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300000002

第2章 老家的童年(1)

一、贤腰村

贤腰村的传说

在山西省晋南,汾河之东的黄土高原上,有一座叫贤腰的小山村。这村的东边约八九里处有座佛岭山,山势险峻。据说山上有座四五百年的古庙叫佛岭庙,外墙用石头砌成,远远望去有三四层楼高,气势雄伟。

这座古庙年久失修,无人打理,显得有些荒废败破。拂去厚厚的灰尘,仍能透露出当年的辉煌痕迹。

庙里有金光闪闪高大的佛像,还有涂着色彩的八大金刚塑像。庙宇琉瓦飞檐、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有精致的木雕、飞檐翘角的阁楼和戏台。听老人们说,庙里有个暗道,三四里长,可以通到山脚下的龙泉口,若把一只活鸡从庙里的暗道口投下去,鸡就在山脚下的龙泉口出来了。

这一带像一条巨龙,佛岭山是龙头,贤腰村是龙腰,往西再蜿蜒起伏五六里的驼腰村是龙尾。碰到大旱的年景,村里的人们为了求雨,就用轿子抬着龙王爷的雕像,在村里转几圈,再抬到龙泉口的小庙,给龙王爷叩头上贡,然后取来一小罐象征性的“神水”,用柳树叶沾着水,在村里各处洒一洒。有时,也真灵验,果然一两天就下倾盆大雨了。

村里村外

贤腰村处于龙腰的位置,地势平坦宽阔,是附近有名的粮仓,适合种植小麦、玉米、小米和大豆等农作物。田地都分布在东圪塔、西圪塔和场埝里几片平坦的地方。农民种地收割庄稼都用牲口车拉,现在也用上汽三轮和拖拉机等机械化的农具。不像附近其他村庄,梯田分布在七梁八沟的山坡上,道路弯曲窄陡,农民种地都靠手拉肩挑,艰辛异常。

在离村里东西沟较远的地方,有几座荒山和低洼地,长着茂盛的牧草和灌木,是人们放牧牲口的好地方。

贤腰村有四五十户人家,村庄坐落在东圪塔、西圪塔和场埝里之间的一片低洼地。村庄分东边村和西边村,村庄的前面是一条一两百米的深沟,沟里有果树、酸枣和灌木。沟的南边是村里的风水山,俗称“禁山”,山上长满了松柏树木,禁止任何人砍伐和放牧。沿着沟的北边是错落有致的院落和一排排土窑洞,也有砖瓦砌成的窑洞。

村子东西两头的沟里各有一口山泉,清澈见底,水味

甘甜,供人畜饮用。村西边离山泉两百多米的山坡上盖有一座庙,据村里老人们说,这座庙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是清朝乾隆年间邻近四五个村庄集资合建的。这庙其实是用砖瓦砌成的窑洞,有十多间,每间里面都有几尊一人高的菩萨大佛,供人们朝拜。西边有一个一两百平方米的戏台。每年的正月十五和八月十五都要演戏,邻近村的大人小孩都会来观看,村里也热闹起来,附近的小商贩、货郎担也都赶来,在庙旁边的空地上摆满了小吃、水果、玩具和日用品……

在村庄中间有个叫后十字的地方,有一个四五百平方米的水池,俗称“波池”,有两米来深,水池里的水都是靠每年雨季时的洪水流积储蓄形成的,经过沉淀可用来洗衣和牲口饮用。村里的孩子们夏天可以在池里游泳玩耍,冬天水面结冰了,孩子们又在冰上滑冰游乐。

槐树是村里的又一景观,几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都栽着槐树。在村里的广场和后十字的路口有几棵大槐树,根深叶茂,长得有七八层楼那么高,其裸露在地面的树根盘延上百平方米,村里的老人们都说不清是什么年代栽的,树干七八个人都围抱不住,树阴可遮盖一两亩地。高而茂盛的树枝上,有喜鹊和乌鸦做的窝。夏天,人们在树阴下乘凉休息,孩子们在树下捉迷藏玩耍。每年的正月和八月十五,村里的年轻人都会在大槐树下荡秋千。在离地面十多米的树杆上,绑上两根粗麻绳,下面用一根一米长的木棍把两根麻绳连起来,脚踩在木棍上,两手各抓住一根麻绳,可以一个人踩荡,也可以两个人一起踩荡,能荡到十来米高。据说荡秋千可以消灾,带来好运气,青年男女和孩子们都喜爱玩这种游戏。

村里还有一所小学,小学设在一座有三孔窑的院落里,一孔窑给老师食宿和备课用,另两孔窑做学生的教室。小学只有一个老师,教一至四个年级,有四五十个学生。老师是多才多艺的,要教一至四年级的所有课程,包括语文、算术、写字、珠算、图画、唱歌和体育,逢大的节日,老师还要教学生演戏、唱歌、说快板等文艺节目。村里人不管男孩、女孩都送到小学读书。村里人都对老师十分尊敬,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都愿意送些给老师。每年春节,学生们都会自发组织去老师家拜年。村里人把小学当成培养孩子学习文化知识的神圣地方。一些有点文化知识的人还经常到小学翻阅报刊杂志,了解国家的形势,小学就自然成了村里的文化宣传阵地。

听当地老百姓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曾一度设在离佛岭山十多里路的一个小山村里。朱德总司令经常出入在佛岭山一带,指挥八路军打日本鬼子。据说,朱总司令挑粮用过的一条扁担,丢在了佛岭山上,被当地老百姓捡到后收藏起来留作纪念。

二、周家

贤腰村虽然只有四五十户人家,却有七八种姓氏。据说,村里最早只有姓张的十多户人家,因为这里土地平坦肥沃,后来逐渐搬来了齐、周、段、乔、许、柏等姓人家。不知什么缘故,张姓人家慢慢衰落下去,现在只剩三四户了,其他几个姓氏人家繁衍发展也不快,一般也只有两三户。唯有姓周的人家人丁兴旺发达,已经到第七代了,现在是村里唯一的大姓人家,占了一半多的人口。

上顶子院

留在贤腰村的周姓人家,分布在八九个大院落居住。在村中心的上顶子院,住着周家辈分最高的一家人。住在上顶子院的周正忠六十多岁了,为人正直精干,一生勤劳务农,精打细算。他种的庄稼比别人种的长得好。他通常买来瘦小的牲口,精心喂养一年多就变肥壮高大了,再高价转卖掉。所以他家的日子过得很宽裕,从来没有缺吃少穿。周正忠五十岁开始和妻子一起吃素念佛,平时乐做善事,爱打抱不平。族人们都很敬畏他,有什么家庭纠纷或疑难,只要他一出来公断,大家都服服帖帖地遵照办理。在村里他也是很有名望的人,有什么纠纷也都会请他出来主持公道。听说二十多年前,村里的柏家人是很霸道的。柏家要把自家窑洞顶上的水道改从张家院子的窑洞顶上通过,张家人有意见,但争辩不过柏家人,张家人就请周正忠劝说,柏家人仍蛮横不讲理。周正忠一气就把此事告到乡公所公断,乡公所调查后一纸公文判柏家败输,柏家只好从自家窑洞旁另开挖隧道做水道,才把此事平息。

1942年前后的那几年,经常会有一些河南一带拖家带口的逃难人来,周正忠总把院子后边放干草的两孔窑洞腾出来给逃难人住。曾有一对逃难夫妇带着两三个孩子,得了传染病饿得躺在炕上起不来。周家老祖母心肠好,经常拿一些剩饭菜和草药送给逃难的人,逃难人跪着叩头作揖说:“村里人都不敢靠近我们,您老人家还送吃的给我们,老天爷会保佑您长命百岁的。”这些逃难人有的会住上几年,待荒年过了就回河南去了,也有的把女儿送给村里人家做童养媳或把妻子送给别人当老婆,换一口救命的饭吃。

在那荒年青黄不接的季节,村里每家都很困难,有的人靠吃谷糠度日,吃谷糠后大便拉不出来,就用手硬抠出来。周家有两户人家特别困难,一户是周正忠的本家侄儿,另一户是本家侄孙,都饿得走不动路了。周正忠看到他们后就说:“你们饿成这个样子,怎么不到我家来吃?你不懂得路吗?”就这样他们每天到周正忠家里吃两餐饭,挨到一个多月后麦子黄了,才算渡过难关。

上顶子院位居村中心的最高处,院子朝北有三孔土窑洞,朝西有三孔用砖瓦拱成的卷窑,朝南的空地栽一棵槐树,东边是用砖砌成的大门。院子外的东头有一盘石磨和圈羊的两个窑洞。院子背后是朝西的晒谷场和储放干草的两孔窑。还有果树园,果树园里有五六棵枣树,三棵核桃树,几棵苹果树和桑树。在村里,除了东边乔家财主的院子外,就数这院子像样了。

这院子的主人周正忠育有三儿两女,女儿都已出嫁,老大结婚后分家搬到下边院里另过,因讲究吃穿,不怎么勤劳,经常遭老人训斥。有次他穿成像要去走亲戚的样子在地里劳动,老人看不惯就说他没有庄稼人的样子。老大不服气还顶嘴,老人一气就打了他两鞭子,老大赌气出走,许久都没音信。过了半年多老大才托人稍信回来说,他在北京做生意。

老二和老三也已结婚,都和两位老人一起过。老二从1944年起就担任行政村公所的村长,行政村管辖十多个自然村,三千多人口,所以大部分时间都在外忙公务。老三从小爱当兵,十六岁就偷跑参加了阎锡山的部队,当了一年多兵又偷跑回家。家里人想赶快给他娶个媳妇可拴住他的心,可结婚后在家待了不到一年,又瞒着家人参加了八路军。

老二和老三结婚几年了,媳妇都没生育,妯娌两个都很想要个孩子。家里都是大人,妯娌俩闲着没事就商量怎么办。老二媳妇说:“我看先到本家兄弟孩子多的家里过继一个男娃来。”老三媳妇说:“你这个想法我赞同,但要找哪家的娃好呢?”老二媳妇说:“西边院二嫂家的娃好,二嫂人长得漂亮,又聪明能干,生了那么多娃,个个都长得白白净净,又聪明又乖巧。”妯娌俩就这样说定了。

说起西边院二嫂家,她男人叫周尚成,老实勤劳,整天默默无闻,近四十岁了,同妻子育有四男二女。村里人都说这家多亏二嫂能干,会当家。二嫂是村里有名的巧媳妇,心灵手巧,手脚麻利,家务、针线活样样精通:纺纱、织布、做衣服、纳鞋子做得又快又好,把整个家打理得井然有序。大女儿帮母亲纺纱、织布做针线活,大点的男孩帮父亲挑水、喂牲口、放羊、干农活。连孩子剃头理发也是二嫂亲自操手。那个年代,农村里人的衣服、鞋子和铺盖都是靠女人亲手做的,全家八口人,每逢过年,都能穿上新衣服,村里的女人都很羡慕佩服。

上顶子院妯娌俩说好要到西边二嫂家要孩子,开始时不好意思先开口,于是妯娌俩经常到二嫂家闲坐聊天,帮二嫂做些针线活。有天,妯娌俩笑着问二嫂说:“看你肚子又大了,快生了吧?”二嫂也笑着说:“已五个多月了,八九月份就要生了。”妯娌俩接着说:“看你家有六七个娃了,就送一个男娃给我们家吧!”二嫂笑着说:“那感情好,我还盼不得呢!你们就挑吧。”妯娌俩顿时心花怒放。她们心里早就盘算要挑那四岁的男娃双元子。妯娌俩就说:“那我们就要四娃双元子吧!”于是,就这样说定下来。

妯娌俩回到上顶子院给两位老人说起要娃的事,老人也都同意。祖母还说:“你们要慢慢地把娃哄顺了再带回来。”于是,妯娌俩天天到西边院二嫂家,跟双元子套近乎,陪孩子玩耍,带好吃的给孩子吃。双元子也嘴甜地搂着妯娌俩“小妈”、“三妈”地叫个不停。妯娌俩看到孩子已哄顺了,就顺势对双元子说:“上顶子院里有很多好吃好玩的,带你去好吗?”双元子眨眨眼,点点头。于是妯娌俩一个背着娃,一个在背后扶着回到上顶子院。

双元子刚到上顶子院,看到什么都很稀奇,又有很多好吃的,晚上妯娌俩轮流陪着睡,两天都不提回西边院。二嫂家不放心,第三天傍晚叫二女子偷偷到上顶子院看娃怎么样。二女子在上顶子院门外探头探脑看到双元子正坐在炕上吃东西,老祖母看到二女子来看娃就对着她大声说:“我家娃好好的,别来看。”二女子回去跟家里人说起看娃的情况,二嫂就说:“看来这娃被人家哄顺了,将来有福享。”

双元子在上顶子院,虽说有好吃好玩的,但没有伴一起玩,有时一个人在院子里转来转去,好寂寞的样子。老祖母就对妯娌俩说:“你们可要看好娃,不要叫他到西边院去,熬过一阵子就会安下心的。”等过了一个多月后,双元子也都习惯了上顶子院的生活,经常一个人自娱自乐。妯娌俩有时带双元子到西边二嫂家玩一会儿,他的两个哥哥就戏弄他说:“你是人家上顶子娃,快滚回去!”他也不吭气,照样跟他们一起玩耍,快到吃饭的时候,就回到上顶子院去。

妯娌俩都想要这娃做儿子,但又不好直说,都推说叫老人定吧。祖父考虑后说:“还是过继给老二吧!”这样大家都同意,不再说别的了。

三、送父南下

村长

说起这上顶子院老二,名叫周尚祥,已快三十岁了。他念过几年书,高小文化程度,在村里也算是有文化的人。自1944年加入共产党后,他就当选上民主行政村的村长,已有三年多了。他在家对父母很孝顺,在村里人缘也好,能给群众办实事,深受农民群众的爱戴。当父亲决定将双元子过继给他时,他自然乐意。在家时他也常带双元子去串门玩耍看热闹。村里人都说,这村长的儿子长得越来越像村长了,周尚祥听了心里甜滋滋的。小双元显得很得意,连走路也学他爸的样子。

同类推荐
  • 大雁

    大雁

    八年前的一个深秋的夜晚,月光满地。黄大发去村南的坟地里逮黄鼠狼,半路上,拣了一个孩子,一个尚未满月的孩子,粉嘟嘟的,胖乎乎的,在襁褓中蜷成一团,睡着了。这是一个男孩,美中不足的是,他长了一副“兔唇”。这是谁家的孩子?为什么将他扔了?这些对黄大发来说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快50岁的人了,一直打光棍,这回却白捡了一个儿子。还有什么比这更让他高兴的事呢?该给这个孩子起个名字了,黄大发想啊想,用了三天时间,给他取了个名字:满仓。
  • “空”之x幻想

    “空”之x幻想

    “空”是一系列独创的寓乐流超强的奇幻小说,是一部可以帮助人们提升自己,找到幸福的书。属于哲学科普,论道谈佛,写人类起源,诸神之战,时空穿越,星际旅行,英雄无敌,儿女情长。
  • 千古奸佞

    千古奸佞

    公元一九三八年元月,日本东京,新年的钟声还没有完全消失,帝国都城仿佛被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大街小巷都沉浸在一种近于病态的狂欢之中。原因很简单,就在二十多天前,也即一九三七年十二月十三日,帝国的军队攻破了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这是一个大胜利,要知道自打明治维新以来,征服这个隔海相望且幅员辽阔的古老国家,是帝国几代领导人的梦想,如今已然唾手可得,能不令天下臣民欢呼吗?有了中国这个资源丰厚的战略策源地,那么由帝国独霸整个亚洲也是指日可待的,于是,这个新年就有了别样的意义。
  • 天火

    天火

    "或轻读,或精读,方便舒适有所得亦小说,亦散文,完整人格无所失《有价值悦读:天火》是“有价值悦读”丛书之一种。汇集文坛奇人汪曾祺老先生毕生小说及散文经典作品。可谓一书在手,揽尽老先生的人生意趣、思想品格。本书的许多篇什,已被收进大中小学生教材。"
  • 职场现形记

    职场现形记

    天仁大学毕业后只身来到深圳找工作,应聘进入欢喜公司做布料推销员,不料虽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反倒被炒了鱿鱼;又应聘进入美国3A公司深圳办事处继续推销布料。天仁再次向鸿发公司推销成功,同时,与办事处首席代表丹妮互生爱慕。美国3A公司派来新的首席代表顶替丹妮,天仁被提拔为副代表。天仁的收入明升暗降,暗下决心自己创业。天仁结识日本商人日下部,接下一笔衬衣出口订单生意。天仁注册了自己的公司,周密安排,从美国3A公司购进布料原料委托鸿发公司加工生产出货后,赚得36万元,预备向美国3A公司辞职并向丹妮求爱。丹妮却嫁给了鸿发公司二代掌门人胡仲谋。天仁怀揣着要把自己的公司打造成一家跨国公司的大梦……
热门推荐
  •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重建巴别塔: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从西方现当代艺术和中国当代艺术两方面细致而深刻地论述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其中,西方现当代艺术选取了21篇文章,中国当代艺术选取了29篇文章,两者结合而来,将全球化时代的中西当代艺术的整体面貌一览无余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并且配以大量图片,图文并茂,是一部难得的学术著作。
  • 神武纪

    神武纪

    在这世间从来没有什么所谓的公平,也没有什么事实…事实并非真理…一切的一切都是假的…假的…我失去了一切,现在就连生命也要失去了我到底得罪了谁?面对这苍茫的天地,我又有什么资格挑战他们…或许我会死……人不超脱永恒,终究会死。但也要死得其所…我要在临死之前狠狠的报复一下,曾经欺凌我的人。狠狠报复…这片天地…天行之道,虽死不悔
  • 天命管家

    天命管家

    天命,何为天命?是虚无缥缈的天道决定了你的命运,还是人在一次次选择中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 得配本草

    得配本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逗趣萌妻之总裁爱

    逗趣萌妻之总裁爱

    她是A城慕家所有人的小宝贝,从来没有出现在大众视线。他是刚从京城来的第一集团总裁,高冷神秘,没有人知道他的实力到底有多大,惹了他的人都没有再出现过,一次搞笑的相遇,他遇见了她,从此有了一个小祖宗
  •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小故事大道理(全集)

    一书在手,尽览人生哲理;触类旁通,领悟成功真谛。一滴水,可以折身太阳的光辉;一本书,可以滋养无数的心灵。本书共收录近10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明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本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明伦汇编人事典睡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睡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爱我就放我走

    爱我就放我走

    重生不是她能够的选择的,那么当二年的皇后命结束的时候,就应该由她来抛开皇家的束缚,选择自己的人生了。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第一年(中国好小说)

    第一年(中国好小说)

    主人公小嫦,新晋级的妈妈。一位普通不过的女人,在生孩子后的第一年中,遭遇了许多平淡与重大。平淡到每日的奶瓶尿布,重大到一场无果的出轨……女性命途的分水岭往往从有了孩子开始。在孩子带来的新鲜与欣慰之下,许多家庭潜藏着说得出来,与说不出来的矛盾暗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