的服装来说,婚纱设计师们每年都使出全身解数推陈出新。为维多利亚·贝克汉姆、詹妮弗·洛佩兹等无数名人设计过婚纱的华裔设计师王薇薇(VeraWang)在婚纱界首屈一指,备受期待。Vera Wang在2011年纽约婚纱周的亮相给世界带来了大大的惊喜。整场秀打破婚纱一贯白色为主的模式,全部由黑色和裸色组成。英国媒体就此评价说:“Vera Wang以自己的婚纱展撕毁了婚纱风格的现代规则。”

在电影版的《欲望都市》中,大家最记得的片段当然是故事的主题——结婚。当凯莉收到被称为朋克教母的服装设计师维维安·韦斯特伍德亲手设计的白色婚纱礼服的时候,想必羡慕的女孩已经永久地记住了这个名字。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已经推出了猩红色的婚纱,看来设计师们在对白色婚纱不断提出挑战。

如今我们更习惯象牙色和白色的婚纱,其实黑色和红色比我们想象的更有历史渊源,而结婚礼服的颜色并非天生就是白色,而是随着时尚潮流变化不定的。

不进教堂不穿婚纱

在教堂结婚的风俗产生于16世纪晚期。宗教改革家路德仍然将婚姻视为一桩尘世间的生意。他认为结婚和教堂两者间毫无联系。但是面对新教的冲击,天主教开始重申教会对信徒婚礼的权力。

天主教会对婚姻的影响开始于16世纪中叶召开的特兰托宗教会议。会议驳斥新教的改革主张,宣布所有新教为异端,认为中世纪以来天主教的教义、仪礼正确无误,不容修改补充。会议坚持七项圣礼(圣事),即洗礼、坚振、圣体、告解、终傅、神品和婚配。这些圣事多数从使徒时期就被使用,但婚姻圣礼直到这时才被正式确认。

此后,每桩有效婚姻的缔结仪式均须在地方上的教士和两个见证人面前举行,但是仍然没有结婚专用的服装,教会支持皇权有关服装的规定,认为任何奢侈的行为都要受到诅咒,一件衣服只穿一天,这是有罪的。

整个中世纪,根本就没有专门用于结婚礼服的颜色,也没有特殊的款式。色彩和裁剪只要符合普遍的时尚就可以,在扬·凡埃克画于1420年左右的《乔凡尼·阿尔诺芬尼夫妇像》中,新郎是一位富裕的布匹商人,他穿一件有毛皮装饰的褐色披风,新娘则穿一件有毛皮装饰的绿色衣服。

到了1600年左右,即使是非常富有的新娘也不制备结婚礼服。

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朱丽叶的父母强迫她嫁给贵族青年帕里斯,并决定在星期四举行婚礼。这需要大张旗鼓,朱丽叶的父亲要求“雇二十个有本领的厨子”,但是到了婚礼之前的晚上,朱丽叶才说:“奶妈,请你陪我到我的房间里去,帮我检点检点衣饰,看有哪几件可以在明天穿戴。”朱丽叶带着奶妈简单地看了一下衣箱,然后选中一件衣服,就算完了。女伯爵朱丽叶在婚礼上不穿新礼服,这在当时是司空见惯的事。

红色时尚

像朱丽叶一样,新娘们在结婚的时候,都穿自己衣箱里已有的最好的衣服,而礼服的颜色则要符合当时的时尚。

中世纪只有贵族才允许穿红色的外套,这种外套裁剪得就像长袍一样,有钟形的褶皱、宽大的袖子,人们称之为绍帛(schaube),是中世纪典型的服装。如果有人胆敢穿着与他的身份地位不符的红色衣服,就会被处以死刑。

当贵族失去其经济权利的时候,也就同时失去了对红色外套的特权。1498年,德国弗赖堡有关服装的规定中允许学者也可以穿红色外套。1524—1525年德国的农民战争中,奋起反抗贵族的农民们要求拥有穿红色绍帛的权利。但起义失败了,红色外套还是与他们无缘。不过此时城市里出现了一个小阶层的市民,他们通过经商变得比贵族还要富裕,他们用金钱的力量赢得服装上的权利,这些所谓的城市贵族把代表权贵的红色穿在了身上。

文艺复兴时期,红色是最漂亮的衣服颜色,而且老幼皆宜,在画家多米尼哥·基尔兰达约所作的令人感动的肖像画中,祖父,一个长着圆头鼻子的老城市贵族,穿着和他的孙子同样的红色衣服。18世纪的贵族们只保留了象征性的穿红色衣服的特权,1701年由亚森特·里戈所作的著名的路易十四的肖像画证明了这一点,国王路易十四身穿象征波旁皇族的蓝、白、金三色华服。在蓝色的加冕披风下路易十四全身穿白色的丝绸,短灯笼裤配以白色的丝袜。上穿白色的长筒袜,丝质的鞋子也是白色的。

这身服装只有一处是红色的,那就是他的鞋跟。当时只允许贵族的鞋跟用红色。

因为红色是最高贵的颜色,能够穿红色的人,结婚的时候一定穿红色。直到18世纪中叶,纽伦堡的城市贵族结婚时,新娘还穿红色外套,新郎穿红色的裤子。

到了19世纪,德国人发现了苯胺染料,首当其冲,受到合成染料排挤的天然染料就是红色茜草。红色衣服成为每个人都购置得起的服装。红色成为普通市民的颜色。曾经稀罕的色彩的普及和平民化最终导致了去色彩的流行,黑白灰成为新宠,结婚时穿的衣服也是如此。

进教堂穿黑衣

在基督教的原初观念里,色彩具有迷惑人的作用,会引人堕落,虽然整个中世纪,教会都对一个问题纠缠不清,即是要向上帝奉献上绚烂多姿的颜色以示崇拜,还是仿效上帝之子耶稣厉行节俭。虽然犹豫不决,但反色彩运动一度在时尚界非常流行。达官贵人们开始穿黑色,为平民百姓的穿着定下了基调。

在天主教的西班牙,菲利普二世与法国国王的女儿伊丽莎白结婚后,保障了西班牙人和法国人之间的和平。新王后被称为和平的伊丽莎白。她喜欢奢侈,作为西班牙的王后必须穿黑衣服,因此她每天都穿一件新衣服,不过总是黑色的。

在新教地区,路德认为教士并不比普通的信徒离上帝更近,他的信念还表现在他布道时从不穿天主教华丽的礼拜仪式的长袍,而是和信徒一样穿黑色的衣服。路德的黑色长袍成了所有资产阶级的服装,它是新教的服装,荷兰的世界时尚。

黑色服装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喜爱还有一个原因:自从发现了通往印度的海路之后,靛蓝大量被运到欧洲。人们在五倍子染成的黑色上再用靛蓝复染,会得到一种非常漂亮的黑色。并且随着美洲的发现,人们也发现了可以染出最漂亮黑色的染料:洋苏木。这是美洲中部的一种树木,加工时先劈成碎片,然后放到水中泡软。进口的洋苏木很贵,所以黑色成为高贵的色彩。

从20世纪初留下的照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的新娘都穿着拖地的黑色长礼服,只有披纱是白色的。如果新娘置办得起,她的黑色礼服一般是丝绸的。这件礼服以后还可以在很多正式场合穿用,比如说做礼拜或者参加葬礼。

黑色做结婚礼服在心理上也很合适。过去结婚被认为是一桩类似于经济合并的严肃事物,没有任何遗产的人是不允许结婚的,这种禁令存在了几百年。出自爱情的婚姻是一个浪漫的理想,当炽热的感情产生时,人们用冷酷的理智来加以控制。黑色的新娘礼服就是理智的象征。

维多利亚女王的遗风

1600年意大利的玛丽·美第奇和亨利四世结婚时,穿了一件白底的礼服,从鲁本斯所绘的《玛丽·美第奇与亨利四世的婚礼》一画上,我们可以看到新娘衣服上面装饰着一层又一层的金线及彩色宝石,外加一条金色披纱。玛丽并不是引领了婚礼穿白色的时尚,在她以及与她同时代的人看来,她不过穿了一件金色的礼服。

1499年,法王路易十二和安妮结婚时,安妮穿了一件白色的礼服,以示她的纯洁。不过第一个穿着白色礼服和披纱结婚的女性是19世纪最著名的新娘:1840年结婚的英国维多利亚女王。虽然当时的媒体传播还不像今天这么发达,能让威廉王子成为世界的焦点,但是作为大不列颠联合王国的女王其影响自然非同凡响。婚礼当天,女王穿一件英国绸子制成的礼服,配有一条引起轰动的短披纱。一位新娘头顶披纱在当时是件新鲜事。维多利亚女王的披纱可以理解为对修女披巾的仿效:尘世的新娘也可以出现在神圣的祭坛前。不管怎样,维多利亚女王的新娘礼服成为人们狂热效仿的对象。

为白色婚纱铺路的是欧洲的白色时尚。法国革命后,整个欧洲时髦的女士都穿白色。这些革命女性穿一种没有腰身、无袖的衫裙,胸部以下有褶,胸部以上是低领设计。特别引人注目的是这种服装的面料,透明,由极薄的纱或者亚麻布制成。1800年左右歌德在他的《色彩规则》中描写了这种时尚:现在的女性们几乎普遍穿白色,而男性则穿黑色。白色的时尚被视为古典希腊式的,符合革命的资产阶级的价值观:自由、平等、博爱。

虽然这种希腊风格的服装流行的时间很短,但白色作为女式时装的色彩仍然保持了几十年,因为白色象征了穿者的社会地位,穿白色衣服的太太雇有佣人,什么活都不用自己做。也因此很多上流社会的家庭把白色的婚纱视为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

二战之后,随着中产阶级的崛起,人们在结婚礼服上的投入越来越多。大多数人只穿一次的婚纱就变成了白色,在此之前,人们希望婚纱还能够在其他场合穿着。实际上,维多利亚女王的婚纱在婚礼结束后又进行了加工,在以后还可以再穿。

中国人穿婚纱可以说源于一对大人物的婚礼——蒋介石和宋美龄。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婚礼在上海举行。

蒋介石穿黑燕尾服、白色衬衣、条纹西裤,扎银色领带,戴着雪白的手套。宋美龄穿白色长裙礼服,身后拖着银线绣花的白色长纱,手捧一束康乃馨。当天国内各大报上都登出了蒋宋二人的新婚照。照片上的宋美龄着白色婚纱,风姿卓越,光彩照人,令无数青年女子仰慕不已。此后,国内婚纱厂家相继建立,婚纱便在社会上广泛流行起来。如今在中国,几乎所有婚纱照中的新娘都身穿白色婚纱,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婚纱礼服成了每一位新娘第二重要的决定,仅次于挑选自己的丈夫。

如同蒋委员长婚礼的影响一样,在欧洲有了皇室的示范,人们就延续了用白色的长礼服做新娘服装的风俗。这样算来白色的婚纱时尚也不到两百年。

同类推荐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大约有十七八年了,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走得最多的是西部,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必知的导弹火炮

    必知的导弹火炮

    本书主要讲了导弹火炮知识。军事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强大和稳定的象征,在国家生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全面而系统地掌握军事知识,是我们每一个人光荣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进行国防教育的主要内容。
  •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节约用水科普读本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节约水资源是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是建设美丽家园的重要途径。
  • 天外来客:外星人与UFO大全集(超值金版)

    天外来客:外星人与UFO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书全方位集揽世界各地关于UFO的重要事件,以及尘封的UFO档案资料,多角度探秘UFO。故事体的叙述方式结合颇具冲击力的配图,将让星际迷们享受到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
  • 物质循环

    物质循环

    地球上的物质之间循环往复,维持着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与稳定。然而,由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的参与,破坏了物质循环系统的平衡,导致了地球环境的恶化。温度的升高,臭氧层的破坏,稀有动物的灭绝,海平面的上升,这些都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地球作为人类目前唯一的生存地,爱护地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让我们从生活中的小事出发,共同来保护我们的“母亲”——地球。
热门推荐
  •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换双翅膀飞翔

    小文学成长物语系列:换双翅膀飞翔

    在一次旅行中,都市公子哥儿裴嘉元遇到了深山里的采药娃儿张务工,两张几乎一模一样的面庞相遇,一段新奇大胆的人生故事就此展开。张务工在裴嘉元的极力怂恿下,答应两人互换身份,假扮对方。可是当他来到大都市,体验到了城市的繁华和“爸妈”的溺爱后,不愿再回山坳坳里受苦,设法阻断了与裴嘉元的联络……另一方面,裴嘉元在封闭落后的村子里饱受折磨,沉重的生活重担压在他身上,让他几乎支撑不下去。在他诅咒这穷山恶水的鬼地方时,一双瘦骨嶙峋的手伸向了他……无论在都市还是深山,总有一汪潭水倒影出他们的灵魂。互换身份的两个男孩各自经历了什么?他们能否突破心的樊笼,开始全新的人生?最终他们能否各归其位?
  • 闲情漫寄

    闲情漫寄

    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12月至2015年12月间的300多首诗词,都是古体诗。有古风,有近体;或展现社会生活,或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思,包罗万象,感情丰沛。
  • FBI犯罪心理

    FBI犯罪心理

    《FBI犯罪心理:美国联邦警察教你读懂犯罪心理》剖析犯罪者的内心世界,学会犯罪心理画像技术FBI是美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执法机构,它在打击犯罪和恐怖活动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战功赫赫。FBI一直站在犯罪心理研究和实践的前沿,他们的研究成果对身在不同领域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和帮助。本书结合真实、典型的案例,为读者介绍FBI从实践中总结出的犯罪心理知识。对犯罪心理学感兴趣的人们,都会对“连环杀手”异于常人的心理世界感兴趣。恶魔的内心世界是怎样的变态和扭曲?看过美剧《犯罪心理》的人,都会为FBI神奇的犯罪心理画像技术倾倒。犯罪心理画像师真的有那么神通广大吗?他们能像通灵者一样预言凶手吗?
  • 宦·难·江山

    宦·难·江山

    清人唐甄在《潜书》中曾这样描述宦官:“望之不似人身,相之不似人面,听之不似人声,察之不近人情。”在他眼中,这些太监似乎并不属于人类,他们佝偻着臃肿的身体,喘着畜生一样的粗气,远远地看上去根本就没有人的形状;他们的脸看上去完全没有人类的特征,非男非女的样子恐怖至极;他们的声音也不是正常的人声,嘶哑而尖细。这些太监的灵魂孤独而阴郁,不能以寻常的想法去揣摩他们的内心,他们似乎完全没有作为人的感情。如果说唐甄的这些话过于狠毒,那么他最起码还是说出了大多数人对宦官的直接感受。
  • 余生请各自安好0a

    余生请各自安好0a

    再相见时,已是八年之后!后来,夏如初才知道,这世上哪有什么注定,只不过为了再次相遇,有人在倾尽所有力气而已。这世上有一种想念,叫做,她将他写进回忆,他将她画进故事。
  • 陈氏幼科秘诀

    陈氏幼科秘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末世之诸神界

    末世之诸神界

    一颗神秘的黑色珠子,一个神奇的戒指,一场突如其来的末世,打开了一扇通向未知世界的大门。杀戮非我所愿,鲜血非我所好,但害我之人我必杀之,杀该杀之人便是我的道。
  •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草样年华:谁的青春不忧伤

    一场邂逅,打开了一个孤寂的心扉,是你让我逃离了围城般的寂寞。那场不快的恋爱之后,上天赐你予我,就这样我们邂逅青春的花季,情不知从何起,一往而深。一场苦恋,让我们许下了一场生死不离;无数的劫难,注定了你会让我为你穿上那件女人为之痴迷的嫁衣;想想一晃而逝的日子,我们得到的又是什么?前世恩怨烽火再起,今生的儿女情长,熟知仇恨何止?爱情在你我左右徘徊,生活在激发着我们的志,每一天都在不停的探求,探求那些不属于我们的下一秒
  • 亚瑟降临人间

    亚瑟降临人间

    男人用枪抵着她的脑袋,眼神睥睨,薄唇微启吐出三个字“叫爸爸!”求生欲使她双手紧紧抱住男人的大腿,饱含激情高声大喊。“爸爸!”
  •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党委中心组学习参考(2018版)

    本书共分五个部分,分别是中央重要会议与文件,收录了对2018年党委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重要文件和会议精神;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收录了2017年各次中央政治局会议讨论研究的内容;中南海讲座,收录了2017年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的内容,并用主讲专家的一些论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透视;2018政策热点解读,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学者对2017年及2018年一些新的政策热点的阐释和解读;国际形势与对外开放,收录了一些领导干部和专家对2017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阐述及对2018年国际形势、中国外交和对外开放事业的展望,有助于读者了解世界大势、把握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