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学校的老师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盲校教师不仅是盲学生的心灵工程师,是他们的人生导师,还是他们的光明和希望,是点亮他们心灵之灯的人。说他们是学生们的挚友、伙伴是对的,说他们是学生们的哥哥姐姐、父亲母亲、至爱亲朋也是准确的。其实,无论我们怎样夸奖他们都不为过。
在孟杰特教学校,有一支相当年轻的教师队伍。这些教师来自河北省各县、市,也有从全国其他地方来的。他们的收入不高,生活简单朴素,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和向往,就是把残疾学生培育成对社会有用的人,能自食其力、自立自强的人。
后天失明的教导主任
有谁从小康之家一下子跌落到穷困家庭?有谁从健全人一夜之间完全失明变成残疾人?想当年,鲁迅先生因为家庭的巨大变故,从小备尝人间艰辛和人情淡薄,发愤学习,最终以笔为匕首、投枪,与旧制度、旧人生决裂,成了一名文化斗士和文学大师。类似的厄运同样降落到了青年张建立的身上。
见到张建立,我怎么也无法把他与残疾人画等号。他面目清秀,皮肤白皙,中等偏高个子,长得十分英俊帅气,头发梳理得整洁照人,衣着匀称合体,藏蓝色夹克和西裤,黑色皮鞋,堂堂一表人才。要不是仔细辨认,我还真看不出来他是一个全盲人。他的举止已然是安详的。即便是安静地坐在那里,他也能让人内心安宁,心情愉悦。如果不是眼睛残疾,相信在他身边定会有成群结队的异性追慕者。
然而,苍天总是如此捉弄人。
张建立是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人,1981年出生。父母都是健全人。建立出生后视力正常,一直读到高中,突然发生视网膜脱落的变故,他的眼睛一下子看不见了。从此,他就一直退学在家,开始了漫漫的求医之路。突遭如此巨大不幸,张建立自己怎么也不能接受。他是全家人的掌上明珠,家里人感觉天都塌下来了。父母每天都避着他,为这事发愁,长吁短叹的,恨不能替他去生这场病,替他去受这份罪。那些年里,父母带着他出入于各级眼科医院。听说北京同仁医院治疗眼病最权威,父母二话不说,带上家里多年的积蓄,直奔北京。
同仁医院的专家建议做手术治疗。张建立全家似乎看到了光明的一线希望。
做一次手术疗程半年。医生用激光试图将脱落的视网膜打上去。视网膜脱落手术属于眼科大手术。医院采用的是微创玻璃体切割术,创口小,恢复快。医生使用套管针直接穿刺结膜和巩膜进入下玻璃体腔,建立起手术所需的三个通道,并在通道上安放临时用的套管,使结膜和巩膜的穿刺口保持在同一条线上,灌注管和手术器械均通过套管进入眼球,进行视网膜修复。
手术后,建立的双眼被包裹得严严的,在医院住了一个星期。自从突然失明后,有时候他的情绪失控,脾气变得非常暴躁,有时候又特别地自卑和消沉,认为自己看不见了,什么都不如别人了。于是,他逃避出门也不愿出门,逃避与健全人交流或交往,只想退缩到属于自己的狭小角落里。在住院治疗期间,他接触到的都是与自己相似的患者,大家都看不见,彼此在一起,有许多共同的体验和感受,他的心境才稍稍平静下来,开始变得开朗一些。
出院后又在家里休养了一个月,他都不敢出门去,既不能看书,也不能看电视剧,只能听听电视和收音机里的声音。也就是在那时,他第一次听到了茅盾文学奖的消息,知道这个奖项评选出来的都是一些最优秀的小说。
一个月后,去医院拆线、复查。视力没有恢复。
非常可惜,第一次手术失败了!视网膜未能复位。
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父母和建立都不甘心,又接连做了三次手术。每次手术,周期都是半年。手术期间家里人总是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建立。
然而,老天爷最终还是没张开眼。建立的视网膜始终没能复位。
一家人几乎都要绝望了!
这是怎样锥心刺骨的经历呀。整整两年,四次住院,四次满怀希望。家里几乎拿出了全部的积蓄,只为了还年轻的孩子一双明亮的眼睛,还给他一个光明的世界!
太可惜了!
当医生告诉他们,已经没有必要再做手术,就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医疗水平也无法将小建立的眼睛治愈时,一家人几乎全倒下了。他们的世界瞬间坍塌了!
失明,黑暗,这就意味着孩子将永远看不见外面的世界,身边的一切,包括再也看不见自己的亲生父母!这,怎能让人接受得了。
可是,你不接受又能怎样?
医生在手术伊始就明确告知,视网膜复位手术总成功率可达百分之九十,脱落的时间越短越容易复位成功,如果是七天之内的大多都能复位。可是,建立的视网膜脱落何止是七天,那是几十个七天!最好的治疗时机白白地错过了,连医生都表示,只能试一试。那是死马强当活马来医呀!如今,谜底揭开了:视网膜无法复位!
这样的诊断结果,就像一把冰冷的利剑,直刺人的心脏,让人内心流血,却不能哭泣。
“算了吧,孩子。这辈子爸妈养着你!”父母忍痛咬牙劝慰道。
那一瞬间,张建立觉得自己的眼泪从失明的双眼里流淌了出来。一生一世的眼泪,几乎都流尽了。
以后,以后或许再也不会有这样的伤悲,再无这样尽情流溢的眼泪了!
被宣告失明后,刚开始时,张建立很悲观,感觉这辈子自己就变成了个完全的废人了!
那段时间,真的非常难熬。家里人担心他会想不开,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来陪伴他,给他讲许多盲人自强的故事来劝慰他,希望他能够从苦难中重新站起来。
失明前,建立有自己远大的理想,他想当科学家去从事发明创造,也想当作家,去写出感人的故事。而现在,他的眼睛看不见了,他不知道自己还能干什么。他像一艘被飓风打坏了船舵的小舟,迷失在人生的瀚海里,找不到方向。
有一天,全家人在看邢台电视台的《同一片蓝天》节目。这是市残联与电视台合办的一档节目,专门服务于残疾人朋友,为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排忧解难。这天晚上,电视里播出了穆孟杰的事迹,介绍了穆孟杰从小离家出门,说唱坠子书,流浪卖艺,以后又倾尽家产办起了特教学校,为失明的残疾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听电视里介绍,穆孟杰年纪也不大,从小就失明,而人家并没有气馁更没有自暴自弃,相反,却在事业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这期节目深深地震撼了张建立,仿佛从无边的黑暗中为他撕开了一角的光明,又像是一阵东风吹来,重新鼓起了他的人生风帆。
“人家行,我就不行吗?人家从小就失明,我还是今年才失明的;人家都没念过书,我还念到了高中,难道我还不如穆孟杰吗?难道我的命运比他的还不幸还悲惨吗?”张建立一夜辗转无眠。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有一个坚定的声音正在从他的心底缓缓升起:
“我要去见见这位穆校长!我要去他的学校看看!”
决心已定,他把自己的打算告诉了父母。
听到儿子有走出门去的想法,父母无疑十分支持。看着儿子天天困在家里,愁眉苦脸的,他们也都快愁白了头。现在,他终于想迈出家门了。
这是2003年年底的事情。那时候,张建立的眼睛还有一些光感。到了第二年,他的双眼便完全失明,连光感也丧失了。冥冥之中,张建立觉得,自己同穆孟杰是“同病相怜”,二人都是由明眼人变成了盲人。他打听到了穆孟杰学校的电话,拨通了他的号码。
“喂,您是穆校长吗?”
“是啊。我是穆孟杰。”对方的声音亲切诚恳,让人感觉心里暖暖的。
在电话里,建立简单地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表达了希望去孟杰学校看一看的愿望。穆孟杰热情地邀请他,欢迎他随时到校来参观。
张建立姑姑的儿子自告奋勇,开着车带他去了平乡。
拉着表哥的手,张建立第一次“见到”了穆孟杰。穆校长爽快、热情、耐心的态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穆校长生活非常自信,丝毫没有自卑感。他给了建立很多的鼓励,让他感受到一股强劲的向上的力量。从与校长短暂的交流中,他第一次感受到了,盲人完全可以像健全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可以像健全人一样成功和辉煌。
建立在学校里转了转,发现校园很大。那时的特教学校,既招收盲学生,也招收健全学生,全校有五百多名学生就读。建立觉得非常新鲜,非常兴奋,决定也来这里上学,学那些盲人能掌握的也用得上的本事。
2004年年初,张建立正式成为了平乡特教学校的一名学生。以前,他拘囿在自我的小空间里,从未接触过这么多的残疾人,因此,当他第一次遇到周围几十位同学都同他一样,视力很差或双目失明,必须摸索着行走和做事的时候,也感到十分惊讶。原来,世间同他一样不幸,甚至比他还要不幸的人这么多!瞧他们一个个每天都乐呵呵无忧无虑的样子,自己为什么还要顾影自怜或者自怨自艾呢?
人皆有同心。在看到别人遭受的苦难时,自己身上的苦难似乎就会变轻一些。
张建立刚到特教学校,这是他第一次独自离家生活,周围的环境都是陌生的,他的心里感到害怕。但他从穆校长身上汲取到的力量和从同学身上感受到的新能量,都鼓舞着他坚持,坚持,再坚持。
他开始学走路。
第一次,不敢迈步,怕前面有东西会撞上,也怕地上有坑洼坎坷或别的物件,会绊倒、跌跤。他试着使用盲杖,一边探路,一边摸索着往前走。
当他真的迈出了第一步之后,事情变得似乎没那么可怕了。自己没有撞到人,没有撞上墙,也没有跌跤或绊到东西。一切安然无恙。地面平坦,盲杖很给力。他心里的畏惧一点儿一点儿地消下去。
借助盲杖,建立慢慢地学会了找路,学会了在黑暗中行走。他的心灵也逐渐宁静下来了。一个个日子从身边飞过,这里渐渐变成了他熟悉的地方。
学会了用盲杖走路,学会了自己洗漱、洗衣服、上厕所,他已经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了。毕竟,他曾经是个健全人,而且接受过系统的教育。
与此同时,他开始学习盲文。失明是永世不能改变的事实了,自己要阅读,要学习,就必须学会盲文。他在纸上摸索着,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手感,一次又一次地重复,去记忆那一个个的盲文点位和它们所对应的拼音。
半年过去了,他终于会拼读会扎针书写盲文,掌握了盲文阅读和书写的技能。
他修习的课程包括中医和按摩。这是盲人就业的主要渠道。学习中医是基础,可以帮助盲人了解人体医学、人体经络。而按摩则可以保健强身乃至治病,在社会上有很大的需求。张建立明白,盲人学会了按摩,就能鼓捣住自己,也就能靠着这一技之长来养活自己了。因此,他在学习上非常用心,特别肯下苦功夫。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立学习的内容不断增加。他甚至学起了电脑。这,对于盲人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甚至可以说是对盲人能力的一种极限挑战。一个眼睛看不见的人,要运用键盘,在电脑屏幕上打出成篇的内容来,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啊!
建立很有毅力。他一遍遍地练习触摸键盘。借助读屏软件的帮助,他可以及时知道自己敲下的是什么内容,也就可以不断地改正自己的错误。虽然打字的效率很低,但是,这毕竟是自己亲手敲打出来的,他对自己感到很满意。
学会了打字,他又开始学习上网。学着运用网络去搜索和查询自己需要的知识,及时了解社会上发生的新闻。
会上网,会看新闻,查资讯,他觉得自己虽然目盲,但是同这个世界并未脱节。古人说:“书生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他现在则是“眼睛看不见,能知天下事”。
是啊,谁说盲人不如健全人?健全人能够做到的,盲人同样可以做到。穆校长不是说过:我们盲人不比健全人少什么,我们不少腿不少胳膊也不少脑子,健全人能做到的我们都能做到。相反,有些我们能做到的,健全人却未必能做到,譬如在黑暗中看书。
——在黑暗中看书!对呀,健全人怎么能做到?
这,是穆校长的一大幽默。而他之所以这么说,其实是为了给盲生们鼓劲、提气,是要鼓励大家树立自信。
2008年,张建立的学习期满毕业。穆校长决定把他留下来任教。穆孟杰认为,盲人教师更能体会和理解盲人学生的心理,在教学和教育中更容易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也就更容易受到学生的认同,教会学生本领。因此,近些年来,他特别注意从学生中发现好苗子,用心培育,并同这些毕业生推心置腹地进行交流。年轻的李洁是新近留校任教的。张建立则是一位资格较老的留校生。
穆孟杰找到张建立,诚恳地跟他交流:
“建立呀,你今年就要毕业了,有什么打算?”
“还没有特别明确的打算。我想去石家庄或是北京,找一家按摩院做按摩,或者去找一所特教学校教书。”
“建立,你学得不错,成绩优异。你看,咱们这所学校,一没有政府拨款,二缺乏社会资助,这些年来一直就靠我一个人挣钱支撑,资金相当困难,也没有很多钱去外面请好老师。咱们学校可以说是一缺钱,二缺老师。既然,你也有当老师的打算,要不就留下来任教?”穆校长推心置腹地说。
留校任教?是啊,自己以前怎么就没想过呢?张建立一时愣住了,没有答话。
穆孟杰接着说:“建立呀,你留下来教书,学校每月可以给你开一千块钱的工资。等到将来学校条件好了,送你出去继续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