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0900000002

第2章 东方人脱衣服,西方人穿衣服(2)

再以黄金分割律为例。它是西方的毕达哥拉斯发现的,在音乐和美术上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发现者毕达哥拉斯既不是音乐家,也不是美术家。东方在毕达哥拉斯之前就有应用黄金分割律的经验,然而却不知黄金分割律之理论为何物。

苏格拉底曾说“美德就是知识”;柏拉图认为作实验是亵渎神灵的行为、造器械是低级下流的行当;毕达哥拉斯还曾在住宅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上书:“未学几何者免进。”一个学生问欧几里得:“学几何有什么用处?”欧几里得勃然大怒,对身旁的仆人说:“去拿三文钱来把那个年轻人打发走,因为他居然想知道学几何有什么用处!”这等说法只有西方哲人才说得出来,这等事也只有西方哲人才做得出来,在东方是不可思议的。

这就是东方人和西方人的重要思维差别,即东方人重视经验,西方人注重理论。所以西方哲人把知识看做是目的,而东方哲人仅仅把它作为手段。

5.东方人重综合西方人重分析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综合思维,他们考虑问题习惯通盘考虑、统筹安排;而西方人的思维习惯则是重点分析事物的单一因素,不太善于统筹兼顾。

这方面的表现最为突出的就是东方与西方在医学上的差异。传统的中医学理论就是中国人综合思维的典型例证。中医认为,人体是各部分器官有机联系起来的一个整体,并以阴阳五行学说来说明五脏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中医理论中的脏腑,主要是指功能整体,并不是指解剖学意义上的器官实体。它重视的是功能之间的联系,而不是某些器官的实体状况。

在一本非常著名的中医经典《景岳全书》里有一首《景岳十问歌》,即“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见定虽然事不难,也须明哲毋招怨”。

这首歌的意思是中医者寻病因一定要全面地把握患者的情况,从表及里,一步步地进行逻辑推理。因为中医里面没有微生物,诸如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这样的概念在中医里是不存在的。中医学者通常把类似于西医的微生物等感染的疾病称为“时令病”,认为是由风、热、暑、湿、燥、火这“六邪”所引起(另外还有七情病因)。六邪来自外部则称为“外六邪”,来自内部的则称为“内六邪”。外六邪是时令病的病因,内六邪则是中医内科学的重要范畴。

中医的这套理论和西医根据人体九大系统的生理结构来解释病理现象有很大的不同。从思维观念上看,中医学是综合思维的产物,西医则是分析思维的结果。

西医通常是“头痛治头,脚痛医脚”。在西医的病因学中有一个称为“Koch”的推论,叙述的是西医如何寻求致病的病因,它强调如果确定一种微生物的存在和一种疾病的症状的相关性,首先就需要从感染的组织或器官中分离这种微生物,将分离出来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然后用培养物重新感染一个健康个体的相应组织或器官,看能不能诱发相同的症状。其次再重新分离这种微生物并和原先得到的微生物进行比较,看还是不是原先那一种。如果答案是肯定的,则可以得出结论:这种微生物和这种疾病是相关的,而这种微生物则是这种疾病的病因(病原)。

西医有抗生素、维生素等,讲究的是“兵来将挡”,而中医则有一套“八纲”、“八法”。两者在效果上差别也十分明显。有一种说法叫中医没急诊,有许多的疑难杂症得不到很好解决,而西医对某些慢性消耗性疾病又是力不从心。典型的说法就是“中医怕治癣(真菌引起),西医怕治喘”,各有各的长短优劣。

对比中、西医的这两套思路,会让人显而易见地理解为什么西医通常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中医则会全方位地着手。这种思维方法的不同正对应着一套不同的方法论。

反映在美术上这一点也很明显。中国画不是轮廓较为清晰的油画,而是神似形不似的山水画,它是中国绘画艺术的精华。在山水画的卷中,不仅有图画,而且常配有诗词、书法、篆刻等等多种内容。这也是中国人综合思维习惯的一种流露;而西洋画中,绝无诗、书法、篆刻,最多是在画上签上作者的名字。

同样,我国的京剧也反映出上述的思维特点。京剧是我国戏剧艺术的结晶。从其表演特征来看,它是一种综合化的表演。京剧讲究唱、做、念、打。其中,唱就是歌唱;念多是诗、赋类语句的朗读;做是一种“文”舞;打是一种“武”舞。但像京剧这种类型的艺术在西方可以分为歌剧、舞剧、话剧。在西方的艺术中,歌剧是歌者不舞;舞剧是舞者不歌;话剧的表演者是不歌不舞。西方没有类似中国京剧的综合性的剧种。当今的歌剧、舞剧、话剧是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我国的。芭蕾舞是最晚引进中国的一个西方剧种。芭蕾舞是只舞不歌,《天鹅湖》、《吉赛尔》等都是如此。但这种艺术引进中国不久,便改为既舞又歌了。例如,现代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等都是如此。这种增加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人审美情趣中的综合特点决定的。

综合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西方人习惯把事物分解开来进行分析,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了将事物归在不同的种类上,并由此总结出规律来遵从。与之相比较,东方人则更重视整体的哲学,他们把事物当做一个整体来看,综合考虑。

6.东方人从薄弱地方入手西方人就地挖坑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四两拨千斤”式的思维,他们习惯从薄弱地方入手,遇到问题认真研究,仔细斟酌,找到一个突破口然后就可以轻轻松松解决;西方人却不肯绕弯子、伤脑筋,哪里好入手就从哪里入手,不管后边有多么麻烦,一根筋走到底。

东方人的思维就像解一堆缠在一起的丝线,仔细寻找“线头”,然后轻轻松松就可以解开;西方人的思维简单,“线头”解不开,他们也不费神去解,拿来剪刀剪开了事。

有一个典型的例子,有个中国留学生去参加一个聚会,里面中国人和美国人大致各占一半。这位留学生随手拿起一个香蕉剥来吃,旁边一个美国人马上惊呼道:“我第一次看见有人这样剥香蕉!”

这位留学生迷惑不解,问道:“那你们怎样剥啊?”

美国人作了个演示,原来,他是抓着香蕉柄一掰,将皮撕开,而那位留学生,却是从香蕉尖儿的那头掐个小洞,然后再扩大战果。

留学生也不承认自己比较另类,说:“我也第一次看见像你这样剥香蕉的!”

这位留学生当下就对在场的人作了个调查,发现所有美国人都是从柄那端下手,而中国的留学生则无一例外地与之相反。中国的留学生们回忆了一番,也记不得小时候被大人教过如何剥香蕉了,只是觉得自己的方法最自然。美国人说,揪住香蕉的柄好用力,一撅就开了;中国人说,香蕉尖儿的皮最薄,好撕开。

留学生讲的故事反映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西方人解决一个问题,从易于着力的地方开始,哪怕会多花点力气;而中国人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如庖丁解牛般“以无厚入有间”,往往从问题的薄弱环节下手。

前文提到的“庖丁解牛”的故事中,名叫丁的厨师谈到自己精湛的刀艺时说:“当初我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对于牛体的结构还不了解,看见的只是整头的牛。三年之后,我再去宰牛的时候,我对牛的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见到的是牛的内部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我只用精神去接触牛的身体就可以了,而不必用眼睛去看,就像感觉器官停止活动了而全凭精神意愿在活动。顺着牛体的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超的厨师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可是刀刃却并不厚,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了,因此用了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一样。”

东方人的思维像庖丁解牛那样把握住事物的内部规律,从问题的关键处着手,从而能够以简驭繁,迅速有效地处理问题。而西方人往往只图省力,一心追求眼前的效率。

7.东方人对外封闭西方人对外开放

东方人的思维是一种封闭式的思维,他们习惯于自己的小圈子,而西方人则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不囿于自己的小圈子。

这种差别从东西方的建筑上可见一斑。

喜欢在外聚众的中国人家庭住宅崇尚高墙深院,保持个人的私密性;不喜欢在外聚众的西方人则会选择开放式别墅,很高兴在阳台上与路人面对面。有着浓厚经济观点的欧洲人,为了提高效益常将住房建在山上,地种在肥沃的山间盆地里;而认为死人才上山埋葬,强盗才住在山上;中国人却往往反其道而行之,常将田地种在贫瘠的山头上,而将住房建在盆地里。

这反映了两者在文化认同上的巨大差异,建在山上的房子对于大自然是开放的,对山上的一切生灵都是开放的,而且山上的眼界也是开阔的;建在山间盆地的房子是封闭的,缺乏与外界的沟通,眼界狭窄。

简单地说,西方人是一种开放的阳台文化,而东方人是一种封闭的墙文化,把自己圈起来。在欧洲找不到墙,而在中国农村里则到处都是墙。不过,欧洲建筑外面是敞开的,里面却是封闭的。

四合院是中国墙文化的最好体现:对内是统一的整体,对外则是封闭的整体。具体说来,这种建筑对外界限分明,大多有高墙相隔,也有的以较高的房屋为阻。外人很难登堂入室,窥其堂奥;内部则讲求沟通,前后相连,左右逢源,屋里很透明,透明到隔壁邻居做什么饭我们都知道。邻里关系比较密切。具体到每个家庭,房间一定要彼此相通,房与房之间经常只有一帘之隔,一家之长掌管一切,随时监管家庭成员们的一举一动,绝对不容许有逾越雷池一步的行为发生。

西方的民居则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它对外是开放、透明的,对内则是隔离的,竭力维护着每一个家庭成员的个人隐私。在西方,很小的孩子都有自己的房间,家长进去的话要事先敲门,孩子同意后方可进入。西方的建筑很少有墙的概念,基本上是以建筑为中心,四通八达,界线不很分明。

同类推荐
  • 易经一日一解

    易经一日一解

    六十四卦网罗天地万象,穷尽宇宙之变化,展示了人事的吉凶悔吝。《易经》用阴阳之道来解释天、地、人、万物的变化原理,其中彰显了天道行健、自强不息的人类精神,同时也点明了厚德载物、与时变通的生存谋略。借鉴古老的人生指南,开启真正的智慧,我们将用和谐的举措去趋吉避凶、如意纳福,去考量世界,体验人生。
  • 回到今生

    回到今生

    布莱恩·魏斯凭借自己二十多年来的研究与经验,带领我们进入前世回溯的惊奇之旅,见识到前世如何影响今生的生活。与“前世今生”系列的前三本书不同的是,《回到今生》将主题落在了今生的爱、喜悦与理解上。他在书中揭开宇宙基本的生命动力及疗愈的能量——“爱”,这股能量使人们经历无数次生命。他强调通过前世回溯重新去扩张与体验爱的经验,并且教导我们如何“灵性自助”,告诉我们放掉愤怒,建立相爱的家庭,培养丰富的爱与同情心的重要性。此外,魏斯特别教授了回溯前世的自我冥想练习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还传达了许多灵性大师(高层次的存有,不具形体的灵魂)的信息,以便我们从中获得一些启示,进而超越自己,彻底转化生命。
  • 当时只道是寻常

    当时只道是寻常

    本书所选皆为季羡林先生的怀旧散文,包括故园之思、父母之思、痛悼师友、人生忆往述怀等等。深浅不一的回忆中,清晰再现了那些逝去年代的人和事:衣钵相传,恩德无限;斑驳的场景,多舛的人生;在省察自我、梳理时代脉络的过程中,娓娓道出对幸福的深刻理解与体验、人生的悲苦与辛酸。丰富的情感,浓郁的诗意,纯朴的文笔,催人泪下的诉说,带给读者不尽的遐思与感动。
  • 菜根谭

    菜根谭

    《菜根谭》涵盖了中国人处世哲学的方方面面,如果能读透这一本书,那么便能够帮助自己更好地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让自己在这纷繁多变的世界里从多个方面感悟、体谅、修行,从而遇见更好的自己。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涵盖了他1999至2003年间在海内外的精辟演讲。他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修行不是打坐、念经,是修理自己,让人生更为圆满、智慧。
热门推荐
  • 九霄之震世天神

    九霄之震世天神

    震世天神四海八荒皆为所属看一代天骄如何凌驾九霄
  • 桃花攻心:美人泪三千

    桃花攻心:美人泪三千

    他纤长的手指从她的发梢上拈下桃花瓣,她的指尖轻轻拂过他的眉梢,他蹙眉轻说:“就算死我也不许你离开我。”她眸光潋滟,娇艳一笑。曾为谁痴,为谁欢,看似幽梦一帘。那一袭白衣胜雪的男子,却因她一抹笑颜而至死相护,美人的泪滴落在他的手心,她的唇低喃,“如果有来世,再也不愿与你们相识。”她手臂上的桃花烙印在黑夜中与他额间的烙印心心相惜,他寻找了五百年的女子,她手中的长剑穿透他的肩,血溅在他飞舞的黑丝上,他的笑摄人心魂,指尖穿过她的发,抹去脸上的泪痕,“活了那么多年,真好,终于可以安安稳稳的睡去。”绿罗衣,年年芳草萋萋,一场小清新穿越,一个王室更替的阴谋,众多渴望爱与被爱的人儿……翩翩公子,俊美不凡,风流天下,招蜂引蝶,美男成群,你更爱谁?
  • 保家仙(下)

    保家仙(下)

    四冰封之柱离魂之人传送法术的白光散去,封师雨睁开眼睛,觉得脚底有些异样。他低头一看,瞬间吓出一身冷汗!原来竟是站在一条手臂粗细的透明冰链上,四下里空茫茫一片白雾笼罩,冰链前不知延伸向何方,后不知延伸向何处,底下却是深不可测的漆黑。冰链本就滑得落不住脚,承重之后在寒气中晃荡。封师雨即使再胆大,也吓得心惊肉跳,身体一歪就惨叫着跌落下去。下方是万丈深渊,他紧闭双目,听耳畔风声呼啸,脑中绝望地想:这下必死无疑了!生死关头,忽然听见风声中夹杂隐约的声音,像在呼唤他的名字……
  •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奥德赛

    《荷马史诗》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是由盲诗人荷马所作,实际上它产生于民间口头文学。《奥德赛》是以特洛亚战争传说为题材的“系列史诗”中惟一一部传世的“返乡史诗”。足智多谋的奥德修斯用木马计攻陷特洛亚城之后,率领自己的军队渡海回国。途中遭遇各种艰难险阻,历经十年飘泊,随行同伴全部遇难,只有他在女神雅典娜的佑助下,坚韧不拔地孤身一人回到久别的故乡。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努力,才配有未来

    努力,才配有未来

    小川叔珍藏精华正能量暖心文章随笔集,有鼓励、有鞭挞、有耳光,用最真实的真挚的方式为你剖析职场和社会的人情冷暖。用30几年的人生攀爬经历指导迷茫中的孩子们。小川叔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没有人能够替你的人生负责,不要指望上天的恩赐。书中很多小川叔奋斗故事和奋斗经历,当你想退缩的时候,当你想要放弃的时候,当你不知道为什么而奋斗的时候你需要小川叔。
  •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妃常非凡:皇后不易追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别扯那么远,谁能确定你会活到那一天!”如烟将他全身上下都扫视一遍。“你有必要舌头这么毒吗?”炎恒看着如此良辰美景,能和心中的她一同欣赏,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我舌头毒不毒你都知道,你尝过啊?”炎恒满脸黑线,一把将她拉到怀里,霸道的说:“以后,你的一切只能是我的!”“拜托!我是我自己的,好不好?”如烟推开他,转身懒得看他。炎恒怀疑自己是不是有问题,怎么会爱上这个毒舌女?谁也没留意如烟的嘴角挂着一抹微笑
  • 仁术便览

    仁术便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这个厂公没毛病

    这个厂公没毛病

    沈毕之觉得,作为西厂厂公也是应该有自我修养的。首先,你就不能做个忠臣,皇上既然希望你将朝野搅乱,你就得越奸臣越好,什么贪污受贿啊,什么争权夺利啊,什么陷害忠良啊,都得来一遍。其次,你得有个妻子,强抢来的最好,就是那种枕边人都恨不得杀了你的感觉才叫成功。最后,你得扶持一个人上位吧,只有立起来一个皇帝才叫大奸臣吧。这是一个西厂厂公为了保守秘密,女扮太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故事……
  • 孤独的行脚

    孤独的行脚

    一年多以前的一个冬天,夜幕降临,伦敦的上空开始飘雪。我独自一人,误打误撞走到了圣保罗大教堂门前。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圣保罗大教堂门前所在的主要街道上,密密麻麻摆满了五颜六色的帐篷,帐篷上扯满大大小小的字条,像布达拉宫前的帷幔。孤独的行脚,那些我的生活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