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府元龟》卷168《帝王部》:“开成元年十二月,敕河东每年进蒲萄酒,西川进春酒,并宜停。”
这些诏令,是并州生产优质葡萄酒的最好旁证。
唐代诗歌是唐文化中最耀眼的领域,涉及到社会方方面面,其中不乏赞美并州葡萄酒的诗歌。
刘禹锡与葡萄酒
赞美葡萄酒的唐诗中,最著名的当是刘禹锡的《葡萄歌》,其云:
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蒿。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歧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接,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50}
由此诗可见,刘禹锡不仅写了种植葡萄到收获葡萄的全过程,而且自豪地描述当地“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酿之成美酒,令人饮不足。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可见到了刘禹锡生活的唐代,葡萄与葡萄酒的种植、酿造技术已经在并州汉人中流传,马乳葡萄酒档次很高,借东汉孟他以一斗葡萄酒换取凉州刺史的历史掌故,反映出世人对并州葡萄酒的珍爱和并州葡萄酒受人欢迎的程度。
这首描写唐代并州葡萄酒生产的诗,于1869年被特奥斯.桑普森(Theos.Sampson)译成英文{51},传向西方。
刘禹锡还在《和令狐相公谢太原李侍中寄蒲桃》的诗中写道:
珍果出西域,移根到北方。
昔年随汉使,今日寄梁王。
上相芳缄至,行台绮席张。
鱼鳞含宿润,马乳带残霜。
染指铅粉腻,满喉甘露香。
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
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
惭非末至客,不得一枝尝。{52}
此诗再次提及马乳葡萄何等地甜香可口,太原李侍中不远万里,作为珍贵礼品送给朋友,说明马乳葡萄是太原有名的特产,而且是酿造高级葡萄酒的重要原料,用这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酝成十日酒,味敌五云浆。咀嚼停金盏,称嗟响画堂”。这是多么令好酒之徒垂涎三尺、酒不醉人人自醉的琼浆玉液啊!
白居易与葡萄酒
白居易,是所谓“天下谁人不知君”的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人物,他与刘禹锡是同时代人,又同样熟悉并州,他也在《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诗中明确记述了并州葡萄酒天下闻名的事实,略云: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胡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袴,军醉感单醪。
将校森貔武,宾僚俨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53}
白居易在“燕姬酌蒲萄”后面特地加了注释:“葡萄酒出太原。”表明太原是葡萄酒的重要产地,太原生产的葡萄酒是天下最好的葡萄酒。
一直到元代,太原葡萄酒还享有盛名,《元史》卷19《成宗纪二》记载:成宗元贞二年(1296)三月,“罢太原、平阳路酿进蒲萄酒,其蒲萄园民恃为业者,皆还之”。说明从唐代到元代,并州的葡萄酒一直是贡酒,许多人专以经营葡萄园维持生计。
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政府供职17年,他所著的《马可波罗行记》第一○六章《太原府国》专门记载太原葡萄酒说:“都城甚壮丽,与国同名,工商颇盛,盖君主军队必要之武装多在此城制造也。其地种植不少最美之葡萄园,酿葡萄酒甚饶。契丹全境只有此地出产葡萄酒,亦种丝养蚕,产丝甚多。”{54}
本世纪,法国学者童丕先生研究,山西的葡萄种植业,是粟特人的遗存,一直到元代,山西仍是全国最大的葡萄酒生产地{55}。
2002年,法国著名中亚考古学家葛乐耐教授和黎佩兰博士一行六人来太原参观虞弘墓石堂,午餐时,笔者专门为法国客人准备了清徐县特产柔丁香葡萄酒。葛乐耐教授饮酒后大加称赞,说此酒尽管掺杂了丁香花的味道,但仍旧保持了古代粟特人的标准葡萄酒味道,此种味道的葡萄酒因为造酒方法的改变,现在已经在中亚和欧洲绝迹。此酒加上柔丁香味,不仅味道特异,而且更觉回味无穷。
事后,笔者去清徐县寻找清徐葡萄酒的来龙去脉,拜访了柔丁香葡萄酒品牌创始人、国家一级品酒师鲍明镜老先生,听他介绍:清徐以前的葡萄酒历史悠远,是传统的红葡萄酒,现在的柔丁香葡萄酒出自他的手,这是他大学毕业分配清徐后研制的配方,就是在传统葡萄酒配方中又添加少许丁香花味道,这种酒试制成功后,得到人们广泛好评,逐渐代替了传统的葡萄酒,成为清徐葡萄酒的品牌。
此话与本书主题离远了,只是一个小插曲,还是书归正传吧。
参考文献与注释
①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山西考古四十年》,山西人民出版社,1994年。
② 《史记》卷15《六国年表》,第750页。中华书局标点本。以下“二十四史”通用中华书局标点本。
③ 《汉书.武帝纪》:(元封五年冬)“初置刺史部十三州。师古曰:‘《汉旧仪》云初分十三州,假刺史印绶,有常治所。常以秋分行部,御史为驾四封乘传。到所部,郡国各遣一吏迎之界上,所察六条。’”《资治通鉴》卷21:“上既攘却胡、越,开地斥境,乃置交趾、朔方之州,及冀、幽、并、兖、徐、青、扬、荆、豫、益、凉等州,凡十三部,皆置刺史焉。”西汉后期,诸州已有实职,称州牧,如《汉书.成帝纪》:“(绥和元年)十二月,罢部刺史,更置州牧,秩二千石。”《汉书.王莽传中》:“乃遣并州牧宋弘、游击都尉任萌等将兵击匈奴,至边止屯。”《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字细侯,扶风茂陵人也。高祖父解,《前书》云,解字翁伯,河内轵人,徙茂陵也。武帝时以任侠闻。父梵,为蜀郡太守。伋少有志行,哀平间辟大司空府,三迁为渔阳都尉。王莽时为上谷大尹,王莽改太守为大尹。迁并州牧。……(建武)十一年,省朔方刺史属并州。帝以卢芳据北土,乃调伋为并州牧。”
④ 《后汉书.郡国志》:“晋阳,本唐国,有龙山,晋水所出,刺史治。”
{5} 2009年暑假期间,笔者陪牛津大学副校长罗森教授在山西考察,曾在侯马逗留四五天,专门考察晋侯墓地和周围同时期墓葬出土的这种佩饰,从大同返回太原后,再次去省博物院考察这种佩饰。罗森教授认为:从形状和颜色看,与西亚同时期甚至更早时期墓葬所出土玛瑙佩饰完全相同。但是如果能做一个成分分析或者检测,证据就更充分了。
{6} 据《晋书》卷62《刘琨传》,306-316年,刘琨被任为并州刺史,力挽狂澜,抚和戎狄,坚守并州十年。又见《元和郡县图志.太原府》。
{7} 见《晋书》卷101~卷128,诸《载记》。
{8} {9} {10} {11} 《北史》卷6《齐本纪上.高祖神武帝》,第217页、第222页、第224页、第229页。
{12} 《北齐书》卷8《幼主纪》,第113页。
{13} 《北史》卷7《齐本纪中.显祖文宣帝》,第246页。
{14} 《北史.齐本纪》:北齐实际为6帝,连改国号前的高欢、高澄,共是8帝,即神武帝、文襄帝、文宣帝、废帝、孝昭帝、武成帝、后主、幼主,其中在晋阳即位的有废帝、孝昭帝、武成帝、后主。在晋阳驾崩的有神武帝、文宣帝、废帝、孝昭帝。
{15} 《北史》卷7《齐本纪中.显祖文宣帝》,第243页。
{16} 《周书》卷40《宇文神举传》,第715页。
{17} 《隋书》卷56《宇文弼传》,第1390页。
{18} 《魏书》卷30《安同传》,第712页。
{19} 《北史》卷1《魏本纪》,第32页。
{20} {21} 《北史》卷2《魏本纪》,第68页、第49页。
{22}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四,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页。
{23} 赵万里:《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图版四八四,科学出版社,1956年版。
{24} 唐耕耦、陆宏基编:《敦煌社会经济文献真迹释录》第一辑,书目文献出版社,1986年,第40-41页。
{25} 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外篇第四,中华书局,1962年,第310页。
{26} 《资治通鉴》卷94,中华书局,1982年版。
{27} 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太原北齐贺拔昌墓》,《太原考古》,山西古籍出版社,第194~209页。
{28} 荣新江:《北朝隋唐粟特人之迁徙及其聚落》,《国学研究》第6卷,第62~63页;荣新江:《隋及唐初并州的萨宝府与粟特聚落》,《文物》2001年第9期。
{29} 陈寅恪:《元白诗笺证稿》,第120页,三联书店,2001年。
{30} 葛承雍:《唐韵胡音与外来文明》,第44~59页,中华书局,2006年。
{31} 张星烺编著、朱杰勤校订:《中西交通史料汇编》一,中华书局,2003年,第130页。
{32} 桑原骘藏:《隋唐时代来往支那之西域人》,《桑原骘藏全集》第2卷,东京,1968年。
{33} 荣新江主编:《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14页。
{34} 《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16页。
{35} 《从撒马尔干到长安:粟特人在中国的文化遗迹》,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4年,第144页。
{3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北齐东安王娄睿墓》,第31页,文物出版社,2006年。
{37} 《太平广记》卷248《赵小儿》。
{38} 《魏书》卷109《乐志》,第2828页。
{39} 《隋书》卷14《音乐中》,第331页。
{40} 《魏书》卷114《释老志》,第3036页。
{41} 【梁】释慧皎撰,汤用彤校注:《高僧传》,中华书局,1992年版,第413页。
{42} 陕西省考古研究所:《西安发现的北周安伽墓》,《文物》2001年第1期。
{43} 杨军凯:《西安北周史君墓石椁图像初探》,北京“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论文,中国国家图书馆,2004年4月23~25日。
{44} 马玉基:《大同市小站村花疙瘩台北魏墓清理简报》,《文物》1983年第8期;夏鼐:《北魏封和突墓出土萨珊银盘考》,《文物》1983年第8期。
{45} 见孙机:《唐李寿石椁线刻〈侍女图〉、〈乐舞图〉散记》,《中国圣火》,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第211页。
{46}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年、太原是考古研究所:《太原王家峰北齐徐显秀墓发掘简报》,《文物》2003年第10期。
{47} 张庆捷:《唐代薛儆墓线刻人物》,《唐代薛儆墓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48} 周天游辑注:《续汉书》卷5:“扶风孟他以蒲萄酒一斛遗张让,即以为凉州刺史。”
{49} 柳宗元:《龙城录》,《古今说部丛刊本》卷2。
{50} 《全唐诗》第十一册,卷354《刘禹锡一》,中华书局,1960年版,第3963页。本书引《全唐诗》皆用该版本,不再详注,特此说明。
{51} 【美】谢弗著、吴玉贵译:《唐代的外来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313页。
{52} 《全唐诗》第十一册,卷362《刘禹锡九》,第4090页。
{53} 《全唐诗》第十四册,卷475《白居易一》,中华书局本,第5182页。
{54} A.J.H.Charigron《马可波罗行记》全三册,第424页。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1954年。
{55} 童丕:《中国北方的粟特遗存——山西的葡萄种植业》,2004年,北京“粟特人在中国:历史、考古、语言的新探索”学术研讨会论文。载《中国汉学》第十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