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88300000012

第12章 西点之父(1)

“在麦克阿瑟漫长的军事生涯历程中,有许多方面至今仍然争论不休;但有一点人们的认识是一致的,是他而不是任何别人领导西点军校迈入迅速发展变化的世界,开始了现代化的军事教育。”……麦克阿瑟因此被誉为“西点之父”。

西点军校最年轻的校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4月,“彩虹”师受命前往布雷斯特和圣纳泽尔,执行军事占领任务,并从那里取道回国。

5月12日,麦克阿瑟刚刚回国没有几天,还未来得及休整,就被召到华盛顿晋见陆军参谋长佩顿·马奇将军。马奇本人也是西点毕业生,他对母校有着深厚的感情,也深知它的弊病。因此,他决心整顿西点军校,修改其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改革不合理的规章制度。为此,他想让年轻有为、敢想敢干、具有领导才能的麦克阿瑟担任西点军校校长。

马奇说:“麦克阿瑟,西点军校里一团糟。学院落伍了40年。我们想让你到那里去,使学院恢复活力,改变面貌。过去太狭隘了。我希望拓宽思路,为部队培养更多的合格学员。”

麦克阿瑟吓了一跳。他立即说:“我是打仗出身,不是教育家,”停顿了一下,他接着说:“况且,那儿很多人都给我上过课,我去那里恐怕不合适。”

“你能做好这项工作。”马奇安慰他说。他相信麦克阿瑟有能力、有魄力胜任新的岗位。麦克阿瑟年轻,富有理想,能敏锐地认知事情的本质,从不墨守陈规,这是他的优点,西点军校目前的情况正需要麦克阿瑟这样的人。

这项重要任命,据说麦克阿瑟的母亲也起了一定作用。马奇曾在麦克阿瑟父亲手下干过,并受到青睐,从上尉一跃而晋升为上校。当麦克阿瑟的母亲听说马奇正在物色西点军校校长时,就及时提醒他不要忘了这层关系。

麦克阿瑟又一次走运。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军官都降职使用,许多人降回到自己的正式军衔。麦克阿瑟的正式军衔是少校。马奇的任命,等于给麦克阿瑟加了一颗将星。

1919年6月12日,麦克阿瑟携其多病的老母前往西点走马上任。麦克阿瑟任校长时正好39岁,是西点军校建校以来最为年轻的校长之一,比他年轻的只有托马斯·H·鲁格上校,一名内战时期的英雄,1871年38岁时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

此时的西点军校一片混乱,几乎成为废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向法国前线输送军官,学员们都提前毕了业。在校生只有一年级学员;教程也被缩短为一年,西点军校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短期训练班;学员素质低劣,教学质量下降,学校秩序混乱。学员经常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学校的教职员工对这种状况极为痛心和不满,大批辞职离校,西点军校面临垮台的境地。国会的某些议员也对西点军校的前景担忧,很多人公然提出,假如不再发生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规模的战争,保留这样一所代价高昂的军校是否还有必要?也有议员主张停办西点军校。

昔日大名鼎鼎的西点军校在痛苦挣扎着,重振雄风的重任落在了麦克阿瑟身上。

麦克阿瑟一走进西点军校校园,就觉得气氛有点不大对劲。教员们和学员们对他的到任反应冷淡,原校长副官威廉·加诺则正在办公室里写辞呈。显然,这都是官僚习气造成的,为此,麦克阿瑟首先拿官僚习气开刀。

麦克阿瑟走进办公室,发现了加诺写的放在桌子上的辞呈。他二话不说,拿辞呈便撕碎了。他当面告诉加诺说:“你不必有什么顾虑,安心工作就行。”

同时,麦克阿瑟叫人拆掉了案头召唤副官的铃,他说:“副官不是侍从。”并把加诺的头衔改为办公室主任,表示尊重。

这些举动赢得了加诺的好感,他打消了辞职的念头,并请麦克阿瑟检阅学员队。麦克阿瑟说:“以后见面的机会还多,何必多此一举。”

麦克阿瑟知道他现在的担子有多重,他需要的不是虚假的欢迎,而是真诚的合作。因此,从上任那天开始,人们经常看到他,身穿短大衣,用饱经战火的卷皮带把退色的绑腿紧紧捆在瘦骨嶙峋的小腿上。他手持一根马鞭,当学员按通常习惯严肃地向他敬礼时,他若无其事地把马鞭举到取掉了帽圈的军帽边,以示回答。走路的时候头向后仰,他扬起的头使他的鼻子处于一个傲慢的角度,似乎他永远在遥望远方、沉思未来。

麦克阿瑟每天上午用二三个小时到办公室处理他的信件。中午到下午1点召集各部门成员开一次办公会。午餐时间两小时,他可以小睡一会儿。然后他回到办公室办公两小时,5点钟回家看母亲。每个星期麦克阿瑟至少与学术委员会开一次晚间会议。

麦克阿瑟办事敏捷,不喜欢积压公事,今日事今日毕。他向办公室人员明确表示,他认为文书工作无关紧要。麦克阿瑟回完一封信,很可能就把它扔在一边。一份报告可能几易其稿,但只有终稿保存下来,其余的都扔进了垃圾袋。有一次,麦克阿瑟生病在床上躺了几天,他叫来一名军官,让他把所有需要他签名的文件拿来。

“把那些有关下次战争输赢的文件拿来,”麦克阿瑟说,“其余的你签字。”

再造一个西点

麦克阿瑟总是想透过事物的表面,寻找他行动的依据和理由。传统、习惯和惯例对他不起作用。相反,他热衷于向它们挑战。“去他的条例,”他常说:“制订它们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需要顾全大局时打破它们。”

经过一年时间的调查,麦克阿瑟发现西点军校弊端严重,一团糟,必须进行改革。他在任校长第一年的年终报告中说:“我任美国陆军学院校长之日,就是这所学院生活的一个时代终结之时。”

麦克阿瑟亲身经历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感觉西点军校已经落后于时代要求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未来战争对军人的要求。经过半年时间的调查,麦克阿瑟于1920年初提出了改革西点军校的目标: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西点军校的任务应立即转变,以便为下一次可能发生的战争培养合格的军官。过去这场战争的规律只能作为未来战争规律的参考。20世纪的战争是大规模的冲突,国家派往战场的集团军不会单纯由职业士兵组成。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样,参加战争的大部分人是从工厂、农场、教室和办公室临时征召来的。他们中的很多人有文化,头脑灵活,他们与数个世纪以来的职业军队的传统完全不一样。老式的指挥方法根本行不通。现代战争需要一种新型的军官。因此,西点培养的人才在必须具备我们传统的基本军事素质的同时,还必须有着敏锐的军事和政治头脑,通晓世界和本国事务,并对指挥心理变化的每一个方面有更全面的认识。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改造旧西点,在西点的废墟上再造一个新的西点。

麦克阿瑟提出的西点军校改革目标,遭到很多教员的反对,尤其是学术委员会。按照陆军部的规定,西点军校设立一个由12人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权负责学校各项工作。学术委员会由校长、学员干部和各指挥系的头头组成。麦克阿瑟来到之前,学校委员会的权力很大,几乎决定了学校的一切日常事务。前任校长蒂尔曼在把西点军校交给麦克阿瑟时的离职讲话中,特意对他说:“学术委员会的影响不应削弱,它的决定应该受到重视。”

在学术委员会中的许多人看来,麦克阿瑟不像他们所见过的或想像中的将军,他着装随便,态度傲慢。学术委员会认为西点军校根本就没有问题。他们反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做任何的改变。12个人中只有2个人支持麦克阿瑟。一个是年轻的学员指挥官罗伯特·丹福德上校,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当学员时就与麦克阿瑟相识。还有一位是英语系主任卢修斯·霍尔特上校。

麦克阿瑟想要实行改革,必须首先排除学术委员会的干扰。

按照规定,每个星期都由麦克阿瑟主持召开至少两次由学术委员会人员参加的会议。在头几次会议上,不等麦克阿瑟提出自己的意见,总有人打断他的话。麦克阿瑟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一次,麦克阿瑟主持召开学术委员会会议,讲解他关于改革学校教育的意见。一名老教授不断地打断他说话,麦克阿瑟终于忍不住了。

他一拍面前的桌子,大声说:“坐下,先生!我在讲话!”

那人坐下来,满脸通红。自这以后,委员会的成员对他尊敬些了,但他们仍不遗余力地反对麦克阿瑟和他极力主张的改革。在通常的情况下,校长的职责就是实施学术委员会制定的政策。麦克阿瑟上任后,为了实行自己的改革,不理会这一套。这使双方的矛盾很大。无论学术委员会的其他成员怎样反对和怨恨麦克阿瑟,但是他们都不得不按捺住对立的情绪,因为麦克阿瑟受到总参谋长和陆军部长的支持。

经过一段时间的较量后,委员会的其他人都不敢明确反对麦克阿瑟的意见,他可以自由地推行自己的改革计划了。

接手西点军校的第二年,即从1920年下半年开始,麦克阿瑟逐渐对西点军校从各方面进行广泛的、循序渐进的改革。

首先,拓宽了学校的课程设置范围,使教学内容现代化。麦克阿瑟认为,没有任何东西是静止不动、一成不变的。在他看来,“军队是为国家打仗,而不是武装国家”。军校不但要为学员将来任职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且应培养学员具有广阔的视野,并教育学员树立起随时准备参战的思想。因此他强调,必须使教学内容现代化,使学员所学知识能够适应日趋复杂、不断变化的世界形势,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在他倡导下,内战研究课被取消,增设世界战争研究、空气动力学、内燃机学和演讲艺术等课程;计算尺的使用终于得到了认可;地形学的课时减少,法语课增加;开办历史系。麦克阿瑟还使委员会同意开设一门综合研究政府和经济的新课。

同类推荐
  •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毛泽东眼中的历史人物

    把人当历史读,是毛泽东的一成功典范。本书收集了他对中国历史长河中众多人物的独特评述和精辟创见,读来令人睿智、发人深省,不但是我们读史习史的一把钥匙,也是毛泽东留给后代的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鲁迅的青少年时代

    当代青少年正在从鲁迅思想文化宝库中去感受鲁迅的爱国情怀,他的思想与憧憬,他的坚忍不拔、锲而不舍的文人气质,他的从容裕如、游刃有余的练达作风。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百位世界杰出的思想家(下)(世界名人成功启示录)

    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漫长的世界历史画卷上写满了兴盛与衰亡、辉煌与悲怆。多少风流人物,多少英雄豪杰,在历史的长河中悄然隐去。然而,仍有许许多多曾创造了不朽业绩的杰出人物名彪史册,业传千秋。拭去历史的风尘,人们依稀看见那些改写人类历史的政治家、军事家;人们仍旧忆起那些拯救人类危机的谋略家、外交家;人们还会记得那些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思想家、科学家、发明家;人们至今难忘那些为人类生产精神盛宴的文学家、艺术家;人们深深感谢那些创造人类物质财富的企业家、经济学家
  • 苏格兰玛丽女王

    苏格兰玛丽女王

    玛丽·斯图亚特女王是苏格兰历史上最受爱戴和最有争议的女性之一。玛丽女王是国王詹姆斯四世和妻子玛格丽特·都铎的孙女,她既是英国王位的继承人,又因苏格兰改革中的暴力,使她具有了16世纪最有戏剧性和不为人知的人生经历。《苏格兰玛丽女王》讲述了玛丽的真实故事,主要聚焦她作为苏格兰女王统治期间,更多的赞美了她的生活,告诉大家为什么她是真正一位走在时代前端的女性。本书是《世界史上的传奇巾帼》系列丛书之一,是一部具有创造性的纪实性传记。共包括四个时期的介绍。
热门推荐
  • 姐要做豪门

    姐要做豪门

    所谓豪门,就是可以自由的生存!没有无奈,不会身不由己。自由的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自由的放飞心灵,自由的实现梦想,自由的想爱就爱,想恨就恨……。贴近现实偏文学,现实励志女强文!一个以乡村丑小鸭形象出场的莫半夏,抓住了一个偶然的机会,逆袭成豪门,享受自由快乐的人生!随着莫半夏成长的脚步去领略西南偏远农村小城镇原生态的生活风景!砂糖桔之乡福泽之下的地方,一条另类的扶贫路——富了别人,土豪了自己。既有果豪老师,也有果豪医师,还有很多的果豪公务员!有QQ书友群号:215963797主角名字验证通过
  • 全真清规

    全真清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剩女福田

    剩女福田

    重生而来,命运重演,被逼嫁人,这一世从“逃命”开始。偶然间发现左手能掌握植物枯荣定律,生活竟不知不知富足了起来。一旦富足,便有人眼红,极品亲戚纷纷出场。——————————————————————————————————植物杀手,执掌植物荣枯,一把凝聚植物精华,救人杀人神马的最有爱啦……ps:前期有些虐,应“剩女”之名。后面则以种田经商为主,不一样的异能,不一样的“福田”。已经很肥了,欢迎宰杀!!
  • 离峰老人集

    离峰老人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请叫我大工程师

    请叫我大工程师

    一个强大的外星文明毁灭后,逃出来的传承薪火被工程师张凯获得。他将一步步如何走向顶峰,成为现代的传奇。
  • 绵绵深情皆是你

    绵绵深情皆是你

    新婚之夜,新郎对她说:你又丑又胖,还那么高,简直像是一堵墙,不,墙都比你薄。你是一尊塔,一尊铁塔。她眼泪瞬间就流了下来,她一直知道,身高一米七八,体重两百八的确是很难以让人接受,就是她自己也嫌弃自己。可是为何要答应跟她结婚?她才十八岁,她也不想嫁人。新郎又道:怎么,想不明白我为何要娶你?都他妈为了遗产,死老头死都不放过我,跟你洞房,你想的美!就这样,新婚夜,她被独自留在新房,新郎当天夜里找了个性感妖娆美女共度春宵。她开始发奋图强,减肥,读书,挣钱。预知后事如何,请点开本书,不会让你失望。男女主1v1,身心干净!作者著有完结小说,坑品保证,欢迎入坑。
  • 暖口味心理学

    暖口味心理学

    本书以快速让自己的心情变好为主旨,以心理学为依据,围绕快乐主题,结合生活实际和事例,引导人们在生活中学会掌控情绪,管理心情,用理智驾驭情感,进而获得成功和阳光人生。本书阐述了生活中最常见的心理和情绪问题,并提供了有效的改善方法。例如,什么是情绪,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如何摆脱情绪障碍,怎样做情绪的主人;心情的力量究竟有多大,我们为什么要快乐地活着,我们为什么会莫名地忧郁和烦恼,好心情由谁决定,如何创造和坚持好心情;在职场如何调节情绪,以及在生活中如何自我管理情绪等。希望本书能够帮助你走出心情的低谷,摆脱烦恼的困扰,彻底地改变你的精气神,用热情、积极、乐观和快乐的心情拥抱美好人生。"
  •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

    天心正法修真道场设醮仪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汇聚授权电子版权。
  • 只爱你的偏执狂

    只爱你的偏执狂

    很多年以后,某杂志采访人人称羡的施氏夫妇时,询问他们对于多年来的夫妻生活有什么感想。施先生只说了四个字:得偿所愿。施夫人沉默了许久,什么也没说。她心底的答案是:压抑。自从她跟了他,成了他的女人,就注定成了他一辈子的渴求。
  • 替婚是门技术活

    替婚是门技术活

    两年前,顾苏代替出车祸的姐姐嫁入豪门,所有人都等着她离婚的消息。两年后,所有人都以为她坐稳了章太太的位置,她却一意孤行闹起了离婚。章承煜:我不会离婚。顾苏:我来教你,在这里签上你的名字。章承煜嘴角一勾:亲爱的,不如你来一笔一划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