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0000000011

第11章 漏刻

漏刻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计时仪器之一,它是根据漏壶或箭壶中的水量变化来度量时间的。漏,指漏壶;刻,指箭刻,即标尺。漏壶用于泄水或盛水,前者称泄水型漏壶,后者称受水型漏壶。标尺用于标记时刻,使用时置于壶中,随壶内水位变化而上下运动。

漏刻在我国起源很早。梁代《漏刻经》说,漏刻起源于轩辕黄帝时,到夏商时广为应用。

古人认为漏刻的发明,是从观察容器漏水得到启发而设计制作出来的。最初,人们发现陶器中的水会从裂缝中一滴一滴地漏出来,于是制造出一种留有小孔的漏壶,把水注入漏壶内,水便从壶孔中流出来,再用另一个容器收集漏下来的水。在这个容器内有一根刻有标记的箭杆,相当于钟表上显示时刻的钟面,用一个竹片或木块托着箭杆浮在水面上,容器盖的中心开一个小孔,箭杆从孔中穿出,这个容器就叫做“箭壶”。随着箭壶内收集的水逐渐增多,木块托着箭杆也慢慢上浮,古人从盖孔处看箭杆上的标记,就能知道具体的时刻。

后来人们发现漏壶内的水多时流水就快,水少时流水就慢,这会影响计时的精度,就在漏壶上再加上一个漏壶,水从下面漏壶流出去的同时,上面漏壶的水会源源不断地补充进来,使下面漏壶内的水均匀地流入箭壶,从而取得比较精确的时刻。

漏刻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天文计时。中国古人认为,天文观测差之毫厘,会谬以千里。二是社会军事等重要活动要求遵时守法,使各种活动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史记·司马穰苴传》记载:春秋时期齐国大将军司马穰苴与监军庄贾约定第二天中午在军营门口相见。司马穰苴先赶到军中,立圭表、下漏刻等待庄贾的到来。结果骄傲的庄贾由于被亲戚朋友拉去饮酒,日过中午还没有到军营。司马穰苴就推倒表杆、关掉漏刻,开始对军队下达命令。等到庄贾赶到后,执法如山的司马穰苴就把他杀了。

后来,漏刻的精确度不断提高。在西汉中期,我国漏刻的精确度就高于14世纪欧洲的机械钟。东汉时,我国漏刻的日误差大都在1分钟以内,而欧洲直到1715年机械钟的精确度才达到日误差几秒的数量级。

我国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有关漏刻的富有诗情画意的章句。如唐代诗人李贺写道:“似将海水添宫漏,共滴长门一夜长。”在机械钟表传入中国之前,漏刻是我国使用最普遍的一种计时器。

同类推荐
  • 中国人的吃

    中国人的吃

    有人说中国的文化是饮食文化,西洋文化是男女文化,可见中国人是最讲究吃的,古代即有“民以食为天”的谚语。中国是出美食家的国度,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令全世界惊叹。孔子堪称第一位美食家,他率先提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口号。本书作者从个性化的角度,对中国人的饮食进行了剖析,力图透过饮食看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对历史上和现实中的各种菜肴、小吃作了生动的描述,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休闲读物。
  • 中国文化博览2

    中国文化博览2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便在延绵不绝的历史长河中找寻着未来的方向。作为大自然中的一个个体,为了求得生存,人类更是与自然界进行着永无休止的斗争。而工具的产生为人类开启了一扇通往科技文明的大门。栖息于神州大地的炎黄子孙是人类最早的远古居民之一,其中已知最古老的属现在云南省境内的元谋人,他们生活的时代,距今约170万年。在那个时候,他们已学会制造石器和使用火,我国发现最早的工具就是他们使用的刮削石器。这一时期也就是史学界所称之的“旧石器时代”。
  •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本书为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文史学者刘梦溪的学术精选文集。全书以现代学术和文化的反思与展望为论述中心。
  •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大国关系与文化本原

    本书内容包括:大国文化要义、西方外交文化本原、俄罗斯外交文化本原与战略文化变化趋势、日本外交文化本原、中国外交文化本原。
  • 岁时节俗

    岁时节俗

    民俗文化是产生并且传承于民间的、世代相袭的文化事项,具有集体性、地域性、变异性、传承性、规范性等基本特征。民俗文化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贯穿于每一个人从生前到身后的全过程,包括物质生产民俗、物质生活民俗、人生礼仪、民间信仰、岁时节日民俗、社会组织民俗、民间文学艺术等等。这种最日常生活化的图景,体现出绵延不绝的世代传承,唱响起生命热力的动人弦歌。
热门推荐
  •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他们这样说:中外著名教育家格言选

    本书所汇集的教育格言是从古今中外教育家中选取的100位教育家教育智慧的结晶,摘选了反映他们对教育问题的智慧感悟的格言700余则。这也是他们教育人生的心声——构筑成了反映其智慧结晶和人生心声的教育格言。
  • 幽创世间

    幽创世间

    楼台细雨漫落,幽幽残风,仿佛欲洗净世间情殇。当泪水浸润了瞳仁,才发现,一切却是血雨腥风。天涯无垠,犷茫之中,书不尽儿女柔殷。嘲苦旷达,碧觞饮尽,乾坤荡尽英雄情怀!
  • 虫之语

    虫之语

    这是一个田野里小虫子的故事,作者用微观的视角、拟人化的手法讲述小虫子默默和它的朋友们的日常生活。默默是一只平凡无奇的小虫子,它和它的虫子家人、朋友、同学、邻居、来访的流浪歌手等,在田间、地头、大树上、河流、池塘、村庄等不同地方发生了很多有趣的故事。这是一系列关于如何建立友情、学会分享、尊重劳动、面对自己的缺陷、信守承诺、追求公正、面对误解等的成长故事。这些故事能让孩子们在懂得人生道理的同时学会用微观视角观察大地和泥土,爱上大自然。
  • 从遮天开始的旅途

    从遮天开始的旅途

    诸天万界风平浪静,一个少年意外穿越遮天,熟知剧情的他又能做到哪一步呢?——分割线——又名《回忆那些年看过的小说》(中二版)PS,点进去,你一定会后悔的。
  • 呆萌配腹黑:竹马么么哒

    呆萌配腹黑:竹马么么哒

    一个呆萌乖巧,一个腹黑傲娇。她见到他的第一眼,便认准了他。“帅墨,帅墨……”“……”
  •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益智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二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晴空蓝兮温情治愈作品合集(共六册)

    晴空蓝兮温情治愈作品合集(共六册)

    晴空蓝兮经典重现典藏只属于你的美好,致那些正在等待爱情以及寻爱路上的人们。你走过许多地方的路,行过许多地方的桥,那么,有没有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肖颖心里有一个人,而那个人,不是叶昊宁。然而白衣胜雪,终被漫漫烟尘淹没,从此脱离她的世界。最初,她只是将叶昊宁当做救赎。谁知,他带给她的,却是一方真真切切全新的天地。你的生命中总会出现一个人,给你最绵长的温柔,给你最隽永的守候。
  • 梨园记

    梨园记

    《梨园记》由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梁鸿鹰主编。选录了当代知名女家阿袁在国内著名文学期刊上发表过的中短篇小说8篇,其中包括全国获奖的小说。阿袁的作品被人称之为“携带着古典诗词般地迷离”,是个典型的学院作家,在小说的“谱系”上,又与张爱玲、钱钟书、白先勇等一脉相承,小说就像莲藕,又像拔丝苹果,总能带起千丝万缕的历史文化记忆。
  • 毁灭

    毁灭

    宋刘村东南角那个园子,叫南园,是民国家老辈上的,到民国这一辈,就归公了。园里有好多树,香椿、国槐、楸树、枣树、马尾松、皂角树,那崖头边上,是一溜洋槐,树上住满了成群的鸟儿。崖坡上,爬满了月季。崖下,从西面来一款款河水,哗哗流淌,在园子里听得清脆悦耳。园子靠北,有一座不大的假山,翠竹婆娑。山脚下,有旧时长廊,雕梁画栋,黑瓦飞檐,连着一八柱凉亭,从那斑驳的漆柱上,可见得这园林的沧桑。亭内有石桌、石墩,坐那里,见得河水绵延南去,遇断崖涡漩东流。
  • 靖康传信录

    靖康传信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