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900000007

第7章 铸就卓尔不群的交际口才 (1)

“狼的力量只存在于狼群中。”

——吉卜林

一见如故的秘诀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之仗”,当一个人需要结识一个从未打过交道的陌生人时,也应该把这一过程当成一次不可忽视的挑战,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方面,可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对方的背景、经历、性格、喜好;另一方面,在对对方基本情况了如指掌的前提下,设想有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以不变应万变的心理准备。然后,在交往之中针对对方的特点有的放矢、投其所好,令其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从而成功赢得对方信任。

盛宣怀是晚清的一位大臣,他在拜见陌生的上级时,就非常注意了解对方的有关情况。一次,在李莲英的保荐下,醇王特地在宣武门内太平湖的府邸接见盛宣怀,向他垂询有关电报的事宜。盛宣怀以前没有见过醇王,但与醇王的门客“张师爷”过从甚密,从他那里了解到两个方面的情况:一、醇王跟恭王不同,恭王认为中国要跟西洋学,醇王则不认为中国人比洋人差;二、醇王虽然好武,但自认为书读得不少,颇具文采。盛宣怀了解情况后,就到身为帝师的工部尚书翁同NB051那里抄了些醇王的诗稿,念熟了好几首,以备“不时之需”。盛宣怀还从醇王的诗中悟出了些醇王的心思,毕竟“文如其人”。胸有成竹之后,盛宣怀前来谒见醇王。

当他们谈到电报这一名词的时候,醇王问:“那电报到底是怎么回事?”盛宣怀回答道:“回王爷的话,电报本身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全靠活用,所谓‘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如此而已。”醇王听他能引用岳武穆的话,不免另眼相看,便问到:“你也读过兵书?”“在王爷面前,怎么敢说读过兵书?不过英法内犯,文宗显皇帝西狩,忧国忧民,竟至于驾崩。那时如果不是王爷神武,力擒三凶,大局真不堪设想了。”盛宣怀略停了一下又说:“那时有血气的人,谁不想洗雪国耻,宣怀也就是在那时候,自不量力,看过一两部兵书。”盛宣怀真是三句话不离醇王的“本行”,他接着又把电报的作用描绘得神乎其神。醇王也感觉飘飘然,后来醇王干脆把督办电报业的事托付给盛宣怀。

醇亲王是盛宣怀的上级,他的接见关系到盛宣怀的前途与命运,因此盛宣怀花了不少的工夫来打探醇王的情况,对他的喜好、性格了解得一清二楚,为自己增添了不少信心。拜谒之时,盛宣怀句句话说在醇王的心坎儿上,使他觉得这个人很合自己的胃口,于是很快对他委以重任,盛宣怀的未雨绸缪帮了自己的忙。

在与陌生人接触的过程中,我们还可以通过赞美对方或诚恳谦逊地介绍自己,以真诚感动对方,尽可能地拉近彼此情感和心灵的距离。

著名作家张恨水有一次应邀到成都大学作演讲,他是这样开头的:今天,我这个“鸳鸯蝴蝶派”作家到大学里演讲,感到很荣幸,我取名“恨水”不是什么情场失意,我取名“恨水”是因为我喜欢南唐后主李煜的一首词《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胭脂泪,留人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我喜欢这首词有“恨水”二字,我就用它作为笔名了。

作家在青年人眼中往往是一种孤僻严肃、深不可测的形象,张恨水更是因为他的笔名引起人们的种种猜测。因此,他在演讲的时候以解释自己的名字作为开场白,短短的几句话既澄清了听众心中的迷雾,又使这些青年学生为大作家的纯朴、坦率而折服,可谓一举两得。

变化的答茬儿,能使谈话活跃起来

为说不好话而苦恼的人诉苦说:“不知道应该说什么好。”在众人前讲话时,有必要考虑必须说的内容;但在通常的会话中,考虑“说什么好”,不如先考虑“对方要听到什么”。要了解对方关心什么事情,要知道其最在意的是什么,以此为焦点进行探听,就能够满足对方要求。这个时候,能够发挥威力的是答茬儿。如果掌握了答茬儿的技巧,你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引出或是终止对方的话题了。

休息日次日是人们想要了解休息日所发生的事情的日子,设想一下你与同事的对话。

“昨天真刺激哟!雨中上山,真不得了……”

“你呀,下着雨上山是不行的哟。以后注意吧!”

这样就打击了对方想要说话的情绪,正好像他刚要进门,眼前嘭地一声,有人把门关上一样。不受人喜欢或是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人,常有爱答茬儿否定对方的倾向。人们在自己充分了解事由或做专门的工作时,容易发生打断对方话语的情况,说“那样的话是不对的”,“和我所听到的不一样哟”,等等。这样一来,谈话就不能向前发展了。如果发生几回这样的事情,渐渐人们就不愿同你交谈了。在同样的条件下,如果改变一下答茬儿的方式,比如:

“昨天真刺激哟!雨中上山,真不得了……”

“嗯,那后来呢?”

“飞也似地进了山上的小木屋。小屋子里挤满了人。”

“然后……”

“贴身的衣服也湿透了……”

这样,话就会延续下去。

听者的简单答茬儿用语有:“于是”、“其后”、“因而”等。此外还有下列答茬儿的词语。

同感的答茬儿:“的确”,“诚然如此”,“我也是那样想”,“实在是”等等。

同情的答茬儿:“不得了啊”,“辛苦啦”,“真危险哟”,等等。

喜悦的答茬儿:“那真愉快啊”,“实在有趣”,等等。

这只是一些例子,其实,我们在无意识地使用着各种各样的答茬儿词语。倾注感情的有变化的答茬儿,可以使谈话持续性地进行下去,因此你在今后要有意识地使用它。

尊重,也是一种征服

俄国作家屠格涅夫有一次在街上散步,一个穷人走过来向他乞讨。他伸手到口袋里摸了好一会儿,抱歉地说:“兄弟啊,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我没带吃的东西出来,钱袋也丢在家里了。”那人突然紧紧地拉住了他的手,连声说:“谢谢您,谢谢您!”屠格涅夫既惭愧又惊异地问:“你谢我什么呢?”那人回答:“我原来只是想找点东西吃了以后就去自杀,没想到你称我为兄弟,给了我活下去的勇气!”

一声“兄弟”竟然唤起了一个绝望的人求生的勇气,屠格涅夫的言行何以有这么大的力量呢?这是因为他的言行之中包含了任何一个正常人都需要的东西——自尊。

自尊之心,人皆有之。人们一旦投入社交,无论他的地位、职务、成就高低贵贱,无不关心外界对自己的评价。由于来自外界评价的性质、强度和方式不同,人们会相应地做出反应,并对交际过程及其结果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通常的规律是:尊之则悦,不尊则哀。换言之,当得到肯定的评价时,人们的自尊心理得到满足,便会产生一种成功的情绪体验,表现出欢愉乐观和兴奋激动的心情,进而“投桃报李”,对满足自己自尊欲望的人产生好感和亲近力,采取积极的合作态度,交际必然向成功的方向发展。反之,当人们不受尊重,受到不公正的评价时,便会产生失落感、不满和愤怒情绪,进而出现对抗姿态,使交际陷入危机。

尊重是一种征服。有这样一个例子:

某校在评定职称时,由于高级职称的名额有限,一位年龄较大的教师未能评上。因为评选工作是保密的,这位老教师便向一位负责职称评定的副校长打听情况。副校长考虑到工作迟早要做,便和这位老教师促膝交谈:

校长:哟:老×,什么风把你给吹来了。

老师:校长,我想知道这次评高讲我有希望吗?

校长:老×,先喝杯茶,抽支烟。我们慢慢聊,最近身体怎么样?

老师:身体还说得过去。

校长:老年教师可是我们学校的宝贵财富,年青教师还要靠你们传帮带呢!

老师:作为一名老教师,我会尽力的。可这次评定职称,不知道能否……?

校长:不管这次评上评不上,我们都要依靠像你这样的老年教师。你经验丰富,教学也比较得法,学生反映也挺好。我想,对于一名教师来说,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你说呢?

老师:是啊!

校长:这次评职称是第一次进行,历史遗留的问题较多,可僧多粥少,有些教师这次暂时还很难如愿,要等到下一次。这只是个时间问题。相信大家一定能够凉解。但不管怎样,我们会尊重并公正地评价每一位教师,尤其是像你们这些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的老教师。

……

老教师在告辞时,心里感觉热乎乎的,他知道自己这次评上高讲的希望不大,但由于自身得到了别人的尊重,成绩受到了别人的肯定,用他对校长的话讲:“只要能得到一个公正的评价,既使评不上我也不会有情绪的,请放心。”

在社交场合上,无论是举止或是言行都应尊重他人,切忌以别人的隐私、过失、缺陷等“伤疤”为笑料,当众揭丑,换取无聊的笑声,自己寻开心。这种拿人取乐式的玩笑,根本不是好口才的表现,它虽然能表现你的“机智”,给人带来“哈哈”的笑声,但同时也带给受伤害的人烦恼和怨恨,严重地影响了人际关系和正常交往。

注意语言的附加意义

在语言交谈中,具有“附加意义”的词语,在运用时须特别谨慎,如果随意滥用,势必造成相反效果。尤其,在语言运用上,必须注意各种不同文化背景的语言差异。

例如,我们对同事、朋友、邻居说声:“吃过饭了吗?”“一大早要到哪里去呀?”谁都知道这是一种问候,是打招呼,会使人从心底感到亲切友好,但如果对象不对或地方不对,就会引起误解或不快。

比方说,同样是问这些话,在一些外国人听来,却会引起误解或不快。问他是否吃过饭了,对方会认为你准备请他吃饭;问他一早上哪儿去,如对方是欧美人,就会认为你多管闲事,从此对你敬而远之。

“你要多穿些衣服,别感冒了。”在我们听来是种关怀,但美国人听了会认为你是在指使他做什么,因此对你产生反感。在人际交往中必须对此特别注意。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荷兰总理和英国首相邱吉尔的“一句话会议”,可说是使用语言中附加意义的成功实例。

当时,荷兰本土被德军占领,荷兰流亡政府在伦敦设立总部,几天后,荷兰总理第一次会见英国首相邱吉尔。双方会面时,他只是友好地向邱吉尔伸出手并说了声:“Goodbye!”

就这么简短,说完转身就走。

邱吉尔却说:“先生,我真希望所有的政治会议,都如此简短而且切中要害。”

的确,作为一次政府首脑的会话,时间如此短暂,话语如此简短,恐怕是绝无仅有的。但仔细想想,荷兰总理在国土沦丧、人民遭受侵略者蹂躏的时候,对于一个流亡政府的总理来说,实在再没有比说“再见”两字更为合适的话了。

在这非常的时刻,一声“再见”所传达的信息,远比一篇冗长的演说更令人印象深刻。

另外,在许多场合,对方有意无意之间会给你透露一些较为隐晦的“附加”信息,遇到这种情况,要仔细聆听,方能破译。

有人走进你的办公室,然后对你说道:“我快要累死了!昨天、前天和大前天晚上,我都加班到十点钟才回家。我真的是累坏了!”你身为经理,那个人说的话中隐含的信息,也许是你应该知道的。

那个人想要传达的弦外之音可能是这样的:“我实在需要别人的帮忙,我知道公司雇用我做这个工作,是希望我自己一个人做,我担心的是,如果我对你说我需要帮忙,你会认为我没有替你做好工作,所以,我不想直接说出来,我只是告诉你,我现在的工作分量太重了。”

另一个隐含的信息可能是这样的:“上一次评估我工作成效的时候,提起工作态度的问题来,并且还说希望每个人都更加努力工作,现在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正在照着你的指示做。”

还有一个隐含的信息可能是:“我有点担心,怕保不住工作,遭到公司辞退,所以我希望你知道,我是个多么恪尽职守的职员。”

还有一个隐含的信息是:“我希望你拍拍我的肩膀,希望你这位上级主管对我说:‘我知道你工作很努力,我非常欣赏你的工作态度。’”

你应该能找出来“我实在是快累死了”这句话背后隐含着什么样的信息。

事实上,语言的附加意义,有时候要比语言本身更有力量。

美国有一位推销员伯特,有一次为了推销一套可供一座40层办公大楼用的空调设备,与建设公司周旋了几个月还是无法谈成。而购买与否的最后决定权,掌握在买方的董事会手中。

有一天董事会通知伯特,要他再一次将空调系统向董事们介绍。

同类推荐
  •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高效人生的12个关键点

    这本书为我们指出了核心问题之所在。就博恩·崔西所特有的风格而言,这绝对不是一本只会对你说“你也可以做到”这种话的励志类图书;你必须脚踏实地去实践。当你按照这套已经经过验证的体系去做的时候,你肯定会获得成功。最重要的是,这本书只能引导你实现个人抱负,而不能让你一夜暴富。如果你真正地把这套战略付诸实践,你必然会获得大量的财富。
  •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

    静下来,才能看见自己

    只有在心静的时候,我们内在的灵魂世界才能气清日朗,一草一木才能看得分明;而一颗充满浮燥的心,犹如使我们置身于迷雾之中,我们既不能真实地认识自己,也不能知道自己的位置,更不能看清我们所处的世界。除了那颗平静的“朝圣者的心”,我们手中紧握的财富、肩上背负的盛名、心头记挂的情仇都是浮云,不如放了自己,还心灵自由,用一颗初心去细细感知“现世安稳,岁月静好”。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
  •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活着就是要非同凡想:乔布斯的创新智慧

    乔布斯带给世界的不仅是苹果的产品,苹果电脑、iPod、iPhone,工业设计革命,更重要的是建立产业生态链。本书由乔布斯生命中的许多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彼此独立,自成章节。其目的不是总结,而是心灵的启发之旅,读此书让我们或是拿起工具进行实践,或是为自己找寻心灵的方向。
  • 不抱怨的人生

    不抱怨的人生

    当今世界,很多人都在抱怨,抱怨命运的不公,抱怨出身的寒微,抱怨人际关系难处,抱怨自己赚钱少,怨天怨地、怨社会,抱怨冷,抱怨热,怨刮风,怨下雨,怨……如果把我们一天到晚的抱怨整理出来的话。那恐怕要有一火车了。爱抱怨是影响人生的通病之一,抱怨的人并不是不善良,但是绝对不受欢迎。偶尔抱怨一次,还可能是某种情感的宣泄,也无不可,但是习惯性的抱怨而不谋求改变,这就不是聪明的人了。人活于世,挫折失败不可避免,抱怨只会磨灭你的斗志,所以。积极地直面人生,迎接挑战,这样你的人生才会绚丽多彩。
  •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

    国内哪所大学造就的亿万富豪校友最多?答案是清华大学。改革开放以来,清华大学培养和造就了84名亿万富豪,校友财富合计近3000亿。清华大学之所以培养出这么多超级富豪,主要是因为它独特的教育理念。严开编著的《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全面总结了清华大学的财富理念,试图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感染更多的人,让你能够通过对《在清华听的12堂财富课》的学习打开财富之门。
热门推荐
  • 俯仰千年

    俯仰千年

    一个凡人在一个妖艳的国度,最后才发现,原来穿与不穿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而在于自己坚定的内心。
  • 那和尚是驱魔师

    那和尚是驱魔师

    一个是皮痞坏的驱魔师,一个是做事一板一眼的修仙大弟子。机缘巧合下驱魔师穿越,二人相遇,上演了一出啼笑皆非小虐的剧情。
  •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合同管理与合同风险规避

    企业的法律风险大多随着企业规模和交易规模的扩大而被不断放大,必须通过事先安排或主动干预,才能以最小的代价去最大限度地降低法律风险造成的损失或其他消极影响。合同管理是企业法律风险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合同管理,必须是合同内容管理与合同行为管理相结合,以全面实现交易目的、降低法律风险。
  •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佛遗教经论疏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樱桃

    樱桃

    电影《樱桃》是旅日导演张加贝与近年来凭精湛演技赢得绝佳口碑的实力派演员苗圃的二度牵手之作。该影片采用纪实主义手法将其搬上银幕,由著名编剧鲍十撰写剧本,讲述了大山深处一个智障母亲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很多媒体被苗圃所扮演的母亲所感动,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不断落泪,并且表示,这是一部可以堪比《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片,非常值得推荐给一些80、90后的新人类看。
  • 不负君来不负卿

    不负君来不负卿

    "她是祸国殃民的妖后,他是推翻暴君仁政爱民的新帝。前朝破灭,她侥幸活命却沦为人人可欺的冷宫罪后。少时青梅竹马,再回首,却已分不清爱恨。他娶了别的女人做皇后,却夜夜将她压在下方被翻红浪,男人恨声道:“孟娴君,这些都是你欠我的。”孟娴君望着那个自己曾经爱到骨子里,说要将整个天下和她共享的男人,魅惑一笑:“晏惊弦,你我……两不相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魅颜狂杀

    魅颜狂杀

    她,腾龙集团大小姐,天生冷心冷情,无人能触其心思,却为血亲,不惜逆天改命,放弃一切。她,斗龙将府的痴傻小姐,空有一副好皮囊,却文不成,武不就,受尽世人嘲笑。一次时空的交错,一场命运的交叠,当痴傻无能的躯体注入冷漠强大的灵魂,将会绽放出怎样的璀璨光华。紫衣魅颜,血染衣襟,为护亲友、爱人,且看她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如何玄、武双修,立于这个世界巅峰、傲视天下!【片段一】“当凤凰的涅槃火焰燃遍整个炼狱,我愿在黄泉彼岸种满曼珠沙华,等你归来…”他的声音就这般突然的在她耳边响起,让她在不知不觉间,就已泪流满面。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这么一个人,就算你再痛、再怨,当他的声音在耳边响起时,余下的只有委屈。【片段二】“就算人是我杀的又如何!”高台上,她一脸桀骜不驯,“杀一是为罪,屠万是为雄。屠得九百万,即为雄中雄!今日我便是手染鲜血又何妨!”“你要以英雄自比么,你不配!你这个杀人魔!”台下一个声音尖叫,尖刻的声音刺痛了每一个人的耳膜。“哈哈!”这一刻她笑的张狂,“就算是杀人魔又如何,我说过胆敢以卑鄙手段伤我朋友者,我宿云夏定叫他生!不!如!死!”【片段三】鲜血飞溅,她站在人群中,脸上带着嗜血的笑容:“我说过伤我家人者,杀无赦!人挡杀人,天阻破天!”“宿云夏!宿府叛国通敌,今日你还要顽抗到底么!?”“叛国通敌?即墨永夜,这顶大帽子宿家承受不起!”宿云夏笑的讽刺,“功高震主便要除之么!?今日之事我已记下。他日,必毁了你的江山、乱了你的社稷!”
  • 猜火车

    猜火车

    正月初三,当所有的家庭都沉浸在浓浓的年意中时,虹的二哥和二嫂却将母亲送到了市里,送到了虹的家里。二嫂长得瘦小,皮肤也黑,说话时两只眼睛滴溜溜直转。她的娘家在陕南,当初是二哥出门打工时结识的她。二嫂说,她父亲打工遭遇了车祸,正躺在医院里,奄奄一息。二哥说,他这女婿都有五年没去过丈人家了,这回再不去,是怎么也说不过去的。私下里,他又对虹神秘地说,我要跟着媳妇儿,这么远的路,万一她一念之差不再回来的话,两个娃娃谁管啊?两口子急急忙忙说完,就把母亲丢给了虹,然后拎着大包小包坐上了火车。
  •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拓荒者的足迹:中国文化产业改革发展十年路径与政策回顾

    文化蓝皮书(产业)的10年堪称是“凿空”和“破壁”的拓荒之旅。作为文化蓝皮书(产业)的主编,本书作者亲历了中国文化产业从萌芽到现在的生机蓬勃、飞速发展,10年来,亲手撰写每年度蓝皮书的总报告,从长时段、全球视野俯瞰中国文化产业在历史、在世界的位置,他提出的政策建言屡屡为中央决策层采纳。中国文化产业从无到有的出生成长轨迹,在文化蓝皮书10年的总报告中,如此鲜明地呈现。10年,沉甸甸的脚步、艰难的转型、从最初“还处在转型过程中、总体图景相当破碎、发展前景却非常远大的产业”(首部文化产业蓝皮书总报告语),到“我们相信,坚冰已经打破,航道已经开通,中国的文化产业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必将创造新的奇迹”(第十部总报告语),本书真实呈现了中国文化产业10年发展现场。
  • 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一个重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我救赎

    一次刻骨铭心的经历,绝境重生的体验。从孤独绝望到挣扎反抗,重新认识人生。谨以此书,记录抑郁了的这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