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7100000004

第4章 文选(2)

我生于咸丰九年(1859),而在同治八年(1869)考入设在马尾的福建船政后学堂;那时还只有十一岁,比各位进校时的年龄还小三岁。设在马尾的,还有一个船政前学堂,专门训练海军制造人才;而后学堂是训练驾驶人才的;教官都由政府聘请英国海军军官担任。那时的马尾,还只是一片荒地,只有几家渔人的茅房草舍而已;可是政府已采纳了李鸿章、左宗棠、沈葆桢诸海军先进的意见,拨了大批库银,从事造船育才;同时聘请百余名法国造船工程师和技工来闽,预备把马尾建为军港。于是填洼地、设炮台、购机器、造船坞、设船厂、育人才;不到三年,马尾已非昔日的渔村了,而具有军港的雏形。我不久也修完校课而上船实习。学校的功课很简单,没有现在那样高深和完备,普通学科为算术、代数、几何、三角,专门学识如航用天文、航海等也都有学。上船后,仍由教官负责教授,带领到南海及舟山洋面航行,间或巡航南洋群岛及日本海一带。在校时,我们已先学会使用六分仪,来观测太阳及星的方位,以确定船的经纬度,上船后便将在校所学习的应用于实际上。我觉得这是求知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时期,因为初由理论进入实践的阶段,凡事皆感到陌生和新奇。所以我始终抱着怀疑和探索的态度去学习。我深知如稍一不慎,将理论和知识运用得不熟练,便会致全船的生命于死地的。可是舰长和教官都因我年纪太小,所以不肯把重要的和辛苦的工作交给我做,怕我的体力和智力不能胜任。表面上,我接受了他们的好意,可是实际上,我的求知欲并不因此而稍减;相反的,仍不时跑上甲板,和士兵们一起工作,譬如检验枪炮啦、油漆啦;结绳啦,有时一起划小舢板,有时又一起解缆。每当下雨时,我必立在甲板上,帮助他们工作。一方面因为与他们共甘苦,可以得到他们的信仰,日后作战时才能做到“上下一致”的地步;另一方面呢,是增长自己的技能,并从而了解他们的生活环境。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同时,更希望各位将来也能这样,这便是“亲爱精诚”的涵义。我们在海上生活的人,应该把舰队当做自己的家庭,士兵看做兄弟一般。这样,在作战时,才不致吃大亏。

见习期满后,我被派赴英国留学。大家都知道,英国的海军又强、又大,组织也很严密,很完备。而那时政府派到外国留学去的人又很少,尤其是学习军事的,更是寥寥无几。所以我对于所习的学术各科,格外注意;同时于课余时候,细察他们人民的政治思想,风俗习惯,及对华人的批判,以为将来回国服务时之借镜。你们一定知道“他山之石,足以攻错”这句古谚的意思的。我所学习的虽是驾驶,但是对于轮机和制造也稍有涉猎。庄子有说:“吾生焉有涯,学也无涯。”[1]我很知道将来使命之重大,所以我始终是勤学的。

回国后,便奉派到天津水师学堂做教员,教授管轮科学生的普通学科。那时已故的大总统黎元洪,也仿佛还是管轮学生,等到他们修完普通科以后,我的教员生活也就终止了。接着,我被调到船上服务。那时中国的海军,虽然也分南北洋两舰队,但是每个舰队里的碰快船和铁甲舰都不多,我服务的那艘,也是很旧很小的炮舰,不过仍不时跟着舰队,沿着海岸,航行闽、粤、浙一带。虽然我的年纪很小,但是已航行过很多的地方,见到过许多陌生的事物了。在我服务于海军的过程中,我曾被上司记过两回过:第一次是在长江,我带领那个小炮艇,在一条向来没有人航行过的航线试航,我明知这是很危险的,不知水究竟有多少深,也不知水流的方向,更危险的是不知道究竟有否暗礁,但是为了好奇,以为各种驾驶方法已经学得很多了,便可以大胆来尝试一下。那知不到半个钟头,船便搁了浅。还有一次,好像也是在长江,我想起航海学中曾告诉过我们,可以不用机器,只用帆和篷,用硬舵来驾驶;因此我又照样做了一次,船又搁浅,又被记了一次过。从此以后,我再也不敢轻易冒险了。我很羡慕碰快船和铁甲舰性能的优越,希望自己也有机会去带那些船,可是我满腔的热望便被这两次过失所粉碎了。更不幸的是,因此使我没有机会参加甲午战争(1894);现在想起来,仍是有无限的遗憾和惭愧。我曾亲身参加过中法战役[2],战场是在马江。那时我们海军的中下级军官和水兵都很勇敢,可是上级军官都是昏庸愚昧,昧于世界潮流,不明海战技术,所以死伤很多。各位,在马尾时,不是每年七月都有到昭忠祠去参加祭祀的吗?他们便是在那次战役成仁的。各位不是还凭吊过马尾炮台的遗迹吗?那是被法国海军强迫拆去的;法国的舰队司令孤拔大将也在此役被我军一炮轰死[1]。这是中国海军的光荣,也是海军的耻辱。耻辱是自己没有在自己领土上修筑炮台的权利;我们的炮台被他们的铁甲舰运出了长门,运到巴黎,陈列在他们的博物馆里,作为战利品。光荣的是,我们的海军中下级干部和士兵,都是同仇敌忾,没有一个偷生怕死;在名义上虽是战败了,但是我们的英勇抵抗,至少使外人对中国的海军有一个新的估计,不敢再肆无忌惮的横行于我们的领海了。

甲午战争的战场是黄海,引火线是朝鲜。你们知道朝鲜的地位在中国的海防上是非常重要的,它好似一柄利剑,尖端直刺日本的心脏;假使朝鲜至今还在中国之手[2],日本便休想做侵略的迷梦。那时因为清廷官吏的腐化,在事先既没有充分的准备,事后仓皇应战;况且我们的军舰所具备的作战要素都不如人。譬如说,军舰的速率,我们最快的才有十五海里,而日本则达二十三海里;我们的军械既陈旧,炮弹又不合用,很少鱼雷的配置,根本就失去攻击的力量;甲板没有人家厚,所以防御力也很弱;结果是一败涂地。而海军将士死事之惨,赴难之勇,真是使人兴奋。当时还有不少英、美、德、法籍的顾问,也在舰上助战,死伤也很多。本来政府和人民对于自己海军的力量是估计得很高的,并常以此自傲;可是自经甲午之后,便改变昔日对海军的态度,由自傲的心理变为自卑。这是一个很大的转变,也可以说是“激变”。此后中国海军的命运,亦因此而决定;海军在人民的脑子里起了坏的印象。我们看人家造一条船便花去几千万,而我们的海军部却要把同样的数目花上十年。历年来长官的整建计划都为政府所否决,不为人民所赞同,亦未始不是这个缘故。总之,人心一死,万事都没有办法。各位同学,这是本军的耻辱!只有我们未死的人,你们未来的将官才能洗雪。

光绪三十一年(1905)四月和民国八年(1919)二月,当我总理海军军务的时候,我所拟定的建设计划,不但被政府所否决,而且为各帝国主义者所掣肘;尤其是日本帝国主义者,更是明阻暗挠,或质问,或威胁,不一而足。那时环境之恶劣,实千百倍于今日,而非各位所能想像到的。“建”既不能,我们只有向“整”的路上发展了。于是改良军制,培育人才,先求内部组织之健全,再以渐进方式辟军港、建要塞、筑炮台、购机器,以完成建军计划之使命。

诸君!中国已在吾人的期侍中抬起了头。今日之中国已不再是东亚的病夫、鼾睡的雄狮了!无疑的,政府对海军整建之计划,必倍切注意,更无须虑日寇之掣肘了。深望今后能集中力量,集中意志,共同担负建军的使命。吾老矣!无能为力!深望诸君善自为之,遇挫折勿自暴自弃;应立下决心,一本效忠党国的丹心,始终勿懈,任劳任怨,则建军必成,是可为诸君预祝的。

注:

[1]民国二十九年(1940)三月上旬,萨镇冰应当时迁址贵州桐梓的海军学校之邀,到校作演讲。由学员钱燧(笔名:金戈)记录,全文刊载于海军《整建月刊》第1卷第2期(1940年5月15日)。

[2]高校长,指高佑之少将。佑之曾任“平海”军舰舰长,于1937年9月江阴抗战时受重伤;伤愈后,于1939年2月任海军学校校长。

注:

[1]庄子《养生主》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2]1884年(甲申)中法马江战役时,萨镇冰在天津水师学堂任教习。萨身在天津,不在福州,没有参加马江战役。此记录文中所云:“亲身参加过中法战役”,系记录者听记,有误。

注:

[1]据有关史料,当时法国舰队司令孤拔被清廷舰队的炮火击伤,不久去世。

[2]朝鲜历史文化悠久,古代就同中国友好往来。朝鲜半岛上曾有高句丽、百济、新罗三个封建国家。14世纪末,李氏王朝取代高丽,改国号为朝鲜。1910年被日本侵吞。

同类推荐
  • 飞翔的高度

    飞翔的高度

    本书是作者的精品散文集,包含江山多娇、我爱我家、走进美国等。人与其它动物的区别,就在于人有智慧。人的智慧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可限量的。所以,人的智慧才是人类飞翔的翅膀。我们相信我们的智慧,就让它高飞;我们凭借智慧,让幻想高飞,让精神驰骋。
  •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

    《不一样的天空》共4辑文字,篇篇皆有很强的可读性。这些文字以意象纷繁的深度联想打破了游记散文的惯有格局,虽然作者并未避开那些身边的小情、小景、小事物,但不把眼光囿于狭小的个人天地,文字本身体现为一种精神延伸。作者随时感受着现实与自然的剑拔弩张,深情款款地表达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世道人心的观察。作者用心接近事物背后那些神奇而广阔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读者借助那些清丽的记录,完全可以感悟文字背后的精神重量。所有的一切共同指向一种我们久违的安如磐石的生活:平易、平等、本分、自重。
  •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心上的海潮 隐私权 众生百态

    《王火文集·第七卷》为中短篇和小小说合集,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中篇小说集《心上的海潮》,由七篇小说组成。多为不同时代背景下婚姻与爱情主题的故事,讲述主人公或因价值观,或因误会,或因懦弱,或因金钱,或因性格等的悲剧。第二部分为中篇小说《隐私权》,探讨爱人之间隐私权的尺度。第三部分为短篇和小小说集《众生百态》,由四十余篇小说组成,作品涉及领域广泛。有人生哲理,有对世事的慨叹与礼赞,刻画了种种人物,构成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画面。
  • 穿越海峡的白鸽

    穿越海峡的白鸽

    我记不清骑着这匹名为孤云的白马在苍茫的荒野上奔跑了多久,处在惊慌状态中的我脑子里老是闪动着凶狠的日本鬼子挥舞寒光闪闪的刺刀向我逼近的场面,这种幻觉刺激着我的神经,使我不断挥动马鞭抽打着孤云,孤云铆足了劲,拼命向前飞奔。在一条清澈的小溪边,孤云突然放慢了步子,它回过头,望了望伏在它身上的主人,此时的我长长吁了口气,心渐渐平静了下来。我用手摸了摸脑袋,真的有点儿不相信自己能从那场天昏地暗的恶战中幸存下来。现在,枪炮声、呐喊声、马蹄声都已远去。
  •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毛泽东与西游记 封神演义

    在毛泽东喜欢阅读的古典文学名著中,《封神演义》占有特殊位置。他读《封神演义》虽不及《三国演义》和《红楼梦》那样,当作政治、军事书来读,也不像对《西游记》、《水浒传》那样,对书中故事时常运用,随手拈来譬解事物,解释道理。从目前看到的史料中,毛泽东谈起《封神演义》的时候不算多,但是,毛泽东却熟读这部书,对书中故事有自己的分析,并且用他这种分析,讲述重要道理。
热门推荐
  • 清空归零

    清空归零

    简介:骚年孤独晓天经历无数星球修练无数功法,终于达到众人仰望的存在,来到天域大陆才知自己只不过是个渣渣,修炼狂徒的他决定全心修炼,主修功法残缺!复修更为杂乱无章,由于他刻苦勤奋,英勇双全,杀伐果断,终于万年历劫,傲世天域大陆终破碎虚空飞升圣界,来到圣界本想嘚瑟一番,因造化弄人,骚年在深山中精神集中修炼中,被传说中的僵尸九天玄尸所咬,最终骚年晓天与九天玄尸同归于尽!骚年是那个气啊,本能在圣界嘚瑟一番结果……
  • 药爱(下)

    药爱(下)

    这本小说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给了我们一个新的视角,新的思考青春,回忆青春的方式。青春在这里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语言的中介,而是一种情愫,充满哀伤。这才是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说,年少的爱,纯真却注定失去的伤痛;爱她却来不及带她看一场烟火,一切朦胧而温暖。
  • 千帆锦雅

    千帆锦雅

    多少年了?整整十二年来,每当夜晚下起了雨,我都无法释怀那个夜晚,我们的相遇是注定的缘分还是天定的耍弄!
  • 猎鹰计划

    猎鹰计划

    早在抗战时期,军统方正夫就着手实施了一项绝密的潜伏计划——夜鹰计划,将一批特务派遣至延安地区,秘密潜伏下来。解放战争爆发后的某夜,保密局局长方正夫接到了夜鹰从延安发回的密电,保密局内一直潜伏着一个共产党的卧底,更为可怕的是,前去美国培训归来的那批学员中,同样有一个共产党卧底的存在。方正夫在接到情报后,决定在接车的时候动手,将他们一网打尽。一场智慧的较量就此展开,一个小小的动作也许就会泄露机密,一个小小的失误也许就会导致死亡……
  • 极品农家

    极品农家

    斗极品亲戚其乐无穷! 本文讲述一个穿越女逆袭斗极品的重生故事! 一个穿越女没有节操的霸道成功之路!。。。。。。。。。。。。。。。。。。 本文根据菊花茶亲的真实故事改编。 感谢葱娘主编大人,制作的封面~~~万分的感谢!!! 本书的扣扣群,请见作者信息。
  • 魔君的绝色师尊

    魔君的绝色师尊

    永久免费,第一卷古风(完结沈黎,宅女一杖,从来都没有感受过温柔,意外穿越到书中,成为了沈清黎,这里,有暖女掌门师兄,傲娇直男柳师兄,口是心非聂师妹,一位一个一直暗恋多年的洛爱徒。是你给了我希望,再给绝望,再给我希望,到最后也是你把我一步一步逼到了绝境,然后再把我从绝境里拉回来。我不怕死,更不怕魂飞魄散,更不怕便万鬼反噬,我唯一怕的就是你口中的那件正魔殊途。【周一到周五不更新,周六日更,周日也不更新。只有为了先存数字。】
  •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青少年仁义礼智信释读:信

    “仁义礼智信”为儒家“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信者,人言也。言无反覆、诚实不欺,是为信。
  •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

    《卯城卯时》是云南省作家协会主席、云南文学院院长、知名作家黄尧的新力作。追忆年少时光,感叹人生况味。卯城——以地支命名的城廓,与历史名城昆明近代史上桩桩大事件紧密相连。1949年“解放秧歌”的舞步迎来卯时的黎明,颠覆性的巨变将划时代光芒投射在孩子的梦幻里。历史的震荡期,一帮在社会边缘自生自灭的野孩子,被收容进新时代的实验学校,然而他们早已被艰辛的生活迅速催熟,没有人能阻止他们按照自己的方式创造一段段新的传奇。他们与成人世界的规矩对抗,与身体和心灵深处的饥饿战斗,与躁动不安的成长拉锯……
  • 十地论义疏卷第一

    十地论义疏卷第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牧歌

    牧歌

    郑君已处在弥留之际了,我冲进病房,握着郑君的手说:“郑君,我们的科研成果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君笑了笑,说:“凡清,祝贺你,几十年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成果,你也可以告慰你的恩师你的岳父邵教授了。”我说:“成果是我们大家的。你付出的心血,我心里最清楚。”郑君把目光扫到齐怀正身上,说:“齐场长,你是我心中的英雄。”齐怀正上前握住郑君的手,说:“郑君,我们三个一路走来,最让我对不住的一个人,就是你呀。我告诉你,你不能走!我们三个退休了也要在一起,不能散伙,这是咱仨定的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