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70年代出生的人,是没有坐标、没有理想、尴尬的一代人。”乍一听,我想起那部老电影的名字——“一条没有航向的河流”。但是,只要有希望,你就会给自己预先埋下幸福的种子。于是,有勇气去爱、去理解、去尝试、去感谢,甚至与自己的生命快乐地握手言和。
刘智小时候的理想是不切实际的一种空想,虽然,高考失败和疾病使刘智不能像其他人一样通过上大学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但是刘智在生活中始终没有放弃希望,他追求成功,终于在音乐台上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如鱼得水。
理想是一种科学的预示,就在于它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社会实际相结合制定出来的。清华大学的一位学生写了一篇《自我设计四步曲》的文章,很具体地谈了自己的理想设计过程,录入下面,供大家欣赏。
自从很小的时候,我知道了人生下来,然后再死去,一切一切又都消失了,似乎有点神秘,又有点儿可怕。进而又想,这由生到死的过程有什么意思呢?现在我是三年级的大学生了,知道这便是所谓人生价值的问题。从产生那个念头到现在,实际上已在朦胧中思索了十几年了:
(1)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将来当马克思,当毛主席!”在高中二年级文理分班时,我的这种“理想”最强烈。我的家乡很穷,饥饿和母亲的泪水伴我度过了艰辛的童年。进城读中学时,车站总有一大群乞丐、盲人,凄婉哀怨的笛声至今犹在耳边。我把带在身上的几斤粮票放在他的破铁盒里,咬紧牙走向汽车。路上,我望着车窗外萧条的农村和辛劳的乡亲,心里充满灼痛和渴望。父母和老师当然不会相信我能当呼风唤雨的政治家。我被分在理科班。还说这样才真正对社会有好处。
他们当时不会拿人生价值的理论来说服我,但他们凭直觉和经验所作的选择是正确的。选择人生之路、实现人生价值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马克思、毛泽东有他们特定的时代,而我的时代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限制我们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的,已经不是根本的社会制度不合理,而主要是经济丈化发展的不充分,某些体制的不完善,以及我们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等等。”党已经开始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正在为经济文化的发展努力。因此我们的时代需要的是改变农村乃至改变祖国面貌的建设者。父母、老师他们正是从这里出发为我选择专业的。
树立顺应时代潮流的理想,是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第一步。
(2)按社会的需要设计自己。我常想:个人要求社会提供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而社会的发展又要求个人服从社会的需要,这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我们辅导员老师是学无线电的,他也想在专业上有所成就,但他现在做学生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穿着邋邋遢遢,活像传说中的陈景润。很多毕业生的总结都说自己学会了做人,在政治思想方面有极大的进步。这包括着多少人的牺牲,浸润着多少人的心血啊!为社会的需要设计自己、牺牲自己,辅导员作出了实现人生价值的榜样。我要向他学习。
(3)找好自己的位置。要实现人生的价值,必须找到个人在社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正确位置。这不可能是“你想怎样就怎样”。我从一些文学作品中清楚地体会到这种社会性和历史性。小说《南方的岸》中,社会和历史把知识青年易杰安排到海南岛,在那里生存、进取、恋爱。当他乘回城之风回到繁华的广州时,发现自己好像失去了什么,于是又重新回到海南岛。作者没有直接回答这个“什么”,但我理解,易杰失去的正是他在社会中的正确位置。如果没有十年动乱,他或许足城里的工人或大学生,但如今社会和历史把他的位置安排在海南,在那里有实现他人生价值的一切——海南对于他和他对海南同样是非常需要的。
社会和历史给我安排的位置是半导体专业。因此扔掉专业搞文学,或者当小学教师都不是社会培养我的目标。在半导体行业,又如何找到最合适的位置?是去考研究生还是直接参加分配?分到“天、南、海、北”等大城市还是到深山沟的生产基地?“成名”“成家”还是当一名默默无闻的技术人员……我在苦苦思索着。不过现在我有个原则——要按国家建设事业的需要找好个人的位置,在个人位置上孜孜地追求,追求对社会对人民贡献的大小而不是个人索取多少。
(4)个人的奋斗和社会的力量、归根结底,实现和提高人生的价值还要靠坚忍不拔地奋斗。毛泽东同志说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给我们开辟了一条到达理想境界的道路,而理想境界的实现还要靠我们的辛勤劳动。”古今中外无数对人类社会有所贡献的人,都经过艰苦的劳动。干事业没有捷径,更不能投机取巧!
个人的力量在社会中又怎样发挥作用呢?一位老教授曾经说过:“个人终究会衰老消亡,而千万人的事业是永存的。”卓有建树的科学家尚且这样看待个人和社会的关系,何况我们这些学业未成的晚辈呢?社会由千千万万的个人组成,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个人在其中是必需的,又是微乎其微的。只有投身于广大的人民之中,与人民的力量组成强大的合力,微弱的力量才会显示出其作用和价值。
其实人的理想都是从空洞到具体,从模糊到清楚,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年龄的增长,理想也就由一种朦胧的意识变为一种科学的预想。
正是这种预想使人最终成为他想成为的人。
四、失去今天,你就永远不会拥有明天
“理想者”立刻就拍案而起,怒斥“现实者”的目光短浅,人生目标的缺乏。因为他们已习惯于对未来的“自我设计”。在新的未来,他们的生活是那样的清晰,连最感人的细节都丝丝入目,所有的喜怒哀乐,他们在今天提前体验。而他们坚信,目标与理想给了他们今天的“坚定”,这些在他们的脑海中是那么的活灵活现,现实中他们却是活得最累,拥有最多牢骚的典型。
我们并非反理想者,因为我们是那么的热爱那些为了新中国的建立,而前赴后继的革命先烈们,他们那崇高的理想激励了多少青春年少的热血人儿。
然而,我们已经走到了二十一世纪,我们面临的是一场巨大的经济改革之潮,市场经济逐步被确认和确立,“自我”为中心的思想不可避免的相应在心中兴起。我们看到的是社会道德水平的普遍下降,前两年报纸上连续开展了关于道德问题的大讨论,其本身便在暗示了新时期社会道德标准的混乱。当我们听到北京的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80年代的大学生,我还佩服,现在的大学生,啥玩意儿呀?”
我们能不深思:社会的精英——大学生——都已到这一境地了,更何况校园净土之外的人士?”
所以,我们的“理想者”已不再是我们所敬佩的“理想者”。大部分人想的是:我将如何达到一个显赫的位置。因而人们对未来的“自我设计”往往就是:从政与经商。记得以前大学时的一次英语讨论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在教师与经理之间作一选择,结果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经理,因为大家都认为经理不仅可拥有较多的金钱,还可拥有权力。而唯一的一位选择教师的同学则是这样阐述理由的:
“我认为,在未来的时间里,教师的待遇将会大大改善,其所能取得的金钱将越来越高。”
确实,当经济在世界范围取得其统治的地位,“赚钱”就成为多少人梦寐以求的理想。我们不是自命清高的蔑视这一无可非议的行为。我们只是关注拥有这一理想后,人们的生活将会发生如何的逆转。
和平时期往往使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和时间去为自己的未来设计。然而人们没有注意到:当我们观望着未来时,此时却已成为过去,而未来却成了今天。
“目的论”在古希腊时期便被提出并得以确立,一度取得统治地位。然而几百年前它便遭到了否定,在哲学界这是一件大事,然而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每做一件事,却仍然无法脱离“目的”的狭隘。我们为了寻找那个目的,苦苦地对未来思索着,康德对时间的结论似乎在此时显示了其合理性,他认为:
“时间只是一种主观的内在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才能超越现在,步入未来,设计好自己的形象。之后,我们又不得不回到今天,遥遥地观望着未来的自己的形象,我们在今天为着那个形象苦苦奋斗,我们在因害怕无法与那个形象重合而深深忧虑,于是在奋斗中,我们多了几许挣扎的无奈。我们不时慨叹活得太累了,却没明白之所以太累是因为那个标志着个体对社会妥协的理想,是多么的与我们内心最底处,最本能的渴望发生冲突:无论金钱、地位、还是权力,都是社会表层的符号,而我们本能的要求远不是世俗的符号。
所以,我们活得太累,是因为我们所做的并非我们所愿的,我们自以为成熟的目标,却是个体对社会的妥协标志。更何况,在成长的历程中,有多少不同的外界事物在影响着我们思想的轨迹,小时候曾做的科学梦,往往因资质所限,家庭之难而成为自己可笑的幼稚,一句话改变一个人的一生,在世界上也不是鲜有其事。从幼小步向成熟,从校园步向社会,这中间社会人生经历的缺乏,本身就已注定了形象设计时的粗糙与脆弱。在被称为可塑造的年龄中,我们的思想是容易被外界所左右。即使当我们已经步入成熟,随着理性与情感的冲突,世俗追求与崇高超越的碰撞,我们的理想也将不断的发生变化。于是在观望中,我们的目光游离不定,在观望时,我们的烦恼随之而来。
艾伯特·爱因斯坦毫不忌讳地在世人面前坦言:“我从不去想未来,因为它来得太快了。”而中国道家宣扬“无为以求心净”,这也是有其生活依据的。所谓“无为”并非什么事都不做,而是强调的不去思考未来,尽力做好眼前的事。
乔治·麦克唐纳也说:“有道是,无人曾经陷沉于每日重负之下。惟有把明天的重负加在今天的重负之上时,那个重量才超过一个人所能忍受的限度。”
享利·华兹华新,朗费罗在诗中写道:
“切勿信任将来,不论多美好”。
且让已逝的过去,埋葬它的死者;
要行动——在这鲜活的“现在”行动。
良心在内,上帝在上。
未来已不再受到关注,我们的任务不是望着远方模糊的事物,而是做手边清楚的事情。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向未来迈去。我们深知:
“现在未能把握的生命是没有把握的;现在未能享受的生命是无法享受的;而现在未能明智地度过的生命是难以过得明智的;因为过去的已去,而无人得知未来。”
我们需要理想,但我们不能沉浸于理想,如果让未来占据我们的生活,我们的一生便葬送在对未来的幻想上了。歌德说:
“抓紧现在的时刻。每一种情况的忍耐,每一秒钟的忍耐,都价值无限。我们象一个在一张牌上押大笔赌注的人,一直在“现在”上押赌注,而且这不是夸张,我总是设法把赌注尽可能的押高。”
我们只要顾着那一分一秒;因为“小时”已经足够大了,它会自己照顾自己的。所以我们不再观望未来,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把握今天,走向成功。
我们以奥玛·卡亚姆的诗作为对自己的告诫:
“明日的命运,纵然你聪明,
你却无法预言,也无法揣测;
因此,莫虚度今天,
因为它再不回来。”
五、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达到终点
人的理想已经确立,应该全力去拼搏,你的一生就是为此而存在。但是每一位想要实现自己理想的人在实际生活中并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有陷阱,也有诱惑。
艰险使人畏惧,享受使人懒惰。任何一个障碍都可能使你无法越过,使你的理想成为泡影。
每个人都想做一件事,向往成功,但是真正能够做成一件事,使自己成功的人实在不多。
只有那些意志坚强的人,那些遇到困难绝不轻言放弃的人,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著名的南非黑人领袖曼德拉就是一位认准了目标就绝不轻言放弃的人。他的成功就是因为他有着超人的意志和毅力。
曼德拉出身于滕希人王族。他的父亲是滕希人大酋长的首席顾问,按照他父亲和大酋长的意愿,是要把他培养成酋长。
在他22岁时,他认识到自己要被培养为酋长,而他却已下定决心决不做统治压迫民族的事。他逃跑了,他以此来拒绝将来担任酋长,他梦想成为一名律师。
对他的政治态度影响极深的是他在约翰内斯堡的日子,在这个城市生存的熔炉里,他看到了白人和黑人生活的鲜明对照。白人生活在宽阔的市郊,到处是繁荣兴盛的景象。可是非洲人——“土著人”——却被限制在许多“郊区土著人乡镇”和城市贫民窟里,这里居住拥挤,条件极差,还不断地受到警察的搜查。
黑人严峻的生活环境和被曼德拉称为“疯狂的政策”的种族隔离,使曼德拉开始了一生为黑人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曼德拉参与“青年联盟”,领导全国蔑视运动,组织黑人进行对白人的斗争。
1952年,曼德拉因领导全国蔑视种族隔离制度而被捕入狱;获释后,他继续坚持斗争。他多次被捕。