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刘秀为大司马时,舍中儿犯法,军市令祭遵格杀之。秀怒,命取遵,主簿陈副谏曰:“明公常欲众军整齐,遵奉法不避,是教令所行,奈何罪之?”秀悦,乃以为刺奸将军,谓诸将曰:“当避祭遵①。吾舍中儿犯法尚杀之,必不私诸将也!”
【冯评】
罚必则令行,令行则主尊,世祖所以能定四方之难也。
【注释】
①祭遵: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性格耿直,严守法令,屡立战功。深受光武帝信任。
【译文】
汉光武帝刘秀(打败篡汉的王莽,即帝位,是为世祖)做大司马(管理军事的最高长官)的时候,有一回官府中的童仆犯法,军市令(军中交易场所的主管)祭遵(颍川颍阳人,封颍阳侯,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下令杀了他,刘秀很生气,命令部下收押祭遵。当时,主簿(掌管官府文书账簿的官员)陈副规劝道:“大人一向希望军中士兵行动整齐划一,纪律严明。现在祭遵依法办事,正是推广军令的表现啊!”
刘秀听了很高兴,不但赦免祭遵,而且让他担任刺奸将军。又对所有的将士们说:“你们要多防备祭遵喔!我府中的童仆犯法,尚且被他所杀,可见他一定是个公正无私的人。”
【冯评译文】
赏罚分明,军令才能够推行;军令畅行无阻,主上自然受到尊重。刘秀正因为如此才能平定四方的战乱。
【心读】
赏罚分明是一个领导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这体现了一种公平。有人说,“公平就是水平”。只有赏罚分明才能激发部下的工作热情,使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的聪明才智。从古至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中,赏罚分明者大都取得了成功,反之,则只能在失败和懊悔中叹息逝去的辉煌。
我们说光武帝之所以能推翻王莽的新朝,在西汉的废墟上重建东汉的辉煌,延续汉室天下二百余年,这里有很多因素,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原因就是他的赏罚分明。赏罚分明,意味着这位贤明的君主,对部下的要求是一致的,对部下的功劳是同等评价的,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以刘秀为中心的环境轻松、公平竞争的战斗团队。正是靠着这样一个无坚不摧的战斗团体,刘秀才在西汉末的纷争中脱颖而出,成为具备统一天下的势力之一。
实际上,在西汉末期,出现了大大小小的众多割据势力。这其中,有刘秀这样以汉室贵胄自居,以恢复汉室为己任的;也有以反王莽为名,实则浑水摸鱼的地方豪强;当然也有不满王莽改制带来灾难的农民起义军,继而被野心家利用。在这些割据势力中,刘秀的实力并不是最强的,那么为什么他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剪灭群雄,成功地夺取了天下呢?这里边有他“天时”的原因,利用自己的正统继承人的身份(据说刘秀是孝平皇帝的儿子)笼络人心,因为当时的形势是人心思汉。“人和”是刘秀手下的云台二十八将,在东汉的建立过程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们是邓禹、马成、吴汉、王梁、贾复、岑彭、杜茂等,没有这些人的鼎力相助,刘秀根本就无法立足,更别谈统一天下。那么,是什么能让这么多骁勇战将能团结在刘秀周围呢?是刘秀的个人魅力,也就是说他通过赏罚分明在众将中建立起来的公信力,成就了他的千秋大业。
古人讲:无信不以立。刘秀的赏罚分明,实际上就是讲“信”,一种说到做到的诚信度,而这种说到做到带来的是公平,是有章可循。众将都明白,你有了功劳,肯定会得到奖赏;有了过错,也难逃处罚。关键的一点是,这种奖赏和处罚是公平的,不以人情为转移;不会埋没功绩,不会忽略过错。在这种环境下,谁会不奋勇杀敌、建立功勋呢?有这样的领导人,哪个部属敢不上进呢?
所以说,对于一个集体也好,一个单位,甚至是一个国家,赏罚分明是一种英明的治理方式,也是成功的必要保障。
对于个人来讲,说到做到则更是成事之本。古时吴国王子季札挂剑,留下一段千古佳话。季札出使晋国,路过徐国,徐国国君宴请季札,席间徐君对季札所带佩剑十分赞许,流露出爱慕之情,季札看出徐君之意,就想慨然赠予,但因为季札还要出使晋国,而所带佩剑乃觐见时所必备,只好暂等几日,季札的想法是等出使归来,就将佩剑赠予徐君。不想,等季札出使归来,徐君已经去世,季札到了徐君坟前,将佩剑挂在其墓前,满足了徐君的愿望,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季札挂剑”。有人问季札:“徐君已死,你又未亲口允诺,又何必将祖传宝剑置于荒野?”季札答道:“虽未亲许,但徐君之意已明,我也在心里许诺,怎能不兑现自己的承诺呢?”
对一个已经死去的人,还这样信守诺言,难怪季札成为当时各国公认的贤德之人。正因为季札的贤名,各国十多年不进犯吴国。季札的守信成就了个人的名望,也为国家带来了安康,足可见古人对于诚信的看重。实际上,在现代社会,在人们内心对于诚信的渴望远远强于任何一个时代。一方面,社会风气被商品大潮冲击,社会诚信度降低;另一方面,人们对于诚信越发渴望。
说到做到,不仅会让人感觉到你的真诚守信,更会营造一种和谐的气氛,让与你交往、合作,甚至竞争的人感觉到你的一种能力。这是相当重要的一种资源。说到做到某种意义上证明你有能力,它是能力的象征。这种能力的象征,为你赢得尊重和信任,更会为你带来很多的机会,使你走上不断成功的良性循环。
如果你是领导,那么说到做到会让你的部下感到:你有能力,有水平,雷厉风行,也会感到你很公平。他们会真心地按照你的部署去工作,不会担心自己的成绩被忽视。他们会感觉在你的领导下,事业有前途,个人有实惠,你的领导能力会得到大家的认同,你的工作会得到大家的支持,相信你也会很快出业绩。若是说到却做不到,会让人对你失去信任,会让人感觉你没有能力,久而久之,你的命令就会失去效力,人们不再真心地贯彻,因为他们也不知道你所说的会不会做到。所以,为人领导者,必须出言谨慎,“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也就是为什么古人讲“军中无戏言”,“天子一言九鼎”的道理。上面所提的汉光武帝刘秀正是因为赏罚分明,说到做到,才赢得了众将的信任与支持,取得了天下。所以孔子说,“君子无信不立”。
如果你是商人,诚信更是你的经营之本和赚钱之道。我们都知道,在商场上,有一句话叫“无奸不商,无商不奸”,反映出在商业交往中确实存在的诚信问题。诚然,有些不法商贩或投机者存在坑害消费者甚至是相互欺骗的行为。但这种行为本身就折射出他的目光的短浅和缺乏运作大商业的战略头脑。这是一种小商人的短期行为,称不上真正的商人。我们都知道,在购买长期耐用品的时候,人们都会选择一些规模比较大、信誉良好的商家或企业的产品。人们关注的是产品的质量和它的售后服务,实际上影响人们购物指向的就是商家的诚信度。往往大的企业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也最能掏空人们的钱包,同时其自身也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和长远发展的机会。纵观世界成名的大企业,无不视信誉为企业的生命线,有时为了维护自身的信誉和保持在消费者中的诚信度,不惜牺牲暂时的、局部的利益。正是这种“大商人”的恢弘气度和战略头脑,保证了企业发展的后劲。像中国的百年老字号“同仁堂”“恒源祥”,用牢靠的品质和醇厚的服务味道打造了百年不衰的经久品牌。现在的“海尔”“联想”都是以信誉起家,不但在国内站稳脚跟,而且已走出国门,在海外赢得声誉。这都是成功的范例,更不要说国际大企业了。商人是分层次的,最终生存下来的都将是质量、信誉均优的高层次者。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说到做到”更是你的生存之本。普通人,本就普通,社会地位和占有的社会资源都处于相对的劣势,而这些又不是短期内能有较大改变的。所以,自我的修身就成为普通人换取社会认同的较好选择。古人敬佩“一诺千金”,尊重守信的人,对于诚信的追求某种意义上突破了身份的界限。在司马迁所写的《史记·游侠列传》中,守信成了侠士必备的精神气质,这种精神气质一直为后世的侠士所继承,也成为民间大众追求的德行之一,融入了中国民众的文化心理。
“说到做到”不是鼓励你什么都可以说,也不是说要承担起一切责任。“说”的必须是你能做到的,是你力所能及的。所以,说之前就要有思想准备,要能确信自己能做到。这同样是一种素质,反映了你的修养,也是诚信的一部分,切不可信口雌黄,惹火上身。
我们追求诚信,也就是在追求一种社会认同,是在完善自我的道德修养。这种道德的自我完善不仅将带给我们社会群体生活的融洽感,更多的是自我身心的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