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70000000003

第3章 赣风拂面(1)

放排人

他们犹如水泊梁山上的水军,个个孔武有力,个个身怀绝技。也不知他们可以归结于哪一种职业,在童年的印象中,他们太有英雄色彩了。放排人,对我们生活在水边的孩子来说,他们个个都是传奇。

时常饭吃到一半,便有人喊:木排来啰,放排人来啰。我便毅然放下手中的饭碗,狂奔到河岸上,极目望去,只见成片的木排顺江而下,布满了整个天际线,小黑点般大小的放排人立于其上。随着距离的越来越近,我们逐渐可以看见他们矫健的身姿,他们腰缠粗大的布巾,宽大的衣衫像旗帜迎风飘扬,赤脚在木排上奔走,如履平地。放排人手中的工具最具特色,长长竹竿前装了一个铁钩,铁钩的顶部非常锋利,下部是一个弧形的倒钩。他们就用它在木排上上下挥舞,深入到水中,探到木排边沿任何可以顶靠的地方,不断调整木排前进的方向。他们来去神秘,来时犹如天降,去时无声无息,我们很少有机会和他们接触。

放排人一般选择涨水季节顺江而下,那时水流湍急,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率领着木排的千军万马,奔涌而至。据说在其他的时间,放排人也是要上岸的,他们一般进到山里向那些山民采购粗大的木材,这样的时间往往很长,很要耐心。看来,放排人不仅仅是有肌肉和力量,他们还得会计算,要有商人的精明。

几轮盛大的放排壮举结束之后,河湾里积下了大量的木排,它们呈平面展开,上面搭建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简易木房。木排旁停靠了许多渔船,人们在木排上洗衣、钓鱼,生火烧饭,犹如行走在一座水上城市。这水城的建造者便是放排人,他们像蚂蚁搬家一样把那些木材从遥远的山林汇集到这里。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物资都很便宜,其实在他们调运过来的木材中不乏名贵的树种,有些现在市场上恐怕已经绝迹,可以说当时的那座水上之城现在看来绝对是价值连城。

那时,我生活的地方水系丰富,水运非常发达,木材运输绝大多数都是水运到达。这成本低廉的水运路线活跃着的放排人是那个时代亮丽的风景。工作后,我终于有机会与放排人近距离接触。那是在乡镇的一条支线水路,有一批木材要转运到另一个乡镇。单位负责人通知我随放排工们一同前往,这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事情。木排顺水流而下,一路上风和日丽,空气清新无比,在木排的流动中我充分体验着这种飘逸感,两岸的山丘、树木花草一一后退,木排在湍急的水流中重重划过。放排人就在我的身旁左右挥动着竹竿,不断调整木排前行的方向,他们神情专注,不时也交谈几句,忙碌之中显出从容。近在咫尺的放排人,使我仿佛在梦中。我仔细观察着他们的每一个动作,心里无比欣喜。终于,他们让我也来试试,当我笨拙地挥动竹竿时,引来了他们一阵善意的笑声。木排在一个水流较缓的河湾里暂时停靠。不知他们从哪里弄来了几条鲜活的鲤鱼,还有几棵岸上买来的大白菜,就在木排上围一个小炉灶生火、烧饭。这是很久以来从未有过的美餐,这些放排人虽然言语不多,但我很快忘记了家里变故,使我失学、过早参加工作的烦恼。那些课本,那些要好的同学,那熟悉的校园、老师渐行渐远,我随木排而飘流,放排人随性的一次竹竿猛推,便让我小小的身体随木排而转向而前行而起伏,融入自然中感到自我的渺小。

我是赣江边长大的孩子,我对那木排有独特的感情。

转弯头

转弯头是枪毙死刑犯的地方,自小,一听到这三个字便感到一股肃杀之气。赣江从南面浩荡而来,迎上去的便是这转弯头,它地势并不高,实际上只是一片隆起的沙洲,它像龙头探入赣江之水,蔚为壮观。因为转弯头的存在,赣江在此拐了个弯,往北而去。转弯头的腹背自然形成一片弧形的低洼地带,所以人们称它为“转弯头”。

转弯头有不少坟墓,沿着江岸一字排开,其中有不少没有墓碑的坟墓。一些从上游漂流下来的死尸,为了方便,打捞后便直接安葬于此。

我们常去那里玩,当然不是去看那些野坟。由于转弯头的内侧,是县里民兵训练时指定的靶场,在这里每次打完靶之后,我们便可以捡到许多子弹头、子弹壳。那些子弹头嵌在泥土的表面,用手指轻轻一抠便可脱落。每次,我们都很有收获,一边捡,一边想象着弹雨横飞、硝烟弥漫的情景,心中漫漫升腾起一种英雄气。捡子弹头一般是男孩子所为,在一旁张望的女孩时常会发出“哇哇”的大叫,偶尔她们脚尖会踢到一个子弹壳。子弹头再配上子弹壳,里面再放入我们自制的火药,就成了一颗真正的子弹。我们把游戏玩大了,自制火药枪。那时我就有几把火药枪,把自行车链条敲下来,叠放着做成枪孔,用铁丝做撞针,放入一颗“子弹”有时真能打响。有一次,我就用这手枪瞄准一个从山坡上冲下来的同学,喝令他停止。他不听,我再次警告,他还是不听,终于,我开枪了,“呯嘭”一声!地平线一抖,那同学应声倒地,还好,是吓得倒地的,同时,我也吓出一身冷汗。从此,我再也不敢玩火药枪了。

在转弯头枪毙死刑犯的场面是巨大的,似乎十里八乡的人都倾巢而出,浩浩荡荡,随着押运车而前行。之前,开完批斗会,解放牌汽车上站满了五花大绑的罪犯,最前面几个胸前挂了牌子,牌子上写了名字,名字上用红笔打了大“X”的就是死刑犯,其他的都是来陪的,要让他们来目睹这具有威慑力的场面,受受教育。枪响之后,死刑犯像一口破麻袋应声而倒,围观的人逐渐散去,但还有些没有看到的人,仍然挤过去要看看尸体。遇上下雨天,道路泥泞,围观的人仍是很多。枪决犯人对一个县城来说是大事,手中的事都可以放一放。人们像过节般,按照既定的路线缓缓而行,夹杂在人群中的小孩像是被一股巨大的引力裹挟而至,彼此也不说话,瞪着兴奋的眼睛,目睹着成人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一脸困惑。那些年,一年有几次枪毙犯人,每次我们在那一片嘈杂看不见首尾的围观队伍中,漫无目的地飘移。枪声时常响起在转弯头,有时,是民兵打靶训练的枪声,有点射,有连发、扫射。大人们忠告,有人射击时,尽量别去转弯头那一带玩。据说,有一个中年妇女正在江边洗衣服,累了直起腰来,听到一声枪响,她四周看看,没什么动静,后来她发现身上衣服渗满了血,可能起初她没有感觉到痛,被枪击中也浑然不觉。听大人们说这叫“流弹”,流弹有时也会置人于死地。

转弯头始终让我感觉是幽冥阴翳之地,每次夜幕降临,它便渐渐被一层浓重的雾气所笼罩,这时,我们无论在那里玩什么,都赶紧离开。晚上,我们更不会去那里,那些孤坟野冢晚上一定非常阴森。但白天我们又无所顾忌地跑过去,那里有亮闪闪的子弹头、子弹壳在吸引我们,有时,我们还能在那里捕获到巨大的蚱蜢,能飞得极远的蚱蜢。那些蚱蜢有着绿色的翅膀,翅膀内侧是鲜红的内翅,阳光下闪闪烁烁,纵身一跃在低空里划出道道美丽的孤线,为我们的童年生活增添了许多乐趣。不远处,赣江中轮船隆隆声不断,给这沉寂的转弯头带来一点生机。船搁浅时,有纤夫会走下来,将他们坚实的脚印印在转弯头前那一片沙洲上,一串串汗水也洒落在那里。沙洲边那些茅草被踩倒了,又挺起坚韧的身子,在微风中轻快地摇摆。

赣水童谣

更多的时候,这里是风平浪静的,极少有人活动的踪迹。寂静中就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一样,转弯头对一切都可以接受,对一切也可以放弃。

山雨欲来

天的脸色变得阴沉而严肃,那些平时不太成批出现的鸟虫一下子变得活跃起来,它们倾巢而出,又似乎归巢而去。在靠近堤坝的空旷地带上空,大批飞蛾、蚊虫成为燕子和蝙蝠的捕杀对象。首先发起冲击的是燕子,它们超低空飞行,有时几乎贴到地面,个个身手敏捷,神清气足,它们嘴角的一抹鲜红,像是战斗机群的统一标志,它们吱吱叫着,似在相互激励,骁勇无比。

蝙蝠一般随夜色一起降临,因为是肉翅膀,飞行时发出的声音似乎要厚实一些,但同样敏捷,同样具有杀伤力。那些幼小的蚊虫,我们难以分辨,但都被它们一一猎杀。乌云在逼近,远处道道闪电像是天空中的武士挥动的一把把利剑,在云层中时隐时现。风力加大了,地面上的沙尘落荒而逃,一些树叶和碎纸片也跌跌撞撞四散而去,有的被猛地抬举到空中,直至飘出视线,又突然在一个不远处重重坠落。废塑料袋飘游得长久些,灌满了风,像一个开放式的气球任意飞翔,引来路人的围观。

能够把塑料袋吹成气球的风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相反随着乌云的逼近,它似乎变得更加有恃无恐,更加卖力地鼓吹。地面一些铁皮罐的“咣当”声还没有完,就被更大的吹倒铁皮或篱笆的声音覆盖。一切都变得混乱,变得急躁和不耐烦。而此时,却是我们最开心的时候。“下大雨啰!”我们从不同的屋子里冲出来,汇聚到那一片空地,奔跑、跳跃,好像这一场暴雨是我们策划的,抑制不住内心的兴奋。这时,有再大的事都是可以不管的,大人同样不会理我们,大雨来时,我们发疯似的奔跑,如入无人之地。

我们居住的地方面朝大坝,大坝与我们的房屋之间有一片很大的开阔地,但对于赣江来说我们是最近的居民了,大坝外雄浑的赣江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想象空间。雷雨前,我们有时跑上大坝,看见赣江排浪翻滚、遮天蔽日,它们似乎与天空比试着愤怒。那些木排和急速靠岸的渔船,在水面上动荡不安,水中央无所依靠的航标灯随时有倾覆的危险。惊恐的鱼早已潜入水底某个它们认为可以躲避的地方去了,剩下我们这些袒胸露背的男孩,在堤坝上迎接着越来越低的天空,尽情欢呼暴雨的来临。突然,一粒粗大的雨点,在我的鼻梁上重重地一砸,周围的伙伴也不约而同地沉静下来,很快,我们兜头盖脸遭到了一顿狂打,大家惊呼着赶紧找地方躲避。

暴风雨真的来了,现在的时间属于它们,鸟兽俱散,人迹全无,那些失去的秩序好像又都回来了。

倒垱口

我生活过的小镇是洪水频发的地方,几乎每年都要发一次大水,水位高的时候,几乎涨到了堤坝的边沿。1961年,据说丰城发了一次大水,赣江大坝决堤,城区被冲为两段,全城被淹,城中百姓死伤无数,严重受灾。

童年时听过许多大水淹城的故事,那条大河始终梦魇般停靠在城的边沿,或静若处子,或浩浩荡荡,全城人都得看它的脸色。在涨水季节,它从城的西南边奔涌而来,夹带着黄色的尘土、泡沫、木屑、树枝、水藻、动物的尸体等各式各样的漂浮物,吸引着全城人的目光。水位的涨落牵动着全城人的心,那大河犹如悬挂在天际的一把利剑,使人心神不宁。

我居住的地方离当年决堤处不远,当地人都叫它“倒垱口”,1961年的那一场灾难就发生在那里。早年,那里还可以看见一个巨大的水塘,地势沿堤坝方向一直凹下去,显然是被水冲决而成。后来,这里被逐渐填平,上面建了农贸市场、豆腐社等。后来,便看不出任何决过堤的痕迹。但有一条路始终是往这边的,直通堤坝,堤坝那里已建了巨大的闸门,用混凝土重建的防护堤向两边展开,好像穿戴好盔甲的武士,展开双臂将江水合围在自己的怀中。

新的赣江大堤尽管固若金汤,但在涨水季节还时常听到“倒垱啰”的传闻,当然,每次都是谣传,可胆小的人还是禁不住往外跑,有的携家带口,有的独自狂奔,事后发现是假消息,又引起旁人的哄笑。有时睡到半夜听到“赣江倒了堤”的呼叫,有的人衣服都来不及穿,夺门而逃,有的开窗跳楼,发生过不少的悲剧。小时候,办什么事如果太火急火燎了,大人就会讽刺:倒垱了啊!在大家看来,没什么事可以比赣江决堤更可慌张的。

我家就在堤坝的下面,可以说如果真正倒了堤我们会是第一个知道的,也将是第一个受灾的。一切的假消息到我们这里就终止了,倒没倒堤,披件衣服跑到几十米远的堤上去看看便知道了。小时候,我们的游玩场所便在大堤的周围,我们时常沿着大堤尽头走,俨然是大堤的义务守护者。当然,我们主要的目的是玩,我们上堤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别人是从斜坡或石阶走上去,我们却选择从大堤陡峭处“打马马肩”上去,一个人站在一个人肩上,有时三人叠加,一个一个地上去。也有过失误,一次我站在最上面,下面的人腿脚发软身子一斜,我一时把持不稳,直接摔了下去,顿时眼冒金星,晕过去几分钟才醒,但不久又继续玩。有时,登到高处,大家又一个个往下跳,最后总有几个徘徊再三不敢往下跳的,于是,下面的大声喊,或鼓励,或挖苦。女孩子很少参加我们的游戏,像这样攀援、跳跃,不吓哭才怪。

我们是赣江的守护者,我们以大堤为家,大堤是我们的天然游乐场。在那些沙堆、鹅卵石旁,在轮渡旁,在堤坝的守望塔里,处处有我们的身影。我们玩得最多的地方也就是“倒垱口”那一带,早年,倒垱的故事离我们很远,或者就是我们的那些尖细、透亮的童音覆盖了成人们往事的苍凉,新的生活在我们的快乐中继续。几十年过去,丰城城区没有出现过倒堤的险情,多次传闻也付之流水。在水资源越来越稀少的今天,生活在这样临水的城市其实也是一种幸运。

同类推荐
  • 若有人知春去处

    若有人知春去处

    北京站钟楼,分针神经质地一跳,迸发给我一个美妙的时刻:5点10分。30分钟后,我便可以推开那扇米黄色的屋门,这正是玉蓉比丈夫和孩子提前回到家的时刻,屋里只有玉蓉一个人,顺理成章,比计算好的还要解得风情。开门的玉蓉见到从天而降的我,眼眸会晶晶一亮,粲然一笑的。如同出站前地道口的那排霓虹灯:“欢迎您到北京来”。决不能再犹豫,再文质彬彬了,我要展开双臂,一言不发地搂紧她,抱紧她,用力爱护她,我要肆无忌惮,要暴发,像她信里点醒我的,把积攒在胸中火山一样的热情喷泻出来,把她整个儿烧熔在岩浆里。
  • 第七情报员(典藏精选集)

    第七情报员(典藏精选集)

    007奉命前往加勒比海调查情报员史金城的神秘死亡原因,与此同时,美方怀疑其发射的飞弹遭到当地发出的电波干扰,以至于无法顺利发射。007到达后,与当地渔民库洛及CIA情报员莱特合作调查,得知属于一名中国人所有的卡基岛上的矿石含有辐射,岛主诺博士原来是个想统治世界的野心科学家,007深入虎穴,摧毁该基地,带着岛上结识的少女顺利逃离卡基岛。
  • 古龙文集:剑毒梅香

    古龙文集:剑毒梅香

    江湖盛传“关内霸九豪,河洛惟一剑,海内尊七妙,世外有三仙。”“七妙神君”梅山民,为报挚友“河洛一剑”之仇,约战四大门派掌门,却惨招暗算;适逢父母都被“海天双煞”杀死的少年辛捷流落至此,机缘相救。两人同病相怜,梅山民虽武功尽失,却依旧收辛捷为徒。十年后,辛捷所扮的“七妙神君”与“海外三仙”中的无恨生的女儿相恋,却阴差阳错击破了“恒河三佛”入侵中原武林的阴谋,捍卫了中原武林尊严。
  • 士兵凶猛

    士兵凶猛

    本书的时代背景是当下军营,讲述了一个普通混编连,通信连的故事。连长由“优秀士兵”提干,务实肯干,吃苦耐劳,对军营诸多做法、习惯、细节稔熟,对士兵和军队感情很深;指导员是地方大学生,有思想有朝气,想在连主官位置上大刀阔斧干一番事业。上级从培养全面过硬连队出发,让他们搭档,从而引发了一系列故事。
  • 裂锦(新版)

    裂锦(新版)

    这是一个悲凉的传奇。傅圣歆为了避免家族企业的破产,不得不依附于曾有宿怨的商界巨子易志维。他们在彼此的试探与挣扎里,慢慢陷入与对方的情感纠葛中。只是现实严酷,容不得她奢望爱情或是幸福。悲情小天后匪我思存感动经典,再续三世纠葛情仇。这一刻的爱情情深似海,而人生,注定寂寞如雪。当文字也开始哭泣……再见记忆中那些明媚的忧伤,觅一个云淡风轻的闲暇午后,在匪我思存的文字里体验一次畅快淋漓的文字之旅!
热门推荐
  • 那年等待花开

    那年等待花开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却变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 “水鬼”是这样打天下的

    “水鬼”是这样打天下的

    前两年,央视10频道连续播发将近一年的公益广告引起我们的注意:一位圆脸中年渔民对着镜头说:“生命是无价的,我能在海上救那么多人,感到很幸福。”字幕上写道:“郭文标,浙江省温岭市石塘镇小沙头村渔民。郭文标三十年如一日,守护着浙江东南温岭一带海域,不计报酬、不计得失、不顾个人安危,已在惊涛恶浪中救起了五百多条生命。”在温岭,渔民习惯称他为“标哥”,有事找“标哥”,好使;在那片海域,过往的船老大称他为“水鬼”,或在“水鬼”前加“平安”两字,即“平安水鬼”。不论谁在海上遇到麻烦,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他的手机号码成为海上110。
  • 迷迭天下

    迷迭天下

    江湖一朝风云起,斩不尽几许仇怨。迷迭暗香残,世事血雨风。圣物一出西域改,利益牵连朝堂争。硝烟弥漫天涯路,红颜化作枯骨冢,更那堪情爱一夕断,生死怎由她。
  • 桃花不语清风意

    桃花不语清风意

    一次偶然的邂逅牵动着彼此的心,然而一场家破人亡却令两个人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历尽艰辛走到路的尽头,伊已不在最初的最初不过为了更好的保护你,此刻却还是失去你从未想过替天行道,一切只为你。恩仇散尽,我终是失去了前进的动力,那么我将何去何从桃林深处隐居,无你繁华闹市生活,无你天涯海角寻觅,无你你不在,沧海桑田不过是又归于沧海桑田你在,目光所及都是你–——ps:不算甜也不算很虐也不算新颖的平淡小故事,随便看看,也欢迎入坑(比心)
  • 生死博弈(连载二)

    生死博弈(连载二)

    察微辨疑真凶隐现向海从包养叶碧云时起,就要周旋于老婆郑玲和情妇黄锦华及叶碧云三个女人之间,难免顾此失彼,时间一长,生性风流活泼的叶碧云便耐不住寂寞,常常出入歌舞厅消遣打发无聊的时光,终于被一名叫肖大星的小白脸勾搭上手。这个小白脸是个无业人员,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专门在歌舞厅娱乐场所勾搭富姐富婆靠吃软饭为生。肖大星从此专门陪同叶碧云吃喝玩乐睡。一天深夜,向海突然来到叶碧云的住处过夜,将正在床上的叶碧云和肖大星抓个正着。向海怒气冲天,当场把肖大星打得皮开肉绽。
  •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美学与历史(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美学与历史》主要包括“康德与美学史”“新时期以来的美学与知识分子”“反传统主义与现代化”“三个中国两次转型”“社会结构与话语权之争”等,这些论题既有理论深度,更有对现实社会的沉思。对推动美学及其中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 魔妃之我本轻狂

    魔妃之我本轻狂

    前世,她因为获得秘术,被所爱之人追杀致死,重活一世,一定要让那些欺诈压迫她的人百倍奉还。重回年少,她学习炼丹,重新修炼,杀死负心人,成为人上人。他本是魔王,被封印千年,失去所有记忆,阴差阳错之间喜欢上了九瑶。“做我王妃,整个魔界都是你的。”魔王将九瑶逼至墙角。“我要三界,你能给我吗?”“不,你只能要我。”待她成神,却终不敌他一人。【日更】【日常爽】【高冷girl】【名字好听】
  • 陛下总想娶我

    陛下总想娶我

    初见时,她把他当成采花贼,狠甩一记耳光后,才知惹了腹黑狠辣的大人物。她本是帝国臭名昭著的废柴丑女,被渣爹出卖,嫁给瘫痪失势的鬼王为妃。废柴配残废,天下人都等着看笑话,却不料鬼王一夜病愈,夺皇位,废后宫,将这位唯一的皇后宠上了天。天下女子皆羡慕皇后娘娘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知她正揉着酸疼的小腰怒砸某帝:“我当年只是打了你一巴掌,你至于记仇到现在,把我往死里折腾吗?”“敢打朕的脸,还一辈子是轻的。”他邪气地朝她轻勾手指,“你是自己过来,还是等朕过去抓?”
  • 江湖游:繁星如歌

    江湖游:繁星如歌

    手腕受伤,退出舞台,只做一个悠闲玩家……白:“真的不打算回来了?”曲晓涵乐了:“好啊,那到时候可别被我吓到哦!”
  • 天巫

    天巫

    新书:我的师兄绝世无双陈落看起来弱不禁风,人畜无害,总会被误认为是吃软饭的小白脸。只是没有人知道他是巫法阵法两大领域的双绝奇才,其巫法造诣之变态,傲视天下,其阵法造诣之无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一个个天才看不惯他,惹怒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可怕,完全就是一个披着天使外衣的恶魔。一个个女神对他好奇,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小白脸是多么神秘,解开一层又一层,无穷无尽,最后非但没能了解他,反而一个个全部沦陷,无法自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